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府城歷史區風華再現了!✨
圖/文 魚夫
臺南州會的修復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了,建築的立面終於重現風華😍。臺南的古蹟和歷史建築,在中央與地方的努力下,歷經十餘年,整個舊城歷史區的景觀為之丕變,我來台南住了十餘年 ,幾乎每年都得再畫一棟修建後的建築😅。
這讓我想起有一陣子日本的首相更迭頻繁,東京鐵塔的お土産店(紀念品商店)出了一個杯子,杯縁印有歷屆首相的漫畫肖像,但是因為任期實在太短,美國《Time》雜誌還刊出了一張政治漫畫,諷刺全世界兩種生命最短的動物除了孑孓外,就是日本首相😅,那杯子我連三年去東京都買了一個新的回來,外側卻肖像越畫越小,因為擠進許多短命的內閣總理,最後杯子裝不下了,居然改成紙一張來紀念🤔。
如今畫臺南歷史建築也一樣,整張圖面快擺不進去了,不過往日這府城歷史街區也彷彿躍然於紙上,臺灣沒有一個城市能像臺南那樣瞬間走進時光燧道,來到了日治及其以前的時代👏。
如今又有臺南州會修建即將完工,在修建過程中2020年的3月份,修繕單位發現一枚長約98、厚約1.5、寬約24公分的棟札🧐,棟札在日式建築裡等於是建築的履歷書,所以其上載明落成時間為1935年(昭和10年)的12月24日,並記錄了上棟式祭是由臺南神社的宮司(神社的最高負責人)松本賴光來率領眾人祭祀,而總體設計係由當時的臺南州土木課技師住谷茂夫總其事,工程則由「請負」(うけおい,相當今之營造商)負責。
松本賴光因係臺南神社的宮司,所以重要祭典能請得他來主持,便也是一種榮幸。現已整修完成的「鶯料理」創辦人天野久吉因為生前經常寄付(捐款)神社且熱心公益,因而與宮司關係匪淺,又因熱愛台灣,遺言死後骨灰帶回台南埋葬,此後天野家庭院右側建立天野久吉紀念碑和銅像等儀式,松本賴光都義不容辭的主持。
臺南州會的基地,過去是州廳的停車場,採鋼筋混擬土的結構,樓高三層,外牆為黄褐色溝面磚,即俗稱的「國防磚」,另一方面,也配合整條今之中正路林百貨等街區顏色,使其看來整齊劃一。
日治時期,最初州設置州協議會作為州知事的諮詢機關,所以互動頻仍,乃在建築設計上,搭有天穚和隔鄰的州廳(今國立臺灣文學館)互通,修復後的州會,市府計畫,原與文資處使用同棟建築的中西區圖書館將搬遷到二至三樓,至於二二八紀念館則將設在一樓。
州會的建築設計師住谷茂夫還有棟在歷史建築區的重要作品,即1940所興建的「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辦公廳舍,戰後改名為「嘉南農田水利會」,外表簡潔,柱頭裝飾力求簡約,屬近世復興式風格,其次,興築於西元1935-1937年間(昭和10-12年)的臺南神社事務所,也就是今天的忠義國小圖書館也是由他所督工。
住谷茂夫來臺南之前,曾任新竹州內務部土木課技師,1934年(昭和9年)峻工的「新竹信用組合」,即今「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營業部」就是由他負責設計。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位置在現在孔廟文化園區。日本時代初期即有神社之興建,至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推行皇民化運動後,興建神社更成重要的治臺政策⛩。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所建的臺南神社,其社格僅次於臺灣神社。臺南神社事務所約建於日昭和10-12年(西元1935-1937年),同一時期興建的建築物尚有御本殿、拜殿、神苑庭園植栽、神橋造景、武德殿及其附屬大弓場射屋等。
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獲得建立許可的臺南神社⛩,設計者爲當代知名的技師森山松之助(西元1869-1949年),神苑為留學德國博士本鄉高德(生卒年不詳) 規劃,工務由總督府住谷茂夫(生卒年不詳)技師負責,內苑爲臺南神社之主體建築及參拜神道,外苑則設立臺南神社神苑,於範圍內依照地勢改鑿參道,區內林樹青翠🌳,間有神泉水池,整體日式庭園風格,與孔廟半月池與海東書院遺跡南側低濕之地,架設神橋,相互呼應增添雅趣☺️。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設立於外苑之西南角,其位置遠離御本殿,經研判應為「神苑休憩所」,按社務所通常應配置於御本殿左側,且其建築形式亦有規範,但目前所見與傳統配置不同,而所謂的休憩所為日本皇族代表天皇外出巡視之臨時行館,亦在此接見臣民。
