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窮理查年鑑》x2本
✍️如果說《#窮理查年鑑》用將近500句的格言闡述了富蘭克林勤奮和節儉的精神,那麼〈#財富之路〉就是這本著作的濃縮版「滴雞精」。我將這篇文章重新排版,加上貼切的副標題,變成在螢幕上容易閱讀的版型。
👉全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or-richards-almanack/
【為什麼想讀《窮理查年鑑》?】
我對《窮理查年鑑》這本書產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去年讀到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的暢銷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非常棒的一本書),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巴菲特評論這位跟他合作超過50年的老朋友:
「從一七三三年到一七五八年,班傑明.富蘭克林藉由《窮理查年鑑》傳播了許多有用而永恆的建議,他讚揚的美德包括節儉、負責、勤奮和簡樸。在隨後的兩個世紀裡,人們總是把班傑明的這些美德思想當成終極真理。然後查理.蒙格站出來了。
查理原本只是班傑明的信徒,但很快開闢了新境界。班傑明『建議』做的,到查理這兒變成『必須』做的;如果班傑明『建議』節省『幾分錢』,查理會『要求』節省『幾塊錢』;如果班傑明說要『及時』,查理會說要『提前』;和蒙格苛刻的要求相比,依照班傑明的建議來過日子顯然太容易了。」
查理蒙格視富蘭克林為自己的英雄,甚至模仿《窮理查年鑑》的英文書名「Poor Richard’s Almanack」,將自己的書取名為「Poor Charlie’s Almanack」。因此,我就對這本「被模仿」的對象產生了濃濃的興趣,直到現在…
【《窮理查年鑑》是本怎樣的書?】
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以「窮理查」為筆名,推出自己編寫的年曆,在篇幅之間印上幽默且激勵人心的智慧格言和插圖,成了人手一本暢銷25年的熱賣著作。柿子文化推出的這本《窮理查年鑑(最完整收錄版)》更集結了所有的格言和插圖。
《窮理查年鑑》富蘭克林經典講稿〈財富之路〉全文分享與心得
此外,書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莫過於收錄在1758年的一篇經典文章〈財富之路〉。富蘭克林巧妙地將25年來的格言融合成一篇生動風趣的演講,這篇文章甚至被公認為投資致富的經典,在歐美廣為流傳而且歷久不衰。
如果說《窮理查年鑑》用將近500句的格言闡述了富蘭克林勤奮和節儉的精神,那麼〈財富之路〉就是這本著作的濃縮版「滴雞精」。以下我將這篇文章重新排版,加上貼切的副標題,變成在螢幕上容易閱讀的版型(特別感謝柿子文化授權轉載)。
在〈財富之路〉一文內,富蘭克林清楚簡單地說明,勤奮、小心、儉樸、穩健是致富的核心態度。— 企業家李嘉誠
【〈財富之路〉全文|班傑明.富蘭克林|1757年】
可敬的讀者:我聽說,對於一名作家來說,沒有什麼樂趣能比發現自己的作品受到其他飽學之士所引用來得更大了。我很難得享受到這等樂趣,因為(容我大言不慚)儘管我是這四分之一世紀中最傑出的年曆作家,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理由,其他的同行作家卻都很吝於來掌聲,所以幾乎沒有其他作家注意到我,使我的作品並未帶給我實質收益,而乏人讚賞卻經常消磨我的志氣。
所以我歸納出,人們才是我能力的最佳裁判,因為他們會買我的著作;而且,在我徬徨無依,還未廣為人知的時候,就經常聽到有人這樣講:「就像窮理查說的一樣……」這給我極大的安慰,因為這不只證明我的說法被重視,還證明了對我身為作者的看重。為了激勵我自己記得重複那些睿智的話語,我偶爾也非常慎重地引用我自己的語句。
所以您能看出,我對於要向您說的這件事會有多感激。我最近去了聚集著一大群人的貨物拍賣場,由於拍賣的時刻還沒到,人們正討論著時局有多差,其中有一個人叫住了一位乾淨體面的白髮老頭,「唉呦,亞伯拉罕老爹,您覺得眼下這時局怎麼樣?抽這麼高的稅,是不是要把整個國家都給毀了?咱們又怎麼繳得起這稅金?您說說咱們該怎麼辦吧?」
