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我已經執行全植物飲食兩個月了,這兩個月沒有吃肉、海鮮、蛋、奶任何非植物的食品。前兩三個禮拜身體還在適應期,腸胃比較容易脹氣、排氣,大概到了第三週開始,身體腸胃好菌壞菌重整期過了之後,脹氣的問題幾乎都消失了~
這兩個月我遇到小孩生病、回台、我自己生病、回美國調時差,整整一個多月沒有好好運動😂 然後一開始執行全植物飲食的時候我都有特別去計算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到了後面比較忙碌沒特別計算、憑感覺抓量,甚至到現在我已經完全沒有在在意蛋白質攝取量了😆 這段期間觀察下來也沒有感覺身體比較沒力氣或體態有退步。
前陣子時差睡不著,每天半夜都在讀 The China Study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 T. Colin Campbell 博士經歷很厲害,曾擔任美國癌症協會、美國營養協會、科學委員會會員及主席等,也參與過國家許多重大研究。
他本來是研究如何讓牛羊更有效率的增長,好讓人類可以吃更多的肉,後來在研究期間開始懷疑動物性蛋白質與脂肪對人體的危害(如 乳癌、糖尿病、心臟病、加速癌細胞生長等研究發現),開始被政府與乳製品業、肉製品業、藥廠企業以不良手段、陰謀式的抹黑與中斷研究資金😱😱😱,他才寫了這本書揭露他所發生的一切。
書中我看到了關於一般人全植物飲食蛋白質的攝取,大約只需佔一日總攝取熱量10%-20%即可,與我之前讀的運動營養要到20-30%有差別🤔,我想一想以前認知的必須營養素比例應該也是基於雜食飲食做的研究,而這本書是真的全植物飲食做的研究,我目前還在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不是真的攝取10%蛋白質就夠了。(目前為止久久沒重訓也不會覺得力量上不去,精神也超好,也不會容易餓,嘗試全植物飲食之後真的完全顛覆我之前對運動營養所學的知識)。
The China Study這本書中文書名叫做「救命飲食」,英文書名叫做中國研究的原因是,作者為了研究西方飲食與中國鄉下飲食(較少的肉類、較多的植物飲食)的差異,與癌症、心臟病、肥胖疾病等關聯性而做了大規模的研究,其中也包含了台灣的研究數據,很推薦給大家看這本書,讀了以後可以更瞭解我們吃下肚的食物。
影片裡是下午四點拍的,已經一個多月沒運動沒睡好、沒算熱量沒算營養素,前一晚宵夜吃到晚上12點😆(吃毛豆、氣炸豆乾還有水果),線條還是很ok,全植物飲食之後我真的更喜歡自己的身體了,覺得跟他的連結又更深了一點☺️ 雖然偶爾還是很想吃蛋、吃炸雞、烤肉,但是我的嘴已經回不去了😭 我有嘗試過把那些食物放到嘴裡但就是覺得腥味很重吞不下去... 想到現在無法享受以前很喜歡的美食了總覺得有點失落,但是現在完全交由我的身體去選擇食物真的很舒服😌 我想我會繼續吃素下去❤️
對了,有人問說我設計的減脂份量便當盒適不適用全植物飲食?一樣適合唷!因為份量與熱量都幫你算好了,只需要照著說明書把便當盒裝滿即可。 建議全植物飲食的人,可以在澱粉類那一格用穀類混合豆類,可以攝取到更完整的蛋白質。另外蛋白質肉類的那一格可以放豆乾、豆皮、豆腐、豆包等食物,一樣可以裝滿整個便當盒後剛剛好500大卡之內👌
便當盒現在只剩下十幾組了,想買的人趕快搶👉 http://bit.ly/35XfxXU
之後再繼續跟大家update我吃素心得與體態變化👌 我會把我每天吃的、做的運動還有生活感想分享在Instagram裡,歡迎來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mimichellelin/
「救命飲食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救命飲食心得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救命飲食心得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救命飲食心得 在 靚媽小冰 x 跩寶 の 趣瘦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救命飲食心得 在 [心得]《救命飲食》T.柯林.坎貝爾-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救命飲食心得 在 逆轉疾病的救命飲食演講,10/24 Dr. Campbell來台演講 的評價
