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冒險號
娘炮不止你這家
中國大陸摧殘「花美男」、整肅「小鮮肉」,掃娘打炮,杜絕「畸型審美觀」,抵制下線市場的「不良飯圈文化」,可謂波瀾壯闊、任重道遠,是一項比文革「破四舊」還艱巨的思想改造工程。
五十年代初,知識份子思想改造,對付的只是讀書人。而且「四舊」多涉古典如字畫古蹟,屬於老一代中國人的價值觀。
但全國「掃娘打炮」,改造思想的對象卻以全國青少年與少女人口為主。吳亦凡黃曉明式的肉鮮偶象,背後還有一股龐大的富婆師奶勢力,消費力龐大,平時掃LV、搶Chanel。外國品牌看準了小鮮肉的吸引力,由瑞士名錶到英國Burberry包包,為榨取智商有限的廣大中國消費者,都請小鮮肉做形象代理人,掠奪外匯成功,中國小鮮肉居於中介,個個數以十億巨富之後,順理成章,移居加拿大美國,變成「外國人」。
中國認定:將中國人下一代「娘炮化」是美國中情局多年苦心策劃、中國影視買辦加工經營的結果,不旦無人再學雷鋒,意在裏應外合,閹割中國男性下一代「陽剛氣」,令他們失去性徵;改變下一代女性及其母親的情慾口味,「轉基因」之後的中國綺麗「娘炮男」,原來是外國勢力在大陸部署第五縦隊的一盤大棋。
此一全新論述,引起兩大問題。
第一,美國中情局雖被中方指摘以日本為試點,先「塑造」木村拓哉一類的「日本娘炮」,在日本成功反引入中國、形同推銷毒品。然而,荷李活自己也有「白種娘炮」:哈利波特的丹尼拉克里夫、鮮肉殭屍偶像羅拔柏德遜、飾演丹麥女郎的愛迪雷明(Eddie Redmayne ) ,都是白人影視市場的西方娘炮先鋒。似乎中情局售賣白粉,自己也要先吸幾口上癮、向遠東黃種人市場示範,此品是如何令人飄飄欲仙。
第二,中國自古以來,「娘炮」就是戲劇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生旦反串的梅蘭芳就是京戲的娘炮始祖。好好的男人不做,偏愛女裝打扮,演貴妃醉酒而成經典,清末民初興起了一股腐朽的欣賞風。
後來「文革」雖然終止娘炮,然而香港的尊龍、張國榮、黎明相繼接班。尊龍在美國經「中情局」加持,獲得賞識,參演黑幫「辱華」片「龍年」:一身白西裝,以柔麗姿態領導紐約唐人街黑社會販毒集團,美醜並列,令西方觀眾驚艷,此一超級亞裔娘炮,反而美化了八十年代紐約加州之華人猥瑣種族形象,令人欣賞。
至於張國榮和黎明,歌藝超卓、舞功優勝,靠的是實力,而不是中國的吳亦凡騷首弄姿的一身細皮白肉。
事實證明,「娘炮」在民國的京滬,「娘炮」在殖民地的香港,不但沒有問題,還一早領導潮流,示範東方文化的魅力,文化多元的奇葩,為何橘越淮而枳,一到了「改革開放」後,通通變成中國式的毒瘤?
由於掃娘打炮運動,動了中國下一代青少年和大媽的奶酪,引起相當民憤;但娘炮的億萬豐厚身家,在凸顯「為什麼六億人平均月入一千元」之下,其「憑什麼」,確實又令中國人嫉妒,紛紛圍觀叫好,大量外圍「肉粉」,可以在輿論引導之下,即刻變成紅衛兵,加入對偶像拳打腳踢吐口水的「肉醬」式批鬥,亦為人類奇觀。
在另一個較為正常的平行時空,「娘炮」也是「中國人民艱辛探索」的百年現代化部份過程,大可由騰訊主催一場網絡論壇,光明正大的全國垮世代討論。不過在這個國家,當然是天方夜譚。
最終,原來香港開埠一百五十八年之內,不止李小龍,畢竟出過一個尊龍。雙龍出海,剛柔並濟,西方許為「亞洲第一美男」,內涵豐富,悲情沛溢,之於後九七遍地浮現的太監,由西方加工的此一香港娘炮,品種實優越太多。而這個寂寞而傑出的香港人,雖亦以「無根的浮萍」自許,失去蹤影,如殖民地時代一抹夕陽。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西瀛勝境:那群在二二八事件抗爭的澎湖青年」介紹 訪問作者: 鳴鏑 內容簡介: 「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把這艘船擋下來,絕對不讓軍隊去高雄殺人!」 這是西瀛青年的起義壯舉、是七十年前燃燒的熱情與怒火。 取材自多位耆老提供之口述過去,壯志未酬的青年自治同盟……揭開澎湖人民如何參與二二八事件真...
