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英語繪本共讀與海外華語學習
上回聊到了英語學習線上資源,有讀者想知道小雨小風喜歡的英文書?
我覺得閱讀的口味非常見仁見智,因人而異,只能就我們家兩位女孩的經驗分享。
小雨六年級,英語閱讀能力已經能夠徜徉在各種小說世界。自五年級讀完整套Harry Potter後,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現在看的小說動輒數百頁,每一本都和金庸小說一樣厚,還能和同學交流閱讀心得,互相推薦喜歡的書或同作者其他作品。
她喜歡的題材包山包海,囊括Fiction和Non-fiction,既喜歡各種青少年熱愛的冒險故事,也喜歡讀傳記、歷史故事、科普、國家地理出版物、藝術手作工具書,關於學習或研究的方法論也是她的守備範圍。
除了自己掏腰包,學校的交換舊書活動和圖書館的豐富藏書就是她能自由汲取的寶庫,她如充滿動力的火箭,已能自由飛翔。現在我們不擔心她讀不夠,只擔心她讀到欲罷不能,忘了讓眼睛休息一下。
她最近迷上的系列小說是:(據說有些滿黑暗的~)
Darkest Powers
Darkness Rising
Lunar Chronicles
K-pop Confidental
===
一年級小風的閱讀口味仍然偏好有趣的故事,在最初閱讀習慣養成時,我們經常共讀的繪本包含以下系列。
在臺灣買的廖彩杏書單:
這系列我特別欣賞JY Books的出版物,小風最喜歡的則是Five little monkeys系列。(附圖)
到加拿大後小風常看的繪本:
📕SCHOLASTIC- I Can Read系列,這系列已經推出超過60年,分級嚴謹,故事、畫風和文字都有一定水準,是學校推薦的讀物。小風最愛Pete the Cat系列和Splat the Cat系列。(附圖)
📕PAW Patrol系列和Disney Books-World of Reading系列都是來自動畫轉成的書本故事,小風非常喜歡。
我認為孩子閱讀習慣養成初期,引起興趣是首要條件,所以我不會介意孩子喜歡動畫影片的衍生出版物。
📕Aaron Blabey的作品,小風非常喜愛這位作家的所有作品,幽默風趣是最大的特色。從Kindergarten到現在,每次問起小風最愛哪一本書?”I need a hug”始終是她心中的第一名。(附圖)
可是!
後來接觸”Epic!”線上閱讀平台後,我只能說這些閱讀量都不足掛齒。
在線上閱讀平台裡,英文藏書海量、題材多元,隨選隨讀,喜歡還可以一讀再讀,一週經常就可讀上好幾十本書。
小風去年此時操作Epic!還需要我時時在側,如今已能獨立操作,連閱讀測驗都能自己完成。
看孩子進步如此明顯,我充分體會到這就是「數位落差」。
過去的閱讀量和現在相比,完全不成比例。
如果是由老師為學生申請Epic!帳號,完全免費。
若是家長申請,則需訂閱費用,但最初一個月可以免費試用。
若家長有興趣訂閱,麻煩自己閱讀官方網站的Help center整理常見Q&A和操作教學,我不提供翻譯服務,還請見諒。
https://getepic.zendesk.com/hc/en-us
===
延伸閱讀:
小雨在臺灣的英語學習經驗分享
https://bit.ly/3swFVTa
小風在加拿大的英語學習經驗分享
https://bit.ly/3ecySdq
===
還有讀者問到海外的華語學習?
