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謹剛毅 東德國寶級鋼琴大師羅塞爾來台獨奏
記者蘇位榮/台北報導
今年73歲的東德國寶級傳奇鋼琴大師羅塞爾Peter Rösel,2016年剛接受薩克森莫札特協會頒贈莫札特獎,今年他將再度來到台灣,12月2日在屏東演藝廳音樂廳、12月3日於國家音樂廳舉行鋼琴獨奏會,演出巴赫、莫札特、德布西、法朗克等經典名作。
羅塞爾1945年出生於德勒斯登,六歲開始學習鋼琴,父母分別是指揮家和歌手。早年羅塞爾在莫斯科音樂院師事奧柏林(Lev Oberin),後轉入巴許基洛夫(Dmitri Bashkirov)門下。羅塞爾在學生時代在許多重要國際比賽中獲獎,包括1963年國際舒曼鋼琴大賽、1966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和1968年的蒙特婁國際鋼琴大賽。1970年起,羅塞爾和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以及指揮庫特.馬舒合作密切,參與超過200場的國際巡迴演出;其中包括在紐約愛樂成立150週年的慶典上,他們兩人合作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太陽報》形容「羅塞爾在演奏時,音樂廳如同被電流擊中。」
羅塞爾在德國分裂之後,不僅是德勒斯登音樂院的王牌鋼琴教授,更成為東德地位最崇高的鋼琴家,除了德奧作曲家的作品之外,他在拉赫曼尼諾夫、普羅高菲夫等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上著墨甚深,與他合作頻繁的東德指揮包括布隆許泰特、庫特馬舒、赫比希等人。羅塞爾也曾於2010年受邀與赫比希、NSO合作普羅高菲夫的協奏曲演出,獲得高度好評。
近年羅塞爾全心鑽研貝多芬與莫札特,有樂評認為他揉合了吉利爾斯與布蘭德爾的氣質,清晰、嚴謹、深邃是他的招牌特色,具有老派而堅毅的品質,尤其在2011年發行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錄音與鋼琴協奏曲全集錄音之後,羅塞爾儼然成為21世紀詮釋貝多芬德國鋼琴權威大師,而他也正在進行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全集的錄音計劃。而這次他來台演出的莫札特鋼琴奏鳴曲,也包括著名的「土耳其進行曲」;另外他也帶來德布西的鋼琴小品「月光」,準備給聽眾帶來優雅的奇思妙想。
羅塞爾說明這個時代獨奏家的宿命:「藝術家生活並不如音樂會聽眾一般所見到的那樣有趣與歡樂。音樂會涉及大量工作,而且你最後花在高速公路或飛機上的時間會大於在舞台上的時間。此外,身為音樂家,在巡迴的路上大多時候都是孤獨一人;那是另一種生理與意志的磨練。」「不過,來台灣演出總是愉悅的,因為美食對一個音樂家在音樂會結束之後非常重要,而在台灣,這從來不是問題!」
https://star.ettoday.net/news/131715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10的網紅顏慶賢Ching-Shyan Y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nri Tomasi:Ballade pour Saxophone et Orchestre ou Piano 亨利·托馬西 <敘事曲>給薩氏管和管弦樂團或鋼琴 亨利・托馬西(Henri Tomasi),生於1901年(1901-1971),為法國著名作曲家及指揮家。他於1921年進入巴黎音樂...
