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即權力,疫苗即政治,疫苗即話語權,疫苗即優越感
自 2020 年初中國爆發武漢肺炎疫情以來,歐美各國看待武漢肺炎的態度,從「不過是比較嚴重的感冒」,到承認「這並非只是亞洲人才會罹患的可怖瘟疫」(衍伸出新時代的黃禍論),到正視此波疫情對於各國國民健康、醫療癱瘓、經濟崩盤還有政權動盪的嚴重破壞性。一年下來,列強諸國的防疫手段與背後的戰略思維,大致不難觀察出,歐美強權歷經疫情初始被迫挨打的守勢之後,積極採取進攻手段,也就是研發疫苗;非強權國家則採守勢,被動等待歐美強權的尖端疫苗拯救之。一來一往,疫苗的研發遂成為新時代鞏固國際強權地位的另一軍備競賽,疫苗的發放躍身強權爭奪國際話語權的最新戰場,非強權國家對於疫苗的爭奪也成為最新的外交角力。
時至今日,疫苗即權力,疫苗即政治,疫苗即話語權,疫苗已成強權們新時代優越感的來源-哪個國家擁有疫苗研發能力,便有資格站在制高點評述他國不夠優越,不夠先進。基於如是優越心理,無論過去一年有多少採守勢的國家防疫表現再好,染疫數再少,死亡率再低,各大國際防疫排行榜再如何穩定名列前茅,疫苗本位主義國家根深柢固就是瞧不起防守型國家。其中,像是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五月中旬疫情爆發前的台灣,三個國家皆屬島國,更讓曾在大航海時代殖民島國的大陸型強權國家們 (英國從不認為自己是海島型國家,而是日不落的另類大陸型國家思維) 不時以聽似善意中肯的警示建言,諸如「(島民) 無抗體,(島民) 疫苗施打率太低」,實則傳達出「我就看你們能夠守多久,遲早有一天跟我們一樣崩盤,死傷還會更慘重」,「我們現在有疫苗了,你們還沒有」等潛台詞。
於是乎,當任何一個防守本位主義國家從所謂的「防疫模範生」跌出排行榜,疫苗本位主義國家就會發出一連串「外電」加以分析「為何 (總算) 失守」,其實是在詔告天下 (同時也對內說):我們才是對的。
舉凡台灣、新加玻、越南、澳洲,這幾個原本疫情控管都相對理想的亞太國家,五月中旬先後傳出一波疫情,歐美強權間的國際媒體紛紛以「疫苗施打率偏低」來作為批判標準。然而疫苗施打率低與防疫破口是絕對正相關的嗎?疫苗施打率高的國家,染疫數、染疫比例、死亡數、死亡比例等其他只數是否有比疫苗施打率低的國家理想呢?何以擁有話語權的歐美強權要以疫苗施打率作為現階段防疫韌性表現評分標準?難道不是優越感的展現,遠勝於分析疫情本身。
疫苗即權力,疫苗即政治,疫苗即話語權,疫苗成為新時代列強們優越感的來源。相反地,對於許多防守型國家而言,拿不到疫苗,研發不出疫苗,則會成為最新自卑感的來源。這也就是為何許多台灣媒體在五月中旬疫情爆發之後,立刻援引疫苗本位主義的彭博社最新排名高低來抨擊台灣自家防疫不力,完全接受疫苗本位主義國家的優越說詞,進而自我否認台灣堅守一年,有效控制疫情的不爭事實;同時,也忘卻在疫情爆發之前,多數台灣人並未想採取有一定風險的進攻手段去面對疫情-即施打疫苗。
類似的防守心態進而導致對於進攻手段的態度消極同樣發生在紐西蘭與澳大利亞兩國,此二國國民施打率不高,歐美外電便不時以「假性安全感」來警告此二島國應重視疫苗施打率。但紐西蘭與澳大利亞兩國則繼續老神在在。
若非華航把方便當隨便 (3+11制度若是系統設計問題,不會只有一家航空公司成為破口,也不會在往後仍執行3+11的半個月內都沒有出現其他破口),諾富特沒有違反防疫旅館規定實施混居,造成這波疫情爆發,否則台灣從上到下,都會與紐西蘭、澳大利亞一樣繼續老神在在。但在五月中旬疫情爆發之後,台灣被迫由守轉攻,國外疫苗一時調度不及 (印度疫情導致AZ代工廠交不出貨,Covax 同樣也交不出貨都是肇因),原本消極面對疫苗的台灣島民忽然人人都吵著要疫苗,政治人物也趁勢舉著「我要疫苗」大旗,行政治鬥爭之實。但在無厘頭地吵著全民都要立刻施打疫苗 (就算是施打率最高的以色列,打了大半年,也才六成施打率) 背後的集體心態,反映出的是一種集體自卑下的集體恐慌,完全忽視台灣能夠守住一整年,仰賴的是防守,而且是建立在台灣人民屬於服從型、被動型、怕死型的特殊集體性格 (極權統治的遺毒,如今演化成媽寶型國民)下的集體防守。這樣放諸四海,僅此一家如此嚴格遵守戴口罩、勤洗手的防守戰術,不僅對我們過去一年的防疫成效有莫大助益。甚至到了此時此刻,台灣人民的服從性格、怕死性格所展現的「國民素質」,無論是自發性的自主封城,抑或已成本能反應的戴口罩、勤洗手,都讓台灣疫情發展未出現歐美各國染疫人數暴衝,傳播速度過快,拖垮醫療量能,致死率隨之暴增等情事。事實上,若我們對於特殊集體性格下的「國民素質」保持自信與互信,就會相信台灣這波疫情的曲線走向絕不會像歐美各國去年那樣失控,目前看來的確是如此消緩中。
