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去看看全世界……
也許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每個人在天堂的親人,他們在星空中閃耀著著,看著地球上了每一處景色。
一對母子的歌聲從院子裡傳過來,「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靈敏。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綠色的大森林。」晚上阿迪的媽媽又給他唱著外面的世界,他躺在院子的搖椅上,透過長長的天文遠鏡,看著月亮上的環形山和溝壑。
「媽媽,可是我沒有看到藍精靈,他們是不是不喜歡我?」阿迪歪著眼睛看向媽媽,
「藍精靈這時候應該是在睡覺,再或者他在來地球的路上,再或者他已經藏在後院的草叢裡,睡一覺吧,也許第二天藍精靈就來了。」媽媽抱起這個骨瘦嶙峋的孩子回了屋。
這位媽媽敲了敲醫師的門診室的門,她知道兒子的情況很糟糕,她不想去和醫師交談兒子的病情,她明白一些事情說透了,反而會壓塌了她和兒子之間情感聯絡的橋樑,「一般兒童得到這種骨癌,治好的機率很小。得了,一般都是採取保守治療的方式,也可以透過骨髓移植來治療,做骨髓移植,直系親屬配型的成功概率會相對比較高,採取這樣的方式對疾病的控制效果會也比較好。對於這種病情,並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或治療辦法可以治癒。患者及家屬要以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病情,我們不知道病情惡化的速度什麼時候加快。」
這個媽媽端坐在醫師旁邊,拿著手機錄音,生怕錯過一個救兒子的字眼。醫師像在宣告一樣,大家心裡都沒有數。
「想去山的那邊看看,也許會有藍精靈……」兒子躺在家裡,聲音顯得很虛弱,外婆在電視上播放著藍精靈的動畫影片,外婆把牛奶又溫了一遍,把盛了奶的湯匙貼近阿迪嘴邊,可奶又從嘴裡流了出來。外婆看著阿迪呆呆的看著動畫片,有時候痛苦的呻吟著,外婆就快步跑到廚房裡偷偷抹淚,大家都不會在阿迪面前難過,怕阿迪多想那些傷心事。
一天狀態好點阿迪問外婆:「外公到天堂之後去哪裡了?」
媽媽看著外婆臉色犯難,只能笑著說:「爺爺去周遊世界去了,他會一直成為保衛世界的勇士。」阿迪懵懵懂懂的點點頭,對媽媽說:「如果我以後去天堂,可以學爺爺那樣把器官捐出去嗎?那些因為我的器官變得健康的人,可以帶著我的身體看看全世界,還不用花錢,多好啊!」
「阿迪的骨癌發現較晚,小腿腫脹的很嚴重,還合併嚴重細菌感染,可他不願意截肢,他想被當做一個正常孩子對待。他有自尊心,大家都看得出來,希望他能快樂的度過一些時間。」醫師看著又一次檢查報告,阿迪就躺在隔壁,這家人連哭泣都不敢大聲。
『媽媽、醫生跟護士阿姨,你們看我的黑襪子,很酷吧!我也會變成精靈唷!』阿迪指著自己黑掉的腳趾、腳踝和半邊小腿,全身被插滿管子,意識接近模糊地用筆寫下自嘲的玩笑,媽媽坐在那裡沒有說話,眼淚卻一直嘩嘩的流。
「這是你們要的器官捐贈書,希望你們慎重選擇。」護理師遞過來,摘下眼鏡,擦去眼上的淚水。他人若看著這位傷心的媽媽蹣跚的走出辦公室,心裡也是心疼地久久不能平靜的吧!