農田水利會對面的原「臺南警察署」👮則為梅澤捨次郎的作品,1930年2月3日梅澤擔任臺南州地方技師,1931到1933年之間兼任臺灣建築會臺南州支部長,所以是住谷茂夫的先輩,其次在府城舊歷史區裡,「林百貨」及附近(中正路,當時稱為末廣町)的連續性住商統一建築風格都是出自於梅澤的總體規畫。
一代建築大師森山松之助在這個區域裡也有兩座傑作,一是原「臺南地方法院」(1912,今司法博物館),另一則為臺南州廳(1913,今臺灣國家文學館)這兩座都是臺南的鎮市之寶✨,其實社格僅次於臺灣神社(圓山飯店)的臺南神社,興建於1923年,也是由森山松之助所設計。
說來說去,好像文章裡的人物應該都是互相認識的😅,古蹟與歷史建築的風華再現,也讓我們隱約看到了那個世代的生活😀。
影片分享:
來歷史老城怎麼玩?不但畫了很精緻的地圖,還景點一個個畫出來,對你夠好了吧!
https://youtu.be/mkEPiKOxqE0
林茂生紀念館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 【今新增28例本土、6例死亡;疫苗第二輪接種預約開始,第三輪意願登記開跑,18歲以上民眾都可登記;日本再捐贈台灣100萬劑AZ疫苗、預計15日抵台;張忠謀擔任APEC代表、代蔡總統與各國領袖討論疫苗互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28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病例、1例境外移入、6例死亡個案。今天開始第二輪第九類與第十類人士的疫苗接種預約,也開始了第三輪全國18歲(含)以上民眾的疫苗接種意願登記。今天也是微解封的第一天,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上午跟各地方政府開會時,提醒地方政府各單位要按照中央頒布的指引,對開放的項目進行稽查與管理。
另外,日本外相今天上午宣布,將捐贈第三波100萬劑AZ疫苗給台灣,預計在7月15日抵達。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在記者會上感謝日本的捐贈,讓台灣可以提高疫苗施打的覆蓋率。蔡英文總統再度指派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今年APEC會議的領袖代表,並且委任張忠謀在會議上跟各國領袖推廣互助幫助,加速疫苗供應讓各國疫情可以得到更穩定的控制。
■新增28例本土、其中11位為居家隔離轉陽性案例
今日新增的28例本土病例中,18例為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6日到7月12日。個案分佈的地點以新北市15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9例,桃園市2例,苗栗縣與台中市各1例。本土案例中有16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9個案例仍在調查當中。從5月11日到7月11日間總共累計了14,050位確診個案,已經有11,901人解隔離,解隔離的人數與確診人數的比例已達85.7%。
另外,今天的6例死亡案例中,4例為男性、2例為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到80多歲之間,發病日期介於5月12日到6月18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到6月19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4日到7月12日。
■第二輪預約接種啟動,民眾可至四大超商、藥局、衛生所預約接種
