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IDORI MD 一期一會手帳 ❶
#2022小鹿手帳季 #紙上夢遊
⤹
-自填式一日一頁,格式彈性好上手
-高品質 MD 紙,筆墨顯色漂亮,適合蓋印拼貼
-簡約風格的書套與內頁,可以隨心創作
每年手帳季的重磅主打 MIDORI『 一期一會 』手帳,是一日一頁的選擇中最經典的款式。日期處以 #空白括弧【 】的自填設計,為一日一頁保留偷懶的彈性空間,一整年寫不完也不用有太大負擔!人手一本的她在手帳世界裡,不管是乖乖的一日一頁寫、調整為兩日一頁寫、還是直接被延長為『2年手帳、3年手帳』,都是稀鬆平常的事兒哦(歡迎對號入座 LOL)!
『僅左半頁小時制 + 淡淡橫線』的半格式設計,讓整頁的用法可以依照使用者的喜好去彈性調整,這也是我們認為一期一會很厲害、深受喜愛的地方!
用 法 ❶ |
直接隨著 #時間軸 管理行程、空白處MEMO
用 法 ❷ |
忽略淡淡的半頁線條,直接當作空白頁滿版繪圖、拼貼用
用 法 ❸ |
喜歡寫大量文字的人,直接 #對齊橫線滿版書寫用
(右半頁空白處剛好是『前一頁的橫線區塊』,也就是說,能夠利用微微的背透來對齊右側,整頁書寫。)
看到這兒是不是覺得 MD 團隊超強的呢!!不管是寫字派、拼貼派、繪圖派、行程實用派,還是你天生個性活潑喜歡每日變化手帳寫法(?)...這本都能滿足ㄛ ♡!
(下一篇仙頗必看)
\ 內 頁 格 式 / ┄┄┄┄┄┄┄┄┄┄┄┄┄
- 年曆 2 頁
- 月計畫 28 頁(2021.12 - 2023.01)
- 無時效一日一頁 385 頁
- 附書籤繩 2 條、月份索引貼紙
\ 尺 寸 價 格 / ┄┄┄┄┄┄┄┄┄┄┄┄┄
- A5|h216 x w157 x d23mm|🅝🅣. 1125
- 文庫|h154 x w112 x d23mm|🅝🅣. 711
- 內頁採 MD 用紙,鋼筆書寫、蓋印拼貼皆可
📦 網購連結:reurl.cc/emmZbx
┄┄┄┄┄┄┄┄┄┄┄┄┄┄┄┄┄┄┄┄
- 2 0 2 2 小 鹿 手 帳 季 -
〘 紙上夢遊 Drop in Paper Wonderland 〙
🎁 手帳贈品:#郵戳、#郵票 實木印章
單筆購買 2022 年度〔 時效手帳/日月曆 〕
任 1 樣 + 滿額 800 元 ▶ 隨機贈1顆
任 2 樣 + 滿額 1,600 元 ▶ 贈全2款
台灣節日貼紙加購優惠/限定圖文膠板章取用辦法
更多活動細節請詳見: reurl.cc/82GaKj
┄┄┄┄┄┄┄┄┄┄┄┄┄┄┄┄┄┄┄┄
-
▎小鹿文具所 ◡̈
特色文具|雜貨選物|展覽空間
ᴡᴇᴅ. ᴛᴏ sᴜɴ. 𝟮 ~ 𝟴:𝟬𝟬 ᴘ.ᴍ.
