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5] 細說分鏡 Vol.1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59
🖍攝影,表面看到的是藝術,裡面隱藏的是技術
🖍技術,包含了所有攝影中,每一個基礎的觀念與經驗的累積
記得十幾年前開始學攝影,那是學校課程的一門必修課,上課的同學不管你有沒有相機,反正你就是想辦法去借到、買到一台相機,或是跟分組同學一起共用一台相機,36 張照片一起分擔費用,還能省點錢,當時真的光把一些基本的觀念學完,確實是花了 12 堂課的時間。
🟥拍一張照片要多久
拍一張照片要花多少時間? 不是從觀察開始,而是按下快門後直到看到照片前為止,前後要花上多少時間? 最快…,你覺得可以多快? 這問題我在自己的課堂上問過不少學生,幾乎沒有人能答到「最接近的答案」
🔺三天? 五天? 七天? 還是一天,都不是,答案是約 3 小時。🔻
一捲底片差不多拍 36 張,而你裝好後也不會一直胡亂的按快門,而我快的話,差不多也要個把個小時才能把一卷底片拍完,這在當時已經算很心痛的速 – 因為貴哪,快門聲就像是從破掉的錢包,掉出硬幣砸在地上的聲音,從第一張開始拍到最後一張照片結束,快速的取出底片,此時你背對相片館轉身前進,對著老闆說「我要快洗」,這個快洗…,差不多要 60-90 分鐘不等,由於要特別洗你這一份底片,工錢、料錢與時間都特別的貴,前前後後算下來…,自你按下第一次快門直到看到成品照片,也真的差不多約 3 小時左右,當然,有人還可以更快一點。
🔺撰文的今天,需要多少時間? 3 小時不到,甚至還不用 3 秒,1 秒不到的時間,你就可以在相機螢幕上看到剛剛拍的好不好,用上述相同的心情拍完 36 張,「最快看到照片的時間」依然是 1 秒,按下快門後,每一張照片都花不到一秒的時間就能看到。🔻
🟥學習的時間
記得第一個攝影作業,是正確的將曝光三元素給適當的拍出來,我記得那時我在找會動的東西做練習,跑到了圓山兒童公園,拍攝裡頭的旋轉木馬,忘了當時快門是使用多少,最後的結果是無法「凍結」旋轉木馬上頭,以及坐在上頭的人們快樂的表情,然後再用一周內的時間,重新、重拍練習,直到這項練習 PASS。
現在使用數位相機就快多了,從十幾年前還身為學生,到現在變成學生的老師,在教導這個作業時,相同的要求,卻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當學生按下快門,立馬檢查照片…
「快門速度不夠,重來」
學生再重拍一張
「還是差一點,再來一次」
學生再摸著相機,再重新調整更適合的快門速度
「這樣子就對了,下次記得要照這方法練習,而不要死背答案」
這樣子一來一往的動作,大概…,最慢 10 分鐘就可以學好單一練習,比起我第一個練習的作業,花費數天時間,快上了不知數百倍之多。
🟥技術的定義
每學一個新的觀念,當你用相同的模式一試再試,仍需花上不少時間,但也比過去使用底片相機快上不少,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直到熟練。 同樣的一個練習,拿到不同主題,考慮的重點順序、重心又不同了,又再重複練習,直到真的練到「精髓」,我想這時可以說 – 嗯,技術已經熟練了,就算遇上陌生、第一次接觸的場合,也不容易失敗,也不會拍的讓自己失望。
到底「技術」的定義該如何定義,我還是喜歡引用維基百科裡頭的說法,比較讓大家較有討論上的共識:
🔺「技術可以指人類對機器、硬體或人造器皿的運用,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廣的架構,如系統、組織方法學和技巧。它是知識進化的主體,由社會形塑或形塑社會,如電腦等新技術的增生使人們相信技術是社會進化的決定性力量。換句話說,它是驅動改變的自發性動力。」🔻
