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動起來!(文章有點長⋯⋯)
今天到議會施政報告與質詢。
市府團隊在面對各項艱難挑戰下,兼顧防疫,盡速恢復正常生活,緊緊緊推動各項政策,加速產業轉型,讓市政建設持續前行。
⭐️防疫政策方面,市府團隊嚴格執行「疫調、匡列、隔離」,阻斷社區傳播鏈。將長輩當作自己家人,由里幹事到府發送接種通知單,並招募熱血計程車提供接送服務;另外也參照日本宇美町式接種方式,再輔以現場音樂演奏,撫慰人心。感謝醫療團隊,社區及校園集中接種站,醫護津貼撥發2000/天(上下午各1000元);在港埠防堵上,落實前鎮小港旗津及興達港檢疫措施;在移工管理上,要求入境移工完成檢疫14日後,須取得PCR陰性證明,執行宿舍降載並落實分艙分流措施。市府也進行跨局處進行聯合稽查,巡查市場、夜市、商家、餐飲等場所,違反防疫相關規定者,依規定裁處。
⭐️加碼紓困部分,高雄是全國第一個先設置紓困專線,統一諮詢窗口,並將所有紓困資訊整合於紓困專區,供市民查詢使用。在「挺商家與市民」方面,包含停徵娛樂稅、減徵房屋稅、免徵使用牌照稅、補助市民移置防疫旅館居隔每日500元、一次發放住宅租金補貼加碼30%、本市青創貸款及高銀優惠貸款等,共5億5,953萬元。另在「挺攤商」方面包含減免廠商、攤商租金、權利金、規費,共1億1,700萬元。
⭐️加速產業轉型,在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中央5年內將投入百億,市府再加碼提供5G AIoT業者進駐空間租金(006688)專案補助,預計增加產值1,200億元。市府全國首創設5G研發專網,攜手經濟部投入資源於高雄展覽館建置,將於今年10月啟用,成為南台灣第一個「5G虛實互動會議示範場域」。另市府委託台壽興建營運「台壽大樓」,已有仁寶、Cisco、精誠、方陣聯合等多家簽約或進駐意向書,仁寶電腦與Cisco將合作打造「5G XR垂直應用示範場域」;經濟部於高軟園區鴻海大樓設置「亞灣新創園」,已44家新創公司及7家國際加速器進駐,預計今年10月開幕,打造創新創業生態系。
為讓高雄成為高階製造中心,仁武產業園區截至7月15日計有60組廠商正式提出申租,登記率高達461%,將在今年12月同步建廠,開發後預計可創造242億年產值、提供6,300個就業機會。此外,市府也成立「橋頭科學園區專案推動小組」,招商、開發作業「平行並進」,於今年底廠商可選地設廠,園區工程、廠商建廠可提前至111年9月同步進場施作。
⭐️招商引資部分,市府團隊上任以來,高雄招商1,594億元,加上台商三大方案1,928億元。在促參與聯合開發投資部分,目前已有78億民間投資,未來預估將引入513億民間投資到高雄,其中的「特貿三」已於今年3月公告,預計年底完成簽約,帶動超過350億民間投資。
為加速褐地轉型產業園區,積極整治高雄煉油廠,未來高煉廠將向北串接半導體製造聚落,更將結合新材料研發專區、新材料國際學院等產學力量轉型成為半導體產業聚落之一;高煉廠預計整治面積約 169.5公頃,整治期程至 112年12月31日,將採三階段分6區、分期分區整治,未來提供至少15,000個就業機會。
高雄未來將串聯南科、路科、橋科、楠梓、仁武等園區,形成「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而S廊帶各大科學園區創造的就業機會包括橋頭科學園區1.1萬個就業機會、仁武科學園區6,300個就業機會、亞灣5G AIoT園區1.2萬就業機會、路竹科學園區1.4萬個就業機會,總計至少增加4.3萬個就業機會。
⭐️青年創業部分,青創基金加碼到4億元,針對青創、5G AIoT、商圈、文創及農漁等五大領域提供各項補助、輔導及培訓計畫,擴大協助青年在高雄築夢且圓夢。截至目前已有9,173家青創事業對接融資補助及創業輔導等相關資源,帶動超過72.7億資金效益,並提供青年逾17,000個穩定就業機會。本市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從109年上半年的13.9%,到今年上半年的10.5%,下降3.4%,是六都第二低。
