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媒體《#好萊塢報導者》釋出了他們一年一度的「導演圓桌會談」(Director Roundtable),並挑選了六位導演作為今年度的代表人物,分別是:《#婚姻故事》諾亞鮑姆巴赫、《#她們》葛莉塔潔薇、《#愛爾蘭人》馬丁史柯西斯、《#小丑》陶德菲利普斯、《#別告訴她》王子逸,以及《#教宗的承繼》費南多梅雷萊斯。
以下節錄每個人的片段發言跟大家分享,完整請看原文報導(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features/a-revolution-cinema-martin-scorsese-greta-gerwig-director-roundtable-1263404)
「這是唯一你必須在那個固定的時限內完成的藝術形式。你的期限就是日落之前。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讓數百個工作人員一起重新回到同個場景從頭來過。我每次都跟工作人員說:『別告訴我,你之前說怎樣怎樣』,你需要保有一個改變想法的彈性。即便你事先擬好了作戰計畫、一切都準備就緒,但最終你還是會想要一點自由。」
——《婚姻故事》諾亞鮑姆巴赫
「史蒂芬史匹伯給了我很多很棒的建議。我兩年前左右碰到他,他剛好拍完了《林肯》,而那部片剛好和《她們》是同一個時代背景的故事。而他就無私地提供給我他當時所作的各種歷史考據和研究,以及一些燭火打燈的撇步等等。接著,他把他當年拍攝《侏儸紀公園》的攝影機打開來叫我聞裡面的膠卷底片。他說:『你一定要用膠卷拍攝《她們》,聞起來就是不一樣。你絕對不行用數位攝影機來拍攝一個 1861 年的故事,我不允許你這樣做!』於是,我就照做了!」
——《她們》葛莉塔潔薇
「你不行因為你嚮往成為某一個人,而試圖去建立自己的志向。你必須找到你自己內心的呼聲。如果你這麼做,而且你又有才華的話,那你拍電影就會跟祈禱一樣充滿靈性。拍攝《愛爾蘭人》的時候,沒有一間片商願意投資,除了 Netflix 以外。我唯一堅持的就是創作自由,而反面來說就是他是一個網路串流平台。但我也有好幾部片,像是《喜劇之王》在傳統戲院只放映一兩週就下片了,並從此不再放映。至少 Netflix 保證我《愛爾蘭人》會在戲院放映(一個月)。事實上我們目前所正歷經的不僅只是一個演變,而是一個革命,無論是傳播、電影,或是你想要稱之為什麼的革命。」
——《愛爾蘭人》馬丁史柯西斯
「拍攝電影就是你要進到剪輯室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導演們的天性都是控制狂,而沒有比剪輯室更賦予你掌控權的地方了。在拍攝片場很有趣、找演員定卡司也很好玩,但這一切都有些超乎你的控制之外。但當你踏入剪輯室後,你就完全掌控一切了。」
——《小丑》陶德菲利普斯
「我很喜愛拍電影的其中一點是,它本質上是一個信心的行動。每天你來到片場,你不知道會不會下雨、會發生什麼事。而如果環境情勢不如預期,你就是必須設法在那個當下,取得最好的成果。」
——《別告訴她》王子逸
「底片沒拍完打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Whatevergraphy電影底片工作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問題] 如果打開底片室是只有這片會曝光還是整捲? - 看板photo 的評價
- 關於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底片拍完未回片就將背蓋打開~會曝光嗎?(已送洗完成,附圖) 的評價
