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概念,在這年代已經變得非常複雜
會有衝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這篇文章很值得一讀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完整版)#文末補記更新
可能因為在「傳統媒體」工作,可是這兩年多來做的好像又是「新媒體」的事情,同時幾乎每天都在跟「自媒體」朋友們打交道,最近不少朋友紛紛詢問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也跟幾位我相當崇拜的大大們,私下討論了一陣子。
想一想,有些事情不乾脆點講清楚,搞得自己心情反而越來越差,也不是辦法。所以還是試著整理一下近期的一些想法,也方便檢視一下(當然也很歡迎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幫忙批判指教),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盲點: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的意思,是包括這一次的所謂「世代和解」與其衍生出的許多討論,不論爭議的「焦點」、「風向」怎麼轉,好像都變得跟主題越來越沒關係;此外,它當然也只是一個「個案」——背後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如今關於公共議題的討論(公共議題的意思是,它通常會直接影響你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到最後總是各說各話、彼此打臉來打臉去,但之後一切繼續「沒共識」,甚至討論核心直接飄到九霄雲外去?
一、關於「世代對立」與「世代和解」
首先,這次爭議的起源,是一個以「世代和解」為名的專案,結果事情發展至今,反而儼然演變成世代間的另一次對立,包括「老派」媒體人跟「新派」媒體人對「新聞價值」的定義戰爭;當然也包括陳年的,雙方動輒互貼「世代標籤」,以及「這個社會到底公不公平」的爭論⋯⋯
我想,既然說要「世代和解」,那麼其前提很明顯地,已經預設了「(台灣)目前的世代之間是存有衝突的」,所以釐清「那麼衝突的點到底在哪裡」,便顯得格外重要。
就不談現在討論的重點已經偏離到哪裡去了。光就討論「衝突的點在哪裡」來講:在此之前,恐怕還必須先釐清的,是「指的是哪個世代和哪個世代間的衝突」(比方說, 20 歲 30 歲的差異常常也極大,這算是泛稱「年輕人」的世代嗎?40 歲上下和 60 歲以上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很多狀況更是天淵之別,他們都是泛稱「長輩」的世代嗎?)
沒有這一層釐清,並且聚焦在特定的議題上討論,那麼其實也就是各說各話,各路網紅名人公知大老紛紛表態,有仇報仇沒仇練拳頭的熱鬧大亂鬥而已。
接著,「世代之間的對立衝突」,其面向(或原因)是「社會福利制度傾斜」?是「資本流入創新不足」?(也就是某網紅說的所謂:「老年人都在炒房炒股」)是「刻板印象造成彼此誤解」?還是討論「青年就業」、「青年低薪」等議題?要討論其中之一或全部當然都可以。
但這一塊真的必須非常仔細地先透過事前準備,研究判讀統計數據,才能框住「討論範疇」,才能避免前述討論過度發散的問題。
以這次的專題來說,感覺都有嘗試觸及上述的議題,也看得出整理上的用心,但很可惜到最後沒辦法變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其原因很有可能部分出在「議題設定」時,便已經相對不夠周延仔細。
但如果媒體的主要考量只是要「先吸引大家眼光關注」、「重視這個議題」哪怕就是很直白的「拼流量」,那就沒有上述這個問題了,但這就帶出下一個問題:「該找誰來進行公共討論」?
二、誰能代表「年輕人」、「長輩們」?
很明顯地,這次專題中找來「參與討論」(AKA參戰)的人,彼此之間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是「名人」。
這在任何媒體的操作上,都是非常簡單明瞭也合乎邏輯的策略:自古至今「名人」(不管叫網紅、公知、戰神、大企業家、大老闆、嘴砲王、刷存在感之王都可以)就是四個字「自帶流量」——這是媒體吸引觀眾注目,最快最簡單的方式。這也當然沒有什麼不對,畢竟如果連看都根本沒有人看,後面想達到的「討論」、「影響力」之類的效果,也自然都不用提了。
但是,就舉討論的例子來說,找「誰」來談上述的「世代和解」議題時,其實就將近 80% 以上(完全主觀無科學根據)地,決定了相關討論的結果了。
隨便舉例,會有人找陳偉殷先生來談足球,找林志玲小姐來談量子力學嗎?得到的效(笑)果會是什麼?
同樣的,如果找插畫家談土地改革議題,找出版人談科技新創環境,找youtuber談薪資結構問題,其得出來的結果,必然也就是那個樣子而已。
偏偏,重點來了,這些人通常還真的很會說、很敢說欸!
這不是在批評或嘲諷當事人(謎之音:根本就是),言論自由當然大家愛講啥就講啥,反正文責自負個人造業個人擔,而如今台灣的(部分、或許多)「名人」們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就是所有事情我都要來嘴一下——這不單單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有時候儘管名人們只是想私下聊聊、或是發表發表個人心得,都有媒體會追著他 / 她繼續問,更低級的還有截圖阿、複製啊,然後直接拿出來做一條:「李遠哲說女神卡卡絕對是全美最棒女歌手!」之類的「新聞」。(純粹亂寫比喻的,沒有這條新聞)
幾乎可以很武斷地說,在這樣的循環下,「跨界評論」如今已經是各媒體(不論新舊大小)的常態,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基本上就算靠「媒體開始自我節制」或「網紅開始低調發言」,也已經根本性的無法逆轉了。
為什麼?
因為傳播環境本身,已經出現了本質性的改變。
(這一段要感謝一位臉友在私版上的貼文,重新思考了一下,覺得單從「專業」來決定「能不能討論這個議題」若過度上綱,也會造成「以人廢言」、「無法容納同溫層外不同聲音」的盲點,所以它應該更像是一個「需要抓平衡點」的工作,不是不能「跨界評論」,而是按照評論者(不論是誰)的「影響力」(權力),可能要有相應的檢視標準,而非「紅」人說的都對、「黑掉」的人說的都是錯)
三、當「社交平台」成為「公共評論」的場域
各國情況有所不同,但至少在台灣,很顯然地臉書極大程度地改變、也主宰了所謂「閱聽人」接受資訊、傳遞資訊的習慣。
臉書的特性,包括所謂「同溫層效應」、「去中心化特性」、「高互動性」⋯⋯等等,都有非常多討論了,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少人提到的可能是:臉書這個平台,基本上是以「社交平台」為目的而設立的。
「社交平台」和「公共討論」之間,有一個本質性的扞格: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前者是「我用來相挺、關心、聯絡我的朋友我的麻吉我的閨蜜我的偶像用的」,基本上我最在乎的是我自己和我朋友的「奇檬子」;後者,卻必須要「大家來不分親疏、唯理是問,怎麼樣也要先來分個是非黑白公正曲直。而且還要盡量彼此凝聚出最大共識,」才能有效。
但這兩件事情混在一起之後,會變成怎麼樣?
很顯然地,觀察這幾年台灣網路言論的情況,每遇到公共事務上的爭議,就是各有意識形態的「公知」、「網紅」甚至政治人物政黨側翼出來「帶風向」先!「鐵粉」、「親友團」出來「選邊站」先!開玩笑,我兄弟我馬子我家男神我家老闆出來嗆話了,當然挺到底啊!什麼?我小弟我麻吉我最愛的女王殿下我佛如來被人欺負了,當然出去「討回來」啊!
