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Reading! Let’s讀it.】─#書單推薦接力活動
我媽是老師,從小爲了讓我這個勁量小孩養成閱讀的習慣,便不時訂定閱讀計畫,只要完成便能換取一些小獎勵。這樣的習慣養成也影響了我在許多思考上的解放與刺激,一直到現在翻到有趣的書仍嗑得不亦樂乎,舒緩疲勞要熱敷,大力啃大力嗑,甚至索性不管紙張材質、油墨成份就是直接吃。
很高興這次受文化部邀約,為大家推薦一些我近期閱讀的書單(菜單)。
1. 《北野武:超思考》(時報出版)
有看過北野武的電影或文章的朋友,一定對他無厘頭思維不感意外,甚至可以說這種另類邏輯是帶有侵略性的,且絕對不符普遍社會觀感,你一定會認爲他怎麼能如此胡說八道。
這本書是以他長久觀察的日本社會現象,累積出一套自有獨特的見解,並時不時以嘲諷的口吻與不合時宜的「真心話」試圖敲醒每個盲目思考的現代人。
你可以認爲這就是一個瘋狂老伯的自娛自囈且過度辛辣,但對我來說北野武端的這碗,就像過夜的冷雞湯, 初嚐說不上溫暖,但仍算營養,吧?
-
2. 《日蝕之後:曹錦輝的真實告白》(堡壘文化)
我熱衷於各種人物傳記,尤其越受爭議的我越感好奇。整個台灣棒球界有如佛地魔般,連名字都不太能提的這號人物,暫且不論他如何「佛化」或爭議與否,我永遠記得小時候跟老爸守在電視機前,看曹錦輝在大聯盟初登板的畫面。請眾多熱愛棒球喜愛棒球到吃不下飯的朋友先別急著吐槽,像這樣甚至是一位幾乎不被原諒的人,有誰願意來聽他說點什麼?在我看來他所經歷的這一切,一個被判「死刑」的球員,放棄了棒球開了餐廳,並且重新自我訓練,最後能再度重返棒球最高殿堂,能有這般經歷,看來也再無來者了。
我對於他一路走來的好奇,遠大於對他的人格批判,你可以不接受這個人,但不可否認他的經驗絕對有能被分享的價值,是警惕也罷,我看到更多的是勇氣以及他的信仰。
本書並不著重於他的「洗白」,對當年的事件也僅點到爲止,較多的是自我訓練及心理調適的方法,並把國外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
不管怎麼說,你可以不與魔鬼爲伍,但你也該聽聽去過地獄的人所看過的風景。
-
3.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聯經出版)
身爲一名創作者,我常常在思考生於這個時代的自己,到底能帶給這個世界怎麼樣的體驗?或者我的作品之於他人能留下什麼意義?我一直以來都抱持「作者已死理論」,作品在完成之後,跟「黃宣」這個人並無太大關係,作品本身的生命與意義在於每位接收者的解讀,這是他們的旅程,我只能提供一個粗淺的視角,藉由聽感的傳遞,讓聽者決定這場旅程的終點,或許也沒有終點,這不是我能掌控的,但創作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何而做?痛苦的根源到底是為了播種還是自我實現?對我來說也許永遠都沒有答案。
基於這個理由,我更好奇其他的創作者,關於他們的旅程是什麼?他們的日常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從貝多芬、托爾斯泰到費里尼、畢卡索、村上春樹⋯藉由一窺古今知名偉大的創作者們的生活日常,也許能更接近真實的創作本相,如果你也是創作工作者,非常建議你翻翻本書,十分有趣!
