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再生醫療製劑 保障醫病多方權益】
今天我受邀參與了立法院好夥伴醫師立委邱泰源委員及食安立委 吳焜裕委員與醫師公會全聯會一起合辦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修法座談會」,同時也邀請了衛生福利部以及該部食藥署出席,共同聽取來自醫界對於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專業的建言。
還記得三年前的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事件,當時有大量嚴重燒燙傷病人,需要仰賴「人工真皮移植」技術,但由於台灣並沒有相關法規,因此僅能用專案從日本輸入自體皮膚細胞培養產品,也是這個事件,讓台灣社會開始正視發展再生醫療技術與產品的需求。
很多人對於再生醫療製劑這幾個字心生畏懼,但再生這個詞是從Regenerative直譯,主在針對治療或預防人類疾病上,採取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及組織工程用途之製劑,簡單來說,再生醫療主要可以用在治療軟骨疾病、免疫疾病、遺傳性疾病與修復細胞與皮膚等用途,我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免疫疾病患者,所以對於再生醫療製劑很有期待。
從會中聽到許多醫學專家的建議,例如台大醫院的婁培人醫師以及蔡甫昌醫師,以及北榮的邱士華醫師,都提醒了衛福部許多關於再生醫療製劑未來管理須注意的事項,非常有收穫。之後在委員會的審查,我也會好好努力參與討論,期待能夠立一個完善的法,打造一個良好的制度。
#再生醫療製劑
粉塵爆炸 法規 在 蘇震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6月27日晚上發生的八仙樂園派對粉塵爆炸事故,11月29日又有一位22歲女性傷重不治,使得罹難者增加到15位,令人感到遺憾!
當初事故發生後,不少外國醫事人員想來台灣協助醫治傷患,卻受限於「醫療法」規定,無法「名正言順」執行醫療業務。
為亡羊補牢,我與李應元等人提案修正「醫療法」第57條,增訂彈性規定,希望讓外國醫事人員能夠迅速協助台灣處理緊急狀態。
提案現已完成一讀,交「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審查。
願 天佑台灣!
粉塵爆炸 法規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粉塵爆炸小知識】
作者:謝明宏 中台科技大學環安系副教授
6月27日八仙樂園晚間發生重大意外,再次提醒各界對公共安全的重視,而「粉塵爆炸」危害之嚴重也浮上檯面。
粉塵爆炸必須具備:
(一)粉塵的粒徑必須在一定的數值以下。
(二)懸浮在空中的粉塵濃度必須界於一定的範圍之間。
(三)具有一定能量的引燃源等條件。
例如,金屬鋁雖屬不可燃物,但是粒徑在一定的數值以下的鋁粉塵是可以被點燃並引發爆炸事件,曾經有金屬製品公司發生鋁粉塵的重大爆炸事件。早期粉塵作業場所(如麵粉儲放、研磨等作業)所引發的爆炸事故多數肇因於未落實環境整頓(粉塵飛揚)、通風不良(粉塵蓄積達爆炸濃度)、密閉輸送時控制不當(例如高速磨擦靜電引火)等因素。粉塵發生爆炸時會將已沉降在地面的粉塵再次揚起,一旦揚起的粉塵濃度達爆炸濃度後即會再次引發後續的連續爆炸,因而處理搶救粉塵爆炸須注意避免引發第二次爆炸的可能。
近年來因為產業對於生產環境的工業安全水準之重視與相關控制技術提升,加上主管機關在相關法規規範與勞動檢查的強化與落實,我國產業已鮮少發生粉塵爆炸事故。公眾活動只要正確瞭解粉塵爆炸的原理及特性,避免造成微細粉塵的揚塵及避免在揚塵環境中存在熱源或明火,就能有效預防粉塵爆炸發生。
更多資訊:http://goo.gl/5h3n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