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所有特殊兒,無論其疾病類型如何,都需要並想要有歸屬感。尤其對難以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的孩子來說,在一個支持他,並滋養他的社群中,建立「#歸屬感」至關重要。
.
四歲的艾倫口語能力極為有限;除了父母外,他很少與其他人互動;他不像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愛玩玩具;當聽到某些環境音,或當人們離他太近時,他會顯得警戒或不安。艾倫的學區評估小組確認他符合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標準,並和他的父母一起決定,將艾倫送至公立小學中的早期特教幼兒園,學校將能滿足他的教育需求。
在一開始的兩個星期,當艾倫到達學校後,會握著母親的手從車子走向教室。但每當穿過學校大門後,他就會開始靠在母親身上,然後停止走路。他的母親口頭提醒他要自己走路,並輕輕地拉著他。他的身體則經常往相反的方向移動。然後他會坐到走廊地板上,用手掌反覆敲打地板。有幾天,他母親的回應方式是將他抱起來背著到教室。還有幾天,她試著拉他站著,讓他的腳著地,自己踩過走廊,然後踩進教室。大多數的時候,他都被動地讓母親背著他或帶他「走路」。有時,他會很大力地從她身上掙脫開來,抓傷她的手臂,然後坐在地板上尖叫和哭泣。
.
這種行為只會發生在特殊兒身上嗎?
不。在幼兒階段,無論是否有特殊需求,孩子最初表現不想上新學校的這種情況很常見。在學年開始時,一個充滿陌生人的新教室對於任何幼兒來說,都是令人害怕的經歷。在班上認識的人少,可能讓孩子沒有歸屬感。在待在教室裡的時間還不太多的情況下,任何孩子最初都無法了解上學的目的,也不會在那裡感到自己的價值感。結果就是,他可能會試著以「對社會無益」的方式來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當孩子有特殊需求時,由該需求所產生的限制(例如:溝通遲緩、感覺統合障礙、認知障礙等)會加重他的不適感,因此孩子表現的行為會因為兩個原因而更顯誇張。首先,在陌生的新環境中,孩子會非常擔心如何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其次,對於周圍的人來說,他表現不適的方式看起來不太尋常,甚至令人害怕(例如一名不說話的孩子,突然發出很大的聲音;一名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以奇特的方式移動身體;一名認知障礙的孩子,無法迅速反應或理解)。
正向教養的觀點,將每個孩子視為獨特且有價值的孩子,同時考慮孩子的強項,以及在學習上面對的挑戰。對父母和老師來說,重要的是以你對待任何孩子完全相同的方式,來確認特殊兒行為背後的原因。從這個角度來看,孩子的特殊需求只是一個考量因素,因為任何孩子都會發展並表現錯誤行為。
在上面的故事中,艾倫是否需要歸屬感和價值感?
有人可能會說:「不,艾倫不需要歸屬感。他患有自閉症!」並繼續相信這樣的迷思──自閉症兒童無法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沒有表現需要歸屬或在尋求歸屬感。同樣地,他們可能會說:「不,艾倫不需要,也不懂得什麼叫價值感,因為他發展技能的能力遲緩,加上有感官障礙,阻礙了他對價值感的理解。」
透過正向教養的視角,我們相信艾倫需要並想要有歸屬感。尤其對難以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的孩子來說,在一個支持滋養的社區中建立歸屬感至關重要。
此外,與人有效互動能力因其特殊狀況而嚴重受限的孩子確實有歸屬感。我們觀察到,自閉症幼童在放學後父親來接他時,會朝著他的方向跑去,並且開始跳躍、揮舞雙臂並發出開心的聲音,儘管在整個過程中,他的眼睛都沒有直接看著父親的臉。患有焦慮症的孩子,在一起拜訪鄰居時緊緊靠著母親的現象也是。我們也會看到患有多種嚴重殘疾(視覺障礙、骨科障礙、嚴重智能障礙)的孩子,在聽到父母的聲音時會微笑或將頭朝照顧者的方向轉去。在上述故事中,艾倫握著母親的手,緊靠著她,讓她抱著或幫他「走」過走廊。這些都是特殊需求兒童許多表現歸屬感的小例子。
我們知道去分辨孩子的行為是否在表示他需要並想要尋求歸屬感有其困難。然而,孩子努力透過行動來滿足這種對內在歸屬感的需求並未改變。作為這些孩子的父母和老師,我們必須像對待任何孩子一樣,將他們所做的事情視為追求歸屬感的表現來加以回應。然後,我們必須幫助他們以更清晰和對社會更有益的方式來表達這些努力。
.
