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日仍要看奧運,今天還有哪些台灣選手出賽呢?看這裡就對了!
(括弧中為台灣時間,實際可能因比賽進行而有差異)
#林昀儒/ #鄭怡靜(桌球,19:00):昨晚黃金混雙很可惜沒能擊敗地主日本隊,面對銅牌賽的法國選手,無論如何請大家一定要集氣到爆,把這面銅牌搶到手!
#戴資穎(羽球,13:00):小戴此戰將面對世界排名第49的越南球員,一般來說晉級應不是問題,重點在必須利用前面幾戰的實力落差趕緊適應比賽場地,並將自己的狀態慢慢調整起來。
#林郁婷(拳擊,12:39):名列第4種子的林郁婷是這次台灣代表隊的重點奪牌人物,此戰的對手是曾經奪得2019年世錦賽金牌的菲律賓選手,實力不弱,期待郁婷能利用身高優勢順利過關!
#莊智淵(桌球,14:30):經過昨天驚濤駭浪中逆轉擊敗阿根廷對手後,五屆奧運老將,也是台灣桌球教父的莊智淵今天即將面對實力也是不弱的香港對手,請大家一定要幫智淵加油!
#江念欣(舉重,12:50):身為許淑淨的同門師妹,江念欣過去有過輝煌的成績,但2018年亞運前夕因車禍被迫棄賽,傷後也低潮許久一度差點放棄舉重。身為本次台灣舉重代表隊首位登場選手,請大家一起幫她加油集氣!
#王齊麟/ #李洋(羽球,10:20):台灣羽球的黃金男雙雖然在前天首戰不幸落敗,除了今天必須贏球,明天更要戰勝世界排名第1的印尼選手才能晉級,但世界排名最高曾到第3的麟洋配可也不是省油的燈,比賽勢必精彩可期!
#連珍羚(柔道,11:36):在上上屆里約奧運中奪下第5名,創下台灣在奧運柔道項目上的最佳成績的連珍羚是台灣柔道界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也是台灣柔道史上第一面國際柔道大獎賽金牌得主,期待她在同團男神楊勇緯奪銀後能延續氣勢再創佳績!
#湯智鈞/ #鄧宇成/ #魏均珩(射箭,9:39):射箭男子三人組在前天的排名賽最後一輪很可惜失手由第4變成第6,面對今天的澳洲選手,如何克服夢之島公園射箭場不固定的風向,將是晉級與否的關鍵!
#劉威廷(跆拳道,11:15):26歲的劉威廷是本屆年輕的跆拳道代表團中唯一有奧運參賽經驗的選手,也擔起隊長的重責大任,預計本次奧運結束就退休轉任教練的他,想必會豁出全力奮力一搏,也期待威廷能延續昨晚羅嘉翎奪銅牌的氣勢,為跆拳道項目繼續增添獎牌!
#王冠閎(游泳,18:27):年僅19歲、有著台灣游泳界小天菜之稱的王冠閎是新一代的台灣蝶王,更是台灣首位加入國際游泳聯盟(ISL)的游泳健將,未來不可限量的他在本屆奧運說不定會發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勢衝擊整個游泳界喔!
以上是今天全部參賽的台灣選手,希望他們都能盡情在奧運這個大舞台上享受比賽、突破自我,也請大家一起為他們集氣加油!