-
4. 《遊戲化實戰全書》(商業周刊)
這本是我一個好友近期送我的一本書,甚至可以說是以一種信仰狂熱的程度,以一種傳教的姿態推薦我看的,不管怎樣我想當今還有朋友送書,應該也算老派的浪漫。
「遊戲化」本身的意義在於利用建立遊戲的機制與思維,解決各種問題,而作者所提出的「八角框架」所能應用的層面相當廣,若能妥善運用這樣的經驗法則,也許在不同領域上的思考都能有所突破。
作者提出許多獨到觀點也都頗有意思,例如透過「黑帽與白帽理論」洞悉內在核心動力,並轉換成期望行動,透過適當的獎勵機制,讓你正在面對的挑戰更加有樂趣,便能有效提升生產力。
但作者也強調本書所提供的方法並不是唯一真理,每個人面對世界的角度也不同,他只是分享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反覆翻閱至今我也未能靈活運用本書所提供的方法,也還在練習不同程度的思考模式。
這杯水你可以選擇不喝,但試試無妨。
-
5. 《鉛筆屑》(水芙蓉出版社)
來自季薇先生的鉛筆屑,共有上下卷,記得是在花蓮的二手書店購入。(咦?不對,此書應是友人購入,我太愛了並跟他借了下卷至今仍未歸還,藉此與他道歉,侵佔了一段時間。不良行為,切勿仿效。)
本書初版於民國六十四年,初嚐文字便飄起濃厚的年代感,但不至於產生距離,甚至現在讀起還十分可愛。此書不僅收錄了季薇先生的散文創作,並分享了諸多寫作的經驗與方法,並舉出實例與讀者探討文字書寫的意義。
乍閱後便愛不釋手,我喜歡季薇先生清新樸實的文字風格,他的散文主題也十分貼近真實生活的各種觀點延伸,感覺就像一個親近的好友跟你分享他所遇到的事,讀感毫無負擔且心情愉悅。
如果以北野武來類比,季薇先生就是天平的另一個極端,很適合睡前來一帖或午後小品,大人小孩皆宜。
你知道那種巷口古早味紅豆冰的味道嗎?這本書就是那麼古錐可口。
☜♣☞‧☜♣☞‧☜♣☞‧☜♣☞‧☜♣☞‧☜♣☞‧☜♣☞‧
同時,文化部為響應世界閱讀日推廣閱讀的精神,推出「走讀臺灣」系列活動,串聯文本與臺灣在地連結,使民眾可以在城市、鄉野、山林以及海岸找到閱讀的樂趣,也歡迎大家來一起走入文本,讀出台灣。
在此我也點名好友 9m88 分享他的書單,種下閱讀的種子。
#閱讀的種子
#走讀台灣
#KeepReading
#Lets讀it
#疫起待在家
#一起來讀書
紅豆樹長怎樣 在 怪咖電影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一個要上班的颱風天,閱讀樹木希林奶奶的人生與哲學。
樹木希林,是一位奇怪、奇異、奇妙的奇女子。
其實從藝名就看得出來,「樹木希林」的「林」,日文是りん(Rin),而前三個字在日文裡發音是一樣的,都是き(Ki),用日文念這四個字,聽起來就是「Kikikirin」,き的漢字可以寫作「奇」,而所以樹木希林也可以寫成「奇奇麒麟」--希林(Kirin)念起來與「麒麟」同音,而麒麟又是一種非常稀少的傳說珍獸。
出道時藝名是悠木千帆的樹木希林,出道十年後參加黑柳徹子的談話節目,在節目的拍賣單元上,說著「家裡沒有什麼可以賣的耶...」的悠木千帆,唯一的身外之物就是自己取的藝名--真是破天荒的發想--所以把藝名拿出來賣,被一間小餐廳老闆用2萬日圓買下來了,沒有名字的她,就取了一個奇奇妙妙的新名字:樹木希林。
長相不是國民女優級、在綜藝節目上有時好像走錯棚的鄰家大嬸--四處張望或是面無表情;雖然演了很多電影,但在搞笑節目的小短劇裡拼命地像個諧星;彷若無事般把天王製作人的不倫情事公開講出來(她既不是當事人、甚至對當事人沒有任何過節),讓製作多部日本電視圈經典劇的久世光彥從電視公司被迫離職....
