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內花園】🌸
1883年5月初,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和未來的第二任妻子愛麗絲(Alice Hoschedé,1844-1911),帶著兩人各自的孩子,總共8個小傢伙,其中年紀最小才5歲,一大家子浩浩蕩蕩搬到巴黎近郊吉維尼小鎮(Giverny)。
由於食指浩繁家當繁雜,你可以想像拖著8個孩子再加上畫具和家庭雜物,會有多少家當;導致整個搬家過程耗時6天,出動了4艘船迤邐行過塞納河才算大功告成。
繼1871至1878年與第一任妻子卡蜜兒(Camille Doncieux,1847-1879)待在阿壤特伊(Argenteuil)的時光之後,莫內終於又能夠在某處安居。當下他可能還不曉得,這回來到吉維尼,一待就會待到1926年他與世長辭的那個歲末霜冬。
--------------
吉維尼的家有個長形房舍,深度約5公尺,長度約40公尺,和一大片蔓生植物花草的庭園。開闊的空間不僅可供取景作畫、讓孩子們嬉戲,最重要的是,足以滿足莫內對於園藝的興趣,和他講究(挑剔)的味蕾。
愛麗絲出身富家,又曾是巴黎百貨業鉅子夫人,處事幹練圓融,無論大小場面早已嫻熟應對,總能把全家事務打裡得井井有條。事實上,她自己生養6個孩子,後來還要幫莫內照顧他兩個孩子,外加歷經前夫1877年宣告破產,家運衰落等種種磨練,初來乍到吉維尼,儘管租來的房舍庭院需要一番整修,都只能算是蛋糕一小塊。
他們在屋角種下爬藤玫瑰🌹,期待它來年春天熱鬧綻放點綴牆面。為了供應一家子所需蔬果,也在花園裡開闢菜圃,灑下多種菜籽,好做成餐桌上必備的蔬菜湯,以及莫內最愛,裹滿黑胡椒的生菜沙拉。當然,能夠將花季從初春延展至秋風起時的各式花苗更是必要。
花草、樹影、水池與陽光,自然而然理所當然成為莫內畫作中重要的組成。💐🍃🌞
--------------
另外,莫內或許還是位被繪畫耽誤的園藝專家。
他總是翻遍目錄,從四處買來植物種籽,與許多園丁交換心得,試圖以古法培育罕見的花卉和蔬果品種,就連眾多園藝工具也是親自研究訂購。看起來大畫家不畫畫時,常就這麼一頭栽進植物型錄裡,如此鍾愛又費心,難怪花花草草在他的筆下特別抒情有感。
廣大院子當然不會只養花種菜,成排的李樹結果時便可以拿來釀李子蒸餾酒,無論自家小酌會宴客談笑都派得上用場。畢竟莫內發達前,已常有友人來訪,之後慕名而來的訪客更是絡繹不絕。
再者,莫內對於家禽料理有著莫名任性與堅持,小鎮居民粗鄙品味無法滿足他,這下子除了研究植物型錄之外,他又丟下畫筆,四處尋覓美味的雞、鴨品種進行繁衍,於是乎自家雞舍就養了具有AOC認證的法國名雞-布列斯雞(Bresse)。🐓🐓🐓
基於法式料理對於風土條件的絕對要求,雖然離開布列斯地區就不能稱為布列斯雞,不過一切遵循傳統培育方式的莫內,可能還是會想辦法讓這些名貴布列斯雞飽食美味的玉米麵包糊,以求盡量符合原來條件。
你看,布列斯雞自己養自己抓是不是超酷!✌️✌️✌️
--------------
1886年4月10日,莫內創作生涯最強力後盾-畫商杜朗・呂耶(Paul Durand-Ruel,1831-1922)嗅到美國市場商機,為印象派畫家在紐約舉辦畫展。展出內容包含48件莫內、38件雷諾瓦、23件竇加、17件馬奈和42件畢沙羅等總共300多件作品,整整裝上43箱聲勢浩大地從巴黎運抵紐約。
印象派繽紛多彩又極富資產階級品味的風格,深深吸引新興美國藏家,透過這場盛大畫展,正好為印象派畫家打開海外市場,謀得重要生路。1889年,與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共同舉辦聯展之後,莫內的身價更是水漲船高,翻了再翻。
當年因生活所逼,差點要跳進塞納河自盡的窮畫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一來,莫內終於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砸進他熱愛的花園造景,順便再把原本租賃的房舍土地給豪氣買下又陸續拓展,然後重新開挖水池,種植來自法國本土和南美、埃及等不同品種睡蓮,成為他畫布上最美的風景。
