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轉眼又來到接近尾聲的月份,
很高興我今年也順利的產出一本繪本《注音練習》。
這是一本文本是一首詩的繪本,
也是作者林儀的得獎作品(第十四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首獎)。
初讀到這首詩,覺得深受感動。
內心有一種感傷卻又溫暖的複雜情緒在內心發酵。
謝謝編輯玉淑找上我,我很想挑戰將這首動人又溫暖的詩畫(化)成圖畫,畫出一本大人小孩都能讀的繪本。
詩的本身雖有母親學識字的主軸貫穿,但是仍有些跳躍。我想在繪本裡將那些跳躍接起來串成一個進行中的故事方式來做,但是希望盡可能不要破壞了這首詩的節奏,也希望能做到如同這首詩最後帶出給人溫暖正面的感覺。
附上彎彎老師為《注音練習》寫的一段介紹文,她寫的好棒。
「注音練習,走過歲月的情感練習」
臺灣孩子的學語啟蒙以母語開端,識字則由注音起始,每個音連結的關鍵字不一,從生活經驗出發、從情感想像出發,林儀在詩文中,以聲母、韻母和那台老舊的針車,編織了母親的一生,也像是悠長的時光中,女性情感角色的流轉和演變。
推開紗窗門,明明暗暗的光線中,層層疊疊連綿的,是那一段歲月裡,心裡埋藏深深對自我人生的想望、是成全他人的意念和心底的遺憾,以及那些未能言說的掙扎,當兒女成群,當舊有生活與城市經驗相互衝擊,老去的軀體下,隱藏起的,是年少缺乏的自信心、是苦甜酸辣盡嚐的光陰,還有重拾自己讀字人生的小秘密。
一頁一頁、一句一句,是台灣每一個角落,是每一個家庭,是生兒育女的母親、是撐起每一家的女性,分分秒秒,我們都在練習著:ㄖ是柔軟,ㄑ是強大,ㄐ是堅毅,而一切一切都只是因為ㄞ:有愛。
《注音練習》
文/林儀 圖/薛慧瑩 出版/kido 親子時堂
《注音練習》目前已經上市,並入選博客來10月選書。
KIDO親子時堂粉專介紹 https://reurl.cc/Q6jAVb
博客來預購至10/4 https://reurl.cc/MkbxZp
10/5之後,其餘通路會正式上市
博客來 https://reurl.cc/bnz03M
誠品 https://reurl.cc/bnz0WM
金石堂 https://reurl.cc/ARgo3E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姚時晴 朗讀:大城濕地—反國光石化運動 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 日漸肥碩的蚵粒粒飽滿 日月在大海和陸地之間 播灑聆聽的耳苗 聽潮汐輕壓濕地的丹田 唱出催眠的鷗鳥 酣睡,濁水溪多汁的胸脯 一畝蚵田是一群嗷嗷待哺的稚子 一暝大一寸! 酣睡中的孩子 讀罷大杓鷸的冒險故事 蓋好白海豚宅...
「母親新詩」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黄敏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母親的叮嚀_新詩新樂_長安詩_鄭景嵐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週四讀詩】 我是媽媽最愛的廢物比斷掉的掃帚沒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2022/5/7 關東橋教會母親節特別聚會- 兒童詩班獻詩是愛/媽媽的手 的評價
- 關於母親新詩 在 <新詩創作>母親- 詩文板 - Dcard 的評價
母親新詩 在 黄敏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安星期一🌻早安大家😊
~~ 從懷孕到養育孩子,每個媽媽在不同階段遇到的心境變化,那些心情只有當過的媽媽們最懂。祝福「每個母親最終是快樂的,即使帶著種種無法復原的傷」。~~
#温馨提醒请文字留言🍀
