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來推書]除夕夜,來點~家庭儀式感吧!
#家庭儀式 #穩固內在秩序感
#習慣養成 #對生活有所期待
過年,讓妳會事先準備些什麼?
又會期帶些什麼呢?這些穩固的年節或喜慶傳統,都跟儀式有關。「除夕」在華人社會文化中,本身就是個儀式感超重的日子,可以想見對於除夕夜的想像,直覺就是年夜飯的大團圓,桌上擺滿菜色,記得以前奶奶總會烤上一隻雞,土窯雞也好、蒜頭雞也好,或是鳳梨雞,總之,每年變上的菜色,去哪裡訂雞,都是事前精心挑選過,希望這一天能和晚輩一起在備料的過程中,說說家庭的溯往和未來,藉機表達對晚輩的祝福和期許!
這些心理預期對穩固一個人內心極其重要。
書中提及的問題解決,和這些固定儀式(預期)有許多相關,
例如:幫助孩子獨自入睡。(參考睡前儀式)
‧讓孩子好好吃飯。(參考飯前儀式)
‧儀式讓孩子規律生活。(參考日常生活儀式)
‧儀式能促使孩子獨立。(參考兒童房相關儀式)
‧儀式降低了孩子的恐懼感。(參考面對恐懼儀式)
‧儀式能化解手足爭吵。(參考和解儀式)
‧儀式有助於學習力且能增進孩子的專注力。(參考面對考試的儀式)
‧儀式有助於增加家人間的親密感。(參考抱抱儀式)
因為有「儀式」, 幫整個家串起一套架構,協助家庭成員間對每個節慶有預期,方便分工以及創造,見立和諧的關係;也因為有儀式,讓彼此有個道謝、道愛、道共同的祝福!
儀式也可能帶來壓力和傷害,例如:又要OOO了,例如又要過年了,對某些人來說,家人相聚反倒是壓力來源,在書中提及「若我們覺得很好,但家人卻很有壓力」而不敢說,這些害怕和陰影,可能因為家庭儀式造成。因為每個人對於節慶的預期和家人相處的模式,都有不同的儀式感。所以,了解彼此,從個人儀式感入手,也是非常重要的!
儀式,可以建立、創造、了解彼此,也可以移除。
對於不合時宜的儀式,家庭成員間可以彼此討論是否移除。就像班規修訂一樣,對於生活中可以受到撫慰,可以減化也可以創立,有些儀式感可以自己建立,像是:「每天睡醒告訴自己-I am GOOD!然後給予自己一抹大大的微笑」
這個簡單的小動作,就是一天儀式感的起手式!
話不多說~在2021年,妳的儀式感是什麼呢?
一起來點~正向預期的儀式感吧!
#采實文化
#博客來網路書店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034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正所謂 #除夕 #圍爐 慶 #團圓,飽餐三頓 #年夜飯(誤)。 今晚阿嬤也怕你沒吃飽嗎www 那你有發現,年夜飯總會出現許多充滿寓意(或是玩諧音梗)的美食嗎? 這次很開心邀請到 Taster 美食加的創辦人 Liz,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年夜飯的文化、手藝與知識! 🎙想知道更多關於美食的小秘密?...
「文化總會除夕」的推薦目錄:
文化總會除夕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正所謂除夕圍爐慶團圓,飽餐三頓年夜飯(誤)。
今晚你的阿嬤也怕你沒吃飽嗎www
那你有發現,年夜飯總會出現許多充滿寓意(或是玩諧音梗)的美食嗎?
這次很開心邀請到 Taster 美食加 的創辦人 Liz,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年夜飯的文化、手藝與知識!
🎙想知道更多關於美食的小秘密?鎖定 Taster 美食加 準沒錯:https://taster.life/
🎙覺得年夜飯的話題很有趣嗎?完整版在此:https://lihi1.com/Syd6l
🎙沒錯我們有 podcast 啦:https://link.chtbl.com/EKcwJ3k3
SoundOn:https://sndn.link/pansci-9527
📚 多本好書、精彩書單、豐富書摘......
由泛科學與 30+ 出版夥伴共同策畫的 #願讀力與你同在 線上書展
歡迎科夥伴和我們一起讀.力.引.爆:https://pansci.asia/reader
💙 加入泛科學,輕鬆玩科學!快點擊連結,一起加入討論科學的行列:https://pansci.asia/
____________
澎派的年夜飯讓你無比滿足?
餐桌上的美味更讓你無法忘懷?
既然好滋味無法帶著走,就讓 kuso 的菜市場小包陪伴你我的每一天!
https://lihi1.com/daT4N
文化總會除夕 在 林珍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化交流 🇹🇼✈️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
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所登錄為人類無形文化資產的 #墨西哥亡靈節 Day of the Dead 💀
.
一開始大家看到”亡靈”兩個字,想必已經有猶然而生的恐懼,其實呀在墨西哥小學四年級時課本就會教導「亡靈節」的傳統與重要性,讓原生文化可以一代代傳承。
.
而亡靈節傳承與延續的意義,
用我們台灣的習俗來比喻的話,
就像是(👻頭七+🌾清明節+🍖中元普渡+🥮中秋節+🧧除夕圍爐),只是墨西哥把我們分散的節日綜合成一個大祭典,一樣的緬懷與團聚,很不可思議吧!
.
其實珍羽很喜歡墨西哥亡靈節的一個精神,
當地有著這樣的論述;「死亡只是生命週期的一部份,而死去的人 #依然活在群體的記憶和精神中,親友會在亡靈節時暫時回到人間。」,咋聽之下好像有點難想像,非常推薦大家去看迪士尼的一部動畫片 #可可夜總會 ,在動畫片中傳遞著,死亡並非是悲傷或負面的,當地的人認為人死後才是生命真正的開始,也呼應著我們更應該「 #活」的更精彩!