- 關於救命飲食心得 在 ptt合購版推薦全食物救命廚房.每天3餐救命飲食:徹底終結癌症 的評價
- 關於救命飲食心得 在 執行生酮飲食五個月心得報告與分享:(文長慎入)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救命飲食心得 在 [心得]《救命飲食》T.柯林.坎貝爾- book - PTT Web 的評價
救命飲食心得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到今天我已經執行全植物飲食兩個月了,這兩個月沒有吃肉、海鮮、蛋、奶任何非植物的食品。前兩三個禮拜身體還在適應期,腸胃比較容易脹氣、排氣,大概到了第三週開始,身體腸胃好菌壞菌重整期過了之後,脹氣的問題幾乎都消失了~
這兩個月我遇到小孩生病、回台、我自己生病、回美國調時差,整整一個多月沒有好好運動😂 然後一開始執行全植物飲食的時候我都有特別去計算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到了後面比較忙碌沒特別計算、憑感覺抓量,甚至到現在我已經完全沒有在在意蛋白質攝取量了😆 這段期間觀察下來也沒有感覺身體比較沒力氣或體態有退步。
前陣子時差睡不著,每天半夜都在讀 The China Study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 T. Colin Campbell 博士經歷很厲害,曾擔任美國癌症協會、美國營養協會、科學委員會會員及主席等,也參與過國家許多重大研究。
他本來是研究如何讓牛羊更有效率的增長,好讓人類可以吃更多的肉,後來在研究期間開始懷疑動物性蛋白質與脂肪對人體的危害(如 乳癌、糖尿病、心臟病、加速癌細胞生長等研究發現),開始被政府與乳製品業、肉製品業、藥廠企業以不良手段、陰謀式的抹黑與中斷研究資金😱😱😱,他才寫了這本書揭露他所發生的一切。
書中我看到了關於一般人全植物飲食蛋白質的攝取,大約只需佔一日總攝取熱量10%-20%即可,與我之前讀的運動營養要到20-30%有差別🤔,我想一想以前認知的必須營養素比例應該也是基於雜食飲食做的研究,而這本書是真的全植物飲食做的研究,我目前還在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不是真的攝取10%蛋白質就夠了。(目前為止久久沒重訓也不會覺得力量上不去,精神也超好,也不會容易餓,嘗試全植物飲食之後真的完全顛覆我之前對運動營養所學的知識)。
The China Study這本書中文書名叫做「救命飲食」,英文書名叫做中國研究的原因是,作者為了研究西方飲食與中國鄉下飲食(較少的肉類、較多的植物飲食)的差異,與癌症、心臟病、肥胖疾病等關聯性而做了大規模的研究,其中也包含了台灣的研究數據,很推薦給大家看這本書,讀了以後可以更瞭解我們吃下肚的食物。
影片裡是下午四點拍的,已經一個多月沒運動沒睡好、沒算熱量沒算營養素,前一晚宵夜吃到晚上12點😆(吃毛豆、氣炸豆乾還有水果),線條還是很ok,全植物飲食之後我真的更喜歡自己的身體了,覺得跟他的連結又更深了一點☺️ 雖然偶爾還是很想吃蛋、吃炸雞、烤肉,但是我的嘴已經回不去了😭 我有嘗試過把那些食物放到嘴裡但就是覺得腥味很重吞不下去... 想到現在無法享受以前很喜歡的美食了總覺得有點失落,但是現在完全交由我的身體去選擇食物真的很舒服😌 我想我會繼續吃素下去❤️
對了,有人問說我設計的減脂份量便當盒適不適用全植物飲食?一樣適合唷!因為份量與熱量都幫你算好了,只需要照著說明書把便當盒裝滿即可。 建議全植物飲食的人,可以在澱粉類那一格用穀類混合豆類,可以攝取到更完整的蛋白質。另外蛋白質肉類的那一格可以放豆乾、豆皮、豆腐、豆包等食物,一樣可以裝滿整個便當盒後剛剛好500大卡之內👌
便當盒現在只剩下十幾組了,想買的人趕快搶👉 http://bit.ly/35XfxXU
之後再繼續跟大家update我吃素心得與體態變化👌 我會把我每天吃的、做的運動還有生活感想分享在Instagram裡,歡迎來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mimichellelin/
救命飲食心得 在 靚媽小冰 x 跩寶 の 趣瘦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運動的魔法~ 要堅持下去才看的到~!!!! 別再兩三天就說 「我有動都沒瘦了!」
運動🏃♀️就是一定有耗掉熱量
加上改善心肺功能,提升柔軟度,建立肌肉等....
