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只喜歡看歡樂無比的東西請不要點開這篇文章,超感謝)
如果小粉絲們看這篇文章之前,已經看過這篇(為什麼突然去北歐的原因):
https://www.facebook.com/DirectorBao/photos/a.358980824244004/2149347905207278/
那就可以繼續往下看(沒看過的請不要往下看因為會看不懂)
很多人傳訊息給那個小孩,小孩很感謝大家,他想跟大家說他現在過得很好,每天都很忙,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工作和開會,處理自己公司的事情,和貓狗過著老夫老妻的生活,謝謝大家給他的鼓勵,他每篇訊息都有看。
上一篇文章有講到,那個男人留給自己親生的孩子許多治不好的後遺症,右邊耳咽管的裂痕導致壓力大時右耳完全聽不見,小孩大學時曾經右耳完全聽不見一個月,後來去榮總檢查,醫生告訴他,他的耳咽管有裂痕,要動手術才會好(小孩當時沒錢想說算了),另外小孩的頭上和額頭有很多疤痕,嘴巴兩側有很多凸出來破掉然後癒合的疤痕,是被菸蒂燙出來的,小孩有婦科的問題,也有因為憋尿和壓力導致反覆感染造成的間質性膀胱炎。
男人在小孩七歲左右再婚了,他不停的吵著小孩的阿嬤,說他沒女人會死,說他每天回家了無生趣,於是阿嬤只好找人介紹了幾個女人給他,最後找到了一個小他八歲還九歲的女人,阿嬤還花了五十萬的聘金給女方的家屬,男人一點都不感激,覺得這是他媽媽應該幫他做的。
那個女人不是個好人,她常常說阿嬤的壞話,非常的無禮,有時阿嬤拿著重物,她也不幫忙提上來,小孩很恨男人,也不喜歡那個女人,相對的,女人也不喜歡小孩。
男人是個人渣,雖然其他家人說他很可憐,很善良,其實他是個好人,只是因為離婚壓力大等等幫他辯解,但男人曾經對阿嬤說,阿嬤都沒有留財產給他|(老實說阿嬤買了兩台車給男人,男人還弄丟一台,男人常常吃家裡住家裡,都是阿嬤出錢),男人抱怨阿嬤都沒有燉雞湯和補品給他的老婆喝,男人說他在公司被老闆罵時,阿嬤應該打電話去公司幫他罵老闆,說阿嬤這樣算什麼媽媽,女人也不知跟阿嬤有什麼仇,阿嬤真的是個很好的人,女人常常跟男人告狀,說阿嬤從門縫底下偷看她,阿嬤因為以前扛重物養三個小孩,身上的脊椎有骨刺(每次幫她刮痧都會出現很深的痧),阿嬤的膝蓋不好,根本沒辦法蹲下來,但男人卻相信了,又跟自己的媽媽大吵一頓。
男人不敢對自己的老婆兇,因為他沒有女人幹會死,阿嬤常常四點起床洗衣服,男人就會出來狂罵阿嬤,說阿嬤吵到他睡覺,阿嬤跟小孩說她不敢跟其他家人講,因為阿嬤希望家和萬事興,小孩更恨男人了,連帶的他也恨那個欺負阿嬤的女人。
人都是現實的,天下很少有後母會喜歡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女人常常跟男人說小孩的壞話並說謊,說小孩態度很差,說小孩問話不回答,說小孩沒禮貌,於是男人常常把小孩叫進房間,叫他跪下來跟女人道歉,或是讓他站著一兩個小時反省。
像之前那篇文章說過,在小孩四年級發胖前,男人還是會持續做些噁心的事情以及說些噁心的話,小孩很恨,恨不得把自己這張長得像親生媽媽的臉撕下來,家人沒有人願意幫小孩,小孩也不想讓阿嬤知道真相傷心難過,於是小孩因為壓力而開始狂吃,男人很討厭胖子,他對胖子沒有性慾,小孩很高興,因為他發現了唯一能保護自己的方法。
小孩慢慢長大,到了國中時可能因為叛逆期的關係,小孩變得勇敢了起來,他常常跟男人的老婆吵架,因為那女人常常對阿嬤很壞,一直吞忍著的小孩看不下去,而每當男人回家時,女人就跟男人告狀,男人便大發雷霆的把小孩叫進房間跪下來狂罵,小孩什麼都沒說,只是充滿恨意的瞪著他,小孩常常默默跟神禱告,請神保護他跟阿嬤,有時小孩真的很恨,他咬牙切齒的詛咒他們,那種恨累積了好多年了,從四歲開始直到現在,是那種永遠不會原諒的恨。
或許神聽見了小孩的聲音,男人和女人結婚幾年後,女人右邊的耳朵突然聽不見了,就跟小孩右邊的耳咽管被男人打到裂掉一樣,女人的右耳得了突發性耳聾,怎麼治也治不好,於是女人開始大吵大鬧,把自己當成悲劇的女主角,搞得男人不得安寧,但男人又不能沒女人幹,只好順著她寵著她,忍受女人驕縱的脾氣。
另外,記得小孩有婦科的問題嗎,是被用力踹肚子和幹一些骯髒的事搞出來的,結果過了幾年,女人得了卵巢的囊腫,好像是很嚴重的那種,記得好像叫作巧克力囊腫,聽說非常大一顆,手術後女人開始裝可憐大哭,說她一輩子不能生孩子,這在小孩眼裡根本是笑話,因為男人常常伸手跟阿嬤要錢,他根本養不起第三個孩子,而且女人也說過她根本不喜歡小孩,這只是她讓男人低頭的藉口。
