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許多同學失去夢寐以求的出國交換機會。😢
✨清華電機系靈機一動,將原本海外名校體驗獎金轉為 #線上國際學習機會。
清華電機系每年提供甲、乙組各10名學生 #暑期出國交換獎學金20萬。包括柏克萊加大、洛杉磯加大、史丹福大學等熱門學校。若申請學期交換,最高可得到 #40萬元獎金。💸
許多名校開出升級版線上課程,可取得結業證書、與教授一對一教學及參加團體活動。這些課程相對昂貴,一門課將近10萬元,若沒有獎學金,不少學生只能望梅止渴。🤦♂️
電機系大二蘇東誠同學今年暑假修了3門線上課,包括全球最頂尖的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及專業機構C++課程。他身為阿卡貝拉社團的團員,希望結合電機與音樂專長,發展新可能。🌈
電機系大二葉芷彤同學去年申請前往柏克萊加大交換,因疫情沒能去成,她決定明年繼續申請。💪
今年5月科技部公布傑出研究獎。全國80位獲獎者中,清華電機系即囊括4獎,在 #全台大學系所中排名第一。🏆
清華電機系擁有豐厚的獎學金、頂尖的師資陣容,是許多學子心中的 #第一志願!
🔍清華電機送獎學金,不出國也能線上國際學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tPpeFQ2qs
波士頓音樂學院排名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臉書熱點,有很多討論點的一篇文。網路意見很多,各位可以看原文下的留言。
無論如何,自學而能有這樣的成績,非常恭喜!
「我被兩所常春藤大學錄取了,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媽媽!我該去唸那個學校呢?」
【施塾關門 嘉君失業】
兩年前也是這個季節,半夜三點多大女兒施蜜娜尖叫著「媽媽!媽媽!」衝上樓。睡夢中以為孩子做惡夢了。
她衝到床邊興奮地說:「我被錄取了!」
很多年朋友們都以為她會唸政治相關的科系,將來從政。其實她想當畫家、作家,能進藝術學院才是她的夢想。那年她如願考上紐約Parsons。前年他出版一本散文,今年夏天將出版第一本詩集。而家裡想念政治與法律的是施笳。
這幾天我心情很緊張,有點像當年等待死刑宣判似的。因為二女兒施笳也要放榜了。施笳的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考得超好,滿分是1600分她拿到1550分,是前百分之一的好成績。前些日子老朋友美國通的田弘茂院長到家裡來知道後說:「這種成績全美一流大學隨便她挑了」。
但是笳笳說:「我是在家自學生,沒有GPA學校的排名,美國一流大學很難録取。你們要有心理準備。」越靠近放榜我的心情竟然被感染了。尤其幾天前波士頓大學錄取她之後,她更沮喪了,她被網路評論影響以為會被一流大學拒收。我也跟著患得患失,天天做些亂七八糟的夢,都跟放榜有關。
今早天才亮起,我期待中的尖叫聲終於來了,笳笳像兩年前姊姊那樣:「媽媽!媽媽!」邊叫邊跑上樓。我低聲對枕邊人說:「她被好學校錄取了。」
果然,一臉笑容的施笳大聲說:「我被兩所常春藤大學錄取了,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媽媽!我該去唸那個學校呢?」
哇!真是開心得不得了!
「討論可以,但妳得自己決定了,學會做決定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媽媽說。
我就對枕邊人説:「施塾關門了,哈哈妳失業了。」
台灣很多人對台灣的教育失望抱怨,博士、大學者挾著漂亮學歷大談敎改,卻越改越多人不滿。十年前,當施蜜娜和施笳唸小四、小三時,嘉君再也忍不住了,毅然決然把兩個女兒領回家決定自學,並成立「施塾」。嘉君自己安排課程,完全脫離學校常規。聘請中文老師呂榮華、英文老師Susan 和Sue、數學老師陳佳玉、Eric,法文老師Manon,也請姚立明敎授歐洲史、憲法、法學概論,請林忠正敎授經濟學,請胡鎮埔司令敎國防安全與領導統御,請陳文茜女士教近代歷史,請黃惠君上台灣史,請許博允上音樂藝術欣賞,請林谷芳老師、朱宗慶校長允許到北藝大旁聽…。嘉君親自帶她們參加各種社會運動,關切社會議題,並特別讓她們從事攀岩、滑雪、溜冰、游泳、騎馬…等具冒險挑戰的獨立運動。施笳對語言學習特別有熱誠,還另外學習了日語和韓語。
如今施塾僅有的兩個學生都展翅了,施塾已成回憶。
感謝老師!感謝朋友!感謝上天!
