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細數神父曾經聽過最火大的話,其中一句大概就是,
「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最好在搭配一個目空一切的表情.
對我來說,這就像「一切都是為了吃飯」or「一切都是為了呼吸」一樣,因為我們任何人都會有食慾,而且必須呼吸,所以任何人,做任何事,好事,壞事,都必須伴隨著呼吸和吃飯的成分,這樣子,好像說中了某些事實,而且會使人進入難以反駁的境地.
當有人救了溺水的貓,「你只是為了呼吸而已」,當有人當街霸凌一個人,「他只是為了吃飯」,正是因為說中了某些人的本質,所以好似有這麼一回事.
被指涉的對象,或聆聽的對象,又覺得奇怪,他說得並不是事實,但是,又不能反駁自己正在呼吸而且等一下要去吃飯,於是,就令人退無可退了.
這無形中會框架出一個奇異的標準,當一個人必須證明救溺水的貓是出於真心,他可能必須放棄呼吸才行,放棄呼吸去救一隻溺水的貓,才能合乎話語者的道德,不是說,沒有這樣的高尚的義行的存在,犧牲自己拯救他人,但如果這樣才算得上「拯救」,那麼毫無疑問,灌輸這種觀念就是要其他人不要去施加任何拯救,那不過是一種完全的否定而已.
換句話說,當有人霸凌了一個人,而他的目的之一是牽扯到吃飯,言下之意,他霸凌只是為了吃飯,身不由己,跟一般人一樣,善惡的距離於是就被調校了回來,換句話說,他霸凌如吃飯一樣.
很多意味深長而富有哲理的言語,其實述說的只是一種感覺,當下的感覺,「不分是非」的層次對人來說,是一種嚮往,它能達成一種平等,意即,犯過錯的人並沒有犯錯,沒犯過錯的其實都在犯錯,沒有什麼比經歷過這樣的尺度更能讓自己感到舒坦,我的錯誤被撫平,而其他人,那些看似高尚的人,他們都有錯.
但這只是「對你而言」.
其實只要去計算「後果」,也就是如此這般的思考衍伸下去會發生什麼事情,你就會知道什麼是對錯,某些人生大道理存在純粹是因為它還沒到那邊而已.
意即,我還沒殺死人,所以視生命如同草芥,那看起來就會是一種道理.
霸凌一個人被當作吃飯一樣,延伸下去,就是到處只是在吃飯的人;救助小貓的被計算成只是為了呼吸而已,那麼達成真正的拯救就是叫其他人都不要去救,有救了也都不算,毫無意義.
1984小說中有個名言,「戰爭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無知就是力量」,戰爭怎麼會是和平呢?自由怎麼會是奴役呢?無知算什麼力量?這可以看出,笨蛋就是聰明-笨蛋們湧現的一種聰明的感覺,即是去脈絡化,為了發動戰爭,所以說成是和平;為了強調奴役的合法性,說成是一種自由;為了無知的理直氣壯,所以當成一種力量.
當所有一切都混淆了以後,人們就會感到是公平的;當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那麼,純粹的利己者就會得到勝利.
最大的謊言是什麼?最大的謊言是我提起一籃蘋果,被解讀成是一個巫婆.
黑礁中有這麼莫名的一段對話,
一個被救的少女說,「你為什麼要救我?」,並開始對著她所厭惡的大道理說出另一番大道理,
「你說過想救我吧,那你就來救啊.救銀次哥、鷲峰組所有人……你根本做不到的吧.因為你並非想救我,你只是不想失去原已被你拋棄的日常生活.對我無動於衷的話,你在日本最後的回憶也消失殆盡.到頭來你根本沒有背負過甚麼,甚至對原被自己拋棄的東西還存有一絲憧憬,像你這樣子,究竟能拯救誰?就憑你這樣子,究竟可以拯救誰?告訴我……」
一個被救助的人指控對方救助的行為只是為了自己,甚至進而指涉到腦中的「回憶」,認為只是為了填補這個「回憶」,所以「不救不行」,換句話說,從「多給的」,變成「虧欠對方的」,而不得不去做-受害者反而變成了贈與者的角色,你只是為了我身上掌握了你某些東西所以你不得不來.
要救,就得救全部,否則不如不救;要完全的拯救,達成我滿意的拯救,否則不算救.