為了好好照料心愛的庭院,從1901年開始,莫內便聘請5名園丁專職照顧花園,另有一人照料睡蓮池。從這等陣仗就知道莫內家花園規模並非爾爾。
--------------
吉維尼花園遠離巴黎塵囂,一步步被打造成莫內理想中的天堂。無論起居或創作,即使一戰期間外頭煙硝烽火,他皆安適此地靜心作畫,與他前半生輾轉四處流連遷徙簡直天壤之別。
為了追逐最重要的陽光,與轉瞬即變的光影,莫內通常清晨時分天色未亮時便起身,洗過冷水澡,用過有培根蛋🥓和烤香腸的豐盛的早餐之後,便帶著畫具走進花草叢間,或到河邊開始觀察環境思考構圖。
此時,院子裡的鳶尾、罌粟花、玫瑰或百合花瓣上還有點點朝露,在迷濛晨曦裡晶瑩,因徐徐輕風而盈動。💐🌻🥀
接著莫內會以快速寫意筆觸捕捉光線最美的時刻。那絕美色彩與光影就是這麼透過畫筆流瀉,輕敷勻染上畫布,牽引我們的視線,進而觸動了心緒。
#莫內花園 # ClaudeMonet
#吉維尼 # Giverny
圖片來源:Junie Wang,攝於吉維尼莫內花園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典想成為雕塑大師,努力的創作,卻不懂雕塑需要耐心及細心,無法一蹴可及,雅雅姊帶他了解雕塑家的辛苦,以及雕塑必須從入門學習起的觀念。 從小就害羞又獨來獨往的近代雕塑之父-羅丹大師,雖然因為嚴重近視的問題,妨礙了藝術學習之路,不過,憑著他對藝術的熱愛,逐漸在雕塑方面嶄露頭角。羅丹大師與學生卡蜜兒的愛情...
羅丹 卡 蜜 兒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淺談安眠石〉Short Talk on Sleep Stones
◎安.卡森
卡蜜兒.克勞岱的最後三十年是在精神病院度過的。想不通為什麼,她寫信給送她進院的詩人弟弟。來看看我吧,她說,別忘了我跟一群瘋女人住在這裡,日子很長。她不抽菸不走動。拒絕雕刻。雖然他們給了她一些安眠石──大理石,花崗石,斑岩──她把它們全砸了,到了夜晚再把碎片埋在牆外。夜裡,她的手會長大,愈長愈大直到相片裡那雙手看來像別人的器官,擺在她膝蓋上。
◍◌●○
【#關於淺談安眠石✏️】
〈淺談安眠石〉一篇寫的是法國雕刻家卡蜜兒.克勞岱。克勞岱曾是法國雕刻大師羅丹視為天才的學生、工作夥伴、多件作品的繆斯、及親密情人。在失去愛情、親情又欠缺藝術發展機會的憂鬱中,她被詩人外交官弟弟送進精神病院,一住三十年求助無門直到老死。
卡森說克勞岱在病院拒絕雕刻,但到了「夜裡,她的手會長大,愈長愈大直到相片裡那雙手看來像別人的器官,擺在她膝蓋上」。卡森筆下的克勞岱以「沉默」反抗那限縮她身體和創作的困境。卡森對雕刻家雙手超現實的描述,不僅反映出克勞岱現實際遇的荒誕,也呈現了克勞岱精神世界的不安。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三月法國政府在克勞岱成長的小城,塞納河邊的諾郡(Nogent-sur-Seine),為她設立了專屬於她的「卡蜜兒.克勞岱美術館」,收藏她遺世的七十件大理石和銅雕作品,她的雕塑才華、想像力和藝術原創性終於得以更完整地呈現。
(摘自 #陳育虹 譯序〈淺談安.卡森—把語言逼到盡頭〉)
#安卡森|#淺談 #short_talk #淺談安眠石 #Short_Talk_on_Sleep_Stones
❍❍❍
《淺談》🌿
博客來|https://bit.ly/3fbvFJD
金石堂|https://bit.ly/32YW6iU
誠品|https://bit.ly/2P1k4SI
讀冊|https://bit.ly/2BDQDDa
momo|https://bit.ly/3jENkwJ
全省各大書店販售中
❍❍❍
🔥#寶瓶藝fun券三倍券加碼振興🔥
►► https://bit.ly/30TtdlB
羅丹 卡 蜜 兒 在 作家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初戀的香氣 by H
1990年夏天。
那一年我17歲。她則是穿著制服被我騙出來翹課的小女孩。兩個尚未互相告白的小男生小女生,在我騎著老哥殘破不堪的歐風100載著她往淡水的路上,我學起「追夢人」裡面的劉德華,要她跨坐。嘴裡唱著的,應該是周華健的「我是真的付出我的愛」!