還有,女人興致一來,常常把小孩叫進房間罵,把冷氣開到最強對著小孩吹,她可以狂罵一兩個小時,小孩常常看著地板不發一語,他詛咒女人能閉嘴,後來有一天,女人的喉嚨突然啞了,好像是長了腫瘤,手術後兩三個月不能說話,當然,女人又把氣發洩在男人身上,男人只能忍著哄著,因為他是個沒有女人幹會死的人。
其他家人呢,阿嬤常常說怕她們擔心,不想讓她們知道男人欺負阿嬤,小孩都默默看在眼裡,小孩越長大跟親生母親越像,男人不敢再動手打小孩,可能小孩看著他的眼神常常讓他毛骨悚然,到最後男人和女人搬出了阿嬤的家,阿嬤還難過了好一陣子,小孩很高興,他知道男人這樣就不能每天欺負阿嬤了。
前幾年男人騎車帶著女人去宜蘭玩時摔車,好像摔斷了腿吧,其他家人逼迫小孩去醫院看他,男人跟其他家人要錢要了快二十萬,說是要醫藥費什麼的,小孩表面上去商店街買了一些水果和營養品給男人,但他看著男人卻是一點感情都沒有,那時的小孩心裡想,神啊,他怎麼還沒死?
後來小孩想到,喔,如果他現在死了,阿嬤一定會很難過,所以他還不能死,後來阿嬤中風失智了,男人一年去看阿嬤不到三次,每次男人來,阿嬤的看護安娜都會跟小孩說,你爸爸來了,你不要過來,因為安娜知道小孩很恨男人,而安娜也不喜歡他。
小孩已經記不清楚最後一次跟男人對話是什麼時候,好像是男人在LINE裡面大罵小孩無情無義都不給他錢的時候吧(小孩大學時的學雜費和房租都是自己出的,搬回阿嬤家的搬家費也是自己出的,男人曾經狠狠的對小孩說,我生你不代表我要養你,小孩記的非常清楚),男人還曾經不只一次跟阿嬤抱怨,小孩對狗比對親生父親還好,阿嬤還傻傻的幫他說話,說粉絲團是小孩的事業,老實說,小孩有工作,粉絲團是小孩的興趣和幫忙寫認養文和宣導觀念的地方,每次男人生日時,家人們還會錄影片跟男人說生日快樂,明明她們知道男人對小孩做的一切骯髒事,但卻沒人站在小孩這邊,小孩也認了。
小孩已經好幾年沒看到男人了,有天若是男人死了,他不會覺得高興,也不會覺得難過,他知道男人會下地獄,他也不會為他掉一滴眼淚,從四歲開始累積到現在快二十幾年的恨意是不會那麼輕易放下,原諒,解脫。
小孩很高興自己現在在地球的另一端,男人再也不能威脅傷害到他,就算有家人是法律界的,小孩自己開的公司裡也有法務律師,小孩長大了,已經有能力保護自己了。
唯一的遺憾就是,其他家人應該不會讓他看阿嬤,因為小孩把這些骯髒的事全吐了出來,她們應該覺得很丟臉,讓她們的社會地位受到影響,但這些都是事實,沒什麼好隱瞞的。
下一次小孩回台灣時,會把租在阿嬤隔壁的房子退掉,因為已經沒有必要留下來了,每天早上小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禱告和讀聖經,每次他都會為阿嬤禱告,希望阿嬤一切平安,對小孩來說,他真正的家人只有他的阿嬤而已,就跟小孩創作的第二本書[ 黑道老大與他養的狗 ]一樣。
以下是小孩常常看的聖經片段:
[聖經 以賽亞書 41:10]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
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
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
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聖經以賽亞書3]
惡人有禍了!他必遭災難,因為要照自己手所行的受報應。
[出埃及記 14:14]
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
真抱歉打了這麼多,希望大家看了不要覺得很阿炸,最近太忙了,有空會繼續米克斯人類被狗養的系列的。
為什麼突然要去北歐的原因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DirectorBao/photos/a.358980824244004/2149347905207278
毀滅小粉絲的歐洲幻想請看這:
https://www.facebook.com/DirectorBao/photos/a.358980824244004/2144280509047351/
有憂鬱症的困擾的可以看看這個:
https://www.facebook.com/DirectorBao/photos/pcb.2139589536183115/213958924951647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
差 九歲 感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媽媽的苦悶在哪裡你會說?
