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英文閱讀分享#035-未來世界裡要怎麼工作?」
▷文章:The Next Generation of Office Communication Tech
▷總結:藉由建造虛擬辦公室、虛擬團隊(AI)、虛擬合作,工具的出現(比Zoom. Slack等等)讓我們的遠距工作更有可能達到。
▷討論:你喜歡在家工作嗎?
其實我是很喜歡跟同事互動的感覺的,在家工作給我一個「孤單」的感覺。
隨著工具類軟體日益更新,Slack. Miro. HackMD. Notion等等工具為我們帶來更快速的溝通,
但是我目前還沒試過全職在家工作,不知道如果沒有同事可以見面聊天,會不會很孤單?
因爲跟人講講話,對我而言是一個滿大的精神支柱。
但是在咖啡廳工作,我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坐上一整天。
因為大多數適合工作、沒有時間限制的咖啡廳,
餐點都不好吃QQ,很可能是我見識淺薄又只看部落客整理出來的推薦,
所以一直找不到一間滿意的咖啡廳可以讓我混過一天。
這裡也向大家徵求推薦「餐點好吃又可以工作一整天」的咖啡廳!
▷單字分享:【serendipitous】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難字,
釋義:happening by chance in an interesting or pleasant way—from Oxford Dictionary
例句:Reading should be an adventure, a personal experience full of serendipitous surprises.—from Cambridge Dictionary
文中應用:This will drive the next wave of mixed reality, with solutions lik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ols that can create optimal rotations of “serendipitous” encounters across teams and functions…--fro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言之有物
#英語學習
#商業英文
#BusinessEnglish
#Technology
#每日英文閱讀分享
#一起來建立英文閱讀習慣吧
精神支柱作文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負10度的北海道5天
🌧超溼超冷的台灣5天
🌬極乾冷的週六
🌞終於曬到暖陽的週日
好像人生,否極泰來!
也讓俐媽想起白學長的例子,中途在英模班才覺醒讀書,力挽狂瀾後考上花蓮東華大學,因為想留在北部,決定休學重考。
努力再努力,衝上了師大,目前申取雙主修,也常常大量閱讀、充實自己。
問他會不會後悔重考?
他說:不會!因為這個生命刻痕,才讓他更珍惜現在的所有學習資源、更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更精彩!
和你們分享,白學長的心情,大家加油💪🏼
——————————————————
To: 各位林俐老師的學弟妹們~
相信不管是高二的或者是高三的你們,一定曾經多少有感受過和我一樣的感覺:英模班,每周要背下那麼多單字、有麼多大餐要消化、有那麼多文法要記憶、還想讓我回家寫作文? 我「怎麼可能」背得完!?
每天回到家有多少課業要忙,還有社團活動要搞,能讓我出席就夠有誠意了吧~
每個禮拜,要拖著勞累的身軀,走近那廂監獄般的空間,忍受著隔壁男同學的汗水,寫了又寫那讓人腦筋空白的作文、在飽受那幾百個字閱讀測驗的摧殘。就在你筋疲力盡的時候,好不容易等到下課小瞇個十分鐘,教室前門突然又 “吼!” 的一聲鬼叫,沒被嚇死也會被那驚人的音量震破耳膜。
然而,高二的你們或許無法體會,等你們上了高三你們會了解這一聲嘶吼,往往是你們的精神支柱。
對於高三以上的畢業生,或是像我這樣一個重考生,你們更會理解到,對於每個禮拜老師在台上扮得像猩猩一樣的鬼臉、像猴子一般的演出是多令人懷念。
我是個插班生,所以我並沒有參加過所謂EEC,在高二下,也就是學測前半年的7月,才聽朋友說有這麼一個老師,也就報名參加啦~連試聽都沒試聽。
只聽說,手,會斷掉。
於是在第一個星期六晚上,我參加了第一次模考,寫完心裡就一個字,XX。這甚麼鬼考卷,學校考試我閉著眼都有80的,直到後來才發現,哇!學校考得真是仁慈…原來這裡才是社會。
抱持著隨便的心理,最有回憶的事來啦,就在第一堂課的第一節下課,我囂張地坐在第三排,全神貫注地轉著神模之塔。忽然間一個人重擊我的肩膀。「靠!我的combo!」我心裡罵著,隨後轉過去看了看一個圍著圍巾的女子,就這樣拍的一下,走了?這班老師也真囂張吶!就這樣走了。啊算了不玩了等上課唄。
於是五分鐘後…啊這班導師怎麼上台啦?啊還開始上課?!OAO 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原來,她,就是林俐老師。
老實說,剛開始我不懂老師為甚麼這麼堅持班規,直到學測前你會發現:當你在認真努力時,周遭有哪個人在摸魚,你都會看他/她很不順眼。不開玩笑,哪天你發現後排的學姊眼睛瞪著你不代表他對你有意思,而是「你去死吧!」所以奉勸各位,想想自己的未來,想在怎麼樣的環境念書、寫考卷,這樣的氣氛不能只靠老師維持,你們該自己控制好自己。
回到成績上,相信這是大家最在意的,英模班到底有沒有用?