「李國章身家」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李國章身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國章身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國章身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國章身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國章身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國章身家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國章身家 在 時聞香港- 政Whats噏:76歲李國章再婚娶細30歲女友何婷媚... 的評價
- 關於李國章身家 在 炫富必亡!Sunny自爆「月薪6千」爆紅「月入20萬」成暴發戶 ... 的評價
- 關於李國章身家 在 Download Video and Audio from YouTube - Y2mate.com 的評價
李國章身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篇是關於疫苗的知識,是轉貼的。
這篇是關於疫苗的知識,是轉貼的。
這篇是關於疫苗的知識,是轉貼的。
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遍。
但是很抱歉,我拿了內容幾句話去餵google,還是找不到文章來源,麻煩知道的人可以告訴我,我會很快補上來源。
同樣的,如果這篇是錯誤的訊息,不好意思,也請告訴我,我會刪文,另外發文清楚說明且致歉。
*****************************
被老婆點名了,而且..病人陸續取消,來寫一點我對目前「疫苗」認知的事情吧。(我沒有想要 開戰,and 不好意思,文有點長..)
首先幾個前提要確定..
1. 中國 對我們 是 敵對關係,他是 完全沒有信用 的 國家,跟他們 牽扯 越深,會發生的 慘劇 越加無可收拾..(別的 什麼貿易 我不懂,光 武漢病毒 就是了)
2. 現在這個 武漢病毒(我就是不說 什麼鬼 新冠XX,想到自己名字跑上去這裡就不太爽.. 😤)造成的事情,就是最新型態的「世界大戰」,然後.. 唯一解就是『疫苗』。
好,我盡量簡單講..
德國原裝進口到中國 上海復星,然後.. 他們說「異地分裝」再送出去給其他地方...
「分裝」這兩個字就很有問題,以下,我盡量用詞中性/保守一些。
mRNA是很嬌嫩的東西,所以..你看到的這類疫苗冷鏈需求很高,因為只要一點點的閃失,mRNA就“很可能”失效。(其實我內心的真實想法是.. 疫苗就會絕對沒效,mRNA直接死給你看啦..)
如果有操作過-70度C的生技人員也會明白,這些東西都很麻煩。取出/打開/使用/封蓋.. 都有一定的步驟(手法),不是隨便一個 護理師 可以叫過來就直接操作的。
BioNTect是三隻疫苗裡最麻煩的。因為 它不只是要 解凍(解凍也有一定方法/時間,絕對不是 拿在手裡 回溫,那樣mRNA一樣 死給你看..),還要 稀釋。這就多了一個污染風險的步驟。
然後,進入解凍 程序 的疫苗,假設用不完,是“不可以”再 回去 冷凍-70度的。
林林總總,許多細節步驟都是要注意的。
但是,説難是不難,只要 專責訓練 後就可以操作;但是要『嚴格要求』不能隨意依照”個人方便“更改方式。
———
好,了解這些前提之後,這些“疫苗”,怎麼可能會有「異地分裝」的事情???🤔
如果沒有,那就是德國100%原裝過來的,基本上德國原裝要出問題的機率頗低;那就可能是香港(中國)人員 保存/操作 有問題,造成疫苗有問題..(已經出了問題的疫苗,你還敢相信他們的保存/操作技術嗎?)🙄
如果是”真的“「異地分裝」... 哈囉,這麼嬌嫩的東西,那種分裝技術所需要的 設備/人員... 是可以隨意「授權」給隨便的一般員工操作的嗎???😏
現在再重新施打在香港(中國).. 那就給香港(中國)人打好了。如果 完全沒問題,那是他們的事情,反正據說他們買了4億劑,全中國都還不夠打,關我們什麼事情...。🙄
我心臟小,不敢拿自己的身家下去賭的。🧐
——
AZ、BioNTect、Moderna三隻疫苗(其實是四隻,含J&J 嬌生),都是合格的疫苗,都經過完整的二期試驗後;然後,因為國外疫情嚴重,所以 他們都可以補足第三期試驗,再緊急授權上場使用。
然而,四隻疫苗 試驗的 時間/地點 都不是「統一」的,也就是有變因(包括 人種/疫情嚴重程度/地域/時間/年紀/病毒是否變種..)都會影響所謂大眾最care的『有效保護力』。(例如:95%、75%等等..)