亞伯拉罕老爹站了起來,回答道:「若你們要聽俺的勸,俺就簡單講講,因為就像窮理查說的一樣,對聰明的人只要講半句話就夠了,話再多也裝不滿籮筐。」
其他人圍了過來,拱著他,要他暢所欲言,他接著說:
【勤奮不怠惰】
「各位親朋好友,這稅的確抽得很重,要是政府公佈的那些是咱們唯一要付的錢,咱們可以很容易就付清了;但咱們還有許多東西得償清,而且咱們之中有些人還更重要得多。咱們要為自己的懶散付出兩倍,為自己的驕傲付出三倍,為自己的愚蠢付出四倍,而這些稅並不是牧師說赦免就能輕易解除的。不過,咱們可以聽聽好建議,可能對咱們有好處;就像窮理查在他一七三六年的年曆裡頭說的,『天助自助者。』
政府要是強徵人民花十分之一的時間為政府做事,咱們都會覺得真是太苛刻了,但是懶散卻會占了咱們更多的時間,要是算算花在徹底怠惰,啥都不做的時間,還有花在無謂的事情或消遣上頭的時間,東扣西減,就沒剩多少了。怠惰會使人生病,所以絕對會讓人短命。就像窮理查說的,『懶惰就像鐵鏽,比勞動耗損得更多:鑰匙若常用,光亮不生鏽。』
窮理查也說:『你若愛惜性命,不要浪費光陰;點滴的光陰,累積成生命。』咱們花在睡覺的時間比咱們需要的多太多啦!都忘了窮理查說過『睡著的狐狸抓不著雞』,又說『墳裡頭有得你睡』。
要是光陰是最寶貴的東西,那麼浪費光陰,就像窮理查說的一樣,『是最奢侈的揮霍』,因為他在別處說過,『時光一去不復回』;還說『時間夠多,就證明真的夠小』。
咱們該起而行,有目的而行;勤奮才能減少糾結,就像窮理查所說的,『怠惰讓事情困難,勤奮使事情簡單;人若起得晚,整天都匆忙,盡量別把工作留到晚上。』懶散走得有夠慢,貧困隨即就追上,就像俺在窮理查年曆中讀到的一樣,他還這樣說,『管好你的生意,別讓生意駕馭你』、『早睡又早起,讓你聰明、健康又富裕』。
所以何必要期盼時局變好?如果俺努力些,就能讓時局變好了,就像窮理查說的,『勤奮不必靠希望,靠希望過活,餓死在街頭。』『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雙手啊,爭個氣,因為我沒有土地。』不過要是俺有土地,就得被課重稅了。還有啊,窮理查也同樣說了,『有一技在身,就有地位身分,有一份事業,就有收入和尊嚴。』
但是這一技之長,一定得要發揮,這份事業一定要發展,不然既沒有地位,也沒有收入讓咱們繳得起稅。如果咱們夠勤奮,就絕不會捱餓;因為就像窮理查說的,『勤奮人家的廳堂,飢餓只能偷觀望,不敢進門來閒晃。』收稅員和警察也不會進門來,因為窮理查說:『勤奮能償債,絕望只會債滾債。』
【善用每一分時間】
儘管你沒有發現寶藏,也沒有親戚留給你龐大遺產,但就像窮理查說的,『勤勉是幸運之母。』『努力勤勉,上帝就賜你一切恩典』窮理查也說:『趁著懶人還夢酣,下田努力忙深耕,就有豐富的收成,夠你銷售與貯存。』把握今天好好做,因為不知道明天又有什麼礙著你的事頭,這也就是為什麼窮理查說『一個今天值得兩個明天』,又說『什麼事情明天該做,今日就先做』。
你要是個僕人,被主人發現你在偷懶,難道不會感到丟臉嗎?所以你就該是你自己的主人,因為窮理查說:『發現自己在偷懶,你得自慚。』既然為自己、為家人、為國家、為國王有那麼多事情得做,最好天才剛亮就開始動手;別讓太陽低頭說,這裡躺個懶惰蟲。親手拿起工具做事,別忘了窮理查說過,『貓兒穿襪套,老鼠捉不到。』
要做的事可能真的太多,你也可能手無縛雞之力,但是持續努力終究能有好成績,因為滴水能穿石,『勤勉有耐心,老鼠咬斷粗鋼筋。』就像窮理查在咱忘了是哪一年的年曆裡頭說的,『只要工夫深,小刀銼斷老樹根。』
俺好像聽到你們有人說,人難道就不能享受享受?俺告訴你,老弟,窮理查說了,『想要有閒暇享受,時間就得好好利用。』他還說,『連一分鐘都沒把握,千萬別放過一個鐘頭。』
休閒享受,就是利用時間做點有用的事;這是勤快人物的享受,懶漢還沒這福分呢!所以窮理查說了,『閒暇生活和懶散生活是兩回事。』難道你能想像懶惰居然能比勤勞給你帶來更多舒服的享受?不會的,因為就像窮理查說的,『勞累來自安逸,麻煩源於懶散。』
四體若不勤,只能靠他們的小聰明,但是他們可沒真材實料來經營。不過,勤奮倒是能帶來享受、財富和尊敬;遠離享樂,它們就會追著你。『好的紡紗工,輪班時間長』、『我今有牛又有羊,大伙兒都說我此後運道旺』,窮理查說的這些真是對極了!
