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大丈夫 🇫🇷 漢斯/蘭斯聖母院光雕節
從巴黎搭乘高速火車TGV或廉價火車Ouigo僅需四十多分鐘就可以抵達漢斯。漢斯位於香檳大區,所以最有名的不外乎舉世聞名的香檳,好幾年前我就曾經跟團參加香檳酒窖巡禮加品酒,是很推薦的行程,另外最有名的就是聖母院。
法國第一位國王克洛維(Clovis)就在漢斯聖母院受洗,過去共二十五餘位國王都在此加冕,是歐洲最重要歌德教堂之一,可能是過去歷任國王加冕教堂,內部裝飾和外部雕飾甚至更勝巴黎聖母院一籌。
最近漢斯舉辦Regalia光雕節,分別在聖母院和Saint-Remi教堂主辦,不同於一般的光雕節,現場活動開始前會給網站連結,大家可以先登入玩猜謎遊戲,玩完後看令人目不轉睛的燈光秀,最後還有手機互動活動,想說回家再玩,沒想到過了就沒有了⋯⋯
重點是,這燈光秀太精采,一定要分享給大家,請看照片!
更多法國照片請加入instagram(bonjour.jerry)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65的網紅I'mVicky薛太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法國 #巴黎 #自助旅遊 在我還是施小姐的時候 在我準備前往澳洲的5年前 我們去了趟法國、並在杜拜跨了年 原諒當時的我壓根沒想到多年後會開頻道這一回事 所以影片中沒有為景點多做介紹 但畢竟我也不是旅遊達人 沒有太多資訊能提供給大家 只有單純的影像紀錄 影片是我當時用粗糙的軟體剪的 如今我也找不到...
巴黎聖母院 鐘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念念不忘 #投稿】下星期主題為「#日日是好日」,歡迎讀者分享4張或以上相片,輔以簡短文字。Inbox來稿請註明題目、撰文與攝影,9月19日截稿。獲採用投稿將於禮拜一或三,在明周文化社交平台發佈。
• — — • • — —•
【#香港日事】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移民潮再度出現。不論台灣、加拿大還是瓦努阿圖,只要經濟許可,逃出香港不成問題。
撇除種種每年鬥過你死我活的城市競爭力指數,或長居榜尾,看完更不快樂的全球快樂指數,原來香港近年已悄悄成為最長壽地區。歷代皇帝苦尋長生不老術,港人截足先登。昌明醫學推遲死亡,生老病還是要面對。近在斯里蘭卡恐襲,遠至巴黎聖母院大火,面對痛苦,何處能獨善其身?「世界是如此的小,我們註定無處可逃。」
在港九新界重新走轉,發現香港仍有獨特可愛之處。鬧市中的魔鬼山不消半句鐘便能登頂。不趕時間,乘搭渡輪過海,換來片刻寧靜,且偶爾還能看見藍天。只要用心發掘,身邊其實不乏世外桃源。
靈感自藤原新也作品《俗界富士》,藤原新也以平凡視點,從不同角度圍繞富士山拍攝。我把對象換成獅子山,嘗試在香港照辦煮碗。
撰文、攝影:余梓聰
#大城小事 #香港人 #移民潮 #移民 #日常 #日常生活 #魔鬼山 #獅子山 #寧靜 #藍天 #世外桃源 #俗界富士 #藤原新也 #香港風景 #香港攝影 #風景攝影 #我就是我
巴黎聖母院 鐘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西班牙生活 ~ 一技之長】
導遊十幾歲在西班牙上高中遇到的第一個文化衝擊是:西班牙學校的成績是從 0 到 10 分,滿分是 10 分,當我的西班牙同學知道台灣的滿分是 100 分時,非常驚訝,不了解為什麼台灣學生要分分計較!
西班牙人不太計較分數是有道理的,當時我們西班牙高中的考試都是申論題,沒有選擇題、是非題,沒有像台灣那樣錯一題扣一分(西班牙的 0.1 分),老師只能「大概」評分而已,所以,不論是學生或是老師都不會計較那個區區 0.1 分(台灣的 1 分)。
或許,西班牙人大而化之的樂觀個性是從小來的,畢竟,西班牙人眼中的「區區 1 分」,是台灣人眼中「分分計較的 10 分」,他們從小就不去計較嘛!
而且,對西班牙人來說,沒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他們覺得,成績好壞跟未來沒有密切關係,求職的時候,工作經驗跟資歷比文憑還重要,而在實際的就業市場上,一技之長更重要,所以,水電工、技術人員的收入比坐辦公室的人還多,在企業的眼裡,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最沒用,什麼都不會,他們反而寧願聘請學歷沒那麼高,卻有經驗、有專長的人。
至於一技之長有多重要,足球員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在西班牙,足球員不但高薪、社會地位高、被球迷當神來崇拜,還娶貌美名模當老婆 ....
