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手語日,手語即人權|別因為我們的不同,而把我們排除在外!
為了推廣手語,聯合國將世界聾人組織 WFD 的創設日期 9 月 23 日,訂為國際手語日,希望能喚起全球對手語以及7千萬名聽障者的重視。
在國際手語日的今天,想先跟大家分享幾個聽障迷思!
❒ 手語是一種全球共通的語言嗎?🙅🏻
其實,手語的打法會因為地區、學習情境而有差異,在台灣也有南北部不同的打法,在許多字詞上可能也都不太一樣,另外,手語還分成自然手語、文字手語、土手語等;此外,即使在學校裡,老師教的手語也可能跟學生日常使用的不太相同,就跟各國不同的語言一樣,手語也有所差異。
所以,所有打手語的人不一定都能互相溝通,不過,也因此有國際手語的存在!
❒ 所有聽障人士會用手語溝通嗎?🙅🏻
⠀⠀
其實,並非所有聽障人士都是依賴手語溝通的。
有些聽障人士平時生活時,主要是透過電子耳或是讀唇語,便滿足他日常生活中的溝通需求,因此也相對不太需要使用到手語,因此,並非所有聽障人士都會使用手語喔!
今年的國際手語日,主題為「手語即人權」,我也想分享世界聾人組織主席 約瑟莫瑞的致詞給大家。
「沒有我們的參與,請不要替我們做決定,意思是,政府、社會事務、教育等等,不應該把聾人排除在外,一定要有聾人參與、和聾人進行溝通,讓我們能在各方面能夠參與社會上的所有事務,別因為我們的不同,而把我們排除在外。」
先前我們曾舉辦過單側聽損公聽會,也和 台灣聾人聯盟 共同舉辦「臺灣手語要的是復振,不是覆震」記者會,都讓我對台灣的聽障族群以及台灣的手語,有了更多的認識。
許多人可能仍對手語有錯誤認知,以為全世界的手語都一樣,甚至認為手語不過就是比手畫腳而已,但是,手語其實是擁有完整發展史的語言!
在台灣,手語也已被列為國家語言,明年開始,手語也將成為高中及國中小學生的語言課程;不過,這也凸顯了另一個問題,明年八月開始即將在國高中上路的台灣手語教學,其實目前全台僅有 475 位領有丙級手語翻譯證照的人員,而合格手語教師也仍在培訓中,正面臨師資嚴重不足的囧境。
對此,目前全台唯一研究手語語言學的中正大學語言所也受到教育部請託,承辦手語教學的培訓課程、認證考核等等,完成課程通過認證之後,就能取得高中及國中小學手語教學資格!
(詳細的課程內容,可以到 臺灣手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暨種子講師培訓計畫 查詢喔!)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希望小學師資培訓」的推薦目錄:
- 關於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誠實大叔張誠博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台大推廣部、大學研習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台大推廣部、大學研習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作者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國教育的雙減政策|
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這個消息,我自己知道時是蠻震撼的,陸陸續續越來越多政策與動作出來,感覺是玩真的,所以想說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一個多月來,在中國教育界的一個震撼彈就是政府開始出手管理課外補習教育超載與超前學習的問題,所謂「雙減」,減的是「學生學校作業負擔」與「課外培訓課程負擔」。黨一出手,就是要求嚴格執行,所以在法律明定資本不許進入教育,以後有關線上與線下教育相關的企業都不能上市,另外還要求週末及國定假日都不能補習「學科」(包含中英數等各種學校會考試算分的科目,或有利升學一堆人都在補的奧數那種都不行,但像體能或美術音樂不在此限)。然後學校不能出很多功課,小學一二年級不能有回家作業,中高年級的作業時間量也都有各自時間規定要求,甚至要降低英文重要性,連小學在學校的英文考試都取消,對於外教教課也有諸多限制,因此那些打著外教上課的線上線下機構都也遭殃(有一說是線上課程可以一次半小時為限,但還沒確定),最妙的是連家長都不能給小孩出作業給練習卷那些,整個管很大,但說實在又怎麼可能管得到那麼細呢?(但話又說回來,在這裡,沒有不可能)
政策一出來,各種補習機構哀鴻遍野,股票直落,越大的企業就越先被炒掉,已經有好幾間公司立刻解僱員工、辦公室退租,直接出場;那種內地在老師家住或偷補課的地方,警察會破門衝進去抄家,殺雞儆猴意味濃厚;在城市相對沒那麼野蠻,目前上海稍微小一點規模的機構則還在偷偷觀望,我看他們都還在招生,感覺是眼前能收多少再撐個暑假多賺幾週,之後等「細則」下來再看看怎麼處理(或是看等哪一間又被抄了再說)。
對於家長來說,算是幾家歡笑幾家愁。支持的家長,覺得以後大家都一樣不能在課外時間補習競爭,真的是讓爸媽鬆了一口氣,小孩不用那麼累之外,省了非常、非常、非常多補習費,也不必擔心小孩是不是因為少補了什麼而落人於後。反對的家長認為,現在小學都減輕負擔是很好,但以後中考、高考要不要考英文、要不要比分數?若遲早又要面臨全國競爭,希望出人頭地不還是得加強嗎?這等於是要把原本讓外面專業老師教的時間與能力,放到家裡教,苦的是爸媽自己得下海,萬一A家爸媽沒能力、B家爸媽有能力呢?又或是要偷偷找一對一家叫上門來教,那麼教育成本搞不好比以前更高。再者,不能週末假日補習,言下之意是一到五上學日能補?這樣孩子們是否上學日更累更晚睡,又影響在學校的專注力?總之,每個家庭都有其考量,最煩惱的大概還是有點能力的中產階級,因為付得起補習費又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的慾望,大概就是富裕的中產階級最旺盛了,頂級有錢人根本不管,孩子的學業成績跟他的將來,根本沒有密切相關。
至於中國為何要這樣做?