【審慎的態度】
但是講勤奮以外,同樣還得堅持、努力、細心,好好用咱的眼睛看管咱家自個兒的事情,不要太相信其他人;因為窮理查這樣說過:
從來不曾親眼目睹,經常移植的樹木,或是經常搬遷的家族,能繁衍得像定居者一樣富庶。
同樣,『搬家三次,糟得像是失火一次。』還有,『管好你生意,你的生意就能養活你。』還有,『想把事情完成就動手,不想完成就送走。』再來,『莊稼人想豐收,自己就得拉犁走。』
還有,『大師的眼睛,比他雙手更辛勤』;『欠缺關懷的危害大過無知造成的傷害』;此外,『不去監督手下勞工,就是拿你的錢包給他們打秋風』。太過信賴其他人的細心,反而害了許多人,因為就像在年曆裡頭說的,『人在世間要能免除俗事雜項,不是靠信心,而是靠著沒信心』。
但是個人自己的細心倒是有利可圖,因為窮迪克這樣說:『勤學的人有學問,仔細的人有財富,英勇的人有力量,有德的人上天堂。』又說,『你要想有像你一樣的好奴僕,那就為你自己服務。』
此外,他也建議,即使是對再小的事情也得謹慎小心,因為有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加上『少了釘子,馬蹄鐵就掉了;少了馬蹄鐵,馬兒就輸了;少了馬兒,騎士就迷路了』,要是被敵人打倒,給敵人殺了,都得算在沒注意到馬蹄鐵上那根釘子頭上。
【簡樸和節儉】
老弟們哪,對於勤勉和注意自己的事的建議就有這麼多,但還得要再加上節儉這一條,才能讓勤勉更保證成功。要是一個人不知道怎麼保存他的所得,就是拉著自己的人生去推石磨,最後死得連頭羊都不值,就像窮理查說的,『廚房太大間,意志最不堅。』而且--
入不敷出好常見,因為女人寧可泡茶閒聊天,不願動動針黹好賺錢,男人為了酒中仙,不願披荊斬棘去墾田。
你要想有錢,他在另一本年曆裡頭說啦:『多想著省錢,別顧著賺錢:印度也沒讓西班牙致富,因為她的收入還不夠她的支出。』所以趕緊遠離你那些花大錢的蠢事,就不會有這麼多閒工夫抱怨時局不好啦、稅賦重啦、一家老小嗷嗷待哺啦!因為就像窮迪克說的:
美色與美酒,賭博與詐欺,會讓財富貶低,慾望無底。
而且啊,『一個惡習不除掉,馬上兩個來報到。』你也許會想,偶爾來點茶、喝杯酒、吃點昂貴的,穿點漂亮的,三不五時找點樂子,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記著窮理查說的話--『積少成多』啊!而且還要『留心小開銷,再大的船也可能因為小小的裂縫就沉掉』;又說,『挑剔的人愛什麼,問問乞丐最知道。』還有,『傻子做菜忙,卻讓智者吃得香。』
你們大伙兒都到了這個服裝飾品的拍賣場來。你可以說那些是好東西,但是你要是不小心,很可能對你來說就會是壞東西了。你們會想要這東西賣得便宜,甚至比成本還低,但你要是沒有穿上這些東西的機會,它們就都賣得太貴。記得窮理查的話,『買了你不需要的東西,持續賣掉你的生活所需。』還有,『重要時刻,要能自我克制。』
他意思是說,這樁便宜可能只是外表看起來便宜,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否則成交之後,就只能讓你勒緊褲帶,對你無益有害。因為在另外一個地方他提到了,『許多人因為買了便宜的好東西而從此受害無比。』
【避免奢侈消費】
窮理查又指出,花錢買了令人後悔的東西,真是傻兮兮,但是這種蠢事在拍賣場裡天天上演,因為人們都沒注意到年曆裡的提醒。就像窮理查說的,智者從他人受的傷害中學習,傻子卻很少從自己受的傷害中得到教訓。但是呢,『能從別人的危險中學到得到警告,真是有福報。』
很多人哪,為了想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只能活活餓死,還讓一家大小吃不飽;就像窮理查說的,『絲織品和緞子、紅布和天絲絨,都能滅廚房爐火。』這些不是生活必需品,也很少能叫它們便利品,但是光只是因為它們看起來漂亮,就不知道讓多少人想要擁有這些東西。
人工所造成的需求,比天生的還要更多,就像窮理查說的,『一個窮字百樣缺。』為了這些,還有其他的奢侈品,上流名門也會變得窮困,被迫要向他們從前瞧不起,但卻勤奮節儉、努力掙錢的人來借錢。這種情況根本就像窮理查說的一樣,『農夫站得直挺挺,高過貴族屈膝伏地。』
或許他們有著祖傳的一塊小土地,或者根本不知道來自哪裡;但他們想著太陽永遠不下山,白日不會變黑暗,所以那麼一點小小花費,根本不值得在意(就像窮理查說的,小孩子和傻子會以為二十先令和二十年,沒有花完的一天)。但是一直從餐盤裡頭拿取,又不放進去,很快就見底;所以就像窮迪克說的,『當水井乾涸,我們才知水的價值究竟有幾何。』
可是他們要是接受他的建議,老早就曉得這件事了;想要知道錢的價值,去借點錢試試,因為去借錢就是去傷心,而確實要是有人借錢給這種人,當他去找他們的時候就是去收錢。窮迪克老爹建議說:
愛慕虛榮的確是種空虛的詛咒;你要是迷戀任何風潮,最好先看看你的荷包。
而且,驕傲和欠缺同樣是乞丐,但是要錢要得更厲害。你要是買了一件好東西,就得再多買十件,才能讓你有整套的外貌;但是窮迪克說了,『克制最初的慾望還不算難,滿足隨之而來的其他慾望才難辦。』所以窮人想要學有錢人,真是蠢事一樁,好比是青蛙吸口氣,就以為自己跟牛一樣肥了。
豪門儘管去遨遊;小舟得要緊貼岸邊泅。
【小心處理債務】
不過,犯蠢事很快就會得到教訓;因為就像窮理查說的,『驕傲要果腹,吃的就是輕蔑與虛榮。』在其他地方又說,『驕傲與富裕一起吃早餐,和貧困一同吃午飯,最後只剩聲名狼藉陪著吃晚餐。』
畢竟,冒著這麼大風險忍受這麼多折磨,外表的驕傲到底有啥用?不能促進健康或減輕痛苦,又不會讓人增加美德,反而製造嫉妒,帶來不幸。就像窮理查說的:
蝴蝶是什麼?頂多是隻毛蟲打扮過。裝扮俗麗的公子哥兒,與他的畫像正符合。
真的是瘋了,才會為了這些奢侈品躲債!我們在這個拍賣場裡,有六個月的保固期,這可能吸引了我們之中某些人的注意,因為我們沒法兒拽著錢不用,想要馬上就花光。但是啊,想想看你躲債時做了什麼--你是讓其他人的權力壓過了你的自由。
如果你不按時付錢,就會愧對你的債主;你對他講話的時候就會感到害怕;你會編一些可憐兮兮的爛理由,最後丟掉你的誠信,沉淪到無恥謊話說不停--因為就像窮理查說的,『撒謊堪稱第二壞,最糟糕的是躲債。』還有,『債務的身上,背負著「撒謊」』。可是生而自由的英國人,不應在見到人或和人說話時感到害羞或害怕。
窮困往往會剝奪人的精神和美德:窮理查說得好,空布袋很難站得起來。你對下令禁止你打扮得像個紳士或淑女,不然就囚禁起來或是做奴隸的國王或政府會有什麼感想?你難道不會說你生而自由,有權照你高興打扮,這道法令侵害了你的權利,這樣的政府是個暴虐的政體?
