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黃偉民易經講堂
黃耀明被ICAC拘捕了。
因為他在2018年立法會補選時,為候選人區諾軒唱歌。
何韻詩安好嗎?
憑欄一片風雲氣!
郁明哥前,已經下重手,對付教協。
下一步,應該輪到記者協會!
他們痛恨老師,也痛恨記者,各網媒人事都盤算、變動!
文明發展,都是先後有序的。看中國的廿四史,他們記述的歷史發展,都是這樣排列的。
最先是食貨,然後是選舉,也即是教育。
選拔人才,目的是職官,選賢與能。
政府成立後,第一要務,是禮樂。
建立社會的文化價值。
然後才是刑兵、地方、邊防。
這個先後次序,也是中國歷史的發展。
香港之所以是香港,不是大陸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取代,就是禮樂這部份。
香港人追求的價值。
每個人,自然而然的,緊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份。
專制政權,都憎恨菁英,也就是因為他們緊守崗位,做好本份。
不是今次奧運,很多人都意識到,香港的運動員,是多麼的專業!
他們在社會撕裂,制度崩壞,黑白顛倒的亂世;加上疫症的種種不測……他們沒有放鬆,默默努力,為香港爭取最佳成績。
相反,老鼠甲甴就在搞破壞。一個忠誠廢物,為了鬥左搶鋒頭,在奧運時刻,批評我們的運動員的衣服顏色。
不是為代表香港的運動員打氣,而是騷擾他們的比賽情緒;社會嘩然,才暴露出那些所謂運動組織的官僚腐化,他們看不起香港的運動員,根本沒有為他人們找贊助球衣和制服。因為睇死他們不會在奧運拿獎牌。
運動員穿自己的球衣,竟招來批評。
另一些從不運動的老鼠甲甴,卻說,專業運動員不應受外在環境影響,才算專業!
所以,廢柴的指摘合理,反而受影響的運動反而不專業了。
原告又變被告,受害苦主反成壞人了。
此所以我們說,這是黑白顛倒的時代。
專業,都招來不專業的攻訐。
他們痛恨香港的菁英,因為菁英都有獨立思想,專業堅持。
劍橋畢業,任職大律師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仍在還押。
她說:我無法看著錯誤一言不發!
這就是香港人的堅持!
政權只能痛恨這些香港人,醫生、護士、老師、記者、律師、大律師、運動員、文化工作者,堅持黑白的所有香港人……
廢柴建制的人愛說,他們不談政治,只做實事。其實,他們只能將所有專業政治化,因為他們是不專業,沒原則,一個個等候指揮的廢柴。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
不只做特首,做立法會議員,做問責局長才是政治。在公司做一個主管,背負一個家庭,搞一次舊同學食飯,都是政治。
一個人,一個家,一間公司,一個組織,一個城市,一個社會,事事都是政治。
《論語》二十篇,第一篇,學而篇,講做學問的修養;第二篇,為政篇,就是為政的學問,一個政治領袖的道德和修養的要求。是中華文化的領袖之道。
為政篇中,一連收錄了四章「問孝」的內容,孔子回應的,又因各人的背境不同,又應對不一樣。
《論語》的編輯,為什麼認為,孝道,與為政有關?
甚至認為,孝,是為政的根本?
《論語》的為政篇,第五章開始,連續四章問孝。
第五章: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是魯國權臣三家之一。
當時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權力,被這三家分了,魯君權力被架空。
這樣的當代權臣,向孔子問孝,孔子只告訴他,無違,不要違背。
但不要違背是什麼呢?
孔子又沒有引伸說明。
跟著孔子離開出門,由一位學生樊遲駕車。
孔子在後座,自言自語: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這時,車中只有孔子和學生兩人,所以,樊遲很自然的,以為孔子和他說話。
所以,他聽到孔子說無違,就回頭問:
咁即係點呀?無違,不要違背,何謂也?什麼意思呀?
孔子答:生,事以之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在這裡,帶出了一個關鍵字:禮!
