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轉透明為秘密全部──楊牧逝世週年記
張寶云
(東華華文系副教授)
春天照例如期臨降東之皇華的校院,滿園子嫩綠的葉樹背襯淺色的晴天,年復一年流麗的韶光畫片似地捲動著,這幾日我摩娑手裡的滑鼠,陸續點開楊牧老師的相關報導、研究、照片、追念稿、詩文別冊、網站,加上上週末和盈盈師母的晤面,隔日晚忽來夢中的楊牧老師本靈……,這一切同步共時的訊息都指向即將來到的這一天,是的,楊牧老師已經離開這個三度空間一整年了,在老師生前,我偷偷的旁聽過他幾次詩經課,從未正式入門拜謁,一切卻好似已安排妥當,我與其他同樣收受過詩人詩教的門生故舊,聯合形成「楊牧學」的隱形推手,推轉文化的輪盤。
我一來到此地,原以為不容易與楊牧老師有什麼交集,他已轉往政大台文所擔任講座教授,但2013年由和碩科技童子賢董事長所贊助的「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會」成立,楊牧老師以特聘教授的身份再度回東華授課,時任講座召集人的曾珍珍老師開始積極的籌劃各項活動,並與科技部、文化部、中研院、趨勢教育基金會、加州大學東亞系等單位合作,聯合校內的英美系、中文系、華文系、藝術學院,併同文壇的師友共構春天讀詩讀楊牧、楊牧文學獎、楊牧書房、楊牧研究國際研討會、楊牧青年駐校作家、楊牧研究中心成立等一連串議案建設,我屢屢恭逢其盛,也因此親自參與過幾次活動的執行,直到2017年曾老師過世、楊牧老師病弱,整體的動能才稍稍停歇。然而去年老師意外大去之後,「楊牧學」的發動卻迎來另一波段的高潮。
首先是國內外連續數日、數週、數月的楊牧報導、追悼文粗估有近百篇,再來是專欄、策展、詩劇、座談會、線上數位註解,還有同時進行的研究專題及詩文全集的編纂和出版,原先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會的各項固定業務也都同時在執行中,因應去年的疫情,東華校內直到年底才舉辦追思音樂會,而此次的音樂會其實是與文化部的總統褒揚令同場頒授,由盈盈師母代為領獎。但今年度在線等待的各種楊牧策劃,也有數項已籌擬佈建。
三月是楊牧老師遺稿《微塵》的出版,華文系許又方主任重開的「中西比較詩學」,成為東華的院基礎學程、下學期研究所另有「楊牧文學研究」課程。四月份台大的鄭毓瑜老師與青年詩人郭哲佑共同在「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粉專上,邀請六位撰稿人為大家細讀楊牧詩;東華本年度的青年駐校作家分別是林達陽和吳俞萱,下半年是楊牧詩獎的公告和徵集。五月中台師大則展開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年底將與東華共同策劃《奇萊後書》的手稿展,這是由須文蔚所構想主導。楊照主編的《楊牧全集》於九月份,在老師八十一歲冥誕時出版,十一月份有東海大學周芬伶策劃的楊牧研討會,明年三月有東華大學主辦的楊牧文學青年論壇,甚且可能還有數項我們尚未聽聞但已在策劃的展演正在醞釀輸出。
我在這波潮浪中幾度潛遊又浮升,忍不住喟嘆各股洋流的來去湧動始終團轉圍繞著楊牧老師所在的空冥,我們如斯臨近又如斯氣脈相連,誰能不被楊牧之美所動搖?誰能不識楊牧之學?誰可以自外於這股強烈的波盪?誰能超越老師所設下的楊牧障礙?