在艾倫的故事中,他的媽媽想幫助他更獨立、更輕鬆地進入校園。她決定在上學日晚十五分鐘到校,避開其他孩子在校門口附近製造的所有噪音和活動,練習正向教養工具讓她感到賦能,知道如何教導艾倫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保持冷靜。她在決定做法時表現耐性—慢慢地帶著艾倫走向教室,基本上一次踏出一小步,同時讓艾倫有時間表達自己的感受,並處理所有的感官訊息。
她保持溫和堅定的態度,在艾倫停下來時停下來,在他準備好繼續走時跟著走。她沒有「跟他爭吵說話」,也沒有屈服,她保持安靜,只在艾倫想辦法融入學校環境時,偶爾表達對其感受的重視。她利用每天的到校時間,以相互尊重的方式來訓練艾倫的自我管理和自主性。
.
在幫助特殊兒時須遵循以下步驟:
(1)列出你擔心的行為。
(2)了解和孩子互動的大人,對這些行為有何感受和反應。
(3)根據大人及孩子的感受和反應,確認與每種行為相關的錯誤信念和目的。
(4)針對那些與孩子的特殊需求有關、但不具社會動機的無辜行為,提供適當的治療或指導,以改善問題。例如:擅長評估自閉症兒童感官需求的職能治療師,可能建議父母和師長為孩子定期進行感官訓練,以減少其自我刺激的行為。
(5)對於與錯誤信念有關的挑戰行為,使用正向教養工具,制定專屬的預防和應對計畫,幫助孩子表現更多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
以上文字摘錄自《#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特殊需求兒童篇》
作者:簡.尼爾森, 史蒂夫.佛斯特, 艾琳.拉斐爾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在這篇摘文中,我試著把特殊需求兒童的案例與正向教養的基本價值觀點,作了簡單的連結。因為篇幅的關係,中間跳過了錯誤目的的分析與應對。
我希望這篇摘文,讓父母理解,認清孩子的無辜行為與錯誤行為,可以幫助我們採取有效的應對策略,並且能同時給孩子相當的尊重。即便在短時間,不一定看得到像處罰與獎賞般的教養,那麼快速收效。但長期來說,我們更能滿足孩子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特殊需求兒童的父母,常擺盪在過度保護與過度嚴格之間,真的很糾結掙扎。所以我特別擷取書中文字圖片,作為提醒。
有些教養作為,到底算不算是過度保護,還是只是針對孩子的情緒較為包容,這需要經過討論。但有覺察,就有機會多些內省,儘管得要忍受不一定有標準答案的不確定感。
祝願您,能看見孩子的受挫與自己的受傷,並且溫柔以對!
.
以上文字摘錄自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特殊需求兒童篇》
博客來:https://reurl.cc/1goGQV
誠品:https://reurl.cc/8y2NGX
金石堂:https://reurl.cc/4y3WR2
MOMO:https://reurl.cc/8yoEKb
讀冊:https://reurl.cc/jqgvgy
大好書屋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麗絲在森林裡迷失方向,巧遇一隻總是面帶微笑的貓,他們能不能找到正確的路呢?去大象媽媽家吃飯又會遇到什麼事? 01:22 #平衡活動【粗大動作】#雙腳連續向前跳,如:從圈圈跳到另一個圈圈。 【寶皇的伴讀日誌第50章】3歲3個月發展里程碑 本章包含7大領域發展里程碑:感官知覺、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
「感覺統合評估工具」的推薦目錄:
-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_天啊,拎杯的日本丈夫好靠北_】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Re: [討論]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的問題- 看板Therapist 的評價
-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領思兒童發展中心Links Child Development Centre - फेसबुक 的評價