我會說:「是失去自我。」
因為我是一結婚就懷孕生小孩,所以極少結婚後有伴侶但沒孩子的日子,對我來說,人生階段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生完孩子日子都不是自己的,幾乎都是在幫別人過,我不確定結婚沒生小孩的女生們也會有這種感覺嗎?
想起年輕的時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跟朋友嘻嘻哈哈的,半夜開車飆去台中吃麻辣火鍋,聽到朋友上榜衝到台南去開慶功宴。(話說很多男生當了爸爸還是可以這樣玩,怎麼就沒有生完小孩後的差別)
生完老大幾乎都在家陪小孩,朋友幾乎都快斷了聯絡。當然有很長一段時間,會覺得當媽媽就是這樣啊!心裏應該以此為榮,傻傻地過下去。而且我老大真的是跟我感情基礎深厚,小時候陪伴他的照片一大堆。
後來好不容易老大大了(九歲),想說可以開始雲遊四海,結果女兒就意外來訪。雖說,這女兒也是甜心ㄉ讓我捨不得,但是那種為了孩子要改變自己生活的日子又再度來臨,我們雖然有母愛,但是畢竟還是要斷捨離很多自己想做的事。
創立「娘子軍」,真的就是為了媽媽們,也為了自己生涯的實踐。
若我可以有個自己的創業,可以幫助媽媽一邊帶小孩一邊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還能賺點錢賺點尊嚴,那真的是很棒的事。
於是,現在的娘子軍有很多課程可以上,甚至因為疫情,我們轉戰線上,課程賣得更好,不僅娘子軍有運作的基金,也可以幫助許多媽媽成長學習。
我開始學習團購,希望身先士卒,讓媽媽們了解銷售的趣味與技巧,也成立團媽聯盟,讓大家互享取暖跟團結找好東西賣。
現在娘子軍有各式各樣的社群,包括娘子軍LINE@有一萬多人追蹤會推播我們的最新活動跟課程(最近還有線上Zumba課,帶大家一起跳舞。)
LINE社群有兩千多人,裡面有許多創業顧問跟行銷專家幫忙集思廣益。
FB社團「娘子軍創業共學團」,讓想創業或正在創業的人在裡面找靈感。
我自己也認真經營IG帳號《斜槓主婦律師娘 》、podcast頻道《斜槓主婦》、youtube頻道《斜槓主婦律師娘 》,clubhouse請等等我啊………就是希望透過多平台策略,打造一個生態圈,讓認同「娘子軍」理念的人,在這裏提供也得到資源,像是一個共生共榮的小村落。
所以有很多有興趣了解的專家老師,也跑進來娘子軍參觀,結果被我邀請當作講師或顧問。
廠商們對團媽更是耐心十足,半夜都還在回覆團媽的問題。
前一陣子,我看到商業雜誌《數位時代》提到生態系的概念就覺得好嚮往,這就是娘子軍想做的互利共贏,所有的行業都是夥伴不是競爭關係。好的循環讓生態系就像熱帶雨林一樣,所有的生命都共榮繁衍,生生不息。
我們是平台的建立者,也是問題的解決者,這更是我們的價值核心。希望媽媽們也能參與其中,不要覺得生了孩子之後什麼也不能做,我們可以一邊陪小孩長大,一邊作為生態系的一員。
大家可以看一下雜誌中《如何設計生態系》這一頁,妳,也想「嫁入」娘子軍的生態系嗎?
