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斯卡獎季作品看下來,有些來不及分享,有些看了好幾遍,整體最喜歡的依然莫屬《游牧人生》,甚至可以說,無論切入角度、情感力道,這是今年此批入圍名單中最獨樹一幟的作品了。雖然來不及如往年一樣於頒獎前做出預測,但看到不少獎項符合心中期待仍感到開心不已,好比《夢想之地》尹汝貞拿下最佳女配角、《靈魂急轉彎》拿下最佳動畫長片與原創配樂、《醉好的時光》拿下最佳國際影片、《游牧人生》法蘭西絲麥朵曼三奪影后、《父親》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奪影帝,以及恭喜趙婷於第 93 屆奧斯卡金像獎寫下歷史,一舉捧起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兩項大獎。
⠀⠀⠀⠀⠀
來回顧一下過往寫這些電影的文章節錄。
⠀⠀⠀⠀⠀
《#靈魂急轉彎》再度讓人拉遠觀看近年來這些作品,談失去,談死亡,談迷惘,映照世界的脈絡,不再單方面羅織滿口要你出人頭地的惕勵之詞,而是引導我們回歸原點,思考何謂生命、何謂生活,思考何謂想像、何謂現實,科技進步能夠讓我們不用親身經歷就得知很多知識、出口頭頭是道,然而恰巧相反地,沒有一個人,可以空口讓你體會美食的滋味、母親的關愛、音樂的美妙、微風的輕撫、陽光的親吻、落葉的觸摸、漫步街頭與凝望天空的胸口悸動,有些事物是必須先感受才會相信的,例如生命意義,例如存在價值,而活得庸庸碌碌,腰越彎越低的我們,有些時候則必須向死而生。
⠀⠀⠀⠀⠀
《#醉好的時光》那一幕是「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Thomas Vinterberg 對酒後醉態的刻劃堪稱一絕,哀傷隱隱湧動,幽默穿插其中,透過丹麥的飲酒文化,去述說存在於各個國家的根本現狀,無論你我身處的環境底下,喝酒是否明正言順,是否可以攤在陽光下,是否被表面的禮教文明壓抑著,或許觀眾該從飲酒作樂的狂歡裡銘記的,則為那一份渴求幸福的輕盈感受。當你可以選擇不藉助酒精而保持樂觀,而維持笑容,為享受而享受,為狂歡而狂歡,為生活而生活,方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解脫。
⠀⠀⠀⠀⠀
《#父親》裡白髮蒼蒼的他時而暴躁恍惚,時而風趣幽默,時而惦記著缺席的女兒,時而哭得像個孩子。最終恍然大悟時,Dylan Thomas〈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一詩彷彿也見證了 Anthony Hopkins 令人懾服的影帝級演出,緊緊牽動每一條屬於人類也屬於宇宙的感官神經。
⠀⠀⠀⠀⠀
《#游牧人生》趙婷細膩詩意的鏡頭,緩緩跟隨 Frances McDormand 波瀾不驚的呼吸起伏,獨自凝視人世蒼茫,失去丈夫,孑然一身,沒有債務卻也沒有存款,逐臨時工作而居,一邊打工一邊同樂,一邊實踐生命清單,將時光拋擲於真正美好的事物上,放眼望去,遼闊寧靜的地貌,漸層暮色的天空,冉冉襯托出無畏無懼的殊死勇氣。縱使難以融入世俗定義中的正常生活,迫使不輕言示弱的中年女性持續啟程,法蘭西絲麥朵曼坦然冷靜的目光隱隱透露一種執念,時常不動聲色凝視著美國曠野的空荒與奇景,流浪在樹林與樹林之間,隱身在小鎮與小鎮邊緣,彷彿任由歲月、時間一一呼嘯而過,被抽走了重量,僅存孤獨、絕望與哀愁中一閃而逝的星火餘燼,於殘酷與溫柔並存的空間,詩意漸漸昇華。為什麼趙婷與其鏡頭下的芬恩不帶過多批判力道?答案就如寫下《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的王鷗行、《黑鳥不哭》的潔思敏沃德,於主流文化、於資本主義社會滅頂而後生還,他們背負苦難、經由藝術,綻放屬於倖存者的柔韌與美麗姿態,以愛與寬容尋求生命的回應。
