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寫過一篇「自言自語的法國人」,後來編輯改了名字「學會四個黃金字彙-讓法國人愛上你」刊登在天下網站( https://reurl.cc/4aZjrK )
主要是抱怨法國人有夠愛講話,有聽眾很好,可以中午聊到夕陽西下。沒聽眾也罷,不管做什麼,都會自備os旁白。去買個菜也會有不認識的阿嬤在旁邊自言自語,如果你沒時間,眼神千萬不可跟她對上,不然就會被石化...我是說會被言語轟炸到很想石化(當然免費練習法文很好)。
我搬來山上這一年,跟左膠相處的時間幾乎是24小時,他不跟鄰居聊天的時候,聽眾就是我一人。我也習慣了,想聽就聽,不想聽就當耳邊風。不是我沒禮貌,而是我常常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講給我聽的…當然有時候是講給殺手貓聽的,我知道🙄,但我耳朵又不能自動關上。
雙胞胎小叔七月從英國回來住在我家之後,這單口相聲變成了唱雙簧,(我命苦) ,兩個人只要醒著,都在說話。而且本來對貓講話的只有一個人,現在變成兩個人,還都用對小寶寶講話的語氣,我簡直快瘋掉 !小叔可能在英國太久沒講法文,真的自從七月以來,我家就好像隨時開著廣播電台,身歷聲杜比音響講個不停。
而且還每天上演立法院國民大會😞,什麼事情都要辯論。(請見前幾天的貼文)
我本來就常常說「住鄉下真的很吵」,除了鄰居不時來串門子的音量,還有左鄰右舍三不五時的割草機聲音,加上我家一直在進行的各項修繕工程,一下電鑽一下鐵鎚…我能在這種種噪音聲中繼續進行我的筆譯工作, 我都覺得我應該得諾貝爾和平獎。尤其我的聽力是經過法國體檢醫生認證的「極佳聽力」,可能接近自閉症傾向的聽力了吧 ?雖然不至於一點小聲音就像打雷,但我確實很怕吵。
為了阻絕各種突如其來的噪音,我特地買了工程專用的耳機。因為我之前去自閉症學校幫忙口譯時,發現好多自閉症患者都戴這種耳機。這種耳機是不能聽音樂的,只是罩住整個耳殼隔絕外來的聲音而已。因為緊緊貼著耳朵,隔音效果極佳,但戴久了猶如罩著齊天大聖的緊箍咒,所以每隔十分鐘就要拿下來, 不然頭會被夾得有點痛(可能是我臉大)。
前陣子正想換個抗噪耳機,想說除了隔絕噪音,開視訊會議,還可以在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通常是三更半夜)聽聽音樂追追劇。結果就這麼剛好,有機會試用了sudio無線藍芽耳機,一戴上,我覺得我的耳朵就戀愛了…耳機的形狀怎麼可以這麼剛好的符合我的耳型 ?感覺完全量身打造,完全沒有壓迫或不舒服,現在的科技真的太人性化了 !北歐設計沒話說 !
不過我建議不要帶著走來走去,萬一掉了也沒感覺就糟了 !因為真的不會感覺到他的存在….(這不是女性生理期用品啦) 。
其實會這麼貼合耳朵,是因為附贈不同尺寸可拆卸耳翼,大耳孔小耳孔都有適合的尺寸。而且遇到大雨、汗水和偶爾天外飛濺來的水(提分手被潑咖啡 ?)都可以安心。
我接下來翻譯的最後衝刺就要靠這個了 ! 希望能完全阻絕惱人的噪音,完成塵世中清淨閉關的不可能任務…結束後我要放空三個月 !!!
🌾🌾🌾🌾🌾🌾🌾🌾
以下是廠商給的優惠
1) Sudio 官網結帳輸入折扣碼peggy4u ,Nio只要2193,全館85折,還可半價選購Nio耳機套,隨單附贈冰島風情托特包+質感卡片夾,送完為止。
2) 加入 Sudio Sphere 會員,購買後註冊商品,全系列耳機音響產品皆享有長達三年的保固期。官網 : https://www.sudio.com
3) 全球免運,30天免費退換貨。我下單後大概不到一星期就到貨了。
Sudio #sudio #sudiotw #shapingsound #sudiomoments #sudionio
#試用分享文
同時也有3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2分之一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花花、阿布、李愛綺 外國型男:夢多、杜力、法比歐、費丹尼、韋佳德、阿修、湯姆士 電視首播:20151001 同樣都是...
法國人 禮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尊重服務
朋友媽媽再度把手舉起來招喚侍者時, 我全身汗毛也跟著站起來了, 覺得冷汗滾滾冒出…
這是我們進餐廳入座來朋友媽媽第三次舉手招呼侍者.