波士頓音樂學院排名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幫三立做的最後一個專題,正是講教育的,看到此文超有感。
施的好友們看了應會認為是感謝文。感謝好友們多年來力挺。
但有網友認為這是炫耀文,在炫耀施的人脈及口袋。
也有網友認為是抱怨文,在抱怨台灣的公校教育呢!
公校教育品質在美國法國也被批評的很厲害,
看施此文,他也是不認同臺灣的公校品質的。
符合世界潮流。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875134512498154&id=607881129223505
【施塾關門 嘉君失業】
兩年前也是這個季節,半夜三點多大女兒施蜜娜尖叫著「媽媽!媽媽!」衝上樓。睡夢中以為孩子做惡夢了。
她衝到床邊興奮地說:「我被錄取了!」
很多年朋友們都以為她會唸政治相關的科系,將來從政。其實她想當畫家、作家,能進藝術學院才是她的夢想。那年她如願考上紐約Parsons。前年他出版一本散文,今年夏天將出版第一本詩集。而家裡想念政治與法律的是施笳。
這幾天我心情很緊張,有點像當年等待死刑宣判似的。因為二女兒施笳也要放榜了。施笳的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考得超好,滿分是1600分她拿到1550分,是前百分之一的好成績。前些日子老朋友美國通的田弘茂院長到家裡來知道後說:「這種成績全美一流大學隨便她挑了」。
但是笳笳說:「我是在家自學生,沒有GPA學校的排名,美國一流大學很難録取。你們要有心理準備。」越靠近放榜我的心情竟然被感染了。尤其幾天前波士頓大學錄取她之後,她更沮喪了,她被網路評論影響以為會被一流大學拒收。我也跟著患得患失,天天做些亂七八糟的夢,都跟放榜有關。
今早天才亮起,我期待中的尖叫聲終於來了,笳笳像兩年前姊姊那樣:「媽媽!媽媽!」邊叫邊跑上樓。我低聲對枕邊人說:「她被好學校錄取了。」
果然,一臉笑容的施笳大聲說:「我被兩所常春藤大學錄取了,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媽媽!我該去唸那個學校呢?」
哇!真是開心得不得了!
「討論可以,但妳得自己決定了,學會做決定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媽媽說。
我就對枕邊人説:「施塾關門了,哈哈妳失業了。」
台灣很多人對台灣的教育失望抱怨,博士、大學者挾著漂亮學歷大談敎改,卻越改越多人不滿。十年前,當施蜜娜和施笳唸小四、小三時,嘉君再也忍不住了,毅然決然把兩個女兒領回家決定自學,並成立「施塾」。嘉君自己安排課程,完全脫離學校常規。聘請中文老師呂榮華、英文老師Susan 和Sue、數學老師陳佳玉、Eric,法文老師Manon,也請姚立明敎授歐洲史、憲法、法學概論,請林忠正敎授經濟學,請胡鎮埔司令敎國防安全與領導統御,請陳文茜女士教近代歷史,請黃惠君上台灣史,請許博允上音樂藝術欣賞,請林谷芳老師、朱宗慶校長允許到北藝大旁聽…。嘉君親自帶她們參加各種社會運動,關切社會議題,並特別讓她們從事攀岩、滑雪、溜冰、游泳、騎馬…等具冒險挑戰的獨立運動。施笳對語言學習特別有熱誠,還另外學習了日語和韓語。
如今施塾僅有的兩個學生都展翅了,施塾已成回憶。
感謝老師!感謝朋友!感謝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