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評價任何人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要你樂於、安於自己的生活,那對於你來說就是幸福。
無論是和你價值觀不一致的另一半,還是「看不慣」你活法的朋友,他們喋喋不休的「緊箍咒」其實都不必太在意。生活是一個漂亮的萬花筒,每個人都有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享受它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無關貴賤,只因喜歡。
取自《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
各位朋友,早安:
如果您沒看過昨天的直播,很推薦您聽聽看。尤其在講到對「中年婦女」的聯想時,朋友們的回饋,讓我驚訝……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557588978507472/
這篇摘文,也用了帶著某些貶抑的方式,使用「中年婦女」這幾個字。我們可以去理解,作者萬特特談到這幾個字的脈絡,是想要凸顯「自我」的重要性—在扮演任何角色之前,那個常被我們遺忘的立基點。
人們常常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他人身上,要他人認同。似乎他人認同,便有心安,便刷了存在感。
「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有義務讓你高興。」
這段話是說得天經地義,可是,不少人就是無意識地覺得他人有義務讓自己高興。如果他人沒讓自己高興,自己便跟他人過不去。
作者萬特特,真的很獨特,她談「自我覺察」讓我驚豔。我想著,她把「美好」跟「自我覺察」放在一起,是不是觸及到了,「存在便是美好」的層次?
多數人活得昏沉,多數人抱怨著自己的生活入眠,一覺醒來,繼續用同樣的心態重複著讓自己抱怨的生活。自我覺察,深度一層又一層,當我們注意到,只有自己是自己的觀眾,而「自己」又是眾多念頭的暫時虛構,於是我們走向解脫!
成長到一定程度的中年人,表現於外的圓融,也不是多麼深不可測。只是那些跟人較勁的力氣,大多都收了回來,試著去降伏自己躁動的心。
祝願您,如果人到中年,記得捨不得自己!
*********************************
你離美好生活,只差一個自我覺察的距離
【文/ 萬特特】
我們所有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根本原因是我們把最珍貴的一切,投資給了別人,投資給了外物,而捨不得投資一點點給我們自己。
.
蘇拉在外商工作幾年後存了一筆錢,於是辭職開了一家書店。店裡不忙時,她會親手磨咖啡豆煮咖啡、泡花果茶、烘焙小點心,讓來看書的客人們免費品嘗。一個人的小日子,過得也算愜意。
前幾天去店裡找蘇拉,她跟我說起一件發生在她身上的「趣事」。
蘇拉的親戚介紹了一個男孩給她,兩人互加微信。幾次微信上的禮貌寒暄之後,對方約她吃飯,地點選在一家蘇拉常去的西餐廳。
用餐期間,男孩說:「看你的社群動態,感覺你挺愛花錢的,不過也是,現在美女都愛花錢。」
什麼什麼?愛花錢?蘇拉仔細回憶了一下自己發過的動態內容。上週末跟朋友去香港品嘗街頭小吃,上個月自駕去了古鎮采風,兩個月前去了趟韓國帶回了護膚品和幾件漂亮衣服。想來想去,其他的也就沒什麼了。
結帳時,蘇拉堅持各付各的,男孩送她回家。
路上,男孩又說:「你出去玩都是住四星級以上的飯店嗎?其實老百姓經濟實惠就好啊。」
「我覺得安全更重要。」
「不要太愛慕虛榮,像你這樣會嫁不出去的。」
「我不認為我愛慕虛榮,我把自己養得好一點,不是讓別人來教我省錢的。」
好吧,很明顯,第一次見面兩人就沒戲了。
沒過幾天,蘇拉接到了親戚的電話:「你說你跟人家見面,怎麼就不知道收斂點呢?你那天背的包包是不是又是新買的,人家一看就知道不便宜。你點的牛排要八十塊錢人民幣一份,你這會讓人家以為你是個不懂持家的女孩,不適合結婚。」
蘇拉掛了電話,又生氣又想笑。
蘇拉說,選擇中高級一些的西餐廳是覺得環境不吵鬧,適合兩個人聊天溝通,自己背的包包也認為是跟那天衣服比較搭配的。至於牛排,蘇拉說她一直都吃菲力,沒有故意點貴的。她覺得自己全程禮貌,反倒是男孩誤解她的話讓她十分不舒服。本以為話不投機,這事就算過去,沒想到男孩跟親戚又言語了一番。
她不明白,花自己的錢,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吃自己喜歡的美食,怎麼就成了不適合結婚了?