屆臨老師逝世週年,僅以拙文向天上的老師報告人間仍復擁擾,但我們還在春天讀詩,讀楊牧。
楊牧書房 在 林達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來東華駐校的最後一次公開講座了。
⠀
時間:明天(12/22 週二)晚上七點到九點
地點:東華大學圖書館一樓,楊牧書房
講題:「向大山大海許願吧,會被聽見的」
⠀
(座位不多,但名額不限,報不報名都可以)
⠀
⠀
◆
⠀
來東華兩個多月,在楊牧文學研究中心的名義下規畫了三場講座:
⠀
10/27 想當初我也是抱著滿懷熱情來到東華大學
12/02 走在前面的人曾在這裡愛我,那時我不知道
12/22 向大山大海許願吧,會被聽見的
⠀
另外還替學務處的哥兒們講了一場:
12/11 唸文學真的不會餓死(真的啦)
⠀
⠀
也不是沒想過來取個紮實一點的講題、講些姿態高蹈一點名目厲害一點的內容。但回頭想想,來到東華又離開,一直寫到了現在,每個決定都與學術無涉,都是關於人、熱烈的盼望、各種細膩但強悍的信念與情緒。尤其關於人。取這樣的題目,我覺得是抱著一種回到家,跟自己家裡的兄弟姊妹講話的心情。
⠀
我表達愛的方式是誠懇以對,這是那些年有人在東華給過我、而如今我能夠回饋給東華,最好的東西。
⠀
⠀
◆
⠀
三場講座的內容都各只有部分重複,分別另有我特別想說的東西。
⠀
「想當初我也是抱著滿懷熱情來到東華大學」說了從愛寫到想學、滿懷熱忱來東華但很多挫敗和落空、又屢屢被接住的往事,還特別找了剛畢業、在東華過得如魚得水的學弟陳延禎來對談,有一點互相對照的意思。
⠀
「走在前面的人曾在這裡愛我,那時我不知道」則談了當年照顧我的學長學姊、以及各位老師。從當年引路協助過我的凌性傑、孫梓評、騷夏,到選擇離開人世的黃宜君,和畢業後才熟悉的陳夏民,還有其他一些學長姐、同班的同學和後來的學弟妹。另外還有調回台北的郭強生老師、已經過世的李永平老師。當然,花最多時間談的,還是已經過世、一路非常照顧我的指導教授曾珍珍老師。
⠀
⠀
而明天這場,「向大山大海許願吧,會被聽見的」其實不是我的句子,是以前帶英美系女排時一個要好的學妹說過的話。她畢業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考上花蓮的教職,在這裡當了很長一段時間老師,可是男友(也是後來的先生)在西部,只能繼續努力,想調或考回同一個城市。但剛好碰上教師考試難如登天的時代大浪,誰都不敢往太後面想。
⠀
這句話,是她在最初考上花蓮教職時的感謝長文裡寫的。後來努力想到西部的學校時,時隔多年終於如願時,我隱約記得她又說過同樣的話。
⠀
那時我們已經很少聯絡了,沒有那個交情好像也不適合說太多,但隔著螢幕,我真想告訴她,我真是深深被這句話感動。
我也不是沒有想過留在花蓮,我也真是喜歡花蓮,但是,但是。看著那句話,我腦海裡幾乎可以浮現那些年生活的全部細節,困頓有時沮喪有時,懷疑過憤怒過掉淚過,走在校園裡,仰頭就看見群山,好像世界已經替我寫了極好的答案,願意告訴我,但還不是現在。我知道那是什麼感覺。
⠀
這次想談的,就是那種感覺──以及更重要的,憑著那種感覺(說起來最主要真的就只是依恃著那種感覺),我如何走到了現在的地方、現在的狀態、現在找到平衡(包括精神和收入上)的生活裡。如何想要而且能夠成為一個作家,我做過哪些決定。
⠀
沒有誰的人生是能複製的,但也沒有誰的人生是不能參考的。我想藉這個機會或許能說點真心話,有的人說不定能因此有些收穫。當然,如前面所說,與其說做為攻略,我比較把這樣的分享,看作一份給兄弟姊妹的陪伴和祝福。
⠀
如果有空,不論你來自哪裡,想往哪去,都很歡迎你。
⠀
⠀
◆
⠀
最後想離題說件事。
⠀
駐校這段時間裡,我分到的研究室就是楊牧老師以前的研究室。和我比較熟的人都知道,楊牧的散文和詩就是我真正對文學的啟蒙。來到這裡,根本是作夢都不敢想的好事。
這段日子常常在這裡待到深夜,深夜的東華讓我覺得自己真正「回到了書桌前」。當然偷偷翻過楊牧老師生前的藏書,也重讀了幾本當年影響我很深的作品(其中幾本我一開始還大老遠扛了自己從前買的版本來花蓮……真的很重……),印象最深的,是最新版本《楊牧詩集》裡的代序。
⠀
老師在裡面寫了一件在北美山中開車遇雪的小事。他說雪來時能見度太差了,就停了車,面對絕美、也絕對孤獨的雪景,過往博學習得的經典和詩詞都湧了上來。但他當下決定,刻意拒絕、刻意不要去追索那些文字,而選擇直接面對、感受那種純潔的體驗。
⠀
研究和創作都已達華文世界的最顛峰,但那個時刻,楊牧選擇都不使用。老師接著說了一些他感受到的美。但在文章最末,老師還是忍不住好奇自問,如果,如果那時丟下感動、選擇去寫下那場雪,會怎麼樣呢?那樣近乎宗教性神聖的體驗,會不會因為這樣更被記得?
