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手足競爭,用愛包圍孩子的不安全感❤️】
「我永遠比不上姐姐,我是多餘的那個人。」
每次爸媽都稱讚姐姐,忘了我成績也很好;家裡的事情,自己永遠最後才知道……。有天,女孩和姐姐大吵一架,她終於脫口而出︰「爸媽比較愛你,我什麼都不是!」沒想到姐姐說…
你家有手足競爭的問題嗎?
諮商心理師說,手足競爭是「生存本能」
唯有父母讓孩子感受到一樣的愛
才能化解競爭、培養深厚的手足情誼⬇⬇
cplink.co/0vXjEqEv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我是小馬 A Man in his Ca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混蛋!(ばか)殘酷的,不是你和我相隔多少距離, 而是我沒剩下多少的青春啊!! #遠距離的愛情 #青春殘酷 #小馬安娜 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我的IG (瑞典阿爸):https://www.instagram.com/funand_co _____________...
沒 安全感 心理 諮 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沙遊治療探索親密關係
#最適合缺乏安全感的未婚伴侶
#你追他跑是常態
#由海苔熊來進行
我們希望招募在感情裡「焦慮與逃避依戀配對」的未婚伴侶,並且透過沙盤遊戲來探討你們在伴侶關係當中所共同面對的議題。
本研究之所以採用沙盤遊戲,是因為在我的實務經驗,以及許多研究報告中,都提到:沙盤遊戲可以讓我們意識自己在伴侶關係當中,沒有察覺到的想法、感受與議題。
若是您符合以下條件,也有興趣探索自己與伴侶的關係,並且願意接受沙盤遊戲的討論形式,竭誠歡迎您報名來參加我們的研究:
1.在這段關係當中,明顯感受到其中一個人比較偏向焦慮依戀,很害怕被遺棄,另外一個人明顯偏向逃避依戀,不喜歡太過親近,兩人經常因為這樣的狀況而有所爭執。
2.您與伴侶雙方的年齡介於22~30歲之間,且雙方屬於一對一的戀愛關係當中。且交往時間大於六個月。
3.雙方都願意一起來參加整個研究流程,每週一次,共計6-8個星期。
4.伴侶雙方都居住在台北,或者每週固定要回到台北。因為研究者的沙遊治療室兩間都在北部,一個在大安區,一個在北投區,報名前可能須衡量交通狀況。
5.因為研究需要,本研究的進行過程中,會請您談談兩個人的相處情形,或是各自的成長經驗等。同時,為了讓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本研究也會對您進行心理測驗的施測。
6.為了保障您的隱私權以及相關權益,您在本研究當中所提供的所有資料,都將會以匿名的方式進行處理。且這些資料也僅將用於論文撰寫以及後續投稿之用。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對您的伴侶關係進行理解與評估,而並非對您進行心理治療或伴侶治療。不過您可以透過本研究,更加明白您與伴侶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潛藏在兩人之間的衝突議題。而本研究在研究結束後,也將提供您透過心理測驗的分數,以及一次性的伴侶諮詢(90分鐘)。而在本研究的過程中,您無須負擔任何費用。
如果您對本研究有興趣,歡迎填下列表單報名,我們會盡快篩選適合參與本研究的對象,並且給您答覆。倘若您對沙盤遊戲有興趣,而自己剛好又是「焦逃配」其中的一員,竭誠歡迎你一起來參加,有興趣的夥伴,歡迎填寫下面的問卷,我們會經過評估之後篩選適合研究的伴侶,不論您是否符合研究需要的條件,我們都會回信告知篩選結果。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生:程威銓
指導教授:黃宗堅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aFgrAmTVdh3CWJ7J6
沒 安全感 心理 諮 商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鐵板燒酒吧裡的愛情諮詢』
#伴侶關係
場景是一個在高樓裡,外國人開的鐵板燒酒吧,可以一邊品嚐美食一邊看著城市的風景。我吃下午茶吃完,老闆跟我說,他有朋友在感情中遇到困擾,正好她們人在這裡,可不可以來問一下我。
兩個很漂亮的女生坐在我的對面,女生來跟我諮詢,其中一個女生我們姑且稱她為小琪,她說,她總是覺得跟她男友吵架,她實在不知道該怎麼維繫這段關係,也很氣她男友老是都踩到她的雷。
我想了一下,我問她:你們通常都是為了什麼事情吵架呢?