晚上八點半正好是法國人開始陸續進餐廳的時刻, 好幾桌已經入座, 一兩桌大概點完了, 桌上菜單已經撤走, 喝起開胃酒, 門口還有兩批人在等著, 3個外場服務生東奔西走, 並沒有閒著.
朋友媽媽第一次舉手招呼侍者要菜單, 不耐煩地問: 為什麼給份菜單要等那麼久?
其實沒有很久啊, 我們才坐下來不到2分鐘. 台灣來的朋友媽媽大概走累了, 有點不耐煩, 可以理解.
菜單送到後不久侍者來點餐. 朋友媽媽對於菜有許多問題, 還沒決定: 你們這個是自製的嗎? 這個魚新鮮嗎? 主廚拿手菜是哪一道? 這個肉會不會太生? 醬汁裡有沒有蒜頭? 我怕蒜頭. 這一道有橄欖是不是很鹹?...
侍者很有禮貌地一一回答, 說: 你們考慮一下, 我稍晚再來點餐.
又過了一段時間, 確定大家都決定好了, 我請侍者過來.
可是輪到朋友媽媽點菜, 她又猶豫了: 這個魚… 我怕腥味, 不知道新不新鮮.
侍者: 太太請放心, 魚是今天到貨的.
朋友媽媽: 這道菜裡的節瓜可以換成洋薊嗎? 我今天不想喫節瓜.
朋友媽媽: 我還是下不了決定, 想喫鴨子, 可是怕會喫到筋; 羊肉說是招牌, 可是怕羊羶味呢…
我在旁邊翻譯得快崩潰了, 侍者臉色越來越難看, 不斷地轉頭看廚房出口和其他幾桌客人的狀況.
看朋友媽媽猶豫不決的樣子, 侍者冷冷地丟了一句: 沒關係, 我待會再來好了.
他這一走, 就久久沒再回來, 因為餐廳更忙了.
服務生久候不至, 朋友媽媽終於忍不住, 舉第三次手招呼. 三個服務生像流彈在身邊流竄四射, 就是沒有一彈打到我們. 我們這一桌忽然變成透明的.
我低聲說: 服務生等下會自己過來, 其實不用這樣一直招呼他.
朋友媽媽: 可是我們等好久了啊!
我: …
忽然覺得自己好像在台灣夜市的熱炒店, 要一直對著老闆娘叫喊過來服務.
法國餐廳裡, 受過專業訓練的侍者(臨時找的工讀生就先不談)有一定的管理範圍,節奏和區域, 他知道哪幾桌剛坐下, 哪幾桌已經開胃酒喝起來了, 哪幾桌等著上菜, 用餐進行到了甚麼時候他多半心裡有數, 所以也會有自己服務的節奏和次序.
頻繁招喚侍者往往只會打亂他的節奏, 讓服務更沒效率.
招喚侍者來不會比較快, 相反的, 惹惱侍者往往適得其反, 他越會拖延來招呼你這桌.
法國人上餐廳圖的是一個舒適放鬆, 緩慢悠閒的時刻, 慢慢喝酒, 慢慢聊天, 慢慢用餐. 侍者會觀察客人用餐進度狀況, 和廚房會配合出菜的間隔時間, 服務是廚房和客人兩個看不見彼此狀態的無形橋樑, 這個橋梁不夠順暢, 餐廳運作的歪歪扭扭, 疙疙瘩搭的. 服務好不起來, 用餐的人也不會太愉快.
很多年前我的法文還不夠好的時候, 犯過一次大錯, 至今記憶猶深.
和酒商要去拜訪某知名酒莊, 中午用餐時間很短, 我居中翻譯, 點完餐對服務生用了一句(當時不知道的)很不禮貌的法文: Dépêchez-vous!
我當時的法文程度只知道這句話是: 快一點. 但是不知道其實是: 你給我快一點! (有上對下的命令語氣)
侍者聽到這句話, 臉色一沉, 鼻孔裡噴出一聲: 快一點?! 你他媽是我的誰? 轉頭走了.
那一餐不但上菜極慢, 東西格外難喫. 我相信是被做了手腳(說不定還喫進不該喫的東西而不知). 當然, 不怪侍者, 是我自己無知.
從此之後在餐廳和侍者對話格外謹慎小心. 但是我無法避免朋友媽媽招喚侍者的舉動, 也不是唯一一次遇上台灣來的朋友喜歡用這種應該隨叫隨到的方式在法國餐廳招喚侍者.
後來忍不住跟朋友媽媽說: 我來招呼.
我的招呼方式不是高高舉起手臂揮舞, 像跟對面山頭的人打求救訊號. 而是等侍者走動之際, 看到我們這個方向時(好侍者會不時地環視餐廳看看是否有客人有服務的需要), 微微舉起手勢引起他的注意, 期待四眼相對. 他可能會立刻過來, 但也可能正在忙, 待會才來.
