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電大聯盟】
時間:2021/3/28(日)
貼文:NO.1217篇
大家好,我是 LEO
.
■電動車起點
2009年聯合國潔淨能源部長會議通過的電動車倡議,目標強化全球對電動車的推動,主要的會員國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荷蘭、挪威、瑞典等10國,由美中擔任共同領導國。
.
目前美國、中國及歐盟等三大經濟體電動車市場,已經占據全球 90%以上,產業趨勢越來越明朗,特別是歐盟國家推展的進程正在加速行進,北歐國家挪威、荷蘭從 2025年起開始禁售汽柴油車,2030年起禁止非電動車上路,換句話說路權被剝奪以後,傳統汽柴油車將完全消失,傳統車廠如果不改變,等於退出市場被消滅,距離2025年只剩4年時間。
.
世界各國雖然禁售的時間不一樣,趨勢已經展開,2025、2030、2035、2040年只是形式上的時間表,對於汽車產業來說,誰先搶佔發展先機,整合上中下游才能一路笑到最後。
.
■產業結構改變
汽車電動化以後,引擎、變速箱、進汽零組件、點火設備、燃燒零組件、排氣零組件、油壓剎車、潤滑零組件、啟動零組件、交流發電機等再也不需要,各種電子零組件、電池模組將佔據整台電動車一半以上的成本,特別是電池,就占三分之一。
.
新的零組件包含,馬達、高壓離電池、變流器、車載充電器、冷氣汽動壓縮機、
電動煞車、電動水幫浦、高壓電動車用線組、二次驅動電池……各種車用電子晶片、新的耐高溫高壓材料、甚至輕量化的新車殼、車載軟體系統、自駕輔助系統…..整個汽車產業面臨新的大洗牌。
.
■得電池者得天下
2018年全球汽車總銷量為9123萬輛,整個2020年目前全世界最成功的車廠特斯拉才賣出 50萬台電動車,特斯拉提到:如果要將年產能提高到 2000萬輛,電池將是最大的障礙。
.
仔細剖析電動車成本結構,電池占30~35%,驅動系統占20~25%,另外電動車有一半的重量來自電池模組,導致車身比燃油車還重,如果電池重量如果減少一半,車子續航力可以增加25%。
.
2020年電動車電池市占率前三大,中國寧德時代,市占約24%;南韓LG能源方案,市占約23.5%,日本Panasonic市占約18.5%。它們都是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主要生產『磷酸鋰鐵』電池,優點是價格便宜、安全性高,使得特斯拉每輛車的製造成本下降約600~1,200美元。
.
但是電動車常見的乾電池或鋰電池,都是液態電池,缺點是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電池效能;使用快充也要20到30分鐘才能充飽電,續航力約300到400公里,此外,液態電解液如果外漏,容易引發意外。
.
燃油車加滿油,續航力約為500公里,若採用固態電池、續航力甚至有可能達到1,000公里,豐田汽車,已宣布投入固態電池研發,宣稱續航力可超過500公里,使用快充10分鐘就能充飽電。
.
鴻海在2020年10月「鴻海科技日」宣布,將投入固態電池技術,目標將電池重量減半、體積減少為六分之一,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以上,鴻海產品長蕭才祐透露,預計在2024年,鴻海就會推出首款商業化的固態電池。
.
■鴻海車電大聯盟
2021年3月25日首次舉辦首次會員大會,MIH大平台超過 1200家會員,預計6月再舉辦聯盟大會,7月聯盟成為獨立運作組織,10月再發布新款 New EVKit,預計2022年計劃推出電動大巴, 2023年發布C級距電動車量產上市等工作時程。
.
團隊研判,MIH公版模組化、標準化將大幅降低電動車製造成本,大幅縮短開發時程,把所有的人才都聚集起來,把鴻海家族最強的優勢-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發揮到極致,雖然起步較慢但是有機會後發先至,未來5~10年內在全世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相關概念股在這一波的產業浪潮來襲後,有很多股票已經翻倍飆漲,但是我認為只要眼光看得夠遠,有機會翻倍再翻倍,想知道更多產業上的研究與長線趨勢股👇
.