小琪:像最近這一次我的生日都要到了,我明示暗示說,我的手機快壞了…我覺得iphone 13很好看,但他居然沒有聽懂,我生日那天送我鯊鯊抱枕,我真的好生氣喔!所以我不跟他講話,他還問我到底我在生什麼氣!他明明就有送我禮物也記得我的生日。
我:聽起來,你是覺得他沒有聽懂你的暗示才生氣,還是說他沒有主動滿足你想要的,而你感到生氣?
小琪:都有吧!而且他也不是一兩次這樣了,上次我們交往週年,他還說疫情期間不能亂跑,我們就在家裡慶祝就好!結果他居然買一個情趣用品…那是給他開心的,又不是給我開心的!
小琪說著就忍不住大翻白眼。
我:嗯嗯,好像妳會覺得你在這關係裡面,妳的需求沒有被看見、沒有被滿足,是這樣嗎?所以你覺得自己很委屈?
小琪點點頭。
我:嗯嗯,而我也聽到妳男友雖然個性白目了一些,還是滿在意你們的關係。
小琪瞪大眼睛反問:哪有!
我:就舉個例來說啊,他記得你們的交往週年,也記得你的生日,雖然送錯了妳想要的,而且你跟他冷戰的時候,他也一直問你怎麼了,這不就是他關心妳、在意妳的證明。
小琪身旁的朋友一直點頭,對小琪說道:對啊,他還有私訊我妳到底在生氣什麼,不知道怎麼辦。
我:其實我們在重要關係裡面會期待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是正常的,只是要理解對方來自於不同的家庭背景,經歷過的事情跟我們也不同,當然很難預期他可以完全理解我們。畢竟,我們有時候也不太理解自己不是嗎?
小琪:是這樣沒有錯啦⋯⋯
我:想要關係好,不希望對方一直踩到自己的雷的前提是,妳也要很清楚自己有什麼雷,平常就要對自己有多一點的關心。
有些人比較在意有沒有一種歸屬感、對方總是想到自己;有些人可能在意自己的尊嚴跟界線有沒有被尊重、在意;同時有些人在意自己肉體感官,例如有沒有吃飽或性生活有沒有滿足等等,每個人都有需求,只是重視的比例不同,妳若是對自己有很深的覺察,那就可以讓對方知道妳需要的是什麼,他也可以減少踩到妳雷的機率。
小琪:那如果他真的很笨怎麼辦?像我這次跟他說iphone的事情他就聽不懂。
我:嗯嗯,我覺得依照他對你的在意,妳可以跟他直接說妳想要什麼
小琪:可是這樣他會不會覺得我太貪心….
我:嗯?妳一方面覺得他沒有聽懂你想要什麼而生氣,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提出真的想要的,對方會嫌棄妳?
小琪:對齁,我好矛盾喔!