而高舉手臂, 打響指頭, 大聲直呼是招呼侍者的大忌.
我們那一天是最早到的一桌之一, 上菜最慢的, 當然也是最晚走的一桌.
多年經驗, 我的小小結論: 尊重服務的客人才值得被服務.
法國人 禮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聲點…
我有個姪女喫飯時嘴巴不緊密, 會發出咂咂之聲.
她小時候我幾度告訴她, 喫東西嘴巴最好緊閉, 不要出聲, 在西方這是不太禮貌,不合餐桌禮儀的行為.
她始終沒改過來, 我後來也放棄了, 每次看她喫東西就像一台攪拌機在響, 我就在心裡誦經: 不是我的小孩, 不是我的小孩, 不是我的小孩, 不干我的事, 不干我的事, 不干我的事… (阿蜜陀佛!)
我們知道日本人韓國人喫麵發出聲響其實是表示好喫之意. 可是這個習慣放到法國餐桌上來會被視為一種粗魯沒教養的行為, 絕對會收到不少空中射過來的白眼. 反過來, 我們可以要求一個法國人在日本餐廳喫麵的時候, 要努力吸麵發出簌簌叫的聲響嗎? 我們多半不會這麼要求法國人, 因為我們可以體諒.
為什麼我們可以體諒法國人無法做出違背他們的禮儀文化的動作(法國人打死也優雅優雅優雅啊~), 而無法要求法國人體諒亞洲喫飯用餐發出聲響的習慣與文化呢?
多年前剛到法國時拿到支票本, 非常新鮮, 學著簽名(因為沒有圖章蓋). 為了怕法國人不懂, 或是怕沒有法律效力, 我是簽英文名字Chung-Tao HSIEH. 不過很快我就放棄簽英文名, 改簽中文”謝忠道”.
法國人看不懂中文? 法國人自己的法文簽名也是一團亂的毛線啊, 誰真的看得懂?
倒是簽中文名字之後, 常常換來法國人的讚賞: 好漂亮的簽名! 唉呀, 太好看了, 很難模仿耶…
想想也對: 簽名就是一個, 難不成去日本改創一個日文簽名, 去希臘再換一個, 去莫斯科, 波瀾, 印度… 都要用當地語文重創一個? 那得通曉全球各種語文了. 同樣的, 也不可能要求法國人到台灣用中文簽名吧? 不能這樣嘛! 也不合邏輯.
當然也可以說: 英文世界通用, 簽英文最合邏輯. 可是簽名做為一種個人法律信用的代表, 不是應該到了那裡都一致才合理?
記得有一次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轉機, 海關竟然查收我的筆電, 並以歐洲居民在非歐盟國家購買超過某個金額未報稅的理由當場課了兩筆稅, 一筆是筆電價值稅, 一筆是沒有申報的罰金. 並且要我在一份我看不懂的德文文件上簽字. 我說看不懂德文, 可否給法文或英文版. 被拒絕.
氣不過, 我在簽名的欄目裡簽下中文: 拒絕.
反正篤定德國海關看不懂, 傻傻照收. 我則是帶著一肚子氣憤與小小的報復快感離開. 不過從此回台時避開德國轉機(放棄華航改長榮巴黎直飛), 而且對德國海關深痛惡絕.
所以現在無論去哪裡, 一概簽中文名字.
回來談喫東西發出聲.
不記得在甚麼時候被規定喫東西不要出聲(很可能是蔣空一格總統推行新生活運動的時候), 總之, 我好像從沒有過這個問題, 但是在巴黎接待台灣來的朋友時, 就常常臉上三條線了. (這裡暫時不提許多餐桌上的其他動作: 打嗝, 大聲清喉嚨, 擤鼻涕…)
遇到這個狀況, 我就是默默隱忍鄰桌法國人射過來的鄙視眼光, 我知道我們被當未開化的野蠻人, 但是仍舊不發一語, 打死不說 – 除非是真的很有交情的, 或是打算以後就沒有交情了的.
但是話說回來, 不能怪台灣人的這個習慣, 可能家庭沒有教導, 或是社會是允許的, 不認為喫東西出聲有何不妥 – 雖然我們也不至於像日本那樣把喫麵發聲當作一種好喫的讚賞暗示.
一起喫飯的朋友未必每個都有那個交情敢跟他/她說: 法國餐桌上用餐出聲是不禮貌的. 就算是至親好友也未必敢如此直言. 一來怕傷對方自尊, 二來 – 這是比較深沉的文化問題 – 這好像是高級文化在指責低級文化的一種傲慢姿態.