第二輪針對第九類與第十類人士的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已經在昨(12)日下午5點截止,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全國總共有285萬人登記,其中有114萬人有意願接種AZ疫苗(包含只勾選AZ及勾選AZ與莫德納兩者皆可)。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在記者會上指出,今天上午系統平台以簡訊的方式通知符合資格的民眾進行疫苗接種的預約,在今天下午1點以前,全國已經有將近5萬人完成了接種的預約。
收到簡訊的民眾除了可以透過手機APP「健保快易通」進行預約之外,也可以到全國四大便利商店(7-11、全家、萊爾富、OK)、藥局與衛生所進行施打時間與地點的預約。完成接種預約的民眾可以在7月16日到7月22日前往各地方政府建制完成的施打站,進行AZ疫苗施打。
■第三輪疫苗施打意願登記開始、網路登記系統一度流量超載
今天上午9點開始,第三輪疫苗施打意願登記開跑,全國18歲(含)以上的民眾都可以上網登記,一直到7月15日下午5點截止。「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在今天上午出現瞬間流量超過系統的負載量,唐鳳表示,這個狀況到下午1點左右就已經解決。
唐鳳在記者會中回答記者問題時表示,在第二輪登記時只有勾選莫德納疫苗的民眾,在昨天截止的施打名單中就沒有被加入,這些民眾若想改變,可以在第三輪登記時修改先前登記的選項,改為勾選AZ疫苗或是兩者皆可。
唐鳳特別指出,因為第二輪登記的第九類與第十類民眾裡,有意願接種AZ疫苗的人數跟指揮中心預備的疫苗數量相當,所以有勾選願意施打AZ疫苗的民眾都可以打得到,但是第三輪登記意願的狀況,在今天下午1點,單獨勾選AZ的民眾已經超過130萬人,勾選AZ跟莫德納皆可的也超過了110萬人(編按:指揮中心晚上公布最新數字為單獨登記AZ人數6萬3310人,單獨登記莫德納人數309萬8106人,兩者均可者169萬1137人,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因後台計算錯誤,以新公布數據為主)。唐鳳說,因為登記人數超過疫苗預備數量,第三輪的施打順序方式將以出生年份「長幼有序」的方式進行。
■ 第一劑施打人口涵蓋率為15.9%,陳時中:8月中以前,覆蓋率可到25%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已經打了第一劑疫苗的人口涵蓋率是15.9%,若以劑次人口比計算則是16.27%,也因為現在施打第二劑的人口不多,所以兩個數目會比較接近。昨(12)日全國施打疫苗的劑量為22萬3,500多劑,陳時中表示,目前全國的施打量能並沒有發生民眾大規模壅擠的狀況,他認為全國第ㄧ劑的覆蓋率拉高到25%,在8月中以前可以達成。
指揮中心今天並公布,全國莫德納疫苗在各縣市剩餘量還有109萬劑,其中各縣市持有90萬2,000多劑,在各部會主管的單位則有19萬2,000多劑。陳時中也呼籲各單位,盡快在這兩天把發出的莫德納劑量施打完畢。
■微解封第一天,各縣市出現人流、部分設施開始營運
今天是全國微解封第一天,台北捷運發佈新聞稿指出,上午6時到9時上班尖峰時間的運量約為18.6萬人次,比上週同日增加1成左右。台北市各大電影院從今天起,開放民眾購票入場觀影。台北市觀傳局今天下午派人前往信義威秀影城抽查,檢驗電影院營業者是否遵循相關指引規定,落實防疫措施。另外,台北市的大龍峒保安宮昨天已經提交防疫計畫給市府審查,今天上午9點已經獲民政局核准,並在10點開放民眾入宮參拜。台北市民政局表示,目前還有行天宮本宮跟行天宮北投分宮兩處,已經遞件申請開放。
目前台中總共有17處夜市申請開放,今天已經有13處夜市通過審查,重啟營業。台中市政府經發局也指出,相關稽查人員會請夜市管委會要求攤商遵守防疫規定,禁止餐飲內用、試吃活動與邊走邊吃等行為。另外,高雄的義大世界遊樂區今天也重啟營業,因為正值暑假期間,遊樂區出現民眾帶著全家一起出遊的景象。台南市的柳營吳晉淮音樂紀念館跟鹽水永成戲院,在降載人數後,準備在明(14)日重新開放。
■日本第三波贈台100萬劑AZ疫苗,15日抵台
日本外交大臣茂木敏充今天上午宣布,日本將再贈送台灣100萬劑AZ疫苗,並且在7月15日送達台灣。從6月4日日本第一波無償贈送台灣124萬劑AZ疫苗開始,加上7月6日的113萬劑與7月15日即將送來台灣的100萬劑,總共是337萬劑AZ疫苗。
陳時中在記者會上感謝日本,讓台灣可以提高疫苗施打的覆蓋率。
■張忠謀擔任今年APEC領袖會議台灣代表