-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感覺統合臨床觀察測試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Re: [ OT ] 想請問各項評估工具的臨床實用性:) - therapist 的評價
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_天啊,拎杯的日本丈夫好靠北_】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秘密自從確診為遲緩寶寶後,龍哥留了一週讓自己痛哭一場😢、把自責的情緒徹底釋放後,就抹了抹眼淚、卯起來研究很多可以幫助遲緩孩兒的資料。🔅除了6歲前是黃金治療期之外,邏輯遊戲、拼圖、積木、桌遊遊戲...,很多都是可以刺激孩子大腦發展、讓學齡前孩子腦力激盪的好工具💪🏻
👀龍哥不是沒看過線上APP的兒童益智遊戲,但太多的都只是會讓孩子3C上癮、玩的遊戲也著重於聲光效果🔊。但 #PLUGO互動式益智教具組 卻搭配了🌹STEAM遊戲模組+遊戲板,讓孩子不是觸摸螢幕、💡而是摸著教具,跟著平板的圖案去訓練邏輯力、思考力。
「#PLUGO_磁力積木組」。🎈這款主要是訓練邏輯思考,是利用一組磁力積木去拼、組、疊來操作的。邏輯思考模組:❗️有5個遊戲情境,‼️超過250個關卡可以玩。初級的單元是利用磁力積木的對照拼、組操作,練習去記憶畫面圖案、積木位置,也能學習空間概念的拼排。進階單元,像是其中一個遊戲情境是透過積木疊高去推高木板,需要想怎麼堆疊才能讓木板傾斜成正確的角度,學習利用傾斜角度的物理因果關係推理、空間感、邏輯概念來完成遊戲任務。
#各個任務會越來越有變化_但卻不會難到讓孩子倍感無助
🌈最貼心的,就是可以透過app畫面的即時回饋,也能知道要怎麼去學著修正、調整積木的位置,不會因為放錯產生挫折、就鬧脾氣不玩。
#此篇有龍哥獨家優惠_錯過妳會哭
_
🎨髮髮除了葛格的醫院復健課,其他的桌遊課程、感覺統合都是一起上的。🏆正面作用可能是她發展迅速、被復健師評估超前同齡孩子一歲半。🤦🏻♀️副作用就是,伶牙俐齒、很難對付!
為了女兒髮髮,龍哥則是挑了 「#PLUGO_樂器曲調」 這組玩具。🎹主要是會彈鋼琴的板桓一直想讓女兒對鋼琴有興趣,但女兒都愛理不理的。
#不小心被板桓看到龍哥在挑PLUGO互動式益智教具
#毫無購物慾的板桓立刻插手_嚷著要入手樂器曲調
🥁這組玩起來好像兒童版的太鼓達人,只是把鼓棒換成鍵盤來玩。然後要對應螢幕上畫面的顏色、字母音階去按鍵盤。
一開始髮髮先玩基礎音階🎼,系統會從字母跟顏色對應音階來引導小孩如何操作,等練習幾次熟悉玩法後,會再慢慢增加難度🚀,像是兩指或三指同時按下不同的音階按鍵,就能慢慢建立和弦的概念了。
龍哥之後換挑旋律樂曲的單元,選了小孩都熟悉的「生日快樂歌」🎂讓髮髮玩。跟著系統慢板的旋律去練習、沒多久,髮髮就可以獨立彈奏生日快樂歌🥳。且遊戲app在每次彈完樂曲時、也都會給關卡完成的即時回饋,是很可愛有趣的過關動畫。
#孩子對於這遊戲不只是音感_還有滿滿的成就感
#完全就是勾起才藝興趣的好物_老北女兒夢的支持者
____________
🌹文章裡有適玩年齡的說明和更多操作介紹
讓5歲的秘密,直接玩給小妞看
👉🏻 https://mutsuri.pixnet.net/blog/post/556312381
—
【龍哥獨家_優惠訊息】
🧚🏻♀購買PLUGO系列商品即可抽好禮,滿3000再折300
★ #龍哥粉絲加碼折 ★
🧞♂購買單套教具組,結帳輸入活動字串『LB150』可折抵150元!
🧞♀活動字串不可與3000折300併用,滿3000的訂單系統就會自動折300囉!
— #以上優惠只到11月25日 —
🌱趕快這裡買👉🏻 https://bit.ly/3jTNAqf
#plugo #shifu #StemWithPlugo #steam教具
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Meta-analysis 的完整基本功,這裡都有教!
對我來說,meta-analysis 的印象停留在文章比一般 paper 多了好多頁;圖表長得和我以往較熟悉的文章都不一樣;專有名詞看起來似曾相識,卻應該百分之一百二十是不同的東西……
而課程最厲害的地方在於,這些明明感覺起來是很難的內容,聽講師講解起來卻是簡單且平易近人(不像自己念,花了很多時間還念不懂,自信心深受打擊)。
▒ 會遇到哪些問題,講師都知道!