我們一方面仍然每個週末跟著臺灣進度、使用臺灣教材,學習一課國語。在決定移居加拿大前,我曾去高師大受訓教授華語,所以都是自己教兩位女孩。
另一方面也準備了豐富的華語藏書供小孩閱讀或親子共讀。小風小雨愛看的童書我記錄在網誌與親子天下的閱讀頻道,兩處文章無重複。
小雨麻的網誌
https://bit.ly/32qKDY4
小雨麻之前在親子天下的閱讀專欄
https://bit.ly/3sxBuaH
這個月來小雨沈浸在陳郁如新作《養心》的世界裡出不來。(附圖)
小風則為了親子共讀《神奇柑仔店》,每週都心甘情願跟著媽媽上國語課。
師大地理交換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來想說桃園的事情,高雄的民代可以低調參與,但,實在有點看不下去,只好來交代一下前因後果。
藻礁這個題目,牽涉很複雜,簡單說:
1⃣特殊的藻礁生態系統,大潭藻礁在台灣應該是獨一無二,在世界也是奇特地景。
2⃣在沒有其他條件下,開發破壞這樣的地景,非常可惜。
3⃣但經濟部以「2025年,天然氣的發電比例,要達到50%,所以必須要新建天然氣接收站」為由,要開發大潭藻礁腹地作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
這個題目,甚至也有南北平衡的問題,目前天然氣第一接收站(位於高雄永安)跟第二接收站(位於台中港),都位於中南部,因此經濟部也用另一個理由:北部必須要興建第三接收站為由,選定桃園大潭。
⚡⚡⚡⚡⚡⚡⚡
這個天然氣接收站開發案,看起來好像是最近的案子,但其實從2017年初,就開始吵了。
當時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率先出來反對大潭設置接收站,後來,學者也陸續加入戰場,當時我在漁業署,有一次在漁業會議結束後遇到中研院鄭明修老師,鄭老師語重心長地跟我說:「我們的專業被拿來背書,很不甘願」。
後來,2018年中,大潭接收站進入二階環評,除了鄭明修老師外,中研院院士劉小如、長期研究海洋生態的陳昭倫研究員,都為了這個案子,對政府做出公開呼籲。
劉小如甚至在2018/10/08環評會最終回召開當天,發公開信給行政院長賴清德,認為環評案件不能交換(當時賴清德院長以「通過三接、停建深澳電廠」來換取環評通過),呼籲他疼惜環評委員、不要讓環保署跟環委繼續被折騰。
最後在2018/10/08那天,大潭第三接收站的環評案,通過了。
🐸🐸🐸🐸🐸🐸🐸
2018/10/08那天,發生了什麼事?
當天參與環評會的,總共10名環評委員(7名官方代表+3民間專家代表)。特別值得一提,在環評會召開的當天上午,#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請辭。當天民間的14名環評委員,只有3名出席(另有3名迴避,其餘8名民間環評委員未出席)。
出席的環評委員,扣除主席未投票,以7票贊成、2票無效票決議通過。
(這個票數,也就是說,應只有一名民間委員投下贊成票,其餘兩名投下無效票,其餘應出席的8名民間委員以「未出席,表達對這個案子的無聲抗議」)
以上為當初大潭接收站環評通過的背景說明。
🙈進入下半場🙈
兩年多後,為何這個事情又重新被拿出來討論?因為公民團體無法接收當初環評決議,在大潭接收站準備動工之際,決定以「公投」方式,讓全民來檢視三接興建的合理性。
無奈,本來是純粹公民團體發動的公投(到現在也才9萬多份聯署,如果是政黨發動也太掉漆),在國民黨這兩天加入後,演變成藍綠對抗的政治話題。
我不得不說,公民團體的行動,政黨就應該尊重,不要從頭到尾沒有參與跟關心,最後才進場把水搞濁!
撇開政黨攻防,究竟大潭藻礁的開發案,關鍵爭議在哪裡?
1⃣對於全台灣的天然氣需求量是多少?如果在2025年需要達成50%的天然氣發電比例,那麼中油必須給一個評估:2025全台的天然氣需求量為多少?缺口是多少?有以上評估,才能去合理解釋:為何第三接收站必須要現在興建不可?