#東京奧運 #台灣加油
(圖片來源:
林昀儒/鄭怡靜 NewTalk新聞 https://reurl.cc/Nr8jK9
戴資穎 自由時報 https://reurl.cc/O0a1OX
林郁婷 EtToday運動雲 https://reurl.cc/O0a1ZX
莊智淵 Artificer https://reurl.cc/7rAXgQ
李洋/王齊麟 上報 https://reurl.cc/xGbZn4
連珍羚 中央廣播電台 https://reurl.cc/O0a1dg
湯智鈞/鄧宇成/魏均珩 敢動 https://reurl.cc/yEbg16
劉威廷 自由時報 https://reurl.cc/xGb00N
王冠閎 聯合報 https://reurl.cc/Gmqrmp
江念欣 Yahoo!運動 https://reurl.cc/XWrklE)
李國煌 身高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男排女將》高潮過後的現實、最貼地的熱血】
自小鍾情日式熱血青春劇,由《Water Boys》、《Rookies》到《體操男孩》,劇情千篇一律,都是一群壞男孩因一種運動而熱血起來,過程中一直戰勝自我,到結局以一場大賽結束,最後不是光榮的勝利、就是「過程最重要」的雖敗猶榮。雖然總是如此套路,但日劇就是有辦法令人一次又次看得熱血沸騰。
一直期望有一套屬於香港人的熱血青春劇。
要數經典的青春劇,已經是20年前港台的「Y2K」系列,當年還捧紅了一眾素人如方力申、阿Sa、Kenny、余文樂等。然後就是大台的「四葉草系列」,都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其他運動主題的青春劇如《戀愛自由式》、《撻出愛火花》,除了令人想起甚麼「破冰轉身」、「風火山林」等極膠絕技外,單看劇名也知道,就和大台所有膠劇一樣,無論以任何主題包裝,說穿了還是主要講愛情。
直至ViuTV剛播放完畢的《男排女將》,光看牌面,我年代的女神Stephy加上新一代偶像Mirror和Error全軍出動,起初還以為只是賣俊男美女的偶像劇。但莫說Stephy全劇幾近素顏穿著運動套裝,Mirror眾子的形象也只是在球場上大汗淋漓的男孩,沒有半分偶包。
看著看著,那青春劇給予我的久違感動回來了。
(下文含大量劇透)
日式青春劇的傳統套路,《男排》一樣有。熱血男主角阿King(Zeno)追幾條街求退役運動員家瑜(Stephy)做教練、為爭取場地使用權而比賽、家瑜被總會高層針對逼其辭任教練、第二男主角魚仔(Ian)與球隊女經理人安安由歡喜怨家到談戀愛、力圖跟其他球隊由針鋒相對到惺惺相惜⋯⋯全部都是似曾相識的劇情。
但,作為港產青春劇,《男排》跳出了大台一貫的「偽運動真愛情」包裝,愛情線點到即止,魚仔與安安由誤會到一起並沒有拖拖拉拉,球場上一吻定情看得人心花怒放;家瑜與地表最強兵黃金Sir(陳宇琛)的友情以上關係雖拖至最後一刻才開花結果,但劇情上輕描淡寫,讓人看得舒服之餘又暗暗替黃金著緊。
《男排》的主線劇情是專心講排球,而且是穩打穩紮,一個奮鬥5年、由丙組一直打上甲一的故事,沒有捷徑、沒有少林功夫和鬼影變幻球,只有真正的努力、訓練、技術和戰術。加上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篇,且好幾位演員如Stephy、Ian和飾演Ian繼兄阿新的李爾晨等都曾是真正的排球運動員,令故事更有說服力,至少像我這種對排球一竅不通的觀眾也能投入其中。
但《男排》真正的突破,是最後的19、20集,因為有這兩集,對我而言《男排》不但完勝上述所有港產劇、更比日劇更有深度、更能引起香港人共鳴。
第18集講到力圖在甲二聯賽的決賽遇上翔鷹,也就是當年因身高而踢幾位主角出隊的球隊。由起初連輸兩局、到Bobby(Anson Lo)唱一首《神隊友》重振軍心、到最後由拗了柴的主角阿King奇蹟救下最後一球反勝翔鷹,熱血得不得了,一般青春運動劇通常就在這高潮一刻圓滿結束了。但,咦?還有兩集?還可以有甚麼劇情?