- 關於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請益底片殼不小心打開 - 攝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富士即可拍相機| 自行拆解教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問題] 已經裝機但還沒拍的底片可以拿出來嗎? - 看板photo 的評價
- 關於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底片抽片不麻煩,簡單步驟輕鬆拿!| 沒拍片的日子Day Without ... 的評價
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活就是有高有低:流水帳又來、閒聊界線、寂寞、相處》
雖然一張張美照看了讓人非常開心,我這幾天還在沒事就打開攝影師和化妝師寄給我的寫真側拍來欣賞,但是身為一個寫實派(?)的作家總是會覺得要紀錄真實的事情,而所謂的真實無法掌握只能靠近,能夠接受自己生活的真實的人就是懷抱著某種心態:生活就是這樣,好的是真的,壞的也是真的。
就以拍親子寫真的那天來說吧。一直很想拍親子寫真的媽媽我終於圓夢,前一天晚上還祈禱著孩子可以正常作息,平常喝完奶可以睡到中午的嬰兒不只沒有睡回去,還提早到早上六點半就起來了。
五歲童倒是有睡到九點半,我安慰自己說至少有一個孩子是睡飽的(當然媽媽永遠都不是睡飽的所以要向化妝師求救了),然後是中午化妝,下午拍照,嬰兒累了所以小睡了兩次,五歲童是只想要拼命的玩,要請他來合照一下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困難。
非常佩服我的攝影師,沐光攝影的夫妻檔,我在看他們逗孩子哄孩子跟孩子溝通陪玩的時候說「這就是所謂的『爸爸力』、『媽媽力』吧!」耐心好像還只是基本,厲害的是可以一邊陪孩子丟球、射箭、爬上爬下,但另一隻手單手拿著相機,把孩子玩樂時最自然開心的樣子都拍下來了。
好到拍完為止都是開心愉快的,晚上回到家火速卸妝、換衣服、幫孩子洗澡餵飯,心想他們累了這樣一天,就算不能九點半睡,十點也總會睡了吧?
結果是玩到十一點,兩個孩子都吵吵鬧鬧,不知道精神打哪來的,翔爸也是不知道什麼事情弄到很晚才能來陪妹妹睡,我等他來,終於把翔送上床去,他又含淚要求「我今天想要妳陪我睡…」
我想好吧今天應該很累,不至於非常久吧。客廳和廚房還一片亂象,我很想趕快去整理,也想在睡前至少有個十分鐘安安靜靜做自己的時間,陪玩到十一點(平日現在都九點十五去睡)已經超過預期。
沒想到躺在床上他一直找事做,比方說突然爬起來說我要喝水,我要尿尿,我被蚊子咬很癢,我…到最後我說你這樣沒辦法稅著喔。你趕快安靜閉眼睛才能睡,今天很晚了媽媽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只能陪你二十分鐘喔。
等到超過時間已經陪了半小時,我想悄悄起身,他就又哭了…
我坐下來跟他討論,盡可能心平氣和。
「你閉眼睛、安安靜靜的,這樣才睡得著。媽媽是真的還有事情要做,你如果真的一定要人陪,你可以去問問爸爸可不可以陪你睡。」
我知道翔爸也忙累了一天好不容易妹妹睡了很想安靜獨處,但我也感覺到自己這樣躺半小時小孩一直輾轉難眠也到極限,雖說過去他還小的時候我陪睡是四十分鐘起跳,但當時和現在狀況不同,白天很累很累的時候,我真的很想至少睡前有個十分鐘的獨處…
***
跟人有關的事情,不符期待才是常態
平日一到五要上課的時候,翔已經是蹦蹦跳跳得意洋洋的說「我要自己去睡囉!」九點半之前會自己進房間,所以突然要求陪睡就是想要撒嬌,但不直接稅而是一直爬起來我要喝水、我要尿尿、我幹嘛幹嘛…我覺得這種一直讓媽媽也得爬起來的陪睡,是至少當下的我很確定自己已經無法再多承受的撒嬌了。
我努力平靜的問他,告訴他我真的不能在陪因為已經快十二點了,你可以自己選,一個是自己睡睡看,另一個是去拜託爸爸看他能不能陪你。