但是你要是為了這些衣服躲債,你就是讓自己成為那樣的暴君!要是你還不起錢,你的債主可以隨他高興,剝奪你的自由,使你終生受限,不然就是把你賣了當奴隸!你要是標到了商品,你或許對這筆錢沒有多想;但是窮理查告訴我們,債主的記憶力比債務人高明;在別的地方又說,『債主是迷信的一群人,凡是都要挑日子看時辰。』還債的日子在你注意之前就已經逼近了,在你能夠還債之前,債主就來提醒了。
【儲蓄的重要】
你要是記著你的債務,那期限雖然乍看起來是很長,可是一開始減少,卻是短得不得了。到時候看來時間不只在肩膀上有翅膀,腳跟也加了一雙。窮理查說過,『想要縮短四旬齋,復活節時催還債(在四旬齋期間借錢準備復活節,復活節一到就會被催還款)。』
而既然向人借錢是當出借人的奴隸,債務人是債權人的奴隸--就跟窮理查他說的一樣,快避開枷鎖,維護你的自由;才能維持你的獨立:勤奮、節儉、有自由。你們現在也許會覺得自己處在富裕的環境,所以可以稍微浪費一點沒關係;但是就像窮理查說的:
為了年歲和必需品,盡量儲蓄沒關係;朝陽再亮遲早也落西。
收入可能短暫又不穩定,但是只要你還活著,支出就很固定了;就像窮理查說的,『比起不讓一支煙囪熄了火,蓋兩支煙囪要容易得多。』所以寧可沒吃晚飯就上床,也不要為了躲債滾下床。就像窮理查說的:
盡量拿,拿了就緊握;這可是將鉛變黃金的那種石頭。
你有了賢者之石,就不要再抱怨時局不好,還是什麼稅賦太高。老弟們啊,這就是理性與智慧的教訓哪,但是你也不要太依賴自己的努力、節儉跟明智,因為儘管這些是好東西,但是沒有上天的保佑,這些都會枯萎;所以要謙卑地祈求老天保佑,不要刻薄地對待沒有這福氣的人,反而要安慰、幫助他們。要記得約伯也曾經受苦,之後才又興旺富足。
現在來做個總結吧,『經驗是間好學校,但是傻瓜不會再上其他的學校』,而且很少在學校;因為我們真的就像窮理查說的那樣,『只能夠提供建議,卻不能給人品行。』不過呢,記住一點,窮理查說過,『聽不進建議,沒人能幫你。』況且如果你不聽理性的忠告,她就踹你膝蓋骨。」
【我讀完〈財富之路〉的心得】
這篇文章讓我重讀了好幾回,看富蘭克林如何將他過去25年寫過的智慧格言,完整地濃縮在這篇講稿裡面。當我把整篇文章拆解成小段落之後,再重新檢視一次,發現致富之路其實歸根究柢就是這四個字「開源節流」。
「開源」首重勤奮不怠惰,最好的方式是專注在自己的職場專業,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讓正職收入成長是首要考量。其次是善用時間,在正職之外保持學習新技能、接觸新領域的學習心態。最後是審慎的態度,面對未知且高風險的投資誘惑,要懂得睜大眼睛辨認,謹慎為上。
「節流」首重簡樸和節儉,留意自己不必要的開銷,再大的船也會因為小裂縫而沉掉。其次是避免消費奢侈品,認清楚驕傲的虛榮,許多迷戀奢侈品的人,體現的正是心態上的窮困。然後要小心處理債務,要謹記每一分額外的債務,都是拿自己未來的自由來抵押。最後是謹記儲蓄的重要,要懂得你儲蓄的不只是金錢,也是在儲蓄自己未來的自由。
整篇文中最讓我驚喜的,莫過於末段的這段話:「但是你也不要太依賴自己的努力、節儉跟明智,因為儘管這些是好東西,但是沒有上天的保佑,這些都會枯萎;所以要謙卑地祈求老天保佑,不要刻薄地對待沒有這福氣的人,反而要安慰、幫助他們。」
除了累積財富之外,富蘭克林可沒忘了提醒我們心靈的富足。這些道理簡單而雋永,格言幽默又富饒智慧,這就是〈財富之路〉這篇文章之所以能歷久不衰的原因吧!