後來蘇拉在部落格轉發了這樣一段話:很多時候,女孩子並不怕窮本身,怕的是窮的心態,怕的是一直窮下去,還怨怪別人太奢侈。
一個永遠只求你省,卻不想自己去賺的人,還是算了吧,一段只想著讓你降低標準,而不敢對自己提高要求的婚姻,不要也罷。
其實往往是對物質有要求的女孩,更懂得如何好好經營自己和生活。
每個把自己養得很貴的女人,都在追求一個可以懂得欣賞她的男人和一份相媲美的愛,而不是為了讓你教她省錢的。
前幾天,我被一個認識了十幾年的同學封鎖了。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假期,我在社群動態曬了一張和妹妹在香港迪士尼與卡通人物合影的照片。
大喜在底下回覆:一到假期就出去瀟灑,肯定存不了什麼錢吧?
我反覆看了好幾遍,確定那個頭貼是我的國中同學大喜,而不是我的七姑八姨們。我沒有回應,本也沒記在心上。某天晚上,我正躺在沙發上一邊看書,一邊用美容儀推臉,大喜發來了訊息:我們認識這麼多年了,我也不怕跟你直說。
我們同歲,都快三十歲的人了,我知道你在外面一個人打拚辛苦,但也得知道存點錢,挑男朋友的眼光不要太高。等我們奔向四十歲的時候,一個中年婦女沒有錢沒有老公,可怎麼辦?
讀完大喜的訊息,我氣得差點沒把美容儀扔出去。我明明在一個美麗的年歲,怎麼就快成了中年婦女了?
我點開了大喜的社群動態。
大喜畢業一年後便結婚生子,如今專心帶寶寶。同學聚會時,常被女同學們羨慕。
大喜的社群動態每天有五則以上的內容都是照顧寶寶的日常,循環播放。還有轉發的各種生活資訊,比如「快來看,太可怕了,馬上就要被刪除了。」「快來按讚,送水杯一個。」
我們不評價任何人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要你樂於、安於自己的生活,那對於你來說就是幸福。
我本想和上次一樣,不回覆大喜的訊息,準備洗漱睡覺。誰知道她又接連發了無數多則。
「我看你照片裡又換了一雙新的運動鞋,你買那麼多鞋子幹嘛,有兩雙換著穿就好了啊。」
「前幾天逛街碰見你媽媽了,聽說你還沒有結婚的打算,你說你工作那麼拚命有什麼用,找個好老公嫁了就都解決了。」
「你新做的頭髮得花不少錢吧,像我這樣直接紮馬尾多省時間。」
……
我回覆:大喜,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我買的每一雙鞋、每一個包包都是我自己賺的錢,我享受這樣的生活,我不想活成一個中年婦女。我不評價你的生活,你也別指點我的生活好嗎?