我:…嗯,這可能就需要一點時間去思考這樣矛盾的聲音是怎麼來的,我們在這個酒吧是沒有辦法專注討論這件事。
不過感情是互相的,對方雖然在意這段關係,但他也有自己的需求,就像剛剛提到的,例如妳是需要被尊重或是被聽懂、對方可能也有他的需求,如果這樣的關係一直都是讓對方要來配合妳、提供給妳滋養或是滿足妳的需求,而他的需求一直都沒有被照顧到,天秤早晚會傾斜,繼續這樣下去恐怕對方耐性也會耗竭而離開。
然後,沒有然後了,然後,我就醒了。
對,前面的對話都是一場夢,高樓的美景跟美食都很真實,坐在我眼前的美女也正到不行,但通通是一場夢。
我在夢裡還思考著怎麼跟她們解釋什麼是Maslow的需求理論…雖然偶爾會夢到在幫人家看星盤、解牌,這麼完整的心理諮詢還算第一次。
#古典占星 #伴侶諮商 #需求理論
看了一下星象,火星正好走進陷宮天秤,金星也在陷宮天蠍與土星水瓶四分,但火星天秤與金星天蠍陷陷廟宮互容,像極了愛情。
在關係裡難免會對對方有所期待,一開始吸引彼此的,或許也是想從對方找尋到自己身上沒有卻又感到欣羨的部分。
當火星在天秤時,我在關係裡想要成就自我主張難以施展,但我可以將這樣的活動力施展在床笫之間(天蠍)讓彼此的關係更加融洽;同時也展現我的性魅力(天蠍),讓對方認為我的地位不可取代。(莫非這就是所謂床頭吵床尾和?)
當金星在天蠍時,我在關係有些不安全感,試著以表達自身的界線以及兩人互動的公平性(天秤)讓對方理解我捍衛自身關係與尊嚴的決心。
彼此在關係裡都渴望著對方能夠協助自己成就內心的圓滿,那也是看到自己感到匱乏的部分期待對方能夠填補,但若對於自己的生存動力與感官慾望(火星)以及喜好、感到歡愉(金星)有深刻理解並表達(水星),彼此的關係方得以更融洽。
是說…我一直在夢中幫人家諮詢,我該向誰去討諮詢費啊?!
沒 安全感 心理 諮 商 在 我是小馬 A Man in his Cav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混蛋!(ばか)殘酷的,不是你和我相隔多少距離,
而是我沒剩下多少的青春啊!!
#遠距離的愛情 #青春殘酷 #小馬安娜
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我的IG (瑞典阿爸):https://www.instagram.com/funand_co
_____________________
Nordgreen釋出全部商品「限時65折」折扣給大家!
*兩波65折優惠活動期間:10/25 — 11/11 和 11/21 — 12/01
*Nordgreen優惠專屬購買連結:https://bit.ly/3cSPnss
*粉絲65折優惠折扣碼:mardy65 (於TW或Global頁面適用)
(65折折扣碼僅適用於10/25—11/11 以及11/21—12/01兩波活動期間,折扣碼適用於全部商品,包括官網中正在打折的產品。)

沒 安全感 心理 諮 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戒斷曖昧: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分不開的偽愛迷思
」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40個感情的疑難困局,透過心理師全面解析,
還你清醒心靈,重建愛的果斷信念。▌
在感情中有處灰色地帶,叫「曖昧」。
●你被吊著胃口,不確定下一步你們會走向親密還是原地打轉。前一刻他/她體貼窩心,這一秒卻冷漠疏離。你們什麼都做了,唯獨沒有做到確定說愛。
●你真的很想專注投入,但有太多雜訊干擾:受傷的瘡疤,心裡散不去的前任鬼魂,平衡不了的自信,永遠填不滿的安全感……
●你好氣自己分手斷不乾淨!想著自己做錯了什麼被這樣對待,不曉得上段感情的「遺物」該留該丟,其實你仍偷偷期待復合……
曖昧像上癮般難戒,因為我們往往以想像填補愛的缺憾,說穿了,當局者迷。
隼人是心理師,並曾擔任婚戀公司的感情顧問,從個案與眾多渴愛男女的求助中,歸納出四十種最常見的「曖昧」困境。他直球擊中那些自欺欺人的偽裝──好痛,但是要戒斷這個癮,你得為自己頂住。
因為對曖昧心軟,就是對你自己殘忍。
◆【關於曖昧,心理師的透視鏡……】◆
●他其實是「偽戀人」?
他說:「跟你在一起很快樂。」「如果我們一起去旅行,一定會玩得很開心。」
【事實】:他兩個星期都沒有約你見面了。
→他若喜歡你,不用你開始付出,他便已奔向你。
●你們是床伴?還是戀人?