#无需贴问安和gif图☘️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www.parenting.com.tw%2Farticle%2F5079982-%25E5%25AF%25AB%25E7%25B5%25A6%25E5%25AA%25BD%25E5%25AA%25BD%25E7%259A%2584%25E9%2599%25AA%25E4%25BC%25B4%25E4%25B9%258B%25E6%259B%25B8%25EF%25BC%259A%25E3%2580%258E%25E9%25A1%2598%25E6%25AF%258F%25E5%2580%258B%25E5%25AA%25BD%25E5%25AA%25BD%25E6%259C%2580%25E7%25B5%2582%25E9%2583%25BD%25E6%2598%25AF%25E5%25BF%25AB%25E6%25A8%2582%25E7%259A%2584%25E3%2580%258F%2F%3Ffbclid%3DIwAR3o_9X91cNVikObfzbrWv7PXGWJwTQVb3H771AL3wsw4kurINqNqYEJGDk&h=AT06A9TcCRnPcqhlnm22CGGcJmU5wOSQA9rMRDAWY216xlaonhXLdNGyDtCYDtVlk6FzYjCz1Nerods4kHrUFMlbVove6R_pnkg-Imb-ET7IpEFmMntyYz-Rb37uGjcddRf62Jpedch-rOc&s=1
母親新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聯合文學 新書分享:《#國語》※
辛金順〈國語──他者的聲音〉
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德希達
我住在別人的語言裡
用他們的語言說話,洗手
用他們的身體舞蹈,唱歌
用他們的炊具煮炒,吃飯
用他們的房子居住,睡覺
用他們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
故事裡面沒有我,是他們的
童話和敘事
是他們教我說話,是他們
教我寫字
是他們的老師教我歷史和地理
告訴我
要愛自己的民族和國歌
我是他們,我不是他們
我說話的口音時常被他們糾正
我住在都城
可是我沒有自己的家
我寫字
卻寫不出自己的名姓
我說話,卻被他們的語言想像
我找不到自己
在我
說出的語言裡
我在他們的語言裡失蹤
我坐成了自己的廢墟
碎片、瓦礫、遺跡、鬼魂和
母語,火的灰燼
我想起母親,白髮蒼蒼
駝背的
遁入了自己沉默的語言裡
成了遺忘
成了噤口的嘴
成了自己的深淵,成了
被放逐的世界
而我只能哀悼,只能用
他人的語言
書寫
我母親和我
一生
空白的傳說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辛金順 創作
#呂侑芃 手寫、配色
※收錄於辛金順最新詩集《國語》(#聯合文學,2021年4月21日),詩集曾獲第四屆「#周夢蝶詩獎」,詩獎粉專 周夢蝶詩獎學會
※《國語》(引自書介)
「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德希達
2020年第四屆「周夢蝶詩獎」首獎得主
2020年「打狗鳳邑文學獎」新詩首獎得主
我在他們的語言裡失蹤
我坐成了自己的廢墟
碎片、瓦礫、遺跡、鬼魂和
母語,火的灰燼
許多語言的消失和邊緣化,往往都是因為某一語言藉著政治權力而擴展為強勢的語態,以鞏固族群的勢力所造成的。是以,某族群語言的強弱,正也反映出了族群間的政治位階狀況。
尤其在單語主義國家,某一語言往往以國族之名,合法性地將其他族群語言進行壓制、驅逐、邊緣化,甚至消滅掉。因此在「國語」的名義之下,也就沒有了「我」的語言,只有「我們」,或「他們」的語言,這無疑表徵著一種自我存有的失落。
※好評推薦(摘自推薦序)
「辛金順的這本詩集,在語言的說與不說之間,在日常的現象與文本的再現之間,都彷彿一條大河,浩浩蕩蕩,不擇細流,呈現給讀者詩與現實、想像和現象對話的多重回聲。」──向陽(詩人,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辛金順究竟從何處取得一股緩慢、寧靜而又神秘的力量進行他的創作,不免令人好奇。在他的詩中,我們鈍去的聽覺瞬間獲得活化,並在他引領之下,得以探知種種悠遠而又無聲的事物。」── 林建國(陽明交通大學外文副教授)
※讀者推薦
蔡牧希〈#編寫一部城邦的字典:讀辛金順《國語》〉(節錄前半)
辛金順《國語》詩集,以「語言」圓心不斷向外擴延,無論是〈移工語言課〉,或是〈國語〉、〈字母〉、〈漢語〉、〈字母〉等詩,都試圖重新定義一個後現代社會的鄉愁。
作者出生於馬來西亞東北部的吉蘭丹,母語是潮州話,但從小能說吉蘭丹土話,也在多語的地域裡,對於語言所代表的意涵特別敏銳。
而所謂「語言」,除了被視為溝通工具外,同時也承載不同的文化背景。當文字成為「符號」,其代表的「指意」(Signification),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就具有不可避免的歧義性。