禮,一個社會的建立,是運作於「禮」的。
禮,是價值的追求。個人來說,是價值觀;整個社會來說,是核心價值。放之於具體生活,是當時社會,人人認可的規矩。
所以,禮樂,便是一個社會,都有一套人人認可的核心價值。
從孝的角度而言,不能違背這套價值。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這位問孝者為魯國季氏,他們架空了魯君,是從基本上僭越了當時社會的價值標準。
跟著,到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又問另一個問題。孔子說的,又是另一個答案。
第六章:
孟武伯問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因其父的關係,屬於世家公子。
所謂世家,長子有承繼官位的權力。
孔子說:
父母看到自己兒女生病,那種憂慮心情,你要體會。
用對自己兒女生病時那種關切對待父尊,便是孝道了。
父子兩人問孝,父親是權臣,有當世權力,所以只用「無違」兩字。
這種身份權力的人,個人做到無違,在家,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是了不起的大臣。作為魯國三家的權臣,對天下,要負責任,如能視天下人民為父母,便是孝。即《孝經》說的大孝。
無違,對權臣而言,就是不可以違背人心,民眾的心。
他的兒子,孟武伯,是世家公子,不懂民間疾苦,但將來,會繼承父業,掌握權力。
他要掌握人民疾苦,但他不會有任何基層的經歷,所以,告訴他,如父母了解子女疾病一樣,因這位公子也有子女,子女也會有病,這個經驗他有。所以,記住這個感受。他日掌權,要視人民如子女。此所以,中華文化傳統,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掌權的,要懂得民間疾苦,知道基層的苦惱,如父母瞭解子女患病時一樣。
目前掌權的,視人民如父母;未來掌權的,視人民如子女。
忠臣必出孝子之門,因為孝,便懂得感恩。
最大的恩惠,必來自父母。懂得孝,便懂得有恩必報。
天下有恩於你,你必須傾力以報天下。這樣才會明白,為政,權力只是工具,身為政治領袖,對天下如對父母,要負起公道責任。
有權力的人問家孝之後,到一般人,孔子的兩名高弟問孝。
第七章:
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這章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愛,不能算孝。
孝不是形式,不等同養狗養馬,重點在於敬,是內心的。
跟著,另一位學生子夏,也問孝。
第八章:
子夏問孝,子曰: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孝順父母,最難的,是態度。
遇事,代父母操勞;有酒食,先供父母吃。這就算是孝了嗎?色難,態度,才是最難的啊!
第七章說的是敬,屬內心的;第八章說的,是態度,屬外在表現。
在領袖學的為政篇,刻意放進四章說孝,來引伸為政領袖的學問。
前兩章,針對擁有權力的人,在上位的,領導群眾的精神原則。後兩章,說的是一般人,即百姓,在社會配合的態度。
一是施政時,官僚的角色;另一方面,是在社會生活民眾的態度。
一邊是從上對下施政時,應如對父母,子女般的思考模式;一邊是社會上民眾,生活時,對社會規範的內心和態度。
表面上,為政與孝,好像不相關,但一個社會,孝的推行,風氣所及,老有所養,一個社會的老人,無論精神,物質上,能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與政府為政的信念,息息相關。
四章說孝,兩章焦點在上位,做官僚和領導的;兩章焦點在下,做部下,做員工配合別人的。四章放在為政篇,政治領袖的修養學問內,別具深意。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政府說謊,機關算盡,用五年時間,令九子罪成。修訂逃犯條例,大陸「洗頭艇」制度化。反送中惡法,十三萬香港人走上街頭怒吼,為入獄四君子打氣。香港獄中四位君子,人愛親共攞著數,我愛古道照顏色。(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送中 #逃犯條例 #大劉 #八三一方案 #佔中九子案 #三權合作 ...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禮賢會香港堂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禮賢會香港堂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網紅 ... 的評價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黃偉民易經講堂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下午4:00pm
現場直播:
黃耀明被ICAC拘捕了。
因為他在2018年立法會補選時,為候選人區諾軒唱歌。
何韻詩安好嗎?
憑欄一片風雲氣!
郁明哥前,已經下重手,對付教協。
下一步,應該輪到記者協會!
他們痛恨老師,也痛恨記者,各網媒人事都盤算、變動!
文明發展,都是先後有序的。看中國的廿四史,他們記述的歷史發展,都是這樣排列的。
最先是食貨,然後是選舉,也即是教育。
選拔人才,目的是職官,選賢與能。
政府成立後,第一要務,是禮樂。
建立社會的文化價值。
然後才是刑兵、地方、邊防。
這個先後次序,也是中國歷史的發展。
香港之所以是香港,不是大陸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取代,就是禮樂這部份。
香港人追求的價值。
每個人,自然而然的,緊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份。
專制政權,都憎恨菁英,也就是因為他們緊守崗位,做好本份。
不是今次奧運,很多人都意識到,香港的運動員,是多麼的專業!
他們在社會撕裂,制度崩壞,黑白顛倒的亂世;加上疫症的種種不測……他們沒有放鬆,默默努力,為香港爭取最佳成績。
相反,老鼠甲甴就在搞破壞。一個忠誠廢物,為了鬥左搶鋒頭,在奧運時刻,批評我們的運動員的衣服顏色。
不是為代表香港的運動員打氣,而是騷擾他們的比賽情緒;社會嘩然,才暴露出那些所謂運動組織的官僚腐化,他們看不起香港的運動員,根本沒有為他人們找贊助球衣和制服。因為睇死他們不會在奧運拿獎牌。
運動員穿自己的球衣,竟招來批評。
另一些從不運動的老鼠甲甴,卻說,專業運動員不應受外在環境影響,才算專業!
