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影像【53年前的今天,美國兩場世紀刺殺案後⋯⋯】
1968年6月8日,超過兩百萬的美國民眾,不分族群種族、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都會荒野,自發性地沿途守候在紐約往華盛頓的鐵軌旁,等待載著民主黨總統初選參選人、紐約市參議員羅伯.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靈柩的火車經過,為其送行……。
「美國需要的不是分裂;不是仇恨;不是暴力和法紀蕩然,而是彼此之間的愛、智慧和同情。」
4月4日,馬丁・路德.金恩遭刺殺那天,羅伯.甘迺迪曾不顧警方勸阻,第一時間向群眾公開消息,這場不到5分鐘的短講,被認為是美國史上最經典且撫慰人心的演說之一。沒想到兩個月後,自己也遭遇同樣命運——遇刺身亡。
攝影師保羅.弗斯科在這班喪禮列車上,記錄8小時移靈送葬全程,以及窗外送他最後一程的民眾。
「如果羅伯.甘迺迪能逃過一死,美國乃至世界格局會不會有所不同?」53年後再回顧這些影像、話語、刺殺案前後的美國歷史發展,讓人也不禁試想種種「假設」與「如果」。
#攝影 #刺殺 #政治領袖 #歷史 #美國 #沈昭良 #報導者 #RFK
羅伯甘迺迪遇刺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vs 推薦電影】1962-October-14
古巴飛彈危機 /《驚爆十三天》
.
【卡斯楚崛起】Rise of Castro
.
二戰後的美蘇兩國因政經體制的不同,成為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冷戰局面;古巴則在1950年代發生革命後,政治強人菲德爾卡斯楚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政權。
卡斯楚起初試圖與美國進行交流,卻因為古巴政府絕大部分被左翼人士所掌握,因此與美國逐漸交惡。美國首先對古巴採取經濟封鎖,最後古巴只好向蘇聯求援。
.
.
【豬玀灣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 1961-04-19
.
1961年4月中旬,美國CIA暗中支持古巴流亡者,策動了一場準備推翻卡斯楚政權的入侵行動,意圖佔領機場,建立另一個親美政權,是為「豬玀灣事件」,最終卻因為準備不周和情報錯誤而失敗;這場行動讓美古關係持續惡化,也成為了古巴飛彈危機的導火線。
.
.
【古巴飛彈危機】Cuban Missile Crisis 1962-10-14~27
.
自1959年開始,美國分別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屬了多枚彈道飛彈,威脅到蘇聯國防安全;在豬玀灣事件的催化下,蘇聯和古巴一拍即合,開始著手計畫在古巴部屬飛彈。
從美國CIA的U-2偵察機照片分析看來,1962年8月,飛彈基地興建工程便開始使緊張關係逐漸升溫,直到10月,因蘇聯海運飛彈至古巴,讓情勢達到了最高峰。在此同時,美蘇雙方因多起 U2偵察機失事事件讓關係降至最低點;美蘇雙方在加勒比海上你進我退,對峙許久,卻從未開火;蘇聯不斷踩入美方劃設的封鎖線,戰爭一觸即發。
美蘇雙方各說各話,甘迺迪身邊的將官也不斷催促總統開戰,七嘴八舌的情況下,讓甘迺迪壓力倍增;直到10月27日,甘迺迪首次向赫魯雪夫釋出善意並願意協商談判,隔日順利破冰,蘇聯同意撤回原訂部屬在古巴的飛彈,美國也秘密撤回了土耳其和義大利的飛彈,雙方重新回到談判桌,並設有熱線,保持溝通管道。
然而,就在古巴飛彈危機的隔年,1963年甘迺迪被暗殺,再隔年,1964年赫魯雪夫被批鬥下台;美蘇冷戰又回到古巴飛彈危機前的情勢。有歷史學家大膽推測,若以上兩起事件沒有發生,甘迺迪和赫魯雪夫持續保持暢通交流,或許冷戰能夠提早結束。
.
.
【00000000】
.
古巴飛彈危機期間,甘迺迪總統意識到核武需要更安全的發射程序,因此下令所有核武都要裝設密碼。
這個想法在甘迺迪下令後隨即著手研究,卻因為1963年甘迺迪總統遇刺後沒有嚴格執行;密碼鎖反倒是裝了,卻在將近20年間並沒有將原廠設定的「00000000」預設密碼改掉。根據核子專家解釋,這是因為軍方擔心核戰爆發時,通訊線路可能無法被切斷,一般士兵也可以在不經授權的情況下把飛彈發射出去,才會有如此作為。但事實上,這是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為了怕軍官忘記核武密碼,才把密碼直接寫在清單上。
.
.
【推薦電影】
《驚爆十三天》Thirteen Days, 2000
導演 羅傑唐納森
演員 凱文科斯納、布魯斯格林伍德
產地 美國
.
改編自歐尼斯特梅與飛利浦澤利考所著作的《甘迺迪的錄音帶-古巴飛彈危機期間於白宮》小說,描述在古巴飛彈危機發生期間,美國白宮內的甘迺迪內閣針對此事所做出的決策判斷。雖說電影主要為美方觀點,但就整起事件的始末有相當詳盡的陳述。值得一提的是,甘迺迪總統的哥哥 羅伯特甘迺迪,也有著作一本名為《驚爆13天》的小說,與本片無關。
.
.