這是人性,沒有什麼好批評責怪的,但是公私就這樣混在一起,自然也很難做到大家好好平心靜氣地談。也很容易造成「朋友多」、「粉絲多」的人就是正義的情況——哪怕他 / 她 / 帶著面具或根本只是個漫畫圖像的牠 / 它,只要鐵粉夠多,隨隨便便信口說一句:「我覺得XXX都在欺負我,應該要他去死!」⋯⋯然後他就死掉了。
簡單來說,當公私領域的意見或評論再也難以一刀切開,再加上前面所講的所有特性加乘之下,就自然變成了現在的傳播環境:越是情緒性、越是強烈的聲音,越容易被注意、被放大。到後來所有公眾討論就是自然而然地失焦,怎麼救都救不回來。
我短暫擔任過PTT的小站長,PTT也是一個社交性、匿名性極強的平台,但是它在各版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機制——「版主」到「群組組長」到「站長」的「逐級遞選制」(《黃禍》看太多):
版主由選舉方式產生,但是擁有非常高的、近乎算是獨裁的「行政權」,可以「刪人文章」、可以「浸人水桶」。但版主的制衡是「板規站規」(相當於司法權)還有「版友罷免」(相當於部分立法權),這個東西看似好像無足輕重可有可無,其實卻是非常重要的,確保討論「品質」的關鍵。
「品質」好壞是主觀的,但是至少「有管理」的機制,會讓這個版「相對符合該版版友的需求」:要嚴肅公共討論的版有,要純場外嘴砲的版有,要講些臉紅紅男女性事的版當然也有。這也是為什麼,PTT從剛竄紅時總被罵「都是些腦殘鄉民出沒地」,到現在反而會兼顧其開放性,同時還能是許多「超優專業中肯討論」的誕生地。
反過來說——臉書除了那些怪裏怪氣的審核標準,和一夕數變的演算法之外,有任何「管理機制」嗎?
偏偏大家都在用它,因為它自由、它好用方便、我的朋友都在上面——那也就只能承受必然隨之而來的結果:「公私全部混在一起談」、「越辣的言論越多人看」。
以前(一定要強調以前),「傳統媒體」、「主流媒體」為什麼感覺上「好像比較專業、好像討論品質比較好、好像比較能夠影響政策」?原因除了競爭比起現在少了無限多之外(等下第四點馬上講),其實就是因為他相對來說是「封閉體系」,「管理嚴謹」。(也就是「老長官」們最愛說的「守門人」機制——但守門,可能守掉了劣質情緒言論、也可能守掉了創新,這講下去沒完沒了還是先別講了)
「管理嚴謹」是需要很多時間,需要很多成本的。但如今在臉書平台上的訊息傳遞(和發散、失焦)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快速——當好不容易一個嚴謹的有範疇有結構的討論模式建立之後,其實大家早就跑去討論(戰)另一個議題了。
四、當人人都是「媒體」時,也就沒有所謂的「媒體」了
這也帶出另一個傳播環境的本質性改變:隨社群媒體主導言論市場而來,另一個重大的衝擊或改變,是「媒體」角色的重新洗牌——最簡單來說,現在管你是中時聯合天下遠見今周商周關鍵評論網報導者風傳媒或 換日線 Crossing(此處為置入),所有老媒體新媒體,都是「臉書」底下的「個版」。
「版內」你當然還是可以管理得很漂亮,但是對臉書來說,你跟任何一個網紅粉專、電商帳號、甚至個人單一用戶的地位,是完全一樣的——按照最近的臉書演算法來說,甚至地位更低一級。
「喔?你是《紐約時報》要談中美貿易戰?So What?排隊去吧!我這邊(演算法)還有阿苗在帶風向囧星人在哭哭跟館長嗆聲要準備把人打到殘廢哩!」(還是一樣純粹想到啥就亂舉例,鐵粉請勿戰)
意思是,所有的所謂「主流媒體」,儘管還是有著相對更多的資源(人、錢、品牌、或與廣告主的關係)、相對「嚴謹」(或傳統)的訓練,但是你不再是跟「同業」競爭,而是說得極端一點,跟所有的臉書使用者競爭。
今天你花了整整一年,300萬預算,去深入泰緬邊境寫了個30萬字的深度報導。然後呢?有一個不知道哪裡來的人在臉書直播:「來來來!我跟你說為什麼緬甸人都很討厭翁山蘇姬唷!」
然後就是你的專題300個人看,30個人按讚,另一邊直播是即時在線1300人順便直播結束後再賣個緬甸香精油,直接獲利30萬。
這種吃力不討好甚至可能賠本的事情,還有誰要幹?
於是一些「聰明」的主流媒體當然就開始「轉型」,好啊那我陪你玩,你「小小」網紅要錢要名是吧!來我分給你點錢給你名給你「舞台」,我們來策展議題公共討論你有名聲我有流量大家皆大歡喜。
(有「策展」、「公共討論」都還算是好的了,更多時候就是直接:「大大安安!你的臉書貼文可否借轉放在我們平台?」甚至有問也都至少有個基本尊重,前面提到那種直接把「公開貼文」變「新聞」的狀況更是屢見不鮮。)
總之,媒體們藉此維持影響力不墜(得太快),網路紅人們則多個曝光管道外加可能多個傳統媒體的背書更像個「咖」。本來應該是win win的局面。
但主流媒體卻常常完全搞錯了重點——如今你眼中的「小小網紅」,本質上完全是跟你競爭的「同業」。人家給你面子跟你合作,就算不感激涕零,至少也要以禮相待。
偏偏,還在那邊「給你資源、給你舞台」。
這樣上對下的心態,加上前述所有的因素交互影響,就很容易導致合作以失敗收場。
其實,「主流媒體」、「新媒體」和「新銳網紅」都一樣——對於想要塑造真正有意義的討論環境,彼此截長補短地17活下去,如今各位真正的「敵人」早就已經不是彼此,而是那個藍藍的東西,好嗎?
五、所以,魔王難道是「臉書」嗎?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本質上來說,臉書就是一個工具而已,它既沒有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看什麼不看什麼,也沒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說什麼不說什麼。一個不高興,直接刪掉當然也可以。
而且,它也因去中心化的特性,有著所謂「不讓傳統 / 主流媒體」過度掌握話語權、詮釋權的,所謂「權力的傲慢」的功能。(看看現在各大主流媒體被罵得多慘就知道,別說傲慢了,不跪下來就超不容易了)
說到這裡抱歉必須很直白地說:所謂「第四權」、「無冕王」的名聲,是要靠勇敢對抗「比你更大的霸權」而得來的——新聞界的前輩在對抗言論審查、對抗政府黑箱作業、對抗資訊鴻溝的時候,不要說「不給看稿」了,我直接把你寫死都可以。
但是傳統媒體 / 主流媒體千萬別忘了,你可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你的讀者們信任你,賦予你這樣的權力。
如今臉書造就的傳播環境,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常的「公平」(很公平地虐待所有人)——當傳統媒體的「光環」直接受到演算法一視同仁的對待,跟一個鄉民等級完全一樣,其實你面對的是另一個「霸權」,不管你要叫它市場壓力、社會現實、甚至民粹反智什麼的都可以。
如果傳統媒體自己在這個龐大的壓力下,放棄了本來的所謂專業、所謂堅持、所謂你之所以得到尊敬的關鍵元素,甚至因為一再地妥協終究導致和「其他的網紅」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那麼當然你就算要採訪別人「給他舞台」,別人自然也可以客客氣氣地回你:「不好意思喔!我要先看稿先審稿,不然謝謝再聯絡喔!」
因為在網紅們的眼裡,你不過就是另外一個網紅(而且比他還不紅),要合作啊?要有誠意啊!什麼新聞界的天條我看不懂啦!我有我的粉絲(大約是數十萬人到數百萬人)要跟他們交代欸!你這樣我很難做喔~
非常簡單來說,台灣所謂的「傳統 / 主流媒體」如今面對的雖然不再是「老大哥」的言論審查,但當人人都可以是媒體的時候,你怎麼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活下去,那現實的挑戰一點都沒有比較輕鬆。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戰場,光靠說著「我們以前如何如何」、「我們品質多高多上」,是完全沒有用的。
六、所以,罵完之後還能去哪裡?
看起來,這篇系列地圖炮,我應該把所有人都得罪光光了。
既然這樣,那也沒在怕的,就繼續來講一下「又愛罵又愛看又不付錢」的廣大鄉民們(包括我自己在內)。
既然當今的傳播環境,已經無限接近將所有街傳巷議和專業人士大儒鉅子的言論放在同一個基準點上估算其「傳播效果」,那麼其實說得直白點,決定公眾討論品質的關鍵因素,只剩下了一個——
所有既是閱聽人也是媒體的,你我每一個人。
不必再去說什麼人家重工阿綠霉阿腦殘妓者智障主播了,拜託先照照鏡子,你看看你自己貼的寫的講的那些,是個什麼東西?
對,既然所謂主流媒體跌下神壇變成跟你我一樣平起平坐,那麼你我也沒什麼好整天批判人家的了——反正老實說吧!人家真正認真在做的東西,你按個讚之後真的有看嗎?你打算付錢支持嗎?你知道那背後要花多少錢多少人多少時間才能產生嗎?