這種思緒,其實常懷在一些悲天憫人的手上,為了要求更好的、更完美的拯救,但實際上,是在否定拯救.
可憐之人必然有可恨之處,這可恨之處,恐怕就是「簡化」的思維,受害者必然經歷了強烈的剝奪,而為了這個被剝奪的感受所以開始對周遭人嚴酷.
成就了批評「自我滿足」的「永遠不滿足」.
類似的還有「你只是為了自己而已」or「你這是偽善」,其實,每一種善良如果要嚴格追究起來,都是虛偽的,捐了十塊給乞丐,心中會不自覺得湧現一些優越感,在暴風中搬開壓人的車,純粹是因為想到自己也曾被壓的經歷,每個人做事其實都帶有目的性,就像產生行為必然要依靠驅力與動機一樣,最終我們會發現,那些高尚的批判偽善者,其實只是在否定人的本能而已.
因為我們是用「腦袋」來「思考本體」,換句話說,要確認你的存在也必須經過我的腦袋,否定我的腦袋有什麼意義?否定我的腦袋,然後必須端視你的存在,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換句話說,我行動當然是依照「自己」而行動,由我自己發號施令,指揮手腳去做某些事情,如果否定掉了「自己」,那行為還有產生的可能嗎?如果不為自己的利益而行動,是要如何抗拒使自己能存在的生命本能,為自己著想的本能,去拯救他人的存在呢?假設「我」消失了,又怎麼伸出手來觸碰「你」呢?
當然,我們都能理解是怎麼一回事,通常這樣的話語是為了抗拒全然或大部分的利己成分-但不要忘記,構成一個人的根本,還是「自己」啊.
近來,我在臉書上看到了臉友受傷的圖片,我想打上一些同情的字句,卻發現已經有了其他人留言,「有些人關心只是出一張嘴」.
確實,我不能,衝到他面前,實地去做些什麼,這麼想著,那就乾脆什麼都不要說好了,不過,再仔細想想,那不是更糟糕嗎?我連講幾句關心的話都無法成立,而我這位臉友,臉書上就空蕩蕩的一片然後受傷被當作不存在一樣嗎?這豈不更是一種殘酷?如我做的,只是一種廉價的關懷,那麼,那位留言者做的,就是幫他隔絕了所有關懷,使他一個人孤立起來而已.
「如果一個人沒辦法在一夜之間造起一座高塔,那麼,他連拿起一塊磚頭,都不被允許,我們寧願我們所在之處,永遠都是荒草蔓延.....」
近來,又有群人以刷洗「關心不介入」,為一種主流,來嘲諷香港民主運動,或聲援香港民主運動的人,的虛假.
不過,不關心,不介入,會比較好嗎?
答案顯而易見.
其實類似這種謬誤還挺多的,比如,「我有言論自由」,把強調本來就有的東西,當作一種壓制對方的論點,這就像,我們在爭執一樣東西,而有人在爭執「爭執」一樣.
又有「我有不表態的自由」,某些政客在討論某些議題的時候,突然抓取對話旁邊理所當然存在的東西當障眼法.
而他開始發表那些足以侵害、干擾他人自由的意見之後,手上抓的東西又放開了.
可以發現,抓取這些謬論變成一種哲學,為了要讓其他人產生共鳴,言語發生效果,許多人開始沉醉於這一種,自我意識過剩的防衛機制.
而造成的反效果也頗為明顯-例如,偽惡,當一個人做善事的時候,他必須偽裝成另一種樣子,必須說,我只是為了自己,我根本一點也不在乎,然後,偷雞摸狗的去做行善的事,純粹是為了迴避「好人」的道德框架,避免襲來的高標準對待,避免被予取予求,避免被批判是一個「偽善者」.
最終,我們發現那些人們喜好的「真話」,其實,正在讓這個時代變得虛假,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摘取智慧之果】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有關 貓的 名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謝東霖 Hsieh Tung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貓名言、貓金句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貓名言、貓金句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2022貓名言英文-寵物社群,精選在Youtube上的熱門影片 的評價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貓名言英文的價格和推薦,FACEBOOK、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貓名言英文的價格和推薦,FACEBOOK、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貓名言英文的價格和推薦,FACEBOOK、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20句動保名言錦句x 窩編特搜・與您分享。 幸福是隻溫暖的小狗 ... 的評價
- 關於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電影#有雷#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 -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謝東霖 Hsieh Tung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的彩繪村,因為未取得圖像授權而飽受批評;網路紅人谷阿莫,剪接電影說大綱而被評為摧毀文化。
為什麼?這不算是「致敬」、「惡搞」、「二次創作」嗎?為什麼當有人把他們歸類成「創作」時,反而招來更大的反感?
