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怕生的孩子加入團體活動呢】
在孩子願意嘗試進入群體或同儕之前,#不要讓孩子更討厭,就是最重要的技巧!
每個孩子暖身時間不同,常見到因為太急著要求孩子參與,導致孩子因緊張焦慮且無法被理解的挫折,情緒崩潰哭鬧。幾次之後,家長會發現,孩子連門口都還沒到就開始抗拒!
許多家長很用心引導孩子參與,但因為不得其門而入,因此只能利用強迫、威脅、利誘等方式,讓家長和小孩都備感挫折,因此,以下一些大方向,希望能提供給家長們一些不同的想法。
1. 挑選孩子有興趣的課程
若課程本身對於孩子的吸引力不大,要讓孩子加入團體活動則更加困難;例如孩子除了怕生以外,本身就排斥大動作遊戲,若家長選擇大動作的課程,雖然好像一石二鳥可以達到兩個目標,但更有可能兩敗俱傷。#增加課程活動對於孩子的吸引力,是提升孩子參與的好方法。
2. 環境的可預期性
#暖身時間讓孩子先認識環境、#固定的同儕與老師、#事前預告課程內容,#事前討論孩子會緊張的情境,都有可能降低孩子當下的 #焦慮當機,增加大腦有餘力回應或表達的機會。舉例來說,孩子可能在老師問問題時,會一直緊張的盯著老師看,這時就可以在課前和孩子討論,「等下老師會問你需不需要幫你唷! 你需要老師幫忙嗎? 」、「不要老師幫忙啊! 還可以怎麼辦呢?」,類似情境的討論,或許有機會增加孩子參與或表達的意願,但更重要的是藉由事前的情境演練,降低孩子當下的緊張害怕,讓孩子有機會開口說「不要!」(當然希望能說要,但能先回答不要或是 #利用肢體表達等方式,而非緊張到無法回答就是一個大進步)。
3. 拿捏「 #被注意」的程度
為什麼在公園玩可以自在,但相同遊戲帶到教室就不願意玩?
開始願意排隊,但卻不能和大家圍個圈圈說再見?
對於較敏感怕生的孩子來說,#被注意是需要慢慢練習的,漸進式的由少到多,慢慢增加孩子「被注意」的耐受度,才有機會讓孩子學習調節對於社交的壓力。
(1) 初期入團體時,縮短自我介紹類型的活動時間,#避免太高強度的被注意。
(2) 縮短孩子感覺「被等待」的時間,例如常見的是要求孩子打招呼時,會一直注視著孩子、期待孩子趕快開口。當孩子表情顯得過於焦慮時,由家長示範打招呼、說再見等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3)讓玩具不經意的掉落在孩子周圍,而非由老師或同儕給予,較容易讓孩子願意動手嘗試。#孩子願意動手玩玩具是降低緊張與焦慮的好方法!
4. 找到讓孩子有安全感的位置
每個孩子所需要的安全距離不一樣,團體外圍、教室角落、門口、以及最常見的家長的懷抱,都可能是孩子的 #安全堡壘。在安全堡壘內,家長可以感受到孩子表情放鬆、表現較自在、甚至有可能從遠方默默地觀察並跟著做動作。強硬地把孩子從安全堡壘內拉出來,可能只會讓孩子更拼命地往堡壘內鑽。
5. 給予足夠的觀察時間
每個孩子緊張與焦慮的行為表現不同,有時候是摳指甲、搓手、吸咬嘴唇,但有些小孩也可能是更容易崩潰暴躁和易怒,尊重孩子的觀察時間,會發現孩子許多緊張與焦慮的行為明顯下降,更會發現 #隱藏在抗拒與焦慮的行為下是對於課程或同儕的好奇和興趣。
6. 邀請但不強迫要求
在做了以上那麼多準備後,當然還是希望孩子能慢慢地加入活動!不期不待的邀請孩子參與,可避免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失望與壓力。切勿以強迫方式要求孩子一定要參與,畢竟對於怕生的孩子來說,越是被強迫的情境,更是讓孩子備感威脅,也就是 #刺激杏仁核現在威脅來了!進而 #更容易誘發孩子逃跑或戰鬥的反應。
以上小技巧,希望可以增加家長們在上坊間親子課程時,多一些引導孩子的想法;,普遍來說,若適切的引導,約三個月左右可以看到孩子明顯的成長。
關於社交能力的發展,當然,也常被家長問到,不喜歡和同儕一起玩有什麼關係,他自己也玩得很開心啊!但這個問題換個角度思考,可以自己玩得很開心,並不代表和別人玩就不開心!