⠀⠀⠀⠀⠀
⠀⠀⠀⠀⠀
⠀⠀⠀⠀⠀
⠀⠀⠀⠀⠀
▍《游牧人生》完整文章寫於上報:
⠀⠀⠀⠀⠀
【從原著到電影】《游牧人生》告訴你:只要上路就有希望。
https://bit.ly/315zPhi
⠀⠀⠀⠀⠀
⠀⠀⠀⠀⠀
▍《游牧人生》電影原著由 臉譜出版
⠀⠀⠀⠀⠀
《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
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
「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
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https://bit.ly/32Wqslp
「潔思敏沃德」的推薦目錄:
- 關於潔思敏沃德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潔思敏沃德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潔思敏沃德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潔思敏沃德 在 #潔思敏沃德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潔思敏沃德 在 2020.10.01 蘭萱時間專訪【黑鳥不哭】嘉世強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潔思敏沃德 在 最新2023美國電影-推薦電影-第2頁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潔思敏沃德 在 PttPlay線上看- Gimy劇迷 的評價
潔思敏沃德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濟大蕭條使的數百萬計的美國人,不分年紀、不分階級全都變得像十幾歲的孩子一樣無力,但是有少部分人在這片混亂當中看見了契機 ── 一種重建自我世界的契機。於是他們用個人化和比較不會受到傷害的方式重新建立起自我價值。...... 他們選擇不再被動等待政府或大企業出手相救,他們決定不假他人之手,改由自己掌握自身的錢途。他們選擇擺脫中產階級的繩套,打造出全新的次文化 —— 一種多一點自由、多一些主權、少一點憂心、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
⠀⠀⠀⠀⠀
— — 《#游牧人生》Jessica Bruder
⠀⠀⠀⠀⠀
讀過屬於報導文學的原著後會發現,其所關注的重點其實與電影核心命題不大相同,書中主要篇幅多著墨於營地管理員與亞馬遜理貨員,但趙婷的電影不止於此,國外有些評論認定創作者不願針對美國現狀深入提出批判,於我而言,改編之路顯然不只有一條,那也可以是不全然依循原著所延伸出的影像生命力,且凌駕於美國經濟之上,藉由對文明的深刻省思,以及多一些隨心所欲的游牧生活,回歸自我、存在與生命的雙向探索。
⠀⠀⠀⠀⠀
威尼斯金獅獎、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影片與導演,一路成為本屆奧斯卡大熱門,《游牧人生》可見華裔導演趙婷細膩詩意的鏡頭,緩緩跟隨芬恩波瀾不驚的呼吸起伏,獨自凝視人世蒼茫,失去丈夫,孑然一身,沒有債務卻也沒有存款,逐臨時工作而居,一邊打工一邊同樂,一邊實踐生命清單,將時光拋擲於真正美好的事物上,放眼望去,遼闊寧靜的地貌,漸層暮色的天空,冉冉襯托出無畏無懼的殊死勇氣。
⠀⠀⠀⠀⠀