再然後,我就被大喜封鎖了。
我呆呆地,看著已經不是好友的聊天介面好一會兒。回想起十四歲認識大喜的時候,她被罰寫古文,我幫她抄寫。我回答不上數學題,她偷偷告訴我答案。
大喜和我,在畢業後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我無法體會她為人妻為人母的快樂,她也不懂我努力寫文章到半夜,常常眼睛乾澀得連隱形眼鏡都摘不下來的感覺。
對很多女孩來說,所謂的安全感,就是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結婚生子,然後從此一生闖蕩江湖,追求快意人生的人。
你的錢花得值不值,買的東西是好是壞,他們根本不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 把到嘴邊的話說出來,企圖在對你的指手畫腳中,找到一點存在感。
珍.奧斯汀的小說《艾瑪》裡,哈莉特問艾瑪:「你為何不結婚?你如此天生麗質。」
艾瑪說:「告訴你吧,我連結婚的想法都沒有。我衣食無憂,生活充實,既然愛情未到,我又何必改變現在的狀態呢?不用替我擔心,哈莉特,因為我會成為一個富有的老小姐,只有窮困潦倒的老小姐,才會成為大家的笑柄。」
在自給自足的前提下,把自己努力賺來的錢花在安排生活上並沒有錯。
畢竟,我們好好經營自己,就是為了不必委身於生活,不想過不塗口紅、不做指甲的糙日子,不想連喝一杯咖啡都要心疼半天。
無論是和你價值觀不一致的另一半,還是「看不慣」你活法的朋友,他們喋喋不休的「緊箍咒」其實都不必太在意。生活是一個漂亮的萬花筒,每個人都有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享受它的權利。
真正喜歡你的人,是不會讓你降低姿態,去遷就他的標準,而是不斷努力,拔高自己,和你一起過越來越好的生活。
書上說,你愛喝茶,我愛咖啡;你喜歡包子豆漿,我喜歡牛奶麵包;你享受一群人涮火鍋的喧囂,我偏愛兩個人吃法餐的浪漫。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無關貴賤,只因喜歡。
努力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買心儀的東西,去想去的遠方,在父母有需要的時候給他們最好的,這就是你一路向前的理由和動力。
願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這一生。
.
以上文字取自
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78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Kids playground歡迎免費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大家好 這是一個專門為Kazumaw家庭紀錄生活的頻道~ 全部都是紀錄kazumaw家庭生活中的影片~ 屬於家庭生活頻道 並非兒童頻道 頻道中有許多遊樂場玩樂的影片 玩具開...
福 隆 福 容 飯店 評價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攻敵必救絕對是近年來非常好的政治類電影。
但是說句實話,政治類影集電影,真正的最高殿堂經典就是白宮風雲(The West Wing),Aaron Sorkin 就是因為白宮風雲一戰成名。當然,由於是一系列七季超過一百五十集,所以也不可能整體水準都一樣高。
一般公認前四季由 Aaron Sorkin 負責的水準高過五六七季,但就算平均下來,白宮風雲仍是政治類電影影集無法跨越的真正高牆。
硬要找白宮風雲的缺點,大概就是整體而言,描述的政治環境過於理想,不夠骯髒。無論左派右派,大致上都還是為了國家好,而很少那種噁心髒污的政治實貌。
但為何白宮風雲是政治劇經典? 正是因為這部作品把比較容易灑狗血的政治鬥爭某個程度拿掉了,所以更容易讓人聚焦在各類政治議題的思考上。而白宮風雲所探討的政治議題的深度與廣度,是之後所有類似的政治劇都完全比不上的。
對我而言,白宮風雲是我對美國政治議題的啟蒙教育,所以基本上我的整體政治思維更偏向自由派一點。那為什麼這幾年我常批評美國的自由派/進步派呢? 其實是因為這幾年自由/進步派的墮落實在太嚴重了,有辱了自由派這三個字。
