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案例是使用同一種手法。
我在一對一的家族排列個案中發現,當案主受到「過去」的能量影響,怎樣都無法擺脫時,在案主的頭頂上方一公尺左右的地方,會出現我稱之為「意識聚合體」的東西。
這個「意識聚合體」會強烈的影響著案主的頭腦,讓案主的能量無法待在自己的身體裡,而出現空想、找不到原因的情緒反應、虛弱、挫折、不能為自己作主……等等現象。
我自己猜想,心理治療圈子常常提到的解離現象,可能也跟這個狀態有關。
總之,案主不在自己的中心,他的「中心」轉移到「意識聚合體」所在的位置。
這時候,我會採取一些行動,來改變案主和意識聚合體的連結方式。
基本上,就是把它驅散。
我覺得這種意識聚合體比較像是一種雲霧態的東西,把它揮散,讓它不那麼濃厚,讓它變輕、變薄、變稀,它的影響力就大幅度的減弱。案主的能量和意識焦點就可以輕易的回到自己身上。
最近我建議案主使用的方法是把一種讓皮膚變漂亮的精油抹在手心,然後去揮開這些雲霧態的東西,效果就非常顯著。
很奇妙對吧?
*歡迎預約個案。
*家排個案效果最好。
*不想做排列可以預約精油個案
*遠距可以視訊進行
#怪叔叔的精油奇妙物語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Sarjo心動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暨語言治療所-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物語治療所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INSTAGRAM ... 的評價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日安診所、緩緩心理諮商所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 疫苗施打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問題] 求推薦心理醫生- 看板Taina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台灣藏寶圖】 心園心理治療所-寧靜社區中的心靈夥伴專業 ... 的評價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試讀心得】
'
對於和精神分析或分析心理學不是很熟的人,很有可能會被它艱澀又難理解的專有名詞給驚嚇到。通常我會推薦的「入門款」會是溫尼考特或河合隼雄所寫的書,因為他們較少使用艱深的詞彙或用語,即便是初學者或是根本不認識精神分析的人,也能容易理解。而相較於溫尼考特對於孩童經驗的剖析和理解,河合隼雄在這本書中,以榮格理論為基礎,重新詮釋《源氏物語》這本書的內容,《源氏物語》作為日本重要的著作、小說,或者說是種神話,在歷史與文化上具有很大的意義。
'
很多人談到《源氏物語》第一印象都是,一個男人不斷的與不同女性圍繞糾結的故事,其中的人物繁多,如果沒有做筆記,畫心智圖,我也很難記起誰是誰,以及他們之間又各自發生了什麼事。但這樣一個看似以男性為中心,其他女性繞著主角光源氏,和極少數男性團團轉的故事。但透過河合隼雄的分析下,讓我們也有機會看到一種以女性為出發點的視野,源氏物語中的女性角色們,其實是作者紫式部自身的故事,紫式部透過書寫將他心中的內在的不同面向自己給書寫下來,這是很有趣的觀點。透過書寫,人可以將對於自身的想像幻化為文字,又從文字將之具體顯現,從這樣的過程中可再一次的經驗與理解自身那些思考、感受、想像,而使個人的經驗更加完整,人需要說故事,並從中發展出自身存在的意義。
'
從客觀與主觀交織的過程中理解自身,「說故事」在某種程度上,如同心理治療般,透過語言文字的書寫讓人的慾望與思考,被重新看見與理解。重點不是散發著「玉虫色的光芒」華麗而虛幻的光源氏,而是分別代表著母親、妻子、女兒、娼婦的女人們,以及身為他們整體的紫式部自身,所有的故事將回到作者自身,就如心理治療中案主們的故事,無論是多麼的虛幻、距離現實如何遙遠,都是在說明他自身的感受、想法與情緒,甚至指涉著案主與治療者之間此時此地的關係。
'
《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是本有趣的書,推薦給對於日本文化與榮格分析心理學有興趣的朋友,也很期待接下來「故事與日本人的心系列」其他書籍的出版。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透過死亡,看清人生】
——《死,打碎我們,還是打開我們?》推薦序
身為萬物之靈,我們之所以能過著文明般的生活、打造舒適的環境,或不斷地挑戰、超越自我,一切都要歸功於人類花費數千萬年時間所演化出來的器官--大腦。
頭顱上這具精密、複雜程度不輸給宇宙的器官,使我們能記取過去的教訓、理解現在的處境,以及,預測未來的世界。這是種祝福,卻也是詛咒。人類是少數生物中,能夠意識到自己終將滅亡的物種。這終將到來,充滿模糊與未知的死亡終點,帶給了我們有形、無形的恐懼和焦慮。這種焦慮,使人類在面對老天爺給的終極課題時,反而變得倉皇失措。死亡,就如同西方知名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所形容的「太陽」一般:一直存在著;我們或許能偶爾窺視,卻無法長久直視。
直視死亡帶來的焦慮使人癱瘓,我們無法坐視不管。因此,有人選擇忽視、否定、壓抑,在生活中盡力「遺忘死亡」。有人努力地思考著,該如何克服、抹去死亡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也有人在這兩種作為之中擺盪,就像本書的作者一樣。成長於雙親皆從事殯葬業的環境,使他自幼便(被迫)大量的面對死亡。從抗拒死亡、否定死亡,到後來正視死亡、理解死亡,甚至參透了一些死亡的意義,這一段段與死亡交手的經驗,也構成了作者成長的脈絡。
死亡就像一片放大鏡。在鏡面下,人性的美醜善惡被看得好清楚。我們都不陌生,父母去世後手足失和、鬧翻的新聞片段。但是,同樣的死亡鏡頭,卻也可能寫出不同版本的人間物語。讓家人拾回凝聚的力量,使原本分裂的關係,找到重新癒合的可能。
閱讀本書就好像參與了好多場人生告別式。即便都是死亡鏡頭,經過了作者的「運鏡」,我們得以看見死亡劇本中不同的風景。死亡不再只是讓人恐懼的忌諱,而是讓生者與亡者的生命得以轉換成長的材料。
這是一本故事書,也是一本藉由死亡不斷省思自己的自我探索筆記。閱讀時,不妨跟著作者的描述,一起參與眾多主角們和世界說再見的故事。去感受死亡帶來的深層痛苦,也看見死亡帶給我們的力量。去感受人類臣服在死亡之下的脆弱,也不忘愛所帶來的勇氣如何陪伴我們走過死亡關卡。
死亡就像一片放大鏡,將我們原有的恐懼放得好大。但同樣地,若我們能早點思考、理解死亡,它也將帶給我們不容小覷的力量。讀完本書你會發現,人生不再只是「生或死」、「克服或否認」的二選一難題。在死亡面前,好壞、善惡、對錯、黑白等二分思維已不再適用。死亡真正想提醒的是,你到底想活出一段怎樣的人生?
(文/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作家)
*看更多:http://pcse.pw/7EQ2U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日安診所、緩緩心理諮商所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日安診所、緩緩心理諮商所、寬欣心理治療所就來汽車零件保養懶人包,有最完整心物語心理治療所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 疫苗施打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林建良耳鼻喉科診所可以打疫苗嗎?可施打的疫苗為「AstraZeneca」下方幫各位整理疫苗預約資訊、電話等相... ... <看更多>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 在 心物語心理治療所暨語言治療所-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個人、親子、伴侶關係心理治療語言治療、構音矯正治療與諮詢動作發展諮詢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台南市永康區東橋一路530號, Tainan, Taiwan 7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