你以為:網路聊天很親密+上了床=戀人,他卻說「別那麼認真」,玩弄你的感情!
【事實】:他沒有玩弄感情,因為他根本沒放感情。
→網路交友,先釐清彼此想要的關係。
●有了戀人,就得放棄朋友嗎?
你說:「我真的只把他/她當成好朋友。」
【事實】:你的「好朋友」,也只把你當成朋友嗎?
→所謂的「純」友誼,只是大家各保留一份拘謹。
●吵架冷戰了,我要不要哄她?
你想:她在氣頭上,我最好別惹為妙,先讓她靜一靜再說。
【事實】:先讓她靜一靜,然後……你們可能沒有「然後」了。
→衝突、爭吵、冷戰,這三個過程只能在同一天完成,不要帶過夜。
●分手之後,還可以做朋友嗎?
你嘆:「他說我最了解他,雖然他跟我分手,也希望仍是好友。」
【事實】:他想繼續和你當朋友,是不顧你有多痛,在你失戀的傷口上撒鹽。
→分手了仍想做朋友,說穿了根本就是沒有停止愛過,或是你未給自己停止的機會。
作者介紹:隼人(譚浩麟)
心理諮詢師(同台灣諮商心理師)。
香港人。大學主修心理學,擁有專業資格一級的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證照,美國國家催眠師公會( National Guild of Hypnotists,NGH)註冊催眠治療師。
專長是聆聽,再為個案提供建議,讓他們找回希望及方向。
他曾在婚戀公司擔任感情顧問,而在心理師的專業工作之外,亦致力寫作。有感於諮商空間每次只是一對一地互動,希望透過寫作,能與諮商室外的大眾連結。以筆名「隼人」,在風傳媒、ETtoday健康雲、she.com等網站固定撰寫專欄。
作者粉絲頁: Helios Hypnosis and Healing Center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沒 安全感 心理 諮 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且根深蒂固的。
我們每一個人的性格特點、處事方式、價值觀、心態,還有愛人跟被愛的能力,都會深深的打著原生家庭的烙印。
小時候呢,我們就像一台照相機,把我們接觸到大人們的各種資訊拍攝下來;等到長大之後呢,我們又像是一台錄放影機,在一定的外界刺激的前提底下,又會把那些我們錄下來,這些大人的表現給放映出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原生家庭給一個人的影響,那麼到底什麼是「原生家庭」呢?
「原生家庭」喔,指的是每個人出生、成長的家庭環境,一般呢,是由我們的父母親、兄弟姐妹組成的。通常呢我們的父母親,對每個人的影響是最大、也最長久,
有很多心理學的理論像精神分析啊、心理動力啊;甚至於,最近幾年很流行的阿德勒學派。
都已經證明我們早期的生活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特質跟習慣,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於會決定這一個人一生的幸福。
在我的實務工作裡喔,我常常會聽到學生跟我說,小時候呢,一想到錢或者是一碰觸到跟錢有關係的事情,在印象中都離不開爭吵。
父母親的吵鬧聲,永遠離不開「錢」的這個核心。錢喔,永遠不夠用!