如果只是因為大潭電廠2021燃氣機組要營運,所以現在馬上要在大潭興建接收站,恐怕有點缺乏全盤評估的急就章。「燃氣電廠旁邊一定要有接收站」,這個假設不成立。
2⃣除了大潭接收站,北部的天然氣接收站選址,還有基隆外木山的協和接收站也正在進行環評,以及各方一直建議的台北港,可作為接收站。但中油一直以「技術上不可行」來打槍這個方案,但真的有這麼不可行嗎?
台北港過去原規劃為基隆港的輔助港,後來打算轉型為國際的貨運轉運中心,但是並未很成功的轉型。因為台北港腹地大,作為接收站條件上沒有問題,但新北市政府在2017/11/8及2018/5/30兩度發文經濟部,表達反對立場,加上中油評估台北港興建第三接收站期程過長,所以作罷。
(補上鄭明修老師在2018/9/12環評會上說的一段話:「張景森請我們去台北港現勘,我是說4、5年內很快就可以完成填海造島做接收站,今天會議資料竟被改成要18年,然後說18年無法如期供應,這實在太鬼扯到極點了。那天只是現勘,並沒有達任何決議,我覺得被陷害和出賣。」)
3⃣現在,經濟部以「迴避敏感區、尊重生態、保護藻礁」的說帖,試圖說服民眾,三接的開發對生態衝擊很小,但是依據過去的經驗,只要開發進行了,後續的事情就是不可逆的了,
因此包含中研院鄭明修、輔大公衛系劉希平、逢甲運輸科技及管理所李克聰、師大地理系王文誠、銘傳建築系王价巨 … 等環評委員,在二階環評會議上,才會認為中油在開發前的評估不足、給的資料不夠充分,導致集體離席抗議,甚至連袂中研院劉小如院士、成大考古所劉益昌、台大環工所李公哲,在最後表決會議上,以未出席表達立場。
🗣最後,我想說,這是一個公民發起的連署,請政黨勿以政治力模糊焦點,讓台灣藻礁還沒被接收站破壞,就先被政治染色,
❓另外,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何是台電的天然氣發電需求,卻是中油成事主?
師大地理交換 在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學入門:當沒有人逼我做任何事,我該做些什麼?】
2020一開始就開啟了新的人生實驗,前往師大地理系與「大學入門」課程學生分享【我與我的人生實驗:如何用知識白手起家?】
這是為大學生(大一生)量身打造的新講題,也是我新的演講對象,無比重視,也深感榮幸;而第一次的新講題結束後,對自己的表現不甚滿意,但看到滿滿回饋單後,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不論是回饋或思考都讓人感動無比(謝謝教授、助教與學生們的用心❤️)
我們從小被教導努力讀書考上好大學,說大學後的人生就可以自己作主了。
但等到我們真的考上大學,卻發現接下來沒有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充實精彩又帶點悠閒頹廢地過四年;我們聽聞大學就是要課業、社團、愛情(、打工)兼備,覺得就該蹺課才足以證明大學的自在逍遙,但我們卻總是在那種「好不容易脫離大考壓力,好不容易享受完全自由中,逐漸失去了自己,變得過忙或過廢。」甚至還有學生發現所學不符又找不到方向,想休學的心情蠢蠢欲動。
大學畢業後,就要正式進入社會。這四年一方面可以好好享受自主學習的愉快,另一方面也是大人之路的預備,對於自己是誰?未來要去哪裡?要以甚麼方式與速度到達?都該利用這段時間去探索與實驗,最終找到目標,專注栽培自己,成為期待中的模樣。
回想剛升上大一的我脫離了苦讀人生,一心只想擺脫書本,於是過了一個月「天天去學校卻沒進教室,只在下課時找同學閒晃吃飯,其他時間都在咖啡館當『偽文青』的日子。」那時只覺得課堂無聊,只想附庸風雅,只想享受自由,但後來卻無比後悔!