你真的想要進行所謂「有意義的公共討論」,你真的想知道所謂「專業深度的優質資訊」嗎?
是的話,就自己挑一個認同的、喜歡的、還在堅持的主流媒體也好新媒體也好網紅公知名人都很好,真的少打點無意義的嘴砲,就真的花點錢支持人家,讓她 / 他 / 它能繼續產出你喜歡的內容吧!
不是的話,例如「老子 / 老娘爽就好,你管我愛講什麼愛掰什麼愛相挺誰愛打臉誰?」這樣當然也可以,但也就別再怪人家什麼腦殘媒體智障網紅愛帶風向又不專業整天報些五四三了,因為反正世代和不和解、台灣怎麼變得更好、社會公不公平那些,你也不是真正在乎。直到所有討論都只是塑造對立,輿論功能完全失效完全無實際影響力,直到可能一時三刻沒啥影響但最後必然出現的「共業」來臨,拜託你也就別再抱怨東抱怨西。
還有,動輒要求別人「善盡社會責任」的同時,別忘了在臉書這個「滿滿的大平台」上,你我也都分別是一個「個版」、一個「自媒體」——只要任何文章一開了地球,基本上你就變成一個公共媒體,隨時有可能幾千讚湧進來,幾萬人看到你發布的資訊。
我很喜歡一句話,「媒體的本質就是權力。」這也終於帶出了我最後真正最想要講的重點:
當你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權力,請想想,你要拿它來做什麼?
(全文完)
文末補記:昨晚只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路下來莫名寫了五千多字,可能真的太過輕率,也真的太久沒有嘗試自己整理想法寫一篇公開的文章了。如今意外地看到許多朋友的轉發,現在馬上也等於給自己上了一課。
回頭看看,很多語氣可能太過強烈或看似針對特定人士與不周到之處,也請大家海涵。如今再怎麼一一去修改大概也沒用了,就誠懇接受朋友們的指教與批評。
希望透過這短短補記,再強調的幾點如下:
1.這篇文章嘗試透過個案,看自己觀察到的一些傳播環境變化,每一個觀點都只能算是「個人感想」,也沒有要針對個人或特定媒體「開罵」或「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當中也有很多不成熟不周到之處,如果冒犯到特定人士或企業,先說聲不好意思。但如果能引發更專業更有意義的討論——不論批評或贊同——都很榮幸。
2.自己也是所謂媒體業的小小從業員,在「流量」和「理想」之間苦苦掙扎、多所妥協,所以其實深知理想狀況的達成有多不容易,因此本文絕非想要「自命清高」站在某個高點去批判別人或是「覺得自己很會」——事實上,不論是我自己的私下言行或目前經營的小小頻道,基本上都絕對有非常多的缺失需要不斷改進。也希望同業或朋友們盡量不需要「以人廢言」,很歡迎直接就事論事提出指教與批評。
3.因為整篇文章極為冗長,粗淺地點了一些業界現狀,但現在看起來,若化約成唯一一段希望表達的重點,個人會覺得是:「在臉書平台主宰的傳播環境下,權力與義務(責任、或檢視標準)永遠應該相對應,才能促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這點對主流媒體或個人媒體、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來說,應該都是一樣的。就像「蜘蛛人」(?)裡面說的一樣:「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4.我很喜歡一位大大說過的「相互漏氣求進步」這句話。在「解決問題而非私人恩怨」的前提下,希望我們都能盡量做到「傳說中的」「友直友諒友多聞」,盡可能就事論事地討論與大家都相關的議題,不至親疏有別或被情緒影響。「跨越同溫層」的事情非常不容易,但包括我自己在內,可能每個人都稍稍把自己(在網路上的)ego放低一些,多先試著聽聽別人想表達什麼,會比較能夠避免所有公眾議題的討論,到最後常淪為各說各話和日趨極端的現象。
5.本文尚不夠成熟,我個人希望定義它是一個「公開接受各方指教,但維持不斷思考、調整空間」的「過程」而非「結果」,因此謝絕所有媒體平台的轉載刊登,若不嫌棄,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即可。
張翔一敬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茜茜與人夫謙 Chien&Chi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學齡前英語教育 #培養孩子語感能力 #寓教於樂最強教具 茜茜家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乏餘力,與其說是教育不如說「我們很在乎培養孩子的興趣」,這一點茜茜跟人夫謙一直都很有共識。 寓教於樂對於我們或孩子來說都是最友善培養興趣的方式,因此在茜茜家會看到很多不同的教具,也會讓孩子選擇去上才藝課,只要...
「文末補記更新」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茜茜與人夫謙 Chien&Chi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SelinaCheng Lif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推薦] 現代重生萌夫養成by未眠君完結- 看板YuanChuang 的評價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安安館長和解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安安館長和解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張翔統計-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2022年 ... 的評價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張翔統計-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2022年 ... 的評價
- 關於文末補記更新 在 Requirements for Japanese Text Layout - 日本語組版処理の ... 的評價
文末補記更新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翔一這文,句句寫在坎子上。我下次去跟電視台談案子,先把這篇給對方看一下。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完整版)#文末補記更新
可能因為在「傳統媒體」工作,可是這兩年多來做的好像又是「新媒體」的事情,同時幾乎每天都在跟「自媒體」朋友們打交道,最近不少朋友紛紛詢問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也跟幾位我相當崇拜的大大們,私下討論了一陣子。
想一想,有些事情不乾脆點講清楚,搞得自己心情反而越來越差,也不是辦法。所以還是試著整理一下近期的一些想法,也方便檢視一下(當然也很歡迎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幫忙批判指教),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盲點: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的意思,是包括這一次的所謂「世代和解」與其衍生出的許多討論,不論爭議的「焦點」、「風向」怎麼轉,好像都變得跟主題越來越沒關係;此外,它當然也只是一個「個案」——背後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如今關於公共議題的討論(公共議題的意思是,它通常會直接影響你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到最後總是各說各話、彼此打臉來打臉去,但之後一切繼續「沒共識」,甚至討論核心直接飄到九霄雲外去?
一、關於「世代對立」與「世代和解」
首先,這次爭議的起源,是一個以「世代和解」為名的專案,結果事情發展至今,反而儼然演變成世代間的另一次對立,包括「老派」媒體人跟「新派」媒體人對「新聞價值」的定義戰爭;當然也包括陳年的,雙方動輒互貼「世代標籤」,以及「這個社會到底公不公平」的爭論⋯⋯
我想,既然說要「世代和解」,那麼其前提很明顯地,已經預設了「(台灣)目前的世代之間是存有衝突的」,所以釐清「那麼衝突的點到底在哪裡」,便顯得格外重要。
就不談現在討論的重點已經偏離到哪裡去了。光就討論「衝突的點在哪裡」來講:在此之前,恐怕還必須先釐清的,是「指的是哪個世代和哪個世代間的衝突」(比方說, 20 歲 30 歲的差異常常也極大,這算是泛稱「年輕人」的世代嗎?40 歲上下和 60 歲以上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很多狀況更是天淵之別,他們都是泛稱「長輩」的世代嗎?)
沒有這一層釐清,並且聚焦在特定的議題上討論,那麼其實也就是各說各話,各路網紅名人公知大老紛紛表態,有仇報仇沒仇練拳頭的熱鬧大亂鬥而已。
接著,「世代之間的對立衝突」,其面向(或原因)是「社會福利制度傾斜」?是「資本流入創新不足」?(也就是某網紅說的所謂:「老年人都在炒房炒股」)是「刻板印象造成彼此誤解」?還是討論「青年就業」、「青年低薪」等議題?要討論其中之一或全部當然都可以。
但這一塊真的必須非常仔細地先透過事前準備,研究判讀統計數據,才能框住「討論範疇」,才能避免前述討論過度發散的問題。
以這次的專題來說,感覺都有嘗試觸及上述的議題,也看得出整理上的用心,但很可惜到最後沒辦法變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其原因很有可能部分出在「議題設定」時,便已經相對不夠周延仔細。
但如果媒體的主要考量只是要「先吸引大家眼光關注」、「重視這個議題」哪怕就是很直白的「拼流量」,那就沒有上述這個問題了,但這就帶出下一個問題:「該找誰來進行公共討論」?