女孩老大不肯。
最終她不得已夾著自己的短裙在胯下,應著我的急煞車,不得已地抱住了我的腰。那時候她還不知道我喜歡她,而我也還不清楚她暗戀我。
我只知道,女孩身上有一股香味,帶著點甜味。
夏天的石牌很熱。尤其是從中正高中走向天母,沿著河堤旁的那段路。雖然總是走濕了我全身,但我卻樂在其中。畢竟那二十分鐘的路程,是我跟她關係尚未明朗化之前,最能夠談天說地的時光。
最終,我們在夕陽下的河堤上,說好要交往,嘗試要接吻。為了讓這個接吻看起來不那麼愚蠢,女孩提議要我們遵循社團的精神,兩個「英語話劇社」的演員,即興地編起台詞,就只為了親嘴。我想,那應該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發想的短篇創意愛情小品吧!
來回排演了幾次,總是在最後嘴唇相碰寸前,我笑場了。其實應該說是我怯場了。在那之前,女孩交過一個男朋友,有過接吻經驗。我雖然號稱和數個女生交往,但事實上都只是牽手的純愛。
然後女孩主動將嘴唇靠了過來,我只有一念頭:很濕黏。接吻的當下雖然我閉起了眼睛,但我依舊聞到那股香味,帶著玫瑰的甜。
後來我們不再在河堤上散步了。因為關係越來越親密,我們轉戰至台北車站附近的MTV。那個年代有著瘋馬,U2,還有鮮為人知的「火車頭」。我習慣去挑片,最好是時間很長,劇情很悶的作品。印象最深的一部片叫做「羅丹與卡蜜兒」。三個多小時,夠我跟她纏綿了。
回想起來,有點汗顏。我的第一次,不是在家裡,不是在旅館,而是在那不知道曾經躺過多少男女軀殼的MTV沙發上⋯⋯
我知道那積累了無數的汗味,體液,但在那當下,唯一帶領我心靈脫離那環境的不只是賀爾蒙,還有女孩身上,自帶的玫瑰香味。
我問過女孩,這是香水嗎?她說有時候有噴,有時候沒有。但在我聞來,女孩身上永遠都有著玫瑰的香甜味,那味道可以提煉出我的男性衝動,也可以讓我在任何龍蛇雜處的環境裡面,找到她的存在。
畢業後女孩考上大學,我上了補習班。女孩欺騙了天母的父母,說要住在中壢的學生宿舍,然而卻是回到我基隆老家,陪著我一起上下課。苦悶的一年重考生活裡,女孩身上的玫瑰香味,永遠助我提神!
我們答應彼此不分離,我相信她是我的最愛,這輩子的唯一,不是因為香味,而是因為女孩的特別。
一年後,我上了大學。我身邊開始圍繞其他女孩,我聞到了各種香氣。有些人身上帶有類似女孩身上的玫瑰甜,我一開始還可以分辨誰是誰,然而到了最後,味道多了,雜了,我的鼻子不靈了,心也不專一了⋯⋯
我開始找藉口不回基隆,明知道女孩在基隆等我。但我寧願在外面體驗不同香氣,和不同女孩鬼混。女孩感受到事情有點變了,特地在我生日前,買了一束玫瑰,等我回到基隆,約我到山上,拿出事先藏好的花束。但女孩沒想到的是,罪惡感纏身的我,惱羞了。我一掌撇開了她手上的玫瑰花束,花瓣散落在空中,花香滿溢,霎時間我分辨不出那些味道是她身上散發出來,亦或者是那把被我擊潰的花束,但我知道的是,我成了負心的男孩,我守不住當年的承諾。
女孩搬離了基隆,回去了中壢的學生宿舍。而我在迷失了一年半的新鮮人生活之後,才驀然回首想起曾經有個會在我家裡陪我爸媽聊天,等我回家的女孩。我心想,才過了一年,應該還來得及挽回我們四年的感情。
那天夜晚我開著車,去到她的宿舍找她。她很開心,表情很明顯地像個小孩,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她還愛著我。她興高采烈地跟我展示著Tabo最新的小人收集品,那是三麗鷗的周邊產品,是我以前最愛的小插畫角色,她總會跟我一起收集。她迫不及待地展示,就像我們以前一樣,當我覺得一切都沒變的時候,我開口說了道歉,試圖回到過去,然而她在那瞬間收起了小人,也藏起了笑容。
