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產的現況:有了MIC才有MIT>
關於「台灣」口罩國家隊加利科技「混充」大陸口罩交貨的事情,其實網路上已經很多資訊了,不過有點紛亂,我在這邊稍微整理如下:
一、意願書部分(附圖一)
1.意願書不是合約:
老闆在受訪的時候,談到政府拿一張白紙給他簽名,因此經濟部就「拿出合約」來打臉老闆,而新聞也下標:「經濟部秀白紙黑字合約打臉」,但是,經濟部拿出來的卻是平面醫用口罩定額徵收調查「意願書」。
套句在韓國瑜時代,綠營最常說的話,MOU不等於合約,簽了MOU又怎麼樣?
2.意願書內容裡面提到,6/1起國軍支援口罩生產及相關激勵措施將要退場,可是政府卻一直說有激勵措施,所以到底6/1以後,還有沒有激勵措施。
3.產能的估算,老闆有提到,是以有國軍時候去估算,然後根據報導者的報導,在口罩生產正緊迫的4,5月,加利日產量是30萬片/天,但是那是一天24hr完全不停生產線的結果。所以,意願書上的產能估算是否合理,這恐怕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4.日產能要求19萬片,周產能直接乘以7天,那不是要加利一週七天都不要休息的意思嗎?
5.意願書上並沒有指定MIT,所以除非有其他合約表示,6/1以後還是強制使用「百分之百台灣製造」,不然這責怪不是百分百台灣製造,也是奇怪。
6.如果有看過報導者的相關報導,相會對加利會出此下策,不感到意外。因為加利是以小搏大,其實他只有3條老生產線跟一條新生產線。在接受報導者採訪的當下,已經加入國家口罩生產隊一個月,而這一個月都是每天連續24hr開工。
報導中有一段,現在看來格外有感,附圖如二,看完附圖所述,你會對政府現在說,徵用量都有計算過,有多少成信任?
二、台灣傳產現況,有了MIC才有MIT
有所謂資深媒體人「踢爆」,加利從大陸進口的口罩,是由安徽安景瑞公司提供,而這家公司疑似加利在大陸投資的公司江陰天瑞出資蓋的工廠。
進而他就說了一個很讓人無言的結論:「是巧合?還是要洗產地發大財?」
關於MIT好棒棒,MIC洗成MIT發大財這種「傳說」,真的讓人很無言,台灣的資深媒體人為何都那麼無知,不知道兩岸製造業的現況是:有了MIC才有MIT。
尤其是非電子的傳統製造業。
就像加利老闆說的,按照台灣政府訂的標準,只要有幾個環節在他的工廠完成,就可以視為他工廠的產品,所以他從大陸進口半成品,然後在工廠內做篩檢、加工、貼標籤、包裝等工序,就可以視作他自己台灣工廠的產品。
而他說的這段很重要,我特別挑出來講,是因為,太多台灣的傳產製造業就是用這種模式運作,才能維持台灣產線的運作。
在2000年以後,很多台灣傳產製造業,因為台灣本地薪資、房價、物價高漲,環保意識提升,所以都把產線外移大陸,然後用加利林老闆所提的這個流程完成所謂「台灣製造」。
我自己就知道有些知名品牌廠商的台灣代工廠,就是這樣操作的,你在買的時候,是看不出有幾成是來自大陸製造的。
我常說,台商(背後的大陸市場、勞工)、外勞與健保,是把台灣寵成惡魔之島,專產沒人性人類的三大原因。
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傳統產業在本島製造成本高漲,轉型卻無力之際,大陸的低廉工資以及耐操的人力素質,為這些傳統產業提供了一線生機。
在2000年的時候,大陸月平均工資不到800RMB,換算是台幣3千多元。加上各種原物料(包括廠房)取得價格相對低廉,因此產品的製造成本比台灣低很多。
再加上大陸百姓當時為了脫貧,都有著一副忍無可忍,還可以再忍下去的耐操勁。不說其他,就拿鴻海旗下富士康為蘋果代工做例子。
以前大家對蘋果最津津樂道的,就是蘋果的「優雅品味」,每次開箱蘋果相關產品,都是一種賞心悅目的驚喜,連電源線的擺放,都如當兵時疊豆腐棉被般整齊。(現在很多電子產品廠商都跟進蘋果這套)
你以為這種整整齊齊的優雅品味,例如九十度角電源線的折疊法,不是一種對生產線人員的折磨?