差 九歲 感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兩兄妹難得的親密照.....
看得出來妹妹喵醬很主動,然後傲嬌哥哥毛弟整個很「矜持」吧!這兩隻完全顛覆我對貓狗的印象啊。
喵醬是隻很特別的貓,雖然小時候有在外面流浪過,但她好像天生親貓親狗親人,我記得剛收養她時,帶去寵物店洗澡,店長說先把喵醬放籠子,等她適應一下環境再洗,這時店裡的店狗好奇的走近籠子聞一聞,喵醬在籠內完全沒後退沒閃躲也沒哈氣,店長就說:妳們家這隻不怕狗耶!我才發現,原來喵醬的個性很特別。
後來帶回家後,我雖然知道喵醬不怕狗,但是...我怕的是我家的小傲嬌毛弟😂,毛弟相對有一點神經質,剛領養回來的前一、二年,我們很容易莫名踩到他的地雷而被咬,但這幾年已經好很多了,所以我也不敢放心的讓他們二隻在同個空間太久,他們的生活空間就一直都各自獨立。
也因為工作忙,我無法時時照看的狀況下,他們兩個接觸的機會就很少,一直到最近,連門都不能出,很多工作都停擺,我也多了比較多的時間陪他們兩隻,就讓他們接觸變多,反而覺得他們的感情有在增溫耶!
雖然最常看到的就是:喵醬追著毛弟跑,然後毛弟整個把喵醬當空氣😂
喵醬現在才一歲多,整個就是個小屁貓的狀態,時不時就想玩,偷偷在角落觀察毛弟,很想撲他,又想嚇毛弟,甚至想玩他的尾巴......
但毛弟已經要九歲了,整個就是「沒事別來吵我睡覺」的態度,對小屁貓的挑臖舉動視若無賭,有時還會真的被嚇到而生氣吠喵醬,我們都要跳出來制止勸架,所以只要我不在場,他們兩位就不會在同個空間。
雖然毛弟還是看到喵醬就想避開,但喵醬還是展現出對哥哥的熱情~~~這和我印象中的狗狗和貓咪的個性完全反差啊!
就說我家毛弟靈魂是隻傲嬌的貓!
完全不親狗!
尤其看到黑狗和柴犬,吠到像是遇到殺父仇人。
然後也不親主人,我抱他抱太久(3分鐘)他就會掙扎,然後一抱到床上,他就想逃走跳下床,完全沒有要賴在主人身邊跟主人「客燒」這件事,所以每次聽到朋友抱怨她家的狗都要跟她搶床睡,我就好心酸~~~毛弟完全不跟我睡啊!怎麼和我知道的狗狗性格完全不一樣!
甚至有時他躺在他的睡窩,我過去想摸摸他時,他就起身走掉耶.........身為主人的我,整個心碎💔💔💔
毛弟就是個小傲嬌啊!
但毛弟還是有其他方式表達他對我們的愛,像他就是個舌頭怪,超愛舌吻每個他喜歡的人,常常被他洗臉,當下是又幸福又難受.....
毛弟,你是全世界我唯一可以接受有口臭還能親我的生命體!!!
好吧,還有喵醬。
有人家中的毛寶也和我家一樣,有交換靈魂的感覺嗎?被家中狗狗嫌棄(?)的主人,快來取暖,讓我知道我不孤單啊........
