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藥集團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安不安全?
#眾愛可維
最近太多人問我了,比方說有朋友在中國想問可不可以去打,我一直在等完整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報告但等不到,只好先整理一下訊息了。
1.國藥集團在12月30日發布新聞稿:
Ⅲ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數據發布:國藥集團(Sinopharm)中國生物北京公司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接種後安全性良好,免疫程序兩針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中和抗體陽轉率為99.52%,疫苗針對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的保護效力為79.34%,數據結果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技術標準及國家藥監局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預防用疫苗臨床評價指導原則(試行)》中相關標準要求。目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已正式向國家藥監局提交附條件上市申請。
2.隨後在31日,中國官方批准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附條件上市。記者會上透露更多訊息。第三期臨床試驗於7月16日開始收案,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等地預計收案四萬五千人,聲稱已經收案超過6萬人,接種人群樣本量涵蓋了125個國籍,完成了階段性保護率數據的評價,目前得到的結果好於臨床研究預定的目標,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標超過了WHO規定的上市標準和中國批准的附條件上市工作方案的要求,可以在大範圍人群中形成有效保護。
阿聯酋衛生和預防部12月9日已經早一步批准此疫苗註冊上市(不是緊急授權,是上市),巴林於12月13日也批准。臨床試驗數據審核結果顯示,疫苗有效性達到86%,中和抗體血清轉化率99%,預防中度和重度疾病的有效性100%。阿聯酋、巴林均為WHO成員國,其藥品疫苗監管體系和註冊上市標準符合相關國際準則。由於各國在病例診斷標準、流程等方面存在差異。阿聯酋審批的86%保護效力和提交給中國藥監審批機構的79.34%保護效力數據都是真實有效的。
3.但官媒央視新聞3日發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須知」,聲稱目前疫苗接種年齡限制為18至59歲,其他年齡段人群需要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
4.早在8月國藥就發表了第一期/第二期的臨床試驗結果在JAMA期刊,在320位18~59歲受試者可有效生成中和抗體。副作用的比例看起來其實比RNA疫苗低,黃立民老師演講說過RNA本身是很強的佐劑,因此副作用偏大,但產生抗體非常高。
5.中國政府在第三期結果出來前已經給予此疫苗緊急授權,可以在政府員工,醫療工作者或是其他族群施打。據新浪科技的文章報導,截至今年元旦中國已經接種了450萬劑疫苗,佔人口比例的0.32%;主要是國藥集團的疫苗。
6.去年11月7日,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國藥集團兩款新冠病毒疫苗目前已有數十萬人接種,#無嚴重不良反應,且接種後離境的5.6萬人,#目前無一感染新冠病毒。疫苗年底產能將達約1億劑,明年超10億劑,能保證尤其是中國人民使用,且價格完全能在可接受範圍。
不過12月中有傳出,美國「自由亞洲電台」披露數百名中國國有企業派往海外的勞工,疑似接種國藥疫苗後仍在海外確診,引發中國國產疫苗效果堪憂的疑慮。
7.香港明報報導,上海疫苗專家陶黎納近日在微博上傳這款疫苗的說明書電子版,商品名稱「眾愛可維」,核准日期為2020年12月30日,「看完倒吸了一口冷氣,我數了一下『不良反應』欄,一共有73種局部/全身不良反應,除了常見的接種部位疼痛、頭痛外,還包括罕見的高血壓、視力衰退、味覺喪失、月經延遲及尿失禁等嚴重副作用,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疫苗」。此貼文已經被河蟹。