在十幾年前,還沒有高度自動化生產機器的時代,我就聽過有很多富士康廠的員工,在一次一次高耐力跟高精度的生產要求下,最後百病纏身。(但是富士康給的薪水也遠超其他公司就是,這沒啥好抱怨的)
其實在2014就有新聞報導過關於MIT的「實況」了,我不多做贅述,就請自己參考,這還是自由黨報的報導呢。(附註一)(附圖三)
像是加利林老闆這樣的操作,其實是很多台灣傳產的日常,所以問題真的不是加利混充不混充,因為從附圖三就可以知道,即使混充,還是算MIT啊。
你到全台各地繞一圈,硬是要以100%台灣製造做標準,下架非純品MIT,可能會讓你精神崩潰喔!
所以,為何政府要跟大陸比拼口罩產能,硬是要建造所謂台灣國家口罩隊,想要彰顯台灣是製造業大國,實力雄厚的假象?
看到很多人大呼小叫說混充中國貨,我真的很想跟他們說一件事:
對很多台灣的傳產製造商,就是有了MIC才有MIT。而且根據大呼小叫的資深媒體人徐先生講的,如果安徽安景瑞公司就是加利在大陸的子公司,那這樣調貨,到底問題在哪裡?
政府硬是昧於現實,不跟百姓說明清楚,卻遮蓋真相,讓很多人還活在MIT好棒棒,MIC好可怕的假象裡,導致台灣有一大群鍵盤俠,產生了昧於現實而來的恐慌跟憤怒。
何必呢?
附註一: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755304
投資先生mit 在 瑞士。瑰娜 All About Switzerlan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多國媒體讚揚台灣防疫有成,瑞士也跟進說讚🇹🇼👍】#瑞士網友的留言是亮點 😄
多國新冠狀病毒(俗稱:武漢病毒)的感染人數大幅增長,而瑞士的確診人數已在日前超越台灣,並出現一起死亡病例。雖然台灣與中國關係密切,但是目前的確診人數維持在雙位數,出色的防疫表現獲得多國媒體的讚揚。週五瑞士「一瞥日報」(Blick)也跟進報導。
『將近100萬名台灣人在中國居住,並往返兩地,每年還有300萬名中國旅客到訪,因此島國僅有42個病例是一個奇蹟。但是,這不是機運巧合,而是因為台灣的準備比它國完善。
首先,台灣從2003年的SARS危機中記取教訓。當時疫情重創島國,不久之後當地政府便成立了「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這個組織的反應極度迅速。當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報告中國武漢的不明肺炎,同一天台灣便立即對搭乘武漢直航班機的乘客進行症狀檢查。
從中國返國的台灣人必須接受居家隔離,並以手機進行電子監控。當局更馬上提高消毒酒精、防護衣和面罩的產量。另外,只有當地藥房獲准銷售口罩。最後,透過國民健保局、移民局、本國公民及外國人登記的數據資料,當局可以識別高風險人士,再進行隔離。
成功的防疫措施反映在數字上:目前台灣僅有42名感染者和1名死亡病例。與其他國家相比,這不算什麼。即便如此,週三台灣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警告民眾,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人感染新冠病毒。』
我總是很好奇在瑞士人眼中台灣是什麼樣子的,而這篇網路新聞底下的留言便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在此分享兩則。
Martin M. (Kirchberg)- 中國的感染人數超過8萬人,而台灣為42人。這是一個證明意見自由與訊息公開的民主國家比獨裁政權要強得多的好例子。獨裁政權在第一時間試圖壓制不受歡迎的訊息,並威脅發聲者,迫使他們保持沉默(這是來自武漢的李文亮醫生所經歷的事,他在2019年底便針對這個流行病提出警告)。
