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藥櫃九帖湯》在各大購書平台及書局皆已上架囉!
當然,為了明阿仔的氣力也要來補一補~~~
《百年藥櫃九帖湯》今日介紹
新竹百年中藥房──⭐新竹鴻安堂藥房 ⭐
「請問鴻仙在嗎?」
門外白髮老翁探著頭向內問,只見兩個年輕人在百子櫃前左右穿梭,還有位近百歲的老奶奶,正專注地剪著手中片片晒乾後的紫蘇。
「那是我曾祖父,已經不在囉。」年輕人微笑著回應老翁。
竹塹老城,早期是臺灣與福建泉州、漳州交易來往的主要據點,特別是新竹舊港附近,在十九世紀以來更是繁榮興盛,在臺北尚未成為行政與都市中心之前,這裡一直都是北臺灣最熱鬧之處。
距港口不遠的北門街,在以前更被稱為「大街」、「百貨街」。當時從舊港來的貨物幾乎都轉運自此處販賣,南北行貨、鍋碗瓢盆、布匹花飾等叫賣聲不絕於耳,當然各式奇珍的中藥材也在此集散買賣。
鴻安堂就在此老城大街上扎下藥根,從門前小販的吆喝交雜到現在只聞車聲來去,走過近百年的光陰,望著眼前大街的興衰起落,唯一不變的是還顧念此地老幼的心,伴著他們跨過歷史的風雨,至今仍屹立於此。
而耆老口中的「鴻仙」,就是鴻安堂的創始者謝森鴻先生,因為捨己為人的醫者情懷,還被許多求診者惦念至今。
傳繼者無不兢兢業業的守著這份「烏衣」精神,但這一切或許可從那年漫天的炸彈雨說起。
🥣人客喝湯──🐔烏衣十全雞湯🐔
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黨蔘、炙甘草、茯苓、黃耆、桂枝、白朮,隨著湯水漸滾,經過酒洗的當歸沸出甘芳香氣。一鍋烏色補湯,性溫補身,百年古方不增不減,十味藥材十全十美,在冬日裡暖和了顧客冰冷的手腳,也在歷史的創傷中,安慰了世人的身不由己。
#百年藥櫃九帖湯平台銷售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xg7L8z
讀冊:https://reurl.cc/l0Dgbd
還有誠品、金石堂都買的到喔~~
#請人客多多關照
新竹舊港 在 竹科大小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0807新竹舊港橋巡禮.
新竹舊港 在 竹科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竹舊港 在 停止的空間遺忘的記憶舊港里風華再現 的推薦與評價
舊港島位於頭前溪出海口,為新竹唯一之離島,承載新竹港歷史的記憶,島上有日治時期關稅局及燈塔,還有歷年舊港大橋的遺跡,亦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實為新竹的一顆明珠, ... ... <看更多>
新竹舊港 在 [風城,源來如此]-新竹市舊港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風城,源來如此]- 新竹 市 舊港 里. 516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風城,源來如此. 156. Subscribe. 156 subscribers. 10. Share. Save. Report ... ... <看更多>
新竹舊港 在 Re: 舊港大橋- 看板Roa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Deming (衝來衝去哪像咧駛鯊魚)》之銘言:
: 當時新、舊的舊港大橋,應該是共同一條巷子
: 巷子到了兩橋之前,再分出Y型叉路,右邊通往新橋,左邊通往舊橋~
: 巷子般的東大路680巷,目前已經拓寬了,未來將改為「富美路」