要我做個評價,我覺得攻敵必救大概有白宮風雲的七成功力,Aaron Sorkin 的 the Newsroom 大概是六成,紙牌屋大概五成,指定倖存者大概只有三成。
今天的週末影評超級長知識啊,我都不知道有這兩部專門講政治遊說的電影,因為中國每年只可以進64部外國片,所以如果不是大片,我都要聽台灣朋友講才知道(經常被大家翻白眼)。昨天我已經在網路上找好了,今天晚上可以來看呼唬~~。
這篇很好看所以不用講太多,尤其那個第二部片,聽起來好神奇,從好萊塢混到華盛頓都混很好,美國電影界怎麼那麼多怪咖。然後因為說到政治遊說請容我趁機喊話一下:賴清德你到底是不是工商團體臥底在政府最大的 lobbyist 啊,你的遊說手段太爛了麻煩看一下片子學習一下行嗎,什麼南部人喜歡加班,是人都不想加班啦。快點下台,快點(喔對不起Lizzy我再度挾怨報復了XD)。
﹍﹍﹍﹍﹍﹍﹍﹍﹍﹍
【分析師Lizzy的影視時間】
美國遊說產業之金錢蜘蛛網
──聊《攻敵必救》與《傑克老大和美國金錢》
上週金馬獎頒獎典禮,潔西卡雀絲坦穿著一襲紫色蛋糕裙禮服,與李安一同頒發最佳女主角獎,備受矚目。她今年三月在台灣上映的作品《攻敵必救》(Miss Sloane),雖然在美國票房不好,但在台灣的討論度相當高,網路一片好評,潔西卡雀絲坦飾演的主角Miss Sloane,其縝密的思緒與快狠準的策略攻防,令人邊害怕邊佩服,我都好希望自己的大腦能跟她一樣複雜,總是可以先算準別人的下幾步棋路。
每當電影裡出現遊說團體,形象通常比較負面,但《攻敵必救》劇本最突出的一點,是它特別強調其中的灰色地帶,並且不斷挑戰觀眾對主角說客Sloane的看法,每一個小轉折都是複雜的道德題,另一方面也呈現當今代議制度的問題:要成功主張任何一個立場,在其中運作的人們都得不擇手段,立意再良善也一樣。民意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協調大老私下的動機與利益安排,其他的輿論、民意與風向都可操弄。
這是一場以自利為目標的比賽、一場不斷交易的遊戲。看著《攻敵必救》的劇情發展,會感覺對這群菁英說客,議題本身從來不是重點,總之每個題目都有正反兩方,一旦跟著出錢者站定立場,只需專注使出渾身解數贏對手,贏了就得分,法律規條不過是障礙賽裡的障礙,跳過它就好。
而Miss Sloane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在槍枝管制議題站的立場,或許與大多數觀眾相同,但她手法的殘酷,還是讓人打從心底發毛,連跟在她身邊的盟友,都不知何時會中暗箭。不過觀眾心裡也清楚,在現實裡,就算想當一個好人,若不懂敵人的招數、玩不了他們的遊戲,也只能提早出局,更別想改變現狀了。
但是「遊說」的運作,真可以到《攻敵必救》那麼誇張的地步嗎?這部分一向比較神秘,局外人難窺見他們如何運作。
好在這行偶爾會有人被抓,鬧上新聞,然後會有多事的導演把故事拍成紀錄片,讓我們這些外行人可以偷瞄,例如2010年的紀錄片《傑克老大和美國金錢》(Casino Jack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Money)。本片是《安隆風暴》導演艾利克斯吉伯尼的作品,資料量相當龐雜,即使一路梳理成為兩小時以內的電影,仍會讓不熟悉背景的觀眾頭昏,且讓我用簡單的方式介紹。
《傑克老大和美國金錢》主角”Casino Jack”是美國華府說客Jack Abramoff,1959年出生的他,年輕時是雷根的信徒,積極參與共和黨活動,曾是大專院校共和黨全國委員會(College 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的主席,不過熱愛電影的他,畢業後跑去好萊塢待了十年,還擔任過杜夫朗格主演《紅蠍星》的製片!
大約1994、95年間,正是共和黨拿下國會參眾兩院多數黨之際("Republican Revolution"),Abramoff來到政治圈發展,運用各種新舊人脈,成為頂尖說客。不過,2006年11月他鋃鐺入獄,於2010年出獄。
是什麼事情令呼風喚雨的Abramoff成為階下囚?
先來看看Jack Abramoff幾樁很具代表性的遊說案子,例如:
***
在美國北馬里亞納群島自由邦(CNMI)裏頭的塞班島(Saipan)......