.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冷戰 #驚爆十三天 #古巴飛彈危機 #凱文科斯納 #古巴 #美國 #蘇聯 #約翰甘迺迪 #cuba #thirteendays #JFK #cubamissilecrisis #豬玀灣事件 #bayofpigsinvasion
羅伯甘迺迪遇刺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推薦何清漣這篇分析美國2020大選的文章前,要先談川普為何競選美國總統,因為他已經等了30年,而我們也同樣等了30年。
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創辦了一家偉大的企業,他有美滿的家庭,他遠本可享受財富帶給他的愜意生活和美滿家庭以安享晚年。他不必要出來選總統做這一切艱辛的工作,也不用面對民主黨政客、左派主流媒體、學術藝文界、娛樂體育業等的惡毒攻擊。說他是小丑、蠢蛋、白人主義、納粹主義、反進步自由平等,彷彿世間所有的惡都集中於他一身。
那為什麼川普要在該含飴弄孫的年紀出來競選美國總統,而且薪資全部捐出去,只留下象徵性的1美元?他的競選讓自己和家人身處險境,我敢打賭川普會連任,也會在連任後遭遇刺殺,槍擊和被下毒都有可能。正如1865年4月14的林肯、1963年11月22日的甘迺迪,和1981年3月30日的雷根。請川普團隊要有萬全準備,也祈求上帝賜福庇佑;希望他是雷根,而不是林肯或甘迺迪。
川普在2016年競選時就發表演說宣告:
這不是簡單的又一個四年的選舉,這是我們文明歷史的一個十字路口,它會決定我們的人民,能否重新掌控我們的政府。…由於全球化的權力機構負責經濟決策,他們洗劫了我們的工薪階級,剝奪了我們國家的財富,把那些錢都裝進了少數大型公司和政治實體的口袋裡。這是我們國家生死存亡的鬥爭,這是我們最後一次機會來拯救它。這次選舉會決定我們是一個自由的國度,還是我們只有民主的假象,實際上卻被一小撮的全球特殊利益集團控制。
請注意,川普說的最重點是「這次選舉會決定我們是一個自由的國度,還是我們只有民主的假象,實際上卻被一小撮的全球特殊利益集團控制」。
我們以為美國是世界民主制度、兩黨輪替的典範。但到了21世紀,所謂的兩黨輪流執政已流於形式。本來是中間偏右的共和黨和中間偏左的民主黨相互競爭,但後來兩黨都往左移動;民主黨成為左翼,共和黨有有變成中間偏左跡象。然後兩黨政客幾乎都成為全球化經濟的受惠者,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大批共和黨政客紛紛出走,甚至去投靠民主黨,現在的共和黨已經可以戲稱為川普黨了。
在雷根之後,川普一直在等待有人出面改變美國、阻止美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也就是委內瑞拉化。但他等了30年都等不到人,只好自己出來競選成為 The One(上帝所挑選的那個人,也就是救世主)。
左派慣以理想和理論(俗稱夢想或畫餅)來迷惑大眾,右派則以事實和數字來論證。何清漣在這篇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文章中以事實和數字分析了2020這場大選的重要性,美國真的是處於十字路口;而且正在文革化、社會主義化。
文革化的主要例子是所謂抗議者的 Defund Police,和 BLM、Antifa 的打砸搶燒殺。左派利用 BLM、Antifa 以暴力擾亂美國社會,實現毛澤東在文革時宣稱的「天下大亂、情勢大好」;但 BLM 和 Antifa 也同樣在利用民主黨,尤其是 BLM 早已開始反噬。
民主黨和 BLM 利用種族歧視假議題暴動,以削減警察預算及職權;然後它們的下一步就是利用暴動中被槍殺的可怕人數來漸進推動禁槍。在一個有《憲法第二修正案》保障持槍權自衛的國家如何實施社會主義?首先當然是禁槍。
社會主義化和的 BLM 反噬的例子就:BET(黑人娛樂電視台)創始人羅伯特·約翰遜(Robert Johnson)5月30日在接受 CNBC 採訪時稱,「現在是讓美國白人承認奴隸制造成的損失,並為黑人提供14萬億美元財富的賠償,以防止該國分裂為獨立的和不平等的社會」。
這筆財富有多大?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數據,第一經濟大國美國2019年GDP總量21萬億美元,位居第二的中國為13.84萬億美元,擁有56個國家的非洲為2.1萬億美元。Robert Johnson 一開口就是超過中國GDP的天價求償,但是美國聯邦政府真的有義務「賠償」嗎?
何清漣這篇【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主題激變,美國處於十字路口】文章非常值得仔細閱讀,裡面提到的事件和數字請大家複製下來貼在記事本,以隨時參考。內容在專頁上就不再劇透了,以免大家懶得上網站瀏覽閱讀。上網閱覽也可以看到身兼小編的我真的很用心,沒辜負大家的期望。立志成為華文世界第一右派網站的《The Right Points 對觀點》現在只是剛出生幾天的小嬰兒,需要大家多多扶持照顧。
另外要再感謝 Kennie McCormic 一次,這個網站才剛上線,很多地方需要改善和加強,發現問題也請幫忙回報。網站甚至可能一個月後就會因為流量問題要搬家,但免費幫忙架站的工程師仍然功不可沒。在此介紹她的專頁,好可憐,只有70個讚,請大家多多去幫按讚,有架站需求者也可以透過該專頁跟她聯繫。
《UMify》https://www.facebook.com/umify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