Felix S.(Zürich)-台灣是好榜樣。 現在是聯邦議會正式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以及設立瑞士大使館的時候了。 迄今,台灣經歷了最和平的過渡期-從日本的領地-過渡至一個獨立國家,而且在多個工業領域擁有領先的地位。此外,島國還是中國工作市場上重要的投資者之一,擁有非常重要的技術。 #台灣是亞洲的瑞士。 (不是我亂說的,這是Felix先生寫的!😄)
最後,感謝我們的政府、醫療人員和每位認真洗手或做自主隔離的各位朋友。希望全球的疫情可以儘早獲得控制,大家平安健康。🙏❤️
新聞連結:
https://www.blick.ch/news/ausland/taiwan-hat-nur-wenige-faelle-mit-dem-neuartigen-coronavirus-so-verhinderte-taiwan-den-ausbruch-des-coronavirus-id15783904.html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gwenasuisse
#我的著作 社畜也可以很優雅 https://pse.is/JG69X ;瑞士不一樣 https://pse.is/HB27D ;瑞士不簡單 https://pse.is/FBJW9
投資先生mit 在 又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4
我不敢細看Michelle的表情,心中有愧。
Michelle多年前已經知道我在等華小姐回來,甚至我這幾年聯絡華小姐的email地址也是Michelle找到的。只是,華小姐一直沒回信。
我一直都妄想,華小姐回來看見我表白,就會滿心歡喜地投入我懷裡。
直至華小姐真的回來這一刻,我才突然發現原來我從沒想過之後的事,而現實正狠狠地抽打我的臉。
我夢想中的結局原來只是個開始,而接下來該怎麼辦我完全不知道。
即使想冷靜思考,但在這個飄著洗頭水香味的房間裡,腦子也完全不聽使喚。
我偷望床上一眼,只見Michelle的頭髮柔軟地貼在我的床單上,心跳不由加速。
我強迫自己闔上眼,陷入暗沉的夢中。
第二天中午,Michelle在宿舍廚房煮了麵,我們吃過之後收拾好禮服雜物,準備坐車出去交還。
沒想到剛踏出宿舍的大門,我就嚇得剎停腳步。
眼前的一切,說不清像奇幻片、恐怖片還是愛情片——
我竟看到華小姐就在對面的教職員宿舍!
.
我揉揉眼睛,但穿著毛衣綁起馬尾的華小姐並沒有消失。她從停在教職員宿舍前的白色Tesla下車,步向宿舍的大門。
昨晚那個鬈髮Tesla司機就在她旁邊,兩人提著組合傢俬的紙盒有說有笑,怎麼看都一副剛完成愉快家庭購物的模樣。
那男人究竟……不,那充其量只是送貨司機而已!
我跟華小姐才是青梅竹馬,有著量子糾纏般的深刻命運,就算她跟別人再怎樣我也會把她ntr回來!
我丟下手上的行李,快步跑過去︰
「Hi,又、又會咁啱嘅!」
華小姐回過頭來,看到我的瞬間明顯愕然,Tesla司機警戒地過來防範。
果然她沒理會那司機,只是望望我身後的宿舍︰
「Hi……你……你住呢間宿舍?」
「係呀,你、你呢?你、教職員宿舍?」
「嗯。」
她完全不想加以說明。
「係、係呢,其實你幾時返嚟嘅?又住咗喺度幾耐?真係搞笑,有乜可能你住我對面我居然唔知?」
「我都係啱啱嚟咗幾日啫……」
說著,華小姐突然堆起笑容,向我身後揮手︰
「好耐冇見。」
Michelle走到我身邊,也禮貌微笑︰
「好耐冇見。」
我沒來由地緊張起來︰
「呃,你哋識得?呀……係喎,你哋校友嚟……哈……哈哈……」
華小姐轉向Tesla司機︰
「我介紹下,呢位係Professor Ou-Yang,嗰邊兩位係我中學時代嘅同學,Michelle Lam、fly……凌逸翔先生。」
「Professor?!」
我叫得太大聲,被Michelle白了一眼。
Tesla司機瞬間面紅,一派靦腆︰
「啊就Assistant……啊,我械咪講返講東話比較好?」
說到一半,他從台灣國語換成半鹹淡的廣東話。
一聽他說廣東話,華小姐就笑得開懷︰
「冇所謂啦,大家都聽得明。」
這麼親密到底算什麼啊?!