到了第19集,劇情急轉直下,竟然講到與翔鷹大戰一年後的力圖,雖然升上了甲一,但隊員們畢了業,除了已加入港隊的King、魚仔和QK外,其他隊員各有各忙,求職、工作、拍拖,難以兼顧球隊練習,繼在比賽中失準、更因多位隊員缺席而自動輸掉比賽。幾位隊員相繼退隊,力圖被逼解散,家瑜也到泰國圓打職排的夢,一群戰友似乎要各散東西了。劇情走向彷彿將童話中的「王子與公主就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繼續演下去,赤裸地呈現王子與公主並不幸福快樂的婚姻生活。
多麼的現實、多麼大的衝擊,但也是這最現實的走向,真真正正引起了最大共鳴、賺人最多的眼淚。
後來經阿King力勸各人、及家瑜的一個錄播訪問,力圖得以重組迎戰會長盃,卻又遇上現實世界的殘酷,被排球總會會長公報私仇無理DQ參賽資格。現實就是這樣,並不是一腔熱血去努力就會有好結果。
最後,比聯賽更熱血的一幕出現了,曾與力圖敵對的翔鷹與煌隊因不值排總會長所為,拉隊離開會長盃,並跟力圖會合自辦了一場「家瑜盃」。結局各人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繼續努力在理想與現實裡取得平衡。
比起以大賽得勝作結,這樣的結局或許多了半分唏噓,卻更貼地、更有共鳴。
家瑜那一段「給十年後的力圖」,恰好呼應了參戰《全民造星3》的Zeno的表演「給十年後的我」。令人回想十年來走過的路、也幻想著十年後的自己會是怎樣。
追夢的旅途上,總是高低起跌。某些時候會迎來有如結局般的華麗高潮,但興奮過後總是換來更大的空虛,回到現實中失去了目標,種種挑戰如細水長流,才發現所謂大團圓結局之後才是最容易放棄的時候。
回想自己,3年前完成了由香港到南非的單車之旅,在好望角舉起單車一刻對我而言就是個波瀾壯闊的結局,完成了一個多年的夢想。但,之後呢?3年來,回到現實生活裡,失去了一個大目標,許多的掙扎、許多的迷惘、甚至有迷失了自我的時候。
再回想逺一點,由學生時代開始夾Band,幾年前還成功辦了一場數百人的十周年Band Show。然後呢?大家各有各忙,結婚、生仔、工作、有人離隊,那場十周年Show,彷彿變成了告別演出,直至近期才慢慢重組重新活動。
現實不是電視劇,華麗的高潮過後,生活還是要繼續。比起一場目標清晰的大戰,在生活中找到理想與現實的平衡、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才是追夢旅途上最難、也最漫長的一課。
這就是人生,
這就是成長,
這就是最貼地的熱血。
謝謝《男排女將》,讓我終於等到一套屬於香港人的熱血青春劇、更比日劇多一層深深的共鳴。在艱難的2020年末,讓我們看到一種不矯揉造作的正能量。
李國煌 身高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演員請就位2》:如何度過中年危機?請學習「低頭」吧】
演技實境秀《#演員請就位2》播出後,我稍微觀賞幾集,看著一眾明星互拼演技、被導師嚴苛點評,有的花式狡辯,有的哭哭啼啼,看著看著,我居然也瞎琢磨出一套職場生存法則。
節目裡,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有 3 位,恰好是老中青三代,分別是 22 歲偶像 #陳宥維、 43 歲演員 #黃奕、 62 歲導演 #爾冬陞。
他們用自身言行向觀眾精準示範,一個人若想在職場走長久,必須得明白以下關鍵:
年輕人要兢兢業業、中年人要低頭向前,老年人要智慧交棒。
/
22 歲陳宥維靠著真人秀《青春有你》爆紅,成為男團 UNINE成員,身高 187 公分、外型白淨清秀,被廣大迷妹冠上「校園初戀」的封號。
初登場,陳宥維被分配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夜華」一角,念台詞毫無感情、臉部神情僵硬,哭泣時眼淚都流不出來,勉強硬擠,讓觀眾看著一併尷尬。
大導演爾冬陞毫不留情地批評,說陳宥維演得像是嚼口香糖,更直言:「你現在因為年輕還可以做偶像,年紀大了再做偶像,根本就沒有人要看你了。」
有別其他演員唐一菲、李溪芮、張大大的不斷解釋,陳宥維一路專心聽講,並感嘆身為流量明星,身邊的人都不敢和他說真話。
他選擇上節目,就是想徹底了解現階段的實力到哪裡,才有辦法繼續進步。
陳宥維誠心向評審們道謝:「我來到這個行業不久,我不敢給自己定義。我只知道在『演員』這塊,我會把唱跳需要的光芒忘記,把生活感受到的起伏投入在演出裡。」