此問題在昨天的記者會也有問到,陳時中表示,其實不管是藥物、疫苗的仿單上都會把所有的副作用列出來,看起來很多,但不一定都會發生,要看的是這些副作用可不可逆、發生率多高?如果有100萬人接種疫苗,每個人都只出現1種副作用,那其實還好,但如果有10個人死亡,那事情就嚴重了。
8.部分人口中的紅媒:紐約時報是這樣報導的:
a.國藥集團的聲明只有幾句話,沒有提供研究結果的詳細信息,也沒有給出許多問題的答案,加劇了困擾中國新冠疫苗開發數月的問題:缺乏透明度。
b.澳洲專家說,「我們面對的每一種疫苗都只有零散的信息,但中國公司提供的信息比俄羅斯公司的還少。俄羅斯的疫苗,我們至少被告知了受試數量,以及他們的疫苗為什麼有效的證據基礎。」
c.紐西蘭專家表示,雖然國藥集團的初步數據看起來很有希望,但由於缺乏更多細節,因此很難下定論。「細節太少了。問題之一是他們打算在哪些市場使用這些疫苗,因為如果他們想擁有一個全球市場,他們顯然必須提供所有細節。」
04b醫師解讀:
1.滅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或稱死毒疫苗)是很傳統做法的疫苗,人類有長久的經驗。比方說我們打的白百破三合一疫苗、日本腦炎疫苗、流感疫苗,都是以整個病原體當作抗原材料,但屬於病原體已殺死的死毒疫苗。相對於減毒疫苗(活疫苗)來說危險性較低,你不會因為打疫苗而受到感染,缺點是未必能形成有效免疫力,可能需要追加接種。比方說白百破需要打四劑,且效力僅能維持10年左右。另外也需要添加佐劑,佐劑常是副作用的來源。國藥集團疫苗是加鋁鹽為佐劑,這也有長久使用經驗。
2.我不以政治解讀,那個很多人做了。我只用科學幫大家解讀。這幾週來我對於幾個領跑疫苗的解讀大家應該看得很清楚,美國的輝瑞/莫德納採取盡量完全透明,從第三期臨床試驗資訊新聞稿,FDA審查會議前完整公開資料,線上直播8小時開會過程,投票都記名且可以知道反對者的意見,也都正式投稿了醫學期刊。
3.而我對英國牛津疫苗很有疑慮,因為有些不透明。大家更有疑慮的是俄羅斯史普尼克5號,但他們至少也規規矩矩的發了三篇新聞稿,對於有效性,收案人數對照組別,簡單的安全性都有所說明。
4.但中國呢?很不幸的,詳細資料沒有公開。所以我根本沒辦法解讀。這陣子以來有四家疫苗發布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新聞稿,國藥的這個新聞稿是最短的。
5.至於73種局部/全身不良反應,我同意阿中的說法,所有藥物去看仿單都會寫一堆臨床試驗中看到,或是他們已經施打這麼多人後看到的副作用或是不良反應,重點是發生機率到底是多少。我常和學生說,雖然病人有知的權利,不過如果你給每個抗生素之前都要鉅細靡遺把可能發生的常見不常見大大小小副作用和病人說明完整,我很懷疑說明完了還有多少病人敢用這個抗生素@@
6.所以你問我安不安全?有不有效?以目前資訊,我只能說,如果你是我的家人,我會建議你:你ok,讓別人先打。特別是中國理論上疫情控制不錯,應該沒有急迫施打需要。而你回台灣,是否能免除14天隔離,我想政府也是要等正式資料發表,還有各國審查機構是否會給予認證後才會決定的事情˙。
我真心不了解為何到現在還遮遮掩掩不公布資料。如果各位看到哪裡公布了國藥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請趕快告訴我。感謝。
海外註冊新浪 在 曹長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知名打假學者石毓智教授指蔡英文是假博士
出生於河南洛陽的石毓智教授是知名學者,他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社科院終身教職,先後在中國七所大學擔任教授。他是語言學家。出版過11本中英學術專著。其博客閱覽超過1700萬人。(http://blog.sina.com.cn/shi63)
幾年前,中國所謂『天才少年作家』韓寒被指出造假,其作品(小說/政評/博客等)多是他父親韓仁均(也是作家)代筆。這成為中國近年最大的爭議事件,海內外數百名知識分子參與調查及爭論,大多數認為韓寒造假。更是成千上萬網民博客參與,絕大多數指責韓寒父子欺騙世人。韓寒曾紅極一時,其博客點擊率超過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經過這場『打假』,韓寒不敢再出來發文章和博客(他父親不敢再代筆了),幾近銷聲匿跡。
在這場中國打假事件中,石毓智教授也參與並撰寫了多篇很有分量的質疑文章。因石教授的專業是語言學(他在加大聖地亞哥分校拿到語言學碩士),他從『語言指紋』角度,揭露韓寒父子的文章在語氣、文字、用語習慣上的相同性,指出韓寒文章是他父親代筆。