西班牙人對技職專業的看法跟台灣人士大夫心態比起來,天差地遠。十多年前,我因為租的房子的廚房水管塞住,很天真地找個水管工人來,他帶一個專業通水管的藥劑(外面商店沒有賣的那一種),五分鐘解決水管堵塞問題,交通費加上工資收了 120 歐元(四千多台幣)!從此家裡換水龍頭、修水管、換電線、修插頭 ... 都是自己 DIY,因為,在西班牙找個專業水電工非常非常貴,專業水電工賺的錢搞不好比醫師高(註一),所以,西班牙的專科學校其實相當熱門,一技之長很重要。
在西班牙眾多專科學校裡,有幾個歐洲馳名的,例如 Ubrique 小鎮的皮製品工匠專科學校(Escuela de Artesanos de la Piel de Ubrique)是其中之一,這個皮製品工匠專科學校因為名額有限(一年只收 20 個學生),現在竟有超過 800 人在候補名單上。
另外,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亞地區盛產花崗岩,從 1979 年起,在那裡就有個石匠專科學校(Escuela de Canteros de Pontevedra),繼續這項百年行業的傳承,因為其特殊的課程,學生裡不僅有西班牙人,還有其他國家例如德國、義大利 ... 等人。大家可別小看石匠喔!從 Pontevedra 石匠專科學校出來的石匠接工作接不完,修復英國西敏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大本鐘、美國國會大廈、里斯本的基亞多區、朝聖之路終點 Santiago 的主教座堂都是出自這個石匠專科學校畢業生之手,連聖家堂的工程都少不了他們。這個石匠專科學校的畢業生也曾聲明願意幫忙修復遭祝融之災的巴黎聖母院。
在西班牙,真的少有人會去計較那區區幾分,成績不好沒關係,找到自己的興趣,學得一技之長才是重點!
註一:西班牙有全民健保,西班牙健保局自己有社區診所(類似衛生所)跟大醫院,整套醫療系統從最基礎到最高層都是國家的,醫師算公務員,所以不屬於特別高薪人士。
照片:聖家堂 Basílica de la Sagrada Família
#西班牙 #生活
巴黎聖母院 鐘 在 I'mVicky薛太太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法國 #巴黎 #自助旅遊
在我還是施小姐的時候
在我準備前往澳洲的5年前
我們去了趟法國、並在杜拜跨了年
原諒當時的我壓根沒想到多年後會開頻道這一回事
所以影片中沒有為景點多做介紹
但畢竟我也不是旅遊達人
沒有太多資訊能提供給大家
只有單純的影像紀錄
影片是我當時用粗糙的軟體剪的
如今我也找不到片段重新剪輯
希望在畫質沒那麼好、手又抖得那麼厲害之下
你們還看下去
(沒有希望,是拜託你們看一下~Please~~~)
還記得當時我特別找了法國音樂當作背景
結果現在面臨版權問題
只好通!通!拉!掉~~~(奔哭)
以下是我翻了不曉得多少隻的USB才找到的旅遊筆記
加上看著影片和筆記拼拼湊湊的回憶
為大家盡可能的重現那趟旅途!以示我們的誠意!
但是千萬記得!
這可是5年前的資訊!你們參考就好!
不要跟著我走然後又來罵我嘿!
---------------------------------------------------------------------------
Day2
我們坐到Bastille地鐵站,出來沒多久就到了巴士底市集
巴士底市集僅在每周四與周日07:00~13:00營業
市集裡面有個好吃的可麗餅! 點鹹的很不錯吃~~我們點起司番茄香腸
孚日廣場(雨果紀念館)就在附近,可以散步過去走走
閃電泡芙L’éclair de Génie也在孚日廣場沒多遠的地方,於是我們又沿路散步過去
後來發現巴士底就在瑪黑區附近,
所以放棄運河直接漫步瑪黑區(龐畢度中心)
沿路因為天氣真的很好,也不會覺得累~
到瑪黑區之後很多特色小店,是非常舒服的區域
也在這吃到了小天使冰淇淋AMORINO
是連鎖店其實很多地方有,超好吃~~
這一次是在龐畢度中心對面的分店吃到~~
可以一開始點最想吃的口味因為會最大陀!哈哈哈
接下來建議從Saint Michel站出發
會先經過熱鬧的中東美食街,就是有名的巴黎沙威瑪街,然後抵達聖母院
但我們選擇先去鐘樓怪人聖母院,回程時可以吃個五歐的中東美食,再去逛逛莎士比亞書店
莎士比亞書店營業時間:一-五: 10:00 - 23:00 週末11:00 - 23:00
---------------------------------------------------------------------------
頻道剛開
影片我努力生
等不了的人可以來FB+IG看看我們
這樣影片可能會多點動力擠出來!
來!追蹤和大拇哥先按下去
FB:【在澳洲的小小事】
IG: 【Vicky77915】
---------------------------------------------------------------------------
FAQ
使用相機
Iphone6 + SJCAM SJ5000X
剪輯軟體
Final Cut Pro X
音樂
Song: SKANDR - Love Me Better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J2xza9ZBmBw

巴黎聖母院 鐘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異兇間 21 - 吉卜賽人故鄉之謎 (悟空) [廣東話]
https://youtu.be/Ji7sVyaduf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一部《巴黎聖母院》讓好多人了解了吉卜賽人,這系一個始終流浪嘅民族,一直無停止過。嗰个麼,佢地為何唔停地流浪呢?