⭐️交通建設方面,環狀輕軌預計於112年底輕軌成圓,其中鐵路園道(C17-C20)預計110年底完工通車、美術館路段(C20-C24)預計111年底完工通車、大順路段 (C24-C32)預計112年底完工通車。全線通車後每日運量可達8.7萬人次,122年每日運量可達12萬人次。另岡山路竹延伸線1階目前施工進度66.5%,2A階段今年底動工,預計116年完工通車。黃線已通過交通部、環保署綜規與環評,力拚111年底動工,117年底完工通車。小港林園線可行性報告國發會審議中,預計111年底動工,118年底完工通車。
⭐️空品改善方面,109年較108年改善10.7%;而空品良率(AQI≦100)109年為82.8%較108年提升5.9%。在減煤方面,積極協調國營事業與工廠減少用煤量,110年擴大減煤量136萬噸(較去年提升2.6倍),包含興達電廠秋冬停2減2,減煤量提高至35%以上、秋冬減煤時間再延長1個月(今年9/15-9/30提早半個月啟動、111年4/1-4/15延長半個月)、要求燃煤機組提早到114年全部除役。大林電廠部分,則要求秋冬機組停機3個月、減煤50萬噸。其他國營事業的中鋼汽電共生鍋爐於8月24日全部停止燃煤,減煤30.8萬噸。中聯2座熱風爐111年改用天然氣,減煤1.2萬噸。汽電共生業者秋冬減煤,減煤16萬噸。
⭐️為鼓勵市民養成運動習慣,規劃13處運動中心,涵蓋人口超過200萬人,除已開放營運的鳳山運動園區,今年底將會開放苓雅運動中心及左營運動中心;前鎮、鹽埕、大寮、美濃運動中心將於111年完工;楠仔坑、三民、小港則陸續於113年完工。
⭐️社會住宅,不只要讓年輕人敢生能養,更要住得沒負擔,111年編列3處社宅,預算9.05億。中央與地方合作興建至少8,800戶,設計興建中約3,600戶。市府興建則有3處,岡山社宅今年底動土,大寮社宅及前鎮亞灣智慧公宅111年上半年動土。全方位滿足企業員工、就業青年及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的居住需求。
⭐️鐵路地下化綠園道部分,已在今年8月底開放全線使用,搖身變為市民生活休閒新地景,綠化面積約7個中央公園、增加自行車道長度約12公里,市府更啟動「綠園道建物外牆微整形-彩繪活動」,攜手14位在地藝術家及園道沿線136棟建物屋主們,共同參與綠園道沿線建築彩繪活動,從愛河西岸到鳳山車站,共27個主題畫作,預計今年10月底全部完成。
⭐️也重新整建壽山新動物園,以「動物的自由之地」、「親子的同樂天堂」及「空中漫步長廊」三大主軸發展,預計111年9月完成,打造一個更友善動物、更適合親子共遊的動物園。
⭐️農漁政策,市府加碼補助20%保費,協助農友投保8項農作物保險,110年較108年投保案件成長30%,有效減少農民風險損失。養殖漁業保險自110年起,漁民僅負擔25%,投保件數較去年增加63%。另為體恤農民,本市109年10月實施農業用水免規費,免收登記費、履勘費、水權狀照費約2,700元,至目前申請302件。
⭐️原鄉建設,111年增加1250萬元的部落建設經費;三原區重大建設經費1億8863萬2千,包括茂林區溫泉示範區今年11月完工;桃源區山籟愛玉館興建預計今年11月完工;那瑪夏區祭儀場重建趕工中,預計111年2月完工;都會區建設屏山運動場發包中,111年10月完工。
面對後疫情時代,市府團隊將在兼顧防疫下,盡速恢復市民生活及百工百業,2021國慶焰火回歸高雄舉辦,活動期間透過分艙、分流、人員降載,將原本可容納約69萬人場地,降載至2萬人,提供民眾安全無虞的觀賞空間。
明(10/1)即將開放線上預約登記參加抽籤,提醒大家先加入高雄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喔!
同時配合振興復甦經濟,市府也加碼推出「高雄開就賺」活動,希望透過精準振興、落地消費、數位紙本雙重對接、夜市商圈再加碼,為受疫情影響嚴重之產業搶得商機、注入經濟活水。
◎歡迎分享簡報圖卡!期待一起讓高雄好生活、高雄動起來:https://reurl.cc/AROb4K
線上疫調單查詢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陳薇仲第五次市長施政總質詢|被迫改書面啦!!】
基隆市議會第五次定期會在5月4日開始,期間因應5月15日全國第三級警戒停會,後又於6月29日復會優先開始審追加減預算...,並且將議員對市長施政總質詢改為書面,要求市府於8月份臨時會前回覆。(明明也是第三級警戒硬是復會還把議員對市長總質詢改成書面= =...,平常發公文都不一定等到回覆了,而且有些議題等到回覆的時候時效早就過了...)