由於石毓智是語言學家,用『語言指紋』做鑑定(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39bd3010114b7.html),所以他的質疑文章很有說服力。他堅持誠信的價值,堅持打假的正義精神,也得到很多人共鳴。
面對蔡英文的博士學位被質疑事件,石毓智博士曾在其博客發表過『仨洋博士質疑蔡英文學位造假』一文,分析蔡英文公佈其『倫敦政經學院』學歷記錄有造假(詳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f05000102ypx2.html)。
近日石毓智教授在其新浪博客發文指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是領導者無信;800多萬人投票支持一個學位造假者,是大眾縱容無信。』
下面是石毓智博士的文章:
倫敦政經學院公開否認蔡英文的博士學位
石毓智
斯坦福大學博士
在剛剛過去的這次大選中,蔡英文獲得800多萬選票連任。在第一時間,美日官方就表示了祝賀。然而蔡英文和她的政府最想要的應是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的賀電,因為這可以進一步澄清在過去的一年裡一直極度困擾她的『博士門』事件。可是左等右等,至今沒有等來LSE的官方賀電。然而1月15日,LSE的官方網站上則發表了一篇沒有署名的新聞(news),該報道的開頭如下:
Former LSE PhD Law student Dr Tsai Ing-wen was re-elected for a second term as the president of Taiwan on 11 January 2020. Dr Tsai, who will serve for a further four years as president, received a record 8.2 million votes, representing 57 per cent of the votes, with her closest contender receiving 39 per cent.
開頭這五個詞“Former LSE PhD Law student”是字斟句酌出來的,就是公開否認蔡英文是他們大學的博士。這裡有兩個關鍵詞“PhD student”和“former”。按照英美的教育制度,一個人獲得博士要經歷三個階段:PhD student > PhD candidate > PhD。一個學生在註冊為以讀博士為目標的學生那一天算起,就可以稱為“PhD student”,甚至你剛開始修課就可以這樣稱呼。“PhD candidate”是指完成了所有課程要求,只剩下博士論文一項有待完成的學生。“PhD”則是拿到了博士學位者。請看維基百科關於有關術語的解釋:
During the studies that lead to the degree, the student is called a doctoral student or PhD student; a student who has completed all their coursework and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s and is working on their thesis/dissertation is sometimes known as a doctoral candidate or PhD candidate (see: all but dissertation).
另一個關鍵點是,“PhD”是一個資格認證,是不能用時間詞“former”修飾的。比如一個人在牛津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在任何時候都是說“他是牛津大學博士”,但是不能說“他是前牛津大學博士”。然而“PhD student”則是一種經歷,就可以加上“former”這個時間詞來修飾。
一方面,LSE不給蔡英文發賀電,另一方面在官方網站僅僅稱認蔡英文是他們以前的博士生。這就是公開否認蔡英文一直以來聲稱的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的說法。至於新聞稿上用“Dr.”稱呼蔡英文,這在西方是一種禮貌稱謂,相當於“Sr. or Ms”等,任何人都可以自己選擇。比如你買飛機票時,售票員往往會讓你選擇是“Dr.”或者“Sr.”,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民無信不立。”
李光耀先生也說過:“一旦縱容不誠信的人掌政,國家就完了!”