疫苗當然是人類未來與武漢肺炎和平共處,使之全球流感化的唯一解藥,但疫苗並非能讓台灣解決當前疫情危機的特效藥。如果台灣這波疫情能夠順利渡過,靠的絕對是我們特殊文化性格下的「國民素質」,而非 14 天後才會生效且效力並非 100% 的各家疫苗。
疫苗即權力,疫苗即政治,疫苗即話語權,疫苗成為強權們新時代優越感的來源。相反地,對於許多防守型國家而言,拿不到疫苗,研發不出疫苗,則會成為新時代自卑感的來源。現在發生在眼前的是我們因為拿不到疫苗,施打率偏低,國際防疫排行榜「跌落神壇」而自卑,但未來是否會隨著台產疫苗問世後而重感驕傲,甚至感到優越?就我對於台灣島民集體性格的理解,為數不少的民眾極有可能因為深層的自卑感而質疑台灣自主研發的疫苗品質不如歐美,這種質疑與有無取得 WHO 認證無關,與有無取得歐美各國緊急授權認可無關,與有無作完完整三期雙盲實驗無關,甚至有無其他政治雜音影響人民理性判斷無關,台灣人的集體自卑感就是很容易看輕自己人,除非您有本事拿到各種形式下的世界第一,才能止住悠悠之口。(資優生焦慮即自卑)
話說回來,台灣為何要自主研發疫苗,為何不像其它兩個採取守勢的島國-紐西蘭、澳大利亞 (曾嘗試產官學自主研發失敗未果,而且澳洲政府當時也是在該款疫苗 2期3期合併實驗前就預購5100萬劑訂單,之後取消) 從容不迫地採購國際間效力良好的疫苗,等著態度消極的島民想打再打就好?因為台灣在國際間並不被認為是正常化國家,因此我們必須和古巴一樣,自主開發疫苗,以防生殺大權操之外人之手。除此之外,台灣執政當局絕對曾經想過要讓台製疫苗成為競逐國際權力、國際政治、國際話語權的利多,也讓台灣人民有優越感的可能。這個夢想是否還能如願如期實現?就看未來台灣人是以自信,還是自卑的態度去監督台灣疫苗的發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詩瑋 來賓:國泰醫院感染科主任 陳立群醫師 主題: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在11/15分批施打,有關流感疫苗的迷思讓國泰醫院感染科主任陳立群醫師回覆你! 1.為何今年這麼晚,會不會缺乏保護力? 2.打了流感疫苗要多久才能生效? 3.今年的四架流感疫苗有比以往的三價疫苗好?...
流感疫苗多久生效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牛津疫苗有七成保護力
#不同劑量最高可達九成
沒想到牛津/AstraZeneca合作的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初步結果也這麼快就出來了。平均保護力70%,但如果更改疫苗劑量的話保護力可以提高到90%。到底怎麼回事?來整理一下!
1.目前公布的資料出自在英國的第二期/第三期臨床試驗(COV002),還有巴西的第三期臨床試驗(COV003),共收案兩萬三千人,其中約半數的參與者在英國,其餘在巴西。整個第三期全球會收案到六萬人,目前只是部份的資料。
2.此臨床試驗有兩種不同打法。都是打兩劑,但第一劑的劑量不同。
2741人:第一劑打半量的效果反而好,保護力可達90%。
8895人:第一劑打全量的,保護力僅有62%。
兩者合在一起的資料(共11636人),保護力是70%。
目前總共131例新冠確診,疫苗組中有30個,安慰劑組中有101個確診。在疫苗組中即使確診,也沒有新冠重症或須要住院的。新聞稿並沒有公布安慰劑組中有幾例重症或住院。
3.沒有確認和疫苗有關的嚴重不良反應。(我說呀,那個橫斷性脊隨炎到哪裡去了....)
4.BBC報導指出,輝瑞和莫德納研發的疫苗都有95%的保護力,而牛津研發的疫苗只有70%的保護力,可能有人對此會感到失望。但是,任何能取得50%以上保護力的疫苗都算是成功,70%也比一般的季節性流感疫苗要更好。
5.新聞稿上沒有,但新聞有報導他們還觀察到在疫苗組中無症狀感染者也減少了。這可能代表疫苗也可以減少經由無症狀感染者人傳人的機會。但目前沒有看到詳細的數字。
佛奇的意見:
1.為何打一半量的效果反而好?這應該很多人會有意見。但佛奇表示,這可能反而消除了對使用兩劑病毒載體疫苗的擔憂。如同李秉穎老師常說,使用腺病毒當載體把S蛋白帶進人體,若人體對此病毒載體有抗體,疫苗效果可能會變差。
佛奇猜測,一開始較低劑量已經足夠引發身體產生T細胞免疫,但沒有引發產生對腺病毒的抗體在打第二劑時反過來壓制第二劑應有的加成(booster)效果。
2.如果最後累積更多資訊,結論是保護力真的只有70%,那我們面臨一個難題。當你已經有兩個保護力95%的疫苗,那70%的這個怎麼辦?要在哪些人身上注射呢?