讓我用真實的案例說服你,高中的我全民英檢初級初試(通過)/初級複試2次(通過)/中級初試N次過了,但成績單不見了。恩亨 沒錯,這是我的豐功偉業,我自認為,我的英文真OO強。
直到英模班,那甚麼鬼,學測閱讀測驗12題錯6題,指考閱讀測驗12錯8、文意選填只對2、篇章結構慘次忍睹永遠只對一格。天哪!這真的是天崩地裂。不過跟著老師的腳步走,在第一次學測意外得拿到13、第一次指考意外的有7開頭 ? 不過是跟這老師每週的單字本反覆背,每周把錯誤瞄一兩遍,你敢信?? 而看到這裡你還敢否認老師說的「單字量」是多重要的一環嗎?
要是你不信,我在說服你,就在我重考的時候,我從2月休學3月開始準備,你要知道從頹廢的大學生活瞬間恢復為高三指考模式是多困難的。然而,老師辦到了。
上了老師的課,會像當頭棒喝,當你半年沒聽見老師那撕裂的鬼叫,再次聽到時,你的嘴角會忍不住微微的上揚,一抹想起陳年往事的微笑,眼淚都快噴出來了。
相信我,在考試的時候,只要你肯拚,老師會是你最強的支柱,在你飽受北模中模全模摧殘後,進到教室來,你會發現外面的世界真美好。
一來、老師的考卷更可怕,二來、老師會用龐大的單字覆蓋掉你一切難過,逼你向前。話說,老師的考卷可怕歸可怕,卻是一針見血,比起那些模來模去,他們不過是在爭哪個老師的考卷能考倒最多學生。相信老師:看看自己哪裡錯,訂正一下,就過了。
就在重考那半年的時光,首先你要知道,上了大學要是英文沒有持續接觸能力是會指數下降的,因此我扛著學測基礎的能力,跟這老師的腳步,去衝撞108指考。這次可不一樣了,每一次大餐我能吞多少是多少,單字本我全背,我吃飯在背、坐車在背、拉屎在背、說我睡覺背了幾個你信嗎。每次的目標就是上榜,榜上還不夠,我要拚前10。在那短短的幾個月,主題周、上榜拿了不少獎學金。相信我,這種事我打死也沒想過會發生。就在今年指考荒廢半年只有學測能力的我英文86,甚至報名多益不小心報到托福在「完全沒準備」的情況,差10分拿到金色證書(-.-),扯吧。
說到這其實也是告段落了,老師有許多學生有類似的案例,甚麼學測突然飆高分數呀,曾經我以為是唬爛,但,並不是。
只要你有心,肯跟著老師的步伐,不要怠惰,這樣的機會,必定是你的。高中其實沒有教會我們甚麼多深奧的知識,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教會你追求夢想、不要放棄,即使失敗了,再給自己幾次機會,就像部分模擬考正在消沉的你們,不要輕言放棄,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還有,記得,要考好,還有一個必要條件,你得相信老師給你的一切,吞吧!