一、因為個人觀點不夠突出,或者說個人觀點幾不可見。創作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觀點所在,觀點意即「我想傳達什麼?」,這是作品的靈魂,因為有想呈現的觀點,所以才有引用的手法。
但如果這個觀點不夠明確,手法就只會淪為形式上的重現,那麼就難以被稱為「創作」。看完彩繪村、看完被全片剪接說大綱的影片,你感覺得出來創作者想告訴你什麼嗎?如果你看完他們的作品,心裡的感想只是「因為這些元素受歡迎,所以他們放出來用」,那你就知道,我所說的觀點存不存在了。
二、挪用內容的比例太高。致敬或惡搞,其實只是一種手法,而手法是為了輔助表達觀點或效果而存在,好比說,我們在寫文章時,可能會引用某位名人的名言,來幫助我們表達觀點。
可是如果通篇文章,都在引用名言,那麼這篇文章還算是創作嗎?抑或者只是記憶力大考驗?彩繪村與影片剪接說大綱,我覺得也是同樣的道理。挪用他人內容的比例太高了,高到不像是他們在主導一篇創作,倒是重現別人的創作而已。
三、挪用的關聯性不夠巧妙。試問,台灣農村跟日本歐美動漫人物的關聯性是什麼呢?創作講求的是關聯性,好的聯想會讓一個點子受人喜愛,因為那會突顯作者觀察到「異中求同」的特質。
就舉美國著名的超級英雄漫畫《死侍》當例子,這位英雄經常在做惡搞,比如說模仿蜘蛛人經典英雄救美的姿勢,或是手拿刀叉模仿金剛狼的表情,他們的異中之同,即為他們都是超級英雄,也因如此,惡搞起來才特別有趣味。
再舉日本以惡搞聞名遐邇的漫畫作品《銀魂》,主人翁坂田銀時經常使用一把洞爺湖的木刀,於是作者扣緊「刀」這個元素,在其中一篇故事,與以刀為主要作品特色的漫畫《死神》聯想在一起,讓後者的設定在前者的作品裡出現,激盪出爆笑的火花。
最後我也想舉我自己的四格惡搞漫畫《西遊面紙》為例,在西遊記原作裡,鎮元子大仙有一株大樹,因此我將這株大樹與國泰世華銀行的LOGO聯想在一起,而後又聯想到《龍貓》裡面,龍貓也會立足在大樹上,所以我故意將鎮元子大仙畫成激似龍貓的模樣,但我也在呈現的當下明確讓讀者看出,我是在惡搞,而非單純的挪用。
因為有觀點,因為有關聯性,因為這些挪用而來的元素,不是整部作品的主軸,而是有比例限度的呈現,所以才會讓人分辨出來,什麼是致敬、惡搞,什麼是真正的「二次創作」。
目前的台灣,無論是創作者或是閱覽者,在這塊的認知中還有些模模糊糊,有的人看到黑影就開槍,說別人是抄襲,也有的人真的在抄襲,卻以為自己在做創作,希望大家在動手動口之前,心裡已經清楚地想過一遍,自我檢視,也自我警惕。
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貓名言、貓金句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关于喵的名言. ^d000001143096. 做翻譯(3). (중국어간체) 猫会象征魅力和独立性,但是它跟人一样也会分伟大的友情和爱情的动物。 ㅡ마르게리타해크(중국어번체) 貓會像 ... ... <看更多>
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2022貓名言英文-寵物社群,精選在Youtube上的熱門影片 的推薦與評價
有关 宠物的英文 名言 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条命。(英国迷信, 指猫的生命力强)A cat 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 (=Muffled cats catch no mice.) ... ... <看更多>
有關 貓的 名言 在 貓名言、貓金句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关于喵的名言. ^d000001143096. 做翻譯(3). (중국어간체) 猫会象征魅力和独立性,但是它跟人一样也会分伟大的友情和爱情的动物。 ㅡ마르게리타해크(중국어번체) 貓會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