3.佛奇也提醒,在還沒有看到全部資料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
04b解讀:
1.#一定會寫上的警語:要提醒這僅是新聞稿,詳細資料還沒正式發表。追蹤時間還不夠長,時間更久也許疫苗組還是可能染病。且還有很多問題待解,到底可以徹底預防感染嗎?在不同族群,特別是年長者保護力如何?保護力可維持多久?但我想初步有這樣的結果是讓人樂觀的。
2.不過牛津的這個新聞稿,#必須說公布的資訊實在少得可憐。我也覺得很奇怪,原本有風聲傳出12月底前第三期臨床試驗初步結果才會出來,但現在早了一個月,且僅有其中11636人的資料,不像另外兩個美國的臨床試驗都是收了三萬,四萬人的資料。有點像是提早公布,但資料還準備不全的感覺。
3.為何打一半量的效果反而好?有人說,可能和對腺病毒載體的抗體有關,或是從低量到高量的暴露讓抗體產生效果較佳。這裡目前我沒有太好的答案。打半量的組別僅有近三千人,可能資訊還不夠多到可以下確切結論。不管如何,打一半量的效果好可能算是好事,可以讓更多人施打。
4.也有美國專家批評這次牛津疫苗臨床試驗整個透明度不夠高。比方說,莫德納和輝瑞都是第一時間就把臨床試驗計畫書公布讓全世界都可以看,#很早就訂出何時要做內部分析,牛津就沒有。牛津/AZ這次處理真的不夠透明,從橫斷性脊髓炎不良反應事件的處理,到這次新聞稿的發布,都看的出來。你們知道嗎?美國的牛津疫苗四萬人臨床試驗8月18日開始收案,#根本沒有半劑量的組。英國佬到底在搞什麼….哈哈。STAT網站報導,AZ預計要在美國的臨床試驗也增加半劑量的組別。不過這樣就意味,整個臨床試驗出來的時間又要往後延遲了。
老美就說了:
我很高興這不是第一個我們需要解讀的疫苗,因為這結果對於專家和一般人來說,都是同樣的令人困惑。
I’m glad this is not the first vaccine to read out, because it is awfully confusing for experts and non-experts alike.
5.牛津疫苗有在COVAX的第一批九支候選疫苗之中,台灣有機會可以經由COVAX的途徑買到。五月時,美國提供12億美金的投資,訂下3億劑疫苗。八月時,歐盟和阿斯特捷利康簽訂4億劑疫苗的合約。 此外的訂單:日本1.2億劑,英國1億劑,巴西1億劑,COVAX 13億劑。若一切順利,預計可提供全世界每年20億劑的疫苗。
6.在價格方面牛津疫苗是訂價最便宜的疫苗,售價大約只有3英鎊,和一杯咖啡差不多,而輝瑞疫苗價格約15英鎊,莫德納疫苗約25英鎊。牛津疫苗的生產合作伙伴阿斯利康製藥公司表示,不會靠賣疫苗賺錢,生產出的疫苗提供任何國家使用,因此價錢最低。
7.且和輝瑞及莫德納這樣的RNA疫苗相比,牛津疫苗和其他大多數的疾病疫苗相同,不需要特別的冷鍊。牛津疫苗可以在一般冰箱的溫度下(攝氏2至8度之間)儲存至少半年,因此能夠輕鬆運送到世界各個角落。若考慮冷鍊運送和保存成本,RNA疫苗的成本就更貴了。
8.不論如何,以全世界的觀點,牛津疫苗是比前面兩個RNA疫苗更有機會可以大量施打,解決問題的。希望接下來會有更多好消息。
流感疫苗多久生效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詩瑋
來賓:國泰醫院感染科主任 陳立群醫師
主題: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在11/15分批施打,有關流感疫苗的迷思讓國泰醫院感染科主任陳立群醫師回覆你!
1.為何今年這麼晚,會不會缺乏保護力?
2.打了流感疫苗要多久才能生效?
3.今年的四架流感疫苗有比以往的三價疫苗好?
4.打了流感疫苗為何還會感冒?
5.流感疫苗可以和肺炎鏈球菌疫苗一起打嗎?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 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19.11.14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線上收聽: https://goo.gl/8NA4vB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流感疫苗多久生效 在 打完流感疫苗後,多久會有保護力???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Q1:為何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如何?A:每年流行的病毒株會稍有不同,去年施打的疫苗未必能有效預防今年流行的病毒,且疫苗的保護力一般.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