這個數字是個迷思,底下我在留言處 轉一篇連結(#水鏡政經學院),他們介紹的非常好。不想看落落長文章的,那就記得.. 這幾個疫苗 的 重點 從來就不是在「保護力」是在「#重症率0%」!
為什麼這個這麼重要?因為我之前說的前提.. 這是 世界大戰 啊!全世界 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的,都被拖進來的大戰。
戰爭最怕的就是「醫療資源崩潰」,只要醫療一垮,所有人都無法被救治,整個社會會像推骨牌一樣,瞬間連環倒...(君不見,線上遊戲組隊時,最受歡迎的是 補血的,最要保護的也是,沒得補血的話,那隊瞬間就GG了...)
這些疫苗可以讓重症率完全下降到幾乎0%,讓我們的醫療就可以守住,社會就可以繼續運轉,我們小小一個島,才能安穩的繼續走在“平行時空”。
——
除了嬌生,三隻疫苗的原始報告我都有看(請自行查找)。AZ沒有比較差,BioNTect、Moderna也沒強到哪裡去.. 都是可以選用的,接下來就是「購買」的問題了。
BNT 本身 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 中國。
就算BioNTect真的把 技術 轉移給中國了,讓他們可以執行「分裝」(設備人員 都很複雜的..),那.. 想想我說的 第一個前提:中國跟我們是 敵對關係。這時候 我們跟他買疫苗...?以中國的過往history.. 資料竊取、開後門傳送到中國主機 都在做了,他不會趁機來個 木馬屠城?(別說 什麼..我們可以檢驗啊 之類的話,都開個大門 讓他進來了,抽樣檢驗抓得到?)
在這種 世界大戰 的狀態下,我是不相信他們的。
——-
如果是 能跳過 上海復星,跟 原廠BioNTect直接洽購 ,原廠直送,那我沒有太多的擔憂。
要特別注意的是:操作複雜,不可能 下放鋪貨到 一般診所,大概只能到醫院 施打,速度會慢很多(Moderna也是有同樣的問題,保存不易,難以普及施打),只能到醫院接種,想要普及到有群體保護力,時間大概會拖到超過半年以上。
AZ是 最平民,最簡便,最沒有副作用的。
雖然,另外兩隻 mRNA 疫苗 的「防疫技術/效果」會進步一些,但是他的 保存/操作/副作用 就顯得 不親民。
———
疫苗生產/市場 的水“很深深深深...”深到 完全不見底的深(深到 深的深次方 的深..),我們一般民眾,不要想去 理解「為何 這個不買,那個不買..」
不重要,我們也無法搞懂,也不需要搞懂。
再講一次,看過原始 報告 就知道,三隻疫苗 都是合格的(連最近
第四隻 嬌生 也是 合格的)。
當這些疫苗 安全/完整 進到國內 的時候,排到什麼就打什麼。
都排不到,就打國產疫苗。
國產疫苗 的 效價力,不輸給那三隻(甚至更高)。我們國產疫苗是 很強很強的強。而且,這隻病毒有很多專家(包括 何美鄉醫師、李秉穎醫師)都提到,很可能未來會 流感化。
這就回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說的 第一個前提:我們有自己的疫苗,才可以完全 不受 中國 控制(制約),就算未來 流感化,每年需要打,要打幾劑 都有。我們才不用 搞什麼 拿晶片換疫苗,拿 台GG換木蘭飛彈...;到時候,所有 經濟/社會運轉 都可以正常,世界上其他國家 才會來 求 我們。
這個才是 超前部署!