睇過電影《巴黎聖母院》嘅人,都唔會忘記嗰个個體態優美、能歌善舞嘅美麗少女。呢個少女就系電影中嘅女主角,吉卜賽女郎埃斯梅拉達。她純潔善良,以賣藝乞錢為生,卻無辜地受到一名神父嘅誣陷和迫害,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吉卜賽人嘅生活境遇。吉卜賽人系一個聰明、能歌善舞但社會地位很低嘅民族,長期以來,佢地備受歧視和迫害,四處漂泊。吉卜賽人嘅足跡遍及歐洲、亞洲、美洲、北非和大洋洲各國。但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爾幹成為吉卜賽人最為集中嘅地區。喺巴爾幹各國嘅大小城市,吉卜賽人無處唔喺。前南斯拉夫甚至有「無吉卜賽人就唔能稱做城鎮」嘅諺語。
吉卜賽人為什麼四處流浪?何處系佢地嘅故土?為了揭開呢個謎底,幾個世紀以來,各國學者深入吉卜賽人住地,搜集資料,進行探討。但由於原始數據匱乏,謎底難以揭曉,長期以來,學者們各執已見,無法達成共識。有人從人種上來睇,吉卜賽人顴骨高起,黃色皮膚,黑色瞳孔毛髮,頗似東亞地區嘅人。因此,德國北部及北歐諸國,以為佢地系韃靼或蒙古人;法國人喺稱佢地為吉卜賽人嘅同時,又叫佢地系波希米亞人,認為佢地來自波希米亞( 捷克西部地區舊稱);西班牙除稱佢地為吉卜賽人、波希米亞人外,還稱佢地為茨岡人或希臘人,理由系佢地可能來自希臘;俄羅斯也稱吉卜賽人為茨岡人。總之,吉卜賽人有好多嘅名稱,但這些名稱都系其他民族強加嘅。而且佢地根據主觀臆斷確梗咗吉卜賽人嘅族源,但這些系唔得靠嘅。英國學者從「吉卜賽」(Gypsy )一語來推斷,認為吉卜賽人源自埃及,因為喺英語中,「吉卜賽」含有「從埃及來嘅」嘅意思。但系,吉卜賽呢個名字本身就系錯誤嘅。由於15世紀時歐洲人對於流浪到佢地嗰个裏嘅異鄉人唔太了解,誤以為佢地來自埃及,所以就稱佢地為「埃及人」,慢慢就變成了「吉卜賽人」。吉卜賽人自稱羅姆人(Rom),呢個名字喺吉卜賽人嘅語言中,原意系「人」嘅意思。
兩位德國學者魯迪格與格雷爾曼,以及英國學者雅各布·布賴恩,佢地都系語言學家。這三位專家喺18世紀80年代通過對吉卜賽人方言嘅研究,發現其中很多詞彙與印度嘅梵文極為相似,也與印度語族嘅印地語十分相似,因而推斷吉卜賽人嘅祖籍喺印度。後來,各國學者通過對吉卜賽人嘅語言嘅研究,得出結論:吉卜賽人嘅語言源自印度;吉卜賽人嘅發源地系喺印度,佢地嘅祖先系早就居住喺北印度嘅多姆人。考古學家通過考證得知,古代印度嘅多姆人早喺公元4世紀就以愛好音樂與占卜著稱。佢地中有些人能歌善舞,常以賣藝謀生,闖蕩江湖。雖然個別技藝高超者受到當時統治者嘅青睞,但多數人仍從事諸如更夫、清道夫等職業,受到其他民族嘅歧視,唔許佢地與外族人通婚。據說,有些地头嘅多姆人,為了適應各地嘅生活條件,能講兩三國語言,並有冶煉和製造金屬器皿嘅技藝。多姆人喺歷史上往往同冶煉和製造金屬器皿聯繫喺兼埋,這一技藝傳給了佢地嘅後裔吉卜賽人。通過對多姆人嘅習俗、文化和歷史嘅研究,考古學家得出這樣嘅結論:古代多姆人系吉卜賽人嘅祖先。
考古學家經過推斷認為,吉卜賽人喺10世紀左右離開印度,11 世紀到波斯,14世紀初到東南歐,15 世紀到西歐。到20世紀下半葉,吉卜賽人嘅蹤跡已遍佈北美和南美,併到達澳大利亞,逐漸成為世界聞名嘅流浪民族。當然,有支持就有反對。目前,仲有好多人唔支持吉卜賽人系印度多姆人嘅後裔之說。到底何處系吉普賽人嘅故鄉,仲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喜歡我地嘅朋友, 請,讚好, 同埋分享, 最緊要訂閱我地頻道, 要按埋旁邊個鐘仔,我地一有新影片, 各位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啦, 再見

巴黎聖母院 鐘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公視新聞網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新聞實驗室 (http://newslab.pts.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