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件很棒的事情,來自馬來西亞的沙貝琴女神 Alena Murang 正式加入風潮音樂。
Alena是風潮第一位簽訂國際經紀約的藝人,她的加入也代表著風潮未來邁向國際之路的重要啟程,好音樂不分國界、不分類型,我們將更努力介紹更多好音樂給大家。
邀請各位跟我一起期待這些風潮藝人,在國際間發光發熱⭐️
5月27日 Alena 將發行她的最新專輯<致.天空>,這是一張結合她的文化與生命旅程的創作專輯,我非常喜歡,也推薦給大家!
✨馬來西亞婆羅洲 #沙貝琴女神 Alena Murang(English Below)
阿蓮娜 ‧ 沐塱
究竟是哪裡來的女神呢?
✨ Alena 是馬來西亞原住民(Dayak Kelabit)與義大利 #混血 美女。
❣️生長於在婆羅洲砂拉越古晉
❣️生活在大都會曼徹斯特
❣️現居吉隆坡
✨ Alena是婆羅洲第一位沙貝琴(Sape’)專業演奏與教學的女性
她從小跟隨長輩學習當地傳統舞蹈、#沙貝琴 演唱與傳統歌謠演唱,成長於各式原民傳統文化中。她也是當地第一批向大師學沙貝琴的女性,當時並沒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所以她只能靠眼睛看、耳朵聽,然後背下來學。
她小時候就會用爸爸給的吉他彈奏 #美國鄉村樂,並與家人一起唱歌。Alena自己在青年時期也聽了很多 #搖滾樂~
✨ Alena曾經來過台灣表演!
Alena 2018年曾來過 #台灣世界音樂節表演,在2019年參與台中燈會表演。在世界各地的音樂節中,她總是會演唱著自己母文化的創作,期望能透過自己的力量將自己的文化傳遞出去。
📣📣📣Alena即將在5月27日發行最新專輯《致‧天空 Sky Songs》
最新消息請關注「風潮音樂 」FB粉專
✨沙貝琴女神Alena Murang✨
✨✨跨海線上見面會直播✨✨
https://fb.me/e/1nrO3DE1t
日期 │2021/05/25 Tue.
時間 │20:00-21:00
直播平台 │風潮音樂 FB、 Alena Murang FB
*直播感謝砂拉越旅游局協助
*本集直播主持以中文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學影像製作出身的黃嘉俊,原本打算退伍後要前往美國深造電影,但軍中生涯因921大地震發生後,前往救災,而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與轉向。處在救災現場的他,眼前的煉獄景致開始讓他思考生命的價值究竟為何。親眼目睹災民的重建、修復過程,也黃嘉俊對生命的脆弱與堅強,有了一番深刻的感受,視野全然地被打開。於是,黃嘉俊...
搖滾樂分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認為這個樂團具有獨一無二音樂性,三件式的演奏力真的很瘋,主唱邊彈貝斯無時無刻都在slap」
從去年到現在槍擊潑辣只入選過兩個榜單,一個是新加坡的 Freshmusic 音樂誌 另一個就是這個日本 珍奶茶唱片 Tapioca Milk Records
https://www.tapiocamilkrecords.jp/entry/taiwan-indies-music-chaosmap-2020
他票選了將近200組台灣獨立音樂團體/人,還貼心做出這個 Taiwan Indies Music Map https://miro.com/app/board/o9J_lalg4FE=/
底下也附上所有團體/人的收聽連結,超讚的,只是我們的分類也是超邊緣的只有我們(台灣也有其他的前衛搖滾樂團啦)
2021年就由評語開頭那句"唯一無二"當成最大的恭維吧!
唯一無二,我就中二。
搖滾樂分類 在 Moshpit Kenn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90末
2000年初
主流界發生了一些變化
周杰倫的雙截棍、龍拳
陶喆的黑色柳丁、鬼
王力宏的Like a gun shot
柯有倫的零
以及信樂團在每張專輯裡都會「偷渡」一些偏重的作品測試樂迷的極限
都默默的提升了普羅大眾對重型音樂的接受度
閃靈也在2003年第一次拿下金曲獎
阿弟仔也還在幕前用著挑戰傳統思維的音樂拿下了大批獎項
電視兩大音樂頻道經常出現各形式的搖滾樂
各大主流唱片公司也開始試水溫簽了大量的樂團
雖然大批後來都沒搞壯烈犧牲出社會了
混得好的一些自立門戶開公司
現在成為大家分類在「大團」的位置
說不定2000-2010是台灣搖滾音樂產業最強大的時候
但一個不留神好像又壞掉了
明明現在資源跟資訊都比以前充裕的
什麼狀況阿到底...
