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資料鏈,絕對不是用阿斗衛星。
日前路透社引述美方六個消息來源,報導稱美國即將對臺灣出售至少4架MQ-9B「海上衛士」(SeaGuardian)大型無人機,以增強臺灣對中共軍事動態的監控能力。
政策調整的試金石
誠如國內媒體報導,我方是在2017年11月的「美台年度國防檢討會議」(DRT)中,正式向美爭取MQ-9無人機系統,並於2018年底開始獲知可考慮出售,而今年1月美臺雙方政府高層取得共識並確定可以「全系統」獲得MQ-9後,軍方才將此案改列優先項目積極推動。
臺灣在四月初就向美方提出了粗估報價的要求,以期國防部能趕在8月下旬前完成(「戰備急需」)建案程序,將MQ-9無人機案正式納入2021年度國防預算,呈送立法院。但數月來美方遲遲一直未提供報價,進入七月後,眼見預算截止期限將屆,軍方日感焦急。
川普政府於7月24日正式宣布調整對無人機系統技術的輸出規範。主要係將「飛彈技術管制制度 」(MTCR) 規定下「第一類技術」(必須管制輸出) 之定義,從任何可攜載500公斤以上籌載飛行超過300公里以上距離之載具縮減為時速800公里以上者,並對一般國家申購無人機的審核指導原則也將從「假定否決」,放寬為「正常審查」。這大大的鬆綁了大型無人機的輸出,不僅有利美國國防廠商拓展海外商機,也為美國政府在此日益關鍵的軍事技術領域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彈性與外交裕度。這是面對中共這樣大國挑戰者的現實下,美國所決定採取的政策挪移。既符合戰略競爭需要,又不違背MTCR的精神與字面規定。
在這重要政策宣示的一週後的7月31日,美國就向臺灣提交了MQ-9B大型無人機的報價。可見美方遲遲未報價顯然是為了配合政策宣示。這讓對臺灣輸出大型長程的無人機仍得以在符合MTCR規定下遂行,美方堪稱用心良苦。而做為在此範式挪移下的優先適用者與試金石,臺灣或在某種程度上亦可謂 “與有榮焉”。
川普政府雖顯然有意在11月大選前盡可能將對臺灣的軍售全部“清倉”,但可能還是會有一些實際作業進度上的困難有待克服。故M109A6自走榴炮、M142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等今年3月初臺灣正式申購(且已編入臺灣2020年度國防預算)的四個項目可能較無問題,但像MQ-9B無人機以及金額數倍於此的魚叉CDCM岸防飛彈系統等案(規劃為2021年度國防預算下新增案)能否趕得及在未來兩三個月內通知國會,則仍須在未來數週內進一步確認。
軍事需求
華府人士透露,台灣軍方高層今年初對於藉由先透過軍購引進大型無人機,迅速建立原先闕如的長程,長持續性情監偵暨目獲能力(ISTAR) 的做法表示認同。臺灣方面並認為這可與中科院自行研發中的「騰雲」無人機 (基本上外型,動力系統,系統概念等均“重度參考”了 MQ-9)並行不悖。
針對外界對MQ-9B這個檔次的無人機在戰時能否存活的質疑,美方專業意見則認為,大型無人機由於可攜載較大較重的感測系統酬載,故能在更遼闊的空域、從更遠的距離外執行偵查、監控與目標辨識等任務,戰時的存活率反而可能猶勝於較小型的載具或(臺灣長期依賴的)地面站臺。而MQ-9B平時的多功能任務彈性、成本效益與政治敏感性/安全性,也都遠比傳統(載人)飛行載具為高。同時,從美方所收到我軍方所提出的任務系統酬載需求來看,臺灣顯然有意藉MQ-9B長達40小時的滯空性能來擔負電子偵查任務,以填補空軍近30年來始終未能籌建的電偵機角色。而戰爭發生前若能精確掌握敵方動態,往往可以藉偵知軍事蠢動徵兆提供充分戰略預警,從而避免衝突爆發。
