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聚專訪【山與山之間:38年唐山老書店】
文、攝:李囿蓁
台灣有句諺語:「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 描述先民從中國渡黑水溝來台的緊張心情。即使樹高千丈,離鄉背井的人對故土永遠是心心念念。
山一程,水一程
所謂「唐山」,對於廣東丶福建赴南洋的華僑而言指的就是對岸故鄕。在台北公館也有座「唐山」- 一家屹立近四十年的老書店,書店名字多少跟老闆陳隆昊的身世有關。陳隆昊本是客家人,籍貫五華。據說台灣的客家人都曉得《客家本色》這首歌,歌詞的第一句正是「唐山過台灣」,「我們祖先就是從唐山來的嘛。」
在新竹關西長大,當地居民以客家族群為主,「每當出去大城市,我就意識到自己是少數族群。」陳隆昊回憶道。從最早的原住民,到後來陸續遷台的Holo人(香港又稱鶴佬,台灣至今對正規漢字名稱未有共識)、客家人、外省人,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國家,至今相關問題依然非常複雜。也就是這樣的成長環境使他從小對「身份」以及「文化差異」等概念特別敏感,「之後讀人類學都是這個原因。」
夜深點孤燈
直至小學畢業,陳隆昊離開自己長大的小鎮,隻身到新埔升中學。身邊沒有家人,新朋友也尚未交上,他每天過得十分孤單。某天機緣巧合下走進一家書店,用整個星期的吃飯錢買了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密史》,不眠不休地讀了兩天,「然後我得了一個結論,沒有朋友又如何?最好的朋友在這裡(書)。」自此陳隆昊與書結緣,當時書還只是逃離現實的出口,他全然不知日後自己會辦起書店來。
到了大學,陳隆昊根據興趣選讀人類學。「班上有28個女生,只有5個男生,那時候的我是一個快樂的年輕人。」他笑道。被選為班代表的他負責幫同學買教科書,卻發現很難買到。「因為那時候是理工科的天下,文科書不好買,自己又很喜歡書,我就想不如之後自己開書店算了。」
風一更,雪一更
在家人的支持下,陳隆昊先在1982年成立唐山出版社,兩年後門市(亦即唐山書店)開幕。彼時台灣還處於戒嚴時期,書店生意卻蒸蒸日上。「它(政府)也不是説會把你抓去殺掉,但就要小心説話。所以那時候的大學生靜靜認真讀書,然後申請出國,出去就管不著你了。」向來政治環境愈是封閉,人們愈是渴望追求知識。「有些書是愈禁愈想看。而且老實說,在那個時候知識的唯一來源就是書。現在可以上網,那個年代沒有。」佔據了人文社會科學這個藍海市場,加上大膽販售盜版書,「大家都跑來唐山,數錢數到手都軟了。」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店內的「禁書」還是不時會被警備總部派人沒收。「當時戒嚴已經到尾,慢慢不那麼嚴格了。他們(警備總部)也還文明,還會給你一張沒收書單。」陳隆昊打趣說:「要是有留著那堆沒收單,現在放上網拍賣說不定能賺好幾萬。」對於人家說他賣禁書的舉動勇敢,他自覺不是,只是從小與這樣的政府共生,懂得審時度勢罷了。「香港現在的(書業)才真的勇敢。」他說道。的確,相對在戒嚴令下長大的陳隆昊,香港人對共產黨是缺乏認識的,而香港的「戒嚴時期」才剛剛開始。
現時在香港能夠感受政治紅線愈收愈窄,卻看不見一條明確的界線。大家只能在模糊地帶內小心翼翼地進行自我審查,國安法下人人自危。陳隆昊回應:「你們現在的狀態,我完全可以感同身受。現在的香港我在五十年前就經歷過。」而當年其中一個對付白色恐佈的辦法,就是改書名或作者名。「比如作者是『向達』,就改成『向逵』。以假亂真丶以真亂假,哈哈哈。」
且向遠山行
基於種種原因,在這個年頭營運一家書店實屬不易。陳隆昊坦言:「現在全世界的獨立書店都陷入一個困境,若不跟數位結合,實體(店)的話賣什麼書也不好賣啦。」他解釋,除了電子書的遂漸普及,網路書店也對實體書店造成一定壓力。現時台灣國內最大的網路書店博客來與連鎖超商7-Eleven有合作關係,所以價格可以壓得很低很低。但一般獨立書店要承擔運費部分,網路販售變相是增加成本,所以要轉型還是有一定困難。
即使如此,台灣近年的獨立書店仍如雨後春荀紛紛冒出,對此陳隆昊心裡是佩服又擔心。「年輕人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我擔心的是他們要如何在這個環境撐起來。」作為「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的前理事長,他表示很樂意與同行分享自己的經驗,一起尋找出路。「做任何事情永遠都會遇到挑戰,你一停下來就很容易被(別人)超過。」
由戒嚴時期到肺炎疫情,陳隆昊歷盡風雨飄搖的日子,卻從未想過放棄書店。「一是要夠喜歡,二是要有毅力,才會一直堅持下去。」他笑說,自己連退休的念頭也沒有,大概會工作到不能工作為止,死也會死在店裡。看來經過這麼多年,此唐山早已代替彼唐山,成為了他的根。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門市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B1(地下室)