所以,廢柴的指摘合理,反而受影響的運動反而不專業了。
原告又變被告,受害苦主反成壞人了。
此所以我們說,這是黑白顛倒的時代。
專業,都招來不專業的攻訐。
他們痛恨香港的菁英,因為菁英都有獨立思想,專業堅持。
劍橋畢業,任職大律師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仍在還押。
她說:我無法看著錯誤一言不發!
這就是香港人的堅持!
政權只能痛恨這些香港人,醫生、護士、老師、記者、律師、大律師、運動員、文化工作者,堅持黑白的所有香港人……
今日下午4:00pm, 在這裡,和YouTube, 和大家見面。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6 黃偉民易經講堂
當警察害怕街上祭祀亡靈的鮮花時,這個政府就很虛弱,很岌岌可危了。
《論語》子路篇十六章:
葉公問政。
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政治不是抽象的意識形態爭論,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感受。
葉這地方的行政長官,請教孔子,一個政府的施政學問。
孔子說,政治上,能做到在這裡生活的人都開心,其他地方的人,都渴望來這裡生活,這便是為政之道了。
獨裁專制的政府,都害怕人民談政治,但中華文化不是這樣的。
《論語》二十篇凡一百二十問,其中問得最多的,是問政。因為政治,是眾人之事,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近者說,遠者來。」簡簡單單說出了為政的大原則。這是一個政府的責任和成績表。
對一間企業來說,在裡邊工作的人都開心,以這機構的員工為榮;外邊的人,都想加入這企業。這便是成功的企業,不需要看市值,看股價。
對於一個領袖而言,跟隨你的人都開心,不願離開;其他人,都想加入你團隊,都想跟你,便是最大的成功了。
在個人而言,認識你的人,都以認識你為榮;不識你的人,都希望結識你,這便是一個人政治上,最大的成功了。
魯國的宰相季康子,兩度向孔子問政,第一次,在《顏淵篇》十七章: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
政者,正也。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政府的領導人,首先要以身作則,自己的思想言行要正,社會的風氣便自然端正了。
正字,上面一劃,下面一個止字,在一個社會價值的規範前,懂得停下來,在一劃前止下來,不能違反社會的核心價值。用政府的行政權力,超越社會的紅線,那便是不正,那便是歪邪了!
政府是由人組成,政府的政策也是由人來執行,官員的修養便起了關鍵作用。所以,孔子在《子路篇》再引伸:
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領導人的言行端正,就是一個良好政治風氣的開端,用不著嚴苛的法令,社會風氣會自然的隨住轉化,而歸於端正。
如果政府的領導人,官員,本身不正,僅以嚴苛惡法來檢控欺凌,要求市民依從,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季康子第二次問政,記錄在《顏淵篇》十九章: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
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
子為政,焉用殺?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和所有不學無術的領袖一樣,以為用權力,用重典,拉晒反對的市民,殺晒不聽話的人,便可以強政勵治!
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殺晒唔聽話那些,令其他人歸到我正道這邊,聽聽話話,何如?怎麼樣?
孔子回應他,政治不是這樣的,一味靠武器力量,拉拉鎖鎖,殺人就能成功?
首先,領導人,官員,要以身作則。
政府官僚善,領導人善,社會風氣便自然跟著善化了。跟著引用了一段千古名言作例子: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中國人說的風氣,便從這裡而來。
德,是一個人的內心價值觀。一個領袖,應該先從政府造成一種風氣。這種風氣影響施政,最後影響社會,像大地的一陣風吹過,草便會跟隨著風的方向,倒向那邊的呀!