「等一下!」你問,「塞班島?我好像聽過?」
讓我擷取一段新聞:「吳佩慈男友紀曉波,是香港融匯資本有限公司CEO,投資礦業、環保、房地產與博彩,並坐擁賭場酒店以及耗資百億的澳門金光大道,之前紀家還投資31億美元在塞班島打造博彩娛樂王國,足見紀家的確家大業大。」(來源:鏡周刊)
「喔喔,想起來了,請繼續。」
塞班島當年有許多規定都可以與美國本土相異,包括勞工權益與基本工資等等(但近年因醜聞導致相關自主權已被收回),因此某些亞洲血汗成衣廠,在那兒得以使用超級便宜的外來移工,又可正大光明將商品貼上「美國製造」的標籤。
這些移工光為了拿到工作就得先負債,以頭幾個月薪水還債,之後才能把極低工資存下來,生活水準近乎奴隸,懷孕的工人會被逼墮胎,許多女性只能去當妓女才能存夠錢回家。
Abramoff負責的遊說公司,收著大筆來自血汗工廠的錢,負責確保客人持續獲得美國勞工/移民法案的豁免,當外界人權團體質疑勞工狀況時,Abramoff安排了大多由共和黨政治人物組成的代表團去「考察」——住五星級飯店、打高爾夫球,回美國本土說謝謝大家關心,塞班島很棒喔,沒有人權問題喔。
***
Abramoff也受某個經營賭場的印第安部落(姑且稱為部落A)之託,要讓隔壁州的部落B開不成賭場,Abramoff找來朋友Ralph Reed幫忙,此君之前是基督徒聯盟(Christian Coalition)的領導人,他集結了一些保守基督教徒,在該州舉辦活動,反對墮落的賭場,製造輿論壓力,再加上政治操作,最後成功讓部落B開不成,鄰近的部落A之賭場繼續賺飽飽。但這活動也很不巧地,造成同一州部落C經營的賭場關門大吉,於是Abramoff說服部落C付他數百萬美金來影響政客,讓賭場重新營業。
(所以,賭場到底墮不墮落?看來是......若在裡頭賠錢就墮落,若是賺到錢的一方,好像就不那麼墮落了,對吧。)
***
後來Abramoff用可疑手法(牽涉到假造高額轉帳紀錄)與Adam Kidan合作將公海上的賭場SunCruz Casino買下,前老闆Gus Boulis不願離開,然後就在車內被射殺,黑道style。
(看來,喜歡電影的Abramoff把自己周圍的故事搞得越來越像電影。)
***
其他還有各種大大小小事件,例如找個救生員來擔任他們所開設「智庫」的人頭執行長,或是幫馬來西亞政權安排與小布希會面等等。整部紀錄片看完,讓我覺得虛構的《攻敵必救》挺保守的呢。
那麼最後Abramoff栽在哪兒呢?主要是那些印第安部落。Abramoff貪心過度,收費高昂,終究令部落懷疑錢都用到哪去了,於是開始合作,調查、收集與分享資料並反擊,甚至有同行眼紅於Abramoff的收入實在太高太離譜,因此透露線索給媒體。華盛頓郵報開了第一槍後,上頭也開始調查賄賂、未經允許的遊說活動、與其他不法行為。
最令人傻眼的是,Abramoff很愛寫電子郵件,留下很多證據,而且信裡常把客人稱作笨蛋(morons)、猴子(monkeys)、原始人(troglodytes)等等。
最後,Abramoff因與印第安部落及SunCruz案件有關的罪行,被判將近六年的刑期,服了四年,於2010年出獄。
整件事給我們的啟示是,骯髒違法的事情不要這麼大喇喇留證據,尤其當你要罵客人的時候,請不要寫進電子郵件。
言歸正傳。像Jack Abramoff這樣成功的說客,是在販賣政治人脈、媒合客人與政策來賺錢。只要他能持續有好生意、從利益團體那邊拿大錢,那麼不用Abramoff去求,也會有很多政客想和他合作,因為競選花費實在太高,每個民意代表都需款孔急。
在這些金錢與政策的媒合裡,居間牽線的Abramoff,自然也很容易巧立名目、開很多口袋來裝錢給自己,外人根本摸不透。看著《傑克老大和美國金錢》裡面涉及的錢,我都不知道這部紀錄片是警世作品還是徵人廣告了。
在美國,遊說是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的,它的出發點很有道理,是為了讓人民受到不公平待遇時,能夠有權要求政府改正。華府的遊說組織,當然不是都在幫菸草、槍枝、賭場、酒商等等提出訴求,也有很多組織是為了人權、老年福利等等可說比較「良善」的訴求在進行遊說。
我認為「遊說」本身不是問題,每種團體與訴求本來就需要上達天聽的管道,總不能每天等著攔轎喊冤。
真正的問題是政客要錢,很多很多錢,才能在政治圈繼續混下去,《傑克老大和美國金錢》提到,這些年來華盛頓最不為人知的真相,是議員不管是否在選舉季,每週每天都在想辦法要錢。更何況,誰不想被好好招待呢?如果某些利益團體願意花錢透過遊說公司來想辦法「款待」政客,誰不想享受高檔旅遊與美食呢?