作者鬆動了語言符碼的意涵,而此理論可溯源自羅蘭.巴特符號學(semiology)。在羅蘭.巴特的觀點下,無論藝術創作或戲劇文本類似於一個天然語言的符號系統,人們根據解讀到的符號,交流自己的或相互的意願,表達觀眾的思想或行動等等。
詩人打破約定俗成的語言結構,並探討語言乃至於人與社會的關係。如果語言處於連帶關係之中,若脫離了整個語言系統,個人是否還能具有任何意義?將語言中符號和概念的結合,放入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社會關係網絡中。
與詩集同名的〈國語〉一詩,以德希達「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開篇,文化的被剝奪現蹤在詩句裡:「我住在別人的語言裡⁄用他們的語言說話,洗手」、「用他們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無論是國族的認同,或是自我的定位,都在文化消失後逐漸迷航:「成了噤口的嘴/成了自己的深淵/被放逐的世界」。
按:牧希亦為詩聲字小編之一,全文請見其「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mushimushitsai
※感謝聯文及其聯絡人孟璇,並感謝 竊竊詩語 社友侑芃手寫支援。
母親新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姚時晴
朗讀:大城濕地—反國光石化運動
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
日漸肥碩的蚵粒粒飽滿
日月在大海和陸地之間
播灑聆聽的耳苗
聽潮汐輕壓濕地的丹田
唱出催眠的鷗鳥
酣睡,濁水溪多汁的胸脯
一畝蚵田是一群嗷嗷待哺的稚子
一暝大一寸!
酣睡中的孩子
讀罷大杓鷸的冒險故事
蓋好白海豚宅配到府的春日
海浪推動潮間帶的搖籃
夕陽將夜燈捻暗
招潮蟹是嬰兒床的玩具吊飾
橫行夢的泥灘
一暝大一寸!
酣睡中的孩子
安穩睡去便是最美好的茁壯
沒有工廠在窗前排放甲醛和環氧乙烷
沒有管線在母親乳汁添加乙烯和甲醇
沒有財團在海岸架設火種炭燒整座海洋
只有,只有海王星靜靜犁開夜的田埂
讓月光裸足
讓美好的夢有了抵達的道路
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
日漸肥碩的蚵粒粒飽滿
世代逡巡月亮的孩子
穿戴祖父龜裂的手指
揮鞭馳騁浪滔的竹筏
一代接著一代
奮力將大海犁成豐收的糧倉
沒有汙水灌入彈塗魚的洞穴
沒有廢氣將白鷺鷥的翅膀燻黑
沒有懸浮微粒遮蔽高蹺鴴的飛行視野
只有,只有關於如何將夢曬成古銅色
讓海岸裸身斜倚月彎
讓未來的腳,涉步這片種植著夢的家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母親新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收藏一撮牛尾毛」散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林央敏
內容簡介: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至少不辜負讀者才敢發表,發表後,有時可從讀者的來信或評者的論述中檢視自己是否做到感人共鳴的效果,比如有位快要當祖母的讀者說:「看你那篇文章〈第一封信〉,我都偷偷流淚,但怕被學生看到,趕快離開圖書館。」再如小說家宋澤萊寫道:「這篇文章〈阿母〉。仿若讓人聽到了作者的悔恨和自譴,讀完時我們竟流淚了。」讀者們的反應,其實也是鼓舞我砥礪自己用心創作的動能。──林央敏
曾以〈毋通嫌台灣〉獲得金曲獎最佳方言作詞人的林央敏,致力於台語文學創作,包含台語詩和台語散文,推廣母語,倡導將母語台語列為學校課程。
本書為其長年創作散文集結,以四卷四個不同的面相,素描親情、鄉情、人情與家園情,從親人出發,有寫給母親的〈第一封信〉和描繪〈阿母〉忙碌的身影,還有父親為了籌措學費,將家中老牛賣掉,他不捨老牛〈收藏一撮牛尾毛〉來紀念,最難忘的是〈和阿公聽拉即哦的日子〉以及鼓勵他升學的〈二叔公〉,字裡行間盡是濃密的親情,展現無休止的溫暖;再到成長的〈孕鄉〉嘉義太保,歲月流轉,從老家所在的水牛厝開始到牛稠溪流域的變化、信仰中心土地公廟的由來、吸石路的傳說,還有農曆七月二十三日的大士爺民俗祭典,訴說一個個引人入勝又充滿傳奇色彩的村莊與濃烈鄉土情懷;繼之以對人情事故的感懷詠嘆,小則一己之思,大則關於國家、民族、社會、政治、文化的寄望。終章以隨筆小品,有生活記趣,也有對生命的感悟,乃至異想天開的遐思。