他們的父母親,幾乎都是那些不懂得怎麼樣賺錢,只知道怎麼樣拼命省錢的人;只要錢進了口袋就不願意拿出來。
到後來呢,就算生活條件變好,這個習慣一樣沒有變,對於錢是很沒有安全感的。所有存錢的目的都是為了不可預期的意外。
像是突然失業啊、突然生病啊,而不是把錢當成是一個資源,用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去實踐自己的計劃、去投資自己的未來,讓自己能夠更有價值。
也因為他們心裡的出發點關於「存錢」,都是為了要應付那些不可預期的風險;所以呢,他們的主觀情緒都一直活在恐懼裡面,不管有沒有錢都是害怕的。
這樣的狀況,也影響了我的學生跟錢的關係。通常呢,要不就是太過謹小慎微;再不然就是把錢棄之如敝屣,沒有辦法用很理智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錢對於一個人的意義,去做出相對合理的分配跟決策。
所以那些窮過的人哦,大多都很在意手裡面的錢,心中喔一直保持著一種無邊無際的憂患意識,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
在這種環境底下長大的人,對於物質跟愛,都是充滿著匱乏感。他們一生喔,都在拼命的追求錢,一直想要擺脫貧困帶來的自卑。
但是如果他沒有先深刻的搞懂,自己跟錢的關係,重新培養富有的體質;到最終喔,錢不管他有沒有,不管他是得到還是失去,他都不會快樂,也沒有辦法得到平靜。
然而今天談到「原生家庭」,我們在原生家庭裡都曾經是個孩子,不管你的原生家庭是富有的還是貧窮的,我們來思考一下喔,那些貧窮的孩子,跟富有的孩子,他們的差別真的只是錢而已嗎?
其實喔,物質上面的貧富差距,在現在的時代裡,已經不太能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因為呢,我們現在處在的時代,已經幾乎不太可能餓死了!
但是呢,那些富有的人,他們用金錢和權利能夠換得的資源,這才是富人跟窮人在原生家庭裡,為他們的孩子所塑造出最不可避免的差距。
其實啊,比具體的貧窮更可怕的是,在我們的原生家庭裡,所帶來的「窮人思維」。
窮人思維喔,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呢,投資理財的意識並不強,更多的時候,是想辦法用錢來解決當下的生活問題。
像是下個月的房租啊、學費啊,要付油錢啊、交通費啊;以至於喔,他們沒有辦法去規劃自己一兩年之後的事情。
他們對於長期的自我投資也沒有興趣,他們太習慣去看待當下的收益跟損失;以至於在他們的心中,對於「長期」的概念是模糊的。
所以呢,這裡所說的投資,並不是把錢拿去買股票啊,或者是去賭一把啊;這裡的投資,是我們努力的去滿足現實的需求之後,願意額外的存錢。
而把這些錢花在自我的教育、自我的學習、投資自己,讓自己有更多賺錢的機會,或者是有更多的具體價值。
所以呢,窮人思維的狀態,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他們很習慣有多少就花多少。這樣子會讓他們一直處在那種剛剛好,甚至於是沒有錢的邊緣。
這也是今年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的兩位得主,他們所提出的「貧窮的本質」。
貧窮的本質,最關鍵的不是窮人他們懶惰、不努力,而是他們努力的方向,常常是讓他們越來越窮的主要原因。
聽到這裡啊,如果你要翻轉貧窮,或者是去除自己心中的窮人思維;你需要的不只是學會投資理財的工具跟技巧,更重要的是從思維的根本去改變,看見自己的原生家庭,對於自己有什麼影響?
在我們近期推出的【理財心裡學】這門課當中,嘉玲老師呢,就會結合他多年的諮商工作經驗,還有他從大學以來培養的財務基礎,來幫助你看清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影響。
進而重新設定自己的內在信念、內在語言,讓你有意識的,去割捨掉那些會讓你在感受上匱乏的金錢觀。
也就是讓你割捨掉「窮人的思維」,從你的心去培養「富人的體質」,做好變有錢的準備!
透過這一門課的學習跟實踐,我相信錢這件事情,會成為你重要的基礎跟靠山,而不再會是你的負擔。
然而無論你會不會參與這門課,我都希望你在自己的生命裡找一個機會,好好的看待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活到現在都有自己的源頭,其實你只有真正的看懂自己的源頭;你才會知道自己在哪裡,並且往哪裡去,才會是你想要的,而且有意義的!
人生啊,不是在忍受就是在享受。希望透過我們跟你的分享、透過學習,你可以享受自己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
如同今天所提到的【理財心裡學】的課程,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
更期待知道你在這一門課的學習跟成長,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