倘若當時能再多花一點時間學習,想必後來在學問和專業上摸索的時間一定會減少許多;倘若能多從眼前這些教授身上,學到一些人生與做研究之道,我的視野和格局或許又與現在不同。
大學時的空堂時間應該多參與社團,多認識不同科系的朋友,並交往一群擁有共同興趣的好友。因為,畢業後將會發現:同科系的朋友可能成為同事,或同領域的貴人,社團的朋友則可伴你度過閒暇時光,而懂得如何安排休閒生活,也是人生之道。
大學另一個扭轉契機是某天被好友硬拉著去買極合身上衣與時尚雜誌,那是我第一次買下這麼貴的衣服,還被逼著了解一堆model和品牌,記得回家時,我無比惶恐對爸媽說:「我交了壞朋友,朋友竟然要我買一件昂貴的衣服、要我研究時尚,簡直是帶我走向虛榮。」但沒想到就因為這個「勉強」開啟了我對於穿搭保養的學習之路。在個人就是品牌的時代,一個人從內在到外在,都代表品牌,每個細節都展現了自我要求的極致。倘若沒有當年好友的強拉硬逼,至今我可能依然是穿著寬大動物T與大直筒褲,還自以為很時髦的女孩。
大學更多是對未來的不安,雖然我當時就打定主意要當老師,但身旁有許多朋友過得相當茫然,因此,多利用寒暑假去打工,盡可能預先瞭解這個世界與自己想要前往的行業,也是一種偷跑、節省時間精力與試錯成本的作法。
青春可以揮霍,可以試錯,但青春稍縱即逝,待年歲漸長就會發現能夠試錯的機會越來越少,待身份漸多更可能礙於生活壓力,被迫從此將就。如果不想過這樣的人生,多去探索各行各業,多去聽課、多讀書思考,永遠是有益的。
大學生活也要「有意識」,即使悠悠閒閒也得知道自己只是一小段的荒廢而不是長期的虛耗,大學資源豐富,姊妹校、交換學生、各種獎學金的機會都比高中更開闊,可惜主動爭取的學生卻很少。
但只要能夠意識到「多數學生都相對被動或不願再認真讀書,我可以稍微積極一點」,那些書卷獎、出國交換學生、成為研究助理的機會就會對你一一展開,一旦能取得優勢,往往也是人生「決定性瞬間」的無限放大。
大學應該用「大人學習法」拓展知識領域,不必在成績上分分計較,更多應該是體現求知者的自律與好奇,培養真正的學習與思辨能力。
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座圖書館,在各種知識類別中多方面吸收擴充,也可以把自己視為不斷升級的電腦,隨時更新迭代,同時也努力拉大拉高生活層面,讓自由不浪費,過得更豐富精彩。
回顧大學生活,沒有遺憾的部分應該是同時兼了六份工作(原來我從小就是斜槓😂),讓我對未來職業的取向更清楚,只是現在回想起來,打工時間耗費太多,也很可惜。大學還花了很多時間泡在咖啡館讀書寫字,雖不知那些時光為我帶來甚麼(連自己讀了甚麼都忘了),但或許沉靜獨處的能力就在那時養成了。在大學也交了三群不同風格的摯友,至今仍經常聯繫,彼此支持激盪,覺得幸福。
如果可以重回大學,我會好好坐在課堂上,耐心聽聽看每個教授可以帶給我怎樣的知識與思考,也會多多參與不同種類社團,發現生活的各種可能,並多鼓起勇氣與其他系的同學作朋友,認識不同思考與腦袋,相信必定有趣許多。
我們都在人生實驗的道路上,每個人不論職業年紀,都靠知識白手起家。希望這些「早知道」可以成為你們人生十字路口上的養分,讓年輕的你們相信並實踐「人生全拿」。
也再次感謝師大地理系的一切,你們的思考是青春的光。我也會以這些回饋不斷精進課程,期待當我進入更多的大學課堂,一樣能給眼前有緣的你們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最後要說:各種新嘗試都很有意義,我們永遠可以期待沒有邊界的自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