因為大家也都知道這裡競爭激烈,孩子們都被迫花很多時間在學習上面,教育費又比台灣昂貴很多,所以一般家庭等於把許多時間精力與積蓄,都花在課外補學科上面(提醒一下,中國可不只會補學科,這裏可是運動音樂美術下棋樣樣都補),這樣非常不利中國現在「提倡生二胎/三胎」的政策,爸媽們根本都被恐怖的教育支出與緊張的親子關係給嚇到不敢多生。而且補課到最後,大家只在意幾分能上哪幾間好學校、哪間補習好,什麼學習興趣、創意、均衡發展都不重要,教育的本質完全扭曲,最後只養出在大學畢業前努力學習拚到體力一滴不剩,進入職場後只想耍廢躺著休息完全沒有人生目標的人,對國家沒有任何好處。
另外,當資本進入教育,教育成為一門生意,公司為了賺錢常常就是「散播焦慮」讓家長覺得沒讓小孩贏在起跑點,將來就追不上別人,來吸引家長掏錢補課又卻更加擔憂競爭的壓力,這正是完全違反中國催生政策的目標。有時候,這些機構有的還會挖公立的老師去上課當賣點,影響公立學校的師資。再來,其實如果以資質與大家付出努力程度一樣的狀態下,同樣的一批學生都只在學校上課vs.下課全都去補課,其實名次應該是差不多的,那麼花那麼多時間在補習班,只是把整體成績從85一起衝到92之類的,但以學校錄取的名額以分數名次來說根本沒太大差別,取的幾乎是同一批人,只是把他們折磨得半死不活,而且萬一偏鄉或沒錢的小孩沒辦法去補習班,那就因此吃虧了。最後,其實把這些教育機構抄掉,對於中國GDP根本沒啥影響,還能有利多生政策呢!
老實說,這項政策對我來說影響是微乎其微,搞不好還是微微得利的一方,因為我本來就是走在家自雞自學路線,原本也沒期望孩子能夠坐二望一, 也不會參加中國考試,因此壓力小很多,焦慮感不如本地家長。我自己是很期待今年九月正式開學後,更多的規章和動作出來以後會是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上海這邊具體會有那些變動吧!
補充:其實在雙減制度之前的其他項目也有動作,像是去年還是今年開始規定:除了國際學校以外,其他學校都不得使用「境外教材」(也就是不能用國外教材,必須使用中國審定的教材)、降低英文比重等項目,其實某種程度上這些也是「維持ㄕㄜˋㄏㄨㄟˋㄨㄣˇㄉㄧㄥˋ,鞏固ㄍㄨㄥˋㄔㄢˇㄉㄤˇㄙˉㄒㄧㄤˇ」的一種方式。我們今年從轉到雙語學校,在教材上一定會受到影響,將來申請國外大學是否還能有非常優異的成績還很難說,只能進去看看老師們如何因應。凡事都只有試過才知道,反正就是進去新學校看看,萬一發現不適合,我們應該就會轉回國際學校體系。
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逆風的手搖鈴」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古梅
內容簡介:
時代的真摰記錄,臺灣文學的鄉土芬芳,港口小村歲月,
一份陌生的關愛,轉化為深刻的永恆之情。
以戲劇的張力,引動人生!