至於部分評論渲染凸顯MQ-9的「斬首作戰」能力,美方官員認為這根本就不是此案的核心驅動邏輯,有識者毋須畫錯重點。事實上,就臺灣而言,這個檔次的無人機有無武裝固然在能力與任務彈性上有差,但卻無關宏旨。況且,美國也可能考慮將無人機系統與武器部分的軍售分開處理,目前似尚未做出最後決定。
規格與價格
軍方的專業背書顯然與層峰即便在中科院依國防自主政策仍在自行發展類似之大型無人機的情況下仍積極支持此案頗有關係。同時,臺灣軍方對於自製與外購雙規並存顯然也並非毫無配套規劃,而其主要作法為盡可能確保次系統的共同性。譬如説,空軍提出的MQ-9B光電系統規格就採用了與「騰雲機」相同的MX-20,而非美軍原標凖構型所用之NTS-B光電酬載。
根據美方的背景說明,提供給臺灣的MQ-9B將會包含衛星資料鏈,所以該機將可充分發揮其長程性能與較廣闊的作業高度限制,不至於因受限於C波段無線電遙控鏈路的視線距離而只能在150海浬內作業或必須保持高空飛行以維持最大視線距離。至於外傳價錢可能會比原來預估的(約三億多美元)為高,則主要因為臺灣空軍所提出的採購要求包括先進電偵系統(射頻涵蓋為0.5-40GHz,通信涵蓋VHF到D波段,定向精度可達1度RMS)、SeaVue海面蒐索雷達(與空軍現役P-3C反潛機所用者同級)、Link-16鏈路系統、武器以及前述的不同光電酬載之整合測試等。但在權衡申購的選項與服務等差異後,整體價格應仍與北約國家(如比利時等)近年的採購成本相當。
構建無盟約的聯合作戰能力
當然,蔡政府所考量的不僅是純軍事能力或國防產業自主層級的得失或價格的問題,而更著眼於對進一步提升美臺戰略合作有何裨益。由於這牽涉更宏觀的視野,值得我們較深入探討。
臺美之間已四十餘年沒有協防條約,雙方軍事合作固然密切,但終究跟能夠大規模聯合演訓,驗證雙方制定之共同作戰計劃的條約盟邦相去甚遠。美臺斷交後的頭三十年,美軍對臺灣的軍事干預規劃僅限於「概念計劃」(CONPLAN),而非類似協防條約時期「樂城計劃」(Rochester)的正式美臺聯合「作戰計劃」(OPLAN)。直到1995/96年臺海危機之後,美國政府才授權將概念計劃提升到作戰計劃層級,美軍太平洋總部隨後也成立了常設的聯合小組專責因應(包括中共犯臺場景在內的)區域突發事件的計劃與執行。美軍還曾針對臺海想定舉行過多次指揮所演習與至少一次的實兵演習,作戰計劃也從「應急」性質(contingency planning)逐漸向「預先妥備」(deliberate planning)演進。但這一切仍僅限於美國單方面的規劃,並沒有與臺灣聯合作戰的假設。
近幾年來,美方更進一步透過各種方法,在沒有正式邦交與共同防禦協定的局限下盡可能強化美臺軍事合作以及共同作戰的準備。然而,在前述限制下,若中共犯臺,即便美軍確實來馳援,美臺的聯盟作戰頂多也只能屬於「臨時特設」(ad hoc)性質。在缺乏兩國統一作戰指揮計劃,又沒有經常性聯合演習 (包括,指揮所,實兵,實彈)以驗證美臺聯合作戰的情況下,現階段只能盡量先設法讓雙方的準則得致統一協調,並致力於C4ISR (指揮,管制,通信,資訊,情報,情報,監控,偵查) 與後勤之共通。而既然美軍不可能採用台灣自製的系統或自行發展的準則,那自然就得由我們設法配合美軍了。
近一兩年來,中共對臺的軍事威脅無論在能力還是意圖上均顯著升級,美國在其新的國家安全戰略下也決定對中共的戰略競爭正面迎擊,故美方視近期內迅速加強臺灣的防衛能力為最優先目標。而讓臺灣採用與美軍使用相同或至少共通的系統裝備來構建在戰時可共通的C4ISR能量,就是這個思維下的邏輯性與務實性結論之一。而這也正是前述臺美雙方政府默契的基礎。
戰略合作積木