加上飲食有控制的話....身體一定會因為的良好運動習慣的建立.... 慢慢而變的不一樣的..
我曾經也是不愛運動的...小小的分享幾個我覺得蠻有效讓運動持之而恆的小心得:
1. 跟著 #教練課,比自己容易堅持下去....
(想像: 要了命的平板橕... 自己撐10秒都想躺在沙拉哀號了....但老師說要撐20秒,縱使你10秒還是要掉下來了...老師說下個動作還是會跟上,不會跑到沙發去😄😄😄)
2. #設定運動時間為目標, #不以成就目標
>> 我一個月要減3公斤
☝🏻雖然這成就性目標算合理,但一個月後減不到... 是不是就要放棄了呢?
易瘦/難瘦....是很個人的...
像我....65公斤時再努力想掉1公斤都難.... 但真的離開6字頭後,就減下來很順了.....
所以別以「減多少為目標」
👉🏻 正確的目標應為 「我一週起碼運動3次/60分鐘」+「我一週起碼3天為自己備餐!」
3. #不要因為累積不到長時段便不動
「我一次運動要60分鐘,等等約了人我只有30分鐘,明天再動好了」
我暈!!!!!!!
雖然連續性運動是最好
但請記得 「有動總比沒動好!!!!!!!!」
真的太忙...零碎的時間也請好好利用吧
4. #找朋友一齊
當學生的時候...的確是有約一齊翹課過😁.....
但大了..約一齊上運動課.... 會課後一齊檢討/累了一齊喊救命😄.... 但課還是約好便一齊上...
還有種「今天不想運動但放鴿要他一個人去.......好像不太好」的壓力😅😅
5. 多認識不同的運動,#找自己喜歡的
像爬山/滑水/攀岩/瑜珈/打球.....
都可以... 像豬屎爸最近很愛的智能啞鈴,他說較像在打電動,玩到滿頭大汗他說他愛闖關感.... 也是可以的~
以上.... 希望可以給大家小小的鼓勵..
(本來想寫「希望給大家小幫助」但我可幫助大家什麼呢?? 運動靠自己,一齊動起來吧💪🏻💪🏻❤❤)
小工商時間:
現在在團購83折的智能啞鈴 {豬屎爸愛玩那套}
(送1年App VIP 運動課,在家就可上囉!)
本有3色: 粉紅/ 蒂芬尼綠/ 灰
灰色快沒貨了😄😄😄
(很多朋友一次買兩套,一套給男友/老公一齊pk甩油......所以都帶一套灰色,我跟廠商也想不到....)
其他兩色量也不多...
