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
有團友在問Jamison Savage的瑰夏/藝伎和黛博拉莊園瑰夏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價格差一半,台客與Underdog確認過後,報告如下:
首先,黛博拉莊主Jamison Savage擁有不止黛博拉莊園,他同時也與夥伴共同設立了另一個巴拿馬著名的摩根莊園,Savage咖啡是他的又一力作!
莊主JS品牌的豆子,Savage Coffee,是為了更廣大的客戶群,主打更親切的價位,更多元的豆種,主要的豆源是來自附近幾位莊主JS親自拜訪挑選過長期配合的莊園(同一火山群,類似的優良風土條件),透過嚴格的品管,交由Jamison在黛博拉莊園裡,同一個的處理站親自帶領團隊以他同樣的獨家處理法處理!Savage Coffee的風味,已經以在巴拿馬咖啡師大賽裡獲得冠軍得到各界的肯定,在台灣,可以喝到Savage Coffee Geisha的機會少之又少,何不趁早品嚐明日之星,現在加入團購,團友就可以用很親切的價格享受到大師的瑰夏咖啡!!
好豆更要好烘焙,不然豈不浪費了??這次團購的黛博拉莊園瑰夏和Jamison Savage瑰夏,都是由黛博拉在歐洲與中東區的策略夥伴,WBC與各項世界咖啡大賽的常勝軍,希臘的Underdog所烘焙!
世界級大師的精品豆與世界級大師的烘焙工藝,找朋友湊滿一公斤還可以打折,您還在等什麼呢?
#輕鬆歐洲咖啡豆
希臘Underdog豆坊和Jamison也有很多更容易親近的豆款!快來看看!
團購咖啡來這裡: https://bit.ly/2v27XhO
P.S. 此檔圖片轉載自黛博拉莊園和希臘Underdog,非個人所有
瑰夏咖啡 價格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問卦] 有沒有藝伎咖啡豆的八卦?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7561046.A.09D.html
藝伎無庸置疑,應該是當代最火紅也最為人所知的高價咖啡豆。相比於牙買加藍山產量稀少品質又不穩定、非野生麝香貓咖啡貴又難喝,近年新發掘的藝伎算是品質和價格相對穩定的好咖啡豆了。
聽到藝伎此一名詞,很多人會聯想到日本藝妓,但其實二者並無關係。藝伎之原名是來自衣索比亞一座名為geisha的山,後人為了賦予其明更多浪漫,因此名為藝妓、藝伎或近幾年開始起用,也更好聽的瑰夏。
但其實瑰夏並不是一開始就大放異彩的,它原先並不出彩,加上單位面積的產量也並不如其他豆種有經濟效益,所以其實沒啥人願意種。而之所以種植也並非為了販賣,而是為了替自家主要種植的咖啡豆,防護一層防風林,是的,瑰夏原本的用途視作為防風林,而非用來喝。
經營瑰夏最有名的莊園,就屬巴拿馬的翡翠莊園。當年他們無意間發覺自家莊園的咖啡,就屬某一區塊的咖啡特別有柑橘酸香,多經探查之後發現,原來這些味道來自於採收時無意採集到的防風林咖啡豆。於2004年用這些防風林瑰夏咖啡參加國際杯測後,瑰夏才為人所知,並且價格水漲船高。
瑰夏不同於其他咖啡豆,品質不錯的瑰夏豆,配上善於烘焙的專家,沖出來的瑰夏都有些無可取代的柑橘檸檬香味,且此種味道是其他產區咖啡豆無一擁有的風味。總的來說瑰夏有非洲豆才有奔放,也有拉丁美洲豆的細緻,真要形容的話,就像是個在床上狂野騎乘位的氣質千金小姐。
瑰夏確實不便宜,尤其翡翠莊園的瑰夏尤其如此。在台北,若你想喝一杯來自翡翠的普通瑰夏,可能得要價400~500元,若你想喝更高級的藍標、綠標,極有可能需要花費1000元左右的金額,至於最高級的紅標,齋主則僅在台北咖啡廳見過數次,價位不等,端看店家取得的困難程度。
但這幾年因為瑰夏大行其市,所以各地都引進了瑰夏種植。巴拿馬除了翡翠莊園之外也種起了瑰夏,更別提甚麼馬拉威、伊索比亞,甚至台灣這幾年也有人在台中引進了瑰夏,只是是真是假至今也不知道。
講這麼多,你可能會問到底該不該喝瑰夏對吧?
齋主給的建議是,若你平常有習慣喝些淺培的酸咖啡,那你真該花點錢去試試那味道。但若你平時只喝星巴克或7-11,那你花錢喝藝伎也只是浪費,因為你不可能體會那其中的特殊風味,還不如去7-11或全家點點他們的精品或單品咖啡來喝喝。
不過講實話,瑰夏並不是齋主最愛的咖啡就是了。
瑰夏咖啡 價格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看名莊園elida和La Esmeralda實景】
這篇台視新聞的專訪蠻精彩的
實際走訪了波魁特的兩大名莊園:伊莉達和翡翠
也稍微介紹了一下海拔、微氣候和geisha
但當然不算太深入,但已經很有意思了
全長看起來四十幾分鐘,但跟咖啡有關是前半段(後面講稻米)
花點時間看看蠻不賴的喔~
台視《國際熱線》
前進外交最前線 中美洲特別報導 第二集
如何甩開「貧窮咖啡農」的箍咒?我們在巴拿馬和尼加拉瓜找到答案!
有想法的咖啡農直接與國際接軌,他們不是被期貨價格控制的羔羊,而是能親自站上國際拍賣、國際商展場合的生產者。有人想辦法復育品種,有人想辦法創新後製處理法。
[巴拿馬]
「藝伎/瑰夏咖啡」在台灣(亞洲)走紅的程度,讓巴拿馬咖啡農也驚豔。採訪團隊先到巴拿馬舊城區的 Bajareque Coffee House 採訪咖啡莊園第四代主人,看巴拿馬的咖啡消費市場,然後再搭飛機到西部山區的咖啡產地「博魁地」和 Volcan 拍咖啡收成,這個小鎮讓我想到台灣傳統產業的接班故事,小農的發展掙扎與堅定意志是我感興趣的。
[尼加拉瓜]
「全漿果處理法」保留咖啡果皮和果肉,從釀葡萄酒而得的靈感,後製處理讓咖啡豆有更香甜滋味;種咖啡樹也是學問,土壤就是關鍵。
TaiwanICDF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的海外技術團/計畫經理也是每一次我們採訪的貴人,除了在異鄉照顧採訪團隊,他們是真正讓台灣在國際社會受人尊敬的先行者,一步一腳印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時間,實踐專長外交。
YouTube觀看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AaCfk4k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