二、誰能代表「年輕人」、「長輩們」?
很明顯地,這次專題中找來「參與討論」(AKA參戰)的人,彼此之間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是「名人」。
這在任何媒體的操作上,都是非常簡單明瞭也合乎邏輯的策略:自古至今「名人」(不管叫網紅、公知、戰神、大企業家、大老闆、嘴砲王、刷存在感之王都可以)就是四個字「自帶流量」——這是媒體吸引觀眾注目,最快最簡單的方式。這也當然沒有什麼不對,畢竟如果連看都根本沒有人看,後面想達到的「討論」、「影響力」之類的效果,也自然都不用提了。
但是,就舉討論的例子來說,找「誰」來談上述的「世代和解」議題時,其實就將近 80% 以上(完全主觀無科學根據)地,決定了相關討論的結果了。
隨便舉例,會有人找陳偉殷先生來談足球,找林志玲小姐來談量子力學嗎?得到的效(笑)果會是什麼?
同樣的,如果找插畫家談土地改革議題,找出版人談科技新創環境,找youtuber談薪資結構問題,其得出來的結果,必然也就是那個樣子而已。
偏偏,重點來了,這些人通常還真的很會說、很敢說欸!
這不是在批評或嘲諷當事人(謎之音:根本就是),言論自由當然大家愛講啥就講啥,反正文責自負個人造業個人擔,而如今台灣的(部分、或許多)「名人」們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就是所有事情我都要來嘴一下——這不單單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有時候儘管名人們只是想私下聊聊、或是發表發表個人心得,都有媒體會追著他 / 她繼續問,更低級的還有截圖阿、複製啊,然後直接拿出來做一條:「李遠哲說女神卡卡絕對是全美最棒女歌手!」之類的「新聞」。(純粹亂寫比喻的,沒有這條新聞)
幾乎可以很武斷地說,在這樣的循環下,「跨界評論」如今已經是各媒體(不論新舊大小)的常態,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基本上就算靠「媒體開始自我節制」或「網紅開始低調發言」,也已經根本性的無法逆轉了。
為什麼?
因為傳播環境本身,已經出現了本質性的改變。
(這一段要感謝一位臉友在私版上的貼文,重新思考了一下,覺得單從「專業」來決定「能不能討論這個議題」若過度上綱,也會造成「以人廢言」、「無法容納同溫層外不同聲音」的盲點,所以它應該更像是一個「需要抓平衡點」的工作,不是不能「跨界評論」,而是按照評論者(不論是誰)的「影響力」(權力),可能要有相應的檢視標準,而非「紅」人說的都對、「黑掉」的人說的都是錯)
三、當「社交平台」成為「公共評論」的場域
各國情況有所不同,但至少在台灣,很顯然地臉書極大程度地改變、也主宰了所謂「閱聽人」接受資訊、傳遞資訊的習慣。
臉書的特性,包括所謂「同溫層效應」、「去中心化特性」、「高互動性」⋯⋯等等,都有非常多討論了,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少人提到的可能是:臉書這個平台,基本上是以「社交平台」為目的而設立的。
「社交平台」和「公共討論」之間,有一個本質性的扞格: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前者是「我用來相挺、關心、聯絡我的朋友我的麻吉我的閨蜜我的偶像用的」,基本上我最在乎的是我自己和我朋友的「奇檬子」;後者,卻必須要「大家來不分親疏、唯理是問,怎麼樣也要先來分個是非黑白公正曲直。而且還要盡量彼此凝聚出最大共識,」才能有效。
但這兩件事情混在一起之後,會變成怎麼樣?
很顯然地,觀察這幾年台灣網路言論的情況,每遇到公共事務上的爭議,就是各有意識形態的「公知」、「網紅」甚至政治人物政黨側翼出來「帶風向」先!「鐵粉」、「親友團」出來「選邊站」先!開玩笑,我兄弟我馬子我家男神我家老闆出來嗆話了,當然挺到底啊!什麼?我小弟我麻吉我最愛的女王殿下我佛如來被人欺負了,當然出去「討回來」啊!
這是人性,沒有什麼好批評責怪的,但是公私就這樣混在一起,自然也很難做到大家好好平心靜氣地談。也很容易造成「朋友多」、「粉絲多」的人就是正義的情況——哪怕他 / 她 / 帶著面具或根本只是個漫畫圖像的牠 / 它,只要鐵粉夠多,隨隨便便信口說一句:「我覺得XXX都在欺負我,應該要他去死!」⋯⋯然後他就死掉了。
簡單來說,當公私領域的意見或評論再也難以一刀切開,再加上前面所講的所有特性加乘之下,就自然變成了現在的傳播環境:越是情緒性、越是強烈的聲音,越容易被注意、被放大。到後來所有公眾討論就是自然而然地失焦,怎麼救都救不回來。
我短暫擔任過PTT的小站長,PTT也是一個社交性、匿名性極強的平台,但是它在各版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機制——「版主」到「群組組長」到「站長」的「逐級遞選制」(《黃禍》看太多):
版主由選舉方式產生,但是擁有非常高的、近乎算是獨裁的「行政權」,可以「刪人文章」、可以「浸人水桶」。但版主的制衡是「板規站規」(相當於司法權)還有「版友罷免」(相當於部分立法權),這個東西看似好像無足輕重可有可無,其實卻是非常重要的,確保討論「品質」的關鍵。
「品質」好壞是主觀的,但是至少「有管理」的機制,會讓這個版「相對符合該版版友的需求」:要嚴肅公共討論的版有,要純場外嘴砲的版有,要講些臉紅紅男女性事的版當然也有。這也是為什麼,PTT從剛竄紅時總被罵「都是些腦殘鄉民出沒地」,到現在反而會兼顧其開放性,同時還能是許多「超優專業中肯討論」的誕生地。
反過來說——臉書除了那些怪裏怪氣的審核標準,和一夕數變的演算法之外,有任何「管理機制」嗎?
偏偏大家都在用它,因為它自由、它好用方便、我的朋友都在上面——那也就只能承受必然隨之而來的結果:「公私全部混在一起談」、「越辣的言論越多人看」。
以前(一定要強調以前),「傳統媒體」、「主流媒體」為什麼感覺上「好像比較專業、好像討論品質比較好、好像比較能夠影響政策」?原因除了競爭比起現在少了無限多之外(等下第四點馬上講),其實就是因為他相對來說是「封閉體系」,「管理嚴謹」。(也就是「老長官」們最愛說的「守門人」機制——但守門,可能守掉了劣質情緒言論、也可能守掉了創新,這講下去沒完沒了還是先別講了)
「管理嚴謹」是需要很多時間,需要很多成本的。但如今在臉書平台上的訊息傳遞(和發散、失焦)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快速——當好不容易一個嚴謹的有範疇有結構的討論模式建立之後,其實大家早就跑去討論(戰)另一個議題了。
四、當人人都是「媒體」時,也就沒有所謂的「媒體」了
這也帶出另一個傳播環境的本質性改變:隨社群媒體主導言論市場而來,另一個重大的衝擊或改變,是「媒體」角色的重新洗牌——最簡單來說,現在管你是中時聯合天下遠見今周商周關鍵評論網報導者風傳媒或 換日線 Crossing(此處為置入),所有老媒體新媒體,都是「臉書」底下的「個版」。
「版內」你當然還是可以管理得很漂亮,但是對臉書來說,你跟任何一個網紅粉專、電商帳號、甚至個人單一用戶的地位,是完全一樣的——按照最近的臉書演算法來說,甚至地位更低一級。
「喔?你是《紐約時報》要談中美貿易戰?So What?排隊去吧!我這邊(演算法)還有阿苗在帶風向囧星人在哭哭跟館長嗆聲要準備把人打到殘廢哩!」(還是一樣純粹想到啥就亂舉例,鐵粉請勿戰)
意思是,所有的所謂「主流媒體」,儘管還是有著相對更多的資源(人、錢、品牌、或與廣告主的關係)、相對「嚴謹」(或傳統)的訓練,但是你不再是跟「同業」競爭,而是說得極端一點,跟所有的臉書使用者競爭。
今天你花了整整一年,300萬預算,去深入泰緬邊境寫了個30萬字的深度報導。然後呢?有一個不知道哪裡來的人在臉書直播:「來來來!我跟你說為什麼緬甸人都很討厭翁山蘇姬唷!」
然後就是你的專題300個人看,30個人按讚,另一邊直播是即時在線1300人順便直播結束後再賣個緬甸香精油,直接獲利30萬。
這種吃力不討好甚至可能賠本的事情,還有誰要幹?