另外,國產疫苗也有廠在做mRNA,進度 相對慢一點。高端/聯亞 比較快,而且目前 他們 已經 在 改良 變種病毒+嘗試 第三劑 的 試驗,只是 跟不上 現在的疫情,所以 這個實驗 沒什麼人在提;但是 它一定會是 未來所有檯面上疫苗 的趨勢。
李國章身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太陽花被認為是近年最重要的公民活動,我也曾經這麼認為,至今仍是。
但我認為真正重要的不是活動,而是透過太陽花運動前後1年,到2016國民黨地方選舉崩盤,這之間大大小小的訊息,從各種倡議中點滴漏出。
說真的讓人很不安,但我那時候跟朋友都覺得樂觀,畢竟大家都相信民主社會的活力嘛。現在想想真是笨,應該早點準備,然後逼後來的蔡政府,以及在野的國民黨,朝向正確的路走,而不是被邊緣團體反覆勒索。
唉
進入主題,我們不安的點在哪?各位有印象的話,時任院長的江宜樺,有找一群支持國民黨的青年,從學生到年輕創業家都有,不乏社會上認知的成功人物。結果他們開的會,提的意見有夠蠢就不說,過程充分顯示,台灣有一群念到頂大,還出來創業成功,身家百千萬的菁英。
「連政務官跟事務官都分不出來」、「原來行政院跟立法院不大一樣」、「中央跟地方職權不同欸」
.........@@
當時還想說超好笑的,泛藍支持者淪落到這種程度,所以沒注意。但過沒一年就發現,泛綠支持者也沒好到哪,是比泛藍強一些,直到今天我身邊所有的泛藍專業菁英,還是有人連政府有分中央地方、官員有政務事務通通搞不懂的。
泛綠好在哪?除了名詞以外,至少知道點實際狀況
「政務官政治任命啊,事務官是公務員要考試升等...」
「立院有三讀機制,法案要先送委員會最後才到大會...」
「稅制有分國稅跟地方稅,像是土地房屋屬於...」
恩,就這樣,但進一步的運作?不知道。用學校考試的狀況來比,泛藍的支持者平均來說,就是選擇跟填充題超強都一百分,但遇到名詞解釋、小申論題,不僅不及格還接近零分。泛綠的反倒可以拿到勉勉強強50分的分數。但要說可以寫出個什麼小論文、長篇作文..............都不行。
暈倒
我觀察了好幾年,慢慢釐清出一個現象,就是支持者的社會學習狀態不同。在網路年代,主要的意見領袖、粉專,泛藍的多半偏向既有印象鞏固,尤其在2016年後,偏藍的為了贏幾乎是不擇手段的斷章取義(其實馬八年DPP很多人也這樣幹)。但泛綠的因為取得執政,狀況不同下,會傾向把事情狀況解釋清楚,做點簡單的制度分析。
幾年下來,就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整個泛藍體系的宣傳赤化,你們想知道為何可以去問問李正皓,國民黨是怎樣為了要跟民進黨對幹,人家反中我就挺中,瞎扯到自己支持者都信了。現在反過來不這樣做都不行。
泛綠的不是說比較好,而是這些年社會結構慢慢轉變,從早年政黨輪替的革命時期,進入官僚體制穩定的階段,大體上所有新一代的軍公教(40以下),幾乎都是本能上抗中的,差別只是程度多寡。這當然會導致這些人,更傾向不去看泛藍的宣傳,讓泛藍支持者進一步兩極化,一邊是老一代的傳統菁英(老國民黨),另一邊是被社會撇下的邊緣人(韓粉主力群之一)。
那原本的淺藍呢?雙北的被民眾黨收割,就是現在的柯粉群,另一批較為沒有政治敏感度,主要是工程師等理工群的,就是現在的時粉主力。多觀察你會發現,他們絕大多數連政治議題應該怎麼做都不知道,邏輯思維都是單線化的因為做了A就可以得到B。而這些人在以往,就是被國民黨一直稱頌的知識藍,名詞知道很多但根本不會用。你年紀大一點就會知道我沒在騙你,90年代後為了罵阿扁,國民黨塑造的菁英形象就是這些人。
所以,我個人看到現在會怕,因為公民意識極端缺乏,而公民意識不是只有意識,你還要有知識。不是說你要去上行政課程,需要曉得所有立院議事,只是最起碼的順序要能夠搞懂。
個人認為,好歹去參加過公聽會,立院的座談會去一次吧,你會知道原來什麼叫做公共議題吵架,跟你想的完全不同。或者去認識一下地方助理,跑政治事務的人吧,不要像某些公教人員,一輩子在自己單位,結果連上級局處在幹嘛都常常弄混。
民主要的是參與,不是一直倡議,倡議是希望,你的希望不是他的希望,為何別人一定要買單?