「普羅高菲夫特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鋼琴家顏華容 Artemis Yen - Pianist/Author/Dream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閒聊] 求推薦如同普羅高菲夫般作曲家- 看板clmusic 的評價
- 關於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普羅高菲夫的鋼琴奏鳴曲。 現代樂派的作曲家 的評價
- 關於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Sarcasms”, Op. 17(普羅高菲夫:《諷刺》) - YouTube 的評價
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羅塞爾彈莫札特 7旬翁憶兒時
2018年11月27日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年過70依舊老當益壯,73歲前東德鋼琴家羅塞爾兩年前獲薩克森莫札特協會頒贈莫札特獎,肯定了他在巴洛克音樂上的貢獻。羅塞爾表示,對音樂家來說,莫札特音樂就像是「試金石」,「當代音樂家的最大問題是維也納古典音樂,你讓一個年輕人彈莫札特,很快就能發現他有哪些缺點。」
羅塞爾表示,就像莫札特《A大調第11號鋼琴奏鳴曲,K.331》是他從小彈到大的曲子,「它就像一面鏡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映射出不一樣的面貌。」最近幾年演奏莫札特又錄製莫札特鋼琴奏鳴曲全集,「讓我想起小時候練琴時,彷彿經過各種歷練,又回到原先最純粹的樣子。」
羅塞爾1945年出生於德勒斯登,6歲開始習琴,父母分別是指揮家和歌手,後赴俄國習琴,在莫斯科音樂院師事巴許基洛夫,後轉入小提琴家歐伊斯特拉赫長年鋼琴夥伴奧柏林門下,才華洋溢,學生時期陸續獲得1963年國際舒曼鋼琴大賽、1966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和1968年的蒙特婁國際鋼琴大賽等大獎,被譽為「東德之光」。
在東西德分裂時期,羅塞爾是德勒斯登音樂院的頭牌鋼琴教授,除了擅長德奧作曲家作品,他在拉赫曼尼諾夫、普羅高菲夫等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上著墨甚深。近年羅塞爾全心鑽研莫札特,有樂評認為他的清晰、嚴謹、深邃正是他的招牌特色,羅塞爾也正在進行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全集的錄音計畫。
羅塞爾鋼琴獨奏會將於12月2日在屏東演藝廳音樂廳、12月3日於國家音樂廳舉行。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27000737-260115
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鋼琴家顏華容 Artemis Yen - Pianist/Author/Dream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NSO辛苦的企宣,在手上還忙著前後檔大節目的隙縫中加班作出了第一版的影片。
很高興有機會與NSO傑出的音樂家、傑出的鋼琴家學弟Lu Yi-Chih、被我抓來唱很難的俄文歌曲完全令我心花怒放的聲樂家 Meng-Chun Lin孟君合作演出!
策劃這場曲目,一直都在「割捨」,因為可用的曲目實在太多了!
這麼多的曲目與令人神迷的內容,以經常出現在藝術與文學的「題目」串連,其中之一,就是「自然」。
還記得在俄國的第一個夏天,我第一次體驗到,春寒料峭後突暖的天氣除了使萬物欣欣向榮,小飛蟲們是如何地「欣喜猖狂」呢!走在莫斯科市中心區兩旁就有相當多樹木的住宅區,蚊子也來了!
難怪被普羅科菲夫調侃「最大特點就是懶惰」的老師李雅多夫竟然寫了《蚊子舞》這樣可愛的小曲(還有管弦樂版!)
「自然萬物」在俄羅斯藝文表現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俄羅斯音樂更是非歌即舞!
「策展」並演出這場音樂會,就是希望藉著這些有意思的曲目,邀請愛樂朋友們打開更好奇的耳朵,聽聽文化、歷史、自然、人的喜怒哀樂...在音樂裡留下多麽有趣的印記,而不是迴避複雜的意趣,去追求簡單的答案。
俄羅斯音樂就等於澎湃超技嗎?總是被認為「浪漫」「奔放」的俄羅斯音樂特質從何而生呢?被網民們戲封為「戰鬥民族」的文化差異是不是也可以作為另一種欣賞角度呢?
大家知道《彼得洛希卡》裡也聽得到像是台灣的神明出巡的音樂節奏嗎?歌與舞映照出質樸人生,跨越文化的聆聽,有時令人大開「耳」界,有時卻能令人回想自身,心有戚戚呢!
請大家一起來唱歌跳舞!
https://goo.gl/NdWiHM
*不同於以往我為NSO音樂會導聆時義務幫忙製作(包括選段剪接上字幕)的影片,這則影片完完全全是工作一年多的小女孩自己剪接製作的喔!
【NSO探索頻道—《歌舞俄羅斯》】
可曾想過被稱為「戰鬥民族」的斯拉夫民族是如何蘊釀出多元豐富的文化嗎? 極具特色的的俄系樂派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俄羅斯感覺離我們很遙遠,帶著令人不解的神秘色彩,但這次在留俄鋼琴家顏華容老師的帶領下,你將有機會深度了解俄羅斯的文化背景與風俗民情。那些看似艱深的俄系曲目,暗藏著輕鬆且貼近人心的民歌色彩,而那些複雜的節奏,其實都是來自平民們平時一邊哼哼唱唱、一邊恣意律動的舞蹈。
準備好和我們一起進入燦爛的俄羅斯歌舞世界了嗎? 來搶先看看顏華容老師怎麼說!