所以整個遊說產業,像金錢蜘蛛網一樣把政客黏在網上跑不掉,政策與法條成了商品,擺在架上讓錢最多的人選擇,政客幫忙去執行以換得金錢,沒有太多空間能在意訴求內容。只要競選費用保持在高門檻,政客就幾乎只能為錢做事。但若直接把競選費用設置上限,也不是好辦法,這樣恐會令現任國會議員的地位更難被挑戰。
坐完牢的Abramoff倒是有些好建議,他出獄後出了回憶錄,該書最後一章標題為「通往改革之路」,提出幾個消除賄賂與貪污的提議,例如終生禁止國會成員與助理成為遊說者、國會議員應有任期限制等等。這些聽來的確是比較實際的作法,果然是專業的!只不過,立法權畢竟掌握在國會手上,若想改革,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
看了美國,回頭瞧瞧台灣,今年的台灣電影,比較有牽涉到政治的部分,如《大佛普拉斯》、《血觀音》,甚至是《台北物語》,都將政治圈裡的金權糾葛描述得很令人倒胃口,充滿醜陋殘酷又讓人崇拜不下去的角色,這大概也反映了台灣民眾對政治圈的厭惡與極度失望。我想,不管政治制度為何,每個國家都有一本難念的政治經哪。
福 隆 福 容 飯店 評價 在 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Kids playground歡迎免費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大家好 這是一個專門為Kazumaw家庭紀錄生活的頻道~
全部都是紀錄kazumaw家庭生活中的影片~
屬於家庭生活頻道 並非兒童頻道
頻道中有許多遊樂場玩樂的影片 玩具開箱 吃餅乾點心 還有一些學習的小遊戲~
從玩樂中學習成長 ~
希望帶給你開心的每一天
kids playground ~ 孩子們的遊樂場
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有新的影片會通知您喔~ ~~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狩獵射擊槍~OTORO揪大家一起來槍戰吧 超級好玩的
https://youtu.be/lBVxv3_uD24
卡通頻道猴塞雷!瘋狂運動會 - Otoro揪大家一起來玩吧
https://youtu.be/P-0c2pFAVCY
https://youtu.be/MuK5ihpaKn4
台灣玩具反斗城 台北新生旗艦店 ~ 買玩具囉~~~
https://youtu.be/Xlp4fl-0Pqg
屎到碗裡來 + 小小兵怪味豆 ~ 超級噁心好玩的~~~
https://youtu.be/UosIYIpjIeY
超級緊張的爆炸氣球 快點來玩吧~~~Booming balloon ~ बूमिंग बुलून ~ ブーイングバルーン
https://youtu.be/kbWwQLwfyTc
畫畫遊戲 ~ 還有小禮物時間喔~ 超酷的 ドローイングゲーム खेल ड्राइंग
https://youtu.be/85v0ozBDCd0
比賽小遊戲 敲打企鵝 還有小禮物喔 penguin war ペンギン戦争
https://youtu.be/YxNhHFGJFIg
宜蘭頭城】頭城農場兩天一夜豐富之旅-一泊三食+點心無限~體驗DIY PART1
https://youtu.be/N8eKU6cTw3Y
寄東西給賓爸爸&OTORO
24258 新北市新莊區福營路173號11樓(普及科技)