電話|+886 2-2363-3072
營業時間|平日 09:00~21:30丶假日 12:00~21:30
網路書店|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
政府總部西翼點去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大資訊:Moderna 全球延遲出貨及國際台灣疫情疫苗相關資訊》(饅頭、丘吉爾桌球選手主播)
* 韓國衛生當局週二表示,Moderna Covid-19 疫苗預計要到下個月才能發貨,這導致韓國的疫苗計劃發生了許多變化。
一些期待接種Moderna 疫苗的人其第二劑將被推遲,希望接種Moderna 疫苗的患者可能會接種另一種疫苗。
韓國疫苗接種特別工作組週二表示:“據 Moderna 公司稱,7 月下旬的供應時間表已更改為 8 月。” Moderna 於 7 月 23 日向衛生當局通報了涉及其 Covid-19 疫苗的不明“生產問題”,將導致Moderna 疫苗全球出貨延遲。
Moderna 公司沒有具體說明其他詳細信息。
“目前運往韓國的 Moderna 疫苗的製造過程由瑞士合同製藥商 Lonza 完成,裝瓶工作由總部位於西班牙的 Rovi 公司完成,”
https://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2021/07/27/national/socialAffairs/Moderna-vaccine-inoculation/20210727190300717.html
* 由於歐洲工廠無法如期交貨疫苗的情況下,Moderna 削減對加拿大和英國的 疫苗交付。
https://www.fiercepharma.com/pharma/moderna-cuts-covid-19-vaccine-deliveries-to-canada-u-k-amid-european-supply-struggles
* Moderna 本月向加拿大發送的 COVID-19 疫苗將比原計劃少得多,因為該公司正在努力解決其歐洲工廠的生產問題。
但其主要競爭對手輝瑞(Pfizer)——也生產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高效 mRNA 疫苗——已表示將向加拿大運送數百萬劑疫苗,這一承諾將足以彌補 Moderna 的不足。
總部位於麻州的 Moderna 本來準備在本月向加拿大再運送 120 萬劑疫苗,但運送量已減少至僅 650,000 劑。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moderna-delay-1.5990166
* 台灣疫苗預約系統的意願登記於7月19日關閉後,今天下午2時重啟,並加入「高端疫苗」做為新選項,提供20歲以上民眾登記。指揮中心傍晚提供登記人數,截至下午5時,有3萬7814人「非高端疫苗不打」,占0.50%,不到百分之一。
疫苗預約平台重啟3小時「選高端」不到1%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631626
* .民眾搶打疫苗殘劑 蔡壁如曝「這方法」可增10%施打人數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631677
* 佛州醫生是疫苗假資訊之王:繼白宮本月中炮轟「虛假訊息12人」在社交網大量散播疫苗假訊息後,《紐約時報》上週六「揪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疫苗假資訊散播者,即「疫苗假資訊之王」。
他是六十七歲的美國骨醫梅爾柯拉,曾在facebook發表六百多篇質疑新冠疫苗功用的文章,在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網絡平臺,引來廣泛迴響。他被批藉發表誤導性的疫苗資訊而從中牟取私利。
《紐約時報》報道,研究員和監管人員經綜合分析認為,佛羅裡達州骨科醫生梅爾柯拉(Joseph Mercola),為最具影響力的頭號疫苗假資訊傳播者,還批評他炮製疫苗假資訊以牟取個人利益。六十七歲的梅爾柯拉醫生是美國另類醫學的倡導者,他也經營醫療補給品和醫療器械行銷生意,設有銷售網站,聘用數十名員工。
《紐時》分析發現,擅長使用互聯網的梅爾柯拉醫生,迄今在社交網站facebook發表過質疑新冠疫苗功用的文章,已有六百多篇。他那些誤導性的內容,觀眾遠比任何其他反疫苗者多,在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網絡平臺,引來廣泛回響。
他還曾著書”The Truth About COVID-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6poHQc8TdE