下單: https://lihi1.com/sf7Dd
救命飲食心得 在 逆轉疾病的救命飲食演講,10/24 Dr. Campbell來台演講 的推薦與評價

... 分享 救命飲食 (The China Study)和不生病的秘密(Whole)的研究成果及 心得 ,讓每個人都能透過營養逆轉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及癌症等疾病。 ... <看更多>
救命飲食心得 在 ptt合購版推薦全食物救命廚房.每天3餐救命飲食:徹底終結癌症 的推薦與評價
每天3餐救命飲食:徹底終結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骨質疏【博客來排行榜攝影理論推薦書單】鬆、肥胖、白內障…… 閱讀心得 全食物救命廚房.每天3餐救命飲食:徹底 ... ... <看更多>
救命飲食心得 在 [心得]《救命飲食》T.柯林.坎貝爾-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T.柯林.坎貝爾與其子合撰的《救命飲食》(ISBN 978-986-85908-8-5),
是我首次閱讀到有關飲食、營養與重大疾病之間關係,論述得科學有根據又易懂的書籍,
因而改變了我對身體健康的一些想法.
之所以會知道有這本書存在的因緣有點特別:
一位在柬埔寨的人向我一位長輩,視為珍寶地介紹這本書,並請她回台灣時多向他人介紹!
這位長輩上個月回台灣後,果然代為推廣這書,為數不少的朋友聽了後都去書店買一本;
我為了想要將書裡的一些觀念介紹給家人,也就也去弄來了一本,並從第一章看到最終章--
最後是家人對書沒什麼興趣--只有我紮紮實實地全書看完. 0.0
縱貫全書的內容,
不外乎是以科學研究證據,討論營養、飲食與重大疾病間的關係,
原本我看到內文附有不少資料圖表,還蠻擔心會艱澀難懂.
但一旦閱讀下來,發現書的內容是以很有條理邏輯的方式開展,
用到專業術語前都先以易懂的方式解說,因此我們可以知道,
書寫本書的目的很明顯地是要一般大眾也能讀懂!
摘錄部份的內文如是闡述飲食與健康的關係:
"正確的飲食方式不但簡單,還可大量減少用藥支出,也能避免副作用.
只要吃得對,就不必讓那麼多人晚年躺在醫院中,與慢性疾病進行漫長又昂貴的戰爭,
而醫療支出與醫療疏失會隨之減少,過早死亡的情形也會降低,
這樣一來,醫療照護體系就能符合最初的目標--保護並促進我們的健康." (摘自p.39)
"如果我們飲食的方式對健康有益,那我們就能推動全球健康,
藉由攝取全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我們使用的水、土地和資源變少,
製造的污染也減少,也讓農場動物承受較少的痛苦.我們對於食物的選擇,
不只對新陣代謝系統有影響,還影響到疾病的產生、改善,甚至復原,
此外也影響我們的活力、身體運動、情緒和心理健康,進而影響到全球環境. (自p.261)
從書中分作十八章,像是"破碎的心臟"、"吸金黑洞肥胖症"、"老少通吃糖尿病"、
"頭號殺手--癌症"、"自殺的自體免疫疾病"、"吃植植物防病病"等,
逐一分析解釋了,他為何提倡吃全食物蔬食的原因,頗具說服力.
以前我老覺得坊間的飲食書,
泰半都是賣什麼儀器、食物、藥品,或為推銷某種昂貴課程的推銷書.
這本《救命飲食》目的卻是很不同,關心的是人們身體的健康,希望我們能在此生過得好.
作者在91頁如是說:"我們就算不是科學家,也能清楚知道每個人會死亡的機率是百分之百.
人生終究必定一死,因此,經常有人把這回事當作理由,把自己有違健康資訊的行為合理化.
但是,追求健康不該是為了永生,而是為了全心全意享受我們擁有的時光,
讓這輩子儘量維持身體的運作良好,避免痛苦地與疾病長期抗戰."
很合理的訴求不是嗎?宗教家常說人生難得,也要有健康身體才有精神走上精神粹鍊之路.
如是,我覺得不妨閱讀這位飲食營養研究者要對我們說些什麼. 0.0
--
向日葵具有強韌適應力不需要特殊照顧,給予充分水分種子多能發芽,
再施以適當肥料及合適的日照環境,植物多半能成長茁壯並開花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6.240.9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