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小編分享了很多在2019年觀眾給我們的留言,但其實還有更多更多,所以~如果有看過《#說好不要哭》的朋友,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心情和感想喔!❤
- - - - - - - - - - - - 2019觀眾分享 - - - - - - - - - - - -
「#用淺顯的方式闡述人權,謝謝這樣的結合」
「謝謝你們把一個值得省思的故事帶給我們,用極富創意的戲劇內容,以及溫柔的口吻,#讓人權教育變得更具意義,非常感謝。」
「能用非語言的台詞講這麼沉重的議題,且 #男女老幼皆能感同身受,真的很不容易,最近的社會議題與主題相關,所以真的令我相當感動,辛苦所有演員及幕後工作人員,私心告白烏龜,好可愛哈哈~」
「家裡也有這本書,孩子也知道故事,而我家孩子在看到東東一直呼喚媽媽,跟被海浪擋住不能跟朋友一起走時崩潰大哭,非常感動能將作品呈現如此細緻深刻,#大人小孩都能沈浸其中,非常感謝!」
「表演藝術傳達出來的感受,這些政治受難者前輩們的經歷一定比這還要強烈十倍之多,#所以我們真的要珍惜我們的自由人權。」
「一歲十個月矇懂的小兒子從頭認真的看到尾,結束時問他『好看嗎?』,他說『好看~下次還要看!』。睡前還在說『海豚東東、大錢哥哥、死神哥哥會怕怕』;四歲的大兒子今晚手裡握著魚門票入睡了⋯⋯謝謝您們帶給我們這麼美好的回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好不要哭】
🐟演出時間|2021.09.10(五)- 09.12(日)
🐠演出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
🐡索票方式|https://www.accupass.com/go/dontcry
‼本演出不分年齡一人一票,未滿12歲之孩童需親友陪同。
‼觀眾須依防疫規定需求執行進場。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利。
🐙主辦單位: 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執行單位:夾腳拖劇團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5的網紅夾腳拖劇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女孩晶晶覺得媽媽很煩,晶晶爸爸說了一個睡前故事: 故事發生在爸爸小時候,還叫「阿廣」的時候。阿廣覺得媽媽整天碎念,像巫婆一樣整天控制著他,一天終於受不了了,決定離家出走到世界的盡頭!可是外面世界充滿危險,有奇怪的海盜、章魚怪,還有最可怕的巫師…阿廣想也想不到,他一心想逃離的媽媽,竟然漂洋過海找到他...
白色恐怖 戲劇 在 夾腳拖劇團 Flip Flops Theat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說好不要哭》是一齣沒有語言、沒有年齡限制,不管大小朋友都可以進場觀看,並且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感動,並且我們在其中設計了許多互動的橋段,不管是透過票券,或是透過泡泡等等的,都是希望大小朋友可以身歷其境、感受其中。
而雖然今年因為疫情,演員無法與觀眾靠近互動,但我們依舊會盡其所能的設計不一樣的互動,歡迎大家在這2021年,繼續支持我們的《說好不要哭》喔!❤
- - - - - - - 2019觀眾分享- - - - - - - -
「將語言的元素從戲劇表演中拿去,卻仍然可以透過擬聲和光影感受情緒的波動。即使身為成年人,#最後仍被東東對著強權吶喊哭泣的那幕逼出了眼淚。#相信這齣劇一定可以在小朋友的心中種下關於自由和人權的種子∼∼」
「透過劇團的方式,#讓更多孩子了解歷史、#知道人權的重要性、黨國的壓迫等等....辛苦了,謝謝你們」
「票卷的設計真是太棒了,請觀眾拿起票卷那一刻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魚,表面上有牢內牢外之分,但其實只要威權還在、大海也不過是比較大監獄。」
「謝謝你們即便我一個大人,還是感動到掉淚,#在這個時代要如何保持初心甚為困難,#大人和孩子要一起努力。」
「謝謝你們用另一種方式詮釋白色恐怖,即便是過去的事件,#但直至今日他對自由民主的影響仍舊影響至深且刻骨銘心,戲劇是一種語言,表達出了過往的傷害,用溫和的方式包裝了起來,期望你們未來,可以用更多的作品,讓孩子們認知過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好不要哭】
🐟演出時間|2021.09.10(五)- 09.12(日)
🐠演出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
🐡索票方式|https://www.accupass.com/go/dontcry
‼本演出不分年齡一人一票,未滿12歲之孩童需親友陪同。
‼觀眾須依防疫規定需求執行進場。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利。
🐙主辦單位: 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執行單位:夾腳拖劇團
白色恐怖 戲劇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白色恐怖 戲劇 在 夾腳拖劇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女孩晶晶覺得媽媽很煩,晶晶爸爸說了一個睡前故事:
故事發生在爸爸小時候,還叫「阿廣」的時候。阿廣覺得媽媽整天碎念,像巫婆一樣整天控制著他,一天終於受不了了,決定離家出走到世界的盡頭!可是外面世界充滿危險,有奇怪的海盜、章魚怪,還有最可怕的巫師…阿廣想也想不到,他一心想逃離的媽媽,竟然漂洋過海找到他,這才發現媽媽的愛無邊無際…
本劇本曾獲台東兒童文學獎,故事探討親子關係,在孩子的獨立與父母的放手間,說一段愛的故事。
【製作團隊】
製作人:林瑞姿
舞台監督:林貞佑
編劇、導演:吳易蓁
行政:利慈馨
演員: 何安妘、呂名堯、胡書綿、錢君銜
臺語指導: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陳豐惠
舞台設計:吳修和
燈光設計:曾彥婷
服裝設計:張義宗
音樂設計:柯鈞元
平面設計:陳又瑄
【劇團簡介】
夾腳拖劇團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親子、母語、人權戲劇。作品包括:《4.5.6.7.》雜耍暨物件劇場、日治時期民眾劇場《阿媽的雜細車》、亞維農藝術節作品《啓程》、白色恐怖親子劇《愛唱歌的小熊》、《說好不要哭》、台灣民主進程光影演出《慢慢》等。2016年起,劇團以互動、遊戲等方式,開啟「母語寶寶聽故事計劃」,致力於母語戲劇推廣,希望將戲劇與台灣文化的種籽傳承給孩子,讓孩子能一出生,就能接受到台灣劇場的美麗之處。