講究優雅優雅優雅的法國就比較高尚高級嗎? 就可以對別的文化禮儀行為指指點點, 看不起, 並且糾正對方要求配合嗎? 所以就不能要求法國人喫東西發聲來讚美麵條好喫, 只因為無法要求”高級”的來配合”低級”的(嗎)?!
是這樣嗎?
老實說,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許多年, 始終沒有標準答案.
我個人做法是: 盡可能去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習慣, 在不同的場合裡配合他人的禮儀文化.
這不是委屈自己諂媚他人, 就是一種尊重罷了.
是說這樣做有時候也不容易, 在台灣夜市喫滷肉飯牛肉麵要簌簌叫, 我應該也會人格分裂吧…
法國人 禮貌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花花、阿布、李愛綺
外國型男:夢多、杜力、法比歐、費丹尼、韋佳德、阿修、湯姆士
電視首播:20151001
同樣都是熱情,為什麼每個老外做起來都不一樣?!歐洲人親臉頰很正常,但其他國家做起來就怪怪的?!從小課本就教我們遇到美國人說how are you要回答fine,thank you,and you?!但其實美國人不希望你這麼回答?!該怎麼回應熱情的美國人呢?杜力老師來教你!!法國人展現熱情是專注的看著對方眼睛,他們都怎麼深情的看對方呢?!法比歐示範正宗電眼,比歐迷千萬別錯過!
#國際禮儀 #熱情 #誤會 #凝視 #電眼 #吃豆腐 #親臉頰 #打招呼 #禮貌 #法國 #歐洲 #美國 #巴西 #日本 #害羞 #勾人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JRIIH_ku2rd8Ne6nR4cQ?sub_confirmation=1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lCPyt4y5uGioPwPZvU7m7
★羅時豐搭檔嗆辣小禎【今晚開讚吧】!►►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mzfJrxLjZr7zH8FLgezozIKnvqHsLL0
★打工換宿遊台灣【請問 今晚住誰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bc11qZgT1-EsK2A-Zxbzk9jlPsvQujN
★女性必看寶典【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4Dzm4zX_nVns1du43OHmjP4XBxU15FL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txyvtfjgOO3q9B8C2dkcad5m0Z89pQD

法國人 禮貌 在 法文邂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 Introduction
00:46 問問題時把東西和主詞倒裝
02:29 每個連音一定要說清楚
03:48 會說母語者不用的單字
06:20 文化部分 不能亂給法國人擁抱
06:57 查單字的時候要注意意思
07:55 法文書裡的單字沒有更新
#你的法文 #像是皇帝女皇在說話嗎?!
Bonsoir à tous !
跟一些同學們聊天時,會發現大家在口語表達上,使用了一些法語區比較少使用,或是比較古早味的說法。也因此,我們想透過這部影片,跟大家分享我們的小發現!
除了跟大家分享哪些用法是現在法語區已經比較少使用以外,也想番外篇分享:你們知道:「法國人其實不太會隨便跟人擁抱嗎?!」
最後,朋友們對於今天的討論有什麼趣味的看法呢?
你有遇過使用「遠古時代」法文的經驗嗎?
其實,就如同有些朋友習慣說文謅謅的中文,只要是溝通流暢,能夠自信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未來的影片,我們想跟大家聊聊:「時下法國年輕人,最常說的口語用法!」
大家會有興趣嗎?!
快趁我們年紀還輕時發問,等我們老了可能就問不到了😂
#法文邂逅
#文謅謅法文
#說出女皇般的法文
P.S. 字幕中的「文言文說法」純屬翻譯夥伴的小幽默,主要是表達這些用法式過於書面,不常在口語上做使用。
🇫🇷🎉【每週一杰課|中階線上】2小時,重拾輕鬆自信開口說!2021夏季線上講座即將開課!
朋友們!在講座中,將透過多元的文化主題結合大量開口說的節奏,一起重拾遺失的法式美好!
👉https://bonjouratous.com/product/202012a2to/

法國人 禮貌 在 法文邂逅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會講法文,還敢來法國!?」真相大公開!】
剛開始到台灣的時候,很常聽到學生、朋友們跟我分享他們在法語區被「雷」的經驗。今天法文邂逅想從文化的觀點,跟大家分享,原來....是這個「神秘開關」沒有被打開😂
朋友們,你喜歡今天的影片嗎?
看完影片,是不是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呢?!
反過來,我們想邀請朋友們分享「你最喜歡,最暖心,最貼心,最動心的服務經驗」。剛好母親節前夕,讓我們把溫暖動人的故事分享出去 😘
#法文邂逅
#破解服務業的迷思
#文化差異
🥂口說法文講座來囉!一起來輕鬆自信,開口說法語!
https://bonjouratous.com/basic-french-trial/
法文邂逅IG: https://www.instagram.com/yannickstudio.taiwan/?hl=en
法文邂逅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earnfrenchtaip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