「它是驅動改變的自發性動力」,這句話來解釋討論攝影中最有趣的一段話,當我們學習攝影,從基本的曝光到創作,每一個動作與環節,我都認為包含了非常多的「技術」在裡頭,當我們熟練每一個技術後,這「技術能驅動改變」我們,產生一種「動力」,讓我們能組合攝影裡不同的變數,去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影像可能。
因為技術有這個本質,也就是說,你必需熟練每一個攝影的觀念、操作方法,不能臨時抱佛腳 (因為景像千變萬化不等人的),也不能含糊帶過 (不能無法解釋變數間的交互影響關係),當一切熟練、駕輕就熟,才能讓我們面對一場景下,生出更多的創作可能,這就是技術 – 驅動改變的自發性的動力,這個自發性就是從我們心中所產生的動力。
🟥藝術的定義
🔺「藝術,指憑藉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也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是的,書讀得不多的我,在我辭窮的字典裡,維基百科總是我偷懶下依賴的來源。
藝術百百種定義,若以上述的定義裡,我留意的是「技巧、意願、 想像力、融合、平衡」這幾個關鍵字義,雖然無法確定裡頭的「技巧」是否為「技術」,但我認為我們暫不拘小節將技巧等同於前面所說的技術。
🔺細看「藝術的定義」他包含了「創作、分享」二個階段,同時藝術是個「過程」,既是創作的過程,也是分享的過程,當然我們難以透過無形的事物憑空用電波在大腦間傳遞,在我們攝影藝術「創作與分享過程」最具體的結果,自然是表視在具體的影像照片,好讓我們溝通有個開始、基礎與焦點。🔻
🟥攝影藝術
藝術定義中「……將個人或群體體驗 “沉澱與展現" 的過程」,進一步我會這麼定義攝影藝術:
🔺攝影藝術也可說是「個人技術的熟練,加以個人生命體驗的 “沉澱” 後,透過自身的意願、想像力、經驗加以融合,創作出影像的過程,並且具體表現在 “照片作品等具像物體上”,與他人共享意識、情感。」🔻
我會這麼解釋「攝影藝術」這個名詞。
我認為,如果在攝影的「觀念、技術」無法熟練,你是無法創造出精采的作品,誤讀了觀念,解釋不清的變數互動,雖然仍可創造出作品,但要記得藝術不但是創作的過程,也包含了分享的過程,在前一階段你可以模模糊糊的拍出一張視覺精豔的作品,但後一階段相信就難去表達清楚,難以他人共享你的意識與情感。
不要說什麼「藝術不該是主觀、客觀、多元解讀」這套說法,來偷渡你無法與他人解讀、分享你作品意義這一關,你可以是一個表達拙劣的「說者」,畢竟「表達這件事,也是個技術與藝術」,但你不能是對自己作品毫無念頭的攝影創作者,吱吱唔唔的說「我覺得這就是美,就該這麼做」,雖然這也是一種自我解讀做品的說法,但以「表達作品,與他人共熟意識、情感,視為藝術創作的一環」來看,前半段作品創作你或許過關了,但後半段作品分享,卻可能打上了零分。
🟥技術與藝術班車
外拍最常遇上學生的問題之一「面對這場景,光圈 (或快門) 該用多少?」,這是常見的問題,也是奇怪的問題,這問題不該問我才對,應該問問你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作品呈現」。
但這只是個外拍練習,總不會一開始就將初學學生拉到「藝術創作」的層次,我還是會說「想想光圈是做什麼,快門又是做什麼,上課都有提到」,提示一下,學生通常還是能拍出基本的作品出來。
藝術表達前,技術一定先到位,在技術培養熟練過程,同時也在觀察藝術創造的元素,技術到藝術不是一趟單行票班車,而是來來回回的過程,透過技術熟練,來欣賞、了解藝術是如何創作產生,再透過藝術的欣賞過程,回頭看看自己技術哪裡的欠缺。
在我看來,太多數的人,自認基礎觀念學會了,就一直朝著藝術創作猛衝,卻鮮少有人帶著回程的車票,坐回攝影基礎起點站,重新的想想那些攝影變數下,還能擁有什麼樣的可能,再買張車票重新朝著藝術創作出發,這也是我對現在攝影風潮下,我自己對「我自己」的反思。
🟥生命體驗的沉澱
也許我們太在乎如何讓一張照片富有可看性 (精采的構圖)、故事性 (一張照片千言萬語),只想快速拿著相機跨越了「技術、藝術之間的交集」這困難一關,想要用最快的方法達抵達「終點」,也就是一張讓人讚嘆連連的作品,然後再繼續重複下去。
