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季節
過年的季節,也是吃蘋果的季節。來回顧一下我2012年寫的文章。
蘋果的滋味
美國超市、大賣場裡最熱門的蘋果叫Honeycrisp,這種香甜度、脆度都超過富士的新科蘋果狀元,背後有著複雜的商業故事。
Honeycrisp為明尼蘇達大學「開發」出來的蘋果,到目前為止,是明大科技研發產品中賺錢的第三高手,僅次於一個愛滋病藥物和一個豬隻疫苗,在2008年專利到期前,每個要種Honeycrisp的果農,每種一顆果樹,就要付一元美金給明大。但這個開發的過程,足足花了農技專家31年的工夫。
明尼蘇達州因為太冷了,其實不適合種蘋果。美國的蘋果重鎮是東岸的紐約州和西岸的華盛頓州,所以蘋果的研究中心,一在紐約的康乃爾,一在華盛頓州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的異軍突起,只是個美麗的意外。先是在十九世紀,有個名人說,「我不能住在明尼蘇達,因為沒辦法在這裡種蘋果。」許多海邊美國人,多的是這種瞧不起中西部的心態。許多人管中西部叫flyover zone,飛來飛去,只經過不降落的地方,就是出於這種心態。當然有些人開始不服氣,偏要在明尼蘇達種蘋果。最後的結果,就是在明大出了個蘋果研究中心,由David Bedford領導,和康乃爾及華盛頓州大三足鼎立。
開發新品種蘋果是件耗時費力的工夫。每年Bedford和助理,人工授粉產出三至五千種新的蘋果種子,然後在溫室裡種下種子。小蘋果樹大概五年後會開始產出蘋果,Bedford每年的採收季,就得品嚐這三至五千種的新蘋果。光想這數目,就是件令人頭痛的事。很多時候都是一口淺嚐即吐掉,然後不合格的蘋果樹,馬上淘汰,空出空間來。但留下來的「菁英樹」也不是立刻生產,還要經過數年考驗,持續、穩定產出好吃的蘋果,才有可能被考慮留存,申請專利,然後量產。
我看這樣的故事,想到的,都是背後一個個努力的個人,接著想到的就是什樣的體制,可以讓這些人成功,可以讓這些努力變成令人激賞的成果。沒有美國這麼大的市場,沒有專利的保護,沒有金錢上實質的鼓勵誘因,是不會有這些發明的。
但商業化本身不是一帆風順。蘋果這種水果,很容易陷入一個死亡循環。在超市裡,蘋果就是要紅、要漂亮,才會挑起消費者的採購慾。但漂亮的蘋果不一定好吃。很快地,農夫也知道消費者的傾向,慢慢地把紅、亮作為採收的標準,而把甜、脆放一邊。日積月累下來,市場最大、賣得最便宜的就是Red Delicious這種,紅地不得了,但難吃得要死的爛蘋果,整個把消費者的胃口搞壞。八零年代,從日本來的富士,有點改變了這個趨勢。在美國量產的富士,有甜、有脆,但外型沒有那麼討好。消費者有點反撲蘋果商業化的味道,開始接受這些新的外來品種,也間接地鼓勵了Bedford這些農技專家開發更「好吃」,但不一定「更好看」的蘋果。
我在舊文「小吃變大吃」裡,也提到類似的商業化過程。
你可以說農夫短視近利也好,說消費者積習難改也好。本來Honeycrisp是黃澄澄的蘋果,現在越來越多農夫,捨甜、脆,而就紅、亮,慢慢地把Honeycrisp,推向這死亡循環。尤其在明大的專利到期後,誰都可以亂種一通。蘋果是越來越漂亮,但Honeycrisp稱王的時日,也許不多了。
我們該傷心這無可避免的走向嗎?大可不必,只要美國這資本主義系統,持續運作良好,未來還是會有新的蘋果王出現。據說,明大又有新的專利蘋果,叫SweeTango,更勝Honeycrisp一籌。正是江山代有蘋果出,資本主義獨領風騷數百年!
故事來源是紐約客雜誌John Seabrook的報導。
小吃變大吃(2011)的摘要
為什麼沒有一些過人的企業家,把小吃變大吃,而小吃永遠停留在地方特色而已?
我覺得是時候未到,而地方小吃很可能成為台灣歷史的一部份。沒有鐵路、公路運輸前,台灣只是集合一大堆小小的群落,每一個小地方,都是一個小市場。所以小吃就根據地方特產發展出不一樣的特色,但是規模就只能那麼大。所以有人說,台南很多小吃都很臭屁,不但開得時間早,而且開店的時間也短。我覺得這只是市場規模小所造成的。可以賺多點錢而不賺,也許有一、兩個老闆會這樣,但是不可能是普遍的現象,一定也有一些老闆試過店開久一點,但是入不敷出,所以退回原來的經營模式。
另外台灣沒有日本社會嫡長子繼承的法律傳統,所以創業一代老了以後,沒有只把老店傳給長子,所有後代都可以分一杯羹,花開葉落,把同一個東西再變化,再到另一地發展,也是地方小吃的一大特色。
但現在不一樣了,科技讓台灣變成一個大市場。如果你不能周末搭高鐵到地方吃小吃,你也許可以宅配到府,每一個經營有成的地方小吃,都有可能打入全國市場。而這個發展對地方小吃不見得是好事。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很訝異美國超市裡賣飲料好像玲瑯滿目,但卻都是可口可樂或是百事可樂的變種,不像台灣便利商店冰箱門打開,選擇超多。我覺得這也是全國性市場發展的結果,本來可口可樂也只是地方特色,全美國一開始可能也有上萬種不一樣的可樂,但是隨著瓶裝科技發達,可口可樂經營成功,經濟規模讓其有無比的成本優勢。也許可口可樂沒有最佳的口味,但是卻能用其低廉成本建立舖銷網路,並且大打廣告,把不是最好的可樂變成非喝不可的可樂。
這個模式在很多行業裡不斷被複製,麥當勞如此,星巴克也如此,所謂的地方特色,如果沒有辦法發展成全國品牌,就準備面臨被大企業摧毀的命運。台灣的地方小吃,正走向這條路,你不覺得百貨公司的地下美食街,一方面越來越方便,但賣的東西越來越像?
左派大概看到這裡就大點其頭,準備進行運動,拯救地方特色小吃了吧?
我倒覺得事情沒那麼嚴重,市場有其平衡的力量。美國現在的飲料市場百花齊放,原來兩大可樂獨霸的局面不再,加州灣區這裡,還有連鎖的泡沫紅茶店,生意好得很。這當然是消費者的反彈,誰不喜歡多樣化呢? 台灣還有一個獨特的文化可以抗衡小吃變大吃的趨勢,就是台灣人喜歡當老闆。只要有創業的心,加上創意的頭腦,一個特色小吃沒了,就會有另外一個起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