由此可見,美國同意釋出大型無人機給臺灣,可不是單純的軍火交易,而是有完整大國博弈思維脈絡與政策配套的。個別軍事合作本身絕非臺海安全的萬靈丹,區區數億美元的軍售更不足以構成讓美國願意與中共為敵的所謂“保護費”,但卻是可以踏著逐步晉升與雙邊戰略關係的積木。能與美國的一級盟邦(英、法、荷、西、意、比)使用相同的MQ-9無人機來構建可與美軍共通的C4ISR能量,就是美臺雙方高層在前述共識下的這麽一塊積木。這暗喻著跨越了一個重要門欄,走向新的戰略合作境界。
當然,這美麗勇敢的新世界不是沒有它的挑戰的。
一位美方人士日前對筆者說的好: “臺灣被冷落多年,現在好不容易獲得重視了。好消息是「臺灣會得到很多(亟需並盼望了多年)的幫助」,但壞消息也是「臺灣會得到很多(有些恐怕超出預期或難以消化)的幫助」。”
誠哉斯言! 在臺灣政府(與社會)顯然不願大幅提高國防支出,而美國又急於協助臺灣立竿見影的鞏固自衛能力並在防堵中共步步進逼的陣營中做出一定貢獻的局面下,我們該當如何優先選擇對國家最有利的方案?怎樣才能將有限的資源做增進國家整體安全投資報酬率最佳的運用?何以因應美方有時愛深責切的態度與壓力?
精選積木並確保足夠的作業維持資源來發揮其戰略角色功能,將會是臺灣在這個新世界裏必須嚴謹、睿智、勇敢面對的重大課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那是一堂選修課 老師發下講義 大大一行字寫著:「賽局理論」 下面滿滿的公式彷彿在告訴我:「摁,可以準備補眠了」 這是我過去接觸賽局理論的經驗 為了不讓公式壁壘擋住我們認識賽局理論 這本書可說是非常親民 只有很後面時講到一點點公式(看不懂也不影響理解) 書中講到的社會困境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 它讓我...
美麗境界博弈論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覆鼎金均衡」與蘇起的「地動山搖」
獲得奧斯卡等幾個重要影展多項獎項,敘述數學家約翰納許(John Nash)一生受幻想精神病之苦,而在1994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電影故事美麗感人,電視屢屢重播,因此納許的故事廣為人知。
而納許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由是他的理論對博弈理論的貢獻,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更是被認為是無所不在的均衡。也就是人類權衡輕重、計算厲害得失的理性抉擇無所不在。他的理論是什麼內容,很難以一兩個影像說明,在電影中並沒有特別著墨。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指在包含兩個或以上參與者的非合作賽局(Non-cooperative game)中,假設每個參與者都知道其他參與者的均衡策略的情況下,沒有參與者可以通過改變自身策略使自身受益時的一個概念。
經濟學上傳統的典型理性均衡,其論述我試著簡單舉例說明:每一生產者需選擇合適的產量以獲得最大利潤,然而一個生產者的理想產量,取決於其他生產者的產量。當每一個生產者的理想產量,都需要根據已知其他生產者的產量來做出調整,以達到最大利潤時,一種均衡就出現了。這種均衡其實就是「理性抉擇」(Rational Choice) 的結果。
對於這些人類理性的抉擇,許多學者有許多的論述,諸如在分析均衡穩定的理性過程,還有一種「賽局」中「最適反應」或「最適抉擇」的動態均衡,也有「非合作性」的「零和賽局」,或「合作性」的「非零和賽局」。這些都是「博弈理論」或稱「賽局理論」(Game Theory)的基本分析架構。