林央敏將自己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情,透過文字,引領我們將目光回歸自我,重溫情懷,找回我們對土地的熱忱與認同。
作者簡介:林央敏
一九五五年生,嘉義縣太保市人,現居桃園市。曾任小學、大學教師、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現任《台文戰線》文學雜誌社發行人。曾獲聯合報文學獎第一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及詩獎、散文獎、小說獎、評論獎、文化獎等多項文學獎,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
一九六五年即寫古詩、七二年首次發表新詩、八三年開始台語寫作。首倡台灣民族文學,是戰後台語文學運動的倡導作家及台語文學理論的主要建構者,也是首位將台語散文由說理引入純文學領域的詩人。八六~九七年間熱衷民主人權、民族解放、本土文化、母語文學、教育改革等社會運動。作品因觸犯官方禁忌屢遭查禁封鎖。
寫作品類豐富,風格、技巧與主題多樣,另有作曲與電腦軟體,被稱為全方位作家。有百餘篇作品分別選入詩、散文、小說、評論的各類選集百餘種,並選入大、中、小學教科書中,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日文發表於外國書刊。著作三十餘冊(詳見本書附錄),其中十一萬字的詩體小說《胭脂淚》是台語文學第一部史詩(EPIC),也是台灣文學史至今最長的敘事詩;詩作〈毋通嫌台灣〉被譜成二十四種不同的曲子,對催化台灣人意識與民主運動皆有深遠的影響。
林央敏文學田園網址:blog.roodo.com/tw_poem

母親新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我並不孤單:少年鍋餅的勇氣之旅」小說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李明足
內容簡介
一組神祕密碼,一場創傷的風暴,
揭開一趟冒險的火車旅程……
當法院查封了家,「餅乾」跟著母親住進陌生城市的地下室,在新學校認識了玩家「鍋子」。當他以為自己已經遺忘生命的傷痛時,一場生火競賽,讓餅乾像被魔鬼附身似變得歇斯底里,主任手上寫有四個字密碼的紙條,到底代表著什麼意思?為什麼鍋子和餅乾要因此展開一場冒險火車之旅?
夜越來越深,跌進山谷的兩個人,手機斷訊,傷口流血,用力嘶喊求救,上面的人聽得見嗎?看著又大又圓的月亮,早已被家庭創傷衍生的情緒層層纏擾的倆人,該如何走出生命的幽谷。
「不是我不給機會,是你一定要給自己機會,才有機會。」
「請相信,活下來,就會有好事情發生,人生是值得期待的」
作者簡介:李明足
文學博士、佛光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理事、蘭陽繪本營顧問與講師、聯合報文藝營繪本組導師暨講師。長期致力於兒童文學研究、創作與推廣。
曾獲高師大新詩首獎、全國生態文學獎(童話組)、蘭陽文學獎。
近期創作與研究──論文:《經典重構下改寫兒童繪本之研究》、繪本故事創作:《看見》。其他單篇論文、評論或創作散見於兒童文學學會《火金姑》、漢聲《吾愛吾家》及相關雜誌刊物。

母親新詩 在 【週四讀詩】 我是媽媽最愛的廢物比斷掉的掃帚沒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週四讀詩】 我是媽媽最愛的廢物比斷掉的掃帚沒用比銹掉的炒菜鍋無能嫁妝壞的、舊的,她都丟棄了大齡女兒與陳年沙發合而為一她卻不忍心打給環保局她常常問我, ... ... <看更多>
母親新詩 在 2022/5/7 關東橋教會母親節特別聚會- 兒童詩班獻詩是愛/媽媽的手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兒童詩班 母親 節獻詩1.是愛2.媽媽的手. ... <看更多>
母親新詩 在 母親的叮嚀_新詩新樂_長安詩_鄭景嵐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新.詩.新.樂.】.歡迎聆賞&分享.< 母親 的叮嚀> 詩:長安/曲:鄭景嵐 母親 掛在水牛的叮噹從春天開始響起 母親 掛在蓮霧的叮噹從夏天開始響起 母親 掛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