: 並在舊港大橋之前,往東沿著台68南側,開闢一條新路到苦苓腳連接東大路三段
: 拓寬後的路口 https://deming.fish.googlepages.com/P1000345.jpg
: 新、舊的舊港大橋,是相鄰的,新橋在西,舊橋在東,且新橋橋面比較高
: 舊橋走到底,還有舊路可以接上新路
: 而竹港大橋在完工之時,北端銜接的台61尚未完工
: 當時的情況又和您的經歷是一樣的,走到底是一片荒地
: 所以依您的經歷,左邊看到更長的新橋,應該是竹港大橋沒錯XD
: 景色應該是這樣的 https://deming.fish.googlepages.com/P1000355.JPG
: 說到舊台15線,以前在新竹的路幅真的很小,時常是6-8米的小巷
: 在竹北鳳岡這裡走的是蓮花路(現編為竹73),是條會車都有困難的小路
: 舊港大橋南端到東大路,也是小巷一條(約7米)
: 東大路以南,則是走延平路三段、二段(新線還沒完工時)
: 到了罟寮,又轉進香雅橋,沿浸水南、北街到大庄接台1線,路幅均為6-8米的小巷
: 當初應是全台最狹窄的省道吧XD
: 這段工程計畫是「舊港大橋改建與白地橋新建工程」
: 從舊港大橋一直到竹54線為止都是工程範圍
: 白地橋算是改建,它原本是約10公尺的小小橋
: 新白地橋則從舊港里開始,向東到竹54線為止,都將改為高架橋
: 而舊港大橋的新橋在現橋的北端,兩橋都採斜張橋模式,未來應該會成為新地標
: 兩橋之間的舊港里,原本的路面也會增高,原有的叉路通通取消
: 統一在一條新設的匝道通往舊港里
: 工程已經開始了,白地橋附近已經封路,改由外側繞道
: 全段預計98年9月完工
: 這個計畫應該和舊港裡水患頻傳的整治有關
: 舊港橋據我所知,共改建了三次,每一次的新橋都建在東邊,如下所示
: 新 新 舊
: 斜 舊 舊
: 張 港 港
: 橋 橋 橋
: 最舊的舊港大橋,在新、舊兩橋並存一段時間後,約1998-99年間舊橋全數拆除
: 當初的確有「雙鳳隧道」的提議
: 另外還有以新豐端的「鳳坑村」為名的「鳳坑隧道」,但竹北就抗議了
: 後來才以所通過的山名「鳳鼻」為名
: (鳳岡的岡應無「山」頭,我原推文的崗是錯的 sorry~)
感謝再感謝,大人已經清楚翔實地說明舊港附近公路(橋樑)演變的始末,
也讓小人確定1995年夏天當時竹港大橋已施工,而舊港大橋的改建尚未開始.
十多年來公路的演變就像電子科技的發展一樣,快得令人目不暇給,1995年
當時可能才剛剛有bbs,十多年後的現在部落格早就大行其道了;十幾年前
的地圖品質也不比現在,那時候別說上河圖,連戶外最早的十萬分之一百科
全圖大事典都還沒問世;那時要查一件事情可能要上圖書館翻一大堆舊報紙
或是好幾本書,還不見得能獲得答案,不像現在有孤狗 維基等各種快速獲得
資訊的管道;當時也還沒有數位相機(或是還不普及),很多事情都只能印在
腦海中,時間一久難免遺忘或失真.......總之,十多年來的變化,一言以蔽之,
就像是這一區間新舊台十五線之間的差別那麼鉅大!
舊港附近的公路演變在大人說明之後再多說什麼都是狗尾續貂了,我只補充一下
舊港聚落的一點事情,清領末期的舊港是在頭前溪出海口一片四面被水環繞的
沙洲上,可說是新竹地區貨物的吞吐口岸,劉銘傳主政時代建設基隆至新竹之間
的鐵路還鋪設一條舊港支線接到主線的古車(應在現在的鳳山溪南岸 竹北市
泰和路一帶),藉以運送從舊港上岸的鋪設鐵路所需材料(就像日本人鋪設淡水線
是要支援縱貫線的改良工程一樣).
而與舊港隔著頭前溪相望的南寮,就是舊港的航運沒落之後取而代之的"新港"
之所在.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13.18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