孔子的學說主張,重點是政治責任在上不在下。
社會出了問題,應該由居上位者負責。
風氣,是由上而下的。
《春秋》只責備賢者,因為,執掌權力和資源的人,要對社會,對時代,負起全部責任。
魯國的季康子之外,齊景公也問政於孔子。
齊國是春秋戰國時的強國,由太公望姜子牙立國,立國信念是:「舉賢而尚功」。很功利,所以,是春秋五霸第一個稱霸的諸侯。
魯昭公末年,孔子適齊,當時齊國大夫陳氏專政,齊景公又多姬妾,想不立太子。所以,他問政於孔子時,孔子這樣回答: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中華文化的政治哲學,是建立在一套倫常的文化基礎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責任,責任在上不在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第一個是名詞,第二個是動詞。
君君,領導人要做回一個真正的領導人。領導人的意義,不在於權力,他有他的責任和道德要遵守。
臣,是下邊的人。下邊的人也有他的責任和角色。但下邊是被動的,他會被上邊拉扯影響。
所以,當君不君的時候,領導人違反了領導人應有的責任和道德時,下邊的人就臣不臣了。
父父子子的道理也一樣,大原則是責任在上不在下。
父親沒有盡父親的責任和道德,暗指齊景公因寵信愛妾而欲廢太子,那時子不子的後果便會出現了。
齊景公似乎收到孔子說什麼,所以,接著說,如果倫常失序,大家都沒有做好自己角色,即使齊國是經濟大國,他本人連飯都無得食了。
除了這些執政的領袖問政外,子路也有從原則上,請教過孔子為政的首要基石。
《子路篇》第三章:
子路曰:
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子路某日問孔子,假如衛靈公請孔子出來主持衛國政局,第一件事,他會做什麼呢?
孔子說,第一件事,是正名。
孔子的意思,是要先確立社會的價值追求,文化信念。
子路聽了,吓,有是哉!唔係嘩,正名有咁重要麼!人家說你迂腐,真的是啊!名正不正,有什麼關係呀!
孔子的意思,執政,先要把整個社會的價值追求搞清楚,民眾才有努力的方向,安居樂業的總目標。
子路的反應是,這些抽象的東西,有這麼重要麼?
孔子罵他,你這傢伙,真是野蠻無知!唔識就唔識,唔識唔好扮識。蓋闕如也。
跟著,孔子說,政治的重心,當社會的價值追求不確立,施政時做什麼都會自相矛盾。
施政的道理說不清,什麼政策都無法推行。沒有政策,便沒法有一套社會規範,和文化信念。
沒有文化信念的政權,單靠法律刑罰,也不能達到政府的期望,也不能在社會推行公義。
刑罰不中,社會無法推行公義,民眾便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因為什麼都犯法,動輒得咎,不知如何生活?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這個名,是思想文化的內涵。名不正,當一個政府,思想不正,心懷鬼胎,各有私心,老百姓不知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所以,孔子說過,為政之道,第一步要搞好思想文化的問題,整個社會的價值追求,安居樂業的總目標方向。
中華文化的思想,是講得出,做得到的,而且是平實合理,符合人性,邏輯上要站得住腳,不是空洞理論,「超英趕美」,「為人民服務」,「只為別人,毫不為己。」,「爹親娘親不及毛主席親」……之類。
這是中國政治哲學的最高原則。無所苟而已矣。不能隨便說一 些自己不會實行的空話。像說愛國,但錢盡調去外國,子女往美國英國送,又說打倒英美帝國之類。不愛這個國家文化歷史,不愛護這塊山河大地,不愛在這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卻妄談愛國。
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政治道德,是心口一致的。不是說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話,不會遵守的空洞政策。
整本《論語》,都穿插著這些政治智慧,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從這本經典,來印證今日香港特區政府的缺失,便知道香港之病,病源在那裡?香港人痛苦的在追求什麼了!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政府說謊,機關算盡,用五年時間,令九子罪成。修訂逃犯條例,大陸「洗頭艇」制度化。反送中惡法,十三萬香港人走上街頭怒吼,為入獄四君子打氣。香港獄中四位君子,人愛親共攞著數,我愛古道照顏色。(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送中 #逃犯條例 #大劉 #八三一方案 #佔中九子案 #三權合作 #廿三條 #雨傘運動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下午5:00
根據宋朝邵康節的《周易方圓圖》,今年己亥豬年的值年卦是天雷無妄卦。
2014年的雨傘運動,在今年審結,九子全被判罪名成立。香港人不會忘記,九月廿八日黃昏,下午六時,梁振英政府向學生發放八十七枚催淚彈,引起全港市民趕至現場保護學生。
那天928,得卦天澤履卦二爻動,卦變為天雷無妄卦。
九子罪成,上周三判刑,九人中四人即時入獄,得卦天雷無妄卦。
無妄卦的卦辭這樣說: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做到無妄,就合乎天道,天道當然是元亨利貞的。
天道無妄,但人心就容易有妄念了,因為各有私心,各有計算。
其匪正有眚,假如你有私心,本來無妄的元亨利貞你做不到,有妄念妄想,立刻有眚,人禍來了,不利有攸往,不能再往前走了。
政府機關算盡,用五年時間,令九子罪成。另一個心機又到,修訂逃犯條例,將大陸的「洗頭艇」制度化,北京點名,香港交人。香港的司法獨立,再保障不了這裡的任何人。
十三萬香港人,在剛過去的星期日走上街頭,對坐政治獄的四君子打氣,對林鄭政府怒吼。
政府說謊。
在修訂後的引渡條例,香港法庭是不能把關的。
大陸點名要人,香港法庭的角色,只是一個EO文員,點齊所需的文件,便要發拘捕令、扣留令,對指控的罪名和案件,不能置喙。
什麼人最受影響?