那時,校園的鐘聲要以手搖鈴走遍校園;
那時,遠方的想念難以言說;那時,愛可以無限大……。
一則最古早味的聯考時代紀事!
曾經廣受歡迎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編劇家之一古梅,
沉潛多年,推出情感綿長、搖響人心的長篇力作!
國內名家王盛弘(作家) 吳鈞堯(作家)、凌性傑(作家) 真情推薦
等待的歲月既漫長也不平靜,充滿坎坷的童年,
只有引航艇的鈴聲帶給他一線希望……
這是發生在一九六五年台灣屏東東港的一所國小,由一位五年級小學生和校工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長篇小說。當時的台灣,國小畢業如想升初中(即國中)必須參加聯考,以考試總成績來分發,那時最好的初中是臺北的建國中學,直到一九六八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才結束初中聯考。這部長篇小說刻畫早年台灣的生活歲月,充滿濃厚人情味,並將島嶼南北端(屏東、台北)的城鄉地景與社會樣貌躍然紙上,主角努力上進以求報答生命中的恩人的真實情感描繪獨到,富有成長小說色彩。
小說主角是個不到十一歲的男孩孫亦剛。他從小失去母親,又得不到繼母的關愛,除了面對升學壓力,也十分思念遠方當船員的父親,常常在碼頭聽導航艇的鈴聲,期盼引大船入港的聲響,有機會迎接父親歸來。而他的繼母不准他來碼頭,待他苛刻甚至虐待。在學校的他成績落後,沒錢交補習費,甚至無法溫飽。老校工在每日搖鈴招呼學生上下課的生活中,發現了這個孩子,當這孩子向他討取這個破損的搖鈴時,老校工知道這鈴聲給他內心安慰,兩人也有了深厚的情誼。而孩子的純真質樸也溫暖了老校工漂泊、孤獨的心……
作品充滿生動的人物與地景刻畫,將台灣最南端與北端的人文景致與風情鮮活呈現。以文學記錄時代的角度而言,不僅窺見早年台灣的生活樣貌,也對台灣社會變遷留下珍貴、難得的紀錄。
作者簡介:古梅
資深作家。本名趙寶珍。小說、劇本之創作甚豐,小說有《魔鎖》四部曲,分春夏秋冬的二十四節氣,以科幻兒童故事介紹大自然帶給人類的生活習俗及科技的進展,獲得「好書大家讀」獎項,並於中國大陸正進行有聲書製作。另有《不滅的燭光》、《火種》、《夏堤河之戰》、《孤女的願望》等小說,劇本豐富,包括《星星知我心》(與夫何曉鐘合著)、《慈禧外傳》、《孤女的願望》、《大廟口》、《黃土地外的天空》等多齣連續劇,引發熱潮。
此外,歷任大專院校「文藝營」、「影視企畫編劇班」、「作文師資培訓班」等指導老師,多年來投入兒童、成人作文培訓教育,成果豐碩。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誠實大叔張誠博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迎接108年課綱 –程式教育提早到小學,地雷在哪裡?
電腦程式的複雜性,所造成的學習挫折感,有可能讓學生從小更害怕程式教育。
張誠呼籲:推動程式教育,應以運算思維為起手式。
程式教育往下延伸,重點不在程式寫作能力,重點在孩子能夠觀察問題,建立成熟的運算思維模式。
累積資策會的推廣經驗,舉辦動力能源及移動控制科學體驗營,從課程設計、教案研發到師資培訓,凝聚平鎮地區學校及家長的量,由平鎮出發至全桃園,到全國。結合科技與教育,再造台灣希望工程!
馬上訂閱張誠! ▶https://goo.gl/G1gr8Q
《張誠博士的故事》▶https://goo.gl/1dArDD
----------------------------------------------------------------------------------------------------------
更多張誠:
關注FB: http://bit.ly/2PGBmDE
加入Line@: http://bit.ly/2wgSMi4
追蹤Youtube:http://bit.ly/2wrnt3y
張誠看世界: http://www.phdchang.tw/

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台大推廣部、大學研習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大數據分析的課程目標,主要希望學員藉由Python、R語言學習數據分析,將技術應用於金融 ... 財務課程台北在大數據科技行銷企劃應用培訓班(3)-(5)課程簡章的討論與評價. ... <看更多>
希望小學師資培訓 在 台大推廣部、大學研習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大數據分析的課程目標,主要希望學員藉由Python、R語言學習數據分析,將技術應用於金融 ... 財務課程台北在大數據科技行銷企劃應用培訓班(3)-(5)課程簡章的討論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