本日(7/14)是第五次定期會的最後一天,我們也將被迫改成書面的總質詢內容整理給大家,由於總共有八大項重要市政質詢,所以以下努力濃縮字數,留言處也會附上完整的書面內容,之後市府的回覆也會分享給大家,希望市民一起來關心!
第五次(被迫改書面)市長施政總質詢,薇仲說給你聽👉https://npptw.org/UoIsxK
一、本市防疫工作相關檢討與資訊統整💉
疫情爆發以來,不論是居家快篩後相關流程,以及針對防疫旅館與集中檢疫所的收治規劃都是市民非常關心的議題,我們請衛生局說明外,也強烈要求加強即時資訊工作(如無公共風險之疫調完成後也應加註以安人心)與基隆市Covid-19專區資訊整合,同時更要求將前十類公費疫苗施打對象之各類別造冊人數、中央撥補到基隆的疫苗數量,以及各類別已施打人數等資料公開上網。此外,針對不斷在媒體上發酵的首長疫調之爭,也應明確說明中央成立跨縣市資訊平台後針對區域聯防的協助,以及地方政府是否確實檢討區域聯防之困難並反映給中央。
二、溫室氣體管制與低碳永續城市🌏
城市是減碳排放和綠色永續的有效行動單位,但基隆過去僅是被動以中央撥補經費和相關規範來執行,甚至有把原本業務範圍作為減碳目標的投機作為,因此,我也不斷要求檢討,在這次書面質詢中,我要求市府儘速對「基隆市低碳永續家園建構推動計畫」、「基隆市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計畫」計畫的執行狀況、達標情形進行盤點,並檢討各細項指標訂定合理性及說明減碳量化程度。
針對本市預計訂定的《基隆市低碳城市自治條例草案》,我要求應訂有本市之明確中、長期減碳具體目標,並要求成立低碳永續及能源政策專責單位,更重要是在政策規劃過程中納入民間社會力、與市民一起行動,此外,更要配合中長期目標,有相應的評估預算、目標是否達成之機制,並依成果滾動調整。
三、樹木保護法規統整與將專業修剪納入工程契約規範的進度🌳
樹木的錯誤除了會使得樹木因傷口過大而慢性死亡外,更可能導致樹木肢體無法平衡與樹體弱化而在風災傾倒,除了造成公共安全問題,也非常浪費公帑。這次質詢我針對民眾詢問的麥金路與十全亭過度修剪議題請市府說明處置,同時也請市府回覆我已經詢問多次——《基隆市行道樹管理維護辦法》與《基隆市政府行道樹及喬木修剪作業規範》「修剪申請」到底要不要落實與明確執行,以及此兩項過時法規的檢討與去留。此外,針對公有樹木的保護、預防樹木不當修剪與強化工程納入專業修剪,林務局也正在擬定修法,我們也再次請市府相關單位說明建立基隆市詳盡樹木修剪規範的進度,以及是否依照林務局的建議,將修剪規範納入工程採購契約中,以修剪專業來落實公有樹木保護。
四、2021城市博覽會📈
有鑒於疫情發展難以完全掌握與預測,我先前發公文詢問基隆市即將於2021年10月舉辦、要花費本市3500萬經費的「2021城市博覽會」是否有足夠的應對措施,但觀銷處回覆的相關措施只是依照防疫指引來進行。當表演藝術界、全球及台灣各博物館和美術館在疫情期間發展出各種結合網路資源、影像技術、線上社群的新展演形式時,目前「基隆2021城市博覽會」卻未見任何結合新技術與思維的創新改變,與「2021城市博覽會」的初衷「在快速變動的全球化風潮與既有行政框框中,走出另類的城市治理典範」背道而馳,也無法回應市長在施政總報告中表示「面對 COVID-19 疫情與全球地緣政治再結構,台灣的城市治理需要再進化」,因此我們再次於書面總質詢提醒,並請市府提出面對疫情有創意的內容轉化,真正透過不同媒介將基隆的「過去400年與未來40年」作出創意呈現。
五、市有閒置空間資訊公開💻
除了在市議會不斷提案盤點市有閒置空間並資訊公開,我們也於2020年12月27日舉辦「『好市有閒置空間,不開放嗎?』的討論會、邀請參與「臺北市是有閒置空間綜合查詢平台」各段歷程的參與者與推動者來分享經驗並帶領討論,現場也有財政處、產發處以及約50位基隆藝文、新創等領域之青年工作者參與討論。目前財政處已積極進行盤點工作,但整個市府針對資訊公開和空間媒合卻想要以「標租」來進行,我們非常擔心公部門習慣的「標租」無法掌握需求、更無法媒合此類小型市有空間的需求者,因此我們再次建議整個市政府回覆目前閒置市有空間資訊公開規劃與進度,以及各局處空間活化計畫的整合進度,希望市府有更貼近需求者的創意空間活化方向,真正媒合市民與青年的需求。