桃園市新民街 𝟱𝟬 號(火車站步行 𝟭𝟬 分鐘)
ᴡᴇʙsʜᴏᴘ:www.deerforest.com.tw
┄┄┄┄┄┄┄┄┄┄┄┄┄┄┄┄
#deerforest #stationery #stationeryshop
#stationerystore #taiwan #taoyuan
#taiwanstationeryshop #taiwanstationerystore
#台灣 #桃園 #桃園火車站 #文具店 #文房具 #手帳季 #手帳 #2022手帳 #2022diary #小鹿手帳季 #midori #一期一會
同時也有5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格式設計 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老屋再造計畫,例如先前去過的台北機廠、鐵道部園區都是好棒的重生景點。所以當我發現陽明山上也有個廢棄的房舍再造計畫之後,就立刻上網預約了參觀。
-
先說結論,陽明山的廢棄房舍確實重生了,從原本閒置廢棄的狀態變成可以參觀、還能喝杯咖啡,不過重生的方式有點可惜,雖然說位處陽明山,不過少了「陽明山味」,變得很像一般市區的咖啡店兼山野裝備展示中心的感覺。
▶ 看全文:https://immian.com/yangming-mt-lab/
-
在查資料之前,我一直以為陽明實驗山屋會是我想像中的「山屋」,就是座落在群山之間,一間木造或是磚造的老房,因為某種原因荒廢之後現在重新整理重建,然後重新開放。
不過實際上不是木造也不是磚造,而是水泥建築。陽明實驗山屋的前身是「小觀音房舍」,外觀長得和現在陽明山上常見到的遊客中心差不多,前身是建於 1970 年代的警察駐在所,應該就是現在的派出所的感覺。
在文化部主辦、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然後由「格式設計展策」總策劃下,原為警察駐在所的「小觀音房舍」,現在搖身一變成為「陽明實驗山屋」。
按照進駐團隊的說法,他們會將陽明實驗山屋打造為結合大眾休閒、生態教育和品牌設計的山中小屋,目前剛開放的第一展覽主題為「實驗山屋 X 火山咖啡 X 森系選書 X 微型展」。
-
#陽明山上的火山咖啡
陽明實驗山屋的內裝和原本的水泥外型是截然不同的調性,內裝採用深色的木頭搭配黑色鐵件,很有近期在市區流行的咖啡廳的感覺。
內裝設計是好看的,不過大老遠開著車從市區跑來陽明山,以我這樣的遊客來說我更想體驗的是陽明山的在地感,而不是只是把市區咖啡廳裝潢搬到山上來呀~
現階段實驗山屋有一部分規劃為火山咖啡(Volcanicafe),以陽明山的火山群為概念,挑選出了三款咖啡風味「霧氣」、「熔岩」、「火山礫」,分別對應到淺焙、中焙、深焙的咖啡豆,乍聽之下,「耶!好像跟陽明山很有連結耶!」
但實際上陽明山跟咖啡沒什麼關係呀,這裡又不是咖啡的主要產區,反倒是大屯山在以前還有產茶,如果是改用「茶」作為主題,會更有和在地連結的感覺。
如果說真的要用咖啡也不是不行,畢竟陽明山現在還是有少量的咖啡種植,但這裡選的咖啡豆也和陽明山沒什麼關係,即使陽明山種植的咖啡不足以提供多樣性的選擇,那至少也選用阿里山咖啡、南投咖啡、雲林古坑咖啡、花蓮或台東的咖啡,這也比較有台灣的感覺吧。
-
#是山屋還是山野裝備展示中心?
火山咖啡的區域參觀完後,背面有一面牆掛著山野裝備,乍看之下我還以為我來到墾趣還是什麼山野裝備展示中心。
陽明實驗山屋對這塊規劃的說法是,是希望將豐沛的設計能量帶到國家公園裡,所以打造出以戶外為主題的陽明山品牌商品,包含戶外機能服、登山揹包、保溫瓶等等,概念感覺滿好的,確實陽明山很適合成為一個 icon 打造出相關產品,但目前的展示看不太出來真正是「陽明山」的感覺,有點可惜。
-
#森系選書x微型展
#不是你想像的那個微型展
接著走上二樓的小閣樓之後,目前規劃為「森系選書」空間,以及「微型展」空間,所謂森系選書指的是找來了山界專家挑出了和「山」有關的一系列書籍,希望大家可以停留在這裡閱讀或是能成為一個讓參觀者想找「山」相關的書的契子。
如果未來沒有限時開放的話,這個概念還滿不錯的,只不過在目前限時開放的狀態下,實在是滿難在 80 分鐘內讀完書,而且二樓還沒有冷氣,夏天來又悶又熱(加上還要脫鞋子...)。
而所謂的「微型展」,我本來還以為是微縮模型展咧,結果不是,只是比小型展更小的展覽所以自創了名詞叫「微型展」,真心希望不要這樣使用新名詞,很讓人誤會呀。
展覽目前展示了陽明山特有的一些植物照片、昆蟲標本、以及陽明山的測量員會用到的一些量測工具,可以讓大家更認識陽明山一些,不過展覽提供的說明太少,看過去有時候不見得能知道那是什麼,如果可以附上個 QRcode 讓大家掃描聽一下說明,或是附上內容多一些的說明字卡會更好(目前只有少部分展示品有字卡)。
-
#覺得好可惜想要真正是陽明山的實驗山屋
現階段或許是因為防疫的關係,每個場次只開放 80 分鐘參觀,而且一週只開放三天、四個時段共 12 場,如果想要來參觀的話,記得每週一下午五點要上陽明實驗山屋的官方粉絲團搶著報名。
至於值不值得來參觀呢?嗯~就像我文章裡說的,確實看得到承辦團隊對這裡做了一些改變,但就是改變不到位我覺得很可惜。
如果說是把這裡定義為「陽明實驗山屋」,那麼,應該要展示的更多的是讓來訪的人更了解「陽明山」這的地方,或是更知道「山屋」這個地點的前身和歷史變化,但這兩點在目前的展覽中雖然有,不過卻規劃的很淺。
搬進了咖啡、搬進了山野設備,佔去山屋大部分的空間這點我覺得好可惜,如果這個概念出現在市區的展覽空間裡,或許還很不錯,畢竟很適合網美打卡,很適合 IG 貼文,但在陽明山上,就是沒有想要再看跟市區一樣的東西,再體驗跟市區一樣的體驗呀(要體驗這些我留在市區裡就好了,來山上做什麼?)。
格式設計 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下午設計圈的好友傳來訊息向我說恭喜😊
我還回他訊息恭喜什麼?