* 巴西民眾上街促罷免總統
巴西多個城市連續四個週末都有數以萬計民眾上街示威,要求國會彈劾捲入貪汙醜聞及抗疫不力的總統波索納洛。當地傳媒報道,在全國二十六個州當中,上週六便有二十個州共四百個城鎮爆發示威。今次示威由左翼政黨、工會及社運組織發動,旨在捍衞民主及公眾的生命,並要趕博索納羅下臺。
在第二大城市裡約熱內盧,成千上萬民眾穿上紅衣及戴上口罩上街示威,他們手持寫上「無人再拿取更多東西」及「趕走貪腐罪犯」等口號的標語。示威者不滿巴西很遲才展開疫苗接種計畫,也對失業率高企強烈不滿,要求當局對受到疫情打擊的貧民提供緊急援助。有示威者與防暴員警爆發衝突,員警向示威者施放胡椒噴霧,又以震撼彈驅散人群,多人被捕。聖保羅亦有示威者聚集,要求國會彈劾博索納羅。
巴西上週六新增超過三萬八千宗確診,累計死亡人數增至近五十五萬,全球第二多,只有約百分之十七的人口完成接種疫苗。
巴西將於明年十月大選,最新民意調查顯示,波索納洛的支持率僅百分之二十四,很大機會未能成功連任。博索納羅政府因疫苗採購案傳出貪腐醜聞,但波索納洛一直否認指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33Tubc-nA
* 法國國會通過健康通行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9fcJGvQJ-g 1"47 SOT
法國國會7月26日通過法案,成人8月開始需提出健康證明,才能上餐廳、搭火車等,健康證明包括接種、24小時陰性證明或近期感染康復,這項措施預計執行到11月15日,但會視疫情狀況調整。政府希望藉此避免實施封鎖,和減少醫療及經濟負擔。
*英擬推疫苗護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lLWbZS2-o
英國7月19日解封後,確診截至7月25日前連五天下降,唐寧街計畫秋季起用疫苗護照,要參加大型活動像是演唱會和體育賽事的民眾,必須完成接種,以鼓勵年輕人接種,但義大利、以色列、法國都民眾抗議疫苗護照。保守黨議員受訪表示,疫苗護照有侵犯基本權利之疑,英國不該走上民眾需取得"社會信用點數",才能獲得部分自由權的道路。
* Delta毒株為何這麼快在全球擴散?
最初於2020年10月在印度發現的Delta新冠變異毒株在10個月的時間內已擴散至全球近100個國家,導致多國新冠病例激增,目前正嚴重威脅未接種疫苗人群的健康和全球經濟復甦。《華爾街日報》回溯了Delta毒株傳播過程中的幾個關鍵節點,並從防疫限制放鬆、疫苗接種不均衡,以及該毒株本身特性等方面解釋了其如何得以席捲全球,且比以往的變異毒株來勢更加兇猛。
https://www.wsj.com/video/china/883C45BB-5A59-4C80-A160-6EB38B84682B.ht
* 美國司法部表示 ,所有政府部門和私人企業 ,不能合法地要求員工打疫苗 。這是司法部檢視現行聯邦法規後做出的宣布 。稍早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 ,才成為美國首個強制要求打疫苗的公家單位 ,美各地也開始出現了強制打疫苗的現象。例如在紐約和加州 。
*在美國佛州每一個郡都出現了社區高度傳播和擴散的情況 ,每天平均新增1萬確診 占全美新增確診25%。
*阿拉巴馬州疫情不容樂觀 ,住院人數增加到870人 ,比國慶日時增加了四倍 。共和黨黨州長之前受訪時 ,向未接種者傳達了嚴厲警訊。阿拉巴馬州長說 :這些未接種者 ,選擇了一個很糟糕的生活型態 ,認為是時候譴責沒打疫苗的人。
*澳洲總理轟示威者 ,不把別人健康當一回事 ,違反社交距離 ,反倒會讓封鎖拖延更久。新南威爾斯州長說 :倘若不嚴格防疫 ,新增確診數可能飛漲 。
*越南首都河內試圖控制疫情 ,新增確診數過去幾周來幾乎呈垂直上升 ,上周末才開始進行封鎖已太遲,應該更早 。
*印尼延長COVID限制一周 。爪哇數省已看到確診數改 變,但印尼整體的病歿數依然很高 。上週光一天就死亡1500人 。
*馬來西亞承受確診數飆升 ,最近創下自疫情爆發以來 ,已超過百萬人確診 。
*美國 密蘇里州大城聖路易市 ,被要求從即日起於室內 ,搭大眾運輸戴口罩 ,同時鼓勵在外也戴口罩 。安全指南改變 :是因為全美確診數飆升 。密蘇里州疫苗完全接種率不到41% 。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 爆發大量新確診病例 ,疫苗接種率也低, 只有36%人口完全接種疫苗 。阿肯色州也是如此 。但州長堅持不會下達強制口罩 ,因為他認為倡議點 該著重在打疫苗 ,而非口罩。
* 美國新增病例達到5萬例 。四月後來首次 ,不只全美多州和聯邦政府機構 ,個別城市也有動作 。舊金山從星期四開始 ,該市超過300個酒吧 ,將要求提供接種證明 或是陰性檢測證明。
*美國疫情急升,越來越多健康機構和地方政府開始強制打疫苗 。紐約市長要求所有市政府員工 、包含公立學校教師 ,都必須9月13號前接種 ,或每個星期做檢測 :並呼籲私人企業跟進 。