縱使難以融入世俗定義中的正常生活,迫使不輕言示弱的中年女性持續啟程,Frances McDormand 坦然冷靜的目光隱隱透露一種執念,時常不動聲色凝視著美國曠野的空荒與奇景,流浪在樹林與樹林之間,隱身在小鎮與小鎮邊緣,彷彿任由歲月、時間一一呼嘯而過,被抽走了重量,僅存孤獨、絕望與哀愁中一閃而逝的星火餘燼,於殘酷與溫柔並存的空間,詩意漸漸昇華。
⠀⠀⠀⠀⠀
為什麼趙婷與其鏡頭下的芬恩不帶過多批判力道?答案就如寫下《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的王鷗行、《黑鳥不哭》的潔思敏沃德,於主流文化、於資本主義社會滅頂而後生還,他們背負苦難、經由藝術,綻放屬於倖存者的柔韌與美麗姿態,以愛與寬容尋求生命的回應。
⠀⠀⠀⠀⠀
「以前的社會契約是,只要你遵守遊戲規則(用功念書,找到工作,認真打拚),一切都會順順當當,...... 但在今天,這已經不是真理。你可以循規蹈矩地做好每件事,照著這個社會要求你的規範去做,可是到頭來還是會破產,還是會孤苦伶仃、無家可歸。」
⠀⠀⠀⠀⠀
「被時光凍結的小鎮」、「日曆上的日期仍停留在被關廠的那一天」,文字與影像如實呈現出人們口中與車諾比相提並論的帝國鎮,近百名員工的石膏工廠因住宅市場不景氣而就此失業,但那並非普通的公司倒閉、員工資遣,而是整個小鎮徹底消失。Jessica Bruder 紀錄多段起起伏伏的人生,譜出美國經濟體另一面的世界,趙婷則跟隨著芬恩的個人經歷,連結起大環境碾壓下懷疑一切現實、抗拒世俗眼光,又渴望掙脫枷鎖的自由靈魂。
⠀⠀⠀⠀⠀
也許你會納悶,「車居族」、「露營車打工族」、「新型態游牧民族」什麼標籤都好,這群人,不再把社會階級放在眼裡,認清一輩子汲汲營營的美國夢只是一場荒謬騙局,難道他們天生就能接受與社會期待背道而馳的價值觀嗎?
⠀⠀⠀⠀⠀
猶如置身紛亂動盪時刻的你我,答案多數是否定的,那拒絕任人擺布的「勇氣」,以及企圖掙脫現實的「理想」,帶領他們從無路可退的夾縫中努力覓得的一條生路,芬恩、大衛、史汪奇、琳達梅伊,他們都是勇敢的倖存者,誕生於時間永恆的詩句,時時刻刻散發稍縱即逝卻溫柔動人的光芒,從一頁短暫美景融入下一頁短暫美景,從一抹夏日餘暉潛入下一抹夏日餘暉,從一片炙熱穹蒼躲入下一片炙熱穹蒼,屬於已逝之物的季節依舊恆久閃耀,閃耀在願意凝視的孤獨雙眸之中,信念若隱若現,希望兀自湧動。
⠀⠀⠀⠀⠀
⠀⠀⠀⠀⠀
⠀⠀⠀⠀⠀
▍完整文章寫於上報:
⠀⠀⠀⠀⠀
【從原著到電影】《游牧人生》告訴你:只要上路就有希望。
https://bit.ly/315zPhi
⠀⠀⠀⠀⠀
⠀⠀⠀⠀⠀
▍電影原著:臉譜出版 X 20th Century Studios
⠀⠀⠀⠀⠀
《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
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
「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
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https://bit.ly/32Wqslp
潔思敏沃德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的。曾有過一場戰爭。是的,我們來自戰爭震央。在那場戰爭裡,一個女人給自己一個新名 ── 蘭,命名的過程裡,宣告自己的美麗,決定那份美麗值得保存,因此,一個女兒誕生,從那女兒,又誕生了一個兒子。
⠀⠀⠀⠀⠀
長久以來,我說我們生於戰爭。我錯了,媽,我們孕育於美。」
⠀⠀⠀⠀⠀
─ ─《#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Ocean Vuong
⠀⠀⠀⠀⠀
⠀⠀⠀⠀⠀
