孩子玩玩具、看書沒有耐心,要怎麼提升專注力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注意力的發展是由短至長,根據研究,各年齡玩玩具的 平均時間如下:
2歲 = 7分鐘
3歲 = 8.9分鐘
4歲 = 12.3分鐘
5歲 = 13.6分鐘
如果孩子的操作時間在平均值左右,就不用太過擔心。如果參與時間過短,我們就要觀察有什麼因素影響孩子的操作,以下列出常見的因素&方法:
.
✅減少環境中造成分心的物品
如果孩子容易因為其它東西而分心,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減少環境中的干擾物,就可改善孩子分心的狀況,例如:除了正要玩的玩具,其他玩具都收進箱子,減少孩子視線範圍內的刺激物,或者讓孩子朝向簡約的牆面進行遊戲或閱讀。然後,可以準備適合孩子的桌椅,靜態操作時都是在這個桌椅,孩子久了會習慣坐在桌椅時,要調整狀態進行靜態活動。
.
✅挑選適齡的玩具和書本
確認玩具/書本的內容適合孩子的發展進度,因為太簡單會沒有挑戰性、容易無聊,太難則可能一直失敗、挫折感太大而放棄。書本挑選上,1歲半前較理解「大圖、實物照片、背景單純、日常可見」的內容,1歲半之後則可以進階為「手繪圖片、背景較複雜、含認知元素(形狀、顏色、命名)」。然後,動手做也能幫助視覺注意力集中,所以結合操作、遊戲、翻撥的書本,也有助於孩子專注在閱讀中。
.
✅以孩子有興趣的元素來增加參與動機
每個孩子喜歡的活動類型略有差異,所以參與時間有長有短很正常,但完全不參與某類活動,可能會因此缺乏某些技能的學習,所以還是要變換方式,鼓勵孩子嘗試看看。通常將活動結合孩子喜歡的元素,可提升參與動機,例如:孩子不愛看書,但喜歡玩車子,就可以試看看車子圖鑑,孩子可能因此而開始閱讀,再進一步擴增至其他讀本。扮家家酒,也可以改為邀請車子們來作客,這也是將孩子喜歡的元素融入原本較沒興趣的活動中。
.
✅設定合理的期待與參與時間
先觀察孩子平均的注意力時間,以這個作為基準點即可。如果孩子原本能維持的注意力時間為讀3面書本,那就以3面為基準,然後搭配孩子喜歡的元素來延長閱讀時間,如果有增加1面,就是進步了,這時可以回饋孩子:「你今天比昨天多念一面,又學了更多東西呢!」,當努力或嘗試被肯定,下次參與的動機也會變高喔!也可用這個基準來計算要準備的書本/玩具量,例如:孩子現在玩玩具為3分鐘,期待增加至6分鐘,就可準備2-3個有興趣的玩具,接替玩,讓時間加總有6分鐘。所以,進步幅度不在於一次要很明顯,而是保持這個習慣,每天都持續地累積增加,長久下來就會變成穩定狀態,維持時間就不會忽長忽短。
.
✅靜態活動前先動一動
運動會使身體分泌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有助於提升專注力、思考力等。所以建議先進行動態活動再做靜態活動,例如:翻身、爬行、走路、跳、跑、騎車等(依孩子動作發展來進行活動),同時也滿足孩子動的需求後,再進行靜態活動時就會比較穩定和專注囉!
.
專注力的運用無所不在,小至寫作業,大到發揮自己潛能。在孩子大腦尚未成熟前,非常需要大人協助培養專注力,過程也許很長、需要很多耐心,但這些努力都會幫助孩子持續進步的!
#職能治療師 蔡曼嫻
職能治療師蔡曼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手足衝突的處理技巧&學習機會
.
學前階段,手足互動時間比其他人來得更長,經常會產生衝突。然而,衝突不一定是負面的,反而是培養問題處理能力和人際相處方式的好機會。常見的手足衝突有二個:「搶玩具」和「意見不合」。搶玩具的部分,因為較小的幼兒還沒有物權概念,往往以為東西都是他的,所以就會出現:一個堅持要拿對方手上的玩具,一個則不斷主張自己的所有權。而意見不合的衝突像是:玩家家酒時,兩個都想當老闆而爭吵;或者小的不想照大的意思來進行遊戲等對遊戲方式的爭執。
.
以往大人可能會要求「大的要讓小的」,但這可能會增強小寶用搶或吵來和大寶互動。而大人直接仲裁,也減少了孩子練習處理問題的機會。因此,在安全情況下,大人可先觀察孩子處理衝突的方式,如果孩子還不具備良好處理能力,這時大人再教導適當衝突處理方式,才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社會互動,以及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
協助孩子釐清衝突原因和思考解決方法可參考以下步驟:
①了解事情的經過:
先不要批判孩子,讓孩子描述事件經過,讓孩子表達他的感受和想法。如果孩子較小孩還不會口語表達,大人也可以幫忙說出可能的想法,例如:你正在玩車子,弟弟看到後,直接要拿你手上的玩具,你不想車子被搶走,所以推開弟弟,然後弟弟哭了,接著又過來繼續要拿。
.