於是一些「聰明」的主流媒體當然就開始「轉型」,好啊那我陪你玩,你「小小」網紅要錢要名是吧!來我分給你點錢給你名給你「舞台」,我們來策展議題公共討論你有名聲我有流量大家皆大歡喜。
(有「策展」、「公共討論」都還算是好的了,更多時候就是直接:「大大安安!你的臉書貼文可否借轉放在我們平台?」甚至有問也都至少有個基本尊重,前面提到那種直接把「公開貼文」變「新聞」的狀況更是屢見不鮮。)
總之,媒體們藉此維持影響力不墜(得太快),網路紅人們則多個曝光管道外加可能多個傳統媒體的背書更像個「咖」。本來應該是win win的局面。
但主流媒體卻常常完全搞錯了重點——如今你眼中的「小小網紅」,本質上完全是跟你競爭的「同業」。人家給你面子跟你合作,就算不感激涕零,至少也要以禮相待。
偏偏,還在那邊「給你資源、給你舞台」。
這樣上對下的心態,加上前述所有的因素交互影響,就很容易導致合作以失敗收場。
其實,「主流媒體」、「新媒體」和「新銳網紅」都一樣——對於想要塑造真正有意義的討論環境,彼此截長補短地17活下去,如今各位真正的「敵人」早就已經不是彼此,而是那個藍藍的東西,好嗎?
五、所以,魔王難道是「臉書」嗎?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本質上來說,臉書就是一個工具而已,它既沒有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看什麼不看什麼,也沒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說什麼不說什麼。一個不高興,直接刪掉當然也可以。
而且,它也因去中心化的特性,有著所謂「不讓傳統 / 主流媒體」過度掌握話語權、詮釋權的,所謂「權力的傲慢」的功能。(看看現在各大主流媒體被罵得多慘就知道,別說傲慢了,不跪下來就超不容易了)
說到這裡抱歉必須很直白地說:所謂「第四權」、「無冕王」的名聲,是要靠勇敢對抗「比你更大的霸權」而得來的——新聞界的前輩在對抗言論審查、對抗政府黑箱作業、對抗資訊鴻溝的時候,不要說「不給看稿」了,我直接把你寫死都可以。
但是傳統媒體 / 主流媒體千萬別忘了,你可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你的讀者們信任你,賦予你這樣的權力。
如今臉書造就的傳播環境,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常的「公平」(很公平地虐待所有人)——當傳統媒體的「光環」直接受到演算法一視同仁的對待,跟一個鄉民等級完全一樣,其實你面對的是另一個「霸權」,不管你要叫它市場壓力、社會現實、甚至民粹反智什麼的都可以。
如果傳統媒體自己在這個龐大的壓力下,放棄了本來的所謂專業、所謂堅持、所謂你之所以得到尊敬的關鍵元素,甚至因為一再地妥協終究導致和「其他的網紅」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那麼當然你就算要採訪別人「給他舞台」,別人自然也可以客客氣氣地回你:「不好意思喔!我要先看稿先審稿,不然謝謝再聯絡喔!」
因為在網紅們的眼裡,你不過就是另外一個網紅(而且比他還不紅),要合作啊?要有誠意啊!什麼新聞界的天條我看不懂啦!我有我的粉絲(大約是數十萬人到數百萬人)要跟他們交代欸!你這樣我很難做喔~
非常簡單來說,台灣所謂的「傳統 / 主流媒體」如今面對的雖然不再是「老大哥」的言論審查,但當人人都可以是媒體的時候,你怎麼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活下去,那現實的挑戰一點都沒有比較輕鬆。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戰場,光靠說著「我們以前如何如何」、「我們品質多高多上」,是完全沒有用的。
六、所以,罵完之後還能去哪裡?
看起來,這篇系列地圖炮,我應該把所有人都得罪光光了。
既然這樣,那也沒在怕的,就繼續來講一下「又愛罵又愛看又不付錢」的廣大鄉民們(包括我自己在內)。
既然當今的傳播環境,已經無限接近將所有街傳巷議和專業人士大儒鉅子的言論放在同一個基準點上估算其「傳播效果」,那麼其實說得直白點,決定公眾討論品質的關鍵因素,只剩下了一個——
所有既是閱聽人也是媒體的,你我每一個人。
不必再去說什麼人家重工阿綠霉阿腦殘妓者智障主播了,拜託先照照鏡子,你看看你自己貼的寫的講的那些,是個什麼東西?
對,既然所謂主流媒體跌下神壇變成跟你我一樣平起平坐,那麼你我也沒什麼好整天批判人家的了——反正老實說吧!人家真正認真在做的東西,你按個讚之後真的有看嗎?你打算付錢支持嗎?你知道那背後要花多少錢多少人多少時間才能產生嗎?
你真的想要進行所謂「有意義的公共討論」,你真的想知道所謂「專業深度的優質資訊」嗎?
是的話,就自己挑一個認同的、喜歡的、還在堅持的主流媒體也好新媒體也好網紅公知名人都很好,真的少打點無意義的嘴砲,就真的花點錢支持人家,讓她 / 他 / 它能繼續產出你喜歡的內容吧!
不是的話,例如「老子 / 老娘爽就好,你管我愛講什麼愛掰什麼愛相挺誰愛打臉誰?」這樣當然也可以,但也就別再怪人家什麼腦殘媒體智障網紅愛帶風向又不專業整天報些五四三了,因為反正世代和不和解、台灣怎麼變得更好、社會公不公平那些,你也不是真正在乎。直到所有討論都只是塑造對立,輿論功能完全失效完全無實際影響力,直到可能一時三刻沒啥影響但最後必然出現的「共業」來臨,拜託你也就別再抱怨東抱怨西。
還有,動輒要求別人「善盡社會責任」的同時,別忘了在臉書這個「滿滿的大平台」上,你我也都分別是一個「個版」、一個「自媒體」——只要任何文章一開了地球,基本上你就變成一個公共媒體,隨時有可能幾千讚湧進來,幾萬人看到你發布的資訊。
我很喜歡一句話,「媒體的本質就是權力。」這也終於帶出了我最後真正最想要講的重點:
當你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權力,請想想,你要拿它來做什麼?