我知道有人一定會說不是這樣......那不然是怎樣?
你提了一個倡議,總要是提能做到的事情吧,兩手一攤說是政府的事我不管,然後當政府花錢找了一堆專家研究指出不行,你又生氣罵怎麼可能做不到。
你在公司上班,遇到這種人都知道要敬而遠之,成天說要接單給公司,接到的都很爛,技術做不到產能跟不上,這是誰的錯?業務每次都說產線無能、研發智障,會不會被圍毆?
怎麼放到政治上,每一個人都聖人化,只想說好聽的,然後怎麼做都不知道。
不知道可以問,這年頭很多待過體制的人,多認識自己生活圈外的朋友,了解一下別人怎麼做事,這才對吧?
民主是參與,不參與卻要民主,這就是獨裁專制的溫床。
是你,自己放棄責任,把權力交給別人,美其名代議政治,其實不過就是讓別人幫你決定。
李國章身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西瀛勝境:那群在二二八事件抗爭的澎湖青年」介紹
訪問作者: 鳴鏑
內容簡介:
「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把這艘船擋下來,絕對不讓軍隊去高雄殺人!」
這是西瀛青年的起義壯舉、是七十年前燃燒的熱情與怒火。
取材自多位耆老提供之口述過去,壯志未酬的青年自治同盟……揭開澎湖人民如何參與二二八事件真相的專著小說!
談起澎湖人最悲痛的歷史,不只有白色恐怖時期七一三事件遇害的無辜外省學子──本省籍的澎湖人們,實際上也在1947年的三月三日,團結起來反抗威權體制。他們在馬公港以肉身、草繩阻擋了軍隊運載武器赴台的船隻,保護了部分高雄同胞的性命!他們的領導者是一位年僅二十三歲的青年,但他們的故事,卻被抹消在二二八事件的史冊之中。
在地青年作家鳴鏑,取材地方文獻、耆老口述歷史以及自身家族故事,獲得國藝會創作補助,尋回轉型正義工程中被遺落的重要拼圖,以家族史折射澎湖這座島嶼的前世今生──一部根據澎湖二二八史實書寫的專著小說!
嘉義廣播電台:「台灣同胞都已經起來反抗暴政了!澎湖人還在睡嗎?你們澎湖這些青年死了是嗎?還是說你們不敢啊?」
馬公要塞司令史文桂:「澎湖島上的仕紳們為保民盡力協調,未引起更大混亂、未捲入二二八事件。」
過去在歷史紀錄上,澎湖人被認為「沒有參與二二八事件」,甚至因此由國民政府設立了「西瀛勝境碑」,以茲表揚。它被視為澎湖人「乖巧」的證據,卻更是歷史修正主義的極致。
在親伯公趙文邦的經歷、菊島耆老的口耳相傳、有限的歷史文獻中,作者鳴鏑得以窺見有別於統治者認知脈絡下的文本,決意用筆記錄下來,不讓這些親友的奮鬥隨著時代演變而被遺忘。
「日本時代還有米吃,祖國來了反而沒有米吃」。在國民政府光復台灣後,因統治政權的貪腐欺壓、經濟崩盤與糧食匱乏的種種困境,長期累積的民怨在1947年的二月二十七日緝捕私菸事件正式爆發。
緊張的情勢也蔓延到澎湖,因語言不通,馬公司令部士兵開槍打傷無辜婦女,開始發生零星衝突。熱血青年們受到嘉義電台的激勵,更意外得知陳儀向史文桂下令派船運輸槍枝與子彈載往南台灣,送至「高雄屠夫」彭孟緝手中,對起義民眾大開殺戒,而集結在城隍廟前,在趙文邦的帶領之下,組成自衛隊。
民風保守,自清代起從未發生民變的澎湖,響應了台灣本島的奮起,趙文邦並號召鄉紳籌組「青年自治同盟」,卻在演說的當下遭遇軍隊突襲,好友們被武裝警察開槍射殺、趙文邦也入獄飽受刑求、等待處決,純樸的澎湖也與本島面臨相同的「清鄉」命運……
本書為台灣歷史提供鮮為人知的另一觀點,呈現庶民記憶中政權更迭、動盪年代的真實面貌。
作者介紹:鳴鏑
1992年9月23日生,本名冼義哲,澎湖人,政治工作者、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專欄作家。
2014年《海上的人》獲東海文學獎入圍決選;2017年《西瀛勝境》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補助;2018年7月出版首本文學小說《十字路口》。
2010年起社會議題、公共政策等投書文章刊載於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澎湖時報、澎湖日報、關鍵評論網、上報、民主視野、台灣守護週刊、民報等多家平面、電子媒體。自2015年3月起擔任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專欄作家。
作者粉絲頁: 鳴鏑
出版社: 秀威資訊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李國章身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小的與大人」介紹