六、本市轉型正義與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執行狀況🖋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日前將基隆港、原基隆要塞司令部等列為審定公告第一批不義遺址。不義遺址的保存目的,是為透過空間取徑還原歷史真相、反省歷史記憶,並促進轉型正義的相關工作,以深化人權教育。本次我們也要求市府針對目前審定公告本市四處不義遺址相關歷史內容進行文獻與檔案爬梳、整理,且要規劃於現地進行歷史內容呈現或於正在進行工程設計中融入,供基隆市民深入了解相關歷史內容。同時,也請市政府說明威權象徵的清除工作。
此外,由於國門廣場基座以及近日惠明新村等未確定文資價值之文化資產提報標遭到「未審先拆」的爭議。在國門廣場基座上,更在僅有現勘紀錄(且參與委員都認同基座有其歷史價值、應登錄為歷史資產)、未經由文化資產評估審議就徑行將基座拆除移置異地的誇張處置,我們強烈要求市府檢討本市文化資產評估、審議及保存之作為是否失當。
七、交通設計與公車營運檢討🚐
台灣每年因交通而死亡的人數高於新冠疫情的死亡人數,其中多數肇因來自「車」本交通的設計基礎,目前,人本交通為基隆市府近年致力目標,然而,除了硬體設施改善外,我們更要求交通處針對目前智慧交通的狀況提供事故路口之交通數據與相應檢討,同時我也提供去年我以彭祖裝實測安樂區危險路口的影片(影片網址 https://npptw.org/LtBF30 ),請交通處說明行人穿越時相與路口設計之檢討與改善措施。
再來,由於基隆市公車虧損嚴重、已達13億,目前基隆市府與議會已組成「公車營運改革小組」,而我們也要求交通處和公車處說明目前「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使用調整規範」和「站牌間距」等改革項目之進度,同時,也請說明跨區公車規劃,以及社福卡使用規範〈基隆市老人及身心障礙者搭乘公車優待辦法〉修改進度。同時,也詢問大家關心的506公車的營運檢討,並請公車處說明太陽能版智慧站牌於基隆設置的可行性評估。
最後則是基隆捷運,也就是「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已經在去年進入綜合規劃階段,先前我們煩請立法委員邱顯智辦公室與鐵道局討論,鐵道局表示「基隆-八堵」間技術層次定案約在年中,若綜合規劃順利完成,約在2021年底舉辦民眾公聽會,此次除了請交通處說明目前掌握進度外,更再次要求基隆市政府於各項討論會議代表基隆市民發聲、要求中央將掌握通勤族的通勤起訖與需求,才能將使用者的想法納入規劃中。
八、垃圾清運與限塑政策📸
住宅區或偏遠山區都常有民眾亂丟垃圾或是不肖廠商丟棄大量裝潢等廢棄物的問題,但棄置廢棄物難以舉證,偏遠山區更有清理上的困難,也因此,預防與稽查更為重要,我們在此次的書面質詢中詢問環保局搭配在稽查上與警察局合作的困難,以及搭配移動式電眼的規劃,此外,也請環保局說明「非法棄置聯合查緝計畫(下簡稱獵鷹計畫)」過去執行成效與本年度的規劃。針對獵鷹計畫之成效與執行規劃,請市府回覆
由於越來越多民眾關心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對環境、海洋的危害,然而,從中央發布之限塑政策執行多年卻成效不彰,我也收到安樂高中的學生陳情,希望可以檢討基隆市限塑政策。因此,我也特別在此次請環保局提供近年基隆市一次性塑膠用品的用量統計,同時請環保局說明目前限塑政策的困難與檢討,並建議除宣傳外,更要參考不同縣市與企業合作之實例,在更多消費場域執行創意減塑方案。
線上疫調單查詢 在 縣議員李浩誠服務團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7月4日彰化縣防疫說明記者會
莫德納疫苗接種率約5-6成 有疫苗 趕快打
因應疫情嚴峻,彰化縣政府於4日下午3時召開彰化縣防疫說明記者會,由縣長王惠美、衛生局長葉彥伯共同說明,新聞處長李俊德引言,採線上直播方式,同步於縣長臉書及有線電視CH03公益頻道同步直播。
王縣長表示,今天彰化縣新增病例3例,累積確診人數264人,近5日核酸檢測陽性率為0.05%,核酸檢測累計陽性率為0.41%,完成篩檢人數64,230人,居家隔離人數55人,累計居家隔離人數為2,997人,平均每位確診者的居家隔離人數是11人。新增1例為麻將牌咖傳染鏈,另外2例為民俗活動群聚傳染鏈。