在藝術的定義中還有一段話讓我非常在意「加以個人生命體驗的 “沉澱”」,一張作品必定是個人生命體驗的「沉澱」,這個「沉澱」真的需要時間、歷練,急也急不得,無法像自底片攝影過渡到數位攝影,彈指之間就能見到作品那樣神速,而我自認這方面我依舊欠缺,我自己也在追尋著「我認為攝影之於我生命的關係解釋」,一直找不到好的解釋,或許這追求的過程,就是為往後作品不斷堆疊的必經之路吧。
🔺最後還是想提醒自己,「攝影藝術下的照片作品,它只是個過程,不是結果,包含了 “創作” 以及 “分享” 的過程」,若要再多說一點,照片的生命不是自按下快門後就走到終點,應往外延伸,如何與他人分享情感與意義,這是攝影藝術觀念裡,作為一張「攝影下的照片作品」的定義。🔻
另一方面,技術與藝術間不是個單程車票,不是一路抵達終點就結束,這是來來回回重複的旅程,在途中同時堆疊自己對攝影與生命的體驗,當拿著相機,走了無數的路、拍了無數張的照片,此時是該停下來、看看自己與他人的作品,聽聽他人的意見,與最要的「心裡的聲音」。沉澱後再重次出發。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T-shirt蝦皮訂購👉 https://reurl.cc/O0zErr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
「維基百科亂改」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Fw: [問卦] 維基百科都亂寫的八卦? - 看板Wikipedia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苗博雅MiaoPoya - 雖然維基百科被不明人士惡意亂改也不是第 ...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誰在亂改維基百科啦 - 有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維基百科亂改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維基百科亂改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建議] 發現有自爆長期亂改維基的人- wikipedia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問卦] 誰在那邊亂改維基百科啦?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問卦] 維基百科很好改嗎?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亂改 在 [開箱] 赤裸承載你的一切STREACOM BC1 V2開箱- PC_Shopping 的評價
維基百科亂改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攝影134] 細說分鏡 Vol.11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45
🖍當你心急著這些同時,時間在你的焦慮中,偷偷的消失了
🖍「這次,又失敗了,抱著失望的心情告訴自己 - 下次再來吧」
時間是「相對性的」,這裡不是什麼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性的時間」,而是指,相同的時間,對每個人心裡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同樣的 10 分鐘,有人覺得無聊、漫長,有些則是剛好相反,就像 10 秒鐘一樣短,同樣的時間,相對於不同心境下的人,所代表的意義,心中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心流
心流這一詞不是什麼新概念,在維基百科上是這麼說的:
🔺「心流(英語:Flow),也有別名以化境(Zone)表示,亦有人翻譯為神馳或沉浸狀態,是由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首度提出,定義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感及充實感等正向情緒。」🔻
當你身處理「心流裡」,你的心情是愉悅、享受、沉浸當下,外在再如何的影響到你,你都不覺得是一回事,此時的你確實是有著興奮的感受,感受希望等正向的情緒。
另一方面,你也會覺得時間過的飛快,一小時的拍攝時間,就像是 10 分鐘這麼短,確實這心情身為喜好攝影的我們,很常體驗過這種狀況,比較難過的是陪伴在旁的家人、朋友,相同的一小時,對我們是 10 分鐘,對他們…,嗯,可能超過一小時還要久。
無論用多少個馬錶、多精準的電子鐘來測量,「一小時就是一小時」,但是對於不同心境下的人「相對感受」就完全不同,這就是前面提到…,時間是有「相對性」,對於不同人心境下的人,感受就完全不同。
🟥心急如焚
除了處於心流的心境下,會覺得時間過的快,另一種同樣也覺得時間就像是被偷走的,就是在你慌張時,時間走的特別的快。
我一個人在國外旅行時常有這種感受,當抵達陌生的地點,尋找特定目的,透過 Google 地圖尋找的同時,地圖上顯示 20 分鐘步行可抵達,但實際上花費的時間卻總是超過這個 20 分鐘,並不是我步伐短及慢,就是常常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走到,無論是心裡的感受 20 多分鐘,還是我實際上真的花超過 20 分鐘都一樣。
好吧,再提一個我更不想回憶,勸任何第一次去威尼斯島旅行的人 「千萬」不要在經驗不足、語言不通下,在任何一個島上閒晃,這是很危險的事情,這個城市會默默吃了許多旅人的時間,甚至是真的吞了你。
當時第一次一個人在那兒時,距離訂的火車還有 4-5 個小時,總不可能待在旅館裡消磨時間,而在這三天二夜,在聖馬可廣場一帶已經走到不想再走,於是想冒個險,走走沒走過的巷弄看看,有沒有更有趣的畫面可以帶回來。
🔺好了,這下真的好了,一但走出熟悉的路線,恐懼感慢慢的淹沒上心頭,原以為可以愜意散步方式悠遊在這美麗的城市,成為我直到現在最難以磨滅的回憶,並不是我被搶、被偷、掉東西還是受了傷,而只是單單的「迷路」。🔻
那時手上雖然有手機,也連上網路,使用 Google Map 也是行得通,但當年手機運算能力不夠好,GPS 信號也不是很準,明明將目的定在聖馬克廣場,卻總是走不到,甚至是照著路線走了十數分鐘,我的定位點就整個反過來飄往反方向另一頭去。
不只是如此,那裡每個城景、彎道、小橋、花園、噴泉,好像處處長的一模一樣,如果你看過電影「移動迷宮」,大概就是那個感覺,你千萬不能用視覺記憶眼前的景像,做為你的路徑方向,而是要用明確的座標,甚至是清楚的方向感、左轉幾步、右轉幾步,才能朝目的前進,不至於原地兜圈。
最後當然成功的找到原到旅館的路,提了行李急時的趕上火車,但那迷路的 3 個多小時的驚慌與恐懼,在我心中卻像是膽顫心驚的 30 分,甚至更短,這樣子的經驗絕對與「心流」完全沾不上關係,卻也是感受那種「時間的相對性」。
🟥拍照時的經驗
熟練的攝影人,輕鬆自在有著一套流程,自背包放下後,有條不紊地拿出器材,一一架設好,並且享受拍照的過程,還能偷閒地欣賞景像,與他人聊個天,交換不同的拍設想法
另一種極端一點的,從一抵達目的地開始,心跳與血壓就直線上昇,手忙腳亂開始整準備拍照,有的甚至連包包拉鍊頭在哪,一時間就傻掉了,相機拿出來,還在找電池在哪兒,一裝上去又發現這顆沒電,趕緊換下一顆。
記憶卡呢? 那一張是空的? 都長的差不多,該用哪一張才不會蓋掉先前拍過的照片?
還有腳架,拿出腳架扳開三根腳,轉開快拆板裝在相機上,好不容易固定好相機,下一步就是為了構圖,腳架高一點、底一點,縮那一段腳比較好? 還是把中柱縮短一點更快? 好像有點不穩相機搖搖晃晃的,「到底是哪一節的螺旋沒有鎖緊」,看著雲台有三個螺旋,轉哪一個才能固定相機,同時能水平旋轉改變方向?