訪問作者:蔡蕙頻
內容簡介:
〈總督到警察 日本時代的警察制度〉
日治時代的臺灣警察,是臺灣總督府實行統治的要角,負責管理臺灣民眾的生活事務,常有濫用權力、素質不佳的現象,招致許多批評。但他們的存在卻對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有著相當大的穩定作用。
〈大人到咱家 警察與戶政〉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為了了解當時的臺灣,透過各種調查蒐集相關資料。根據法令,警察得以隨時到各家進行戶口資料的確認,將臺灣人的身體特質與身家狀況都納入國家體制與警察大人的管理之下。
〈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 警察與政治〉
日治時期,警察負責維持臺灣社會治安的重要角色,臺灣人從事的政治行動,也是受關注的事項。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1920年代臺灣社會中的警民對抗,是當時「小的與大人」關係中最重要的篇章。
〈一桿稱仔到走やみ 警察與經濟〉
為了維持日治時期殖民地經濟發展,警察大人深度介入了臺灣的經濟生活。從賴和的《一桿秤仔》中看到警察對度量衡制度的管理;到戰爭時期,統制體制的實行,可以看到警察大人無處不在的身影。
〈檢疫、注射到圍草繩 警察與公衛〉
日治時代,在總督府的規劃下,當時的警察大人還掌管了公共衛生以及檢疫工作,並配合各種名冊管理,紀錄臺灣人的公衛生活,再加上各種衛生教育的推廣,培養出「識字兼衛生」的文明臺灣人。
〈「左側通行」 日本時代的交通警察〉
隨著臺灣社會逐漸形成現代化的生活習慣,日治時代的警察大人又多了管理交通的任務。1920年代,各種交通規範亟待建立,第一要務是厲行人車「左側通行」,在各種資料上可以看到許多宣傳,也能看到警察執行工作的狀況。
〈帝國山林的前哨 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
為了開發臺灣的山區資源和原住民治理,日本政府在一般警察之外設置了「蕃地警察」。他們的初期任務包括「防蕃」、武裝討伐迫使使原住民歸順以建立管理制度,後來則以輔導產業、教育、集團移住為主,是帝國統治臺灣山林的最前線。
〈經濟、防空與流言蜚語的取締 戰時體制下的警察〉
珍珠港事變後,日本擴大了軍事動員的規模,臺灣社會也被拉進戰爭體系中。臺灣警察的工作則擴大到統制經濟的宣傳、物資徵用、防空動員,以及言論思想的控制,將臺灣打造成「戰爭動員,人人有責」的社會。
〈東石富安宮 日警變成台灣神〉
日治時代,警察與臺灣人民的關係密切,儘管有許多讓人恐懼的印象,但也不乏愛護民眾的佳話。任職東石派出所的日警森川清治郎在職期間留下許多佳話,身亡之後又有顯靈庇佑當地的傳說,因而入祀富安宮,就是很好的例證。
作者簡介:策畫/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在北海岸,現在新北市三芝區、舊名「番社後」的地方。濱海生長的背景,鄰近的淡水又是山河海交會與歷史元素豐富之地,促使他鑽研於海洋史領域的探究,著有《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博士學位論文)、《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等專著。另著有政治史通史類書籍、淡水河流域史、高雄陳家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歷史文化、北台灣歷史文化,乃至中學教科書等
撰稿者簡介:
李進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現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環境史、臺灣區域史與歷史GIS。
沈佳姍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副教授。研究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與公衛史。著有《臺灣日日新:阿祖ㄟ身體清潔五十年》、《牌2原來一家親:日本品牌家族企業史》等書。