幾十年來跟隨中共政策的港共吧,他們應人人自危。
然後到過去及現任的公務員。
當然還有做生意,在大陸開廠,又攞過著數的有錢佬。
然後到每一個香港人。
理論上,只要修訂條例通過,不只是大劉,香港應該人人自危。因為看得到的是險,看不到的,也是險。
在《周易》四大難卦中,這叫習坎卦,是《周易》第二十九卦。
上卦是坎,下卦也是坎,外在是坎,內裡也是坎。
坎為水為險。
習坎卦,是人生四大難卦之一,福無重至,禍不單行。
習坎,習為小鳥練飛之象,屢仆屢起,人生在世必遇險難,我們就在險難中學習奮鬥生存,這就是人生必修的道場。
習坎的習,也是先要習慣坎險,不懼怕慌亂後,再觀察險中情勢,不斷學習,進而巧妙地利用坎險,由被動轉為主動,扭轉形勢,這也是人生關鍵的一課。
十三萬人上街,除了對惡法怒吼,也對入獄四君子,戴耀廷、陳健民、邵家臻、黃浩銘的敬禮。
習坎卦第四爻,就是一個典型政治犯的經歷。牢房中一方小天地,昏昏黑黑的,這是習坎卦中最長一支爻辭:
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
六四這個政治犯,即大有來頭的人物。
樽酒簋貳,是形容政治犯的身份,在政治牢那還有酒有飯,所以說,用缶,用缽盛著水和食物。
用缶是羞辱他,但他本人可以當做樽酒簋貳,我們廣東人說的一盅兩件,你羞辱我,我甘之如飴。
納約自牖,這麼粗糙的飲食,是從囚室的小窗洞塞進來的。
終無咎,低調忍受一切橫逆,最終可以無咎,無遺憾的。
六四爻變為澤水困卦,單憑他一人之力,仍是困頓,坐困愁城。但六四最大的支持力是上面的九五。六四上承九五。九五是君位,一個社會,什麼人是君?是人民,是民眾。
只要六四九五兩支爻齊變,便成雷水解卦了。解除險難,不能單靠戴耀廷他們,還有香港人,兩爻齊動,才能解,才能終無咎,才能為香港解除險境。
中國歷史上,坐政治獄而完成大成就的大人物很多,我們說的《周易》,就是周文王當年被紂王囚於羑里七年而完成的;太史公司馬遷,也是入獄而成《史記》。
另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是南宋末代宰相文天祥。宋亡,他在元大都的獄中,度過三年,不降而死。他在獄中完成《正氣歌》,內中一口氣列舉歷史上十二位哲人義士,憑一口正氣,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價值傳統,這十二哲人: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今日簡單介紹十二賢人,支持香港獄中四位君子。文天祥《正氣歌》的結尾是這樣的: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對,人愛親共攞著數,我愛古道照顏色。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是一個古舊的長方鐘,隨逐秒每分,滴答滴答地洗滌了繁喧。
平心細瞭,方才發現粉褪的殘鏡角落,鑲製了「好到底麵食專家」七個銀字。哈,好直接的名字。
起步皆難
暗忖之際,一塊白布倏然伸到銀字之上拭抹。抬頭一看,是位戴着金絲眼鏡的大叔,頂着青銀參半的側分短髮,一臉穆然。店裏的收銀姐姐見大叔,即禮貌地點點頭,稱他作事頭。他,是陳祺欽,老店的第二代,人稱「大哥」。他拍拍抹巾,說起這「好到底」,正是他已過身老爸陳波,即第一代事頭所起的名字。他先拭起第一個「好」字來,「好」就是品質好的意思,店裏的所有食材,都由陳波親自挑選研製,一直沿用至今;輪到第二個「到」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招呼周到;布子擦到第三個「底」字,他噗哧一笑:「底咪就係抵食囉!攞個諧音呀嘛。」語一出,他收起笑意,把餘下數字都一一抹淨,甚是疼惜。