白色恐怖 戲劇 在 夾腳拖劇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女孩晶晶覺得媽媽很煩,晶晶爸爸說了一個睡前故事:
故事發生在爸爸小時候,還叫「阿廣」的時候。阿廣覺得媽媽整天碎念,像巫婆
一樣整天控制著他,一天終於受不了了,決定離家出走到世界的盡頭!可是外
面世界充滿危險,有奇怪的海盜、章魚怪,還有最可怕的巫師…阿廣想也想不到,
他一心想逃離的媽媽,竟然漂洋過海找到他,這才發現媽媽的愛無邊無際…
本劇本曾獲台東兒童文學獎,故事探討親子關係,在孩子的獨立與父母的放手間,
說一段愛的故事。
【製作團隊】
製作人:林瑞姿
舞台監督:林貞佑
編劇、導演:吳易蓁
行政:利慈馨
演員: 何安妘、呂名堯、胡書綿、錢君銜
臺語指導: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陳豐惠
舞台設計:吳修和
燈光設計:曾彥婷
服裝設計:張義宗
音樂設計:柯鈞元
平面設計:陳又瑄
【劇團簡介】
夾腳拖劇團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親子、母語、人權戲劇。作品包括:《4.5.6.7.》雜耍暨物件劇場、日治時期民眾劇場《阿媽的雜細車》、亞維農藝術節作品《啓程》、白色恐怖親子劇《愛唱歌的小熊》、《說好不要哭》、台灣民主進程光影演出《慢慢》等。2016年起,劇團以互動、遊戲等方式,開啟「母語寶寶聽故事計劃」,致力於母語戲劇推廣,希望將戲劇與台灣文化的種籽傳承給孩子,讓孩子能一出生,就能接受到台灣劇場的美麗之處。

白色恐怖 戲劇 在 祖寧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故事起頭的巴士竟是「穿越時間」的意思
⚡芸香手裡的1984是象徵她的____________
⚡老師送芸香草竟是別有意義
返校改編自赤燭的同名遊戲,故事講述1999年的芸香和母親搬遷到金鑾,卻意外因而遇見30年前在翠涵樓的方芮欣,人鬼之間展開一趟既恐怖詭異卻又酸澀的自我探索。
今天的影片以返校的前四集出現的各類細節,幫助大家更加理解返校影集的呈現與意義!(❁´◡`❁)
#返校 #公視 #方芮欣
🔖各節看點
00:00 返校影集介紹
00:14 返校遊戲電影影集差異
02:18 巴士竟有時間穿越意思
04:22 1984被沒收的自由意志
06:35 髮箍是母親的制約
07:39 鏡子真實的自我
08:32 老師送芸香草的意義
10:06 1969歷史一再重複
11:06 耳環刺肉背後的心裡解析
📺本集為劇光燈系列
專講戲劇的單元,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戲劇
那就不要猶豫按下訂閱了!開啟小鈴鐺不錯過任何戲劇新片吧!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
✦祖寧 IG搜尋 / ning_twins0125
https://www.instagram.com/ning_twins0125
✦合作邀約請來信:twinszuning@gmail.com
-
✦Podcast聽聊劇:
Appla用戶: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513288553
sound on:https://player.soundon.fm/p/563ed9ad-3de2-4454-b979-890eb8a9b159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3B8eaxOJeyRexedVw6mCrO
google播客:https://bit.ly/3fHV8Mm
kkbox:https://pse.is/38ttwd
-
✦加入LINE官方帳號,立刻收到影片推播:https://lin.ee/4StYEV9

白色恐怖 戲劇 在 東吳大學人權學程- 透過戲劇展演來認識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 ... 的推薦與評價
透過戲劇展演來認識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人物故事,絕對會讓大家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9/26(四)1900 地點:東吳大學松怡廳重點是「免費入場」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