【後記:格言本身的意義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窮理查年鑑(最完整收錄版)》這本中譯版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書中數百句的格言都有完整的中英對照。加上我本身很喜歡看金句名言的原文,透過原文去思考會有不同的意境,而且還能學習新的單字。
用這句格言舉例:「勤奮、有能又節儉,大富大貴在眼前。」原文是「Industry, perseverance, and frugality make fortune yield.」讓我學到了原來 industry 是勤奮的名詞,industrious 是勤奮的形容詞。最慚愧的是,讀了這麼多年的英文,我才第一次學到 frugality 是節儉的意思…(可見這項美德……)。
此外,這些格言是1757年代的英文用語,閱讀的時候你還可以體會到與現代英文的細微差異。相信對英文抱有興趣的讀者,可能會跟我一樣從中得到許多樂趣。容許我用查理.蒙格的話來替這篇文章做結:「富蘭克林的格言比商學院學到的東西有益得多。」
【抽獎辦法】感謝 柿子文化出版
1、抽出「2本」《窮理查年鑑》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最喜歡誰講過的格言?是什麼?例如:「我喜歡甘地說過的:找到自我的最好方法,是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放下自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7/07(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兩名正取,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7/09(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絕望英文形容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失望英文形容詞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失望英文形容詞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別沮喪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長照輔具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別沮喪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長照輔具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別再說"Very+形容詞" 全面升級你的英文形容詞// Chen Lily 的評價
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正常就好,何必快樂》推薦序
如果電話亭|
內文|
日本岩手的海邊有座純白的電話亭,人們從或近或遠的地方跋涉而至,拿起老派的黑色轉盤電話,想說的話很難說出口,沉默或哭泣都是有的。與其他的電話亭不同,這具電話並沒有接線。興建者是日本311震災的倖存者,他將此命名為「風之電話亭」,無法輕易轉達的,就交給風吧。
讀《正常就好,何必快樂》時,我腦中反覆浮出這個畫面。在冬夜的一座電話亭裡(因為背景是英國,想像的電話亭自動置換為紅色),珍奈・溫特森正透過話筒,把這本書的內容一字一句傳遞過來。
書中的確有著難以忘懷的電話亭場景,她在出版《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後,收到母親怒氣沖沖的來信,信中命令她打電話回去。此時她們已有數年沒有見面,沒有太久之後,她們將迎來最後一次見面。她的住處沒有電話,她找到一座電話亭,溫特森太太家也沒有電話,母親也走到一座電話亭去等電話。
她們當然看不見彼此,但珍奈・溫特森幾乎完整地看見了母親。穿著醫療用褲襪、平底涼鞋與連身裙,身材高大、127公斤的母親,勢必擠滿了整座電話亭。母親在那,電話通了很久,只是母親也始終不在,如同她生命中許多場景。
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推薦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讀者,也去讀《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在25歲寫下的第一本小說《柳橙》,與她在51歲寫下的自傳《正常就好,何必快樂》,如同一張紙的兩面,在適當的光線角度之下,讀者可以看見另一面的字跡。例如,小說裡的主角是被丟棄在教堂的孤兒,現實生活的她,是被溫特森夫妻領養的棄嬰。
但也無妨,單獨讀這本書,並不會減損其鋒芒。是的鋒芒,本書是利器,開過光,刀尖沾的是自己的血。這也不是形容詞,她也算死過一次。
書名來自溫特森太太跟她說過的話,她在16歲因為性傾向跟母親起爭執,母親質問:「若你可以正常,你為什麼要快樂?」
之後她離家,蝸居在朋友的小車上,為了建立生活的秩序,她在前座吃飯閱讀,後座睡覺。不上學的時候拼命工作,跟女友見面,去圖書館照著A-Z的順序讀書,以考上牛津大學為目標在生活。在學校與老師爭論文學作品時,被英文科主任注意到,萊特婁太太收留她。珍奈・溫特森生平第一次,擁有一把可以開啟屋子大門的鑰匙。
遲了一年,她還是考上牛津,長久的閱讀轉換成真正的入門票,工人階層的子女在某種意義上翻身了。忍耐著牛津的性別歧視、父權姿態,導師對女性的貶損,試圖找到自己滿意的生活方式,想要不被嘲笑也不帶罪惡感地去愛另一個女人。
溫特森太太在1990年過世,《柳橙》出版後、那通電話後的五年。從書裡的線索看,她最後一次返回那個名為「家」的地方,仍在讀大學,她跟母親可能有十年沒見過面。
父親後來再娶,結婚幾年後,開始打第二任妻子。她開車到父親與繼母居住的老人安養中心,把父親從房間接出來,開車到河谷,喝著保溫瓶的熱茶。她想談談家暴事件,父親竟然哭了,沉默的人難得多話,說起戰爭與前一段婚姻的惡夢。摘錄原文如下:
「我真的愛過他......」他喃喃說著。
「你愛過她,但你現在愛的是莉莉安,而且你絕對不可以對她丟茶壺。」
「康妮不會原諒我再婚的。」
「沒關係的,老爸,她會因為你幸福而感到高興的。」
「不,她不會。」
而我心想,除非天堂不過是人間一隅,或者她的人格被整個移植,否則,不,她不可能......但我沒辦法說出口。我們只是靜下來,吃巧克力。然後他說:「我一直很害怕。」
「別怕,老爸。」
「不怕,不怕。」他得到安慰,點了點頭,像個孩子一樣。他一直是個小孩,我很難過沒能好好的照顧他,難過有那麼多的孩子從未被妥善照顧,使他們沒辦法長大。他們會變老,但長不大。長大需要愛。如果你走運,那樣的愛會在往後的生命中到來。如果你走運,就不會朝愛的臉頰揮拳打去。
不懂愛的父母,教育出不懂愛的孩子。學習愛很難,尤其是當你的童年就像某種恆河猴實驗,愛從最初就被剝奪,那要從何處去拆解愛的本質呢?