這些都已經花了不少時間,但闖完這一關還有下一關「構圖與曝光」,又卡到該用哪個鏡頭拍攝比較適合? 要拍出跟網路上看到的美景一樣,那…,焦段該長一點還短一點? 完了,一開始就裝錯了鏡頭 – 應該拿望遠變焦鏡頭才對,又匆忙的取下相機,換上鏡頭,連換鏡頭的動作都不甚熟練,就像是初學者第一次摸相機一樣的拙劣。
再次將相機裝上腳架,好了,總算可以開始拍攝了,一不查覺時間,原來在這些動作中已經耗掉了不少時間 – 疑,怎麼會天色暗了? 不是才剛抵達嗎? 怎麼才剛開始拍,一個小時就過了? 當然曝光想法就要隨著時間天色重新思考一下,下一個大麻煩就是 – 還是那幾個變數,快門、光圈、感光度、白平衡等等,甚至構圖又要重新調整,排除、包含哪些光線。
在你心急的這些同時,時間在你蒼忙、焦慮的心態下,偷偷的消失了,時間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但在每個人心中產生的「時間相對性」就大大不同,最後不但影響照片的成果,也影響這次拍照的體驗。
🟥失敗了,重拍吧
一張對於自己是「成功」的照片,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天時與地利是我們無法決定,只能預測與碰碰運氣,唯有「人和」是我們可以盡可能控制到最好。
🔺出門前就先將記憶卡、電池裝在相機上,並且需設構圖,先裝上最先使用 (或最常使用的鏡頭),到了現場就不用一直換來換去,對於腳架的安裝使用非常熟練,熟練到在全黑的環境下,單靠手掌與手指的觸覺,就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一但抵達地點,只是照本宣科,心中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將器材準備的好,開始拍攝。🔻
這是我的習慣,多年來的習慣讓我每次拍照,到了現場都不會發生前面提到那些讓我慌張失措的狀況,但這並不是一天就養成,我也曾經因為習慣動作沒有養好,到了現場對於手邊器材出現意外的狀況,甚至「天時與地利」也配合的不好,敗興而歸的經驗也是有的。
「天時、地利與人和」,我認為是一張對自己來說「成功的照片」,就這三個要素,雖然前面說的「人和」是最好控制,事先準備,好過現場失控,但 3C 器材總是「3C 產品」,還是有耍任性、不聽話,甚至是…靈異的狀況都可能發生,我們能做的,真的只有盡量的做好我們能控制好的變數,其餘的天、地、運,就交給「緣份」吧。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維基百科亂改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60 年的今天,創辦《#自由中國》雜誌的 #雷震 遭中國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
1949 年雷震、胡適等人創刊《自由中國》,以「向全國國民宣傳民主與自由的價值」作為雜誌主旨。在當時戒嚴一片肅殺的氣氛中,《自由中國》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異議之聲,但也多次觸動當局的敏感神經。
1960 年初,已經擔任 2 任、12 年總統的蔣中正為了繼續獨裁統治臺灣,需要國民大會修改《#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打破憲法明訂最多擔任2任的限制。《自由中國》獨排眾議,刊登〈敬向蔣總統作一最後的忠告〉反對,雷震與多位臺籍知識份子也發起連署抗議。
除了抗議蔣中正違法連任,雷震更積極倡議組黨,《自由中國》也刊登殷海光〈#大江東流擋不住〉社論,說明開放組黨如民主潮流,無法阻擋。雷震等人在9月4日被中國國民黨以「包庇匪諜、煽動叛亂」為由逮補、判刑 10 年。
雖然雷震試圖籌組的「中國民主黨」最終以失敗告終,雷震與他創辦的《自由中國》在戒嚴時期不畏強權、勇於為民主自由發聲,也為往後的臺灣民主化運動奠下基礎。
📚第一個主張臺灣獨立的外省人雷震|https://reurl.cc/Q98Yap
📚1960及1986兩次組黨爲何結果不同?|https://reurl.cc/gWLRYL
📚獨裁者蔣中正如何違法當了五任總統?|https://reurl.cc/rgzjaN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亂改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T-shirt蝦皮訂購👉 https://reurl.cc/O0zErr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直播倒數
4:05 打招呼、開場說明
8:40 新疆小姐姐紫萌聊新疆
22:53【新疆小姐姐說明】新疆地區發展變化!
28:50【新疆小姐姐說明】根本沒有漢人打壓少數民族一回事?
33:46【討論】維基百科-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否真實?
36:43【新疆小姐姐說明】七五事件後的影響!
49:29【新疆小姐姐分享】綠營支持者到了新疆想法有改變嗎?
57:55【新疆小姐姐看法】新疆棉花的爭議?
1:05:16【討論】牆外牆內資訊差異大!
1:09:47【新疆小姐姐看法】台灣人特別在意自己說話的自由?且不團結!
1:17:21【歷史哥說明】台灣目前存在兩個群體?投票只是民主的一部分!
1:22:26 感謝超級留言
1:29:54 新疆小姐姐紫萌總結
1:34:24 歷史哥短片推薦
1:41:11【進入主題】經濟艙之亂!東京奧運選手搭經濟艙+3星級旅店VS官員商務艙+豪華飯店?
1:47:50【新聞討論】戴資穎搭經濟艙「羽球強國關注」!印尼媒體:戴爸痛批台灣政府!