⠀
⠀
◆
⠀
明天要講的許多事,改變我很深。但我其實也沒怎麼講過。一部分是有點不好意思,又討厭好為人師的那種語言位置。但更多的或許是,那些感覺太珍貴了,且我知道那些感覺永遠不可能重新再來,多講一次,那就耗損一次,況且過了這麼多年,我其實也還不能真正確認那裡面的感覺,和伴隨而來的領悟,究竟是什麼、有多少、好不好呢?
⠀
所以難得在這樣的時刻,不會重來的駐校青年作家的身分裡,我也忍不住要想起楊牧那篇代序最後的好奇。
⠀
如果稍稍整理一下,說出來,這些東華大學給過我最好的人和事和感覺和時間,對我來說,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楊牧書房 在 林達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也是生涯解鎖。受楊牧文學研究中心之邀,今天起,我將在花蓮的東華大學,擔任駐校作家三個月。
⠀⠀
⠀
⠀
這裡除了是我心中全世界最美的學校,也是我唸研究所、真正認識詩的地方。在這裡,我遇見許多對我來說極重要的人,經歷最美好與最傷心的事,有些多年來仍反覆想起,有些則從來不能忘記。
⠀⠀
畢業已經很久,校園也變了很多。原先左半邊校地幾乎沒有開發,但這些年來,彷彿蘊含著無限生機和生命秘密的荒林漸漸消失了,原本的位置,紛紛蓋起了新的宿舍和新的學院。如今那裡才是學校生活圈的重心了。而原先布滿大面草坪、彷彿一望無際的校園景觀,現在,也被新規劃的裝置、以及漸漸長高的樹木遮蔽了。
⠀⠀
像是一則隱喻。後來的人,在我的秘密心事上安居,建構出了與我無關、屬於他們自己的意義。
⠀⠀
⠀
雖然有點感傷,但這樣的感傷其實也是快樂的。一方面是,那時的祕密心事之所以珍貴難忘,就是因為那時的我們非常真心、不顧一切找尋著屬於自己的生活意義。現在能有機會,換個身分,回來和學弟妹一起重溫/經歷這段,不能不說是最幸運的事情。
⠀⠀
二方面是,即使是那些遮蔽校園景觀的樹林,也是我們從前一年一年種下的。樹長大,意味著我們從前的努力成功了。此刻感傷的每件小事,同時也都是我們這些年來進步、成長的證明。
⠀⠀
⠀
那麼現在的我呢?現在的我想努力前往怎樣的自己?而現在在校的學弟妹們,又是怎麼看待東華、以及現在的自己呢?他們想去怎樣的地方?這是我迫不及待渴望知道的。
⠀⠀
⠀⠀
⠀⠀
下週二(10/27),晚上七點到九點,在東華大學圖書館一樓的楊牧書房,我將開始駐校期間的第一場活動,和同樣是東華畢業、但留在校內工作的學弟詩人陳延禎對談,講題是「想當初我也是抱著滿懷熱忱來到東華大學」
⠀⠀
講題看起來有點鬧,但我是非常認真的───花蓮和東華大學沒有給我最初我想要的,而且花了很長時間才讓我死心;但她同時也用非常溫柔、非常耐心包容的方式陪著我,最後向我證明,她給了我更好的,而且我是值得那些更好的。
⠀⠀
⠀
關於文學,關於成長,以及關於駐校期間我將以駐校作家的身分和大家分享、或一起完成什麼,例如定時的office hour,以及微型創作工作坊,我們就到時再聊吧?
⠀⠀
⠀⠀
人在花蓮的朋友,尤其東華在學的大家,如果有空,歡迎來一起說說話吧(笑)
楊牧書房 在 東華大學圖書館楊牧書房:東海岸校園永恆的詩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名人書房》迺台灣,跟我們一起#走書房!採綠建築設計的#臺東大學圖資館,外觀像個金字塔,從高空看就像是本打開的書一樣,館藏最大特色為豐富的兒童 ... ... <看更多>
楊牧書房 在 楊牧書房Yang Mu Library | Shoufeng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楊牧書房 Yang Mu Library, Shoufeng, T'Ai-Wan, Taiwan 。 3539 個讚· 8 人正在談論這個· 130 個打卡次。位於國立東華大學圖書館內,收藏詩人楊牧藏書的開放圖書空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