早年生活與母親困擾著她,她自述,成長於習慣暴力的工人階級,在書中坦言,曾經打過幾個女朋友,直到理解那樣不對才收手。路途艱鉅,道阻且長,要耗費許多年的自省與痛苦,她才能修煉出火眼金睛,看見父親與已逝的母親,都不過是沒學到愛的孩子。包括自己,終於可以放自己一馬,學習愛,也接受被愛。不再追求不穩定回到的對象,不再陷入複雜的關係。
有個著名的思考問題是:如何把大象放進冰箱?在珍奈・溫特森的世界裡,問題被更改成:如何把母親拿出電話亭?一是打開門,二是,讓擠滿電話亭的母親走出來。
本書最初的篇章名為〈錯誤的嬰兒床〉,尾聲之前的篇章為〈傷口〉,前者來自母親的口頭禪,她發脾氣時總說:「魔鬼把我們帶錯了嬰兒床。」珍奈・溫特森覺得自己不會有人要,她就是錯誤的嬰兒床。至於傷口,她後來體認到,傷口是種禮物、是種象徵、也是標記,如同哈利・波特的閃電,那是劫後餘生的印記。傷口銘刻來時路,你來、你見、你活過。
從那個錯誤的嬰兒床翻身下床,她踏上尋找身世之路,與各種行政程序纏鬥,從泛黃的文件中,尋回自己最初的名字。本書是地圖,也是她的生命史,她在路途中以全知視角,盡力趨近、理解了這兩個母親。紙的正反兩面、透光隱隱可見的所有線索,最後兜在了一起,成為生命與書寫的莫比烏斯環,被拋棄的孩子最終把自己生了回來。降生在殘暴與冷酷之中,踏過絕望幽谷,但這扎扎實實是一本教人如何去愛的寬恕之書。
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已經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是神父研究「思維缺陷」的一個重點.
明明已經犯了錯,置身於錯誤之中,而人仍不願面對問題,修正錯誤,反而想像自己沒有犯錯,或還在陷入錯誤之前的那一段時間,「我看到錯誤,我正在避免它,我還沒有陷下去」產生這樣在錯誤中,試圖使自己「避免陷於錯誤」的心靈防衛機制.
就好像戰場的落難武士,戰爭已經結束了,他們敗了,卻還揮著刀,尋找敵人,或者到處砍殺百姓,假裝自己不曾戰敗,也像是孤魂野鬼一般,身已經死了,卻還在不斷重複生前的行為,希望能彌補自己陷於錯誤,想像自己仍然活著.
這樣的狀態是危險的,基本是處於一種「妄想狀態」,在錯誤已經造成的情況下,還無法察覺錯誤,以為自己沒有犯錯,認為自己是對的,設法繞過、避免,這不是「修正錯誤」,因為他並沒有「正視問題」,並沒有「自覺」,所以,錯誤就會越犯越多,越來越荒謬,比原本的錯誤還要更深,更不可自拔,他做出來的行為,更會令周遭的人感到匪夷所思.
而他們可能自以為,那就是在修正錯誤了.
柯文哲先是以「欸,你要自焚拜託你去公園裡自焚好不好?你不要在公寓裏面自焚,呵呵呵」
「對阿,你自殺能不能去公園裡面自焚?你不要在公寓裏面自焚好不好?你自焚就搞得大家烏煙瘴氣.」
這一個極嚴重的錯誤,主要是對於生命的蔑視,以及不當的將他人的痛苦情境,當成笑話來談,這是屬於欠缺一般常人擁有的同理心(最低層次的那種),甚至更顯得「殘酷」.
在這邊,還不論他的身分,市長,以及說話的情境,公開的演說場合,他還對於有自殺意圖者進行「雙重剝奪」,也就是說,一個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就代表他對周遭的一切已經沒有眷念,甚至用最大程度的手段去破壞自己,已經陷入於「絕望的狀態」,我們說的直白一些,他必定經歷一些痛苦的事情,而不能被解決,甚至缺乏他人關懷,多屬於「自我厭惡」的情境,所以走上絕路,就某個角度來說,他們可能是「善良」的,他們不把自己的困境訴諸於外部,無論是情緒或者焦慮,他們不選擇傷害別人,卻選擇傷害自己,在意識上,已經極大程度的「為他人設想」,卻還要把他定性成「為他人製造麻煩」,當一個生命在眼前逝去,你不去救他,反而還要命令他,照自己的意志行走,說這話的人,基本上已經失去人性可言.
而我們只要代入自殺者的想法,多半是自我責怪,對自我存在的根本否定「我存在對這世界沒有價值」、「我活著對他人一點貢獻也沒有」、「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我活著沒有意義」、「沒有人需要我」、「沒有人喜歡我」等等,正常觀點來講,他們都是需要被關懷的人,缺乏關懷的人,應該要被補足或施予,但是否,不但沒給,還譴責他們「搞得大家烏煙瘴氣」.
換句話說,這是在打落水狗,或者將沒有退路的人,繼續逼迫他們縮短路徑,死亡的路徑,已經對生命失去信心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的人,光「自己覺得」還不夠,還要藉由柯文哲等他人,「再度否定他的存在」,這種重複、反覆施加壓力的行為,就是所謂「雙重剝奪」,而人為什麼會去施行這種事情,除了嗜虐性格,還有算準了對方群集「不會反抗」,已經失去生存意義的人而言,怎麼壓迫他都是不會被反擊的,所以自己是站在很安全的地帶,又,當一個個體已經決定「不傷害他人」,那麼傷害他自己就會很安全,但是,這不是決定「不傷害他人」而已,而是決定「不傷害他人,卻傷害自己」,在一個決定「傷害自己」的人身上,再去傷害他,那就是二度、三度,在旁人來看,就是超過身而為人價值,的超過負荷量傷害.
我們可以想像,在高壓的城市裡,活著,就很不自由,就連死,也要遵守市長的指揮去怎麼死,連死,都不是自己能選擇的,可以看見其中的冷血荒謬了.
