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Aboard! 新海研1號第一次停靠高雄港!】
.
伴隨秋高氣爽的天氣,「新海研1號」首訪高雄港,10月11日接待高雄市瑞祥高中40人及高雄女中20人的參訪,由T003航次領隊、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詹森特聘教授與參與航次探測的林卉婷助理教授負責。過程中參訪師生提出許多問題,像是「新海研1號」探測設備的功能、海洋研究對了解全球變遷的重要、北極融冰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海洋探測對設置離岸風機的重要,以及從事海洋研究的願景等,海洋所兩位老師都仔細的回覆與說明,互動熱絡。
.
這是「新海研1號」繼九月中旬在基隆港西1碼頭開放提供給近200名學生及民眾深度導覽等活動後,再次拉近海洋科學與民眾的距離。未來,海洋所將訂定參訪「新海研1號」的申請辦法,期盼鼓勵更多教育團體申請參訪,落實我國推廣海洋教育的政策,奠立「海洋臺灣」的深厚根基。
.
#臺大海洋研究所
#新海研1號
#第一次停靠首度造訪
#北極冰融海平面上升海洋探測
#大學社會責任
#US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萬的網紅大膽科學 - What If Chines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能想像從廚房窗戶往外一跳,就潛入水中嗎?那會有多好玩啊? 這看起來根本不可能發生,但這點子也並非那麼瘋狂。 科學家預測在2050年時,超過570座臨海城市的海拔將會提升超過半米,對八億人造成威脅。 在一些城市裡,政府已經在蓋沿海城牆作為保護 在其他城市中,也有在進行相關的討論。 請多多支持和訂閱...
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未來 80 年極端洪災天候機率增 10 倍!全球 20% GDP 受創!(07/31/2020 TechNews財經新報)
(Money DJ 報導)氣候變遷愈來愈嚴重,極端天候勢將重創經濟,科學家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未來 80 年沿海地區發生洪災的次數恐上升 50%,估計將衝擊全球 20% 的 GDP。
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東安格里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研究人員 30 日在科學刊物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截至 2100 年為止,引發洪災的極端天候(例如風暴、海嘯等),可能會從每 100 年發生一次,遽增 10 倍至每 10 年一次。
過去一年以來,全世界都深受極端天候所苦,從歐洲熱浪、南美水患、澳洲野火到中國洪災,顯示氣溫上升已經引發環境劇變,人類只能想辦法降低這些天災的嚴重度。
這份報告的共同作者 Ian Young 指出,海平面已開始上升,冰河接下來數百年都不會停止融化,即使人類現在能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全球至 2100 年為止仍將面臨嚴重洪災。「我們現在就得開始尋找因應對策」,舉例來說,荷蘭已開始研究能夠適應災變的工程架構,巴布亞紐幾內亞、阿拉斯加等地則開始遷移面臨風險的人口。
報告指出,依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估計,在溫室氣體排放量偏高的氣候變遷情境裡,暴露在極端洪水風險之下的土地,恐在 2100 年底前大增 25 萬平方公里(相當於英國國土面積),使總曝險面積拉高至 81.9 萬平方公里(比土耳其還大)。
這會導致超過 2.25 億人(相當於巴西總人口)在本世紀末面臨洪災風險,較 2020 年增加 7,700 萬人,受到威脅的經濟規模上看 14.2 兆美元,相當於全球 GDP 的 20%。
歐洲西北部特別容易受到洪災影響,其他高風險的地區包括澳洲、紐西蘭、中國、印度、孟加拉、非洲東南部以及北美。
報告發現,在可能遭遇洪災的沿岸地區中,近 68% 將因為潮水、暴風致災,僅 32% 是受到區域性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與一般市場認知不太相同。
另一方面,IPCC 較溫和的氣候變遷情境裡,到了 2100 年,全球將有 74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約 2 億人面臨洪災風險,最多 12.7 兆美元的資產會遭遇問題。
乾淨能源 ETF 近來走勢強勁。報價顯示,年初迄今,iShares S&P 全球乾淨能源指數基金(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ETF)、First Trus 那斯達克清潔能源指數基金(First Trust Nasdaq Clean Edge Green Energy ETF)、VanEck Vectors 低碳能源ETF(VanEck Vectors Low Carbon Energy ETF)、Invesco 太陽 能ETF (Invesco Solar ETF)分別大漲 23.4%、41.14%、23.47%、46.27%。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0/07/31/extreme-weather-will-damage-20percent-of-global-gdp
♡
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0年後,#我家不見了?】
氣候危機正在發生,臺灣也無可倖免。
受到全球暖化影響,預計到了2050年,全臺灣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人數將會突破 120 萬人,受影響面積約為 1,398 平方公里,相當於5,377座大安森林公園。
進入網站 >> https://act.gp/2NnA0zQ
看看 30 年後,你家還在嗎?
時間。不多了- 為氣候危機站出來!
⏰ 9/22 (日) 14:00 - 18:00
📍 西門町 漢中街武昌街口
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在 大膽科學 - What If Chines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能想像從廚房窗戶往外一跳,就潛入水中嗎?那會有多好玩啊?
這看起來根本不可能發生,但這點子也並非那麼瘋狂。
科學家預測在2050年時,超過570座臨海城市的海拔將會提升超過半米,對八億人造成威脅。
在一些城市裡,政府已經在蓋沿海城牆作為保護 在其他城市中,也有在進行相關的討論。
請多多支持和訂閱〜!
加入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G_f_x7GlHsLy18rkDUNrg/join
我們的的Facebook也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whatiftaiwan
我們的英文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hTF9wHwhCt-BzIq-s4V-g?sub_confirmation=1
我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hatif.show/
#大膽科學
#whatif
#scifi
#城牆
#海平面上升
#全球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