在「零和賽局」中,賽局各方是不合作的。「非零和賽局」表示在不同策略組合下,參與賽局的各方,其得益之總和是不確定的變量,故又稱之為變和賽局。如果某些戰略的選取可以使各方利益之和變大,同時又能使各方的利益得到增加,那麼,就可能出現參加賽局的各方相互合作的局面。因此,在「非零和賽局」中,賽局各方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國際經濟中許多問題都屬於非零和賽局問題,即國際經濟中各方的利益並不是必然相互衝突的。也就是即使一部分有衝突,也並非表示一定有全面衝突。
「納許均衡」的定義更為廣泛,因為納許並沒有針對「形成哪種均衡最為理想」作出評判。納許的說法,「均衡點是當其餘參與者的策略保持不變時,能夠令參與者的混合策略最大化其收益的一個n元組」。
最近韓國瑜的研究所論文指導教授,同時也是他的國政顧問團兩岸組顧問蘇起,前不久才說蔡英文連任恐怕「地動山搖」,日前再打「恐嚇牌」表示他擔心若明年1月總統蔡英文連任「台灣會進入火山爆發」。他的說法只見恐嚇,卻沒有提出什麼具體的事實分析。
蘇起的說法,以賽局理論來解釋,他應該是基本假設蔡英文總統連任後,所有參與賽局的國內各方,或對岸各方,都是「非理性的」。國際、國內、對岸的各方利益都是零和的,都是不計任何代價與任何後果,會「變臉翻桌」。
我要問的是:習近平真的會在美中關係、兩岸關係中,不計中國內部複雜多方層層疊疊的利益與厲害,會忘記蔡總統已經在位一任了,只因蔡英文連任而已,就不顧一切暴衝爆走?我要問的是:蘇起所了解的習近平是如此嗎?還是這只是蘇起虛構連中方都不認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之後,又一次經不起分析的妄想虛構乎?
我在會期中,幾乎每天都會趕高鐵到立法院,我必經每天交通顛峰的兩個塞車路口:中正交流道北上匝道,及國道1進入國道10到左營高鐵站,必經的覆鼎金匝道。中正交流道北上匝道,至少有五條道路的車流會匯集到只有一線道的北上匝道,而覆鼎金匝道更是所有國1終點端開始,北上途中所有交流道、匝道要到左營高鐵站的車流的匯聚點,也是最後縮小到只有一條車道。
每天上下班時段,這些大塞的車流,每個在那裡塞車卡住的駕駛者,理論上都有「暴衝前進」、「賭氣不走」與「倒車亂迴」等各種抉擇。但是每天壅塞緊密、一車接一車,看似一團亂的團團塞車,為了各種不同各自的利益與厲害關係,最後都是排成一條直線,魚貫進入匝道,縱使緩慢,最後每一輛車,也都到達目的地了。縱使有擦撞,如不能私下解決,交通警察也都能來排除。
這也是一種均衡!這每天上演的均衡,我認為才是兩岸賽局的理性事實。我無以精確說明這種均衡完全符合那一種學說。所以我把這種每個駕駛者,每天上演的理性抉擇,稱為「覆鼎金均衡」。我可以跟蘇起打賭,蔡英文連任後,台灣、中國的各種關係與厲害,最後都會達致我說的「覆鼎金均衡」,而不是蘇起的「地動山搖」。
只打賭一塊雞排,和對台灣人民的一個道歉就好。
美麗境界博弈論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14。今天是什麼特別的日子呢?答案是:π 日(Pi Day)。若是今天沒有人會送來玫瑰花和巧克力,沒關係,我們也可以用點大腦過節日。
少年Pi為了跟朋友解釋他的名字發音是 π ,不是P,於是寫了整個黑板的3.1415......,向一堆麻瓜介紹圓周率。此外,今天也是霍金的逝世週年,大概只有偉人,才會選在這麼特殊的數學象徵日,與世人道再見吧。
電影中,除了在《少年Pi》曾經出現過數學符號 π 之外,還有哪些傳記電影,是關於數學家與科學家的呢?