王縣長表示,今天巡視縣內十幾個接種站的接種情形,向大家報告,目前接種的情形,莫德納疫苗目前將獲得二批,第一批3萬3600劑,於7/2(星期五)-7/8(星期四)接種,以設籍本縣75-84歲符合資格者的4萬4356人為主,7/2-7/3通知17593人,約接種1萬470人,今天通知2856人,預估接種1713人,接種率約5-6成,有疫苗,要趕快打。
王縣長指出,這一波中央預計撥發的莫德納共有5萬5300劑,目前已收到3萬3600劑,預計7月5日(下周一)會再收到2萬1700劑,第一批供給75~84歲長輩施打,而73~74歲長輩已開始造冊了,符合資格的有1萬5643人,會依通知持續開打,預計從下週一起發放通知。
王縣長表示,彰化縣避開群聚、分散人流,設有264個接種站,包括有26家醫院、151家診所、27家衛生所、6處快打接種站、54個社區據點接種站,請依照通知的時間及地點前往施打,不用提早到,準時到,以錯開人群,請鄉親配合,會依照年齡按設定的目標進行接種,拜託長輩打完疫苗後要先坐在現場休息15~30分鐘,因如有藥物過敏都約在這個時間發生,如有任何狀況,醫師都會馬上處理,且施打後要多喝開水,胳臂會稍微腫痛,這是正常現象,如有發燒請服藥,拜託大家不管是AZ、莫德納或是未來會到的輝瑞,對於重症保護的效果都很好,最不好的是沒有施打,一旦確診就會很嚴重。
王縣長說,近來為防範印度變種病毒,即日起無論有無症狀,新冠疫情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與自國外入境者,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期滿前一天都要進行公費PCR篩檢;另外,國境防疫有四大措施,自7/2起,入境全驗PCR,一律檢疫14天,期中快篩一次,期滿再驗PCR。依中央指示,配合台北果菜批發市場7/4起,台北家禽批發市場7/7起,須持PCR陰性證明,始可進出之規定,即日起進出上述場所之相關物流業者,可以到本縣12家PCR監測站接受公費PCR採檢,採檢時,請自報是北農專案。
王縣長進一步指出,縣府團隊各司其職,齊心合作防疫,縣府應變中心人員共有405人,目前在應變管理資訊雲端案件中新增173件,居家檢疫關懷是1,341人。居家隔離關懷是324人。防疫旅宿有17家共304房,可用空房數140間,入住率為46%。預防性消毒場所1,436次。防疫專車,執行235次,一戶一社工居家隔離關懷計241戶共310人。警察局查獲違反居家隔離案件0件,稽查告發室內群聚的有2件11人,查獲妨害風化3件。針對傳統市場58處廣播宣導開立勸導單375件,查察疑似聚賭355處。驅離群眾民眾190人次,針對外籍移工易群聚的場所臨檢83處臨檢521次,並動員6,490人次警力現地查察7,166處,查察娃娃機停業669家4669次,自助洗衣店107家,再次向轄內所有警察同仁表達最高的謝意,也拜託大家不要趴趴走,增加警察同仁的工作量。
王縣長表示,文化局推出預約取書便利站,自7/6(二)起,只要使用本縣借書證登入彰化縣公共圖書館的館藏查詢系統,可享免入館快速取書,取書時間在週二到週六早上8點半到晚上6點,週日是早上8點半到下午5點,另外,因疫情因素,在7/8~8/26推出PLAY線上童趣坊,讓大家看好戲,陪你開心放暑假歡迎我們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看好戲。
葉局長表示,彰化縣新增3例,1例是麻將牌咖傳染鏈,另外2例是,民俗信仰活動群聚傳染鏈,3例都是居家隔離者,這3例都是因為採檢政策的改變而及早發現,及早防堵。
葉局長指出,今天新增1例為麻將牌咖傳染鏈,為牌咖牌友,個案在6/4~6/12居家隔離、6/13~6/20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皆無症狀,事隔多日後,因個案在7/3要應徵長照工作,因配合中央採檢政策應徵長照工作需採檢,採檢結果,CT值30.2,及早發現到這個個案,目前正在疫調中。
葉局長表示,從彰化縣58位居家隔離發病者的發病時間分析來看,有的是早發病,有一半以上個案在5天內即發病佔57%,有的是晚發病,累計有9成以上個案,在10日內發病,另有 3%的個案,在隔離 14天之後發病。
葉局長指出,另外,新增2例為民俗信仰活動及社區服務群聚傳染鏈,二例都是居家隔離者,配合中央採檢政策改變, 在解隔離前一天需再採檢PCR,二例在7/3居隔結束前,1例採檢CT值14.25; 另一例採檢CT值18.26,及早發現及早圍堵病毒。