張凱閔醫師深入淺出介紹了 meta-analysis 的 #專有名詞,還幫我們擷取重點中的重點,可以很快地理解,而且在課程中會發現,原本自己有疑惑之處,但還沒發問,講師就已經先講了出來,瞬時好有共鳴的感覺。
▒ 完成投稿等級的圖表
鉅細靡遺的軟體使用手冊也令人驚艷,內容之詳細,使用起來幾乎沒有障礙,讓人很容易就跨越對於不熟悉的工具的擔憂心理。且內容的設計也有助於自己去發現一些錯誤,實作後搭配下午蔡校長的說明,也讓人再加深一層印象,未來一定可以少花很多冤枉時間。
▒ 這門課,可以學到什麼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
✓ 拆解論文架構、如何搜尋文獻、圖表優化重點
✓ 統合分析的重要數值及專有名詞
✓ 親手完成一整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哪些人適合這堂課?
- 想做 meta-analysis,卻不知道從何著手。
- 想有效率搜尋文獻,並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 想在自己的電腦,完成投稿級的 meta-analysis 圖表。
- 想評估一個新領域,順道產出附加論文。
【報名倒數📣 】名額僅剩「個位數」
對於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來說,meta-analysis 是起步的好領域。
☑ 不需跑 IRB
☑ 不需花錢請助理蒐集檢體
☑ 不需要砸錢一次一次的進入加值中心
☑ 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醫療相關人員
☑ 只要能組成研究團隊,還可擁有飛快的發表速度。
🚩現在投資自己,未來登上 PubMed 是你!
最新活動|5/10(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立刻報名|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愛麗絲在森林裡迷失方向,巧遇一隻總是面帶微笑的貓,他們能不能找到正確的路呢?去大象媽媽家吃飯又會遇到什麼事?
01:22 #平衡活動【粗大動作】#雙腳連續向前跳,如:從圈圈跳到另一個圈圈。
【寶皇的伴讀日誌第50章】3歲3個月發展里程碑
本章包含7大領域發展里程碑:感官知覺、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語言、生活自理、社會適應。
每月發展影片是跟著寶皇當月發展&對照發展常模來拍攝影片,3歲間拍攝的發展項目,3-4歲間發展出來皆可。
==========
❤️❤️❤️ #職能治療師媽媽育兒術熱賣中 ❤️❤️❤️
各大書店熱賣中!《0~2歲黃金期:職能治療師媽媽的超強育兒術》育兒工具書
除了發展促進活動,
還有玩具用品懶人包,
以及最夯的常見問題Q&A,
讓爸媽一看就懂、減少育兒煩惱!
還沒有看過的你,快來入手一本吧!
博客來、金石堂、讀冊、誠品、三民、momo
以及全台金石堂、誠品書局都能買到喔!
📙博客來:http://bit.ly/37MaBWu
📙金石堂:http://bit.ly/2s67B8r
📙讀冊:http://bit.ly/2umuLYK
📙誠品:http://bit.ly/30g4LtU
📙三民:http://bit.ly/36MOMpK
📙momo:http://bit.ly/36UMDZq
==========
💡發展里程碑的初衷是提醒我們要提供適當練習機會/環境讓孩子發展技能,並非用來考試,當孩子一個技能未發展出來,不一定是遲緩,應先確認是否有練習過,還是環境中較少用到該技能,留意是否有他人代勞過多的狀況,一般若無特殊狀況,保持練習後技能都會慢慢發展出來(進步幅度跟自己比就可以了,有進步就是進步)。
💡發展皆有緩衝期(約3-6個月),當月尚未熟練該技能,皆尚有時間發展,保持或增加練習即可,切莫過度緊張焦慮,若有疑慮可請專業人員評估。
=======
✅【曼曼老師育兒好物社團】有曼曼老師依據醫療專業嚴格把關且又有優惠的育兒好物團購,讓爸媽安心又能省摳摳喔 👉http://bit.ly/MamMamgroup
我們已經有Telegram官方頻道囉~
快點加入我們不會錯過最新消息與好康喔~
加入【食尚夫妻】Telegram帳號:
👉 https://t.me/shisunfuchi
記得要設定「開啟通知」喔!