社交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每個人需求量當然不同,我們所提供的方向 #並不是要改變孩子的社交需求量,而是讓孩子有機會認識自己對於社交的需求,找到滿足自己需求的方法!常常社交退縮但又聰明的孩子, #防禦機轉 就是告訴自己「我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玩得很開心」,這其實已經是孩子遇到無法參與的挫折後所發展出的策略。我們不需要改變孩子對於社交的需求量,但我們需要給予的環境機會是讓孩子不要在長長的人生中就此否定與忽略自己對於社交的需求。 有能力和不同的人建立親近的關係,同時也大大的增加孩子的支持力量,讓孩子在未來進入青少年時期後,除了家庭,還有朋友能陪伴度過生活的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件。
當然,若以上的技巧還是有點難理解,甚至家長感到挫折無比,或許也可就近尋找附近的醫療資源。臨床上,社交退縮的孩子是最可以在短期內看到進步的族群之一, #藉由不斷不斷的提供孩子正向社交經驗,會發現,孩子並不是只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玩,而只是缺乏參與的技巧。隱藏在退縮、安靜的行為之下,#會發現孩子閃耀著對於同儕的興趣。
最後想要聊聊自己成為阿母的心得!
以前在工作場合看到社交退縮的孩子每跨出一步後就好開心,但成為阿母以後,看到孩子跨出去的那一步則是瞬間紅了眼眶。照片是我們坐了快四個月左右的樓梯間,記得那一天當阿母我都預備要在樓梯口坐下來時(沒錯,這已經是我的SOP,還都請老師配合我們轉方向讓我們在樓梯口也可以看到課程內容),哇貴竟然頭也不回的繼續往教室走,自然而然的脫下鞋子好像沒事一樣的坐在老師前面時,我整個受寵若驚,第一次好像真的來上課,和老師距離好近(原來老師長這樣XD?)! 慢慢的,每次一點點地在團體能參與、願意去排隊拿貼紙、願意收玩具、開始慢慢想要去玩、跟著做動作...每一步好像都沒什麼,但看著哇貴越來越能走入團體時,真的好感動,好似看著自信慢慢的在她身上萌芽成長,讓她能有安全感的去探索有興趣的事情。那種因為投入活動開心的玩,進而帶給她的滿足感,這就是 #自我實現啊!!!! 意即 #孩子因為自己潛在的能力可以展現出來後所帶來的滿足。也是我最希望能給予她成長的環境,#一個充滿自信與快樂且滿足的童年。這種感覺,希望怕生孩子的家長們,也能有機會深深體驗到孩子充滿自信參與和投入活動時的感動。真的不浮誇,孩子每多一點點的嘗試都覺得痛哭流涕啊!.
#幼兒園預備備
#理解後更能接受孩子的各種樣子
#過程磨合好辛苦也好幸福
#大家有看到第二張的哇貴在哪嗎
#我們走了快半年才來到第三張照片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 在 Kami 嘉美‧麥皮b Li 爸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麥皮姐姐一個星期都有2日返playgroup,不過活潑好動嘅佢,鍾意大肌肉活動多過靜靜地坐喺度睇書,所以媽媽都要諗下辦法等佢喺屋企睇下書學下英文!
其實點讀筆都係一個幾好嘅選擇,最近麥皮媽揀左 D Mind & the Prince 幼兒英語既教材同點讀筆比麥皮姐姐!
造型可愛嘅點讀筆可以吸引小朋友使用,加上佢係一支聰明AI 筆,有點讀發音、錄音功能;仲可以配合專屬嘅D&P應用程式使用,玩小遊戲、睇故事,仲記錄埋幼兒使用教材時間及進度!繪本點讀得,連拼音字卡同Posters 上面都點讀得!
D Mind & Prince 嘅書好多都會配合主角們嘅實物毛公仔,令閱讀時更有趣味,特別係呢本 Bonzo Becomes Big,連埋 Bonzo 公仔,可以學習戒尿片同沖涼!
🎼 Sing with me
呢個系列大部分都係耳熟能詳既童謠歌曲,一聽到就已經手舞足蹈,又可以學到正確讀音,仲會講述每首歌嘅小知識,可以了解到整首兒歌既故事
📚 Phonics Pack Card Box
就可以比小朋友係屋企學習英語,從 Phonics開始,仲有 poster 配合
另外 D Mind & the Prince 當中既Socializing 及Problem Solving 系列以小朋友常見的問題為題材,例如 You broke my crayon! Late for school 呢本書可以讓小朋友理解一件事正反兩面,更教導小朋友當中牽涉到既情緒和應對策略,幫助孩子培養分析和調節情緒能力!
D Mind & the Prince 嘅學習組件仲可以學習 #語言能力、#品德禮儀、#文化藝術修養,更引入 #世界公民、#綠色生活、#數碼原居民、#生命教育 4大新時代概念!佢哋仲特別喺教材中加入常用英語及美語,多方面學習!
----------------------------------------------
立即登記一對一教材體驗咨詢服務,
完成後更可獲得小熊維尼《心靈成長小故事大道理》中文精美圖書系列!