「某某市一八歲男孩是勇敢的天使,小小年紀努力跟病魔對抗著,他比任何孩子還懂事,他用筆寫下:『媽媽,我永遠愛你,一輩子守護妳。』為媽媽擦去眼淚,而不幸的,在X月X號凌晨X點,他永遠離開了我們,雖然他身體離開了,但他堅毅的生命故事以及他的愛,永留全地,他成為了兒童器官捐獻者,我們在為男孩的勇敢與堅強感動的同時,這名兒童的眼角膜讓1位失明兒童重獲光明,讓2位腎衰竭的孩子有脫離洗腎的黑暗.......」
電視機正播報著阿迪生前的採訪畫面,電視機前,他的家人盯著螢幕來回擦著激動的淚水,發自內心的為阿迪祝福。
「秋天了,我們去爬山吧!」那位得益於角膜移植重獲光明的兒童,拉著家人走向山腳,儘管火紅的梧桐樹暴雨中折了枝,但如今又脆綠得濯濯安然,生命的堅韌在樹的雄姿中昭然畢現。
秋天到了,重獲新生的孩子們帶著阿迪的心念去探索世界的美麗,阿迪所向往的,山的那邊,在海的那邊,他們活潑又健康......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肌肉痠痛 竟是 #骨癌 ?! 25歲男生熱愛健身卻罹患骨癌 腫瘤痛 跟 生長痛 如何分辨? #骨肉瘤 延誤就醫恐截肢 ★節目來賓★ 北榮骨腫瘤中心主任 吳博貴 中醫師 吳明珠 基隆長庚資深護理師 陳麗華 藝人林家佑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
截肢護理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物】聖母醫院和護校的推手 梅崇德(1920〜1995)
文/陳永興
#梅崇德(Fr. Igino Melate)神父,1920年出生於義大利Veroma省的Bevilacgua小城,自小在虔誠的天主教家庭長大,19歲加入了靈醫會,誓願為天主服務弱小的病患,他完成了藥學課程的訓練並於1946年晉鐸為神父,1947年他被派往遙遠東方中國的雲南,在昭通、會澤等地方參加建立醫院照顧痲瘋病患的工作,當時正值中國的國共內戰,1949年共產黨得勝後開始驅趕外籍傳教士並逮捕外國神職人員,靈醫會的成員只好撤退離開中國。1952年梅崇德和一批靈醫會士來台灣羅東,租下房子做為醫療傳道的地點,當年7月15日正式創立「#羅東聖母醫院」由他擔任第一任院長。在聖母醫院院務上軌道後,1961年他又被派往澎湖馬公同屬靈醫會的惠民醫院奉獻了五年。
1964年靈醫會為了培養護理人才,設立了「#聖母護理職業學校」,梅崇德擔任創校董事並於1965年從澎湖惠民醫院調回羅東前往聖母護校,負責張羅經費籌建護校的大禮堂,在護校的學生中發現貧困家庭的,他會特別安排學生有打工機會賺取生活費,甚至減免宿舍費和學費,照顧了許多鄉下窮苦家庭的學生。即使在護校忙碌工作,他也不忘常回醫院去探視病人,一直到晚年,他自己因糖尿病截肢,行動不便拄著拐杖,仍堅持要去病房關懷病人。1995年他安息主懷,埋葬在丸山的靈醫會墓園,他說:「台灣是我的家!」這位義大利神父最後變成了台灣人!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194aad65-8277-420a-a338-f19c0c154506
截肢護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某醫師正在病人床邊和專科護理師討論
醫師:「有機會活下來再說吧!能活下來就截肢!」
專師:「醫師,病人他是清醒的!」
這位醫師,被護理師的話嚇到了
連忙用各種話語
試圖淡化自己剛才的魯莽
但是,傷害已經造成
再多的辯解也無法彌補
=====
上次談到流產時,好多金粉和我分享,他們遇到醫師「沒有同理心」的例子。
我一直都很困惑,同理心到底能不能教?要在什麼時候教?
同理心是不是與身俱來的、個性使然?
同理心是不是有性別差異、職業篩檢的?
難道必須有童年經歷、痛過才會知道?