差 九歲 感情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見她的腳力較好,然而,她選擇默默地守護在老伴身後。追隨二人的身影,終於來到一座米色建築物前,抬頭一看,是九龍城街市。
二人有默契地沿着電梯直上二樓,轉彎來到一個檔口前,不少迎面而來的途人都親切地打着招呼。如果是九龍城的老街坊,必定認識老爺爺,他有一個稱號——「蛋王」,人人喚他「錦叔」;老婆婆就是「錦嫂」。二人如此相依,說是愛情故事,倒不如說是一份情義,就如悉心孵化出的雞蛋,破殼時傾湧而出。
行行出狀元
這是多麼恆常的一天。夫婦二人七時正就會到附近茶樓飲茶,八時正回到檔口準備開檔功夫。檔口由數個鋪位連成,燈一亮,上方掛着「錦記蛋莊」的老舊招牌醒目起來。錦嫂先將最外圍的乾貨填滿,先是米油鹽糖這些日用品,整齊堆疊於層架內。然後是上方的香料及豆類,以透明小袋包裹着,香料有丁香﹑桂皮﹑花椒﹑草果等;豆類則有西米﹑薏米﹑花面豆﹑鷹嘴豆等,種類繁多,但都有條理地分門別類,寫好標籤價錢掛好。拐個小彎,上方掛的是較為值錢的山珍海味,有花膠﹑海帶﹑沙爆魚肚等,接着,她又走到中央的雪櫃前,將蓋面的布打開,裏頭有螺頭﹑蠔豉﹑生曬蝦乾﹑鮑魚等。更珍貴的,他們有三十年的老陳皮賣,而且價錢相宜,多是識貨之人才懂門路。檔口幾乎整理好了,此時,方見錦叔緩緩地把一盤盤的雞蛋推出來。雞蛋,當然是小店的鎮店之寶。所謂行行出狀元,錦叔亦因為對雞蛋相當有研究,而有了「蛋王」的稱號。
現時,檔口只賣三款雞蛋。第一款是內地的湖北蛋。優點是體積較大,蛋黃帶甜。缺點則是運送時間較長,而且內地運送期間的保存較惡劣,導致質素參差;第二款是歐洲蛋,西班牙出產,算是歐洲當中最便宜的雞蛋,蛋殼色澤偏深,體積較小,但勝在運送時,用貨櫃雪藏運來,所以較少壞蛋出現。雖然雪藏過的雞蛋味道比較遜色,但西班牙蛋蛋殼較厚,所以保存得較好,仍能保留蛋味;第三款則是香港蛋,元朗出產,他表示香港蛋不是任何地方可以買到,坊間不少都是騙人,用大陸蛋假裝,就連錦叔都被人告過兩次,指其賣假蛋,現在網絡都仍然在流傳,他有點勞氣地拿出一張證書,上面標明了雞蛋的出處:「你睇吓呢張證書,你話邊有得假呢?」如此多人掛羊頭賣狗肉,此蛋必定是好蛋。他解釋本地的雞場,現在只餵飼粟米,不會餵飼廚餘,所以煮出來的雞蛋較香較滑,而且較安全,只是價錢貴一點,賣三元一隻。
然則,如何分辨雞蛋的好與壞?錦叔托托眼鏡,得意地道:「我好多嘢都知,已經達到神化,一睇隻蛋表面就知好唔好。」至於門外漢,則要先從「買」入手。一般方法就是照燈,照燈能看到蛋黃有沒有黏殼及散黃,因為黏殼就會有細菌,變成黑色,所以雞蛋在燈光下要晶瑩剔透;此外,有部分商家為了賺錢,會照樣出售受精蛋,受精蛋煮熟後會呈一半水,一半實肉狀態,不能進食。故此照燈時要留意蛋黃有沒有紅筋,有紅線的話就是受精蛋。再來就是聽聲,拿起雞蛋輕晃,如果有「噗噗」聲,就叫響殼,代表雞蛋暗藏裂縫。煮雞蛋時,主要看打出來的蛋黃是否好看完整,以及蛋白是否清澈夠膠,他舉例指,現時泰國蛋的質素很差,因為那邊天氣較熱,雞喝水比較多,蛋液就會較稀,一旦壞了甚至會變水。
此外,很多人關心蛋黃是否偏紅,以為偏紅代表靚蛋,但原來蛋黃偏紅是人工造成,因為加了蕃紅粉,他謂:「最初嘅蛋全部都係白蛋黃,後來有人教佢哋養雞時用紅粉餵雞,蛋黃就變成紅色啦。」故此,靚蛋與否,跟蛋黃是否偏紅無關。他強調,買回家的雞蛋不要放在雪櫃門,因為一開一關﹑一冷一熱就會令雞蛋變壞,保存得當的話,雞蛋放在雪櫃一個月也沒有問題。放好了最後一盤雞蛋,已經將近九時,小店正式營業。
情義我心知
開檔後,錦叔反倒清閒,老人家都愛講舊陣時,難得有人當聽筒,他便滔滔說起。