.
而亡靈節真正想要傳承下去的是;唯有家人間不斷傳遞承襲的愛,才能讓一個人永遠的活著:以肉體之身呼吸,以記憶型式永存;所以對墨西哥文化來說 #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
這也是為什麼,墨西哥亡靈節會用繽紛斑斕的色彩展現對生命的喜悅、對已故親人的敬愛❤️
.
目前正在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展出「墨西哥亡靈節特展,除了展出亡靈節實體祭壇外,兩側更有許多攝影作品及故事,每件展出影像中,都附有展出資訊的QRcode,有畫面也有身歷其境的慶典演奏,現場還有素色的面具歡迎大家一起來創造屬於自己的花骷髏頭!
.
歡迎大家來台北市政府偽出國,
一起來體驗已傳承三千多年的墨西哥文化吧!
.
🛬展出資訊:
費用:FREE 免費參觀
日期:即日起至11/6(五)
時間:08:00-20:00
地點:台北市政府 1樓中庭
.
墨西哥 🇲🇽 x 台北市 🇹🇼
墨西哥商務簽證文件暨文化辦事處 Oficina de Enlace de México en Taiwán
文化總會除夕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正所謂 #除夕 #圍爐 慶 #團圓,飽餐三頓 #年夜飯(誤)。
今晚阿嬤也怕你沒吃飽嗎www
那你有發現,年夜飯總會出現許多充滿寓意(或是玩諧音梗)的美食嗎?
這次很開心邀請到 Taster 美食加的創辦人 Liz,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年夜飯的文化、手藝與知識!
🎙想知道更多關於美食的小秘密?鎖定 Taster 美食加 準沒錯:https://taster.life/
🎙覺得年夜飯的話題很有趣嗎?完整版在此:https://lihi1.com/MINFF
🎙沒錯我們有 podcast 啦:
Apple Podcasts:https://lihi1.com/wUjjC
Spotify:https://lihi1.com/CHZgM
Google Podcasts:https://lihi1.com/D4lyQ
SoundOn:https://sndn.link/pansci-9527
📚 多本好書、精彩書單、豐富書摘......
由泛科學與 30+ 出版夥伴共同策畫的 #願讀力與你同在 線上書展
歡迎科夥伴和我們一起讀.力.引.爆:https://pansci.asia/reader
💙 加入泛科學,輕鬆玩科學!快點擊連結,一起加入討論科學的行列:https://pansci.asia/
____________
澎派的年夜飯讓你無比滿足?
餐桌上的美味更讓你無法忘懷?
既然好滋味無法帶著走,就讓 kuso 的菜市場小包陪伴你我的每一天!
https://lihi1.com/yRre7

文化總會除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民俗節慶: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介紹
訪問作者: 李秀娥
內容簡介:
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隨著相關民俗節日的到來,喜歡遵循傳統的歲時慶典節日過生活的民眾,總會忙著準備各式應節的供品與祭拜用品,好歡度民俗慶典。而在過日過節的熱鬧氣氛下,到底有多少人深入了解──台灣民俗節慶的由來、內容和象徵,或是祭拜前應注意什麼細節?祭祀用品應如何準備?供品又隱含什麼意義?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又會遇到什麼樣的祭祀慶典與習俗?本書作者以嚴謹的田野調查方法,長年觀察與紀錄台灣傳統民俗節慶,除了進行宏觀的論述,並以極為細膩的分類,依四季循環一一介紹台灣的民俗節慶,簡明扼要,是參與台灣民俗節慶最佳讀本。
[春令節俗——祈福迎春]
新年開正、接神日開市(迎財神)、初七人日、初九天公生、十三添丁日、開燈、上元節(元宵節)、作頭牙(土地公生)、犒將(犒軍、賞兵)、清明掃墓
[夏令節俗——驅暑逐疫]
端午節、半年節、開天門、七夕七娘媽、生中元普度
[秋令節俗——秋報豐收]
中秋節、重陽節
[冬令節俗——謝神送冬]
下元節、冬至、尾牙送神、天神下降、除夕
作者簡介:李秀娥
臺灣省雲林縣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等研究助理、真理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大葉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民俗文化研究者,從事臺灣漢人曲藝文化、民間信仰文化、歲時節慶、生命禮俗等研究多年。
◆著有《蘇府大二三王爺開基祖廟鹿港奉天宮志》、《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台灣民俗節慶》、《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圖解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圖解台灣民俗節慶》等專書。
作者粉絲頁: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文化總會除夕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每逢農曆新年,長輩們總會大出血,派一大疊利是給後輩,這傳統原來是源自一隻怪獸?
相傳古時有一隻叫「祟」的怪獸,每逢除夕都會偷偷去摸睡着了的小朋友的頭,被「祟」摸過的小朋友都會嚇得大哭,兼頭痛發燒,最後變成傻瓜,所以家家戶戶在除夕夜都會在家中通宵開燈不睡覺,稱為「守祟」。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文化總會除夕 在 文總除夕特別節目《WE ARE》丨壓軸公布「秘密武器」京都橘 ...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樂部受邀出演文總春節特別節目《WE ARE我們的除夕夜》壓軸。 (圖/文化總會提供). 【記者司徒/臺北報導】. ... <看更多>
文化總會除夕 在 中華文化總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ARE我們的除夕夜」節目,文總再度請到橘高校演出, 跨海傳達對台灣的祝福,魅力席捲台灣。 恭喜橘色惡魔,願台日友情長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