他不要,又哭腔說都不要,但我因為很清楚知道再陪下去我火氣一定會忍不住上來,也很堅定的說「可是我真的不行,那你再考慮,只能選自己睡睡看,或者是去找爸爸。」
就這樣陪他坐著又考慮了十分鐘,已經是十一點四十分了,我從早上六點半嬰兒醒來開始陪走來走去的嬰兒開始,白天為了讓基本上對拍照沒興趣只是陪我的翔父子,還有讓嬰兒不要太累,也已經使出渾身解數,我想著我真的只能堅定立場,不然再陪下去,我火氣真的會上來。
等他終於說好,他要自己睡睡看(寧死不找爸爸睡大概是孩子心裡總是知道,只有媽媽會忍受自己的無理取鬧吧。)
我走出去,和翔爸一起坐在客廳滑手機,不到十分鐘,他又大叫「媽媽~~」我快步走過去時,聽見對面房間嬰兒也哭了,平常翔爸睡前陪妹妹十五分鐘到她睡著,之後如果中間有醒,就是我負責再去哄,但這次翔也在房間大叫媽媽媽媽,我再進房前就又趕快對翔爸說:「妹妹哭了我沒辦法,你去看一下。」
狀態跟我一樣非常想要一個人安靜獨處的翔爸,大聲呼了一口氣之後快步走來,砰的一聲大力甩上房門,這一下翔也嚇一跳,妹妹也大聲哭了。
我嘆口氣在床墊上坐下問翔:「又怎麼了。」
他害怕的說「爸爸為什麼那麼大聲…」
我說「爸爸累了也很想休息,忘記不能大力關門,我待會會告訴你,好你到底怎麼了,你不是叫我嗎。」
他說「喔…因為我忘記…」又講了一件很顯然無關痛癢只是想找事情把我找來的話題。
我說「我知道了。好你快睡,真的快睡,已經非常晚了。」
他看著我,知道我不會因此就留下來,就小聲說好…然後這個晚上不知道第幾次躺回去。
我猶豫了一下是否要進主臥跟翔爸換手,想說他一天拍照也累了,我滿心歡喜是因為這是我想做的事情,他願意參與,但絕對不至於像我這樣即使累了也覺得只有開心吧。剛才那一聲甩門也知道他累到煩躁了,偏偏兩個孩子都不受控制、不符期待的比平常更早起晚睡…(其實孩子會符期待和受控制才奇怪呢,所以只能說是…正常發揮?😳)
但我又怕我開門進去,要是他正好在哄睡結果把妹妹吵醒,他會更火大的。
***
衝突或緊張,都是因為「界線」在互相推擠
我把心一橫,留在客廳滑手機。到了十二點半,我終於渡過期待已久的十分鐘獨處時間,想說該睡了順便換手,就先去翔房間看他究竟睡了沒,似乎還沒睡熟,我就走進去,黑暗中輕輕親他額頭,幫他蓋被,心裡為了今天沒辦法讓他開心愉快的睡著而感到有一點點內疚,又趕快提醒自己「覺得遺憾可以,不要內疚,孩子總要學習媽媽不可能永遠都能滿足或符合他的要求。」
要用這種我覺得是比較「有界限」,而不是把自己看成孩子的一部份,或者是把孩子看成自己一部份的過度連結的方式來相處,在體認到媽媽不能像自己的腳那樣要她往東就往東、往西就往西的時候,孩子才會學到媽媽和自己是分離的個體,彼此之間有界限,就像我學習承受孩子不符合期待,越是期望他們早睡,就越會熬夜的莫非定律,這一切一切相處的壓力,該進還是退、該同意還是拒絕之間,都是為了讓彼此清楚知道「我們是獨立而分離的個體」。
只有這樣,才不會有你應該、我應該…把彼此為彼此做的事情視為應該、做不到就深感失望和打擊的「過度連結」的關係。
我跟翔爸換手抱妹妹睡,睡前還是跟翔爸親了一下說愛你。謝謝他一天陪我實現願望,因為我和他也一樣,是夫妻,但也是獨立個體,沒有我想做什麼,他就要跟我一樣興高采烈、累了也不會抱怨的道理。
然後我終於可以睡了。睡前聽見翔爸在客廳開燈,顯然就算已經十二點半非常疲累,他和我一樣,也總是需要一點「做自己」,不是誰的丈夫、父親的時間。
那一聲甩上門時砰的一聲,雖然是不好的但就沒必要說了。我想。
如果生活是一格一格的底片,像電影那樣暫停下來就是一個靜止的畫面,任何人包括我,都會想要只有美好幸福,甜美到不像人生的那一刻吧。
但是那樣並不真實。不只是不可能實現,也不符合真實。
***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還有心情
我們要承認生活是高低起伏、酸甜苦辣、和心愛的人之間是忽遠忽近、聚散離合。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有戲劇化的發展,但內心的活動,確實是每個人都要體會到,和身邊的人時而近在咫尺,時而千里之遙。