================================
訂閱按讚我們的平台,育兒知識不漏看!
📺食尚夫妻Youtube: http://bit.ly/bookshisunfuchi
👍食尚夫妻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isunfuchi/
📔食尚夫妻部落格: https://shisunfuchi.blogspot.tw/
=========================
曼曼職能治療師曾任職於兒童發展中心並為知名兒童發展促進活動的講師並受邀於各大親子網站擔任駐站專家與作家。與湯姆哥和寶皇藉由插畫、照片、影片、心智圖等,提供最實用的寶寶發展促進活動、寶寶玩具、感覺統合、育兒知識、婦幼用品、生活等小撇步分享,期盼能夠促進家庭教養的親子關係,讓爸媽育兒更簡單。
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真人版不稀奇,阿拉丁寶貝版登場囉!
03:25 #可愛幕後花絮
01:08【粗大動作】連續側滾翻:翻滾也會提供#前庭覺刺激。
【30個月(2Y6M)發展里程碑】寶皇的伴讀日誌42章
影片中發展領域包含以下項目:
【感官知覺】【粗大動作】【精細動作】前三指
【認知領域】【語言領域】【生活自理】身體部位功能
【社會適應】
#學習區間2歲半至3歲 #發展活動 #居家遊戲 #認知發展 #語言發展 #動作發展
💡發展里程碑的初衷是提醒我們要提供適當練習機會/環境讓孩子發展技能,並非用來考試,當孩子一個技能未發展出來,不一定是遲緩,應先確認是否有練習過,還是環境中較少用到該技能,留意是否有他人代勞過多的狀況,一般若無特殊狀況,保持練習後技能都會慢慢發展出來(進步幅度跟自己比就可以了,有進步就是進步)。
💡發展皆有緩衝期(約3-6個月),當月尚未熟練該技能,皆尚有時間發展,保持或增加練習即可,切莫過度緊張焦慮,若有疑慮可請專業人員評估。
💡 24個月之後的發展里程碑,大部分發展檢測表會以24-30個月來列出,所以拍攝項目是依寶皇現階段發展出24-30個月內的項目,但也符合由簡而難的發展順序。
影片中寶皇2y6m29d
==========
❤️❤️❤️ #職能治療師媽媽育兒術熱賣中 ❤️❤️❤️
各大書店熱賣中!《0~2歲黃金期:職能治療師媽媽的超強育兒術》育兒工具書
除了發展促進活動,
還有玩具用品懶人包,
以及最夯的常見問題Q&A,
讓爸媽一看就懂、減少育兒煩惱!
還沒有看過的你,快來入手一本吧!
博客來、金石堂、讀冊、誠品、三民、momo
以及全台金石堂、誠品書局都能買到喔!
📙博客來:http://bit.ly/37MaBWu
📙金石堂:http://bit.ly/2s67B8r
📙讀冊:http://bit.ly/2umuLYK
📙誠品:http://bit.ly/30g4LtU
📙三民:http://bit.ly/36MOMpK
📙momo:http://bit.ly/36UMDZq
================================
訂閱按讚我們的平台,育兒知識不漏看!
📺食尚夫妻Youtube: http://bit.ly/bookshisunfuchi
👍食尚夫妻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isunfuchi/
📔食尚夫妻部落格: https://shisunfuchi.blogspot.tw/
========
曼曼職能治療師曾任職於兒童發展中心並為知名兒童發展促進活動的講師並受邀於各大親子網站擔任駐站專家與作家。與湯姆哥和寶皇藉由插畫、照片、影片、心智圖等,提供最實用的寶寶發展促進活動、寶寶玩具、感覺統合、育兒知識、婦幼用品、生活等小撇步分享,期盼能夠促進家庭教養的親子關係,讓爸媽育兒更簡單。
=========
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領思兒童發展中心Links Child Development Centre - फेसबुक 的推薦與評價
透過臨床觀察及標準性評估,對兒童在各類感覺刺激的註冊、分析及整合作出評估。 ... 評估工具. 1. 美國SIPT感覺統合評估/Sensory Integration and Praxis Tests (SIPT). ... <看更多>
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感覺統合臨床觀察測試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
感覺統合評估工具 在 Re: [討論] 關於感覺統合評估的問題- 看板Therapist 的推薦與評價
或許我可以將您的問題理解成為:
(一)復健專業人員對於心智障礙機構所能提供的幫助為何?