時針踏正八時一刻,一名老婦步進店內。問起店子歷史,大哥即指一指老婦,着她解畫。眼前嬌小的老人,白髮蓋頂,燦笑如花,正是他的媽媽,人稱「好姨」。她自四十年代起,已經與陳波一同擺街邊檔賣雲吞,她笑言:「我個名冇個好字㗎!好字係代表好到底,元朗老街坊好多都識得我。」其實不止元朗,香港九龍各區,都見小店影子,但都一律只賣乾麵,要吃一碗煮好的生麵,就只此元朗一家。一直生活於元朗的好姨,瞬間陷入了思憶。她說,那個年代很艱苦,住木屋,食米碌。陳波跟隨兄長入行做麵,及後合力開麵檔,擔擔挑到圍村賣雲吞麵,當時好姨剛好申請來港,就於麵檔幫忙。奔波兩年,在現時合益街市的位置租地鋪,正式經營麵店,並取名「好到底」。最初只賣生麵,並無乾麵餅出售,至五十年代,陳波見港九地區客人眾多,他們投訴太遠,於是就想到做乾麵餅,讓客人買回家保存。如此一來,生意漸佳,終於一九六一年,將店鋪遷往現時的三層高唐樓。偌大地方,地下及二樓為堂食,三樓作廚房。那時候,孫子還未出世,好姨包雲吞、收錢、賣麵、寫外賣,可謂一腳踢。一做,就做到一九九一年,才正式交由大兒子祺欽接手。今時今日,她年已八十七,退休、退休,退而不休。當初為何偏做飲食業?她呆住了,彷彿從未遇此一問。那年頭,根本沒有選擇餘地,一切只為生活。
本心續行
說着說着,不自覺尾隨着兩位上了二樓。同樣是木枱木櫈,但四面牆則換上了淡淡然的黃,配以舊式的鐵窗花。看着看着,大哥也就掉進憶潮。他記起了小時候,因為讀書不成,老早就到店裏幫忙學做廚房。以前主賣雲吞麵、水餃麵,當時爸爸陳波教他做麵,但對於淥麵,他更具心得,強調要水滾方能煮麵,並且要看麵的粗幼,濕還是乾,濕麵不能煮太久,要拿揑。這一來講經驗,二來講心,自己研究如何煮才好吃,就是用心來做麵:「最用心嗰個就係我囉。」沒有丟爸爸的臉,他一臉自豪。
一陣馥郁喚回思緒,「香哩?我個仔喺樓上廚房炒緊蝦子。」大哥開腔,遂領頭步上三樓,看來,第三代即將出場。腳踏樓梯之時,見其腳步有點不穩,他即搔搔頭坦言自己將近七十,現時已交棒予第三代,自己則從旁指導。甫至廚房,就見一個大爐頭,一男子手執鑊鏟,使勁地炒起蝦子來。一頭清爽黑髮沾上濕汗,同樣是戴着眼鏡,一臉敦厚之人,就是老店第三代,陳仕傑,阿傑。看他年約四十五,功夫卻已十分熟練。原來早於廿來歲時,已經到店裏工作,對於廚房一切,甚是了解,如今所有師傅,都由他親自調教,但這裏的所有調味之方,都只可由陳氏親自落手,不傳外人。大哥教其炒蝦子,蝦子一定要炒過才夠香,最重要不能猛火炒,感覺到有香味上升就可。一旁的大哥,忽而講起蝦子麵的由來。以前蝦子很便宜,一百幾十元一斤,初初用來煮湯,後來陳波覺得熬完湯後,把蝦子丟掉很浪費,於是想到把蝦子混入麵內,變成蝦子麵:「阿爸叫做蝦子麵嘅起源人,好受歡迎,鮮味之餘又唔使自己熬湯,後來愈嚟愈多人跟住做。」由陳波那代開始,他們一直用同一種蝦子,縱使現時蝦子要一千元一斤,都不改用廉價貨。又堅持親力親為,麵類全都自己製造,有粗麵、幼麵、伊麵等。做麵不能有鹼水味,於是他們一直用優質鹼水,走鹼時間亦足夠,味道十年不變。
炒畢蝦子,阿傑走到後廚房,開始做小店的靈魂——雲吞。每日用新鮮豬肉,先把豬肉起筋,再於切肉機絞碎,雖用機器,但仍需人手過機十遍八遍,再加入肥豬肉,方有口感。處理好肉類,把蝦脫水,加入調味混合,秘訣是加入蝦子。餡料一做好,好姨與一眾女工已坐於長桌旁,包起雲吞來。好姨年紀最大,手卻巧得很,其他人根本追不上她的速度,而且粒粒大小勻稱,一口一粒,這是他們的堅持,她解釋傳統雲吞麵是一個小食,一啖雲吞一啖麵,爽。她又續指自家雲吞麵的好吃之處,在於喝湯後不會口渴,她直言:「冇落味精係呃人嘅,只係我哋用好啲嘅,落少少就夠,我講真話㗎!」一旁的阿傑聞言,即為奶奶的直率大笑,又邊笑謂:「整嘢邊呃得到人?最緊要用心製作,過到自己,過到人。」朗笑背後,是一腔熱誠。說他是否一直如此生性,倒也不是,十來歲開始落鋪幫忙,及後開始跟爺爺學整麵,只是後來好玩,畢業後就到懲教署打工,兩年後,陳波想退休,他就回來幫忙。起初,做廚房學得慢,嫌其又熱又髒,甚至會中途離開崗位。當時,他心態是父母必然照顧自己。不久後,陳波過身,又有師傅辭職,他才硬着頭皮奮發,不讓爺爺失望。