(全文完)
文末補記:昨晚只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路下來莫名寫了五千多字,可能真的太過輕率,也真的太久沒有嘗試自己整理想法寫一篇公開的文章了。如今意外地看到許多朋友的轉發,現在馬上也等於給自己上了一課。
回頭看看,很多語氣可能太過強烈或看似針對特定人士與不周到之處,也請大家海涵。如今再怎麼一一去修改大概也沒用了,就誠懇接受朋友們的指教與批評。
希望透過這短短補記,再強調的幾點如下:
1.這篇文章嘗試透過個案,看自己觀察到的一些傳播環境變化,每一個觀點都只能算是「個人感想」,也沒有要針對個人或特定媒體「開罵」或「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當中也有很多不成熟不周到之處,如果冒犯到特定人士或企業,先說聲不好意思。但如果能引發更專業更有意義的討論——不論批評或贊同——都很榮幸。
2.自己也是所謂媒體業的小小從業員,在「流量」和「理想」之間苦苦掙扎、多所妥協,所以其實深知理想狀況的達成有多不容易,因此本文絕非想要「自命清高」站在某個高點去批判別人或是「覺得自己很會」——事實上,不論是我自己的私下言行或目前經營的小小頻道,基本上都絕對有非常多的缺失需要不斷改進。也希望同業或朋友們盡量不需要「以人廢言」,很歡迎直接就事論事提出指教與批評。
3.因為整篇文章極為冗長,粗淺地點了一些業界現狀,但現在看起來,若化約成唯一一段希望表達的重點,個人會覺得是:「在臉書平台主宰的傳播環境下,權力與義務(責任、或檢視標準)永遠應該相對應,才能促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這點對主流媒體或個人媒體、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來說,應該都是一樣的。就像「蜘蛛人」(?)裡面說的一樣:「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4.我很喜歡一位大大說過的「相互漏氣求進步」這句話。在「解決問題而非私人恩怨」的前提下,希望我們都能盡量做到「傳說中的」「友直友諒友多聞」,盡可能就事論事地討論與大家都相關的議題,不至親疏有別或被情緒影響。「跨越同溫層」的事情非常不容易,但包括我自己在內,可能每個人都稍稍把自己(在網路上的)ego放低一些,多先試著聽聽別人想表達什麼,會比較能夠避免所有公眾議題的討論,到最後常淪為各說各話和日趨極端的現象。
5.本文尚不夠成熟,我個人希望定義它是一個「公開接受各方指教,但維持不斷思考、調整空間」的「過程」而非「結果」,因此謝絕所有媒體平台的轉載刊登,若不嫌棄,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即可。
張翔一敬上
文末補記更新 在 茜茜與人夫謙 Chien&Chi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學齡前英語教育 #培養孩子語感能力 #寓教於樂最強教具
茜茜家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乏餘力,與其說是教育不如說「我們很在乎培養孩子的興趣」,這一點茜茜跟人夫謙一直都很有共識。
寓教於樂對於我們或孩子來說都是最友善培養興趣的方式,因此在茜茜家會看到很多不同的教具,也會讓孩子選擇去上才藝課,只要孩子喜歡,也讓我們看到孩子的進步,就會想把好的教具留下。
Lingumi線上英語學習App從秦秦兩歲多就開始使用,剛開始秦秦還不太會使用,但不過半年的時間,秦秦語感大爆發,不敢說有多厲害,但能夠唸出標準而且清楚的發音,就讓茜茜大為驚嘆🧐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秦秦或是屁寶,他們都會主動吵著要玩Lingumi!不誇張!真的是吵著要玩!讓我更認同「學習中玩樂,玩樂中學習」這件事情的存在。
#每天15分鐘學習正統英式英文
#從小開始培養孩子語感能力
#最強英語學習App
-
❣️爸媽不用陪。邊玩邊學❣️
【英國Lingumi幼兒線上英語學習APP】
✅台灣用優惠團購:https://ababa.tw/AMj5A/yt (結帳請輸入“折扣碼”。8/30結團)
✅香港用優惠團購:https://ababa.tw/84iXB/yt (結帳請輸入“折扣碼”。8/30結團)
✅超詳細心得文:https://ababa.tw/wGXkz/yt (文末有下單教學)
✅最新影片分享:https://ababa.tw/ay6zG/yt
#下單付款後請來填寫領禮物&桌遊👇🏻
💟填寫禮物表單:https://ababa.tw/33IQH/yt (填此單拿禮物)
💟領取茜茜獨家桌遊:https://ababa.tw/N4cDm/yt (填此單拿桌遊)
(上一團跟過的,這一團新跟的,通通可以填表領取圖檔or團印實體小卡)
⚠️此團開放香港粉絲跟團,可用港幣結帳
⚠️茜茜“獨家”優惠方案,數量有限!只有短短7天!
【方案一】換算下來為4折❗️加碼送2個月(12+2=14)+娃娃2隻+茜茜桌遊。折扣碼:cc20
【方案二】換算下來為38折❗️加碼送2個月(12+2=14)+娃娃5隻+茜茜桌遊。折扣碼:cc95
【方案三】閃卡盒$1200 or 教材禮盒$1500 二擇一+茜茜桌遊。折扣碼:chien
#桌遊是茜茜團隊獨家設計開發
#娃娃是茜茜獨家團購優惠
#只有跟茜茜團才有(跟他團不會有喔‼️)
/
想要看更多育兒經驗,請訂閱【茜茜與人夫謙】的YT頻道:https://ababa.tw/BnwOb/bf210306
(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
接下來茜茜會持續的拍攝Vlog更新自己的育兒資訊,有什麼值得分享給大家的育兒經驗與注意事項。請大家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記得開啟小鈴鐺,讓茜茜更有動力分享更多!
如果喜歡茜茜家的影片也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喔!對了!記得追蹤instagram和Facebook喔!
#育兒神器 #英語學習 #學齡前英語 #新手爸媽 #英語課程 #媽媽 #Lingumi #神隊友 #牛津大學
----------------------------------------
■ 茜茜家影片 持續更新■
【茜茜與人夫謙EP.26】如何改善產後頭皮危機|頭部保養品無私分享|落髮期間小撇步|頭皮護理專家髮基因:https://ababa.tw/0kI5L/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23】德國BOSCH洗碗機開箱|省水省電省時間|婚姻救星
這裏看:https://ababa.tw/M9d2z/yt210820
【懷孕的茜EP.2】懷孕初期8種症狀|3款孕期必備APP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sO9rI/yt210820
【懷孕的茜EP.6】孕婦營養品的補充|葉酸、鈣質、綜合維他命、魚油、卵磷脂、益生菌
這裏看:https://ababa.tw/sHTE4/yt210820
【懷孕的茜EP.7】懷孕這樣買,3種好物救腰酸|孕婦哺乳兩用枕、托腹帶、妊娠護膚油
這裏看:https://ababa.tw/uHLCf/yt210820
【懷孕的茜EP.10】10大不後悔育兒好物|育嬰必備神物
這裏看:https://ababa.tw/oQOww/yt210820
【懷孕的茜EP.12】待產包必備清單|準3寶媽經驗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lX7HN/yt210820
【懷孕的茜EP.13】茜茜生產全記錄|三寶順利出生啦!
這裏看:https://ababa.tw/Gu4ef/yt210820
【懷孕的茜EP.16】開箱壹壹產後護理之家|台北頂級月子中心
這裏看:https://ababa.tw/hqR6d/yt210820
【懷孕的茜EP.17】親餵V.S.瓶餵|電動吸乳器分享|奶瓶選購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UmUrD/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1】開箱!Gogoro 3 Delight優缺點坦白說|告別18年的小奔騰|男人的浪漫
這裏看:https://ababa.tw/2apPH/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2】全聯商品老實說|在家就能料理蚵仔煎|幾乎是排隊等級的葡式蛋塔
這裏看:https://ababa.tw/Gtk5T/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4】帶老公體驗生產|痛到懷疑人生|絕對要把老公都騙去
這裏看:https://ababa.tw/TtKzU/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9】為什麼租房而不選擇買房?5年換了4間房!
這裏看:https://ababa.tw/4htvh/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13】月入七萬可以生小孩嗎?養小孩要花多少錢?茜茜家公開養小孩生活開支
這裏看:https://ababa.tw/34PrG/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15】0-3個月新生兒衣服挑選|新手爸媽選衣指南(上集)
這裏看:https://ababa.tw/9nODD/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17】8種育嬰省時省力激推好物|0歲開始用的成長餐椅|嬰兒車界的Rimowa
這裏看:https://ababa.tw/RBND3/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18】新生兒哄睡實測|哄睡技巧大公開|新手爸媽必看
這裏看:https://ababa.tw/PlbHv/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19】8種副食品好用工具|超輕鬆準備零壓力|7天份食材一次備齊
這裏看:https://ababa.tw/TDxWk/yt210820
【茜茜與人夫謙EP.20】0-6m新生兒成長歷程|4m自己喝奶|6m爬得比我還快
這裏看:https://ababa.tw/B5aQ2/yt210820
-
■ 這裡可以找到茜茜一家■
茜茜的心血結晶|每一篇文都認真用心
官方Web ▶️ https://ababa.tw/iTd0F/yt4
茜茜的大本營|分享給妳親子生活中各種所需
FB ▶️ https://ababa.tw/YnJuI/yt4
窺探茜茜家的日常生活|最真實的呈現
IG ▶️ https://ababa.tw/Cg54c/yt4
無所不在的茜茜|跟你一對一談天說地的好地方
LINE@ ▶️ https://ababa.tw/1fifW/yt4
茜茜揪團瘋好物|生活&育兒好物獨家團購優惠都在這
FB社團 ▶️ https://ababa.tw/cUbzA/yt4
茜茜的三點營業|不踩雷的選品,負責到底的服務,值得信賴的店鋪
FB社團 ▶️ https://ababa.tw/dZt8w/yt4
茜茜的工作信箱|關於各種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信箱 ▶️ chienchien0909@gmail.com
文末補記更新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我又看到覺青們額手稱慶......等等,以覺青的國文能力可能看不懂成語,我要改成:【今天我又看到覺青們說好棒棒,我國大陳時中部長昨天一抱怨,立刻德國的BnT就低頭說願意賣給台灣疫苗啦啊哈哈哈,果然我們是被上天祝福的!】
但是等等,覺青是不是英文跟邏輯都不好啊?昨天因為陳時中上電台抱怨之後,消息上了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標題說的是:【Taiwan accuses China of blocking efforts to buy Covid vaccines】,台灣指控中國阻擋購買疫苗的動作!而且內文裡面非常特別,陳時中並沒有指名道姓說是中國,反而是一個自稱有參與台灣疫苗採購的匿名資深官員說是中國復星在最後關頭介入。可是文末陳時中又說他認為上海復星透過跟台灣的商業管道接觸以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沒甚麼好指責的。【There is nothing to say against Fosun protecting their commercial interests】。
而且該篇報導最後有說撰稿記者詢問了BnT的亞洲公關公司、詢問了復星、詢問了中國政府都沒有回應。
所以後續Bloomberg和路透社的記者才會繼續去追問,不是甚麼陳時中逼著德國公司必須要回應好嗎?