搖滾樂分類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學影像製作出身的黃嘉俊,原本打算退伍後要前往美國深造電影,但軍中生涯因921大地震發生後,前往救災,而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與轉向。處在救災現場的他,眼前的煉獄景致開始讓他思考生命的價值究竟為何。親眼目睹災民的重建、修復過程,也黃嘉俊對生命的脆弱與堅強,有了一番深刻的感受,視野全然地被打開。於是,黃嘉俊對人產生了興趣,投身於紀錄片創作。
黃嘉俊想要再多凝視、傾聽不同人的故事,實際上參與被攝者生命裡頭的其中一段,也使得他如若多了另一截人生。黃嘉俊認為,每個人生命的寬度或深度都有限的,然則藉由紀錄片,它能夠真實地體驗到千百樣生命的模樣或生活的可能。且紀錄片的保存期限相當長,只要沒有另外一部片能夠凌駕已有作品的高度,它就會持續地觀看、討論,久遠地發酵,黃嘉俊深信這是紀錄片最大的價值。
他的第一部長片是《飛行少年》,主角們是安置機構裡面的孩子,由於身份比較敏感,過去幾乎罕有能夠進行拍攝的機會,大多必須馬賽克、變聲和化名處理。黃嘉俊沉痛地說明,在以菁英教育為主的現有體制下,有一些少年在不斷的分類與篩選下,落到最後方最下面,被人忽略,但這群人不會消失,他們終究存在,這是社會不得不面對的真相,因此萬分需要更多人去正視其人生。是故,黃嘉俊決心長期深入花蓮,與青少年們相處,在《飛行少年》裡探討青少年的成長與犯罪議題,他們跟家庭還有學校之間的關係等等。
而以罕病孩童爸爸所組成的搖滾樂團為主角的《一首搖滾上月球》,則是黃嘉俊對家庭、親情的在場目擊。他直接走進別人的家居日常,眼見那些情感在生死與共的相處或激烈摩擦中,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地醞釀、生長,察覺到父母的愛有多深、多濃。黃嘉俊也因此瞭解,人夫、人父這樣的角色是有意義的,他最後也選擇了結婚生子的道路,脫離原有熟悉與安逸的狀態,勇猛地踏進另一種的人生風景。
新作《男人與他的海》的被攝者,是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和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黃嘉俊跟著不同世代的兩人,深入海洋,包含2016年與廖鴻基執行黑潮漂流計畫,在台灣的東部,乘筏於太平洋上,隨著黑潮從南到北,漂流7天。黃嘉俊在海中見證了海洋的美麗,以及哀愁,如海底垃圾、海洋污染、魚與珊瑚的消滅。黃嘉俊以為海並不如一般台灣人認定的那般可怕、危險,只要海洋的能力與知識增進,其實海是安全的。他明白,海對台灣人而言是距離非常靠近,唯心理又是無比遙遠的領域,因此總是習慣性地恐懼海洋、背對海洋。但潛水等相關的海洋能力,都讓黃嘉俊對海有更多的感受,並思索著海洋與自身、台灣人的關係。《男人與他的海》對黃嘉俊而言,無疑是生命的壯遊。
小檔案
黃嘉俊,1974年出生,外號黑糖,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MFA。在紀錄片、廣告及戲劇拍攝工作之餘同時進行劇本、電影及純藝術創作,對人與社會的題材有敏銳的觀察。因為經歷921地震現場救災,讓他開始投入紀錄片拍攝創作,作品風格溫暖清新,卻有深刻沁人的厚度力量。黃嘉俊從事台灣影視幕後工作已有十年以上的資歷,擅於發掘無人接觸的新穎題材,以平易近人的創作風格,呈現自身對社會人文的細膩觀察。
2008年成立黑糖媒體創意公司,專事紀錄片、電視節目、廣告短片製作,同年推出個人首部紀錄長片《飛行少年》,獲頒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爾後作品也常受國內外影展好評。2013年,《一首搖滾上月球》也獲得了台北電影獎最佳觀眾票選獎及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作品另有《來得及說再見》,以及即將在2020年上映的新片《男人與他的海》。

搖滾樂分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人生障礙俱樂部-臨床心理師的暖心小劇場」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劉仲彬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躁動的意識、迷亂的人格、失速的心……
人類「另類心智」的驚異探險!
「心理師,你想死嗎?」她突然問我。
當然不想,而且我很清楚她也不想……
她手腕上那三十幾條傷痕,
每一道,都在呼喊著:「我想活下去!」
社交畏懼症、重鬱症、強迫症、自戀型人格、
多重人格、幻覺與妄想,以及失控的「恐怖情人」……
這些看起來和你一樣的人,
他們的內心又掩藏了多少破碎糾葛黯黑的靈魂……
●包括「黑寡婦」在內,這一團只有五名成員,入團條件是「人人有經驗,個個沒死成」,他們的隊名正是「自殺突擊隊」……
●是真是假?文青氣質的男人宣稱自己是無辜的。他有多重人格,而對女人騙財又騙色的那傢伙,是他的分身之一……
●「第二十號女友」突然傳來照片:第一張是天空,第二張是頂樓的圍牆,第三張照片,就只有一隻女人的腳,直接懸在圍牆外!
因為有自然捲而把樂團取名「離子燙很貴」的超自戀主唱,總是屁股對著觀眾演出的害羞貝斯手,哀嘆自己什麼都有,就是沒朋友的面癱美人……
案主的臨床症狀百百種,煩惱傷痛數不清,他們的故事就發生在你我身旁,甚至一不小心我們自己成了主角。
臨床心理師劉仲彬筆下的人間悲喜,猶如會談室的實況直播,神來一筆的幽默涵容著深深同理,而破碎的靈魂終於在此獲得修復,重新變得完整。
作者簡介: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執業的臨床心理師。
於執業第九年,赫然驚覺自己有一肚子的臨床故事可供輸出,每個故事皆如親生種,遂挾自體受孕之神蹟,一本與其說教不如說書之初衷,成立粉絲專頁「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意不在弘揚精神醫療能量,只期望把故事說得動聽,媒材跨足圖文影音,水平業餘,誠意至上。
另有多重身分如:深夜追劇受害者、各類戲票蒐集者、推理小說成癮者、垃圾分類執行者、昆汀‧塔倫提諾膜拜者。支持獨立書店,願為文創買單。不抓寶,只到二手唱片行淘寶。偶爾讀詩,然後會想睡。沒有顏值,只剩歲數,故稱大叔,已過了相信搖滾樂能拯救世界的年紀,但心中的神依舊是吉米‧罕醉克斯。
喜歡星期天的清晨,討厭星期一的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