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漁業也有水資源問題 提升鹹水魚塭占比因應】
減少從海裡抓魚保護海洋漁業資源,最好的方式就是壯大養殖漁業,漁業署表示,全球至2030年養殖漁業提供的水產品占比將達59%,不過,淡水養殖會消耗較多淡水資源,而臺灣不缺海水,因此,未來國內鹹水養殖魚塭的比例將從55%拉升至65%。
淡水養殖方面,除了減少養殖地下水的使用量外,與農業整合循環水的使用也是研究方向,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說,農水署在調度水資源時,可以先調配給養殖魚塭使用,養殖魚塭排放水再用來灌溉農田,達到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看更多農報導:https://agriharvest.tw/
#循環水 #鹹水養殖 #鮭魚
淡水魚養殖種類 在 巴黎玩家謝忠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魚子醬與我 2
「魚子醬這麼貴,到底多好喫?」一個沒嘗過的朋友這麼問。另一個喫過的朋友問的是:「魚子醬到底有甚麼好喫的,這麼貴?」這兩個問題似乎都是把好喫與價格連結在一起的迷思,不過無論哪個問題,我的答案都是:看你有多喜歡。
小小一盒30克的魚子醬價格從台幣2,3000元到上萬元不等,幾匙就沒了,到底在嚐甚麼?或是可以反問:魚子醬到底貴在哪裡?
世界上已知並被列入記錄的鱘龍魚約有27種,都在北半球,多半活在淡水與鹹水交界處,可活百年以上,最長身長可達5-6公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魚種之一,在地球上已經超過2億年,鱘龍魚因為體型結構變化不多,在生物演變的歷史上有個很特殊的關鍵地位。
但是並非所有的鱘龍魚都有生產魚子醬的經濟價值(比如有的魚種卵量不夠多或味道不佳),只有5-6種鱘龍魚卵適合生產魚子醬,因此魚種的選擇是個關鍵,知名的俄國品種Baeri是最常見到的,也是這次團購中較高檔的一款.至於知名的Beluga則是來自Huso Huso這個魚種。
幼魚時期需到3年才能分辨出其性別。一般來說約公母比例約各半,這也意味著有一半的公魚只能養來做罐頭(p.s.鱘龍魚的營養價值很高呢)。母魚 - 視品種而定 - 要8-10年才能長成8-10公斤重的成魚產卵,每隻母魚大約可取得其體重10%左右的卵。換句話說,想收成魚子醬前,必須先下至少10年以上時間與金錢的投資!這還沒提到10年間可能的死亡率,天災,病害... 等各種風險與損失。
現在各位了解為何魚子醬不可能便宜了吧? 單是時間成本就8-10年了, 遑論工本與養殖環境條件砸下的資本.
魚子醬的魚卵並非受精卵。通常在母魚成熟時就開始檢測是否有魚卵。確定產卵時會定期抽檢,每次取10顆魚卵,以確認魚體健康,魚卵大小,顏色,軟硬度與熟度等,以決定是否達品質標準。如果沒有達到,則不宰殺繼續養殖。母魚產卵周期是兩年,沒有被宰殺取出的魚卵會被母魚身體自行消化掉,過兩年會再產卵。母魚年紀越大,卵顆粒越大,品質也越好,不過成本也越高。未達標準的魚卵就會被拿去做化妝品的原料(某品牌以魚子醬保養品著名,我玩過… 對我這種窮人體質來說太油了XD)。魚卵顆粒大小也是從此分出等級的。
鱘龍魚是對環境水質極度敏感的動物,略有汙染或是喧鬧的環境就不會產卵。母魚產卵是有季節性的,從九月至隔年三月的秋冬季節是產期。
取出魚卵後, 進入製作的關鍵階段:根據魚卵的精確重量計算,加入鹽的比例(鹽的比例和種類是各家廠商最高級的製作機密,牽涉到風味與口感),輕輕攪拌讓鹽充份均勻地醃漬魚卵,靜置入味。使用的鹽的純淨度越高,做出的魚子醬味道越細緻越好。
我嚐過剛取出尚未加鹽調味的魚卵,其實並不好喫,有一股濃重的土味,這是因為鱘龍魚喜歡生長在有泥土的濁水裡的緣故,魚卵表皮的膜也不夠硬彈。我也嚐過醃漬10分鐘後的魚卵,土味大減,清晰的海碘出現了,但是仍嫌粗糙,鹹味與魚卵的味道也沒有很融合。(待續)
我話多嘴碎, 一個魚子醬要談好幾天, 有興趣的讀者請繼續看下去. 這次團購產品魚子醬和其衍生商品都是我挑選的, 不只魚子醬, 還有魚子醬鹽花, 乾燥魚子醬, 魚子醬奶油(看起來像鞋油…), 還有口味詭異有趣魚子醬昆布黑巧克力, 全部都是法國本地養殖生產, 冷藏空運至台灣:
http://www.shoppinginparis.co
#魚子醬
#LaMaisondeNeuvic
淡水魚養殖種類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14/365