十小時之前路透社才寫出了報導獲得了回應。但原文並沒有說得很明確,沒有像台灣這邊忽然之間大肆慶祝說對方已經答應要賣給我們了,原文沒說啊!老是這樣腦補會讓大家有錯誤期待啊!
因為BnT的回應非常官樣文章而且小心,【“BioNTech is committed to help bringing an end to the pandemic for people across the world and we intend to supply Taiwan with our vaccine as part of this global commitment. Discussions are ongoing and BioNTech will provide an update.”】(BnT努力協助全球的人們結束這場疫情,而我們打算要提供疫苗給台灣,成為我們這個努力的一部份。我們還在持續議約,而稍後BNT會提供更新的消息。)
ㄟ,內文的進度跟之前台灣CDC的抱怨一樣,對方有意願,但是還在議約啊!沒有像很多媒體所寫的甚麼突破中國封鎖,抱怨有效,BnT承諾銷售疫苗給台灣,根本沒有這樣的文字啊!BnT沒有承諾任何事情啊!現在是不是高興得太早了,台灣的防疫成就是靠擔心太早,不是靠放心太早而獲得的啊!大家是不是忘記了這個教訓?!
而且路透社的內文還強調了一件事,上海復星為了買疫苗和獲得大中華區代理權,花了八千五百萬美金,更注資五千萬美金成為擁有德方BnT 0.7%股票的股東!媽呀!這下子BnT不就是中資了嗎?這樣他的疫苗我們到底要不要用,能不能買啊?
另外,根據聯合報跟中央社的報導,在今年二月三號的時候:【疾管署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副主任江正榮今天在「新冠肺炎疫苗發展的瓶頸及解決之道」研討會中表示,指揮中心不只和輝瑞及BnT、莫德納(Moderna)、阿斯特捷利康(AZ)洽談疫苗,檯面下也正和嬌生(J&J)、默克(Merck)、諾瓦瓦克斯(Novavax)接觸。】但是等等!我看了覺得有甚麼不對啊!CNN在一月二十五號的時候就報導了【Merck stopping development of its Covid-19 vaccine candidates】,因為研發出來的疫苗效果不佳,所以他們已經轉而開發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了。已經新聞報導出來九天的事情,怎麼會疾管署的疫苗專家會不知道呢?這樣是不是太尷尬了?
好啦,最後在減肥的 @謝曜州 特別強調,他今天還可以談談香菜小編治國的部分,還有他特別強調要吃沙拉不要放醬!囉哩巴唆點了一堆!多運動不就好了嗎?囉嗦~~~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補上一堆新貨到啦)
本日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e9Xbzj
https://reurl.cc/3NOAX0
https://reurl.cc/bz7bVv
https://reurl.cc/jql4WZ
https://reurl.cc/6yN4vM
https://reurl.cc/5oMLvV
文末補記更新 在 SelinaCheng Lif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lease Subscribe 訂閱頻道 ➳ https://goo.gl/JbgOiS
Instagram ➳ @selinachenglife https://reurl.cc/kdGbrd
(更多詳細的生活分享都會在Instagram 每天更新喔~)
Facebook ➳ Selina Cheng 鄭雅勻 https://goo.gl/uTvHt9
✘喜歡我記得幫我影片按讚跟訂閱頻道繼續支持我噢✘
這支影片是跟蘭蔻合作的影片喔~
文末放URL:http://goo.gl/pYo3Wl
------------------------------------------
妝前➥沒
粉底➥蘭蔻第二太無瑕氣墊粉底 色號O-02
遮瑕➥沒
定妝➥蘭蔻激光喚白粉餅 色號O-02
眉毛➥integrate 四色眉粉 #BR631
眼影➥Anastasia Modern Renaissance
打亮➥沒
睫毛膏➥Kiss me新超激濃密睫毛膏
眼線➥Maybelline 防手震眼線 咖啡色
修容➥KatVonD 修容
腮紅➥蘭蔻氣墊腮紅 #032
唇彩➥蘭蔻 juicy shaker #283
------------------------------------------
相關影片:
✘Vlog#1 San Francisco Trip 加州舊金山+日本涉谷
https://youtu.be/5eN6RcrdOhU
✘Vlog #2 Shopping Day + Lombard Street 逛街+舊金山花街
https://youtu.be/4N_q1ZI17bI
✘眼線怎麼畫?超細眼線妝容分享(開架)
https://youtu.be/xpr6nUonjT8
✘『測試』Maybelline控油妝前乳(pk Sofina妝前乳)
https://youtu.be/7eAhW_5Eu7g
✘2016 4.5月好物 & 我可能無法愛你
https://youtu.be/gn4q5SwtpqM
------------------------------------------
穿搭:
⓵ ONE ⓵
上衣➥zara背心
外套➥instagram賣家 @gameine_studio
耳環➥Charlotte Russe
隱形眼鏡➥嬌生 每日拋 咖啡色
------------------------------------------
這支影片使用音樂Music
➫我......我忘了放....
------------------------------------------
❏my hairstyle❏
我本身頭髮顏色都是交給Livan 我也出過兩個影片紀錄我的頭髮Vlog 你們可以去看
我這個髮色是灰咖啡色~我為了工作染深了
但整體的質感都是霧面的感覺~
假如你們也想換個新造型 歡迎找我的設計師 跟他們說你是雅勻的粉絲 有優惠折扣 服務又好
店家:Amour 師大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師大路80巷6號
近台電大樓捷運站3號出口 走路5分鐘 近師大夜市
Lind ID:livan0614 你們可以私訊他先詢問你們要的造型 然後可以先詢問價錢沒問題的~而且他人很好 好多都給大家8折優惠 連護髮原本1500都只給雅勻粉絲1200 還送你洗頭髮~跟剪髮阿
FB搜尋:Livan Chen
https://www.facebook.com/rossi.chen.5...
------------------------------------------
❏my nail style ❏
店名:Finger Dance美甲沙龍
https://www.facebook.com/Finger-dance...
可以用臉書搜尋他們的官網 我在instagram跟臉書都有分享!這家美甲店是我同學的新發現 他現在全時段不分平日假日都打85折喔
假如報說是雅勻粉絲 85折之後來可以在9折 也是每天全時段都可以喔
-----------------------------------------
❏my brow tattoo❏
店名:Yuli藝術美甲/美睫/飄眉
https://www.facebook.com/Yuli09251551...