②釐清衝突的原因:
1. 就事論事:如果這個玩具確實是屬於某一方,則要尊重他的所有權;如果物品不屬於任一方,孩子通常會以正在手上玩來認定所有權,但事實上該物品是公用的,這時候可能就需要明確的公用物品使用規則,當有爭吵時就可以照著規則走,較不會出現不公平的狀況,例如:玩具輪流玩,每次可玩5分鐘,然後要換人。另外也需要講好不遵守規則可能要會有什麼後果,像是玩具會被沒收,或不遵守者不能玩。規則可以依需求來制定,也可以跟孩子討論。
2. 互動技巧:有時幼兒衝突的起因是一句話的不禮貌,或一個動作不小心所造成。例如:因為弟弟用搶的方式,讓哥哥有被攻擊的感覺。如果說弟弟不是用搶的,而是禮貌詢問借用,也許哥哥就願意借玩具了。或者,哥哥覺得他還要玩一下再借,想要弟弟再等一下,但不知道怎麼讓弟弟等待。然而,就算大寶表達了,但小寶也許還沒有這樣的理解能力,大人可以向大寶說明這個狀況:小寶目前還在學習、小寶會這樣做的原因。讓大寶理解小寶的能力,以友善、教導的方式來互動;同時,大人帶著小寶學習用適當的方式跟大寶借用玩具。讓手足都學習到正向的互動方式。
.
③鼓勵孩子思考更多解決的方法:
先和孩子討論這次的方法效果怎麼樣?例如:你把弟弟推開,問題解決了嗎?而推人可能會有什麼危險? 藉著提問引導孩子思考目前處理方式是否適當,然後再去思考還有什麼處理方式,例如:下次遇到你和弟弟都想玩同一個玩具,可以怎麼辦呢? 不論是一起玩、告訴小的要怎麼借、提供一個玩具給對方、先去玩別的玩具,或者請大人幫忙、先離開衝突現場等,討論出孩子做得到也適當的方法,接著演練幾次,確認孩子記得,然後鼓勵孩子下次試試看。
育兒的過程是蠻長且艱辛的,並需依孩子的個性與行為來調整教養方式。您有任何育兒上的問題非常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會邀請您加入我們的【媽媽育兒聊天室社群】,讓媽咪們分享育兒心得與問題,與大家做良性的溝通與交流。歡迎您的加入❤️
#職能治療師蔡曼嫻
職能治療師蔡曼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玩玩具、看書沒有耐心,要怎麼提升專注力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注意力的發展是由短至長,根據研究,各年齡玩玩具的⏰平均時間如下:
▪2歲 = 7分鐘
▪3歲 = 8.9分鐘
▪4歲 = 12.3分鐘
▪5歲 = 13.6分鐘
如果孩子的操作時間在平均值左右,就不用太過擔心。如果參與時間過短,我們就要觀察有什麼因素影響孩子的操作,以下列出常見的因素&方法:
1⃣減少環境中造成分心的物品📺
如果孩子容易因為其它東西而分心,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減少環境中的干擾物,就可改善孩子分心的狀況,例如:除了正要玩的玩具,其他玩具都收進箱子,減少孩子視線範圍內的刺激物,或者讓孩子朝向簡約的牆面進行遊戲或閱讀。然後,可以準備適合孩子的桌椅,靜態操作時都是在這個桌椅,孩子久了會習慣坐在桌椅時,要調整狀態進行靜態活動。
2⃣挑選適齡的玩具和書本📗
確認玩具/書本的內容適合孩子的發展進度,因為太簡單會沒有挑戰性、容易無聊,太難則可能一直失敗、挫折感太大而放棄。書本挑選上,1歲半前較理解「大圖、實物照片、背景單純、日常可見」的內容,1歲半之後則可以進階為「手繪圖片、背景較複雜、含認知元素(形狀、顏色、命名)」。然後,動手做也能幫助視覺注意力集中,所以結合操作、遊戲、翻撥的書本,也有助於孩子專注在閱讀中。
3⃣以孩子有興趣的元素來增加參與動機🚗
每個孩子喜歡的活動類型略有差異,所以參與時間有長有短很正常,但完全不參與某類活動,可能會因此缺乏某些技能的學習,所以還是要變換方式,鼓勵孩子嘗試看看。通常將活動結合孩子喜歡的元素,可提升參與動機,例如:孩子不愛看書,但喜歡玩車子,就可以試看看車子圖鑑,孩子可能因此而開始閱讀,再進一步擴增至其他讀本。扮家家酒,也可以改為邀請車子們來作客,這也是將孩子喜歡的元素融入原本較沒興趣的活動中。
4⃣設定合理的期待與參與時間⏰
先觀察孩子平均的注意力時間,以這個作為基準點即可。如果孩子原本能維持的注意力時間為讀3面書本,那就以3面為基準,然後搭配孩子喜歡的元素來延長閱讀時間,如果有增加1面,就是進步了,這時可以回饋孩子:「你今天比昨天多念一面,又學了更多東西呢!」,當努力或嘗試被肯定,下次參與的動機也會變高喔!也可用這個基準來計算要準備的書本/玩具量,例如:孩子現在玩玩具為3分鐘,期待增加至6分鐘,就可準備2-3個有興趣的玩具,接替玩,讓時間加總有6分鐘。所以,進步幅度不在於一次要很明顯,而是保持這個習慣,每天都持續地累積增加,長久下來就會變成穩定狀態,維持時間就不會忽長忽短。
5⃣靜態活動前先動一動🏀
運動會使身體分泌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有助於提升專注力、思考力等。所以建議先進行動態活動再做靜態活動,例如:翻身、爬行、走路、跳、跑、騎車等(依孩子動作發展來進行活動),同時也滿足孩子動的需求後,再進行靜態活動時就會比較穩定和專注囉!
職能治療師 蔡曼嫻
職能治療師蔡曼嫻 在 職能治療師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世界 職能治療師 節~☆我們來一同瞧瞧 職能治療師 每天工作的生活,究竟我們在門診與住院病房都在忙些什麼,帶給個案什麼平凡的工作日常裡面, ... ... <看更多>
職能治療師蔡曼嫻 在 職能治療師蔡曼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職能治療師蔡曼嫻. 2397 likes · 6 talking about this. 育兒問題要找誰問? 找兒童職能治療師就對了! 曼曼媽咪+職能治療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