加州也要求所有政府人員 ,健康人員出示接種證明或定期檢測 。加州州長表示Delta肆虐 ,無作為者是把其他無辜者置於風險下 。密蘇里州堪薩斯市也實施類似強制令 ,聖路易則從今天開始實施室內戴口罩 ,同時大型醫療團體呼籲所有健康和長照聘雇者強制員工打疫苗 。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本來要求所有健康人員強制打疫苗 是第一個強制要求打疫苗的聯邦機構 。全美平均新增5萬例確診 ,比上個星期七天平均上升61% 。過去三周住院人數也增加三倍 ,全美現在每四個人當中 ,就有一人住在CDC認為高感染率的郡 。如佛州和阿肯色州的所有郡 ,路易斯安那州人均感染率則領先全美 ,佛州過去兩個星期每天新增確診增加了3倍 ,佛奇警告 :全美還有50%人口沒接種。
政府總部西翼點去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捲入風波】印度的牛奶戰爭
像Amul這樣強大的企業通常不需要擔心那些關注動物權益人士。作為世界上最大牛奶生產國和消費國印度的頂級養牛合作社,Amul去年的收入為70億美元。
然而Amul正面臨一場戰鬥。善待動物組織(PETA)在其他地方可能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團體,但動物權利卻是印度總理莫迪的右翼支持者所關心的重要問題,而且素食主義者莫迪來自Amul總部所在地古吉拉特邦。莫迪所屬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將牛權益保護視作政治問題,用以贏得印度教選民的支持。奶牛在印度教中是神聖的,印度的印度教團體雖然不反對飲用牛奶或製造奶製品,但反對屠宰母牛和公牛犢。在莫迪的領導下,政府收緊了禁止宰牛的規定。根據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一份報告,自2014年以來,多個由人民黨執政的邦通過了新法律,其中一些還拒絕涉嫌違規者保釋,從而鼓勵「暴力民團組織」攻擊涉嫌傷害奶牛的人。
莫迪的許多支持者應該會對PETA的宣傳產生共鳴,但他可能會避免公開支持該組織。新德里的作家和政治分析家傑拉什(Arati Jerath)說,印度人民黨的一些附屬組織將試圖利用奶製品行業涉嫌虐待動物的議題。然而,這場鬥爭讓正因疫情處理不當而受到抨擊的莫迪陷入困境,因為他正在試圖平衡其政治基礎中互相矛盾的部份。「一方面是提倡保護奶牛的群體,即印度教選民,另一方面則是古吉拉特邦的合作社,這是莫迪的大票倉,」傑拉什說,「這個問題太敏感了。」
去年年底,數萬名農民曾湧入新德里反對莫迪的農業改革計劃。有鑒於此,莫迪也可能保持謹慎態度。此外,在春季爆發了第二波疫情之後,許多奶製品生產商正努力應對暴跌的需求。塔塔社會科學研究所專門研究農村發展的教授拉瑪庫瑪(R. Ramakumar)說,莫迪政府不想過多地參與這場「爭吵」。他補充說,Amul通過訴諸經濟前景因素非常強烈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們根本無法對抗Amul,」他說。——ChrisKay、Pratik Parija與Bibhudatta Pradhan; 譯 竹西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24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印度 #莫迪 #印度人民黨 #Amul #PETA #人權觀察 #AratiJerath
政府總部西翼點去 在 政府總部西翼入口點去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政府總部西翼 入口點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戴世軒寫的 道西基地新事件1:外星人綁架華人懸案 和WilliamT.Close的伊波拉病毒:50年來最 ... ... <看更多>
政府總部西翼點去 在 政府總部西翼入口點去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政府總部西翼 入口點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戴世軒寫的 道西基地新事件1:外星人綁架華人懸案 和WilliamT.Close的伊波拉病毒:50年來最&nbsp;... ... <看更多>
政府總部西翼點去 在 政府總部西翼入口點去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政府總部西翼 入口點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戴世軒寫的 道西基地新事件1:外星人綁架華人懸案 和WilliamT.Close的伊波拉病毒:50年來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