在柯文哲這個言論傳開以後,我們會很驚訝的,發現一些社會現象,比如心理門診擠滿了詢問「怎麼自殺才不會干擾其他人」的患者,有死意的人,多半處於心靈耗弱的狀態,是很容易被影響的,當他們自覺已經不想干涉其他人而選擇死亡的時候,居然再被一個意見領袖定性成為「你們的行為再干擾其他人」,自然就必須再進行超義務的行為,去詢問怎麼樣才能去符合「不干擾其他人的死」.
在常人來看,這幾乎已經接近都市傳說的地步,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現象,柯文哲說的話已經夠不合理了,居然會有人相信這個「假領袖」的說詞,當真,並且去做符合他想法的行為.
水泥城市原本就冷漠,如今這市長幫他加上一級,變成了冷血.
柯文哲犯了這樣的錯誤以後,居然不認「自焚說」失言,堅持不道歉,稱「我只是講實話,每個人都說我失言」.
煞有介事的說「沒有統計,就沒有統治」,還在演出「質疑」的戲碼,說什麼「自殺怎麼會選自焚,這一點自己一直想不通,怎麼會變成流行呢,過去看過數據,北部自殺大部分都是選擇跳樓,以前從來都沒有選擇以自焚方式自殺的,這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
彷彿是探討什麼學術或統計的問題,居然還說那些人「到底從哪裏學來的」
而你自己想不通,也不能去責怪別人阿.
他當初在那個場域之中,是探討社會或學術問題的姿態嗎?充滿笑聲,戲謔,視生命於無物,把他人當成不存在一樣.
而更誇張的錯誤又出現了,柯文哲說,
「自己是知道以前西藏喇嘛會用自焚的方式自殺,一次死一百多人,當時造成中共很大的困擾,但是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自殺方式,怎麼會選這個呢.」
西藏喇嘛,是為了反抗中共的高壓統治,那不是一個單純的自殺,而是想要活下去的人,具有生之意識的人,因為各種反抗無效後,才選擇燃燒自己的方式,犧牲自己去抗議中共暴政.
正確來說,他們是為了別人,為了群體的福祉,為了普世價值,貫徹信念,所以才去死的,所以才犧牲自己的軀體,表達抗議,那與其說是死,不如說是將活的意念,轉而化作能量去對抗欲讓他們死的人.
而柯文哲居然將加害者的行為去除,說被害者造成「加害者很大的困擾」,然後貶低他們的自焚是「不是很好的自殺方式」,我不相信柯文哲在閱讀這個訊息的時候,不會讀到他們自焚的原因,自焚的訴求,自焚的困境,而將他的行為整個「去語境化」掉了,變成只是一群想死的人想不開造成了中共的困擾.
這近乎是白癡,但也白癡的恐怖,更恐怖的充滿惡意,為了圓自己的說法,居然把其他正直的人曲解到這個地步.
無論是白癡,還是偽裝成白癡浸入骨髓的惡意,這,就是「已經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說了一個謊,必須用更多謊來圓,傷害了一個人,必須傷害更多.
為了自己,施暴於萬物.
柯文哲繼「自焚說」以來的「中共很困擾說」,坦白說,已經不知人間煙火,白癡到了一個地步,其程度,大概比法國大革命時謠傳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的說法「沒麵包吃不會去吃蛋糕就好了?」還要誇張.
「已經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也反映在柯文哲的粉絲身上,他們選擇了相信柯文哲,而這是個錯誤,他們已經陷入這個錯誤(文哲和他團隊製造的美好的阿北幻影),卻還想著要「避免陷於錯誤」,於是文哲的各種失言、謊言,傷害他人、破壞群體價值的行為,他們必須用各種解釋去美化他,逼迫自己與其他人往「好的方面想」,當作那個錯誤不曾存在,也就是這個心靈防衛機制的大規模反映的現象.
他們的行為和話語,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也無法控制,但是在柯文哲掌握了他們的「相信」以後,他們已經被制約、支配,而且不可自拔,於是話越說越離譜,行為越來越偏離事實,對於他們的假想敵,告訴他們真相的人,也越來越充滿仇恨,因為他們必須保護住自己的形象、判斷力,以及,綑綁他們使他們痛苦的阿北,「阿北不是這種人」、「我沒有犯下錯誤」,才能使自己保持完整.
這就是kofan的一個大規模的,集體的現象,brother.
用簡單的例子來說,就像被詐騙的老婦,即使警察跟他們陳述事實,你被詐騙集團騙了,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我沒有被騙」,所以不斷的重複肯亞的外交官是多麼缺一筆錢,或者那個人多麼真實,並且痛罵幫助自己的警察有多麼愚蠢,指稱他們才是騙子.
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公正世界觀偏誤.
你說,老太太真的在意肯亞的帥哥外交官嗎?或者只是在意自己的面子?
你會發現,事情沒那麼單純,他們表達的,彷彿真的有那麼回事,在那個狀態下,他使自己這麼深信不疑,這個就是為了要維繫,那一連串構成的,知的完整性.
「我不曾犯下錯誤」.
所以,肯亞的帥哥必須是真的,警察必須是假的,用以保持自己情緒的,思維上的利益,他們必須恆為真.
所以,錯誤也越來越多,社會成本也越來越高,除了匯款以外,還可能會攻擊警察,大鬧銀行.
這就是陷於那種狀態,是怎麼回事.
柯文哲現象,存在著一些弔詭,就是柯文哲和部分支持群眾,其實處於「雙極的兩端」.
部分,呃,我是說部分,支持柯文哲的群眾,其實無論是觀念、處境、想法,針對議題的觀點或是意識形態等等,其實和柯文哲所處的立場,是完全相反的,而這使得他們被迫經常用一些極端手段,去解決他們內在信念的衝突.