😃王功魚港挖蚵烤牡蠣之旅😃
這次和學伴們共5個家庭一起到王功潮間帶進行生態之旅
原本以為颱風環流下大雨會取消行程
沒想到豔陽高照
差點沒被烤成人乾
搭上傳統牛車後大人紛紛喊苦
想說此生只為小孩犧牲一次
再也不想來海邊曬太陽了
沒想到牛車一開到潮間帶
在海水間巔簸前行時
小孩無不開心尖叫
預告了這次美好的旅行
來到目的地
大家紛紛各就各位
大孩子認真的拿起傳統鋤頭鐵耙挖蚵和牡蠣
小孩們在潮間帶堆沙堡游泳
爸爸們認真的烤著店家免費提供的兩山牡蠣
媽媽認真的一口啤酒一口牡蠣大聊待買書籍🤣🤣🤣
每個人都滿足的渡過美好的下午
相約下次再一起重遊舊地❤️
📚共讀書籍📚
1️⃣《神奇樹屋9-與海豚共舞》
2️⃣《小小地球人57-海洋》
3️⃣第一次大發現《海邊的動物》
4️⃣自然啟蒙《誰住在殼裡》
5️⃣維京《大家都沒有骨頭》
6️⃣維京《大海的習題》
#神奇樹屋9-與海豚共舞
👉跟著傑克和安妮到海洋世界探險
尋找:
像岩石般粗糙而灰黑、平凡無奇
但最美麗的部份卻深藏在內的牡蠣
👉認識珍珠的由來:
牡蠣的殼和外套膜間會跑進沙子
刺激牡蠣分泌珍珠層把沙粒包住
經過數年後就成了珍珠
#小小地球人57-海洋
甫獲文化部108年金鼎獎的小小地球人真的是超棒的知識懶人包👍
👉世界五大洋面積與位置
👉海洋食物鏈
👉珊瑚與珊瑚礁生態
👉海生哺乳動物介紹
超愛海獅、海象、海狗、海豹的介紹(我永遠分不清楚🤣🤣🤣)
👉海水是鹹的由來
👉海水變淡水的方法:逆滲透法、蒸餾法
👉魚會喝水嗎?(這個單元超有趣)
👉海鮮的種類與養分
👉海鮮危機:塑膠微粒、重金屬、化學物質、細菌、寄生蟲
👉有毒的海洋動物
👉各種貝類介紹
👉海洋牧場: #養殖漁業
介紹這次旅遊相關資訊:
牡蠣養殖因牡蠣性喜在海水與淡水混合的潮間帶生活
因此居民以垂吊或平掛方式設置蚵架養殖
👉世界著名海生館介紹
雙娜也超愛海生館
目前去過沖繩美麗海水族館、屏東海生館、墨爾本水族館、鳥羽水族館、哥本哈根水族館
👉成語:五湖四海、江洋大盜、名揚四海、天涯海角、瞞天過海、飄洋過海、海底撈針
👉推理:小孩超愛這部份
根據背景推理正確位置、找出相同者、數數量(考驗專注力)
#第一次大發現《海邊的動物》
專書介紹海邊的動物:
節肢動物:螃蟹
👉軟體動物:貝類、螺、牡蠣
👉刺胞動物:海葵
👉棘皮動物:海星、海膽
這次孩子們拿工具挖沙
也親身體驗這些貝類在退潮後
將斧足伸出殼外
插入沙中、拉殼
再慢慢鑽進沙裡
#自然啟蒙《誰住在殼裡》
👉介紹帶殼的動物:
烏龜、蝸牛、螃蟹、螺類、寄居蟹、牡蠣、蛤類
👉蛤蜊和牡蠣大都不會移動
牠們打開殼來取得食物和水
每當有敵人接近時
就把殼緊緊闔起來
👉溫馨提醒:你要離開的時候
不要把那隻動物帶走
動物在自然環境裡最快樂
如果貝殼是空的
也留給寄居蟹住
#大家都沒有骨頭
每天一個小主題
讓孩子學習「如何過沒有骨頭、軟趴趴的生活」
Mon:拜訪水母、海葵
Tue:見見章魚和烏賊
Wed:來和貝類說說話
Thu:邂逅海蛞蝓
Fri:和螃蟹、蝦子、寄居蟹聊聊天
Sat:向海星、海膽、海參學習
Sun:大合唱
用一週七天學習海底的無脊髓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
包羅萬象卻輕巧無負擔
無論初學者、或是想延伸統合的進階學習者
都非常適合閱讀
#大海的習題
超級推薦這本有趣的海洋提案書
看完會讓人很想直衝海邊
動手動眼收集海洋世界的小生物
以「海洋動畫翻翻書」為主題
帶領孩子親手製作「海邊萬花筒」、「海洋拼貼」、「大海顏色拼貼圖」、「沙色拼貼圖」、「海洋的回憶盒」
讓孩子創造出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翻翻書
除此之外
還有貝殼、海膽、石頭搜集
以及海藻壓花、海水造鹽的簡單方法
還有提供觀察海生動物的方法:
👉眼睛的生長位置
👉魚鰭的使用方法
👉鼻孔的數目及形狀
👉魚的形狀
👉斑紋與顏色與意義
讓孩子在參觀博物館時
避免走馬看花
而是更深一層了解海洋生物的獨特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知識結合生活經驗最珍貴難忘
#主題式閱讀
淡水魚養殖種類 在 大柱休閒烤肉釣魚池- 花壇鄉長沙村淡水魚苗養殖歷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花壇鄉長沙村淡水魚苗養殖歷史,從清乾隆25年(1760)由赤塗崎開台祖先李樸齋來台墾殖養魚苗,迄今已有260幾年 ... 養殖種類有大頭鰱、草魚、烏鰡、鯁魚等中國四大家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