錦記在一九五五年至五六年開業,至今已經七十年,養了錦叔一輩子。他猶記得自己仍是小伙子時,就已經跟着母親穿梭於街市間。媽媽在日軍攻打香港前是當小販的,當時窮苦人家有臘味就賣臘味,過年就賣糖果餅乾,他讀書時已經幫忙擔雞蛋出來賣,每晚都做到凌晨兩三點,幾兄弟姊妹從小做到大都是這樣做。然而,大哥卻爛賭成性,欠下了一屁股債,家人把家當都拿來填數,當時仍在讀中學的錦叔,沒有錢買貨到街市上賣,於是就去找一些相熟的買手求助:「佢哋聽完就話得啦,我幫你,我畀雞蛋你賣,冇錢找數我哋幫你承擔!嗰個年代啲人好講義氣。」做習慣了就繼續做,於是,他開始了全職賣雞蛋的生涯。先是在九龍城的臨時街市租個小位置擺賣,黃大仙的居民﹑九龍城寨的人都跑來買雞蛋,當時生意最好,而且周圍都有雞蛋檔,很多人見沒甚麼好賣就賣雞蛋。後來新街市落成,他就搬入現時的鋪位,上街市至今剛好三十一年。
賣雞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多問題要面對。一來,因為需要存貨空間,要有很大地方才做到,租金及人工卻愈來愈貴;二來,買賣雞蛋風險高,譬如入貨十箱雞蛋,當中可能有一箱是壞蛋,供應商不會退貨或退款,虧款要自己承擔,加上現時的人要求高,人人都知道衛生二字,不同以前隨便有得吃就好,爛了的雞蛋都有人買,他笑言:「有人食臭蛋架!仲叫我唔好掉留畀佢,真㗎!其實炒熟食冇事,反而更易消化。」;三來,雜費重了,放雞蛋的紙卡,現在要三毫子一個;至於最艱難的,就是沒有來貨,以前大陸沒有貨來的話,香港就沒有雞蛋賣,所以要靠賣家的眼光,錦叔自豪地表示,自己確是比人勝一籌,他去買貨時,其他買手都會找上他,問今日環境如何,倘若看時勢不太好,就要多入貨。如此愈做愈難,他也唏噓表示這一行站不住腳,多數行家都做不住而倒閉了。至於他可以屹立至今的原因,就是信譽。就如有禽流感時,蛋檔理應第一個遭殃,其他檔口都做不住,他反而生意更好:「人哋話我賣好貨,相信我,靠唔靠得住,有人知道嘅。」成功之人,在於願意扶持別人。
錦叔於街市有他的江湖地位,因為他是一個相當重情的人。他直言,太好生意他也不想,不能佔盡街市的所有客人,寧願自己虧一點,讓人家也賺一點,他豪氣地說:「原本賣菜唔可以賣雞蛋,應該屬於樓上乾貨區,但人哋都係搵食啫,我冇理由倒人哋米啊?冇咁自私嘅,我咪扮睇唔到囉!我就係咁樣做人。」或許早已接受只有辛苦,沒有發達的事實,對於錢財,他不是太緊張,但求賺夠養活兒女,一家平安就好了。
他一輩子,這是這樣為家庭﹑為別人。想起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要背起整頭家。這就由認識錦嫂開始。二人未結婚時,錦嫂在旁邊的菜檔賣菜,二人如此認識而相戀到結婚。當時女方的父母相繼離世,留下兩個弟妹要她照顧,錦叔於是也擔起她的家,供養他的弟妹,更拚命地工作,早上六時起床,一直做到凌晨五時回家睡一會,又回來工作。回想起來,他不禁嘆聲辛苦,需要很大的能力才做到:「而家唔得啦,八十九歲啦!」只是,凡事有借就有還,舊債他扛起了,於是得了肺癌,電療了十次,氣喘﹑精神沒有年輕時好。他說,是因果。他不是相信鬼神,而是信人緣,所以除了日捱夜捱外,也忙於交際應酬,畢竟做街市生意,人家不打擾你,除非當你是兄弟。應酬多,街市佬煙酒不斷,老來還是要承擔其果。他調侃現時還能走路,不用柺杖已經很好。只是,捨不得退休。做慣了捨不得熟客,多年感情,大家又常常聊天過日辰,令他覺得還有一點生存活力,不做了會寂寞。然而,四個兒女都不肯接手,他開口:「能夠做幾多就做幾多啦,應該仲做多一兩年啦,九十一二歲已經頂盡啦,冇啦,等死咋嘛。」
說起死亡,他也不畏懼,他說,人都規定了一個時期,一雞死一雞鳴,這屬必然。那時候,他也就功成身退。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錦記蛋莊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市政大廈1259號鋪
電話﹕2382 263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7:30am-7:30pm