蔡英文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並且宣布指派張忠謀代表台灣參加今年由紐西蘭主辦的APEC會議。蔡英文在記者會上表示,因為今年COVID-19疫情肆虐,紐西蘭特別在11月會議舉辦以前,在7月16日先行舉辦線上的「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
蔡英文也委請張忠謀在會議中提出以下兩點主張:
1. APEC組織應就成員體各國公平、迅速取得疫苗做更多的努力。疫情已經到了新階段,疫苗也已經問世,但全球疫苗的生產量,仍然趕不上各國的需求。APEC國家應該相互協助,讓疫苗的供應更為快速與穩定,讓疫情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也有助於經濟的復甦。
2. 面對疫後時代的挑戰,APEC成員國應該攜手合作,秉持自由貿易的精神與原則,對全球復甦做出貢獻。疫情是全世界的挑戰,也是機會。積極投資未來,打造有韌性的治理模式,是每一個民主國家政府努力的目標。
(文/楊智強;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黃品維、楊子磊、林彥廷、鄭宇辰)
#延伸閱讀
【真的假的?COVID-19痊癒者身上藏有解藥「單株抗體」?混合用、早點用才有效】https://bit.ly/2UDxiLl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疫苗接種意願登記 #AZ #莫德納 #微解封 #日本 #APEC
林茂生紀念館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日本大震災造成岩手縣重大的傷亡,為了追悼犧牲者,在當初海嘯侵襲的地方興建了「高田松原海嘯復興祈念公園」,園區內有一座「岩手海嘯紀念館」,在館內透過展示物件、影片和口述歷史,對世人傳承防災知識,同時也展現復興重建的希望。
戶外的復興祈念公園,除了有知名的復興象徵「一本松」之外,還保留了當時受地震和海嘯損害的建築殘垣,希望讓參觀的民眾能親眼目睹自然災害的力量。
整個園區的規劃設計,由日本知名設計師内藤廣的建築事務所擔綱,極簡且肅穆。戶外的公園一片遼闊,但其實地震前這裡也是個熱鬧的小鎮,曾有許多建築。如今市鎮搬遷到離海較遠的地方,並將整個高田市城鎮的地基都墊高。
復興的工程十年來沒有斷過。如今新建的堤防,從往日的5.5公尺提高到12.5公尺,提防前面,靠海沿岸曾有一片茂密的松林和砂洲,海嘯沖刷掉了一切。如果沒有增加海浪阻力的防潮林,恐怕當年造成的災難會更大,所以現在也正在將一株株松樹重新栽種回去。再過十年、二十年,又將重現一片森林。
岩手海嘯紀念館內的常設展示,以「守護生命,與大海、大地共生」,分成導覽劇場、探究歷史、了解事實、學取教訓和共同推進復興等區域,總計約有150件左右的珍貴資料,期望在歷經不斷重複的自然災害中,可以讓後人記取教訓,同時利用科技的輔助,盡可能的在下一場災難來襲時減少人員的犧牲。
到訪這天,擔任導覽的是位已經來到日本超過二十年的中國女性。她回溯地震當天,正在養老院工作的她,面對這輩子從未見過的恐怖海嘯,是如何分秒必爭跟同事拯救院內的老人,背著他們往高處跑。她記得,從高台上看見濃黑的海水沖走建築,捲來心裡的恐懼、倉皇和不安,令設施裡同為異鄉人的年輕志工們,抱著她嚎啕大哭。
「災後,曾經住在狹窄又密集的災民組合屋好幾個月。我帶了一個好動的小孩,更是身心狀態的大挑戰。」她說。
「地震後,海嘯來以前,明明可以逃走存活,但最後卻沒逃成的人,占了死者的四成。」她告訴同樣有地震,同樣四面環海的台灣人,說:「那些沒逃成的人,大多是從外面跑回家,而不是立刻前往指定的避難場所。」
對居住地形的了解,避難的要訣,平常就應該有所準備。
上一次的地震過去了,下一次的地震隨時會來。現在的她和其他倖存者一樣,過著平穩的日常生活,但總希望能將當時學習到的防災經驗傳承下去。所以她在這裡,跟許多從事口述歷史的東北志工們一樣,向眾人訴說這些重要的記憶。
/
岩手海嘯紀念館(東日本大震災津波伝承館)
岩手縣陸前高田市氣仙町字土手影180番地(高田松原海嘯復興祈念公園內)
9:00~17:00(最後入館時間為16:30)
https://iwate-tsunami-memorial.jp/zh-cmn-Hant/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