《長路》寫,人們留懷心尖的恩寵與美善,都源自於痛楚,萬事生降於哀戚,與死灰,然後那個爸爸輕聲對熟睡的孩子說道,「我還有你」。就是因為「我還有你」,而這個「你」,是外婆蘭,是母親玫瑰,是初戀情人崔佛,轉瞬就可能在時間裡消失的事物,關於美好,關於良善,關於快樂,所謂「已逝之物的光芒」,往往在毀滅之際才會看見如何生成,被死亡、汙穢、迷失、孤獨、暴力、野蠻、謊言等陰影與傷痕襯托,那些都不是錯,因為美會注入其中,豐富了寂寞的瞳孔,王鷗行堅持,「存活本身就是美」。
⠀⠀⠀⠀⠀
正如書末孫梓評的推薦文指出,承繼同為越南移民、經歷過越戰的作家阮越清,《同情者》思考雙面文化下戰爭所撕裂越南深處的衝突、困境與身分認同,年僅三十二歲的詩人王鷗行,則從受害者心態昇華成倖存者的思維,卸下了憤怒與控訴,愛與慈悲緩緩浮現,藉由一封寫給不識字母親的信,一朵藍色超音波下的盛開玫瑰,極其詩意地將回憶錄式文體內化成「傷口」與「生命」,共同經驗與個體經歷鎔鑄出新一代的帝王斑蝶,望向彼處的家,手影逐漸合為一體。
⠀⠀⠀⠀⠀
我們孕育於美。一語道出了《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必須被書寫出來的原因,句子末端才是起始處,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燦爛光芒、珍貴火花、第一場雪轉瞬即逝,我們卻會為了追求美而涉險,而無懼死亡,而適應傷痕,只需要剎那間的美,便會改變我們眼裡的世界,改變現實的紋理,盡而提煉成各種藝術 ── 文字、音樂、影像、繪畫的強韌力量。
⠀⠀⠀⠀⠀
「世間之物,恆河沙數,凝視獨樹一格:凝視某樣東西即是讓它充滿你的生命,無論多麼短暫。」
⠀⠀⠀⠀⠀
整本書就猶如凝視回憶,回憶並非母親口中的選擇,回憶是洪水,凡人毫無選擇餘地,只能在湍急水流中攀住漂過身邊的任何一塊浮木,任由縹緲如時間穿過我們的肉身。覆蓋成長痛、種族歧視、毒品濫用、童年與家庭陰影,褪去這層抒情的溫柔凝視,敞開的傷口竟如此悲慘晦暗,我們難以解釋的事物太多,試圖和解、自我接納是唯一出口,必須仰賴故事賦予意義,期望別人找到我們,所以潔思敏沃德吟唱出了《黑鳥不哭》,所以王鷗行容許自己成為獵物;黑人與黃種人揭開美國的另一面,這兩本書同樣被恨包覆,卻以愛清洗,被恐懼覆蓋,卻以勇氣回望,被黑暗壟罩,卻以光明擁抱。
⠀⠀⠀⠀⠀
⠀⠀⠀⠀⠀
「我想起那次與崔佛坐在工具棚屋頂看夕陽西下。我一點也不訝異它的威力,在壓縮的幾分鐘內,它改變我們眼中的世界,就連我們看自己,也不一樣了。我訝異的是自己居然目睹了它的威力。因為落日就像存活,存在於消逝前。想要燦爛,首先你要被看見,被看見,就是容許自己成為獵物。」
潔思敏沃德 在 2020.10.01 蘭萱時間專訪【黑鳥不哭】嘉世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作家 潔思敏 ‧ 沃德 ,在十年之內,兩度拿下美國國家圖書獎,2018年更是獲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她的新書《黑鳥不哭》,是她回到家鄉密西西比州 ... ... <看更多>
潔思敏沃德 在 最新2023美國電影-推薦電影-第2頁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詹妮弗·勞倫斯,安德魯·巴特·費爾德曼,艾邦·摩斯-巴克拉赫,娜塔麗·莫瑞絲,馬修·佈羅德裡克,哈桑·明哈傑,勞拉·本納蒂,丹妮拉·麥斯米蘭,斯科特·麥克阿瑟,凱爾·穆尼, ... ... <看更多>
潔思敏沃德 在 #潔思敏沃德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有印地安血統的非裔美籍作家潔思敏.沃德(Jesmyn Ward)的作品《蠻骨猶存》(Salvage the B… See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