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1 地理期末作業
第一次做學習歷程檔案的認證
設計給高一跟高二自然組的小報告
紀錄改完超過300份的彩色紙本
(9個班級)
如果選2個國家或2個城市,你選什麼
高一學生 [寰宇世界,生態觀光]
選擇一個最想去的國家
選擇一個是冷門的國家
介紹與說明其地形、氣候
以及國家公園、災害、國家優劣
高二自然組[洞察全球化]
選擇一個最想去的城市
選擇一個是冷門的城市
介紹與說明其城市發展、背景
選擇一個2020時事跟心得
結果
大部分人喜歡那些熟悉的:
日本東京、韓國首爾、
英國倫敦、美國紐約……
很多人都覺得冷門的:
冰島雷克雅維克、列支敦士登、
馬爾他、聖馬利諾、摩爾多瓦……
大部分人很會引用資料、整理,
很少人可以用自己的話詮釋、分析
大概有一半在抄維基百科,沒有勘誤
當然,這是個學習歷程 😂
摩爾多瓦 氣候 在 老又新OLD and NE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快來擁抱古著毛衣吧!!!明天在松山文創園區擺攤唷!!!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49476738413534&set=a.313881058639771.89862.211811258846752&type=1&theater
活拔見血 羽絨衣殘忍挨批
羽絨-穿上讓人暖意洋溢,但可知道這份溫暖,其實是白鵝、灰鵝活生生任人「凌遲式」在身上拔呀拔,一撮一撮為人類換來的?動保團體Four Paws最近發現,羽絨行業經外界多年炮轟卻依舊殘酷,而且變本加厲。
東歐不少農場為提高羽絨品質,採用活生生拔毛手法,粗暴地拔去鵝隻的頸胸前最輕最細軟的羽毛,任由牠們傷痕纍纍流血,若傷口太大,竟不用麻醉劑直接用針線縫合,殘酷得令人心寒。
近年冬季潮興羽絨,但型格羽絨走在潮流最前,人性卻在悄悄在倒退。別以為羽絨一定是在鴨鵝屠宰後才採摘,原來超輕超柔軟的優質羽絨,必須在活鵝的頸、胸、腹活剝,鵝背和鵝翼也嫌太長太重,這類羽絨動輒每公斤賣22鎊(273港元)。已屠宰的鴨鵝羽絨則會大貶值,因清洗、烘乾程序影響質量,每公斤只能賣1.6鎊(20港元)。
「那些拔毛兵團的男男女女拔到麻木,他們懶理鵝受驚,狠狠捉住鵝腳或鵝翼就扯出鵝毛,有時大力得令鵝折翼或斷腳受傷。」Four Paws幹事米勒(Marcus Mueller)本月在匈牙利考察,親眼目睹拔羽絨手法的殘酷。「如果拔完了牠們流血不止,他們會用針線粗粗把傷口縫合,全程不用麻醉藥。」噩夢,在鵝隻短短一生還不只經歷一次。米勒說「約五周後再長出鵝毛,悲劇再次重演──這樣你們才能有漂亮的冬褸!」
「拔完了牠們流血不止」
每隻鵝每次拔毛平均有150克羽絨,約夠填滿一個枕頭,冬褸則需要三至四隻鵝受罪。而鵝肉供食用的白鵝在26周屠宰前,最少拔毛三次。但命運最可悲的,要數灰鵝(Grey geese),牠們的肝臟可製頂級佳餚鵝肝(foie gras),一生最少遭如此殘酷拔毛一至兩次,還要接受強制灌肥,農民會用附有20至30厘米長管的漏斗,將飼料灌入鵝鴨的食道內,每天多達四次,直至12周大,鵝肝比正常肥10倍便遭屠宰,至死方休。
米勒呼籲民眾關注羽絨道德問題多年,但明顯仍然徒勞無功,活剝羽絨在匈牙利、波蘭、烏克蘭、俄羅斯和摩爾多瓦等地仍然非常普遍,無論時裝業界還是顧客,不是懵然不知,就是視若無睹。米勒歸咎是人們追捧潮流之過,坦言英、法、德等地的人根本不適合穿羽絨:「這些國家氣候潮濕,當羽絨沾濕了就沒用了,還不如穿人造纖維大褸,你也會感覺既溫暖又乾爽──而且很明顯你還有良心!」
香港蘋果日報編譯自英國《每日郵報》
摩爾多瓦 氣候 在 一手跟歐美合作,印度憑什麼?|國際大風吹Ep.213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氣候 變遷行動講堂點此參加:https://fb.me/e/1tDmWRP9o✓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加入會員支持我們:https://bit.ly/2PtaTM4✓加入我們IG ... ... <看更多>
摩爾多瓦 氣候 在 禁酒令- 100% Rara Neagra 黑拉雅葡萄產自摩爾多瓦南部 的推薦與評價
黑拉雅葡萄產自摩爾多瓦南部,當地的土壤、氣候與釀酒文化的真實反映在此款酒的酒體強壯、單寧口感柔順,一喝就可感受到滿滿的日曬與釀酒師的用心。 豐富的黑醋栗、草莓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