當你選擇相信,後面的事情你自己會知道該怎麼做。
大家加油啦 👍🏼👍🏼
精神支柱作文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周專欄:正妻與情人
印象中醫生一般都對文學沒有興趣。從前在大學通識學系教文學欣賞,走堂最多,功課最馬虎的,是醫科生。不過也有例外。記得念研究院的時候,有一位男同學是執業醫生,在某機構診所兼職,其餘時間念比較文學碩士。這位氣度不凡的仁兄,手中總是拿着厚厚的英文小說或理論着作。文學根基深厚,思辨能力極高,也曾出手寫小說。如果他堅持下去,說不定會成為香港版契訶夫。
契訶夫並不是一開始就矢志於文學的。他出身寒微,父親年少時還是農奴,獲得自由後開雜貨店維生,但因經營不善而倒閉。父親信仰虔誠,但脾氣暴躁,在家中經常訴諸暴力。但是,他在條件許可下,給予兒子們良好的教育。契訶夫是個有強烈家庭責任感的人。大學選上醫科,是因為它有用,既可以幫人,也可以養家。在還是醫科學生的時候,為了幫補家計,他開始在低俗報紙上撰寫短小的搞笑故事。精微的觀察、幽默的個性和過人的語言天分,令他的故事大受讀者的歡迎。在很短時間內,契訶夫迅速竄紅,成為炙手可熱的作家。
契訶夫把醫學視為自己的「髮妻」(也可以說是「法內之妻」),而文學只是自己的(非法)「情人」,當中有不務正業之自嘲。這並不代表他以玩票的心態寫作。他之所以堅持保留醫生這個正職,並不是因為它帶來優裕的經濟條件。相反,因為慷慨和樂於助人的個性,契訶夫常常替窮人義診,行醫的實際收入不多;後來在小說和劇作兩相豐收,寫作的收入更加遠超行醫。醫學和科學信念,是他理性看待人生的支柱;這支柱撐起了讓他往文學中作精神冒險的空間。也許,出身和教養的先天匱乏,也是他不敢貿然全情投入文學的原因。
在大眾報章上成名之後,更具地位的文藝園地開始向他招手。在無心插柳之下,契訶夫發現自己原來擁有藝術天賦,對於更上層樓也就躍躍欲試。一八八八年,他在嚴肅文學期刊《北方先驅》發表了中篇小說〈乾草原〉,篇幅比他一向寫的小故事長,用力和用心也更重。他是第一個從通俗報章出身,但卻能爬升到高級文藝刊物的俄國作家。契訶夫正式進入藝術殿堂,可以說是沒有異議的了。
文學這個情人,日漸有取代正室醫學之勢。但契訶夫是個忠誠的男人,他不會離棄自己的髮妻。他堅持醫學背景對自己小說創作的正面作用。除了間或出現醫生的角色,行醫的經歷亦讓他接觸到不同階層和身份的人物,對俄國社會的真實狀態有第一手經驗。另外,科學頭腦亦影響到他注重細節,力求準確明快的文風。他深信科學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好處:「理性和公義告訴我,在電力和蒸汽之中,比在貞潔和素食之中,存在更多的愛。」他不受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的束縛,把科學的客觀精神帶進文學。在各種思潮互相衝擊的世紀末俄國,契訶夫既不是自由派,也不是保守派。他的唯一追求是成為一個「自由的藝術家」。他在書信中說:「我把所有商標和標籤視為偏見的徽章。我心目中最為神聖的,是人類的身體、健康、智慧、才華、靈感、愛和完全的自由──免於暴力和謊言的自由。」
誠實一直是契訶夫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優點。他為的並不是指點迷津、宣傳信仰、改良社會,而是如實地把世界的真相呈現出來。所以,契訶夫的小說往往是不完整的、色調灰暗的、溫度冰冷的、令人隱隱然刺痛的。他拒絕提供光明的出路。讀者可能會抱怨契訶夫醫生,為何如此冷酷地道出世界的病情,但又拒絕開出藥方和治療方案。可是,就像醫生理解的眼神和同情的語氣,甚至是他的幽默感,足以令瀕危的病人感到安慰,讀者也從契訶夫那些絕望的小故事中得到解脫。問題也許沒有解決,但人們懂得如何去承受,而且明白,彼此不是孤獨的。
契訶夫是個幾乎完全不在作品中暴露自己的作家。在他的短篇小說中找不到自我指涉的原型,在他的劇作裏也很難指出哪一個角色就是契訶夫。(他的前輩托爾斯泰縱使同樣善於描寫千姿百態的眾生,但卻總忍不住在小說裏安置自己的「傳聲筒」。《戰爭與和平》中的安德烈王子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也被認為是作者的化身。)可是,契訶夫本性並不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要了解契訶夫的為人,最好莫過於讀他的書信集。他是個喜歡寫信而且認真地寫信的人。在他的書信中,可以看到一個坦率、真誠、機智、溫暖、放達的他,跟小說中的克制和疏淡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但兩者之間卻又毫無衝突,甚至竟然是多麼的一致。
很可惜醫生契訶夫能醫不自醫。他很早就知道自己患上肺結核,但一直不願意在人前承認,自己也不當是什麼一回事。正如他畢生也只能寫短篇小說,他自己的生命也同樣短促,只活了四十四年。但在短暫的生命裏,他卻好像做了很多事情。除了寫出了四百多個精彩的短篇,以及多部經典劇作,他還利用寫作賺來的巨大收入,建學校、蓋醫院、賑濟饑荒和對抗瘟疫。還有,當然是照顧家人。這完全不像一個病者的作風。契訶夫也許沒有同是肺病患者卡夫卡的哲學深度,也不具備卡夫卡式的奇詭想像力。身為醫生,他對人的生老病死持平常的態度;身為作家,他筆下盡是人間常情。文學讓他熱愛生,醫學讓他不怕死。妻子與情人能如此和諧共處,實在是羨煞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