1:57:55 湖北小哥-跖蹊CALLIN
2:07:25 台灣-陳老師CALLIN
2:28:58 上海-日本東京Lucici小姐姐CALLIN
2:46:05 雲南-廣東藍胖子CALLIN
2:52:20 武漢-加拿大黑貓小姐姐CALLIN
3:16:30 感謝超級留言part2
3:19:03 澄清唬新聞、邦仔小彩蛋
3:21:42 歷史哥直播、短片時間表
☆【SoundClub】邀請碼HBR1;@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CALLIN請加入Discord群 #300萬罰款價值濃厚 #本頻道硬核有大砲沒奶妹謝謝

維基百科亂改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廣告與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合作播出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是專們為台灣孩子打造的在地原創素養教材,內容針對台灣情境設計。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
#讓孩子的潛力發光
👉🏻 現在參與募資 https://bit.ly/3y06Rid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 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馬共 #中共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33「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廣告段落
02:26 馬共的成立
03:45 三面諜萊特
05:19 英國人重返馬來亞
07:15 中共與馬共
08:27 餘生的故事
09:30 我們的觀點
10:46 提問
11:0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Red Star Over Malaya: Resistance and Social Conflict During and Aft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1941-1946:https://nus.edu/2V0HvSb
→何啟才:马来亚共产党的成立及其组织结构探究:https://bit.ly/3qMQPoL
→于洪君:马来亚共产党及其武装斗争的兴起与沉寂:https://bit.ly/2UplPPB
→維基百科:馬來亞共產黨:https://bit.ly/3xly6TG
→許劍虹觀點:星馬地區「大中華膠」─從馬共叛亂到改革開放:https://bit.ly/3xkX2L0
→游击战斗、埋骨青山与和解归来: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503902
【 延伸閱讀 】
→紀錄片《不即不離》:https://bit.ly/3xmDKEW
→電影《波羅蜜》:https://bit.ly/3Ayjl1B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維基百科亂改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設備調整、閒聊
01:38 不談人,談飛機!科普F5E戰機、空海陸軍搶預算?
12:17 失事後的應對方式都在想政治利益、忙作秀?
18:26 失事原因待調查!重點是根本問題有沒有解決?
26:42 聊聊國軍預算分配、維護經費與國軍生命安全
44:43 演習很重要!將軍分享營中小故事
49:53 于將軍總結、總統和國防部應該務實一點想對策!
54:50 歷史哥總結、政府不檢討問題只會甩鍋、帶風向?
1:08:24 體制垮掉!政務官腦袋都是權力!出事都不用負責任的?
1:11:07歷史哥維基百科被亂改、被網軍出征、最近到底發生了什麼
1:39:09 公民素養必須提升!繼續把知識帶給大家!
☆【SoundClub】邀請碼HBR1;@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輕鬆談話性節目
#歷史哥x于北辰將軍
#天南地北聊開勳
#跨世代交流

維基百科亂改 在 苗博雅MiaoPoya - 雖然維基百科被不明人士惡意亂改也不是第 ...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維基百科被不明人士惡意亂改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剛才有朋友傳來這個,真的,呵呵呵。 要採取有冒犯性的行動時,要有道理;如果真的講不出什麼道理,至少要好笑。 ... <看更多>
維基百科亂改 在 誰在亂改維基百科啦 - 有趣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有趣歸有趣,大家還是不要亂改維基百科造成別人的麻煩喔!,更多,B10 B11 B23 B39 B40 B76 B88 B110 B112,稱號統整,B1 - 維基百科,有趣,奧運. ... <看更多>
維基百科亂改 在 Fw: [問卦] 維基百科都亂寫的八卦? - 看板Wikipedia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Px98du3 ]
作者: JPGstar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維基百科都亂寫的八卦?
時間: Sun Oct 22 20:42:07 2017
※ 引述《ziggs1222 (Ziggsss)》之銘言:
: 我從以前都看別人說
: 維基上面都假資訊
: 而且很偏頗
: 但是本魯在調查ROC的歷史
: 發現觀點都挺中立的
: 而且很多細節都有寫到
: 維基百科都亂寫到底是真的還假的?