因為疲累而更想要媽媽陪伴、疲累到睡不著,想要媽媽一起聊到天亮卻被拒絕的孩子,我能想像他的寂寞。
和我一起因為寫真的側拍竟然這麼美麗而感到開心的翔爸,到了晚上也非常疲累,不想說話不想陪睡只想趕快安靜下來滑手機卻事與願違,孩子不只是晚睡還中間哭醒,那砰的一聲甩上的門,正克制著脾氣走向翔的身邊和他講理的我,完全能夠體會他的心情。
而同時間,我滑著手機,看著今天側拍的美好畫面,好想只是靜靜的欣賞,心滿意足地想著「還好做了這個決定」,卻一直都連整理一下混亂的房間、把家務完成的時間都沒有的一直被五歲童打斷,在「應該讓步陪他到他甘願」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之間左右為難的我,因為只能做一個選擇而且不可能讓兩個人都滿意,對孩子是時而內疚、時而生氣。
然後,又因為「這是我只能自己面對」,不會有個小仙子從天而降,說「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放心吧,我來替妳陪伴孩子」,只能接受這不圓滿的狀態而感到生而為人的寂寞。
有時美好有時寂寞,我覺得那就是生活的真實。
#流水帳好像寫上癮了
#不嫌棄也可以分享
(照片是最近喜歡的韓劇《初次見面我愛你》(圖取自SBS電視台臉書),我拿來當手機桌布,明明沒有給攝影師也沒有給化妝師看過,但莫名覺得寫真照的氣氛就是這種我喜歡的感覺,連髮型都相似的低馬尾,真是幸福啊!😍)
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Whatevergraphy電影底片工作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片幅可以重曝嗎?》
#Pentax67 #Medium #120film
/
為什麼中片幅相機很難重曝呢?因為沒有在機身上設計重曝的機構了話,中片幅底片的設計其實是單向的,如果你想要逆著把拍完的底片裝回去底片艙裡面,最尾段的底片因為沒有貼紙,所以會再過片的時候「自成一球」,最後打開背蓋的時候,你會發現底片歸底片,而背紙歸背紙。
...
See More
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底片拍完未回片就將背蓋打開~會曝光嗎?(已送洗完成,附圖) 的推薦與評價
也就是說拍完捲成一大圈的那些都曝光了嗎? 還是只有那一段在底片室中間沒捲在一起也沒捲回片殼內的底片會曝光? 真是... ... <看更多>
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請益底片殼不小心打開 - 攝影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大家~我不小心把已經拍到一半的底片殼打開,馬上關起來但有機械聲且數字回到1,那這樣還可以繼續拍嗎?之前拍的會不見嗎? - 底片,底片相機,請 ... ... <看更多>
底片沒拍完打開 在 [問題] 如果打開底片室是只有這片會曝光還是整捲? - 看板photo 的推薦與評價
剛拿到想很久了的底片相機...
是Pentax的K1000
然後我媽給了我一捲也不知道有沒有過期的底片
兩個人試著把底片裝上去
蓋子就蓋起來了
可是拍了四五張後,我一直覺得不太對就把底片室打開檢查
結果沒有問題= = 我裝的很好...
請問一下,這樣子的底片還能拍嗎???
還是整捲都報廢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133.164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