白目、不懂得看臉色、不合群。真是生存在日本卻最不懂得服膺日本文化的叛逆孩子。
讓我們把樹木希林稱作奇奇麒麟吧,這樣好像在談一隻特殊的寶可夢,一隻千年難得的珍獸,一位被迫定居在這顆星球上70多年的外星人,從這種角度才能真正體會,奇奇麒麟是一個如此奇妙的特殊靈魂。
她的人生觀很簡單,就是追求有趣。不是快樂,而是有趣。
「這個世界很奇妙,大家都在想著『老了以後會怎樣』『死是什麼』,在腦中翻來覆去地根本就是庸人自擾。因為世界比人們想像地更廣闊,世界原本就是『意外的連續』,充滿這個世界的不是快樂,而是有趣。快樂是一種客觀的想像,但是只有當妳自己跳進世界裡去,才能感受有趣。而活在這個世上,別去做那些一點都不有趣的事情。」
這個看來總是白目的女人,那雙眼白特多的眼中卻總是看到最清晰的關鍵。
「大家啊,都以為離婚以後,就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另一半。其實最後都只會認識跟現在這一半很像的另一半而已,最終不變的只有辛酸而已。」
「癌症這玩意,是日積月累堆積出來的結果,哪有可能把癌拿出來以後就沒事的呢。」
「結婚越早結越好,因為年輕的時候什麼都不懂。」
「很多老年人喜歡裝著一副過來人的表情,跟年輕人說『結婚就是一時衝動!』...這種人好討厭啊....當然結婚是衝動啊、是突然撞到機會、是無計畫的、是缺乏思考的、是根本沒想過才結得了婚的啊,那還要別人重蹈你的覆轍?跟你一樣嚐到相同的苦果?」
身為在日本社會劣勢的女性,身在性別歧視嚴重的日本演藝圈,要成為頂天立地的女演員,妳得懂得站隊、得懂得拍大腕馬屁、最好巴緊某位大御所。但她覺得這樣不有趣,不代表她不會拍馬屁或是歧視這種舉動,而是因為她更喜歡自己學習--好像對監視地球工作非常盡責的外星人--有人說演員最好要學會投資不動產,以免沒戲演的時候還有一屋傍身,所以她就自己學習看房子、學習不動產的各種know-how,最後變成演藝圈的不動產王。
等等,好像應該談談她的演技而不是生財之道。但她的演技真沒有什麼好提的,就是「樹木希林」那一套,不是方法論,沒有獨樹一格的演技論,連她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己是怎麼演戲的,她似乎是讓腳色附身在樹木希林的身體裡,然後從她的口中吐出台詞。但這樣的自然派演員,很容易演什麼看起來都像她自己--就如同媽得法克的山謬傑克森。但是樹木希林卻又更絕,更貼切地說法,是她暫時把身體「借」給那個角色,而真正的樹木正在5,000光年外遙控這個身體--不管是賣紅豆餅的阿婆、小偷家庭的阿婆、墓碑店老闆的阿母,看起來全都不一樣,雖然都是樹木希林,但妳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那身體裡寄宿的靈魂是完全不同的傢伙。
樹木希林太怪了,連生病都很怪,眼睛視網膜剝離瞎了一眼,得了乳癌割了乳房(「反正我又不穿比基尼」)然後自己還開玩笑「反正全身都是癌了」,這幾個月腳骨還摔斷了--這麼遍體麟傷的身驅,讓她在綜藝節目主持人到她家拜訪時,她打開門招呼的第一句話是,「我現在很累,做不出好笑的表情,你自己看看唷。」
把日本奧斯卡的獎盃改成桌燈--「不然我不知道這玩意兒要幹嘛」--而她有好幾個這種桌燈。
寶可夢的圖鑑出了好幾本,奇奇麒麟的故事可以寫上好幾本書,但她最終連死去這件事都要出人意表--前幾周還上綜藝節目,又說了一次「好像應該快死了....但是說了好幾次都沒死,感覺觀眾好像不太滿意這老太婆幹嘛一直騙人啊」。而當我們覺得這位好像還能上節目口吐機鋒的婆婆又在開玩笑時,就這樣看到了她的訃聞。
奇奇麒麟只是回到外星球了,沒事的。活你自己的人生吧,記得活得有點滋味。
紅豆樹長怎樣 在 Eyes Of Michel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樹木希林,是一位奇怪、奇異、奇妙的奇女子。
其實從藝名就看得出來,「樹木希林」的「林」,日文是りん(Rin),而前三個字在日文裡發音是一樣的,都是き(Ki),用日文念這四個字,聽起來就是「Kikikirin」,き的漢字可以寫作「奇」,而所以樹木希林也可以寫成「奇奇麒麟」--希林(Kirin)念起來與「麒麟」同音,而麒麟又是一種非常稀少的傳說珍獸。
出道時藝名是悠木千帆的樹木希林,出道十年後參加黑柳徹子的談話節目,在節目的拍賣單元上,說著「家裡沒有什麼可以賣的耶...」的悠木千帆,唯一的身外之物就是自己取的藝名--真是破天荒的發想--所以把藝名拿出來賣,被一間小餐廳老闆用2萬日圓買下來了,沒有名字的她,就取了一個奇奇妙妙的新名字:樹木希林。
長相不是國民女優級、在綜藝節目上有時好像走錯棚的鄰家大嬸--四處張望或是面無表情;雖然演了很多電影,但在搞笑節目的小短劇裡拼命地像個諧星;彷若無事般把天王製作人的不倫情事公開講出來(她既不是當事人、甚至對當事人沒有任何過節),讓製作多部日本電視圈經典劇的久世光彥從電視公司被迫離職....