您好,我是中文維基百科的前管理員。
很多人時常誤解,以為維基百科既然是「人人都可編輯」的「自由的百科全書」,
那麼上面一定有很多假資訊、惡搞之類的。
事實上,維基百科並不允許這類型的「破壞性」編輯。
(關於何謂破壞性編輯,參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P:VAN )
維基百科的志願者很多,如果有人加入不實資料,通常會很快被還原。
尤其那些較熱門或具爭議性的條目,通常會有許多有經驗的志願維護者即時關注。
根據經驗,這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的惡搞破壞了。
至於偏頗性編輯,比如說加入不中立的語句,或者是偏向性的移除某些具有可靠來源
支撐的觀點之類,甚至是在文中進行廣告或自我宣傳,也屬於上述的破壞性編輯,
是會被線上志願者們移除的。因為「維基百科採用中立觀點」,我們必須按照中立、
準確的立場來撰寫條目。參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P:NPOV
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遇到那種持續一直來亂的,這時我們通常就會將來亂的IP或帳號進行
封禁處理,禁止他在一定時間內編輯維基百科。
(參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P:BP )
如果有開分身帳號,我們也查得出來。參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P:CU
遇到那種好幾個人一起來亂的狀況時,我們則會將條目「保護」起來,暫時禁止匿名用戶
或者所有用戶編輯該條目,讓破壞者知難而退。
(參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P:PP )
當然,少數破壞性編輯或許會成為漏網之魚。若您有發現任何條目遭破壞,
您可以自行修復,或者即時回報給管理員請求協助處理。
在此列舉幾種回報的方式(當然不只這些):
1. 到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P:VIP 提報
2. 到中文維基百科IRC頻道回報(freenode的#wikipedia-zh頻道)
3. 到Telegram上的@wikipedia_zh群組回報( https://t.me/wikipedia_zh )
如果您想更了解維基百科,歡迎在本週三參加台大維基社的社課
《如何使用維基百科—以維基輔助我完成作業與報告》喔!講者是維基百科現任管理員~
(參見: https://goo.gl/oKsSBe )
祝 編安!
--
======================================================================
WW W WW 臺灣大學維基研究社招生中~~~
WW WWW WW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TUWPC
WW WW WW WW 官網:https://wikimedia.tw/NTUWPC
WW WW WW WW PTT版:wikiNTU
WWW WWW 中文維基百科頁面:https://zhwp.org/WP:WikiNT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28.2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8676135.A.E03.html
※ 編輯: JPGstar (1.164.128.238), 10/22/2017 20:49:35
與報告》喔XD(19:00-21:00@台大博雅教學館,參見: https://goo.gl/oKsSBe )
觀點的資料,使之中立化。
參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P:COI
參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P:COI
※ 編輯: JPGstar (1.164.128.238), 10/22/2017 22:40:24
有以下幾種解決方案(在此列出比較簡單的幾種):
1. 用另一台電腦或裝置註冊
2. 發信到管理員郵件列表 [email protected] , 說明您所看到的封禁提示
訊息、想註冊的帳號、並簡單敘述下情形。
3. 到我在內文說的IRC頻道或Telegram群組簡單敘述下情形,請在線管理員幫忙。
希望能幫到您!
所說的這種狀況基本上是不被允許的。
不要這麼做,畢竟維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屬於三次文獻,並不適合作為正式學術文章的
參考來源。
※ 編輯: JPGstar (36.231.200.168), 10/23/2017 11:22:08
使用者(包含台灣、日本、港澳、中國、新馬、美加...等地)所共同編輯而成的(中國
雖然有牆,但還是有一些不喜歡百度、對維基百科有熱忱的用戶翻牆過來編輯貢獻)。
不過由於中文維基百科有完善的繁簡及字詞轉換系統,所以我們台灣用戶看到的會是正體
中文,唯有在編輯模式下才會看到原本編者們採用的繁簡文字。有些條目原本就是用繁體字
寫的,編輯模式下就會是繁體的,另一些用簡體字編寫的條目雖然在閱讀模式下看到的會是
繁體,但進入編輯模式之後我們就會看到原本的簡體字。有些條目則會是繁簡都有。
參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H:AC
希望能回答到您的問題。
※ 編輯: JPGstar (1.169.57.222), 10/24/2017 10:15:46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JPGstar (140.112.25.105), 10/27/2017 10:58: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