一番話,獲得在場評審與觀眾的掌聲。
/
職場新人,他們有創意,有熱情,有爆發力,但追求進步的慾望往往跟不上野心生長的速度,導致多數新人無法好好靜下來認清現況,聽不進別人對他們說的話,把前輩意見通通當成是倚老賣老。
尤其像陳宥維這種很快就爆紅、春風得意的新人,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會更加嚴重。
無論你再怎麼才華洋溢,進到職場時,你仍舊得重視「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主管畢竟待得比你久,比你更清楚公司狀況和老闆個性,給出的意見不見得沒用處,有時更可以讓你瞭解公司狀況,適度發揮你的能力,而不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地蠻幹。
職場新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不要著急,保持謙虛地學習扎根,慢慢擴展自己的人脈跟能力,不是一昧跟老前輩吵架,簡直吃力不討好。
/
黃奕讓我看得最有感觸,她忠實呈現很多中年人會遇到的職場瓶頸。
她過去因《還珠格格3》《上錯花轎嫁對郎》等作品廣為人知,卻因與前夫婚變鬧得沸沸揚揚,雙方隔空叫罵,知性形象蕩然無存,從一線女星變成十八線女星。
黃奕來錄製《演員請就位2》,是想為自己求個機會,她承認沒有人找她拍戲,自己已經過氣了,上節目前還打電話詢問評審趙薇,最後決定試試看,和一群新人演員站在舞台上被點評。
黃奕實力強大,她的演出被陳凱歌與爾冬陞稱讚,她表示:「我不知道還有誰願意接受我,但是我想用能力告訴大家,黃奕還能打、還能演。」
/
俄國作家契訶夫曾寫信給他的兄長安德魯:「別告訴我月亮有多閃耀,由碎玻璃映射出的點點亮光,那才是最動人的」。
意氣風發的模樣誰不會?
要觀察一個人的品格,是要看他懂不懂得誠實面對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將輝煌過去忘記,一心朝前跨步。
中年人在職場最愛提當年勇,提舊時代有多麽閃耀;他們喜歡捧「舊」踩「新」,看不起網路媒體,看不起抖音和 IG ,瞧不起 Youtuber,顧著沈溺過去。
他們只有昨天,沒有今天,不懂「日新之謂盛德」的道理,唯獨順應變化,方才生長出更深層的智慧。
直到有一天,中年人們猛然意識到自己跟不上腳步,卻拉不下臉向年輕人請教,他們順理成章地被時代遺棄,遭新生代潮流無聲滅頂。
如何度過職場中年危機?就是學習黃奕的柔軟,如果沒有機會,就自己找機會,不要害怕丟臉。
中年人最大的優勢是「經驗」,稍微放下身段,你的實力依舊會助你更上一層,甚至會贏得新人尊敬,向你汲取經驗談,視你為人生導師。
/
爾冬陞在《演員請就位2》直率敢言,其實不光這個節目,他在其他訪談也是以一種「引導者」的身份,揪出時下新演員容易有的迷思。
他覺得外貌不重要,堅持實力至上;他鄙視片酬高的爛劇本,直言好故事才是大前提。
爾冬陞說出來的話,一如他的電影《三少爺的劍》,字句機鋒,從不含糊。
曾經拜讀李敖《傳統下的獨白》,我對他描述老年人的普遍現狀深有所感,因為李敖講的太精彩,決定原話放上。
他說:「活著的人裡面,沒有人能比老年人更適合做『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工作。」
「可憐地是,老年人只能『反芻』肚子裡頭那點存貨,以『老馬之智可用也』的自負,整天販賣那些發霉的骨董。」
當一個資深長者擁有影響力跟話語權,他們更不該停滯不前。
要嘛戒之在得,好好準備退休;要嘛將過去的經驗翻新,精益求精,為年輕人與中年人樹立榜樣,並說出他們沒能力說出來的話,做一個誠實的交棒者。
職場如人生,充滿著進退攻守的思量。
但不管年輕人、中年人還是老人,核心概念都是不變的,不管你身處任何位置,都要懂得用柔軟的心去面對挫折,把心放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反而最能完整發揮你的潛能。
原文刊載:#adaymagazine
https://www.adaymag.com/2020/11/12/what-ive-learned-from-everybody-stand-b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