FB社團 : 孩子們的遊樂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nclebingo/
工商合作聯繫 : 楊小姐 yuapei@gmail.com

福 隆 福 容 飯店 評價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日本咖喱 #日本廚房 #日本咖喱歷史
講述日本咖喱發展歷史,日本咖喱跟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有什麼分別,介紹日本調味料,S&B 紅色特大罐裝咖喱粉,價錢、特色、容量、保存方法等等,咖喱種的薑黃素對人體的益處。
自1853年黑船來航開始,日本的鎖國體制已經事實上不復存在,而橫濱周邊地區也開始居住了為數甚多的歐美人,日本人也隨之得到了更多機會接觸西洋飲食文化,當中英國食品公司克羅斯和布萊克威爾(英語:Crosse & Blackwell,簡稱C&B)生產的咖喱粉便隨着明治維新登陸了日本。
咖喱最初在1772年左右自英屬印度傳入英國,其後一本在1861年出版、在當時廣為流行的食譜《家庭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開始鼓勵人們到店鋪選購咖喱粉,而非自己製作,藉此把咖喱的烹調時間大幅減少,並借蘋果和麵粉添加甜味和濃稠度。這種英式咖喱日後成為了現今日本咖喱的基礎,而咖喱在登陸日本時也被視為歐洲料理多於印度料理。故此,日式咖喱並非直接以印度咖喱為基礎,而是發展自已被西洋飲食文化薰陶過的歐陸式咖喱。
第一名接觸咖喱飯的日本人是山川健次郎。山川在赴美留學的船上首次接觸到咖喱飯,但據井上宏生著的《為甚麼日本人會喜歡咖喱飯呢》(日本人はカレーライスがなぜ好きなのか)一書提及,山川當時只吃掉了蓋在咖喱下的白飯。
最早的日語咖喱食譜出現於1872年、由敬學堂主人撰寫的《西洋料理指南》,當中舉出了的材料包括「蔥、薑、蒜、牛油、蝦、鯛魚、蠔、雞肉、蛙、小麥粉和咖喱粉」。由於食譜中包括了蛙作為材料,飲食研究家小菅桂子推測這種咖喱可能混入了法國料理的元素,不過這種做法並未在日本普及。較為普及的是同年由仮名垣魯文編纂的《西洋料理通》,其咖喱食譜列出了牛肉、雞肉、蔥、蘋果、小麥粉、柚子和咖喱粉等材料。
開辦札幌農業學校的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博士
1860年,福澤諭吉出版的《增訂華英通語》首先將咖喱翻譯為「コルリ Koruri ?」。1872年,當年受聘於北海道開拓使東京事務所的美國人霍勒斯·卡普隆獲提供的午膳包括咖喱飯。據北海道立文書館報《赤煉瓦》的記述,當時咖喱飯的名稱為「タイスカレイ Taisu Karei ?」。1873年,舊日本陸軍幼年學校開始逢星期六向學生供應咖喱飯作為午膳,但當時的名稱則未有記載。其後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在1876年於札幌開辦農業學校時,大力推動以小麥為主導的膳食,希望改善日本人因以米飯為主食而身體貧弱的問題,故鼓勵學生進食麵包等西洋食物,限制學生不得進食米飯,但咖喱飯則不受此限,當時咖喱飯的名字則被稱為「らいすかれい Raisu Karei ?」(「飯咖喱」,Rice Curry)。現今日式咖喱飯的片假名名稱「カレーライス Kare Raisu ?」(「咖喱飯」,Curry Rice)的起源則有數種說法,有指是1877年開張的法國料理店米津凮月堂首先採用[8],也有指是帝國飯店最早使用,但實際情況已難以考究。