昨晚華小姐說她當研究助理,那麼住在教職員宿舍的,難道是這個年輕得像騙子的教授?
兩人還一起買傢俱回家不就是說……
不不不!我們是青梅竹馬……量子糾纏的命運……即使再怎樣也ntr……
.
Michelle發現我hang機,機靈接話︰
「Professor係台灣人?」
「械啊,不過好曬個就……去咗眉果……」
他一邊說,旁邊的華小姐一邊掩嘴偷笑,我馬上打斷他們︰
「華小姐,即係你而家喺我哋學校做research?你邊個部門?」
華小姐沒有回答,只是仰起頭望向歐陽。
歐陽馬上會意,放低手中的傢俱,從衣袋中摸出卡片遞給我和Michelle︰
「請多多指教。本來有另一位資深教授來座visiting scholar,但佢病咗來胡到。子奀來幫助我……」
我低頭看看那張名片,MIT的標誌差點閃盲我,下方寫著他的名字Mu-Ming Ou-Yang,是物理系的Assistant
Professor。可惡,跟我是同行啊,等級還比我高那麼多……不,比起那個……
「歐、歐陽慕明?你係嗰個……歐陽慕明?」
他神色有點意外,害羞地笑了︰
「你知道我?」
我感覺就像被Tesla連撞三下。
歐陽慕明這名號不單發表過超多論文,還是各大科技雜誌的寵兒,常被冠上什麼「物理學界明日之星」、「影響未來一百年科技發展的一百人」、「創投公司爭相投資的多領域天才」之類嚇死人不賠命的綽號。
捱上了博士,我以為自己已經夠努力了,但華小姐身邊竟然是業界最top……
不,等一下!即使這樣,華小姐還是回覆我「me2」了啊!
.
我心念一轉,輕拉華小姐的衣袖︰
「我有嘢想同你講,可唔可以我哋兩個人單獨……」
她輕輕掙脫,笑容微妙地尷尬︰
「咩事?喺度講咪得囉。」
我瞪了歐陽一眼,硬著頭皮︰
「我……我唔明。明明冇幾耐之前,我先收到你封信……」
「信?咩信?」
華小姐側側頭,迷茫得認真。
「咪、咪你喺MIT寄嚟嘅信囉!你用摩氏密碼同我講……」
她皺眉︰
「嗯?用摩氏密碼寫信?……我冇喎。同埋,嗯……我從來冇喺MIT寄過信俾你……」
「吓?點會呀?一係你而家跟我上宿舍,我拎俾你……」
我想衝過去拉華小姐,身後的Michelle卻抓住我︰
「阿翔,既然Yan Wah都咁講,你不如返去睇清楚先啦。」
「……係囉,好似Michelle小姐咁講,可能係其他人寄俾你嘅呢?唔阻你哋去街啦,我哋都返上去砌傢俬先。下次再傾。」
華小姐神色古怪,拿起沉甸甸的紙盒頭也不回地走進教職員宿舍的玻璃門裡。
歐陽客氣地跟我們告別,也跟在她身後跑進去。
呃……青梅竹馬……量子糾纏……ntr……什麼的……
.
.
.
待續
===
我寫好咗,跟住就靠你哋啦❤️鐘意睇請盡情like share comment
Like+share>180就出下一集🤗
#陪朋友去自修室追女神點知女神鐘意咗我
#陪朋友去自修室追女神
#自修室系列
#結局篇
#時光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