📌【立即登記免費體驗教材】
https://hubs.la/H0DT8Cj0
#DMindandthePrince #DMindEducation #DMind #DandPEducationKingdom
#GlobalCitizens #HomeLearning #CulturalExperience #家用英語學習系統 #家居英語 #親子英語活動及課程 #生活英語 #文化體驗 #世界公民 #幼兒英語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依附其實是一套重要的情緒調節系統]
看完了 #鬼滅之刃 的漫畫,已經是早上6點半了。那些之所以成為鬼的人,全都是失去依附連結的人,尤其無慘更是如此,他失去了與世界的連結,不斷地使自己變得強大,為的就是要獲得永生。
秦始皇追求永生、希特勒追求永生,人之所以會追求永生,就某種層面上而言,他們是孤獨的,因為孤獨,所以封閉了自己與人的連結、封閉了情感;而情感的封閉來自於孤獨,來自於喪失與人的連結,只想把他人操縱在手中,成為讓自己變得更強的工具。
我在依附一書當中沒有提到的是,依附三要素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作為 #情緒調節系統而存在的,當父母不斷能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將能使嬰幼兒的情緒恢復平靜,進而去探索自己有興趣的事物。
但許多父母不是如此,他們重視嬰兒的獨立、重視孩子要成材,以社會的刻板將孩子雕塑成他們想要的作品,就如同上弦之壹一樣,想成為世界上最厲害的劍士;然而,成為了世界上最厲害的劍士,就必須要永生,永遠追求卓越,因而他犧牲掉了羈絆,切斷了與人的關係,成為了鬼。
許多父母不也如此嗎?要孩子不斷打敗對手,成為世界第一,但那塊光耀的金牌,帶給孩子的是孤獨感,還是滿足感呢?這些孩子並未能夠得到父母的安全感三要素,進而必須承擔極大的壓力——情緒最好的調節方式,就是有人願意接納我們、陪伴在我們身邊,如其所是。
當然,這並不是說拿到金牌的人,全都是不安全依附,裡面也包含了許多在安全感之下長大,進而能夠追夢的人。這兩種人的差別,就是他們有著真正的高自尊,或是脆弱的高自尊,也就是《三個傻瓜》裡面藍丘和查托的差別,有興趣可以看看我這篇文章,便能了解:
https://pansci.asia/archives/79630
鬼,永遠不能被陽光照到,這個設定是很有趣的;鬼,必須要一直吃人才能變強,這個設定也是很有趣的。這說明了鬼是必須斷絕依附的,說明了鬼是沒辦法活在日照之下的。五月天有一首歌,叫做「我心中尚未崩毀的地方」,裡面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幸運的孩子/爬上了殿堂/成果代價都要品嚐/單純的孩子/是否變了樣/跟著遊戲規則/學著成長/轟轟烈烈的排行/沸沸揚揚的頒獎/跟著節奏我常迷惘/當人心變成市場/當市場變成戰場/戰場埋葬多少理想」
成為最強,然後呢?
我一直視依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羈絆,好的依附關係,使人能夠有較好的情緒調節能力、信任他人與世界、與人建立連接感、不容易憂鬱、焦慮、不容易走向犯罪、有較高的自尊與自信;這全部來自於父母給予的愛讓他們在壓力來臨時得以得到照顧,進而調節壓力而非放大或壓抑壓力,使得他們能有較為健康的情緒調節策略,長時間累積下來,他們得以順利度過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困境,因為他們內化了最初的愛,一直存在心中,成為對這個世界單純的信任。
我的依附是殘破的,但也因為如此,我不斷在尋找讓自己找到安全感的方式,事實上,心理學家做了許多努力,例如他們讓考試前的學生做促發實驗,讓他們從悲傷的臉孔中挑出快樂的臉孔,結果這樣的測試讓他們的壓力顯著的下降的,同樣的實驗再次被重複用在電訪員身上,結果這些電訪員不但因為看了開心、充滿愛的表情而降低壓力、增加自尊、得到較好的績效,壓力荷爾蒙也確實降低了。
我在找一條修復依附的道路,即便身為容易被討厭的亞斯星球人,我依然需要與人連結,依然需要愛。我希冀能夠出版一本書,將心理學當中如何讓一個人變得更有安全感的方式整理出來,讓人們得以受惠,重新找回遺失在社會排行榜競爭之下被忽略、凍結的人際連結。
如果可以的話,請多對你的朋友說愛你、我會一直陪你、我會支持你,這些都是心理學研究發現,能夠不斷促發一個人安全感的方式。
最後還是要打書一下,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買一本來閱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7610?loc=M_0009_001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 在 給孩子的一堂幼兒情緒管理課 | 直播收錄|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的推薦與評價
教 幼兒 三步驟 情緒調節 法:https://lihi2.cc/9GhAv 情緒套書限時69折:https://lihi2.cc/UAjrn 一位媽媽跟我說他孩子的脾氣很倔,要就是要,不順他的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