我們先不說他倡導的兩岸一家親,文化上的中國人,和他的某些支持群眾,是完全相反的,他們原本自稱台派、獨派等等,在勞工議題上,一些進步青年,也曾經支持他,儘管,他反對一例一休,反對縮短工時,這和那些促進勞權者的年輕人是相反的.
柯文哲也不太贊成同志,同婚投下反對票,他基本上是親中的,極端的,保守的主義者.
不過我們會發現,那些支持者會說一些謊,例如「兩岸一家親是實質強台」、「市長職權無涉國家主權」或者是「我喜歡部分的柯文哲,不代表我要接受他的全部」等等,作為自己的旋轉門,為了自己喜歡柯文哲而解套的說法.
這種割裂式的思維,當然有一部分原因要歸類成柯文哲大規模移動光譜,或者徹底改變價值,並使用一些話術有關,但另一部分,可能是「已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也就是自我保護式的,自戀式,自我催眠的防衛機制.
但就在這樣「我喜歡部分,不代表認同他全部」的情況下,柯文哲反映出的行為和顯露的真面目,敦使他們不斷地去否定柯文哲呈現出來的負面行為,「我喜歡xx,不代表我認同他xx」當這樣一步一步的否定下去,我們會發現,他們幾乎否定了柯文哲的全部,卻還是喜歡他,所以到底是喜歡什麼?那裏頭的柯文哲,剩下的,幾乎是無形的東西,就是單純的喜歡和偏愛而已,無論他做什麼.
所以我們會發現,他們反對他人質疑柯文哲的方式,通常「不懂、不了解」,「你變了,你以前不是這樣子的」去挪動門柱,最後,通常會以「你只是討厭柯文哲而已」覆蓋以這樣的解釋,去合理化自己和眾人應該有共識和想法,將質疑的人架高、綑綁在一個地方,因為他也真的就只是「單純的喜歡他」而已,所以,你也只會是「單純的討厭他」.
這種和他人彼我不分的情況,是很不健康的,屬於低等的移情作用,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同理心的濫用,你將一個完全否定自己的人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就像羊,移情上了狼一樣.
他們想像柯文哲是很有同理心的,但柯文哲其實沒有,部分,呃,我是說部分柯文哲的支持者,他們有不少,都是屬於社會邊緣人,或者遭遇挫折的人,甚至是有死意的人,他們可能以為柯文哲是和自己一樣的,是能彼此對等,同理的人,和自己遭遇處境相同的人.
不過,柯文哲卻是這樣子,去聊關心社會邊緣人的議題,而關心他們,好像只是為了避免他們對自己不利.
應該可以想像,原本聊這個議題的時候,他們期待的,應該是柯文哲用一些關心、共感、溫暖的話語,來建構他們我群的認同才是,但是他卻是搞這樣的用語.
這讓這個不當的連結和美麗的誤會顯得格外的壯烈.
「雙極的兩端」與「雙重剝奪」,其實柯文哲很早以前,就呈現了這種行為,只不過,在當時迷思的浪潮下,他被掩蓋的很好,在大規模「擱置懷疑」的情況下,他並沒有被凸顯.
曾任市府秘書長,也就是曾在柯文哲那裏工作的人,李文英提供的說詞,十分具有信度.
那就是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破殼小雞」,事實上,那正是柯文哲對自己支持群眾的形容詞.
「李文英談到,柯文哲曾於內部會議,在白板寫下英文單字『imprint(銘刻)』,自誇年輕人看到他,就像小雞破殼而出,會把第一眼看到的東西深深烙印在腦海中,『第一眼看到他,就愛上他』,好像柯文哲做錯做對都無所謂,因為年輕人永遠支持柯文哲.」
把自己的支持群眾,也就是從他們身上獲取利益的人們,用破殼小雞去形容,就是去「雙重剝奪」他們,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又因為吃定他們相信自己,不會反抗自己,所以到處說個不停,自創了一個假的理論,驗證自己的偉大.
理所當然,Kofan不會相信這件事,或者無法相信,因為不能反抗柯文哲,所以只好去攻擊那些說出真相的人,說他們都是在抹黑、政治攻擊、為了選票,忌妒阿北,抹紅阿北,你們都在陷害他.
我想,這一點也不是什麼「imprint」,真相是,「已經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
我們必須制止柯文哲不斷製造出這種錯誤,我們必須提醒他們,真相是什麼樣子,「人的價值」原本到底是什麼樣的.
雖然會遇到那種被厭惡或「厭憎」的感覺,感覺自己可能會遭遇生命危險,但是不要害怕.
那不過是錯覺罷了,他們會甦醒來的,因為,
他們和我一樣都是人類呢,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解開心理的謎】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別沮喪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長照輔具資訊站 的推薦與評價
使用Reverso Context: 令人沮丧, 沮丧的, 士气沮丧, 此沮丧,在中文-英语情境中翻译" ... 在英语中翻译"沮丧". 名词形容词... 人欲横流爱情变成绝望、沮丧、怨恨. 【 ... ... <看更多>
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別再說"Very+形容詞" 全面升級你的英文形容詞// Chen Lily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 英文 聽力術課程➤ https://listening.cool 我的 英文 聊天術課程➤ https://speaking.cool✈️ 我的新制托福課程➤ ... ... <看更多>
絕望英文形容詞 在 別沮喪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長照輔具資訊站 的推薦與評價
使用Reverso Context: 令人沮丧, 沮丧的, 士气沮丧, 此沮丧,在中文-英语情境中翻译" ... 在英语中翻译"沮丧". 名词形容词... 人欲横流爱情变成绝望、沮丧、怨恨.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