後來才接到格子訊息說我和CNFlower2020與格式設計團隊一同參與桃園文創博覽會走桃花的展覽,下午公布得到了今年TID年度最大獎。
記得畫面中桃紅色布幕格柵的黑松樹幹,在我們執行的最後決定動用吊車橫空出世,畫龍點睛最重要的位置。
能夠和一群優秀的創作團隊們,一同完成任務和得到這個殊榮,真的感覺非常榮幸😊
格式設計 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格式設計 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英國是攝影書的發源地,本集簡略說明攝影書的起源、轉變,同時提出兩本風格迥異的攝影書,探討創作光譜兩端的內容如何展演在書本的載體裡。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 「Coexistence」, Stephen Gill, 2012(Nobody Books)
② 「a shimmer of possibility」, Paul Graham, 2007(MACK)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攝影/余志偉、鄭宇辰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格式設計 展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AutoCAD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AutoCAD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AutoCAD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外部參考XREF(XR)
● 插入 / 參考 /
● 插入 / 外部參考
● 管理目前圖面的外部參考。
● 具有連結的功能
● 所有的圖檔必須一起給
● 貼附示範
● 「外部參考」選項板用於組織、顯示並管理參考檔案,例如 DWG 檔案 (XREF)、DWF、DWFx、PDF 或 DGN 參考底圖、陣式影像及點雲 (在 AutoCAD LT 中不可用)。
● 僅 DWG、DWF、DWFx、PDF 和點陣式影像檔可以直接從「外部參考」選項板中開啟。
● 按鈕:
◆ 貼附 :將檔案貼附至目前圖面。從清單中選取顯示「選取參考檔」對話方塊的格式。
◆ 重新整理 :重新整理清單顯示或重新載入所有參考以顯示所有發生於參考檔案的變更。
◆ 變更路徑 :修改選取檔案的路徑。您可以將路徑設定為絕對值或相對值。如果參考檔案和目前圖面儲存在相同位置,您也可以移除該路徑。
● 檔案參考:
◆ 「清單」與「樹狀檢視」按鈕 :按一下這些按鈕在清單與樹狀檢視之間切換。
◆ 參考檔案清單:在目前圖面中顯示參考清單,包括狀態、大小、建立日期等資訊。按兩下檔名以進行編輯。按兩下「類型」下的儲存格,以變更路徑類型。
● 詳細資料:顯示所選參考的資訊或預覽影像。
◆ 「詳圖顯示」和「縮圖預覽」按鈕 :按一下這些按鈕將詳圖顯示轉換至縮圖預覽。
◆ 預覽影像:展示「檔案參考」下所選檔案的縮圖影像。
◆ 詳圖顯示:提供有關「檔案參考」下所選檔案的資訊。透過按一下右欄,您可以修改部分資訊。
● 右鍵選單:
◆ 開啟:開啟選取的外部參考圖檔
◆ 貼附:繼續貼附選取外部參考於圖面上
◆ 卸載:暫時移除圖面上的外部參考顯示
◆ 重新載入:將卸載的外部參考重新顯示
◆ 分離:完全移除外部參考
◆ 併入:併入外部參考圖檔
◆ 外部參考類型:設定外部參考類型為貼附或覆疊
◆ 路徑:設定外部參考路徑為絕對或相對
● 注意事項:
◆ 外部參考並非永久性的將外部圖檔載入目前檔案中,,只會留捷徑,所以所有圖檔要一起給。
◆ 當外部參考的外部圖檔有更新時,目前圖檔會立即更新,INSTERT插入的外部圖檔不會更新。
◆ 外部參考圖檔數量沒有限制。
---------------------------------------------------------------------------------------------------------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Y5F4Mw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s://bit.ly/3eOuKQR
AutoCAD 2D 常用快速鍵清單整理:http://bitly.com/2dUEJ9d
建築室內設計Arnold擬真呈現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2VbZmmd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JC老師個人網站:http://jc-d.net/
JC老師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ericjc.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