▲NSO探索頻道《歌舞俄羅斯》
4/28 (Sat.) 19:30 演奏廳
主講&鋼琴/顏華容
小提琴/曾智弘、蔡竺君
中提琴/呂昭瑩
大提琴/唐鶯綺
女高音/林孟君
鋼琴/盧易之
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enri Tomasi:Ballade pour Saxophone et Orchestre ou Piano
亨利·托馬西 <敘事曲>給薩氏管和管弦樂團或鋼琴
亨利・托馬西(Henri Tomasi),生於1901年(1901-1971),為法國著名作曲家及指揮家。他於1921年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並向著名長笛作曲家 Philippe Gaubert、Vincent d’Indy及Paul Vidal學習作曲,並在1927 年獲得羅馬大獎。
在1930年代,他與幾位重要作曲家(如普羅高菲夫、米堯、普朗克等)在巴黎共同組成一個名為Triton的現代音樂組織。他們的創作受到拉威爾、德布西的影響,而他也曾為長笛、單簧管、小號、長號等創作許多協奏曲。
此曲原為薩氏管和管絃樂團的敘事曲,由作曲家亨利•托馬西於1939年所作,最初的構思是為管樂團所設計,但卻立刻被作曲家本人改編為管絃樂團版本,而現在為您演奏的為薩氏管與鋼琴的版本。
本曲擁有單樂章協奏曲的長度,題材取自十四世紀的吟遊詩人的敘事歌,因受地方音樂影響,而擁有不同的音樂風格、涵蓋了不一樣的特色,包括:憂傷抒情小行板、活潑的吉格舞曲與憂鬱的藍調,讓曲子的色彩更豐盛。
這首曲子所強烈散發的浪漫特性,為亨利•托馬西先生所慣用的曲風,而原作中還附有詩人Suzanne Malard因聆聽動人樂聲而激發靈感所作之簡短法文詩句,正好為本曲下了最完美的註解:
On an old English theme, long, thin and phlegmatic like him.
A clown tells his melancholy tale to the night.
The shadow of his fate, the length of the zigzagging quays and the taste.
Of the fag-end that in his mouth has taken up old jests makes him mad.
To get away from his coat, too big, and his dull flesh while only being,
Between joy and sorrow, a saxophone hesitating!
His despair, to the bottom of a sounding pool sinks right down.
And the clown resigns himself again to making the public laugh.
中譯
一個古老的英國旋律,悠悠的,細緻的,幽靜的,就像這個故事:
在一個夜晚,小丑憂鬱的敘述著他的故事,命運的影子投射在彎曲的河岸旁,沉重的煙蒂已落在老舊的煙袋上。他寬鬆的服裝及不加修飾的面容正在不斷的消逝著,憂柔的薩氏管樂音傳遞著喜悅或悲傷的音符。他的絕望,就猶如水塘中停滯流動的水般的無奈,雖然如此,小丑還是堅強的微笑著,面對自己,娛樂大家。
全曲以一段英國古老曲調作為開頭,並以薩氏管溫柔優美的音色來抒發情感,也象徵著美好的人生。隨後,開始一段生動的蘇格蘭「吉格」舞蹈,瘋狂跳躍的旋律,猶如小丑在舞台上賣力演出,觸動觀眾的心情起伏,有別於前段的平靜。
這首詩的兩個關鍵詞――「喜悅和悲傷」,即是此曲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而薩氏管的多元變化恰好能詮釋詩篇中小丑多愁善感的喜怒哀樂。
綜觀小丑的一生,悲棲與歡愉交錯,無常的世間,撲朔迷離的命運,是丑角的故事,更是每個人的縮影。

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普羅高菲夫的鋼琴奏鳴曲。 現代樂派的作曲家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普羅高菲夫的鋼琴奏鳴曲。 現代樂派的作曲家, 個人色彩都很濃厚, Prokofiev曲子裡強烈節奏與充滿異國風情的和聲風格很特別, ... ... <看更多>
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Sarcasms”, Op. 17(普羅高菲夫:《諷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敲擊般的音響效果是 普羅高菲夫 的 特色,諷刺又辛辣的前衛風格讓他走在第一次世界 ... 普羅高菲夫 擅⻑把不同的音樂素材出其不意並列在一起: 比如在第一 ... ... <看更多>
普羅高菲夫特色 在 [閒聊] 求推薦如同普羅高菲夫般作曲家- 看板clmusic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鄉民午安
本魯最近迷上普羅高菲夫
以第二號跟第五號交響曲為例
第一次聽覺得吵第二次聽覺得尖銳
第三次聽驚覺自己整個人這輩子白活到現在才認識普羅高菲夫0.0
帶給我的是滿滿的是另一種別然不同澎湃(吶喊?)之後轉入一種宣洩之後遠離塵囂般的
寧靜跟悠然
同樣是俄國人的老蕭,本魯雖然偶爾也會聽
但優美度顯然輸普羅高菲夫不只一個檔次(自己主觀意見)
大家口袋中有類似普羅高菲夫的作曲家能推薦讓本魯解饞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146.1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620545266.A.072.html
Lieutenant Kijé + romeo and juliet
沒學過樂理,無法準確說出專有的名詞
但普的音樂有種非常獨特的美
還在抓那個中毒的感覺
又有一堆坑可以慢慢踩了XD
※ 編輯: med5566 (42.76.146.139 臺灣), 05/12/2021 19:21: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