醫師有沒有什麼動機,要知道如何同理病人,要學習同理心?如果告訴醫師,「那是你的天職」,好像並無法說服他們為何要有同理心?尤其現在,很多醫療人員,一聽到民眾說「你沒銅鋰鋅」(這句無限被濫用的話)就覺得反感。
我想到的教學方式是,在教「如何避免醫療糾紛?」這個主題時,置入同理心的教學。畢竟醫療糾紛這個主題,還是比較有醫師想聽。但是,如果說,學員能夠因為同理,而覺得自己助人很快樂、很感動、很有意義、很有成就感... 那就更好,這樣才能正向加強同理心。
昨天,我在課堂上講說:「醫學系不好考,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比較適合沒有同理心的人考上?他們在追求高分的當下,不必理會別人的感受、也無暇回應別人的感受,他們只要專心念書就可以。」
當下我說完,就覺得好像這麼說不太恰當, 回家我跟太座分享這段話。
太座說:「你這樣說會讓醫生們不舒服!」
阿金:「聽了真的會不舒服。那應該要怎麼說比較好?」
太座說:「你要說,他們也是有同理心的!只是從小,父母都沒有機會讓他們的同理心發揮,很多事件就幫他們處理完了、幫他們同理完了,好讓他們可以專心讀書。所以,他們不是沒有同理心,只是一直沒有機會拿出來使用、需要有人把它誘發出來。」
阿金:「太好了!你的說法比較好!」
我覺得,同理心不是全有或全無的,它是個光譜,每個人的同理心,就是在光譜上的某個點,有程度上的差異,但是,並非「全有或全無」,經過學習,或者經過被別人同理,就有機會「被誘發出來」,往光譜的右邊前進。
或許,同理心,應該從小在家裡、在學校學習,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身教」,最近在看蘇明進老師的書《同理心身教》,裡面提到的「啓動同理心的五個步驟」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同理之後,最後一定要付諸憐憫的行動,才算完成整個過程。
老ㄙㄨ的教育隨想
對於在醫療如何進行「同理心」教學,我自己還在摸索,希望大家能夠提供建議。最重要的是,要如何能夠讓醫學生、醫師有那個「動機」想要改變,想要學習,我覺得這個最困難。如果說,這是天職、這樣才符合社會期待,用道德框框的說法,似乎更無法說服不想理會的人。如果功利一點來說,擁有「同理心」,對醫師來說「他到底有什麼好處」?如果沒有「同理心」的話,他又有什麼損失?
#同理心不難_感受別人的痛_有沒有溫度而已
截肢護理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肌肉痠痛 竟是 #骨癌 ?!
25歲男生熱愛健身卻罹患骨癌
腫瘤痛 跟 生長痛 如何分辨?
#骨肉瘤 延誤就醫恐截肢
★節目來賓★
北榮骨腫瘤中心主任 吳博貴
中醫師 吳明珠
基隆長庚資深護理師 陳麗華
藝人林家佑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二、三、五上午10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截肢護理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鬼門關前搶救無數患者,熱血暖醫陳志金:從猜忌變相信,重症病房也有神蹟|陳志金醫師
鬼門關前搶救無數患者,熱血暖醫陳志金:重症病房的3堂必學功課|陳志金醫師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近幾年,常常可以看到急診室暴力等醫療糾紛的相關新聞,醫師與患者的關係,成為了社會新聞的焦點,但是生病還是要去看醫生,醫病關係的溝通與信任需要時間,更需要患者、家屬,與醫師三方面的互相體諒以及同理,此次特別邀請到ICU重症醫師陳志金醫師來和我們分享他在重症病房看到的故事。
【相關影片】
新冠肺炎教會我們的3件事,重症暖醫:病毒拉開我們的距離,卻讓心的距離靠近|陳志金醫師
https://youtu.be/dDmkhjP8vP0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老天給我們的退場機制︱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346hmE0KbkQ
【相關文章】
俠醫號召「我挺護理師」超暖心!致醫院6大無名英雄:有你們真好
https://www.edh.tw/article/23833
救回來卻手腳全截肢…陳秀丹醫師: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dh.tw/media_article/644
#陳志金 #重症病房 #醫病關係
截肢護理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首度發布糖尿病全球報告指出:近30年來全球糖尿病患人數增長快速,平均每11人中就有1人為糖尿病患。WHO 更示警,糖尿病大幅擴散,主要因為全世界發生「飲食、行動和生活方式」改變,並公開呼籲全球展開相對應的預防與治療。
因應如此,針對台灣目前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國健署多年持續推動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即是透過醫護團隊,提供營養及衛教諮詢,並叮嚀病