早期「飯咖喱」和「咖喱飯」兩種稱呼均有被使用,而據S&B食品的介紹,兩者有着微妙的差別:「飯咖喱」多指飯和咖喱汁盛載在同一個器皿中進食的食法,而「咖喱飯」則指把飯和咖喱汁分開不同器皿進食的食法。然而在一般家庭,咖喱與飯往往只會一起盛載在同一個器皿中,但卻越來越多人稱呼其為「咖喱飯」,「咖喱飯」的稱呼於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期逐漸佔優勢,並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取得了壓倒性的地位,自此成為大眾所認知的名稱。
在咖喱傳入日本初期,咖喱粉基本上全部經C&B自英國進口,使用咖喱的食品價格也相當高昂。1903年,大阪道修町一間藥房「今村彌」自行製造出了咖喱粉。由於當年大阪人習慣在早上將之前一晚的冷飯和隔夜飯菜翻熱當作早餐食用,易於調理的咖喱隨即在大阪打響名堂。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舊日本海軍當時有超過三成軍人因飲食不均衡而導致腳氣病,軍方發現英國皇家海軍的咖喱飯包含肉類和蔬菜等食材,能彌補白米的不足,故將其採用為海軍指定伙食之一,是為最早的「海軍咖喱」。1908年,海軍出版《海軍割烹術參考書》,當年海軍咖喱飯的食譜包括了洋蔥、馬鈴薯和胡蘿蔔三種食材,這三種食材被稱為「三神器」。明治時期,日本本身並沒有這些西洋蔬菜,但由於北海道的氣候與美國麻薩諸塞州相近,出身當地的在日外籍顧問威廉·史密斯·克拉克開始在其開辦的農業學校種植美國蔬菜,其後北海道的農場開始大規模種植西洋蔬菜,加上日本國內大量生產的咖喱粉,日式咖喱的雛形在明治時代末期已逐漸確立,成為現今日式咖喱的原型。
1932年,大阪阪急百貨店的食堂供應的咖喱飯連咖啡僅售20錢(當時100錢為1日圓),即使是平民也能負擔得起,因此瞬間大受歡迎,每天售出一萬三千多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糧食非常不足,此時印度向日本提供了多達7噸香料,促使日本中小學校供應咖喱作為學校午餐。1948年4月,東京都的部分學校開始供應燉煮咖喱,當時S&B食品的創辦人山崎峯次郎致力向學校導入咖喱,並取得了社會的正面評價,此後逐步將供應範圍擴大至東京23區以至日本全國。同時,各大生產商在1950年代開始推出各種即溶咖喱塊,至1950年代末出現罐裝咖喱,1960年代研發出日本獨創的即食包裝咖喱。在即食包裝咖喱面世後,各大咖喱廠商旋即在電台和電視台打上大量廣告,市場競爭激烈,咖喱飯從學校進入了一般家庭。1982年,全國學校營養師協議會將1月22日定為「咖喱之日」,此後全國中小學校每年均在此日統一供應咖喱飯作學校午餐。
關於咖喱飯受日本人歡迎的原因,當中包括牛肉在明治維新時期作為「文明開化」的象徵受到推崇,日本人開始廣泛進食牛肉,這令使用牛肉的咖喱也同時隨之普及起來。同時由於英式食法多把咖喱和小麥粉混合製成稠狀醬汁,再行伴以米飯進食,這相比起多數伴同印度薄餅進食的印度式食法,更為貼近以米為主要食糧的日本飲食文化,故在普及後受到了日本人的歡迎。
日本のカレー開発の歴史について話してください。日本のカレーとインド、タイ、マレーシアの違いは何ですか?日本の調味料、S&Bの赤い缶詰カレーパウダー、価格、特徴、容量、保存方法などを紹介します。メリッ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