葉局長表示,居家隔離期滿前 1日 PCR 採檢陽性的意義有二個:一、已感染,但未出現症狀的個案;二、已感染發病,但症狀不明顯,未通報,未採檢。
葉局長指出,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7月2日12:00起,國境防護四大措施:「入境全驗PCR、一律檢疫14日、檢疫期間快篩、期滿再驗PCR」;為加強防範COVID-19之Delta印度變種病毒株,即日起,無論有無症狀,COVID-19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及自國外入境者,於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期滿前1日,均須進行公費PCR檢測。
葉局長說,依據中央規定,台北果菜批發市場 7/4 起、台北家禽批發市場 7/7起,須持 PCR 陰性證明方可進出之規定。即日起,本縣進出上述場所之相關物流業者,請自行前往本縣 PCR 監測站接受公費 PCR 採檢。採檢時,請自報說明為「北農專案」。可以到彰化縣COVID-19之12家PCR主動監測篩檢站之指定醫院採檢,有關PCR採檢報告如果是「陰性報告」,不會主動通知,被採檢者可以以手機自行下載APP「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查詢,如果PCR採檢報告「陽性」,將由衛生局主動通報送醫及疫調等後續工作。
葉局長表示,中央指揮中心撥發彰化縣第一批莫德納疫苗55300劑,預計分兩次配送,7/1配送第一批第一次莫德納疫苗33600劑、7/8配送第一批第二次莫德納疫苗21700劑。彰化縣第一批第一次33600莫德納疫苗,以設籍本縣 75-84歲符合接種資格者 44356人為對象。7/5 第一批第二次莫德納疫苗 21700劑,以設籍本縣 73-74歲符合接種資格者 15643人為對象,即日起造冊,下周一(7/5)起發放通知。
葉局長說,彰化縣第一批第一次33600劑莫德納疫苗,已設籍本縣75-84歲符合接種資格者44356人為接種對象。7/2(五)至7/8(四)請民眾依通知單上指定時間、至指定地點施打COVID-19疫苗。264 接種站, 514場次,就近施打,區分時段,避免群聚。7/2-7/3 通知 17593人,約接種 10470人;7/4 (星期日) 通知 2856人,預估接種 1713人。
葉局長說,有以下情形,請於6/28(一)起,向村里長登記造冊:一、設籍本縣某鄉鎮市,但是要在其他鄉鎮市施打疫苗者;二、居住於本縣,但非設籍本縣之75-84歲長者,有意願施打疫苗者。
葉局長說,請至彰化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查詢網(https://anticanacer.southeastasia.cloudapp.azure.com/vaccination/index.aspx
),鍵入身分證號碼,即可查詢75-84歲縣民長輩的接種時間和地點,提醒長者有疫苗,趕快打。
線上疫調單查詢 在 疾病管制署- 1922防疫達人'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指揮中心快訊#COVID19 #確診者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新增確診者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補發功能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新 ... 19線上疫調單,無法幫家人登入填資料什麼辦? ... <看更多>
線上疫調單查詢 在 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_國語-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 from the CDC about COVID-19. Learn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