人定期追蹤,不讓糖尿病成為威脅國人的殺手。糖友們可選擇「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之診所,即可獲得專業醫療團隊所提供全方位的糖尿病整合照護及治療。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擺脫以往單用藥物,少衛教的觀念,以跨領域、整合式的專業照護為主軸。
坐落於桃園大溪的張輝鵬診所是桃園第一家「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示範診所,張輝鵬醫師表示,「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多科別、專業整合照護,含括各科的醫師(新陳代謝科、心臟科、眼科、外科等)、護理師、營養師、藥師、甚至是心理醫師及運動教練等;以跨領域、整合式的團體照護來維護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這樣的模式與以往看診差異性在哪?張醫師舉例說明,「過去糖尿病治療方式較繁複,若有其他器官病變不適,常常需要多科看診,如:眼睛病變需另外掛號看診眼科等等,現在有了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治療方式也躍升為升級版,以眼睛病變來說,像我們的病人,診所第一線就可初步幫病人進行眼底攝影檢查,不像以往還需要另外求診眼科,不但減緩舟車勞頓及等候時間,病友們也能透過全方位的衛教指導,提早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而且根據台北市醫生公會2012年學術會刊記載,積極控制血糖,並且搭配定期眼底病變檢查,可以減緩76%眼底病變。(註:http://www.tma.org.tw/ftproot%5C2012%5C20121115_11_30_57.pdf)
另外,「診所服務範圍除了看診外,服務病友的活動相當多,有小團體4-8人衛教活動,含括胰島素施打衛教、飲食營養及運動衛教;還有,也會透過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的支持團體來建立與病患良好的互動。」張輝鵬醫師點出共照網的優勢。
醫:血糖一旦控制好 併發症就少
而且掛上「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診所,都必須經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初階認證,因此糖友們加入糖尿病共照網,能透過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及藥師等團隊共同照護,擺脫以往單用藥物控制血糖的觀念,強化飲食與運動端的重要性,而且根據研究證實,於糖尿病共照網診所就醫的糖友,可以大幅降低以下風險:死亡率下降約四成、截肢風險下降五成、並降低各種併發症發生之機率。
「共照網診所」+「糖尿病找共照網站」,實體結合網路,完整KO糖尿病
此外,除了「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診所外,為提升民眾對糖尿病共照網的認知,今年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及賽諾菲共同架設『糖尿病找共照』網站,邀請知名藝人天心擔任宣導大使,民眾進入網站不僅可一次獲得糖尿病全方位治療、飲食、運動的資訊,且輸入住家區域即可搜尋到附近政府認證的共照網診所,相關資料請上網搜尋「糖尿病找共照」。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18/diabetes/
除此之外,為提升眼底病變檢查之重要性,現在只要到糖尿病共照網宣導網站觀看宣傳影片,且按下「我要捐贈」之按鈕,每一人參與,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將會捐贈,並購買盲人專用血糖機捐贈予盲人重建院。
【相關影片】
治療糖尿病,偏方有效嗎?糖尿病醫師3招穩血糖
https://youtu.be/2dYwEe_vl4E
與癌症、脂肪肝相關,控制糖尿病,這運動最適合
https://youtu.be/YV3WC9r075Y
造成糖尿病、動脈硬化,腸漏症絕對別吃...
https://youtu.be/cTEk8Bso1V4
【相關文章】
糖尿病專科醫師推薦:15種控血糖食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531
與病共處近30年,糖尿病醫師:50%糖尿病併發脂肪肝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40
糖尿病飲食怎麼吃?7種抗糖尿病明星食物大公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703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