搭上領先市場的時光機⤵
https://lihi1.com/jjjwf
把握機會翻轉人生⤵
https://t.me/stock17168
「特斯拉冷氣內循環」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心得] 冷氣內循環與外循環-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特斯拉空调系统三种循环模式中的自动循环模式有啥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TESLA Taiwan Model 3/Y 特斯拉台灣車主群| 水柱洗車小心 ...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車內循環都會自己跳成車外循環?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問題] 有關冷氣內循環過濾機制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問題] 關於model3的夏天空調設定? - 看板ca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心得] 冷氣內循環與外循環- 看板ca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心得] 冷氣內循環與外循環- ca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問題] 冷氣車內循環聞到外面味道 - PTT評價 的評價
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特斯拉空调系统三种循环模式中的自动循环模式有啥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特斯拉 空调系统三种 循环 模式中的自动 循环 模式有啥用. 特来电. 特来电. 6.36K subscribers. Subscribe. <__slot-el>. Subscribed. Like. I like this. ... <看更多>
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TESLA Taiwan Model 3/Y 特斯拉台灣車主群| 水柱洗車小心 ... 的推薦與評價
水柱洗車小心冷氣進風口進水,如果副駕進水記得開室外循環並運轉讓它吹乾否則發霉就GG了。 ... 別人的特斯拉內建磁鐵, 你的是內建力場剎車是你踩的還是AP 自己煞停的? ... <看更多>
特斯拉冷氣內循環 在 [心得] 冷氣內循環與外循環-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近日天氣熱起來
一進入車內都被熱氣逼死
看了網路上一堆似是而非的教學
總覺得很想笑
其中最奇葩的莫過於反覆開關車門
把熱氣逼出車外
難道都沒想過這樣手部運動會讓人體更熱嗎
而且還不少人信這套
我看女友在這樣搞
都在想……妳不是怕練太壯嗎?
酒精降溫也有人分享,原理就是易蒸發帶走熱量
我不知道座椅皮件會不會因為酒精受損
我倒是知道老化的塑膠件
噴過後會留下一點一點的噴霧痕跡反而更醜
今天車子停在烈陽下
車子裏好像溫室一樣
溫度用T表示
T車內>T車外
把小孩或寵物鎖在車內簡直是謀殺
這時應該是發動引擎
開啟外循環(不要開ac)
把相對較低溫(30度)的室外空氣吹入車內(40度)即可
絕對比開關車門趕出車內空氣有效率
這時人在車內可能不舒服(吹熱風)
就等個幾分鐘讓車內外溫度平衡即可
看你要不要上車都可以
這時要行駛可以開窗行駛
加速車內車外溫度平衡
如果疫情不想窗戶全開
開個小縫即可
熱空氣上升後自然會往車外跑
我是水溫表達到中線穩定後,
才開啟ac
並且切換成內循環
這時壓縮機會把車內30度的空氣降成29度
再來繼續把29度的降成28度
如此循序
車子內部可以明顯感受到溫度下降
若是一直開啟外循環又開ac
那壓縮機一直在處理,把室外30度的空氣冷卻
冷房效果就不如內循環了
很多朋友說冷氣不冷
我教他們切換成內循環
冷房效果就出來了
這訣竅的前提,是車內溫度已經和車外平衡了
如果車內40度你還開ac內循環
這樣的冷房效果
倒不如開ac車外(30度)循環
不過開啟內循環
久了(大概1小時)會杜估想睡
這時再開啟外循環
把室外新鮮空氣引入車內
內循環不是全封閉的車內空氣循環
還是會引入一些車外空氣
所以不用擔心一直開內循環會窒息缺氧
只是引入車外新鮮空氣(雖然熱了些)
這樣開車比較不會杜估
善用內外循環切換
而不是一直內循環或外循環的好處
是管道間保持乾燥
不會有水汽形成管道發霉
在特殊情況
比如台1線經過彰化台化工廠
或是台中東區的樂業路旱溪那一帶
都會有載豬車經過
目的地就是東區的屠宰場
髒水(糞水?)就直接排到馬路上
早上3點台中十甲路也會有載雞車經過
這時開啟內循環
就能避免車外臭空氣跑入車內
冬天前檔玻璃起霧時
有些人會開窗
會切換出風口到前檔(扇形那個圖示)
但效果都不佳
因為此時車內車外濕度都很高
其實正確方法是開ac
因為ac有除濕效果
會把空氣乾燥後導入車內
冬天很冷還開冷氣不是很怪嗎?
你可以把溫度切成暖氣
出風口設定腳底出風
這樣暖氣不會噴到臉上
還可以暖腳
加上熱空氣由底部自然上升
可以加速車內乾燥空氣循環
最後,快到目的地時
我會關閉ac,
開啟外循環
讓乾燥空氣吹進車內
雖然有點不舒服
不過這樣可以讓管道間的水氣吹乾
老一輩是這樣教的
現代駕駛好像都沒這個習慣
都認為哪有那麼倒楣
只能說
等你開過都是霉味的老車你就知道了
你看停車場,很多車開走後地上不都留一攤水漬
那就是冷氣的冷卻水
他既然會排出車外
也會殘留在車內的冷氣管道
是有一種泡沫清潔劑可以清潔冷氣管道霉味啦
只是車子出廠是好的
何不學一下正確的操作方法呢
讓冷氣管道的壽命更長
車子越來越聰明
越來越自動化
不過了解這些功能的原理
能讓我們在正確的時機
更有效率的達到冷房效果
一點心得分享
有錯誤請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163.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23763308.A.447.html
你也是不管旁車在開關車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