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這是領導者的“無信”;800多萬人投票支持一個學位造假者,這是大眾縱容“無信”。這樣的社會如何“立”,又怎能避免“完蛋”的結局,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2020年1月 18日
——轉自《石毓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f05000102ytpv.html
——原載《台灣海外網》
http://taiwanus.net/news/press/2020/202001190110121882.htm
海外註冊新浪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26 #開盤 #重點
#聖誕禮物 #關稅豁免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持續透出曙光,美國總統川普透露,他將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一場正式儀式,共同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大陸外交部25日下午證實,中美正就協議簽署安排,保持密切溝通。另外中國送上耶誕大禮,中國海關總署宣布,正對第二批,價值60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排除申請,進行審核,對美中貿易戰,又帶來降溫訊號。
#春節 #錢緊 #中國 #降準
面對沉重的經濟下行壓力,明年大陸經濟增長如何「保六」,已經成為各方關注焦點。有大陸業內人士指出,為了透過發行地方債,協助地方政府籌措資金來穩經濟,明年首季大陸地方債發行量,預計將達到人民幣2兆元,1月份就可望達8千億人民幣以上,相當3.4兆台幣。另一方面,由於地方債發行,加上春節前的「錢緊」現象,讓民間資金缺口擴大,需要有豐沛資金對沖,也使得市場預期,中國人民銀行最近將實施降準。
#資金匯回 #大立光
股王大立光昨日代子公司公告,董事會通過盈餘分配3.65億美元(台幣約110億元),這筆資金將匯回台灣,這是10年來大立光首度從海外匯回境外資金,有望成為財政部「海外資金匯回專法」上路以來,申請匯回金額最大咖,以匯回總數預估500億元來算,占比超過二成。大立光表示,主要是響應政府政策,另外有鑒於手機多鏡頭趨勢以及明年5G浪潮,此次匯回資金也將投入興建廠房與購買設備,進行擴產。大立光今年獲利火力四射,累計前三季EPS達150.37元,全年則有望向20個股本挑戰,昨日股價收4,900元,挾著擴產的利多,不排除封關前有重新站回5,000元大關的可能。
#日月光 #擴廠
橋頭科學園區於昨日啟動招商說明會,也意外讓日月光集團在台灣加碼投資千億元的計畫曝光。據了解,日月光計畫興建約十座低耗能、低汙染的智慧工廠,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元,未來加入營運後,產能每年可有8%的複合成長率,預估10到15年,產能可望增加60%-100%。日月光日前也已經表示,看好未來AI、智慧車和物聯網等發展,將帶來很好的發展機會,需要持續擴大高階封測產能,抓住這股新商機。這也是繼台積電3奈米投資計畫落腳南科後,又一家提出在台大手筆擴建計畫的重量級半導體大廠。
#聯發科 #第二顆5G #台積電 #7奈米
晶片大廠聯發科5G產品連發,昨日宣布第二顆5G系統單晶片「天璣800」,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生產,搭載這顆晶片的客戶裝置,將於明年第2季上市,但以聯發科公布時程來看,進度更快。
#微星 #NB #創作者
電競大廠微星將在明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首度發布17吋創作者筆電,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搭載4K Mini LED螢幕。微星積極衝刺創作者筆電市場,今年創作者筆電將占整體筆電出貨量的兩成,明年持續成長,推升明年整體業績將可兩位數成長。
#英特爾 #技嘉 #營運
板卡大廠技嘉第四季原先展望樂觀,但英特爾處理器缺貨導致伺服器業務成長趨緩,對單季營運轉趨保守,預期營收將比第三季差,但全年來看營收仍會維持正成長。
#晶電 #MicroLED #生產基地
根據中國新浪網報導,晶電集團將攜手陸資LED顯示屏大廠利亞德集團,合資全球第一座Micro LED量產基地,並正式註冊落戶無錫市梁溪區。但截至目前,晶電尚未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這項投資案,但是這樁投資案可能將成為今天台股焦點。而韓國三星電子也考慮投資Micro LED設備與工廠,國際大廠競相注資Micro LED,未來的主流地位可期。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海外註冊新浪 在 開放用FB 帳戶註冊!新浪微博進軍國際的這一步是否有效? 的推薦與評價
近幾年中國大陸網站紛紛向海外市場進軍,包括最近從Google 挖角高接主管的小米,都吵得沸沸揚揚。新浪微博似乎不甘示弱,也想往外跨一步,不過羞怯的 ... ... <看更多>
海外註冊新浪 在 新浪微博也向海外扩张,香港新浪微博支持用Facebook账号登陆 的推薦與評價
海外 用户使用新浪微博,其实和我们使用Twitter的难度差不太多。当然并不是由于网络限制,而是注册比较麻烦。尤其是去年一度谣传新浪微博需要实名认证 ... ... <看更多>
海外註冊新浪 在 新浪註冊-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12(持續更新) 的推薦與評價
找新浪註冊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新浪博客台灣註冊,新浪註冊台灣,新浪海外註冊相關資訊,找新浪註冊就在網路品牌潮流服飾穿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