.
1.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
.
2. 《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2014。關於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的戀愛、生活、與科學發現。
.
3. 《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 2014。關於在二戰中,科學家與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 (Alan Turing),是如何破解納粹的軍事密碼。
.
4. 《天才無限家》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2015。關於印度數學天才家,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 (Srinivasa Ramanujan) 的傳奇一生。
.
5. 《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 2001。關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約翰·納許 (John Nash) 潛心研究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最後終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
6. 《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 2016。關於冷戰時期於 NASA 工作的三位傑出黑人女科學家 Katherine G. Johnson,Dorothy Vaughan,和 Mary Jackson。
.
7. 《十月天空》October Sky, 1999。科學家 Homer H. Hickam 由礦工之子,受到 Sputnik 的啟發而興起製作火箭的熱情,一心追隨夢想,最後進入NASA。
.
8. 《登月先鋒》First Man, 2018。關於第一登上月球的阿姆斯壯 (Neil Armstrong) 的家庭、親情、友誼、與科學追尋。
.
9. 《Apollo 13》Apollo 13, 1995。關於阿波羅13登月計畫的過程,雖敗猶榮,是個「成功的失敗」。
.
10. 《科學界的超人:尼古拉·特斯拉》The Secret of Nikola Tesla, 1980。關於特斯拉的生活、科學學習、研究發明、還有與愛因斯坦的互動。
.
11. 《性我者得自由》(The Art of Loving: The Story of Michalina Wislocka, 2017。關於二十世紀的波蘭女性婦產科醫生 Michalina Wislocka,由少女到壯年的生命歷程,以及她的專書 The Art of Loving 是如何地被醞釀生成到順利出版與發行。
.
12. 《迷霧森林十八年》Gorillas in the Mist: The Story of Dian Fossey, 1988。關於保護猩猩的科學家戴安弗西的故事,為了研究瀕臨絕種的黑猩猩,弗西犧牲文明生活,待在森林十八年,成為黑猩猩的人類保護者。(點進去照片,看得出來女主角是誰嗎?)
.
13. 《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2010。關於馬克·祖克柏在創立社群網站 Facebook 過程時的愛情、友誼、背叛、與訴訟(昨天大當機,只好先排在科學家的最後一位)。
.
還有哪些關於數學家與科學家的電影呢?以下接龍……。
.
.
《少年Pi》不是真人科學家傳記,今天只是靠著 Pi Day 的 Pi 來插花的。
.
.
《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裡的平權先鋒:NASA黑人女科學家打破種族和性別藩籬
https://vocus.cc/sci_fi_movie/5a1219bbeceaed97b40265e7
.
.
《性我者得自由》波蘭女醫生 Michalina Wislocka 的《愛經》傳奇
https://vocus.cc/sci_fi_movie/5ab89a20fd89780001a138fa
美麗境界博弈論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那是一堂選修課
老師發下講義
大大一行字寫著:「賽局理論」
下面滿滿的公式彷彿在告訴我:「摁,可以準備補眠了」
這是我過去接觸賽局理論的經驗
為了不讓公式壁壘擋住我們認識賽局理論
這本書可說是非常親民
只有很後面時講到一點點公式(看不懂也不影響理解)
書中講到的社會困境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
它讓我瞭解到
除了過去常提到的心理學啊經濟學等等的範疇
其實賽局理論也是關鍵之一
說了這麼多好話
我也得誠實地說
作者的寫作方式
對我來說順序或是章節邏輯的編排
有點不太習慣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