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茶友共同的疑問....
2021年的冬茶過幾天又要開始大採收了
很多人就會有疑問:
問題1:又還沒有到冬天為什麼就開始採收冬茶?
問題2:不是『11月7日才立冬』嗎?為什麼10月採收的算冬茶?
10月7日(寒露)、10月22日(霜降)採收的不是應該算秋茶嗎?
關於這些問題我說明一下:
今天是9月27日,這幾天海拔超過2000公尺的梨山晚上的溫度已經降到『12度』,隨著時間溫度也會一天一天的降低,如果已經長大到適合採收的茶菁放著不採收就會隨著時間因爲低溫而『纖維化』,有些剛冒出來的茶芽也會因爲低溫停止生長,這些剛冒出來的茶芽會因為溫度過低然後隨著時間變老(纖維化)但卻不會長大,纖維化就是茶菁變老、纖維變硬,變得像樹葉一樣不適合製茶。
#特別說明:所謂的『纖維化老葉』不一定都是指葉子很大的成熟葉,很多茶芽、第一葉雖然小小的但『沒彈性、沒柔韌度、很僵硬』都是纖維化也就是老化的現像,#外觀是10歲的孩子但內部器官已經是100歲的狀態。
我以前說過的『黃金烏龍』就是低溫導致纖維化的老葉做成的茶,這種茶的茶湯呈現『混濁的鮮黃色』『碎屑過多』而且會黏杯子,這種茶因爲都是老葉所以發酵根本發不起來所以『超級生』,賣的人會跟你說不苦不澀但其實是沒滋沒味,因爲很生所以很傷胃,而且喝了晚上也會睡不著,麻將要打通宵的喝一點就可以撐到隔天中午,所以黃金烏龍根本就是茶葉中最危險而且一般消費者最難辨認的『黑心茶』(可以找我YouTube影片看)。
很多人認為『11月7日立冬』才是冬天,所以很自然的延伸下去變成『立冬』或者過後採收的茶才叫冬茶,關於這一點有必要修正一下,『立冬』是農民曆訂出來的節氣,農民曆是『商朝』開始就有然後一直傳承下來的『大陸型氣候』統計資料,而且大家也忘了古時候並沒有『汽車、貨車、動力機械』這一種交通運輸工具,在運輸條件的限制之下『商用農作物』沒辦法種植到高海拔的山區,像台灣梨山這種超高海拔的山區更不用提,所以農民曆的節氣資料適用的範圍就是『大陸氣候』『平地或低海拔』的地方,而台灣是『亞熱帶海島型氣候』。
以上就是為什麼10月就開始採冬茶的原因,文章仔細讀一遍就可以去向老婆、親朋好友炫耀了⋯哈哈哈哈哈😂😂😂😂😂
(照片是今天茶園實拍的照片,管理超級用心的茶園,文章是昨天就寫好的)
肯定又有一些不要臉的要盜用我原創的文章,這些人已經不知道什麼叫『不要臉』
不要臉牽到北京還是不要臉,你們留下這種無恥的紀錄還怎麼教育下一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的網紅田雅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客家文化節 #捱係客家細妹 #好客味 雅芳身為客家細妹當然不能缺席新竹市客家節的推廣,邀請大家一起推廣客家文化,體驗客家的好味道喔! #秋收冬藏 #立冬要補冬 「立冬」的到來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到了這個時節,農夫的作物活動已經告一段落,準備將收成品收藏起來;許多動物也開始準備以冬眠的方式,度過嚴...
立冬 作物 在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立冬時節農夫忙著採收什麼作物?(1)芋頭(2)四季豆(3)地瓜(4)玉米
答案是「玉米」🌽🌽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忙割稻之外,
立冬也是玉米最香甜飽滿的時節,
柑橘類水果也會在這時豐收,
喜歡的朋友們可以趁機多吃吃當季蔬果喔!
立冬 作物 在 人良油坊 Oiliciou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立冬燉補!「皇家貢油」輕焙手揀苦茶油】#雙11當天滿千免運 https://bit.ly/3eyAGwZ
立冬作物收藏,以湯品補充元氣,禦寒及調養生息。保留多元的燉補文化,麻油雞湯、薑母鴨、藥膳排骨……有些朋友怕上火、造成身體過多負擔。
如果您擔心太躁,不妨試試以苦茶油入湯!苦茶油的好處大家有目共睹,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物,中藥醫學強調其可以「潤肺安五臟、調脾胃」,用途廣泛:生飲對胃食道逆流有效用、品質溫定耐高溫熱炒──在明清時代,甚至成為「皇家貢油」,更有「東方橄欖油」的稱號。#品油師評鑑最佳入口油體 #孝親 #補冬
.
我們發現很多人討厭苦茶籽的氣味,人良的輕焙手揀苦茶油,卻可以讓不敢吃苦茶油的孩子輕易愛上!關鍵在於【精準炒焙】流程:
1⃣一次只烘4-5公斤,小量烘焙,才能精準控溫
2⃣以精準適度榨油技術,開發不同種籽最適烘焙曲線
3⃣找出油品最佳抗氧化溫度點,避免高溫造成有害物質
4⃣品油師評鑑最佳堅果香氣,溫潤細緻口感
小量慢榨、重視油體入口表現,是人良現榨工藝精神。
#omega3 #omega9 #黃金組合團購
📢📢苦茶油群組揪購 https://bit.ly/3eyAGwZ
ps.官網回購免運折扣碼已email,使用期限至2020/11/30.
立冬 作物 在 田雅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客家文化節 #捱係客家細妹
#好客味
雅芳身為客家細妹當然不能缺席新竹市客家節的推廣,邀請大家一起推廣客家文化,體驗客家的好味道喔!
#秋收冬藏
#立冬要補冬
「立冬」的到來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到了這個時節,農夫的作物活動已經告一段落,準備將收成品收藏起來;許多動物也開始準備以冬眠的方式,度過嚴寒的冬天。
「立冬」這一天,在臺灣有一個習俗,就是所謂的「補冬」。
#晚上氣溫大降要保暖喔

立冬 作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