她說:那個人陪了我半年,我答應他了,我不能辜負人家。就像當時你不應該辜負我一樣。
我無言,強裝成熟地微笑著祝她幸福。那個晚上在她宿舍裡面,我沒有聞到任何香味,或許,女孩會因為換了個男朋友,也把所有裝備給換了吧⋯⋯
我心裡這麼想著,然後,開著車,從中壢開往基隆⋯⋯
當時還有收費員會在收費站負責收取過路費,當我搖下車窗時,收費員阿姨嚇著問我:「怎麼了,臉上都溼了⋯⋯」我說「沒事,只是少了個同好,一個跟我一樣喜歡Tabo的同好走了⋯⋯」
那一年,我22歲。第一次知道什麼叫背叛,什麼叫無法挽回,什麼叫感情的熱度⋯⋯
大概是在28歲結婚之前,我總是會在人群中不經意地表露出我的習慣。即使是和當時的女朋友走在人群中時,我會忽然停住腳步,然後回頭小跑步,去看某一個剛剛與我擦身而過的女孩。
別問我原因,就只是聞到了一股,熟悉的,玫瑰香味⋯⋯
2019年的今天,我代言了「御香坊」,替我的讀者爭取到優惠。希望所有的讀者,都可以在裡面找到屬於你們自己的玫瑰香氣!
「作家H的粉絲優惠碼活動」
時間:2019/9/17 至2019/9/22
商品:全商品優惠,免運費
方法:結帳時輸入「H0711」,即可享有85折優惠(原購滿5000元vip才享有的折扣)
🌸|御香坊|引進英國皇室御用香氛品牌『Bronnley』
讓天然的植萃成分也變得繽紛。
『Bronnley』 是英國史上,第一家專門製造純天然高級香皂及香精的品牌。獨特的配方,混合自各種天然植物花卉提煉成精油及香味,特殊的製法使香味能維持長時間的綻放。從香皂出發,為了打造完美女人的氣息,Bronnley將天然植物香精的技法,在各個產品上發揮的淋漓盡致。「玫瑰香水」更是百年來傳承的明星。
H. Bronnley&Co.是英國肥皂和洗護用品製造商,於1884年由詹姆斯·布朗尼(James Bronnley)於倫敦成立。自伊麗莎白一世以來,BRONNLEY沐浴系列即深受英國皇室喜愛。
其中,以玫瑰的味道最歷史悠久,
🌸「玫瑰潔膚乳」主張以玫瑰保濕,加上甜杏油與乳油沐的滋潤,讓肌膚達到油水平衡,百年秘方可以全身適用,洗頭髮也很香。
🌸「玫瑰雕花皂」世界唯一將香皂可以在使用的過程像香水一樣不斷散發出不同階段的香氣,繁複的製作過程及花卉香料讓洗到每一丁末都跟剛拆封一樣香氣迷人。
🌸「玫瑰香水」她是玫瑰香,卻傳承獨特百年來的迷人氣場,有著康乃馨,香水百合提香,更將玫瑰花香調高雅顯現出來,讓每個人身體的味道散發差異香氣,不同的人擦起來會神奇地呈現不同香味。
🔥詳情請至👉https://www.bronnley.com.tw/
#御香坊 #英國 #皇室 #玫瑰
✅客服電話 0800-777-148
✅LINE ID: @bronnley
羅丹 卡 蜜 兒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阿典想成為雕塑大師,努力的創作,卻不懂雕塑需要耐心及細心,無法一蹴可及,雅雅姊帶他了解雕塑家的辛苦,以及雕塑必須從入門學習起的觀念。
從小就害羞又獨來獨往的近代雕塑之父-羅丹大師,雖然因為嚴重近視的問題,妨礙了藝術學習之路,不過,憑著他對藝術的熱愛,逐漸在雕塑方面嶄露頭角。羅丹大師與學生卡蜜兒的愛情,雖為社會倫理所不容,但卻激發了羅丹大師許多靈感,像是"吻",就將熱戀中兩人的恩愛發揮得淋漓盡致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