我是找有莉老師做飄眉+霧 顏色是深咖啡色 飄過一次加補色一次 整個完整的一次療程 完全不痛不癢 我自己非常以歡最後的成果 非常值得 而且很方便 每天出門都不用再為眉毛煩惱~
我有紀錄過我當時第一次飄眉的過程 歡迎收看vlog
https://youtu.be/Z_QBwqGn7Pw
文末補記更新 在 張翔統計-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2022年 ... 的推薦與評價
上次更新日期:2022年11月18日 ... 完整版)#文末補記更新可能因為在「傳統媒體」工作,可是這兩年多來做的好像又是「新媒體」的事情,同時幾乎每天都 ... ... <看更多>
文末補記更新 在 張翔統計-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2022年 ... 的推薦與評價
上次更新日期:2022年11月18日 ... 完整版)#文末補記更新可能因為在「傳統媒體」工作,可是這兩年多來做的好像又是「新媒體」的事情,同時幾乎每天都 ... ... <看更多>
文末補記更新 在 [推薦] 現代重生萌夫養成by未眠君完結- 看板YuanChuang 的推薦與評價
文名: 萌夫養成
作者: 未眠君
網址: https://big5.qdmm.com/MMWeb/2287819.aspx
完成狀態: 完結
更新速度: 完結
是否為VIP: 是
文案/簡介:
重生回到小時候,勵志將自己的腹黑老公培養成完美型男人。
教做菜,教接吻,還教……
愛老公,就從娃娃抓起,將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全包了!
十年時間,伏地魔都被哈利波特給和諧了,你連一個俊總裁都搞不定嗎?
狂奔吧豪門千金!撲倒猛親吧!你可是重生體啊!喲吼吼吼~~~
本書就是與未來總裁調戲與反調戲,欺壓與反欺壓,偷襲與反偷襲的辛酸史……
心得:
這篇是前面有人想找重生回男主小時候的文,有人在下面推薦的。
不得不說這個書名還真是雷的我外焦內酥啊哈哈XD
但其實書名和文案都跟內容蠻不像的,莫名其妙超級好入戲,很想要一下子看完。
現代重生,一對一,校園,無勾心鬥角,小揪結(幾乎沒有),HE。
大部分的現代種田文,如果是一對一的話,我通常看到四分之三就會有點不耐煩。
這個時候通常都是大學已經考上了,家境已經變好了,感情已經確定了,
配角準備出來搶戲了,路人開始湊成堆,男女主開始秀恩愛。
然後我就會看著剩下的四分之一篇幅,想說天哪我還要看你們膩歪半天啊不就等結婚嗎。
接下來就看心情決定棄文。
不過這篇卻沒這個問題,反而會很想要急著往下看,大概是因為作者用倒敘的寫法,
讓讀者很好奇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會演變成今日的情景。
開頭的時間點,是女主夏可可重生後的第十年,與男主相約在一家咖啡店見面,
在這之前,他們已經分別了四年。
夏可可在四年前因為不知名的理由與男主分手,留學海外,
以致男主在情傷下高考失利,只考上了二本大學,從而恨起了女主。
於是夏可可不禁在咖啡店開始回憶,如果十年前自己不去改變命運的軌跡,
是不是這個時後,她已經如同重生前一般,已經與男主角成親了呢?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必須承受愛人浪濤一般的恨意。
女主十年前的想法其實很單純,就是覺得未來總會跟隨命運的安排與男主結婚,
那麼為什麼不乾脆成為對方戀愛史中的唯一,不去經歷任何的情傷與挫折,
順順利利、恩恩愛愛的度過這十年,直接成為彼此生命中的伴侶。
因此,她決定在男主的初戀還沒出現之前,就先成為男主的初戀,成為他的唯一。
卻沒有想到反而使命運產生了意料之外的偏離。
這本是進行式與過去反覆交叉,所以回憶的同時都有一種淡淡的悵惘。
一段過去的甜蜜之後,就會出現兩個人交惡的情景。
其實我覺得這本最好看的部分,真的就是在情敵還沒出現前,
男主角個性彆扭被女主角調戲(調教?)的初中三年,沒那麼多莫名其妙的糾葛。
看兩個小孩子在那邊調戲與反調戲,而且男主角初中時很胖,
每次看到作者寫那邊一團白白的肥肉,我就覺得又可愛又害羞又想要調戲。
反而高中瘦下來變帥了,就都沒有肉掐,感覺有點寂寞。
(其實是高中段的主軸在莫名其妙的愛恨糾葛沒時間調戲啦哈哈哈)
不過作者自稱是色女,所以即使男女主因分離的四年交惡,還是可以開始滾床單(?)
雙方上演全武行非常精彩,女主角經常一腳踹飛男主。
小缺點是糾葛的理由就是重生上輩子的回憶,大家都一直夢跟現實分離,
配角也揪結過去的回憶,感覺有點搬石頭砸自己腳,又不是大家一起來重生。
還有作者有一些情節前後有點違和,像說女主的腳上出車禍有疤,
結果重生第十年雙方第一次見面,女主的腳又被形容得又白又直美不勝收。
可能是作者寫的時候自己忽然忘記了吧XD
不過上述的小缺點不太影響閱讀,我還是看得廢寢忘食XD
推薦給大家~
>>> 2015 補記:
鑑於有板友不小心被這篇虐到了XD
稍微補充一下,這篇有些命運齒輪玩弄男女主角的感覺,
不是單純的甜寵而是有一點點陰霾,請要觀看的板友稍微注意一下。
(以下可能有雷)
這篇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男配跟女主講的一段挑撥離間的話。
男配認為女主其實和男主並不相配,自己與女主比較適合。
(男配是女主上輩子高中時期在一起的男朋友)
因為在高中這個階段,男主角的個性仍然暗含著自卑,而女主性格多疑,
在一個隱藏一個懷疑的狀況下,雙方的感情很容易造成誤會,進而產生隔閡。
女主在上輩子與男主相戀,是在彼此已經經歷了情傷,個性有所轉變之後才發生的。
所以,在對的時間遇到對方,對方又已經足夠成熟,才能打開心扉接納彼此。
然而在高中這個階段,其實雙方的個性並不是真的相合,
其實男主和女配,女主和男配,才是高中階段最適合彼此的那個人,
而這也是上輩子確實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意外,他們也會是對方的唯一。
女主想成為對方的唯一,卻忘記了,正因為自己不是對方的唯一,
所以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彼此的相遇,才成就了那一段感情,
正是過去的戀情改變了男主,才能恰巧在對的時間成為對的那個人。
那些過去人們所經歷的滄桑,其實只是為了將你變成我面前這一個我所愛的人。
所以自己即使不是感情史的唯一,也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情,
為了面前我所遇見的這個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71.120
分開的理由有點微妙,稍嫌薄弱,但是是文章設定的問題,我還算可以接受,
如果這理由不是在文末出現我可能會棄文,我寫在關燈裡面好了。
女主改變命運後,本來是男配受傷的事件,變成是男主受傷。
可是上輩子男配與女主分開的理由,是男配為保護女主車禍而死,就是天人永隔,
女主當下覺得,如果她繼續和男主在一起,會導致男主的死亡,所以硬性分手。
後面的問題,的確像你說的這樣,男主因為女主介入命運已經改變了,
所以後來的挑撥離間沒有讓他們分開,
畢竟雙方在一起的理由,除了性格,契機也很重要,更何況雙方又不是真的衝突很嚴重。
女主性格的多疑並不是情傷前的天性,或者說女主只對男主女配的相處多疑,
因為女主對女配有種難言的罪惡感,總覺得是自己奪走了她三年青春的美好時光。
文中的形容是男主和女配無論性格外貌都是天作之合。
應該說,其實我印象深刻的那段話,我覺得在文中並沒有占很重要的篇幅,
但我覺得我印象深刻,想了雜七雜八的就寫下來了XD
我想是因為重生時,女主的遺憾是深愛男主,卻無以回報。
前世他們因相同的遭遇與經濟利益結合,意外的相戀後,卻無法成就完美的家庭,
女主癱瘓進而無法生育,難免是雙方不能啟口的悵惘,即使兩人都閉口不談。
而且,重生的時間點女主還沒有和男配相遇,
她可能覺得這輩子都不再去接觸對方,各自過各自的生活,就不會發生上輩子的車禍,
男配不會因為救女主而過世,可以選擇一個好女孩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
這文的命運齒輪還蠻天羅地網疏而不漏的,女主也不容易啊…bb
※ 編輯: xio (36.224.224.98), 04/08/2015 20:01: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