陳慧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代臺灣史、臺灣原住民史。著有《丈量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等書。
游智勝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海運史、臺灣海洋史。
蔡昇璋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協同研究員,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學系、通識中心及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等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領域為臺灣海洋史、海洋文化史、臺灣漁業史。
蔡蕙頻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圖書館編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史,並著有相關著作。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李國章身家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年9月2日,《蘋果》迎來訂閱一周年,由免費網上報紙轉為訂閱制。這一年走來,我們經歷了不少風雨,亦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感激沿路仍有你們陪伴同行。
8月10日早上,黎智英被捕、警察搜查壹傳媒大樓的消息席捲全港。《蘋果日報》專欄作家之一的梁芷珊聽到消息後感到震驚,她覺得這件事再次提醒了她:「我們不能沒有《蘋果》。」她想做些甚麼,想起《蘋果》早前曾傳電郵給她,呼籲她課金成為「全年撐$10000VIP會籍」,她二話不說便課了金。「我覺得是少少回饋而已,想當年我作為專欄作家出道,第一篇專欄便是在《蘋果》的副刊,這麼多年下來,也收了黎生不少稿費。」梁芷珊笑說。
事實上,訂閱《蘋果》這一年,她曾有不少不太愉快的經歷。她本來兩部電話分別訂閱了《蘋果》,後來因為她停用了一張信用卡,導致其中一部電話的訂閱戶口一直無法登入,她嘗試了很多方法,仍然行不通,卻不斷收到欠款通知。至今幾個月過去,她仍只剩下一部手機有訂閱。另外,閱讀《蘋果》的報道時,梁芷珊習慣看到好文章會收藏起來,但她發現《壹周刊》及《蘋人誌》的文章無法收藏,「我要自己手動儲起網址,其實是否故意不讓我們儲存?」
儘管對訂閱制度有不滿的地方,梁芷珊覺得訂閱仍是需要的,甚至願意課金一萬元。「我覺得訂閱是最實際的,可以直接支持《蘋果》,也可以幫助《蘋果》的員工。我覺得這是我們的一個表態:我們想《蘋果》繼續存在。」她頓了頓,「《蘋果》能夠撐住,不單是讀者可以看到多少,也是同業(傳媒)望住的(指標)。因為這個世界永遠是唇亡齒寒,如果一個一個消失,便會像《六國論》說的那樣。」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梁芷珊 #壹傳媒 #黎智英 #訂閱制 #課金 #專題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李國章身家 在 炫富必亡!Sunny自爆「月薪6千」爆紅「月入20萬」成暴發戶 ... 的推薦與評價

全身上下「過2萬」十億 身家 太子爺「反而全身不過2千」善人古天樂「頒獎給余慕蓮」感動落淚!你有錢得過他們?蔡天鳳都是炫富出事. ... <看更多>
李國章身家 在 Download Video and Audio from YouTube - Y2mate.com 的推薦與評價
Smart Travel娛樂八卦|周潤發「減食暴瘦」捐56億身家成窮人! ... 鍾尚志拒認內窺鏡之父視李國章中大醫學院最大功臣|自認文科生數學差愛爾蘭醫科常走堂考全班第一? ... <看更多>
李國章身家 在 時聞香港- 政Whats噏:76歲李國章再婚娶細30歲女友何婷媚... 的推薦與評價
現年76歲嘅佢近日仲傳出好消息,就係終於同拍拖逾7年嘅47歲電台前高層女朋友何婷媚拉埋天窗啊! 因為女方與李國章嘅年齡相差近30年,過去被外界形容呢段關係為「父女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