大哥聽畢,臉帶淺笑地離開廚房,似乎是放下心來。邊走,他邊呢喃着,這份本心,外間難尋,幸而兒子繼承下來。
穩步就好
回到地下食堂,已經滿座,牆上舊時鐘指向十二,正值午市。這又是大哥最開心的時刻。雖能退休,但大哥仍然天天回到老店坐鎮,以為是他不放心兒子一人,其實是捨不得一眾街坊熟客,畢竟有些客人從小吃到大,現在還會光顧,十分熱情及支持。故此,他都特意保留傳統裝潢,讓人懷舊一番。他不忘本,記得自己都是靠街坊才有今日:「唔會忘記街坊,街坊賞面,搬走咗都返嚟,為咗食碗麵,又見我哋一面。」說起遠道而來的街坊,他又想起一件往事。九十年代,他曾經於旺角豉油街,試過開一間分店,好讓客人不用特地來元朗進餐。只是,附近太多食店,大多用低價錢賤賣,他們成本高,實在辦不到。結果,分店只維持一年左右,就沒有再經營下去。
回過頭來,一頂銀絲穿梭於人潮之間,原來好姨也下來湊熱鬧了,步經大哥,她即接話:「好到底呢,由我嗰代開始都冇諗過賺大錢,我哋腳踏實地,足夠開銷就得。」扔下一句話,她就走到樓面姐姐跟前,打着哈哈。此時,阿傑也來到麵檔幫忙,他負責淥麵,大哥則於對面盛湯放配料。明顯地,二人默契雖有,卻沒甚話題,因為自他小時候,爸爸就於店裏做主力,二人聚少離多。然而,一碗雲吞麵對阿傑而言,依然是快樂的回憶,他壓低了聲線道:「爸爸煮麵我食咪開心囉。」大哥還是聽見了,雙方尷尬一笑,又把話題牽扯到麵上,大哥說到自己的表現,他毫不忌諱地自誇比爸爸做得好,亦覺得兒子保持到九成水準,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旁的阿傑頗感壓力,低喃着要保住爺爺的金漆招牌,真的不易。「好到底」嗎?「好」,他說做到了九成;「到」嘛,由於請人艱難,請到好招呼的阿姐不易,如若自己,招呼一定好;「底」,以新界區而言,他認為這個價錢對得住人。前來捧餐的好姨聽着,又搭訕:「係咁解咩?我就話好到底意思係一路做落去,好到底!」三人面面相覷,終於嘻哈大笑。
時針又轉兩圈,人潮依舊未減,看來這一家老店,確實被三代好好守護着。閒來,又注目鏡中似遠非遠的大馬路,你看這啊,到底是人走得比車慢。只是,生生不息,跬步終究千里。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好到底麵家
地址:元朗阜財街67號地鋪
電話:2476 2495
營業時間:10am-8pm
詳情: http://bit.ly/2Pn243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Wong Wai Man
八十歲的老婆婆擺地攤,被十多個警員食環圍捕,粗暴地抬上警車。這類新聞可能天天發生,但看在香港人眼裡,是仍覺神傷的。
新聞是比較出來的。林鄭月娥一年前競選特首,其中一項形象工程,是帶同政府攝影師,拍攝她在路上給了五百元給一位大陸乞兒。
這樣的人當了一年特首,今日香港究竟有幾腐敗?
看看林鄭的第一張受勳名單?什麼人得了勳章?
她感激的,是什麼人?這些人,為香港做了什麼?
豆腐沙中線,剪鋼根的醜聞,政府如何處理?問責官員對公眾安全的態度?
盤據立法會的保皇黨,如何阻止人民的議會調查事件?
香港特區政府有幾腐敗?
七月一日,酷熱下仍有幾萬人上街,就是對林鄭政府打分,對她施政的不滿,抗議特區政府對弱勢人士的欺凌。
她對北京政府,以致一切有關官僚都唯命是從,她的政治理念是什麼?
七月一日,是港殤日,也是中共黨慶。中共於1921年在上海成立,已經九十七年。
今年黨慶,黨媒大肆報導,習近平追求的政治理想。他說,中共追求的,不單是民族復興,還追求世界大同。
世界大同?