(二)適合重度/極重度心智障礙者之評估工具?
(視多障是另一個領域,適合另開一章回文)
(一)
很喜歡這樣形容機構治療師的工作:
讓家長與工作人員看到"治療師"看到的視野。
我們或許可以將生活簡單化約為:生活自理、工作、休閒三部分,
而職能治療師的專業在於透過評估與介入的過程,
了解個案的能力(包含潛力)、訂定適當的目標,
與適合的訓練方式。
針對您內文提到的工作部分,
可以商請職能治療師進行工作分析(或者職評員),
了解該份工作所需要具備的能力,訂定出標準,
之後,都可以用這份標準去進行篩選。
但標準的描述則需直接與工作人員討論,
才可以讓這份標準有用,而不是應付評鑑。
(如有需要的話,
我手上有庇護工廠與支持性就業的範例,
但仍舊與貴機構之職場有所差異)
評估工具的部分,則需要強調一點,
"評估工具"就只是工具,
評估的目的才是重點,
因此要根據"所需要的標準"選用評估工具,
才是正辦。
也不必過度迷信標準化評估,
如果選用不適切的評估工具,
它就算有台灣常模、權威背書,不合用就是不合用。
(二)
針對重度/極重度心智障礙者,
我通常建議"情境觀察",
但觀察要有目標行為,
所以建議先進行工作分析,訂定篩選標準。
如果一定要有評估工具的建議的話,
因為工作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所以建議"巴氏量表"。
而專業人員的話,
我建議有機構經驗的治療師,特別是職能治療師
(認知、行為與精細動作與工作表現的相關,其他專業較無法取代),
或者 有口碑的職評人員(這裡比較不好講)。
然後,與貴機構的工作夥伴進行討論,
進行工作分析,訂定標準,
再選一個區域先試行,再推廣到整個機構。
(三)
臨床上,我覺得只要篩選標準訂得好(客觀的標準),
工作人員可以了解作業過程,
其實是可以由工作人員進行評定的,
朝夕相處了解的也更細膩。
建議的中文書有:
成人心智功能障礙者服務綱要 第一基金會出版
https://www.diyi.org.tw/bookstore.aspx
裡面有很多目標跟描述可以直接拿來參考。
智能障礙:定義、分類和支持系統 – AAIDD定義指南第十一版 心路出版
https://web.syinlu.org.tw/06charity/charity_view.asp?p_code=3P2Q_P004
裡面支持系統的描述,提供了個別服務計畫(ISP)制訂
更犀利的觀點。
實際上,機構治療師與機構的合作是可以更細膩與有效的,
但必須考量機構的規模、個案的性質、所在的區域(北中南東?),
機構的性質,還有很多眉眉角角需要注意(特別是溝通技巧)....
而這也是許多人覺得,雖然機構很需要治療師,
可是真的有治療師,卻覺得很不好用的原因。
附帶一提,感覺統合雖然是職能治療師的專業之一,
但也不是每個個案都那麼適合感覺統合的參考架構。
希望以上能對您有幫助。
※ 引述《tea80149 (lan)》之銘言:
: 各位版友大家好
: 我是護理人員,目前在某機構工作
: 最近因應評鑑需求,需要找復健相關工作人員來評估院民
: 入住我們這邊的院民分別是22歲以上視多障/重度,極重度的個案(心智年齡可能10歲以下)
: 我想請問感覺統合評估表可以用在他們身上嗎?
: 因為他們看不到,也可能無法理解評估內容的指示
: 評鑑輔導委員問
: 我們安排院民工作(資源回收,打掃),是怎麼安排的?
: 誰可以做誰不可以做我們怎麼知道
: 委員意思是說光由工作人員主觀判斷是不夠的
: 需要專業人員的評估鑑定
: 我們是有需要請專業人士評估
: 但事前功課也要先做一下知道明確的需求是什麼
: 我也不確定感覺統合評估表是不是就是我們要的,或是還有其他的評測工具?
: 以及這樣的專業人士該去哪裡找呢?
: 一般醫院復健科有在做這樣的評估嗎?
: 評估結果是否可以有書面證明讓我們備存帶回?
: 問題很多,煩請大家不吝指教,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4.2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