白目、不懂得看臉色、不合群。真是生存在日本卻最不懂得服膺日本文化的叛逆孩子。
讓我們把樹木希林稱作奇奇麒麟吧,這樣好像在談一隻特殊的寶可夢,一隻千年難得的珍獸,一位被迫定居在這顆星球上70多年的外星人,從這種角度才能真正體會,奇奇麒麟是一個如此奇妙的特殊靈魂。
她的人生觀很簡單,就是追求有趣。不是快樂,而是有趣。
「這個世界很奇妙,大家都在想著『老了以後會怎樣』『死是什麼』,在腦中翻來覆去地根本就是庸人自擾。因為世界比人們想像地更廣闊,世界原本就是『意外的連續』,充滿這個世界的不是快樂,而是有趣。快樂是一種客觀的想像,但是只有當妳自己跳進世界裡去,才能感受有趣。而活在這個世上,別去做那些一點都不有趣的事情。」
這個看來總是白目的女人,那雙眼白特多的眼中卻總是看到最清晰的關鍵。
「大家啊,都以為離婚以後,就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另一半。其實最後都只會認識跟現在這一半很像的另一半而已,最終不變的只有辛酸而已。」
「癌症這玩意,是日積月累堆積出來的結果,哪有可能把癌拿出來以後就沒事的呢。」
「結婚越早結越好,因為年輕的時候什麼都不懂。」
「很多老年人喜歡裝著一副過來人的表情,跟年輕人說『結婚就是一時衝動!』...這種人好討厭啊....當然結婚是衝動啊、是突然撞到機會、是無計畫的、是缺乏思考的、是根本沒想過才結得了婚的啊,那還要別人重蹈你的覆轍?跟你一樣嚐到相同的苦果?」
身為在日本社會劣勢的女性,身在性別歧視嚴重的日本演藝圈,要成為頂天立地的女演員,妳得懂得站隊、得懂得拍大腕馬屁、最好巴緊某位大御所。但她覺得這樣不有趣,不代表她不會拍馬屁或是歧視這種舉動,而是因為她更喜歡自己學習--好像對監視地球工作非常盡責的外星人--有人說演員最好要學會投資不動產,以免沒戲演的時候還有一屋傍身,所以她就自己學習看房子、學習不動產的各種know-how,最後變成演藝圈的不動產王。
等等,好像應該談談她的演技而不是生財之道。但她的演技真沒有什麼好提的,就是「樹木希林」那一套,不是方法論,沒有獨樹一格的演技論,連她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己是怎麼演戲的,她似乎是讓腳色附身在樹木希林的身體裡,然後從她的口中吐出台詞。但這樣的自然派演員,很容易演什麼看起來都像她自己--就如同媽得法克的山謬傑克森。但是樹木希林卻又更絕,更貼切地說法,是她暫時把身體「借」給那個角色,而真正的樹木正在5,000光年外遙控這個身體--不管是賣紅豆餅的阿婆、小偷家庭的阿婆、墓碑店老闆的阿母,看起來全都不一樣,雖然都是樹木希林,但妳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那身體裡寄宿的靈魂是完全不同的傢伙。
樹木希林太怪了,連生病都很怪,眼睛視網膜剝離瞎了一眼,得了乳癌割了乳房(「反正我又不穿比基尼」)然後自己還開玩笑「反正全身都是癌了」,這幾個月腳骨還摔斷了--這麼遍體麟傷的身驅,讓她在綜藝節目主持人到她家拜訪時,她打開門招呼的第一句話是,「我現在很累,做不出好笑的表情,你自己看看唷。」
把日本奧斯卡的獎盃改成桌燈--「不然我不知道這玩意兒要幹嘛」--而她有好幾個這種桌燈。
寶可夢的圖鑑出了好幾本,奇奇麒麟的故事可以寫上好幾本書,但她最終連死去這件事都要出人意表--前幾周還上綜藝節目,又說了一次「好像應該快死了....但是說了好幾次都沒死,感覺觀眾好像不太滿意這老太婆幹嘛一直騙人啊」。而當我們覺得這位好像還能上節目口吐機鋒的婆婆又在開玩笑時,就這樣看到了她的訃聞。
奇奇麒麟只是回到外星球了,沒事的。活你自己的人生吧,記得活得有點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