他說的,是中華文化裡面的政治總目標,《禮運大同篇》的理想世界吧。
那是來自《周易》第十三,第十四卦,天火同人卦和火天大有卦的世界觀,記述在《禮記.禮運大同篇》中。
孔子當時參加完一個重要祭典之後,對於魯國的衰敗,大發感慨。
他的學生言偃(子游)因此發問:
「君子何歎?」
於是觸發了孔子這一段「大同世界」的理想感言。這是孔子對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理想憧憬,是中華文化的政治理想總目標。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個政治理想自孔子提出來以後,未有一個朝代做得到,但因為有這樣一個崇高理想,中華民族就有了一個總目標。
不論任何民族,任何國家,何種信仰,都是平等的。
只要是人,不論是貧、是富、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的尊嚴,價值都是相同的。
沒有強凌弱,沒有眾暴寡,沒有種族歧視,沒有男女不平等。
大道之行也,是天下為公的,不是某人,某集團,某黨某姓的家天下的。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賢,是有德行有智慧的領導人。
能,是有才能的技術官僚。
賢,是百姓選出來的。
能,是由賢,領袖尋找出有能力執行政務的人。選賢與能的與,是舉薦的意思。
講信修睦,不但要講,還要修,與人相處,是現代人的大問題。工作不如意,永遠都是人事問題。
人與人的相處難,國與國的相處更不容易。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這就是天火同人卦的理念了。
只要是人,都應一視同仁。如果每個人,都只是親其親,子其子,那是不行的。
你的父母就親,別人的父母,就唔關你事,可以欺凌?你的兒女就是寶,別人的小孩,死了不關你事?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這便是火天大有卦的理念。
一個社會的老人家,無論精神和物質,都有合理的安排,能不用憂心,更不用因自食其力做小販,而受執法人員的欺凌。
壯有所用。是合理社會,應讓每個成年人都可以發揮所長,人人都能貢獻社會。
幼有所長。說的是教育,理想的社會氛圍,正確的價值觀,讓小孩有最好的成長環境。
至於弱勢社群,鰥夫、寡婦、孤兒、老而無子和殘疾人士,都可以得到妥善照顧。
男有分,女有歸。
分,是半的意思。即春分,秋分。
男人是一半,未能完整。一個合理的社會,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女人的一半,要歸於這一半,便結合成圓滿的一。
人,一生的追求,是追回另一半,歸於完滿的一的境界。男一半,女一半,陰陽和合,剛柔並濟。這是平權觀念,社會上男一半女一半,缺了誰都不行。個人上,人永遠在追求先天的另一半,這就是一般人說的幸福。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所有的資源,財物,都要充份運用,不要輕易浪費。更不是個人私有的,不應收藏起來,剝奪其他人的需要。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如果有著數才肯出力,人類就完蛋了。你今天幫忙那些需要的人,你其實也依賴社會體制的照顧。
貨和力,即我們說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種種陰謀算計都被遏止了,人們不會一天到晚用計,諗著數,因為社會不允許,不鼓吹。
盜賊不作,盜是欺世盜名,假冒偽善,實則掠奪,陰謀、偽善,在大同世界是行不通的。因為社會有智慧,不被迷惑。盜賊不作,亂臣賊子都無所作為。
外戶而不閉。不是微觀的說你家不用鎖門,是指國家的門戶開放,與世界交流接軌;同樣是人,都可以平等往來,進行文化貿易的交流。這就是理想的大同世界。
由同人卦到大有卦,那大同世界,首先要突破狂熱的民族主義藩籬,破除自私自利,企圖爭霸的念頭,唯我種族至上,把別的族群視為讎仇。
民族與國家不同,民族是歷史長期的發展自然形成;國家則只是師卦和比卦的武力外交比拚。
大同社會,是「同人」和「大有」的結合。同人,即將心比心,同樣是人,站在平等的立足點上。只要真正發展眾生平等的概念,一定會吸引到豐沛的資源。因為和平、沒有衝突環境,自會形成充滿引力的效應,所有資源都會集中過來。
「同人」自然便「大有」,不但富,而且均衡,大家都有。
中共創黨近百年,一直拒絕中華文化。需要時,東一塊西一塊,拿來隨便說說,像孔子學院,原來是間諜組織,今日黨慶,又說什麼追求世界大同。
孔子的大同理想,正正和中共的治國理念背道而馳。
這是黨和領導人,和全大陸十四億人,都很清楚的。
香港今日很不堪,但我們文化,因為有這樣一個崇高理想的政治目標,所以,香港人仍有強大動力。
#習近平修憲 #孔子學院 #港殤日
2018年7月3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在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禮賢會香港堂歷史. 2.9K views · 3 years ago ...more. natayakon. 274. Subscribe. 274 subscribers. 64. Share. Save. Report. Comment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